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582447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Bcl-2、Bax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检测止痛消结汤对 HMG 模型大鼠乳腺组织中 Bcl-2 及 Bax 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止痛消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 实验依据。通过临床治疗,观察止痛消结汤的疗效。 方法:动物实验(1)分组:将 70 只大鼠随机分为 7 组,10 只/组,分别为: 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 5 组(包括止痛消结汤高、中、低剂量组、止痛 消结汤防治组、乳癖消组) ,空白组常规饲养。 (2)造模:除空白对照组外的 60 只大鼠采用激素诱发方法制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造模 30 天后,随机选取 5 只,手术切取乳腺组织(均取第 2、3 对乳房中任 1 侧)进行

2、病理学检查,证实造 模成功,模型对照组造模完成后常规饲养。 (3)治疗:止痛消结汤高、中、低剂 量组、造模完成后分别给予止痛消结汤 4.64g 生药/kg、2.32g 生药/kg、1.16g 生药/kg, 止痛消结汤防治组从造模第 4d 开始给予止痛消结汤 2.32g 生药/kg, 乳 癖消组造模完成后给予乳癖消片混悬液含 1.15g 生药/kg。 (4)检测:观察各组大 鼠日常行为表现及乳房局部变化,30 天后,手术切取各组乳腺标本(均取第 2、3 对乳房中任 1 侧) , 采用组织学评分法评价各组的镜下表现,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乳腺组织中 Bcl-2 和 bax 的表达水平。 临床观察:

3、 选取门诊 33 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为观察对象, 运用止痛消结汤加减 进行辨证施治,隔月随访,观察使用止痛消结汤治疗该病后临床症状是否好转及 其好转程度。 结果:动物实验 肉眼观察:造模后,造模组大鼠乳头明显高起、肿大、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乳房触之皮温高,质地中等,敏感度增高明显;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组织病理表现:模型组大鼠的乳腺组织可见不同程度腺体小叶增生、腺泡增 生,腺泡和末梢小导管扩张,有分泌物,大导管扩张,上皮或有呈高柱状突起等 乳腺增生病的病理改变。空白对照组标本可见正常腺体生理结构。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乳腺组 织中 Bcl-2 和 Bax

4、 的表达水平升高,两组间有差异(P0.05) ;经过药物治疗后, 显示止痛消结汤防治组与高剂量组的 Bcl-2/Bax 值较低(P0.05) 。 临床观察:止痛消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 33 例,治愈 4 例,显效 11 例, 有效共占 16 例,无效 2 例。治疗总有效率 93.9%。 结论:1.止痛消结汤中、高剂量组和防治组对 HMG 大鼠的治疗效果优于乳癖 消片。 2.Bcl-2 和 Bax 在空白组大鼠乳腺组织 B 淋巴细胞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 在模型组皮损中呈强阳性表达。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与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失衡有 关。 3.止痛消结汤可提高大鼠乳腺增生组织中 Bax 的表达水平,对

5、 Bcl-2 的表达 水平影响不明显, 但可使增生组织的 Bcl-2/Bax 水平降低, 其疗效优于乳癖消片。 据此推测该方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机制与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4.止痛消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乳腺增生;止痛消结汤;动物实验;Bcl-2;Bcl-2 相关蛋白 Bax; 临床观察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on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in Model Rats of Bcl-2、 Bax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Research Abstract AimAim To test the

6、effects of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on the breast tissue B-cell lymphoma/lewkmia-2 (Bcl-2) and 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 in rats with breast hyperplasia and to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solutions to breast hyperplasia. To test the effects of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o

7、n clinical. MethodsMethods SPF level 70 fe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group,model control group, therapy groups confirmed,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large, medium, small-dose group and protection after 21 days of model ,drug therapy,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groups were given oral d

8、oses of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suspension 4.64, 2.32 and 1.16g crude drug / kg.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dministered RG RG suspension 1.15 g crude drug / kg. Blank group and model control group, no treatment, 30 days for delivery. Dose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after 24 hours. intraperitoneally

9、10% chloral hydrate (0.4ml/100g)was injectioned to anesthetize the rat for tissue taking from breast.The levels of tissue Bcl-2 and Bax were measured. Clinical observation Ingredient-modified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for HMG in 33 cases, follow-up every 2 months after therapy ,as well as feedback if

10、 the decoc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how much better than before. ResultsResults Visual inspection Modulen rat nipples clearly marked rise, 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blank group.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Model control group is visible to varying degrees of rats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Blank

11、 group sample normal gland physiolog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an analysis of the data Comparison with blank group, model group Bax expression levels low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drug therapy, shows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in high-dose and pt-group of B

12、cl-2/Bax values are lower than other groups (P0.05). Clinical observation Ingredient-modified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for HMG in 33 cases,4 cases were cured,11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6 cases were effective, only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93.9%. ConclusionsConcl

13、usions: 1.Bax is weak positive in lesions of model group, different from that in blank group strongly positive. Mammary hyperplasia associated with imbalance in apoptosis regulation mechanism. 2.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raises the level of expression of Bax,had no influence to Bcl-2, keeping hyperpl

14、asia of the Bcl-2/Bax low level, more effective than rupixiao tablets.Thus speculat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decoction on treatment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and cell apoptosis mechanism. 3.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got satisfied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Key words: H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

15、lands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Zhitongxiaojie decoction;Zhitongxiaojie decoction; Animal experiments;Animal experiments; BclBcl- -2 2;B Baxax;Clinical observ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Author:lin juanAuthor:lin juan Tutor:Cai guoliangTutor:Cai guoliang 目 录 引 言 1 一、文献研究 . 3 1.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情况 . 3 1.1

16、 概念范畴 . 3 1.2 关于乳腺增生病主症的认识 . 3 1.3 关于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1.4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5 1.5 治疗问题的思考 . 8 1.6 未病学理论研究背景与乳腺增生病中的防治运用 . 9 2.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情况 11 2.1 病名及诊断依据 11 2.2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述 11 2.3 病理学表现与发病机制 11 2.4 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 13 2.5 细胞凋亡与乳腺增生 13 2.6 乳腺增生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18 二、实验研究 20 1.实验材料 20 1.1 实验动物 20 1.2 实验用药 20 1

17、.3 实验试剂 20 1.4 实验仪器 21 2.实验方法 21 2.1 模型制备及分组 21 2.2 药物及制备 21 2.3 治疗给药方法 22 2.4 指标观察及检测方法 22 2.5 结果判断 24 3.统计学处理 25 4.实验结果 25 4.1 一般情况 25 4.2 止痛消结汤对 HMG 大鼠乳腺组织镜下形态改变的观察结果,见表 2 . 25 4.3 各组大鼠乳腺增生组织中 Bcl-2、Bax 的表达情况及 Bcl-2/Bax 的变化。 . 26 5.结论 28 三 、临床观察 . 28 1.临床资料 28 1.1 病例来源 28 1.2 一般情况 28 2.病例选择标准 29

18、2.1 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 29 2.2 纳入选择标准 29 2.3 病例排除标准 30 3.治疗方案 30 4.观察指标与方法 30 5.疗效评价标准 30 6.统计学方法评估 31 7.结果 31 8.讨论 31 8.1 关于动物实验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31 8.2 关于临床观察的说明 32 8.3 止痛消结汤方药组成分析 32 8.4 止痛消结汤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32 8.5 存在的不足 37 结 语 38 参考文献 39 附 录42 致 谢49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1 引引 言言 乳腺增生病是中医外科常见的非炎症非肿瘤性质的疾

19、病,关于本病病因病机 尚在深入研讨中,本病具有“乳痛、乳房肿块及上述症状有随月经周期变化反复 发作”的典型症状,病理检查可见增生的导管及小叶等。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 占 75%,多数研究报道将其中的囊性增生列为非典型增生或癌前病变,而调查显 示 180%左右妇女对乳腺增生不能做到正确认识,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引起一些 不必要的恐惧。广州的一项最新统计结果显示 2该病发病率为 23.77%,排在宫颈 炎后,居职业妇女病的第二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2 年的普查结果显示 3该病 发病率达 39.40%,在妇女病中居首位。太原某高校中的女教职工发病率 60.36%, 对 2006 年2011 年体

20、检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 4该校乳腺增生病发病率呈逐年上 升的趋势,并占据常见病的首位。横、纵向的研究可归结得:乳腺增生病正以较 高的发病率居于榜首,该病轻则带来精神负担,成为身心隐患,重则影响正常的 工作和生活。因而,引起现代人的极大关注。 西医治疗通常采用内分泌治疗、 维生素辅助治疗等, 同时存在治疗副反应大、 疗效不稳定等问题 5。本病类似于中医“乳癖” ,中医综合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本病 特色鲜明:一是可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优势;二是注重整体观念主导 形成了丰富的传统疗法宝库,如针药联合、内外兼治、中药人工周期,治未病研 究与实践,等等,对于进一步完善该病种的现代综合防治方案,增强中医

21、药临床 适应能力提供了典范,颇值得专门研究。止痛消结汤是本院中医外科治疗乳腺增 生病的临床经验方,并经过系列科研证实,该方对乳腺增生病具有疏肝理气、化 瘀散结、补益肝肾、调理冲任的治疗功效。 近年来,得益于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对于乳腺增生 性疾病的认知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组织的增生与否是由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 决定的。细胞的凋亡现象是指细胞在内外凋亡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细胞程序性死 亡方式,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Bcl-2(B-cell lymphoma/lewkmia-2,B 淋巴 细胞瘤/白血病-2 基因)家族的 Bcl-2 和 Bax(Bcl-2 associated

22、X protein,与 B 淋巴细胞瘤-2 相关的 X 蛋白)组成异源二聚体,在“二聚体决定细胞命运”的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2 凋亡理论中,二者的含量及比例决定了细胞凋亡的走向。通过统计细胞中 Bcl-2、 Bax 蛋白的表达来分析细胞凋亡状况,同时观察乳腺增生镜下表现,以对乳腺增 生病的分子生物学病机略窥得一斑。 本研究拟探讨止痛消结汤是否通过对Bcl-2和Bax的调控以治疗乳腺增生病。 本研究首先复制了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然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最后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 结合一项 33 例的临床观察结论, 达到探讨止痛

23、消结 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机理的目标。本实验采用的动物模型是经过病理学多次验证、 具备一定稳定性与可重复性。阳性对照药乳癖消片是辽宁好护士上市的国药准字 号中成药品种,曾出现在较多的对比试验中。希望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能够进一步 理清乳腺增生病的中医研究思路,以便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解决临床中的实 际问题。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3 一、一、文献研究文献研究 1.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情况 1.1 概念范畴 乳腺增生病类似于中医“乳癖”等病。 医宗必读曰: “癖者,僻也,内结 于隐僻,外不可见也” ,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本病的临床特点。但在中医著作中

24、乳癖 的病名所指范围并不统一,如顾伯华主编实用中医外科学中乳癖病名下包含 乳腺小叶增生病和乳腺纤维瘤两个现代病名;林毅、唐汉均主编现代中医乳房 病学中则将本病的各种称谓统一为“乳腺增生病” ,本文出于论述的方便故也采 用此名。乳腺增生病在整个中医学历史长河中,有多次赋名的经历,总体来说, 将其归属于“乳癖” 、 “乳痞” 、 “乳中结核”的范畴。 1.2 关于乳腺增生病主症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主要责之于内,因情志不畅或思虑伤脾,造成肝气不得 正常疏泄而气滞痰凝血瘀,因肝肾亏虚、冲任不调而发本病。此外,饮食失节、 情志郁怒、虚劳内损成为其引发整个病理反应链条的始动因素。 明代外科正宗曰:

25、“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胀作痛,或不痛, 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 。临床接诊中 常见患者面色晦而少华,眉心不展,精神紧张敏感或有焦虑倾向;乳房触诊在 25 岁至 35 岁年龄段的妇女多有增厚的腺体,及一至数枚大小、形状、软硬、分布不 一的肿块在腺体中持续存在,与周围组织边界欠清但不粘连,可移动,表面形态 较平整;乳痛可为自发痛、触痛或按压痛,在月经来之前 10 天左右或乳痛发作期 表现明显,但多不能准确定位,疼痛有时还会向肩胛部、腋部放射,疼痛程度或 因个人痛阈高低而轻重有别,多以窜痛、隐痛、刺痛及围绝经期妇女之空痛较为 常见;少数患者还可见乳头溢

26、液,溢液性质多为激素波动所致腺体的分泌物,涂 片检查一般无异型细胞;彩色 B 超显示增生的乳腺组织呈增多、增高、增强的反 射波形,结构紊乱,有的腺体层呈光条或光斑样回声带,混杂有囊状或管状无回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4 声区。有囊肿形成时可见囊性的液性暗区。乳腺钼靶 X 线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 手术切取标本等有助于该病与其他乳腺疾病鉴别诊断。 1.3 关于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关于本病发生、发展、变化和预后的规律及特点,古人已有较详细的认识, 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是肾失所司,冲任失调。临床所见乳腺增生病人无论是心

27、劳还是神劳, 都表现出一定的“肾”的症状,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 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在这个 自然衰老过程中,乳房同样受“肾气-天癸-女子胞/乳腺”轴的整体调节而变化; 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 该病的发生与冲任失调有密切关系,“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 两脉均归肾所主,而任脉之气上布于膻中,冲脉之气散于胸中,两脉受盛肝胃肾 三脏之精微,共司乳房的生长、发育、衰萎,而三脏中,冲任与肾的关系最为密 切;又如宋代圣济总录指出“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将理,冲任不

28、和, 则气奎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 ,提出了冲任不和为该病发病的基 础病机。 外科医案汇编 : “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本在肾” 。 马培之医案 : “乳头为肝肾二经之冲” 。 综合古人以上观点可知, 肾中的元气充盛与否是乳房正 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关键,冲任失调是病之本。 其次是肝气郁结。高锦庭疡科心得集曰: “乳中结核,何不责阳明而责 肝,以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有所不舒,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 肝气不舒, 而肿硬之形成” 。 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亦认为本病 “多由思虑伤脾, 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 ”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所说: “血之行止与顺逆, 皆由一气帅而

29、行” ,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的疏泄 调达与否,直接影响气血周流的顺畅,当肝的疏泄不足时,在青春期的女性会导 致乳房发育不良,月经迟来或经期错后、月经量少等,对于一般的妇女则表现出 郁郁寡欢,悲伤欲哭等情志上的症状;而疏泄太过时,则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 乳房胀痛,甚至日久结成痞块,情绪易于激动,烦躁易怒。说明情志失调,肝脏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5 气机疏泄失职是引起本病的关键所在。 另外是痰凝血瘀。妇科疾病的发生,迁延不愈,往往是由无形之痰及有形之 血,乳癖更是如此。正如朱丹溪所说, “痰郁而成痞,血瘀而成瘕,食

30、郁结而成痞 满,此必然之理也” 。女性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为多血少气之脏,胃为多气多 血之腑,脾胃相连,此乃人之常。一旦忧郁伤脾,恼怒伤肝,一有情志拂郁,常 导致肝脾不和而肝郁克脾,脾伤则不思饮食,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下降,水反为 湿,谷反为滞,痰浊内生,肝则无血可藏,无血以养肝,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达, 最终气、血、痰、瘀互结经络,依痰傍血而成痞块。 总结上述病因学研究可推,本病的基本病机是冲任失调、肝郁气滞、痰凝血 瘀。病位在肝、脾、肾,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海空虚、肝失所养、冲任失调 是乳腺增生病之“因” ,是病之“本” ;而气滞、痰凝、血瘀所造成的乳房肿块和 疼痛,是其“果” ,是病之“

31、标” 。属本虚标实之证。总体来说,本病的发生古人 重视内因。对于中间病理产物“痰” “瘀” “虚”等次生病因也非常重视。 临床调查显示,处于该病高发期的女性,具有生存压力大,经历生育、哺育 等特殊的生理阶段,易致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病多反复发作,病史 3 年以上者, 可同时伴随失眠、虚劳、便秘、月经失调等症。临床辨治常需要综合考虑。 1.4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虽然乳腺疾病的治疗问题早有研究,但乳腺科却是在近日临床科学分科的不 断细化中出现的一门交叉学科,故需要专业化的治疗思想作为指导。关于本病的 治法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推拿及其他综合疗法等,分述如下: 1.4.1 内

32、治法 中医内治法以脏腑辨证为立足点,通过补肾调肝健脾等具体方法,达到补其 不足,损其有余的效果。治疗上,徐云 6观察了补肾调经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 效,将月经周期分为四期,经后期滋阴养血为主;经间排卵期滋阴助阳以促排卵 为主;经前期补肾助阳佐以疏肝;行经期疏肝理气调经,连服 3 个月经周期后, 78 例治愈 49 例,占 62.82%,总有效率 91.03%。赵氏 7等用健脾行气补肾法治疗 98 例脾虚肝郁肾虚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80%,经统计分析,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6 与对照(三苯氧胺)组比较疗效相当,但观察组临床

33、症状好转明显。李玲 8采用 补肾疏肝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52 例, 2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治愈 10 例, 总有效率 88.5%。马氏 9等采用疏肝通络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163 例,结果治疗组 83 例,治愈 49 例,治愈率 59.04%,总有效率 98.8%。王氏 10采用疏肝益肾、活 血化瘀中药汤剂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 114 例,与口服乳癖消对照,结果治疗组治 愈 76 例,显效 14 例,有效 10 例,经秩和检验,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见,促进全 身及乳房部位气血充足与畅达可成就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目标。 本病的常见辨证类型有: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冲任失调 型等,也

34、有从不同角度确立的其他证型,但以上述四证多见。各型对应的基础方 剂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如何氏 11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分期治疗乳腺 增生 240 例,治疗组月经前半期用柴胡疏肝散合二仙汤加味,月经后半期用柴胡 疏肝散合逍遥散加味,内服加药渣热敷患处,连续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 120 例,痊愈 42 例,好转 42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 95%。经统计分析, 效果优于单纯服用乳癖消片组。潘氏 12用加味逍遥散对 100 例 3 个月内未曾治疗 过的乳腺增生病患者,给予内服加味逍遥散治疗 6 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 床症状、体征、乳腺 X 线钼靶摄片及乳腺 B 超

35、的变化,进行对照,判断其疗效, 结果治愈 46 例,显效 30 例,有效 14 例,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达 90%,证明加 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等方:杨氏 13采用大黄蜇虫丸加小金丸(散结消肿,化瘀止痛)治疗乳腺增生病 50 例,疗程 2 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 98.00%,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乳癖消片口服治疗)P 0.01。汪氏 14等收集 240 例乳腺增生病(瘀血阻络证)病例,采用随机、双盲、 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2 组,试验组采 用桂枝茯苓胶囊, 对照组口服乳癖消胶囊。 以 3 个月为 1 疗程,结果两组治

36、疗后总 有效率试验组为 84.07%,对照组为 71.4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试 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瘀血阻络证)有良好的疗 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较常用的还有桃红四物汤、消瘰丸、三子养 亲汤、山西中医学院赵尚华先生创制的逍遥蒌贝散等。二仙汤、二至丸等方: 如在自拟方中加入仙茅、仙灵脾、威灵仙、杜仲、肉苁蓉、淫羊藿、鳖甲、鹿角 霜等可增强方剂的补益效力。如楼丽华 15教授研制的乳腺一号方(柴胡、郁金各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7 12g 仙茅仙、仙灵脾各 9g 白术、茯苓、三棱、莪术各

37、12g)以疏肝理气、调节冲 任为主,方中二仙汤起温补肾阳、调和冲任的作用;孙氏 16等自拟丹仙汤(淫羊 藿 20g、丹皮 20g、昆布 20g)治疗乳腺增生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4.3%, 效果好于口服乳癖消片组,该方即以具有补肾阳、滋肝脾、调冲任功效的淫羊藿 为君药。岩鹿乳康胶囊 17中,鹿角霜配鹿衔草可益肾温经、调理冲任。 1.4.2 外治法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临床实践中常采用芒硝化水外敷治疗乳腺 肿块(包括乳腺增生病) ,该药味咸苦,性寒,具有加快淋巴循环而快速消肿止痛 的作用,对于患者而言则经济实用,用于乳痛发作期疗效较满意。马氏 18等使 用活血散结中药外用治疗老年痰

38、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 选取 80 例该病患者, 并以 活血散结中药药贴外用治疗,发现此外治法不仅通过皮肤、肌肉渗透和穴位刺激 直达病灶,而且通过循行于乳房的肝、胃、冲、任等经络作用于全身以改善乳房 血运,产生止痛、消肿散结及反射性调节内分泌用,同时可干预病变乳腺组织 c-erbB-2、P53 基因蛋白表达,控制或逆转老年痰瘀型乳腺增生病癌变的进程。 焦氏 19取关元、气海、局部乳房阿是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用 75%乙 醇调敷大黄蛰虫丸制成敷贴,每穴 1 丸,隔日一次,10 次为 1 疗程;对照组服加 味逍遥丸,2 次/d,每次 6g,连服 2 周,结果治疗组治愈 35 例,总有效率 9

39、4%, 显效以上 80%,对照组治愈 10 例,总有效率 86%,显效以上 58%。两组总有效率 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此外,新型的外治剂型如巴布剂 20(一种 外用贴膏剂, 由被衬、 膏体、 防黏膜组成) 、 药罩等也丰富了乳腺增生病的外治法。 1.4.3 针灸推拿疗法 郭氏等 21采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 44 例, 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 化,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人,针刺效应仅对 细胞免疫有提高,而对体液免疫无影响;针刺对细胞免疫的影响仅反应在痊愈病 例上,而对显效和有效病人无影响。提示临床上可动态观察病人细胞免疫的变化 和推断预后。 何

40、氏 22等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手法与三苯氧胺口服治疗的疗效差别, 分为治疗组 33 例, 对照组 30 例, 经过 30d 的治疗, 针刺手法组总有效率为 97.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3%,针刺手法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 ,其中疼痛改 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此外,在针刺的选穴方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8 面还可选夹脊配人迎穴、脐周八穴、乳根穴、太冲、足三里、期门、阳陵泉、合 谷、乳腺阿是穴、屋翳、三阴交、天宗穴、足临泣、乳腺穴、三才配穴法、耳穴 等治疗;在针刺方法方面还可选子午流注纳甲法、电针

41、23、火针、刃针、刺络拔罐、 小针刀等,在针刺手法上依据辨证予以相应补泻。在治疗方式上还有磁贴穴位贴 敷、穴位贴压、穴位埋线、微波、离子导入、中频、耳贴等。 1.4.4 综合疗法 宜氏 24等观察红金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共治疗 125 例,对 照组 60 例,试验组 65 例,两组均同时给予维生素 B1和维生素 E 治疗,结果对照 组总有效率 71.67%,试验组为 9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贾氏 25采用全科综合治疗,内容包括了中西药、医学心理学、针灸,经 3 个 月治疗后观察,有效率达 92.8%,高于处在对照组中的中西药结合疗法组和针灸 与中频电疗疗

42、法组,P0.05。 1.5 治疗问题的思考 (1)治疗矛盾,即乳腺增生病与伴随症状的治疗矛盾。针对 30、40 人员最 佳的治疗方式是整体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除尽可能解决乳房问题外,同时注重解 决不利于患者乳房健康的外围问题,将利于乳腺增生病的长期治疗,利于调动患 者的自我恢复能力,乳腺增生病将受益于整体的康复趋向。例如,治疗失眠可以 减轻精神躯体的压力, 治疗便秘可以起到釜底抽薪改善气滞的阳明经脉状况。 (2) 辨病与辨证的关系问题。部分资料 26显示本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亦可出现癌变, 治疗上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疾病性质明确的前提下,以辨证为主,标本兼顾, 方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3)

43、久病表现出主症的复杂性。临床对此病复杂情况 的治疗往往需要把握更为灵活,如当代名医唐汉钧 27常将乳腺增生病分为肝郁气 滞、脾虚痰结、冲任失调兼肝肾不足三型施治,然临床常见三型混杂,常需三法 并进,而治肝、治脾、治肾( 冲任) 侧重不同。对于因肝脾不和,气滞肝郁,痰 浊郁结者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法,方选小柴胡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对于冲任 失调,肝脾肾不足,痰浊蕴阻者治以调摄冲任,补益肝肾,健脾化痰,并佐以疏 肝理气法,方予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4)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9 吴氏 28等观察乳癖散结胶囊治疗

44、乳腺增生病 77 例,有效率 93.5%,证明该药治疗 乳癖有效,但服药后有 3 例口干,5 例恶心,2 例便秘,均为轻度,说明中成药治 疗本病尚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1.6 未病学理论研究背景与乳腺增生病中的防治运用 1.6.1 中医未病学理论概述及现代研究 鉴于治疗乳腺增生病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详见 1.5 部分) , 我们期望能够 结合治未病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解决途径。 中医 “治未病”理论源远流长,许多认识经验符合西医预防医学的主张。据 古代文献记载,最初出现的未病概念主要指身体健康无病的状态,与之相应的治 未病就相当于现代的保健卫生、 预防疾病的意思。 治未病的思想来源有 尚书

45、说 命 “有备无患” ,老子“夫惟病病,是以不病”的思想, 内经 “不治已病治未 病” 的主张成为未病学的摇篮, 周易 明确提出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成为 “预 防”一词的最早出处,诸多朴素的辨证法思想,为未病理论的最终确立打下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 史记 记载了扁鹊运用中医的望诊预测齐桓侯疾病的故事成为治 未病的典范,为未病论的诞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起,由于人们对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的“第三状态” 开 始反思,并提出了亚健康的定义,系指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诊断为疾病但查无 实据,感觉躯体不适、心理不快,有时有社交障碍。而“未病”的外延很广,它 包括欲病(前病) 、将

46、病(潜病) 、传变和健康态四部分,前三者与亚健康的外延 相吻合,二者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亚健康的概念可看出,目前所说的亚健 康状态,基本上包括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在内,现代研究中,宋为民等 29提 出“健康未病态” “潜病未病态” “前病未病态” “传变未病态”等四种未病 形态的提法及健商、未病指数等概念,可以对内外健康因子进行系统评价并客观 定量,为未病提供科学依据。在中医学中,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就已 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既病三阶段。这里未病除包含无病的健康态以外,还 应包含疾病的潜伏期、静止期。 1.6.2 未病学与乳癖临床治疗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

47、、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在快节奏生活的人群中流行 “慢性疲劳综合征” , 包括体虚疲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喉部溃疡、淋巴结压 痛、肌肉关节疼痛、低热、经常头痛、睡眠紊乱和劳累后疲劳持续存在超过 24 小时等现象。 临床问诊中有必要特别关注乳腺增生病患者群中存在的亚健康问题, 诸如,乳腺增生病患者可见疲劳诱因,而疲劳感正是亚健康的主要标志和典型表 现,也是躯体、心理疾病的征兆;长期超负荷的脑、体力劳动,以及不良情绪刺 激作用,造成了神经衰弱,而患者的身体本质则处于精血暗耗,肝气郁结的状态, 因此也成为乳腺增生病的“未病”状态,恶性循环

48、带来的心身影响非常严重;习 惯性失眠、便秘在前来就诊的乳癖患者中为常见的伴随症,但是调查发现,此二 因也是乳腺增生病的诱发因素, 说明其与乳腺增生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分析病因病机可知:在不寐与便秘的共同病机中,实者为心火肺热肝旺、虚者为 阴虚血虚肾虚,使人体正常的睡眠节律与排便规律无力维持,现代研究表明长期 失眠可致神经细胞的增殖,便秘产生的毒素及机械刺激使肠道内环境改变,继而 内分泌调节受影响,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出发,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治 则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便秘、神经衰弱等症状,故推测其有预防乳腺增生 病的功效。 如何防治乳癖之未病?新的养生保健理念主张防治乳癖之未

49、病除了需要智 慧、主动养生、适当运动、保养生物钟、情趣养生、饮食保健等措施有助于养成 防治未病的生活方式之外,关注乳腺增生病的未病态表现,并积极采取必要的治 疗措施,尤其是具备调养功效的中医辨证治疗,也不失为一条预防新途径。 乳房未病学的研究意义是基于促进人类追求乳房健康的进程和推动预防医学 的发展。新的乳房未病观可以促进检测手段与微观层次治疗的发展,相应的治疗 实践可推动早期健康教育。中医预防疾病观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积极 的作用。它的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的,其本身具备 防重于治的原则、重视内因的思想、着眼整体的观点、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 性等特点,值得深入挖掘和整理运用。 止痛消结汤对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组织 Bcl-2、Bax 的表达影响及临床研究 11 2.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情况 2.1 病名及诊断依据 乳腺增生,在 WHO 的相关文件里被称作是 mammary dysplasia,译为乳腺结 构不良,在国内的文献里多称为乳腺增生病(HMG 或 HDBA)或乳腺增生症, 其典型症状为月经期前乳房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