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594986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1.20“蒸汽”的力量及走向整体的世界 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高效演练稳达标【高考真题】 1.(2016全国卷T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选A。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16”“18311841”可知这是工业革命期间,材料中呈现的社会现象是城市中人口死亡率上升,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在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城市生活环境恶化,这是工业城市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罪魁祸首

2、;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环境问题;C、D与史实不符,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在增加,医疗技术水平也在提高。2.(2016全国卷T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选A。抓住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A正确;“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

3、门”,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不符合题意;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并不符合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向美国扩展,故C错误;“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不符合材料,排除D。3.(2016海南单科T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解析】选C。由时间“从1760年到1850年间”可知,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是资本主义萌芽时

4、期,故A错误;这个时期英国棉纺织业普遍采用了机器生产,不再是工场手工业,故B错误;材料叙述的主题语是“棉纺厂”属于工业范畴,仅与棉花种植有关,体现不出农业的商品化,D不符合材料。当时英国原棉数量剧增,说明海外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反映出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故选C。4.(2016江苏单科T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解析】选D。从图中可知,从1801年到19

5、01年,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发展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但略有起伏,因此不能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故A错误;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行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相符,故B错误;贸易运输业和来自政府、专业机构等的收入都属于第三产业,它收入的同步增长,体现了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故C错误;英国从1801年到1901年,第二、三产业比例显著增加,国民总收入也显著增加,两者是相一致的,故D正确。5.(2015全国卷T33)下表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格可

6、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选B。提取表格的信息,1870-1913年,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和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例虽然一直占主导,但呈下降趋势,说明西方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生产有所发展,故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更快发展,并最终统治了世界,所以A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世界经济结构中,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故C、D不正确。6.(2014全国卷T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

7、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选A。由题干提供的历史情境可知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变化,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是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之一,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材料中并未体现妇女解放,而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B、C不正确。家庭手工业至今依然存在,只不过不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D不正确。7.(2016全国卷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

8、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

9、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 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解析】第(1)题由表格给的角度,即人口迁移的地域、数量规模等进行分析概括,

10、如人口迁移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而且范围不断扩大,由欧洲到美洲,再到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再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移民的第二个主要趋势是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中概括,分为三个时间段:鸦片战争以后、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问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国际国内形势的角度作答。第三问对贡献的分析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经济、中国民主革命、中国反侵略战争等方面充分肯定。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

11、)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全民族的抗战。【模拟预测】1.(2017如皋调研)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C.纺织业的工业革命已完成D.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解析】选B。“182

12、9年”英国纺织业正进入辉煌而非衰落,故A错误;材料中“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表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故B正确;1840年左右,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与材料中“1829年”不符,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工匠技能是否落后,故D错误。2.(2017景德镇模拟)“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的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解析】选D。题干中产业革命的实质是用竞

13、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说明其实质是自由市场制度的确立形成了自由竞争,故D正确。3.(新题速递)观察下图,根据年代与数据推测图中表示的是()A.英国煤炭产量B.世界石油产量C.世界钢铁产量D.英国棉花产量【解析】选A。根据题干数据推测图中从1790年至1850年,逐年上升,此时间段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时间,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煤炭工业发展,故A正确。4.(2017太原模拟)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A.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B.民生住房得

14、到有效保障C.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解析】选C。据题干情境说明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更加希望自由、民主和人权,个人隐私希望得到尊重,故选C。资产阶级强调的是民主平等而非等级观念,故A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并非是住房问题得到保障,故B错误;19世纪中叶,社会中的主要阶级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故D错误。5.(新题速递)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

15、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解析】选C。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可知,19世纪末的世界市场中,欧洲凭借其经济实力,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A错误;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同时欧洲资本投向海外,进行资本输出,B不够全面;落后地区成为欧洲经济的附庸,是不合理的经济秩序,D错误。6.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A.经济危机降低了购买力B.新式交

16、通工具的出现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解析】选C。据题干情境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使得车的成本下降,因此车的价格下降,故选C。经济危机是在1929193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苏联汽车工业竞争的信息,D错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间区域/国家GDP总量(百万美元)人均GDPGDP比例占世界百分比(%)182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228 60060032.9英国36 2321 7065.2日本20 7396693美国12 5481 2571.81870年大英帝国265 00024.1清穆宗同治九年18

17、9 74053017.2美国98 3742 4458.9日本帝国(明治时代)25 3937372.31913年大英帝国570 40621.1美国517 3835 30119.1中华民国241 3445528.9英国224 6184 9218.3日本帝国(大正时代)71 6531 3872.6(注:数据来自相关参考文献。和其他一切对历史上的经济数值之评估一样,相关的计算可能有些或者不全然准确,仅供参考,但不影响答题。)观察材料,指出各国GDP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本题可分为两问回答。第一问特点,从材料表格中各国GDP数据变化角度回答;第二问原因,据表格中时间,迁移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社会环境与西方社会的不同特征角度分析。答案:特点:中国失去领先地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优势不明显;美国迅速崛起,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原因: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逐步确立;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中。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和资金等优势逐渐超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