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595063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选修3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高效演练稳达标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德国外长皮洛夫1897.12材料二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

2、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从“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同一民族以及巴尔干争夺等角度分析概括。第(2)题从材料一中“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以及材料二中“西部的斯

3、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大军事集团建立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角度概括作答。答案:(1)原因: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公民葬身海底,消息传来令人震惊。但其他中立或友好国家的船只和人员在海上遭到相同的厄运,没有什么

4、差别。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每个国家必须独自决定它应如何对付这一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我国的特点和宗旨审时度势,谨慎考虑,以作出我们自己的决定。我们绝对不应感情用事。我们的动机既非为复仇也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为维护权利,维护人权,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国家仅仅是一名斗士(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关于宣战对国会的演讲(1917年4月2日)材料二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导致俄帝国于1917年初垮台以及同年11月间布尔什维克革命获得胜利。在列宁的命令下,俄国于11月26日单方面停战。几个月后同德国签订正式和约,退出战争。德军从东线撤往西线,企图打破僵局,但因美军抵达法国,将其力量抵消。一

5、战纪念日(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是什么。美国参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为什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题第一问美国认为,美国及其他中立国船只在海上受到攻击,“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为维护权利,维护人权”,决定参战;第二问美国参战,推动更多国家参战,战争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第(2)题第一问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因为“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也是苏俄政府巩固政权的需要;第二问德国得以结束东线战事,全力投入到西线。答案:(1)理由:维护世

6、界和平和各国的利益;解放世界各民族。影响:协约国军事实力大增,战局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影响了更多中立国家,使其纷纷参战,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原因:俄国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社会矛盾激化;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旧政权垮台,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政权建立;巩固十月革命成果和新政权的需要。影响:增强了德军在西线的实力。3.(2017南昌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

7、、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这样的贵族政治论者所朦朦胧胧意识到的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政治结果。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

8、的美国黑人民族。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8年欧洲与1914年欧洲的不同之处。(2)用史实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政治结果”。【解析】第(1)题首先确立比较项,从经济、政治、思想、国际格局四个方面比较,然后作答。第(2)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殖民地国家所发生的政治革命回答即可。答案:(1)不同:经济衰落,世界财政金融地位下降;出现政治危机,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受到怀疑和挑战,布尔什维主义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霸权地位的削弱,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9、受到挑战,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说明:一些国家资产阶级反帝革命取得胜利,如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开始掌握民族革命的领导权,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向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德意志帝国是在以武力建立的新的国际结构中最强大和最显赫的国家,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欧洲国家在和平时期从来没有像20世纪初期那样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队。如今,在全体青年人中实行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义务兵役制已经习以为常。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

10、,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除了少数几个爱采用耸人听闻手法的作家以外,所有的人都希望欧洲和平。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到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巴尔干半岛上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1)根据材料,

11、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众在战争爆发中的作用”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从各国力量发展的不均衡、欧洲长期的历史传统等角度分析。第(2)题民众意愿有可能推动战争爆发,也有可能促进战争结束;从其中一个角度分析回答即可。答案:(1)原因: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形成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传统;多个国家扩充常备军,人们不渴望战争,但照常服兵役;积极备战思想助长了政治家发动战争的野心。同时,对一些有战争企图的国家(如德国)缺乏警惕,对一些局部冲突没有有效遏制。(2)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实说明,民众意愿客观上也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尽管有时候民意是被政治局势或者政治家所左右的;民众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狭隘民族主义的宣传蒙蔽;在今天信息更公开的时代,民意对政治的影响更加明显。(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