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597280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思想的用法?,一、 教师成长 “人因思而变”,思想的对象和方法 经验+反思=成长,1.经验的获得和实践 作为名词的经验:经验是什么? 作为动词的经验:如何获得经验? 经历 经验 (1)经验是认识关系,是发现联系。,(2)经验的被动与主动,尝试,失败,再尝试,却更好地失败,获得经验需要主动,(3)经验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知与行) 看自己的教学录像 记录实录审视和批判重新备详案,在反思中改造提升经验,反思的必要性: 波斯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

2、”,反思的含义 反思是对经验的过程、经验的依据、经验的结论保持持续的批判性的审视,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对正确的经验。 知行互动,反思的可能与条件,“青蛙”如何实现经验的改造? 条件一:需要“小鸟”的提醒,“小鸟”意味着什么? “小鸟”在哪里?,书本是“小鸟” 为什么要读书,学理论和用理论? “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红楼梦第56回,为什么要读经典? 怎样读书? 让自己的灵感生根发芽 读书读几遍?学以致用,身边的同事是不是“小鸟”? 怎样看待不同的意见? 怎样成为团队中的“小鸟”? 没有团队中的“小鸟”,就没有团队的经验改造,就

3、没有团队的创新。,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是否是“小鸟” 如何使学生的表现成为“小鸟”? 教师是否应该向学生学习? 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实现向学生学习?,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小鸟” “自己主动给自己找茬”,书本是“小鸟”:用理论来反思; 让同事成“小鸟”:用他人经验反思; 让学生表现成“小鸟”:用实践效果来反思; 成为自己的“小鸟”:用自身的道德、勇气和批判来反思 ,经验改造的第二个条件: 对原有经验保持批判性审视。 一个实践案例,二、观课议课的变革实践 调查研究性听课 分等竞赛性评课 提升锤炼性磨课 发展教研性议课,观课议课的含义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

4、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在2010年9期人民教育列为“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共33件),输入“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陈大伟”“如何观课议课系列讲座”,1.发现教学效果和教学行为的关系 坚持以学论教,追求有效教学,(一)发挥教学洞察力理解教学,带上笑容和喜爱进教室,2.研究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追求,揭示实践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假如我来教,”“假如我遇到这样的情况” 发挥教育想象力。“我们要用我们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布鲁纳) 发现教学创造和变革的“可能性空间”,(二)发挥教学想象力创新教学,(

5、三)“议”的必要性和模型,“我未必懂教学,对教学我要保持谦恭” “我未必理解别人,他需要理解” “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 “改变只能通过他自己才能发生” “我更需要学习” ,评课的交流模型和效果,平等、互动、面向实践的议课对话,基于实践反思对话讨论 从现场到问题的案例研究(教研) 从问题到现场的行动研究(科研),(四)观课议课的主要范型,1.从现场到问题的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蕴涵问题或困惑、或者是能提供教育启示的教学故事。 案例研究包括组织案例和案例研讨两个过程。 观课是组织教学案例。 议课是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讨论。,议课中的案例讨论步骤 (1)观课者先描述蕴涵困惑的故事,然后用提问理解上课

6、教师; “我觉得”到“我发现” 议课对象从人课事实(现象) 心平气和,议课和讨论不空,议课中的案例讨论步骤 (2)授课教师先说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然后反问故事讲述者的看法和意见;,议课中的案例讨论步骤 (3)观课者和其他参与者说自己对故事的发现和理解;,议课中的案例讨论步骤 (4)参与者讨论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和有效方法; 借鉴彼此过去的经验、他人(优秀教师、书本)的经验,发现新的可能性,乔哈里咨询窗,观课议课试图引起的改变,议课中的案例讨论步骤 (5)对既有经验反思和改造 比如:“教学变革如何理性论证?” “请将不如激将的可能性、适用对象、适用方法。”,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方法,第一次加括弧(悬置

7、已有理论和方法,以赤子之心)进教室。不先入为主,以学习的姿态进教室。 第二次加括弧(悬置自己对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倾听和理解执教者的设计和思考。不主观臆断,先理解授课教师。,第一次去括弧(分享交流自己的原初体验和感悟)。不封闭保守,真诚相对。 第二次去括弧(观课议课的共同体验与感悟和原有理论和方法的互动建构)。不因循守旧,大胆尝试创新。,教学假设 (原经验),教学 设计,教的 内容 和行为,学的 内容 和行为,学的 效果,做课:教师的基于原有个体经验的教学,“虚践”,“实践”,议课前的实践(过去),学的 效果,学的 内容 和行为,教的 内容 和行为,教学 设计,教育假设 (新经验),以学论教,同

8、伴互助,反思经验(议课:现在),新的假设 (新经验运用),新教学 设计,新的教,新的学,新 效果,(未来:议课带来改变)新假设,新行动,新效果,一个实践案例,议什么?怎么议?,三类案例的议课追求和所得 效果理想的案例,发现提炼实践元素 存在问题的案例,研究原因重建再造 存有疑惑的案例,开放理解反思完善,2.从问题到现场的行动研究 (教育科研),观课议课的行动研究流程,确定研讨主题,形成变革方案(集体备课的价值),课前会议(理解变革行动和任务分工),定向课堂观察,专题议课研讨,小结和设计新的教学研讨(观课议课),来源于实践困难,来源于学习借鉴,来源于大课题分解,观课议课的行动研究方法,(五)观课

9、议课之“道”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 丹尼斯威特莱,“不管在何人手里寻到真理,我都会表示欢迎和亲近,并且会轻松愉快地向真理缴械。当我看见真理远远向我走来时,我会立刻作出投降的姿态。” 蒙田,“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欲勿强加于人。” “关怀”:“在表达中实现,在倾听中关怀。”,推荐书目: 陈大伟: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大伟: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 陈大伟: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请大家批评!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