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道德.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601857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8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与道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环境与道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环境与道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环境与道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环境与道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与道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道德.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环境与道德,一、生态环境概述,1生态环境的基本涵义: (1)广义环境与狭义环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自然群落与社会群落; 大环境与小环境;,(2)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面临的一切自然条件的总和, 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石油、煤炭、天然气、森林、树木、动物、矿物等。,(3)生态系统 是自然环境、生物群落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互相变换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生态系统构成包括: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因素 各种因素构成食物链。,2自然环境的结构层次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4)岩石圈 (5)技术圈,3生态环

2、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发展的永恒的前提条件; (2)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料来源; (3)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划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前景。 (4)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一个社会发展的速度,优良的生态环境加速、促进社会的发展,不利的生态环境延缓、阻碍社会的发展。,二、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成和演变 (1)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 (2)农业时代的环境问题 (3)工业时代的环境问题 (4)信息时代的环境问题,2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类型 (1)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 (2)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

3、染; 如“三废”:废气、废水、废物。 环境破坏;,3当代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表现 (1)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 工业的膨胀发展,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和尘埃物质。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 居民饮用水质量问题。,(2)森林大量砍伐 98年特大洪涝灾害反思; “三北”防护林建设。,(3)大气污染;臭氧层耗竭。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4)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厄尔尼诺现象明显,(5)物种大量被灭绝,(6)资源枯竭 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资源严重缺乏。 (7)土壤污染,土地沙漠化; (8)噪音污染 大城市严重的噪音危害使心血管神经系统的

4、疾病增加。 (9)放射线污染 核辐射、电磁辐射、热辐射。 核武器爆炸放出大量放射性的尘埃物质;,4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生产活动的负效应。 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双重效应: 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对象化和异化。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2)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 人类对物质享受的无厌追求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这种欲望的助长。 惟利是图,贪得无厌。“昧着良心赚黑钱”。 全世界极其严重的贫富分化,使得人们把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3)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开发自然但同时又是破坏自然的强大武器。 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也能造孽。,(4)价值观

5、念的片面性 不正确地把自然界看成是人类为所欲为的索取的对象; 粗俗的消费观和陈旧的发展观。,三、生态环境的伦理道德,1生态伦理学 (1)产生的背景 A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日益明显。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些震惊世界的生态灾难,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B儒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佛教的“万物有灵”、“勿杀生”思想的借鉴作用; C法国思想家、现代生态伦理学奠基人施伟兹提出:“敬畏生命、崇拜生命、尊重生命”;,D美国的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提出了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E美国当代生态学家罗斯顿主张抛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6、对一切生物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尊重自然的权利; F美国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2)研究对象和内容 A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的道德态度、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 B关心和爱护自然,协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C研究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义务;权利和责任;利用和节约。 D环境道德的实质和最终目标为了人类的健康、安全、进步和发展。 E保护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证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持续使用。,(3)主要特征: A生态化(系统性) B经济化(生产性) C计量化(检测和预测) D社会化(

7、人口、法律、哲学、经济) E整体性(全球化),(4)功能和作用 A改变观念; 畏天命、顺天命、制天命、天人合一 B调节关系; C平衡发展;,2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 (1)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人类前途的坚定信心,使人类很少反思我们采用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看到的是工业文明如魔术般唤醒的巨大的生产力,而对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后果却所知甚少。 (2)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增长的极限给世界描绘了一幅暗淡的前景,对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很大的作用。 (3)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

8、该把有关环境的诸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于是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要给子孙后代留有发展的余地。,(4)人类对生态问题的认识 经历了三个阶段 A、人类漠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B、人类被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破坏力所震惊。 C、人类更加理性地、全面地、科学地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状况,并积极寻找解决的途径。,3人与环境道德的主要特征 (1)人与环境的道德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 环境道德将道德范畴扩展到了自然界,它所讨论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即我们人类和我们面临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环境道德要求是单向度

9、的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的主体始终是人,环境是客体。 人与环境发生关系时,人处于主动支配地位,而环境则处于被动的被支配地位。环境只是服从自身的自然规律,被动地接受人类的作用。 所以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道德要求是单向的,它只向人提出道德要求。,(3)环境道德具有强烈的公共性特征 A自然环境本身具有公共性 无论是水源、大气、还是环境空间都具有公共性,为人类所共享。 B保护自然环境具有公共性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的问题,即一个国家或某些人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全球的环境状况。 C环境保护的多边主义 对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到社会其他成员的生活。,(4)环境道德具有高度自觉性的特点 我们面对的是没有意识的“物”。

10、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在不被别人知晓的情况下对环境进行破坏而不受到环境立刻的抗议,所以遵守环境道德就需更高的道德自觉性。,4人与环境关系道德的主要内容 (1)原则性道德规范 A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热爱自然,就不要把自然看成人类的对立物,看成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摆布的对象。而应该把自然看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自然界向人类无私奉献了一切,养育人类。 它似母亲,又似朋友,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从情感上培养对自然的爱,喜爱它,关怀它。,B利益兼顾,造福子孙 对自然的利用要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当代人要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但不能以牺牲子孙的利益为代价。 要兼顾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如富国

11、和穷国的利益。这样才能达到相互协作,共同保护自然环境,为子孙后代留有发展的余地。,(2)具体性道德规范 A禁止性规范 “七不”: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 不破坏绿化; 不在公共场所抽烟; 不大声喧哗;,B倡导性规范 爱护绿化(植树造林、养护树木花草); 讲究卫生(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爱护动物、爱护鸟类(不捕杀和戏弄动物); 节约资源(节水、节电、节煤、节气、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资源); 遵守环境秩序,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爱护公共环保设施。,C文明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把污染源消灭在工艺流程中; 增强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能力; 保障自然资源的再生产。,D美化

12、祖国大地,造福子孙后代,(3)自觉遵守环境道德 A培养和提高生态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B增强环境道德意识,自觉爱护环境; C遵守生物圈伦理学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全球协作原则。 D树立“生产节制,资源节约,人口节育,消费节欲”新观念,开创生产清洁、生活健康、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E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摈弃错误观念 A“环境无偿论”; B“个人行动自由论”; C“先破坏、再治理”。,阿奔不明,四、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过程 (1)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无

13、论是原始经济时期、农业经济时期,还是工业经济时期,追求GDP的增长这样一种发展观一直统治着人们的认识。发展主要是按经济增长来定义的,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根本目标,认为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加剧了通货膨胀、失业等固有的社会矛盾,而且加剧了南北差距、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更为广泛而严重的问题。,在这一时期,人们提出了许多发展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中提出的重要结论: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本身除了“量”的增长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体的“质”的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 学术界也十分活跃。1962年,美国出版了莱

14、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列举了大量污染事实,轰动了欧美各国。书中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召开的。这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这次会议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历史功绩在于,将环境问题严肃地摆在了人类的面前,唤起了世人的警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开始把环境问题摆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并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统一审视,寻求一条健康协调

15、的发展之路。,(2)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 1987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交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念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基本原则: (A)公平性原则,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B)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这种发展必须是以不超越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 (C)共同性原则。由于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过程不可能一样,但都应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尽管人类探索

16、的脚步没有停止,但由于人类行动的脚步过于缓慢,全球的环境状况仍在日趋恶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相继发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意识到这些问题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 里约会议的历史功绩在于,让世界各国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并在发展中开始付诸实施,这是人类发展方式的大转变,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当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只

17、是在开始推行,道路崎岖而漫长,但重要的是找到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环发大会之后,中国政府立即开始行动。会后一个月之内,中国政府就向全国各地转发了有关部门起草的中国环境问题十大对策,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当年7月,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起草中国21世纪议程,组织了52个部门,300多名专家参加起草工作,国务院于1994年3月正式批准了这项报告,成为世界上率先编制国别21世纪议程的国家。1996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为了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在积极调整

18、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并在全国广泛开展了“绿化祖国”的活动。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3)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里约环发大会之后,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荒漠化公约等诸多环境公约相继生效。 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境保护公约、条约和议定书不断出台,公约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有关公约的实施正在取得进展,有的已产生良好效果。,B各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150个国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2

19、000多个城市制订了地方21世纪议程。 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相应措施,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C各国际组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联合国系统内外的许多机构都将其经常性活动与实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D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逐步深入人心,全民环境意识大大增强,关心并参与保护环境的人与日俱增。环发大会以前,发达国家的民间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在推动政府重视环境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 在不足十年时间里,民间环保组织已遍布全球,并

20、空前活跃,在促进从社区到全球的环保行动方面发挥着广泛、积极的作用。社会各界共促环保蔚然成风。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环境署,与民间团体对话已成为会议的组成部分。,E国际社会从总体上对各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政策措施日益具体化。 在一些环境保护比较成功的国家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不断出台,政策体制更加灵活。 一方面,政府的法律、政策和标准等不断细化、发展和完善; 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措施、税收、生态标签、排污权交易等手段,调动市场的力量,引导并推动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改变。,全球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2000环境报告指出,总体上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扭转。 在发达国家,温室气体

21、和废物的排放仍在增加;浪费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基本上没有改变。 许多经历了快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国家,空气和水污染也在恶化。酸雨和越境空气污染等一度被认为仅是发达国家才有的问题,现在正在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突出问题。 在世界许多地方,持续的贫困加剧了自然资源的退化和荒漠化的发展。 全球生态系统继续恶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已直接威胁到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4)环境与发展领域还存在的比较重大的问题: A资金与技术转让问题 里约环发大会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然而,发达国家并未履行承诺。除荷兰、芬兰、挪威、丹麦和瑞典达到官方发展援助(ODA)目标(

22、即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于ODA)外,多数发达国家的ODA呈持续下降趋势。 21世纪议程还规定发达国家应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于环境无害的技术。但发达国家借口保护知识产权,设置各种障碍,使技术转让进展甚微。,B发达国家常常根据本国的政策和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国内政策提出种种指责或要求,甚至推销其价值观念,引发了矛盾与冲突。,C贸易与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很大影响,贸易壁垒还在有增无减。,D履行环境公约问题 目前国际上的环境公约在涉及履行

23、具体义务问题上存在复杂矛盾。 发达国家在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方面口惠而实不至,致使不少公约的履约进程进展缓慢。例如,荒漠化公约就在生效后因资金缺乏而举步维艰。 履约问题也充满矛盾与斗争,发达国家从原有的立场倒退,使已达成的协议难以实施。在实施气候变化公约的谈判中,美国拒不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同时违背公约原则,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使形势复杂化。,E加强国际环境管理问题 在环发大会后,初步形成了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环境署、各环境公约为主,其它国际机构为辅的推动环境保护的国际体制。 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不同的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为此,它们提出成立全面、

24、统一和有权威的世界环境组织WEO(包括建立环境法庭)。 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必须平衡发展,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加强国际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2我国社会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 人口、土壤、沙漠、森林、水体、大气、臭氧层、温室效应、资源、能源消耗、自然灾害、核武器、,(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足。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B人口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3)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合理开

25、发利用资源。 A加强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草原建设,加快防沙治沙、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B必须依法大力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生物等自然资源,千方百计减少浪费。 C应把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A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B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

26、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1 如何理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天人观”?是“听天由命”还是“战天斗地”? 3你认为“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哪一个更合理? 4如何理解“人口节育、资源节约、消费节欲”三者含义、关系和意义? 5如何从我做起,革除不良卫生习惯? 6如何理解满足需要和适度消费的关系? 7如何解读增长的极限和没有增长的

27、极限?我们究竟为生态环境问题感到悲观还是乐观?,生态危机 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年约有1500万人因空气污染引起各种疾病而难以生存。 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用水量增加了4倍,与此同时,水污染日益剧增,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3的人口不能享用洁净水。过度开采是水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如果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预计在50年之后,世界人口的1/4将遭受悲惨的水荒,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 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垦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己使许多地区的沃土贫瘠化、碱化、沙化和退化。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农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化遭受破坏,2000多种动物物

28、种灭绝。,地球上的森林以每年减少18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热带雨林每年以14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170年后,全世界的森林将毁灭殆尽。 我国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全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个中等县。历史上内蒙古曾出现两次开荒热,造成2000多万亩土地荒漠化。近年来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开垦的2900多万亩土地中,有一半撂荒。,据气象部门的统计,特大沙尘暴50年代在我国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

29、 0年代至今已发生了23次,并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荒漠化地区草场牲畜超承载率为50%20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厘米下降到现在的25厘米,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 藏羚羊是我国的一种珍稀保护动物,由于它的皮毛特别珍贵,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去年,可可西里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盗杀藏羚羊案,不法分子在两周内屠杀了1000多只藏羚羊,其中包括大量怀孕的母羊。在现场,一些已经成型的小羊,血淋淋的倒在那里。有的连眼睛都还没睁开。,野生动物

30、的处境 据专家预测,目前地球上的动物灭绝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宣布,亚洲羚羊、亚洲野骆驼和利比里亚猞猁等100多种野生动物都不幸被列入世界濒临灭绝动物的“最紧急状况”类别中。 野生动物正面临灭顶之灾。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发表“2002年度报告”指出,野生物种的数量正以可怕速度急剧减少,平均每秒钟都有几个物种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报告中列举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濒危动物,如大象、黑猩猩、其生存现状着实堪忧。 野生动物在我国也面临严重威胁。在我国,吃野生动物似乎从来没受到过什么巨大的非议,无论什么动物,只要能吃的,就可以搬上餐桌,猫、狗、青蛙已经见怪不怪,蝙蝠、天鹅、娃娃

31、鱼也堂而皇之的上了餐桌,一旦有人要吃,就有人去捕杀。自从人们开始吃青蛙后,我国青蛙便遭受灭顶之灾,常常可以看到菜场一角,某人双手鲜血淋漓在把青蛙剥皮,令人触目惊心,而对于野生动物的捕食在全国各地都屡禁不止。,中国广东省是有名的野生动物消费大省。广东人以会吃、敢吃闻名全国。民间俗语说,“4条腿的,除了板凳不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广东人没什么不敢吃的。”他们认为天下最大的享受就是吃野味,因为野味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果子狸就是因其体肥肉嫩,具有滋阴补阳的作用而成为“山珍之首”。广州有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额达190万元,经营的野生禽畜超过100种,年交易额高达7亿到8亿元。 对于

32、人类的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也在“报复”人类:据科学家考证,艾滋病、出血热与猴子有关;猫抓病则来自于猫科动物,莱姆病来自于30余种野生动物和多种家禽;SARS的产生和果子狸有关,而这种小动物则常常出现在广州饭店的餐桌上,非典的爆发是不是我们咎由自取呢?,人口与环境 2000年以来,黄河上游地区连续3年降水严重不足,导致黄河干流来水持续严重偏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枯水现象。我国目前环境污染呈现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点上改善,面上扩展”的整体格局。根据对全国532条河流进行的监测显示,其中有436条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占8l95%;我国七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大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污染严重,

33、占8667%。 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了特大洪涝灾害,除去气候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之外,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因素。建国以来由于人口激增,我国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不断增加的人口对粮食与燃料的巨大需求,迫使人们采取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等行为。长江上中游植被的大量砍伐,盲目围垦、与湖争地以及人为毁堤等因素增加了洪灾发生的可能,从而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环境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20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半壁江山”,产值达到工业的42。但是其污染环境的程度也让人触目惊心,技术水平低,多数工艺原始落后,如小炼焦、小炼硫往往把一片生物繁茂的地区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地带”。据统计,单位产

34、值的生产,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量是大中型企业的2-3倍,能耗量是大中型企业的2-4倍。乡镇企业布局极其分散,“村村冒烟”,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199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全国的2079万家乡镇企业中约有1900多万家分散地建在自然村里,占92;7的企业建在建制镇里;只有1的企业建在县城里。这种分散布局的状况目前仍然没有什么改观,而布局的分散性直接造成了乡镇企业污染的点多面广,难以治理。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大规模、高速度,给环境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1985年,国家曾做过一项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当时乡镇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107、93和

35、11l。,1990年这一比重分别为72、12和16。除废水排放比重有所下降外,其它两项的排放量都大为提高; 另据调查,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目前已达到2800万亩(大工业污染耕地约为6000万亩)。到2000年,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量达到120220亿立方米,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高达270亿元左右。淮河流域小乡镇企业的污染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许多耕地将永远失去生产能力,正是这一趋势的突出体现。,宝钢集团经过20多年的精心耕耘,目前厂区已有绿地总面积836万平方米,绿地率为4265,人均绿地537平方米。对现有绿化防台风、防污染、厂区环保等综合指标评估所产生的收益,累计产出生态效益72

36、亿元,每年可产生7亿元的生态效益,跃居世界冶金行业前列。 据报道,根据厂区不同环境,宝钢集团绿化设计成抗逆性、生产型、观赏型、保健型、防护型、人文型等生态植物群落。厂区植物种类目前已达600多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道路绿化、防护林带、特色园、环保型绿地和观赏型绿地。同时厂区复层绿化占绿化总面积的676,其中四层次绿化占14,立体绿化达30多万平方米,形成地面、墙壁、支架、灯柱绿化布局。此外,宝钢集团还将对60多万平方米预留地进行绿化。,环境工程专家们曾对宝钢的绿化效益进行了严格评估,结论是其绿化价值高达72亿元。其中,386万棵乔木、2290万株灌木、112万平方米草坪的直接价值为1195亿元;

37、绿地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如固定二氧化碳、净化污染物等间接效益达60亿元。据统计,历年来,宝钢绿化建设共投资5亿多元,投入产出比达1:14。,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基于世界工业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在工业生产建设中确立了“三个转变”,即:从侧重污染的末端逐步变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由分散的点源结合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生态工业是一种既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的最优化模式。生态工业避免重蹈过去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宝钢是我国钢铁工

38、业领域中的一个龙头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够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收”,实属不易。宝钢生态工业模式无疑是对“先破坏,后治理”观点的用力驳斥。事实表明,“先破坏,后治理”的观点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冷酷无情的态度,这同环境道德是相违背的。只有生态工业道路才符合环境道德要求,进而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环保如何可能 某大学的一个环保协会做了一项关于校食堂使用塑料袋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80的同学反对使用塑料袋,他们体现了较强的环保意识,而剩下的20则赞成,其中大部分人的理由是:便利。种种客观原因使得他们不愿放弃使用塑料袋,虽然几乎所有人都明白“白色污染”对地球的危害。 某小区宣传“垃圾分类”,

39、小区居民也很赞赏这种做法。但是,小区里没有分类专用的垃圾箱,也没有人具体指导居民该如何分类。不难想象,垃圾最终处理的办法是什么。 调查报告还提到这样一件事,说在中国,所有商场都会免费为客人提供塑料袋,这已成为商场服务顾客,宣传推销自己的必做功课。从环保角度来说,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是十分不利的。然而,我们可以立刻要求这些商场停止这项服务,要求所有人自己带着布包上街吗?很明显这并不现实。对顾客来说,这很不方便;对商家来说,这属于一个“囚徒困境”问题:当其它商家停止这项服务,或使用一些成本较高的环保替代品时,一个继续提供此服务的商家将会得利,最终结果是绝大多数商家都将维持原状,而我们的环境将继续恶

40、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农用地膜。其使用可使农作物早23周成熟上市,于是农户便可卖个好价钱。但它会使更多的土壤随雨水流走,并且会降低杀虫剂的使用效率。一位研究者认为,以牺牲土壤和杀虫剂为代价去换取三个星期的早熟,这是十分不明智的。然而,想象这样一位农夫,他的儿子要上学读书,想把高中念完;她的妻子胃不好,一痛起来几天吃不下什么东西,但从不去医院,就这么拖着;老一辈的人也没有一个身体好的,干不动活,基本上靠他养;村里常常要修公路修小学什么的,每年都要缴一大笔钱,他虽不奢望有多少积蓄,但也会不时地担心年老后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农夫现在面对下面两个选择:一是保护几乎是不可再生的土壤,二是早上市三个

41、星期,多赚点钱,好让妻子去城里做个检查,或是缴足儿子这学期的学费,使得已经被学校赶出去两个星期的孩子重回课堂。这时,究竟哪个更明智呢?,某位市长常常记起小时候在河里与同学们戏水、摸鱼、打水漂的日子。有时他和妻子散步到河边,望着黑臭的河面上厚厚的黄色泡沫,他怀疑记忆中的那只立在水草上的美丽翠鸟是否只不过是个幻觉。他心痛,然而造纸厂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毕竟只是个小市镇,没有特殊资源,没有高新科技,没有自然历史景观,有的只是十几万要吃饭要穿衣要生活的百姓和几家勉强支撑的小厂不可能给它们加多少“环保”压力,因为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财政会很紧张。而机关学校法院检察院警察局,个个都要发工资,都在要钱;市

42、政工程无法开工;失业的职工,市政动迁后久久未能入住新房的市民会很不满,会上告,会到市政府门口静坐。这位市长实际上是没有太多选择的。,革除生活陋习 在非典爆发流行期间,由中国科协发起,人民网、光明网、新浪网、搜狐、中青网、中青在线、中国公众科技网、天极网等协办的“我最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公众评选活动,经过近10万公众通过因特网、声讯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参与评选,“随地吐痰擤鼻涕”被评为最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其他生活陋习按得票依次为:“随地便溺传疾病、乱抛垃圾倒污水、公厕卫生不维护、滥捕食野生动物、咳嗽喷嚏不掩饰、公共场所吐烟雾、手蘸唾液点钱物、喝酒劝酒不节制、饭前便后懒洗手。”,生活中人们经

43、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走在大街上或在屋里,一声咳嗽后一口浓痰飞射而出,随后用鞋一搓了事;一些人在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用手指挖鼻孔、擤鼻涕,甚至将污物到处乱抹,用刚挖过鼻孔的手与他人接触或直接拿东西。许多人在公共汽车、火车、飞机以及车站、机场、医院、餐厅等公共场所,高谈阔论、口若悬河,或者大声叫喊他人,与他人争论,根本无视他人的反应。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他人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大声喧哗也容易造成飞沫传播,是一种不尊重他人和不礼貌的行为。,革除生活陋习的深入思考 首先,尊重人类最基本的公共道德。人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仅人类的生活有赖于环境,而且人类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 其次,爱护环境也是对自己和

44、他人的尊重。虽然现在我们随意都可以看到那些“请不要随意吐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示牌,可我们中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把自己那“发自肺腑”的浓痰随意地喷射在整洁干净的公共场所,还说这是他的个人自由,别人管不着。 最后,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是革除生活陋习的必要手段。如果说道德是一种自觉性的要求和内在的“自律”,目的是“扬善抑恶”,那么法律则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和外在的“他律”,目的是“惩恶扬善”。提高罚款的力度是一种强制性的法制手段。 爱护环境还有赖于道德的辅助,除了舆论呼吁和监督以外,更主要的靠广大群众爱护环境的自觉性。,藏羚羊的厄运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日前在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

45、,连续打掉两个大型盗猎团伙。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被盗猎分子猎杀的700多只藏羚羊中,大部分是处于怀孕期的母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巡山队队长王周太说:“一共打了4只藏羚羊,盗猎分子在打到公羊后,会保留公羊的头颅做标本,现在看起来,公羊很少,大部分都是母羊。”经仔细清点,这次被盗猎分子非法猎杀的藏羚羊共有712只,其中公羊在8只左右,其余700多只均为母藏羚羊,由于每年的6、7月份是藏羚羊的产羔期,所以大部分被猎杀的成年母羊正处于怀孕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说:“一只母羊一次怀一胎,加上这些小羊羔,这次被猎杀的藏羚羊在千只以上。”栖息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的物种,由于羊绒披肩暴

46、利的诱惑,藏羚羊一直是盗猎分子猎杀的目标,致使藏羚羊开始锐减并且濒危。近年来,国家林业部门多次展开反盗猎行动,严厉打击盗猎藏羚羊的犯罪活动。报道介绍说,处于孕期的母藏羚羊在产羔前会集体向水系比较发达的地区迁徙,盗猎分子正是利用这一规律,对羊群进行跟踪猎杀的。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已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以确保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能够安全繁殖。,思考讨论 1藏羚羊的数量由过去的100万只减少到今天的75000只左右,这一情况说明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禁止猎杀并保护藏羚羊? 2有人说“杀几只藏羚羊不会引起生态失衡与危机”,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为什么那些不法之徒要大肆猎杀藏羚羊

47、这种珍稀物种的生命? 4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藏羚羊?如何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局部利益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5英国文学家劳伦斯指出:“如果人仅仅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无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的权利,那么人类最终会发现他践踏生物原来也是践踏自己。”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寂静的春天 1962年,一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书的出版如同巨石投入水潭,把原本不为人关注的环境问题突然摆到全世界人面前。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大规模的使用DDT这种杀虫剂对动物、植物以及人本身的严重损害。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美国社会甚至是人类社会。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城镇座落在象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

48、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郊外以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人们都长途跋涉的来这里观看它们,另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贮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

49、家庭的多病。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鸽子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声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思考讨论 1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给我们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2有人说“人类开掘发了石油、煤炭,却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开发了沉睡的土地,却毁灭了丰富的物种;建立了现代工业,却无法享受清澈的河流;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彻底摆脱恶性循环的报复? 3如何理解“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你的观点是什么? 目前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人类中心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