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61149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9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得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所得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所得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所得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所得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所得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得税.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所得税,教学目的: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 2.能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知识目标 :1. 企业所得税 2. 计税基础 3、暂时性差异 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计算,一、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二、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用公式表示: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会计利润纳税调整 (一)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

2、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二)扣除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

3、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应纳

4、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一)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二)自创商誉; (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

5、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三)减免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

6、渔业项目的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

7、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例】某企业本年度实现利润200 000元。企业本年度共有职工10人,全年共计发工资及补贴210 000元,本年度收到国库券利息收入10 000元,发生违约金5 000元。计算本期应税利润和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的税率为25%,工资附加费暂不考虑) 应税利润=200 000+(210 00016001012)+5 00010 000=213 000 本期应交所得税=213 00025%=53250,所得税会计,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

8、同的目的。在我国,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则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从所得税的角度,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

9、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在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时,应严格遵循税收法规中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以及可税前扣除的费用等的规定进行。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

10、本,即企业为取得某项资产支付的成本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在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其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该余额代表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就涉及的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仍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是指其成本扣除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额或累计摊销额后的金额。 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在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时,应严格遵循税收法规中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以及可税前扣除的费用等的规定进行,(一)固定资产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

11、定的人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准则规定按照“成本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量,税收是按照“成本一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折旧额”进行计量。由于会计与税收处理规定的不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主要产生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可以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计提折旧,前提是有关的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12、消耗情况。税法一般会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另外税法还就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出了规定,而会计处理时按照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的。会计处理时确定的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不同,也会产生固定资产持有期间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在对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例191l A企业于205年年末以

13、60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A企业估计其使用寿命为20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降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07年12月31日,A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60060020240500 (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在2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60060020254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540万元之间产生的40万元差额,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二)无形资产 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

1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人账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有关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可税前扣除。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其成本为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额,因该部分研究开发支出按照

15、税法规定在发生当期已税前扣除,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以后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一般为0,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在取得以后,应根据其使用寿命情况,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时不予摊销,但计税时其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

16、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造成该类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因税法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形成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不会随减值准备的提取发生变化,但其账面价值会因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下降,从而造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例192)A企业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计2 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4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 2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可按150加计扣除。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期期末已达到预定用途(

17、尚未开始摊销)。 A企业当期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中,按照会计规定应予费用化的金额为8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为1 200万元。即期末所形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 200万元 A企业当期发生的2 000万元研究开发支出,按照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3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有关支出全部在发生当期税前扣除后,于未来期间就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即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 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2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0之间的差额土200万元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义务,(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按照企业会计准

18、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该时点的公允价值,如果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变动损益在计税时不予考虑,即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会造成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该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类似,可比照处理。,(例93)206年10月20日,A公司自公开市场取得一项权益性投资,支付价款1 6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6年12月31日,该项权益性投资的市价为1 760万元。

19、 假定税法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市价为1 760万元,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核算在206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为1 760万元。因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其在206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应维持原取得成本不变,即为1 600万元。 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l 76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 600万元:之间产生了16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导致企业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四)其他资产 因会计准

20、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的,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等。 (例194)A公司206年购入原材料成本为4 000万元,因部分生产线停工,当年来领用任何该原材料,206年资产负债表日考虑到该原材料的市价及用其生产产成品的市价情况,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3 200万元。假定该原材料在206年的期初余额为0。 该项原材料因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金额4 0003 200800万元,计提该存货跌价准备后,该项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 200万元。 因计算交纳所得

21、税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该项原材料的计税基础不会因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其计税基础应维持原取得成本4 000万元不变。 该存货的账面价值3 2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 000万元之间产生了8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会减少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例95)A公司2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该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600万元的坏账准备。适用税法规定,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假定该公司期初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余额均为0。 该项应收账敖在206年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为5 400万元(

22、6 000600)。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余额6 000万元减去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30万元,即为5 970万元,计税基础5 97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5 400万元之间产生的570万元暂时性差异,在应收账款发生实质性损失时,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即: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即

23、为账面价值。例如企业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但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按照会计规定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对于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将发生的支出在满足有关确认条件时,销售当期即应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税法规定,与销售产品相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因该类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在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账面价值与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因有关的支出实际发生时可全部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 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

24、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确定其计税基础。某些情况下,因有些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其支出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o,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例196l甲企业2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4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该项预计负债在甲企业2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因税法规定与产品保修相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则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

25、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400万元,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400万元一400万元0。,(二)预收账款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上未确认收人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人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某些情况下,因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未确认为收入的预收款项,按照税法规定应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关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即因其产生时已经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

26、。 (例197)A公司于20 6年12月20日自客户收到一笔合同预付款,金额为2 000万元,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将其作为预收账款核算。假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该款项应计入取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所得税。 该预收账款在A公司20 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 因假定按照税法规定,该项预收款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交纳所得税,与该项负债相关的经济利:益已在取得当期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收入时,不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于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2 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 000万一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

27、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2 000万0。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2 0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0之间产生的2 000万元暂时性差异,会减少企业于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企业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经济利益减少。,(三)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但税法中明确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人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如,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税前扣除。如果企业当期发生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超过了税法规

28、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标准,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例198)某企业206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3 200万元,至206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假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3 200万元工资支出中,按照计税工资标准的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2 400万元。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该项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 20

29、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工资支出3 200万元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2 400万元之间所产生的800万元差额在发生当期即应进行纳税调整,并且在以后期间不能够再税前扣除,该项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3 200万元一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3 2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3 2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3 2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四)其他负债 企业的其他负债项目,如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能税前扣除,即该部分费用无论是在发生当期还是在以后期间均不

30、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其他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负债,其计税基础应当按照适用税法的相关规定确定。 (例199)天华公司206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4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至206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 对于该项罚款,天华公司应计入20 6年利润表,同时确认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 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与该项负债相

31、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00万元一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4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4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形成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予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仅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原按照利润表下纳税影响会计法核

32、算的永久性差异,因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不会产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即不形成暂时性差异,对企业在未来期间计税没有影响,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除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以外,按照税法规 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

33、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

34、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 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即: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一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一(账面价值一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 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三、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后,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的原则确认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

35、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其发生当期,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负债确认。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影响到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的,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组成部分;与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其所得税影响应减少所有者权益;与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应调整购买日应确认的商誉或是计人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企业在确认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除所得税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6、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基于谨慎性原则,为了充分反映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未来期间的计税影响,除特殊情况可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外,企业应尽可能地确认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19一12)沿用(例193)中有关资料,假定A公司206年除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外,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的差异。206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 76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l 600万元之间产生16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A公司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二)计量 1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适用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清偿该负债

37、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按照税法规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在我国,除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以外,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对于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如经国家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享受一定期间的税率优惠,则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以预计其转回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 为基础计量。 2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准则中规定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要求折现。对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企业需要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其具体的转回时间表,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

38、的利率折现后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实务中,要求企业进行类似的分析工作量较大、包含的主观判断因素较多,且很多情况下无法合理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具体转回时间,准则中规定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折现。,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确认的一般原则, 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相同,有关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对税前会计利润或是应纳税

39、所得额产生影响的,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调整;有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于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应计人所有者权益;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应相应调整合并中确认的商誉或是应计人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二)计量 1适用税率的确定。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原则相一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以预期收回该资产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另外,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要求折现。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

40、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三、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因适用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代表的是有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于未来期间转回时,导致应交所得税金额的减少或增加的情况。因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等的变化导致适用税率变化的,必然导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产生应交所得税金额

41、的变化,在适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应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进行调整,反映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情况下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是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为完全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

42、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一定期间内,该项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一期间内,就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表明该项资产于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人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从其产生时点来看,应确认为资产。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将会于未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负债,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

43、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其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例如,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企业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100万元的坏账准备,其账面价值为1 900万元,为该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 (二)按照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

44、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构成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递延所得税。 (四)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利

45、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当期所得税。 (五)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后,两者之和(或之差),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企业核算所得税,主要是为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

46、础计算确定。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一)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抵扣的费用金额之间的差额+(一)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之间的差 额一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一)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 当期所得税

47、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用公式表示即为: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予说明的是,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人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人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人所有者权益,不

48、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例1916)企业持有的某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400万元,会计期末,其公允价值为48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除该事项外,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会计期末在确认8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8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000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64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64 000 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

49、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人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三、所得税费用 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例1917)A公司2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2 4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 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1207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 (1)2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 2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