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61340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复习课),课前小测: 一、默写名句: 1、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造化钟神秀, 。 , 。望岳 3、后人常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 “ , ”,说明环境或境界骤然转变。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j 蹒跚 pn 鉴赏jin B焦灼 zhu 拭泪sh 帷幕wi C诘问ji 尴尬g 丘壑qi D拂晓 qio 匀称chn 镂空lu,三、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狡黠 迟疑不诀 B潇索 断壁残垣 C颓唐 莫名其妙 D逞辨 重蹈覆辙 四、下在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我们肩

2、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C、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D、语言通顺,这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桃花源记复习目标:,1. 掌握“缘”、“属”、“咸”、“延”、“扶”、 “向”、“诣”、“遂”、“寻”、“津”等。 2. 古今异义 : 仿佛、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不足、去等。 3. 通假字 : 便要还家。要邀。 4. 结合语境 , 理解行文中的省略现象。(结合课后练习三) 5. 粗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 , 把握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6. 理解对桃花林及桃花源内景物描写的作用。 7. 理解作者描述渔人再访遂迷及后人欲寻未果的深层含意。 8. 背诵全文。,林尽水源: 才

3、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具答之: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绝境: 间隔: 无论: 村中闻有此人: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1、古今异义词: 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2、一词多义:为 舍 志 寻,古义 今义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味道好。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妻子和子女。 丈夫的配偶。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关联词语。 不足: 不值得。 不充足,不满。,一词多义:,为: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 , 作为 ) 此人一一为

4、具言所闻 。( 介词 , 给 , 替) 舍:便舍船 , 从口入 ( 动词 , 放弃 , 丢下。 ) 屋舍俨然 ( 名词 , 房屋。 ) 志:处处志这 ( 动词 , 作标记 , 作记号。 ) 寻向所志 ( 名词 , 记号。 ) 寻:寻向所志 ( 动词 , 寻找 ) 寻病终 ( 时间副词 , 不久。 ),模拟测试,1、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通风换气 B.政通人和 C.通宵达旦 D.博古通今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 )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

5、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A,D,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味道甜美) B桑竹之属(类) C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D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是( ) A落英缤纷 B阡陌交通 C无论魏晋 D不足为外人道 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才通人(仅)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便扶向路(旧的) D问津(路)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武

6、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寻向所志,遂 复得路 未果,寻病终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咸来问讯。,A,A,D,D,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中:晋太元中 中无杂树 、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皆:皆叹惋 皆出酒食 、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便扶向

7、路 寻向所志 D.便得一山 既出,得其船 10、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思不同其他的一项是 (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前往 D、具答之,B,C,C,A,内容理解,质疑:请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释疑:把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模拟测试,11、选择正确的翻译。 (1)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A.(渔人)就顺着旧路回去,并在每一处地方都做了标记。 B.(太守)就扶着路标回去,并在每一处地方都写下了说明。 C.(桃花源人)就沿着道路回去,并在各处都写下了标记。 D.(刘子骥)就沿着旧路走来,并在每一处都写下了游记。 (2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A.有好的田地好的池水和桑池之美。 B.有良田池水桑叶竹子等。 C.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D.有良田池水和桑竹等各种植物。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说魏晋了。 B.问起现在是什么社会,于是不知道有汉朝, 无论是魏还是晋了。 C.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如何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D.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A,C,D,12、下列各项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所从来”。译:问渔人从哪里来。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带

9、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无论汉朝还是魏晋都不知道。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13、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B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c,c,14、下列句子所表述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描绘桃花林的奇异景色的目的是为了衬托桃花源生活的美好。 B.

10、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界,寄托了作者的“乌托邦”理想。 C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确有其事,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渔人为桃花源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皆叹惋”。一方面“叹惋”世易时移,时事变迁;另一方面“叹惋”桃花源外百姓生活的动荡不安。 1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的原因,是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的原因,是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打破桃花源宁静安乐的生活。 C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 D村人纷纷前来问讯的原因,是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c,c,16、对文章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 B、文章以精妙的布局、曲折的悬念来吸引读者。 C、语言详尽具体,明朗清新,质朴自然。 C、文章的情节跌宕,引人入胜,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的写法。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中没有具体写出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练。 B、本文运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即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C、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本文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 D、本文疑桃花源为线索,详细地描写了桃花源地美丽景色。,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