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导论.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616849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金融学-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金融学-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金融学-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金融学-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导论.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融学,本次讲课的主要内容,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现象 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 金融学简介 中国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本课程简介 教师的联系方法,真正拥有权力的人是能够控制全球资金流动的人,而不是启动原子弹爆炸的人! 戴维琼斯,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现象,金融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交学费的变化; 旅游与信用卡:建行的双币卡 电子商务与e支付(网络与手机); 投资渠道的多样性; 住房买车与按揭; 租赁与融资; 典当:古典的复归,美联储加息,2004年2月 联邦基金利率从46年来的最低水平1%提高到1.25%。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第一次提高利率。 2004年8月10日 美联储又宣布加息25

2、个基本点,即上升至1.5。,美联储加息,“今明两年美国将会进入持续的加息阶段,直到通货膨胀率达到理想的水平。” 2004年7月3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在北京表示。,加息对亚洲经济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使亚洲国家出口业务下跌。 美元将呈强势,亚洲区货币则相对弱势,短期内会触发亚洲部分资金流入美元体系,对亚洲货币带来打击。 刺激美元汇价上扬,长远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为什么要研究货币? 为什么要研究银行? 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货币都是货币惹的“祸”?,货币与商业周期 货币与物价水平 货币与通货膨胀 货币与利率 货币与货币政策

3、,货币与商业周期,货币与物价水平,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货币增长与利率,预算赤字与货币政策,银行,投资与储蓄的中介桥梁; 决定货币供应和传导货币政策; 金融创新的源泉;,金融市场“入市须谨慎”?,投资者和储蓄者的中介,促进了经济效率; 影响个人财富和商业企业的行为;,金融市场“入市须谨慎”?,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利率与风险成正比,Baa级企业债券:标准普尔公司信用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可划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 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穆迪投资服务公司信用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可划分为:Aaa级,Aa级、A级、Baa级、Ba级B级Caa级、C

4、a级和C级。两家机构信用等级划分大同小异。前四个级别债券信誉高,违约风险小,是“投资级债券”,第五级开始的债券信誉低,是“投机级债券”。,股票 市场,外汇市场,金融学组成体系,金融学,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管理,货币,央行,商行,非银行金 融机构,票据,有价证券,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金融主体,金融主体,以金融工具为媒介的互动,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机构,监管,金融学,金融运行机制,金融实体,工具,机构,自发机制,管理机制,中国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发展概况,近五年来中国金融运行状况,主要内容:,近四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概览 银行业的发展概述 证券市场的发展概述,近五年

5、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概览,中国1998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20002003年宏观经济主要数据,美国为10.42万亿美元,20002003年中国金融运行数据,11110亿美元,51000 亿美元,美国2001年5月,3880,42578,16.98,22.0,1.97,8.41,22.1,2003,3053,38329,13.99,18.34,1.73,7.09,18.5,2002,2109,43522,11.23,14.36,1.57,5.99,15.8,2001,1596,48091,9.94,12.38,1.47,5.3,13.5,2000,保费收入(万亿元),股市市值 (万亿元),贷

6、款总额 (万亿元),存款余额 (万亿元),M0 (万亿元),M1 (万亿元),M2 (万亿元),年份,关于M0、M1和M2的注解,M-0: 货币供应量0,也叫 Base money,最基本的货币供应量。指的是公众手中流通的货币。 M-1: 货币供应量1,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货币、银行活期存款、支票帐户等。 M-2: 货币供应量2,定义较宽些的货币,包括M1和银行的定期存款,但巨额定期存款不包括在内。 M-3: 货币供应量3,广义货币供应量,国家货币供应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历年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对比,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稳步增长 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

7、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1.49万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3.6。 2004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6000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0.5%。 2004年全年外汇储备比上年增加2067亿美元,同比多增899亿美元。,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概述,在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拥有银行总资产的75%。在银行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截至2003年6月底,四家国有银行各项贷款8.43万亿元,各项存款11.44万亿元,分别占全国金融机构的56.5%和58.9%,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资金供应者;另外,四家银行

8、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 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另外还有100多家各类银行已经成立,它们包括地方城市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他们的资产规模达到一万三千多亿元。,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不良资产比例大 资本金严重不足 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盈利能力差 经营效率低 存在危机感,证券市场的发展概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中国发行最早的股票:张謇于1897年实行股份合作制发行大生纺纱厂股票。 新中国发行最早的股票: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获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50万元人民币普通股。,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19841991)。 向成熟市

9、场迈进阶段(1992) 推荐阅读: 胡继之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中国股市大事记,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上证综指当日从617点上涨到最高点1266点(有的个股单日涨幅甚至达到500)。随后5个月,上证综指大跌到386点,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1994年7月,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 “三大政策”。 ,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

10、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1999年9月9日 证监会发文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股票投资;12月29日上证股指探底1341点,次年牛市行情再度启动。,2001年06月14日,国有股减持筹建社保资金办法出台,随后牛市结束,股指见顶回落。 2001年10月22日,暂停国有股减持,股指企稳反弹。 2001年12月

11、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短线反弹结束。 2003年1月6日,上证股指探底1311点,上市以来饱受争议的超级大盘股中国联通、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同时在历史最低价启动,股市波段行情开始启动。这也预示着“机构博弈”的时代开始到来。 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2003年11月13日,上证股指探底1307点;11月18长江电力上市,随即连续上攻,两市基金重仓大盘股联袂出击,波段行情再度启动。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

12、“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背离; 直接融资比重下降; 以股权分裂为核心的历史遗留问题悬而未决; 上市公司质量较低; 股市政策总体来看比较消极; 证券业全行业亏损; 投资者信心匮乏;,股市动荡原因:信息不全,专业研究机构尚不成熟,缺少对一家上市公司作细致、全面、客观、公正的研究。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弄虚作假现象比较普遍。,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彭兴韵:金融学原理,三联出版社。 王维安:现代金融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米什金:金融学,人大出版社。 黄达:金融学,人大出版社。 金雪军:现代货币金融学,浙江大学出版社。,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导 论 金融学导论 第一部分:金融学基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部分:投资与融资 第三部分: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第四部分:金融安全与金融调控、监管,课外的网络资源(1),中国证券报 http:/ 证券时报 http:/ 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券网)http:/ http:/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http:/ 中国金融在线 http:/202.106.155.50/,Thank you,see you next wee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