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1776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9第卷(选择题,共分)一、基础题(分,每小题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供 gng 供不应求 供认不讳 供养父母 仅供参考B 相 xing 相机行事 相敬如宾 相貌堂堂 伯乐相马C 载 zi 载歌载舞 满载而归 怨声载道 千载难逢D 强 qing 强人所难 强颜欢笑 强词夺理 强不知以为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机杼 如梗在喉 毁家纾难 涣然冰释B 陷井 满腹经纶 明火执仗 琳琅满目C 蛰居 莫衷一是 独辟蹊径 洞鉴古今 D 寒喧 常备不懈 迷天大谎 轻歌曼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 ( )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朗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只会损害日本自身的形象,使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更难赢得亚洲人民的 。 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各种力量把外国军队 出伊拉克的目标不会改变。 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的动机是否为了“红颜”这一事实 有争议,但雄关被出卖而不攻自破却是事实,也是教训。 A、信任 驱逐 尽管/还 B、信任 驱赶 即使/也 C、信赖 驱赶 尽管/还 D、信赖 驱逐 即使/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手还手之力。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3、。C、董事长,不是我们叫穷,也不是不把钱借给你,我们公司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D、你别以为我在贬低丈夫,他对艺术啊,那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好在她

4、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 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B、小说除了人物、环境(社会生活关系)之外,还有结构问题。小说结构是作家剪裁生活 和组织篇章的总框架。C、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如果有人模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D、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 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二、(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

5、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世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业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6、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

7、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7、本文第一段画线语句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B、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说明黄河流域广大D、说明黄河气势雄伟8、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全面的一项是 ( )A、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C、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D、种植种类繁多,食物丰富9、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

8、项是: ( )A、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B、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C、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D、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10、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第四段中“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B、本文第三段开头的“相传”二字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所述内容不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本文第四段开头中的“之一”二字也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惟一的。C、从本文内容看,“仰韶文化”的特点是农业经济发达,粮食丰足,建筑技术先进,手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文明程度较高。D、本文作者多处用“摇篮”来比喻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

9、华民族的发源地。三、(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111题。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孤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10、。”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入乎。”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

11、为质。注伊吾,西域地名。鄯(shn)善,西域国名。掾(yun),古代属官的通称。1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更:更加B.今虏使到裁数日 裁:通“才”C.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长:永远D.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示:给看12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匈奴使来数日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A.两个“使”字相同,两个“独”字也相同B.两个“使”字相同,两个“独”字不同C.两个“使”字不同,两个“独”字相同D.两个“使”字不同,两个“独”字也不同13以下各句中

12、,都能用来反衬班超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侍胡惶恐,具服其状。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虏众惊乱。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A. B. C. D.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胆识过人,及时洞悉鄯善暗通匈奴,并断然率众连夜奔袭,全歼匈奴使者,迫使鄯善国与汉朝结为友好。B.班超见微知著,妙用奇计,夜歼匈奴使者,宣示了汉朝的国威和恩德,使鄯善王情愿归属汉朝。C.班超知人善行,精心谋划,率属官和吏兵,火烧虏营,斩杀虏使,维护了汉朝的国威,使鄯善王同意接纳班超的儿子为人质。D.班超身处绝境,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官兵,计歼匈

13、奴使者,完成了沟通汉朝和西域第卷四、21分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3分)译文:_(2)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3分)译文:_(3)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3分)译文:_1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2)全词主要运

14、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17、名句默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又有 ,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 ;、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祈求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

15、风、鹰。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

16、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

17、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

18、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18. 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4分)19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20 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4分)21试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15分)六、作文22

19、、60分在高一某班一次以“给班工作管理提提意见”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同学甲说:“我们已是高中生了。希望老师不要把我们管得太紧,要让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同学乙说:“尊敬的班主任和各位老师,别看我们已是高中生了,其实还都是孩子,大都在家里被看得很娇,自学、自理能力不强,往往管不住自己。希望老师多管管我们,让我们有个安静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利茁壮成长。”同学丙说:“”我认为我们每个学生应加强自觉性,各人管住各人;然后干部同学起好领头的作用;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当然应加强管理,和我们打成一片,争创优秀班级。你认为上述哪种意见更现实?请以“班级管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

20、拟。参考答案091、 D2、 C(A梗-鲠 B井-阱 D 喧-暄 迷-弥3、 A(信赖:信任并依靠,在句中不符合语境。“驱逐”的范围、对象侧重针对边界、入侵者而言。“尽管”表示已然,“即使”表示假设)4、 D(“穷兵黩武”意为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在句中不符合语境。“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放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对。“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想要掩饰的内容,不符合语境)5、 答案C 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B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停止”与“资格”搭配不当,可将“停止”改为“取消”。 D缺少主语,主语被状语掩盖了,将“对”删去。6、 D(“文学”至“杂技”之间

21、的逗号应为顿号)7、B“摇篮”一说在本段没有出现。8、C概括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文中是从两个方面来说。9、D扣住“中”字来理解。10、AA项中的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说法错误。从本文看,“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1A 解析 “更”,变。12B 解析两个“使”都作名词,使者;第一个“独”,只;第二个“独”,独自。13D 解析注意反衬14B 解析A未迫使鄯善国与汉朝结为友好;C从事郭恂未参加夜袭;鄯善王的儿子做人质;D“绝境”是边远地区,“全体官兵”与事实不符;鄯善至归汉不代表西域和汉朝沟通。15(

22、1)召集自己带来的官吏士兵一共三十六人,同他们一起喝。 解析 “会”,召集,集合;“与(之)共饮”,省略代词“他们”。(2)从事是个只懂文墨的平庸官吏,知道了我们的打算,必定害怕而使计谋泄露解析 “从事文俗吏”中“从事”是名词,此句为判断句;“谋”,使动用法 (3)匈奴的使者来了多天,现在在哪里呢?解析今安在乎?此句是宾语前置句,“安”,哪里。16、答、(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2)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17、略18、 (4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

23、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关键词:场景、象征、中华民族、联想、震撼或爆发,每个关键词1分,语句不通顺,扣12分)19. (4分)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它的目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从未曾飞翔,不知所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有着对蓝天的向往。作者要表明的是:不要人为地制造能力退化,而要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关键词语:人工孵化、情感、未曾飞翔、向往、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最后一个词语是关键,2分,意思对即可)20. (

24、4分)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关键词:愚昧、残忍、怨愤;奋飞者、同情,意思对即可,其中“怨愤”“同情”是关键,各1分)21、略2010届高考语文冲刺套卷07第卷(选择题,共分)一、基础题(分,每小题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 恪守 胳臂B悄声细语 霄壤之别 讥诮 硝烟C论资排辈 羽扇纶巾 伦理 沦落D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 杂烩 刽子2、下列各组词

25、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B 返聘 一如继往 攻城略地 有志者事竟成C 扫瞄 怀瑾握瑜 流芳百世 风马牛不相及D 引申 要言不烦 无以名状 不以一眚掩大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曼联队和阿森纳队积分一路领先,在英超联赛中已成 之势。 农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备耕工作,以免耽误 。 深夜十一点多钟,我们到了涪西渡口,这里无法过江, 江水太湍急了。 A、对峙 农事 由于 B、对峙 农时 因为 C、鼎足 农时 由于 D、鼎足 农事 因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作者以平民的感同身受的心态,

26、目睹并体验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B、 那些几年前才兴建起来的“达标升级”工程,曾几何时,竟灰飞烟灭,先后在安丰塘附近的地平线上消失了C、 航天公司早早就将“杨利伟”三个字注了册,使得这群如同闻腥而至的秃鹫一般的人们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D、 可是病毒毕竟痴愚颟顸,既不听操盘,亦不知收敛,终于闹成比反恐还草木皆兵得多的大动静。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热情。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D

27、、地震发生以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 但是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C 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D 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 可以这样为所欲为?二、(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

28、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同样,我们也把科普理解为具体的

29、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较少谈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些人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未必了解。因此,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的科学素质,这个命题并不矛盾。许多高级科学技术专家并不能识别伪科学,就是科学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有些科学家,比如纳粹的毒气专家,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许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科学精神所不容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相反,不恰当的

30、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使公众加深对科学的误解。比如传统科普常常把科学神化,盲目认为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必然是好的,对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避而不谈,或者把它当作偶然的技术上的失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怀疑精神,科学本身也可以是怀疑的对象。科学知识之所以值得信赖,并不是因为它是绝对真理,而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对科学本身提出质疑正是科学自身的要求。只有正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更好地用科学建设人类的未来。7、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作为对二者总结的哲学。B、科学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科学知识的多少和理解的深浅

31、。C、这里所说的“国民”就是指“公众”,他们是相对于“科学家”而言的人民大众。D、“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就是要让公众理解科学,树立科学精神。8、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存在着难与易的关系,树立科学精神是科学学习的最高要求。B、科学精神不能用归纳的方法分成若干条目,它体现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普及之中。C、科学精神是指掌握了科学知识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D、科学精神中包含着社会正义和良知,纳粹毒气专家不具备科学精神。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把科学和技术联系起来,就是人们所说的科技,它缩小了科学的内涵和意义。B、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相互沟

32、通,相互依存。C、科学愈发达,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就愈多。D、科学普及不仅不能等同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而且还会损害科学精神。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人,包括高级科学技术专家都必须不断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B、一段时期伪科学流行,要识别伪科学,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真正的科学知识。C、科学家的专业能力与科学精神可能存在矛盾,今后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淡化专业分工。D、现代科学普及应在传统科学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普工作的核心任务。三、(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文言言语,完成111题。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无生欧阳修、杨邦义、

33、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乎勉之。”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南提刑安抚使召号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承认错误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

34、则社稷犹可保也。”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事。 (宋史文天祥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天下勤王 勤:出兵救援B.并结溪峒蛮 蛮:少数民族C.薄内地 薄:兵力薄弱D.尽以家赀为军费 赀:同“资”,钱财12比较下列“故”、“其”两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因见故相江万里 其在君乎故不自量力 吾亦知其然也A.与不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文天祥“忠诚”为国的一组是(

35、)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乐人之乐,忧人之忧。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A. B. C. D.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天祥从小受到忠义思想的熏陶,后来在遇到江万里时,又因具有崇高的志向节操而受到江万里的勉励。B.当长江防线告急之时,文天祥为国而急,多方奔走号召,结集兵力,并抱着必胜的信念率万余兵力去抵抗元兵的进攻。C.文天祥认为国家养育了臣民,臣民应该共赴国难;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他也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闻风而起保卫祖国。D.天文祥面对国家的灾难,深深自责平时生活的豪华,并毅然拿出全

36、部的家赀充作军费,平时每当谈及国事,往往痛心以至泣下。第卷四、21分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吾深恨于此(3分)译文:_(2)人众者功济(3分)译文:_(3)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3分)译文:_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7、名句默写:、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37、,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奇迹的名字叫父亲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脸瞬间乌青。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

38、分钟都比上一分钟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

39、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8.文中画横线的两个描写性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回答。(4分)(1)“眼光是那样忧伤”:_(2)“染红了整片天空”:_19文中的男人为什么没等到与妻子会面便倒下了?(4分)20奇迹的名字为什么叫父亲?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 。(4分).21试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及表现手法。(15分)答案六、作文22、60分、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俗话又说:“

40、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事可以忍让,还有什么事不可忍让的?)、韩信穷愁潦倒时曾忍“胯下之辱”。勾践亡国后曾“亲为夫差前马”,主动承受“尝粪之耻”,回国后更是卧薪尝胆,“忍人之不能忍”,终能一举复仇,灭吴兴越,称霸中原。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参考答案071、 A2、 D(A行-信 B 继-既 C 瞄-描)3、 B(“对峙”意为“相对而立”;“鼎足”用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农时”意为“适合农事活动的季节”;“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由于”表原因,不用于倒装句,应当用“因为”)4、A(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

41、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5、答案BA“教育问题”与“过程”不能搭配,与后文也不能搭配。应去掉“问题”。 C “中旬前后”语意模糊,让人费解;“有个重要会议”是指去参加会议还是筹备召开会议?表述不清,造成歧义。D不合逻辑,对于“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余震”与“再次“重复。6、B7、DA概括不全面,文中还强调了科学精神。B第四段中说“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解科学精神。C第四段中说“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包括科学家素质”,可见这里的“公众”包含了科学家。8、DAB的阅读区间在第二段,A偷换了“难”与“

42、易”的概念;B原文中说“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不等于不能把科学精神归纳分类;C不全面9、AB第四段中说“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未必了解;C文中无依据;D最后一段是说“不恰当的科学普及反而会损害科学精神。”10、AB作者认为要识别伪科学,关键是树立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C“打破科学界限,淡化专业分工”之说没有依据;D混淆了弘扬科学精神与科普工作的关系。11C 解析 “薄”为“靠近”、“逼近”之意。12D 解析第1个“故”为“过去的”之意;第2个“故”为“所以”之意;第1个“其”为“恐怕”之意;第2个“其”为“一定”之意。13A 14B 解析错在“抱着必胜的信念”。实际上,文天祥明知此举无异于“驱群羊而搏猛虎”,但他认为国家养育了臣民,国家有急,臣民共赴国难;他决心不惜牺牲个人性命来保卫国家,也希望忠臣义士能共同起来保卫国家。15(1)对此我深感遗憾 解析“勉”努力,“恨”,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