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23645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及八大特征刘思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oo73)摘要: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也存在以生态生产力,人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力高速增长的事实.这一教训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的发展都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具有八大基本特征: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绿色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2、,安全发展,低成本低代价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发展是理想与现实高度统一的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关键词: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目标;特征中图分类号:Fl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0505二十世纪人类发展观念的最根本性变革之一就是经济发展观念的变革,在当代中国更是如此.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O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观念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转变使中国人民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潮流,稳步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是理论和实

3、践的双重探索.理论上探索的最大成果是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实践上探索的最大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有了新认识,找到了一条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色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它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科学发展观及其科学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特征,目的和要求,实现了对抟统发展观及传统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超越.但在实现历史性超越的进程中,要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道

4、路,既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宝贵经验,又要总结和吸取教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一,正确看待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使我国由贫穷走向富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收稿日期:20090716作者简介:刘思华(1940一),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湖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生态经济研

5、究中心主任,名誉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委员会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首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获得者.研究方向: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一5一经济纵横?2oo9年第9期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在经济发展方面,他总结说,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

6、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些伟大成就是在解决各种矛盾和克服重重困难中取得的,因而也付出巨大代价.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物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深入,使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_2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三个世所罕见突出表现在,我国取得经济发展奇迹与辉煌的同时,付出的人,社会,自然代价也是世所罕见的,以牺牲精神道德为代价,以牺牲民众的

7、健康生命为代价,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问题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_3这就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基本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广义生产力学说看,当今中国确实存在以生态生产力,人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力高速增长的问题,确实存在物质世界大大发展,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世界衰败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反人性和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增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性,不协调性,不稳定性

8、和不可持续性.一方面,应深刻认识到,生态问题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突出的问题,生态差距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生态产品已成为我国最为6短缺的产品,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当代中国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不仅自然生态恶化,而且社会生态和人体生态也在恶化.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看,当今中国的社会生态问题要比自然生态问题更严重,更突出,极大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绿色发展.因此,应站在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高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笔者多次阐述二十一世纪必然是生态文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

9、发展经济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世纪,是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在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双赢发展的新时代.中共十七大的里程碑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这个新时代的航程.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写入党代会报告,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国开启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航程.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实践.二是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保

10、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及其方针,描绘了加快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经济社会建设图景,这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新飞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发展民生政治经济的新时代已来临.民生问题历来是关系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稳定的根本问题,其保障和改善程度是衡量社会经济和谐的基本尺度.民生问题既是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可持续生存问题,又是人的发展与全面发展问题;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与严重教训,既要紧扣两个新时代,更要关注生态文明,关注国计民生,关爱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爱自然的生命与健康,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

11、二十一世纪新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二,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和终极目标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是内容非常丰富,工作极其复杂的整体性工程,是一项目标宏伟,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思维,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科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和终极目标.对发展观以什么为本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是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一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物为本是相对以人为本而言的,物主要指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财富增加,主要度量手段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并将其视为社会福利的大小,生活质量好坏的标准

12、.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内涵,它是一种物质至上的价值观,物欲至上的拜物主义经济观,其理论实质是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主旨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本身作为发展的目的和惟一价值尺度.这种物本经济发展不是合理的人道的科学发展,而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不可持续的非科学发展,天生具有反人性和反生态的性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认了人的发展是最高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追求的新提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规定了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存质量,它把全体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实现了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和

13、谐发展,保障了人和自然的共同安康与福祉,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新提升,既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主体和主体作用.二是突出了发展与经济发展主体的价值取向,把全体人民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尤其是把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三是以人为本的第一要务是凸显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理论实质和最终目标,即把发展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以人的美好幸福生活来审视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的来谋求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把关注人

14、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命运放在首位,并突出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倡导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注入人性化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理念,给予人性化和生态化的思考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清除一切反人性和反生态的不合理的,不人道的,不可持续的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拓宽了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赋予了经济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科学发展既包括物质的发展也包括精神的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既包括人的发展也包括自然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还强调经济发展既要看局部的和眼前的,更要看整体的和长远的,实现个体和群体发展的统一.只有少数人的发达富裕而没有绝大多数人的安康富裕不是合理的,人道的科

15、学发展;只有当代人发达富贵而没有后代人的发展也不是合理的,人道的科学发展.同时,追求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双赢的发展成为科学发展的根本标志.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建立在科学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发展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自然观相统一的坚实理论基础之上,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由此决定了它所阐明的科学发展的价值定位也是双重统一:既是实现以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发展,又是实现以自然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发展,从而确立了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从前者来说,应把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幸福生活放在发展的第一位,确保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后者

16、来说,应把人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中共十七大指明了科学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按照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这不仅指明了人与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且指明了自然与生态发展也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实践选择的两重目的与终极价值尺度,1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目的理论的丰富发展,使自然与生态发展理念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人与人的发展

17、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追求与最高价值取向.三,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八大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限制不合理的非科学的发展,追求合理的科学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实践.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这条科学发展道路的本质与精华是生态自然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道路.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初步实践看,这条科学发展道路已呈现许多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一)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和

18、谐及人与人经济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生态经济双重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在此,要强调指出的是,和谐的生态就是和谐的经济.经济科学发展既要推动生态和谐发展,又要推动经济和谐发展.尤其是和谐经济发展,应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经济发展.(二)文明发展我国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使文明发展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就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也是不断促进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的伟大实践,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引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经济科学发展

19、的集中表现.(三)绿色发展推进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全面生态化即绿化,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绿色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主基调,生态环境改一8一善与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导意识,关注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推行绿色新政,推动经济复苏.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目前克服经济困难的有效举措,而且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础.绿色经济发展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必然进程,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经济实现生态经济健康运行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最佳模式.它体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实质与方向.因此,

20、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加强生态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经济体系运行与发展的全面生态化,实现绿色发展,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的历史使命.(四)节约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经济社会是全面真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长期以来,我国走了一条基本依靠高消耗和粗放经营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经济社会,推行全面节约战略,走节约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

21、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流通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走出一条节约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五)清洁发展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生态经济社会的战略保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清洁发展在本质上是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作为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一条根本原则.要贯彻这一根本原则,关键在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经济纵横?2009

22、年第9期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的产品生产的主导方面.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实施绿色能源战略,尽量减少对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能源即黑色能源的依赖,这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清洁发展与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障.因此,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要求将生态化贯彻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生产与再生产全过程及物质内部循环利用科学化与合理化,做到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这不仅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而且是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清洁化,即从摇篮到坟墓的全

23、程绿化控制,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环境友好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六)安全发展构筑符合国情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以维护国家生态经济安全建设与健康运行的保障体系机制模式,是构建和谐生态经济社会的战略保障,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安全发展是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又一根本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安全和谐,社会福利,心身健康等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强.因此,应把维护和确保劳动者和消费者心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着力解决好包括生产安全,生活及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安全问题,这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

24、益的重大问题.应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安全建设与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构建和谐生态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建立思想保障机制,经济保障机制,政治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生态保障机制五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复合机制模式,提高防范生态经济社会风险的能力,实现安全发展.(七)低成本,低代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创建科学发展新模式,使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生态代价,人的代价,社会代价最低的经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与主要标志.这是因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经济价值目标,就是追求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于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着眼,用最

25、小发展成本实现最大发展收益.这主要体现在降低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和社会成本,把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建立起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这种发展才是合理的科学发展,才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最优福祉,保证人民群众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发展,协调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展三大基本特征,体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

26、然趋势.以上,笔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论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八大特征,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自然发展双赢的科学发展道路.努力探索这条科学发展道路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客观发展进程,是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前者贯穿于后者之中,并通过后者来不断推进,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参考文献:1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o08一l219.3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N.人民日报,2oo60329.4国家林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加快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战略构想的几点体会N.光明日报,20o907O1.(责任编辑:社磊)一9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