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23710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推荐论文】 .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论文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张权1,赵飞2,高林15(1. 云南驰宏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曲靖 655000;2.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 678300) 摘要:放羊山铅锌矿床位于芦子园铅锌矿床 NE 部,矿区出露地层为上寒武统沙河厂组、保 山组,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沙河厂组第二、三段之层间破碎带及断层破碎带10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截然,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关键词:上寒武统;放羊山;破碎带;热液;充填;交代中图分类号:P612Metallogenetic Features and Prospecting Target of the15Fangy

2、angshan lead-zinc Deposit in ZhenkangCounty,YunnanZHANG Quan1, ZHAO Fei2, GAO Lin1(1. Yunnan Chihong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Ltd,Qujing 655000;2. Yunnan Yongchang Lead and Zinc Co.,Ltd, Baoshan 678300)20Abstract: Fangyang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Luziyua

3、n lead-zinc deposit.Upper Cambrian Shahechang Formation and Baoshan Formation occurred in the Fangyangshan region. The orebodies are occurred in vein , stratoid and lenticular shapes which hosted by interlaminar fracture zone and tectonic fracture zone of the second and thrid Member 0f Upper Cambria

4、n Shahechang Formation. The orebodies are sharply bounded by wall rocks.25Fangyang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formed by filling and replacement and characterized by vein shape.Key words: Upper Cambrian Formation; Fangyangshan; Fracture zone; Hydrothermal; Filling; Replacement300引言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5、,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钾 盐等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提 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竞争激烈,依靠国际市场难度加大。加快找矿35突破、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1。为了配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顺利进行,云南省于 2010 年 3 月决定实施“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并在全省范围内优选了 16 个整装勘查区、12 个重点勘查区和 8 个 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作为“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

6、首批启动项目,其中,芦 子园重点勘查区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截止 2010 年底,芦子园铅锌矿区探明 333 以上铅锌金40属 105 万吨,铅锌远景资源量超过 300 万吨,提交铁矿石 6000 万吨,小河边天生桥铁矿作者简介:张权(1982-),男,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矿产勘查. E-mail: - 10 -区则新增 333 以上铁矿石资源量 1 亿吨。地理位置上,芦子园、放羊山、天生桥三个矿区相毗邻,构成一个“三角形”,小河 边矿区位于芦子园和放羊山之间。地球化学分区上,它们共处澜沧江以西 Sn、W、Pb、Zn 地球化学区,保山镇康 Pb、Zn、Ag、Cu 地球化学亚区2,具有 Pb、

7、Zn、Ag、Cu 成矿的45物质基础。构造位置上,它们共处保山镇康地块之镇康复背斜核部及其附近,均受到从加 里东期至喜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的深刻影响。赋矿层位上,矿体均赋存在上寒武统地 层中,矿体又均以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大致平行产出。众多相似之处,不难使人推测,四 者是否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成因。本文希望通过对放羊山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做一个简述,来 探讨在放羊山矿区是否也可能在深部找到类似芦子园的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体,以起到50抛砖引玉之功效,与大家共同探讨。1 区域地质背景在区域地质构造中,云南镇康县放羊山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构造岩浆带之中的保山镇康 地块南部(图 1)。在三江地区板块构造

8、单元中,保山镇康地块西以怒江断裂为界,东以 澜沧江断裂为界,北部在碧江一带因澜沧江断裂与怒江断裂汇拢而消失,南部延出国境,构55成滇缅泰马地体的一部分3。保山镇康地块于中生代中晚期经历了洋陆俯冲和陆陆碰 撞造山过程,形成了高黎贡山构造带45。区内主要出露古生界地层及第四系(图 2)。由老到新依次为:上寒武统核桃坪组(3h)、上寒武统沙河厂组(3s)、上寒武统保山组(3b)、奥陶系(O)、志留系(S)、 下泥盆统(D1)、中石炭统(C2)和第四系(Q)。具体岩石地层建造见表 1。60在上述地层中,上寒武统沙河厂组(3s)和统保山组(3b)中,Pb、Zn、Cu、Ag 等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它地层,是

9、本区的矿源层,也是主要含矿层位,其层间破碎带和断层 破碎带中常有铅锌矿体产出6。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 NE 向和 NE 向为主。其中,NE 向断裂构造与矿化关系较为密 切。区内岩浆岩地表露头不发育,主要有印支期的木厂碱性花岗岩和一些基性岩脉分布。据65区域重力、航磁资料,该区具有明显的重力低异常和航磁负异常分布,并且,在芦子园铅锌 矿区深部坑道内,发现有钾长石脉和矽卡岩化变强的现象,推断该区域存在隐伏中酸性岩体 78,该隐伏岩体可能为该区乌木兰锡矿、芦子园铅锌矿、放羊山铅锌矿的成矿母岩。1:20 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和重砂测量成果反映,该区域 Pb、Zn、Cu、Ag 等元素异常 值较高,异

10、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9。加之,该区域遥感影像表现为线环构造叠合的菱70环构造,认为该区域成矿有利。区域上现已发现的矿床(点)有:芦子园铅锌矿、放羊山铅 锌矿、水头山铅锌矿、草坝寨铅锌矿、枇杷水铅锌矿、岩脚山铅锌矿、小河边铁矿、天生桥 铁矿、小干沟金矿、乌木兰锡矿等。这些矿床(点)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元素矿化分带 特点,在区域上构成了明显的矿化集中区。75表 1 放羊山铅锌矿区域古生界地层岩石建造Tab. 1 Paleozoic strata and rock formations of the Fangyangshan lead-zinc mine界系(统)组代号岩石建造上 古生石炭系(

11、中统)泥盆系(下统)/C2D1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凝灰岩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页岩夹泥质、硅质岩界下 古志留系 奥陶系寒武系(上统)/保山组S O3b泥质、粉砂质、碳质笔石页岩 杂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大理岩、粉砂质粘板岩夹灰岩透镜体生界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3s结晶灰岩,大理岩夹板岩、绿泥石英片岩寒武系(上统)核桃坪组3h粉砂质粘板岩、含粉砂质粘板岩、粘板岩2 矿床地质特征80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沙河厂组(3s)及保山组(3b),在矿区沟谷、斜坡 多有少量第四系残、坡积物,冲、洪积物分布(图 3)。2.1.1上寒武统沙河厂组(3s)该层位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可分为 3 个

12、岩性段。85(1)沙河厂组第一段(3s1):出露于矿区北部,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泥 质条带灰岩、结晶灰岩、内屑灰岩夹角砾状灰岩、鲕状灰岩夹泥质粉砂岩。图 1放羊山铅锌矿构造位置图Fig.1The tectonic position geological map of the Fangyangshana PbZn deposit90(2)沙河厂组第二段(3s2):出露于矿区 SW 部,岩性主要为灰灰绿色、灰黄色中 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夹灰岩透镜体。(3)沙河厂组第三段(3s3):出露于矿区 SW 部,该段上部岩性主要为为薄中层 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板岩、钙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下部为薄中层

13、状泥质粉砂岩、95砂板岩、钙质板岩、绢云板岩夹灰岩透镜体。2.1.2上寒武统保山组(3b)该层依岩性差异,分两个岩性段。(1)上寒武统保山组第一段(3b1):出露于矿区 NW 部和 SE 部,主要岩性为灰 色、灰黄色、灰紫色、紫红色薄中层状砂质泥岩、粉砂岩、粘板岩,底部夹结晶灰岩透镜100体。(2)上寒武统保山组第二段(3b2):出露于矿区 NE 角,岩性主要为灰绿、灰黄色薄中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粘板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105110115图 2 放羊山铅锌矿区域地质图Fig.2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the Fangyangsha

14、n PbZn deposit1中石炭统;2下泥盆统;3志留系;4奥陶系;5上寒武统保山组;6上寒武统沙河厂组;7上 寒武统核桃坪组;8矽卡岩;9地质界线;10断层1Middle Carboniferous; 2Lower Devonian; 3Silurian; 4Ordovician;5Upper Cambrian Baoshan Formation; 6Upper Cambrian Shahechang Formation; 7Upper Cambrian Hetaoping Formation; 8skarn; 9 geological boundary; 10fault2.2构造矿区内

15、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 NE 向和 NW 向两组。其中,NNE 向展布的 F1 和NW 向展布的 F5 是矿区的两条主要断裂,F1 为 KT2 的控矿断层,并为 F5 错断,错距 2030m。在 F1 断裂旁侧还发育 F6 和 F7 两条次级断裂,其中,F7 为矿体 KT7 的控矿、容矿断层。120125图 3 放羊山铅锌矿区地质图Fig.3 Geological map of Fangyangshan PbZn ore district1上寒武统保山组第二岩性段; 2上寒武统保山组第一岩性段; 3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三岩性段; 4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岩性段; 5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一岩性段;

16、6地质界线;7断层;8矿体 及其编号1301The Second Member of Upper Cambrian Baoshan Formation; 2The First Member of Upper CambrianBaoshan Formation; 3The Third Member 0f Upper Cambrian Shahechang Formation ; 4The Second Member0f Upper Cambrian Shahechang Formation ; 5The First Member 0f Upper Cambrian Shahechang Form

17、ation ;6geological boundary; 7fault;8ore body and its number1351401451501552.3岩浆岩矿区未见岩体出露,在矿区外围 SE 部见有碱性花岗岩体出露。该岩体是由钠闪英碱正 长岩、钠闪花岗岩和霓石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该岩体呈灰色、麻灰色,半自形粒状结构, 局部可见花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晶洞普见。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和石英,钾长石体积含 量一般大于 60%,石英依岩石类型不同含量变化于 15%至 35%之间,钠长石含量约 1%。暗 色矿物以碱性闪石和霓石为主,含少量富铁黑云母和铁锂云母。副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锆石、 萤石,少量

18、锡石、闪锌矿。该岩体化学成分具有相对低硅、富铝的特点,SiO2 平均含量 70.60%, Al2O3 含量一般13%。结合该岩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是在裂谷的拉张的构 造背景背景下,地壳表层相对开放、氧逸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10。2.4矿体特征铅锌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大致平行地产出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3s2)、 第三段(3s3)之层间破碎带及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倾向 260355,倾角 2258, 矿体延伸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矿体走向延长 50300m,倾向延深 50280m,厚度 117m,局部见有膨大、狭缩、分支、复合等现象。2.5矿石特征矿区矿石按氧化程度分为原生

19、硫化矿石和次生氧化矿石。硫化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 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氧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菱锌矿、白铅矿、异极矿、 铅矾、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还有少量绢云母、绿泥石、高岭石 等。矿石结构主要见粒状结构、乳滴状出溶结构及交代结构。 硫化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图 4-A)、条带状构造(图 4-B)、细脉浸染状构造(图4-C)、团块状构造(图 4-D)、块状构造(图 4-E),氧化矿石构造主要见土状构造(图4-F)。2.6围岩蚀变矿区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2.6.1硅化硅化是与与矿体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蚀变类型,在矿体

20、中,可以见到方铅矿、闪锌矿、 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晶体嵌布于石英脉中。1601651702.6.2黄铁矿化黄铁矿化与矿体关系也较为紧密,在矿体和矿体顶底板以及近矿围岩中,黄铁矿含量往 往明显增多。2.6.3方解石化 方解石化往往发生在矿化期后,主要表现为方解石呈细脉状充填于构造裂隙中,或呈团斑状、细脉状交代围岩中的碳酸盐岩。2.6.4绿泥石化 绿泥石化,主要表现为在构造破碎带及其附近,热液交代部分围岩组分形成绿泥石。2.6.5绢云母化 绢云母化,为矿区常见的一种蚀变类型,一般在矿区的碎屑岩中该蚀变较为发育。图 4 放羊山铅锌矿矿石构造Fig.4 Ore structures of the Fan

21、gyangshan PbZn depositA浸染状构造;B条带状构造;C细脉浸染状构造;D团块状构造;E块状构造;F土状构造Aimpregnated structure;Bbanded structure;Cvein-impregnated structure;Dcrumb structure;Emassive structure;Fearthy structure1753 矿床成因探讨3.1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受层位控制,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第三段是矿区铅锌矿体的赋矿层位; 矿体产出部位受层间破碎带及 NE 向断裂破碎带的控制,有些矿体直接以断裂破碎带为容矿 空间。180185190195

22、2003.2矿床成因探讨铅锌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大致平行地产出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3s2)、 第三段(3s3)之层间破碎带及断层破碎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截然,有用金属矿物嵌布于 与之共生的石英脉之中,矿床具有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呈脉状的成矿特点。3.3成矿机制探讨寒武纪保山镇康地块位于川滇古陆与高黎贡山隆起之间,晚寒武世为浅海陆棚相沉 积,由于靠近冈瓦纳古陆边缘,古陆剥蚀下来的碎屑物质迅速沉积,导致该时期沉积形成的 核桃坪组(3h)、沙河厂组(3s)、保山组(3b)岩层,局部层段中 Pb、Zn、Cu、 Ag 等元素含量高出背景值数倍,构成 Pb、Zn、Cu、Ag 成矿的初始矿源层。

23、海西期、印支 期三江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岩浆作用所伴随的岩浆热液作用于前述地层,使成矿元素又一次 富集,之后,伴随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区域成为一断裂发育的明显地热异常区,沿断裂下 渗的大气降水被加热,加热后的大气降水在对流循环过程中,从早期沉积地层中淋滤出 Pb、 Zn、Cu 等有用金属组分,加之岩浆热液从深部带来的矿质,热液逐渐演化为成矿流体。Pb、 Zn、Cu 等有用组分在成矿流体中,在岩浆热源的驱使下以络合物形式在导矿构造中迁移, 当成矿热液运移至容矿构造,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或与冷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以 络合物形式迁移的 Pb、Zn、Cu 等有用组分溶解度降低,络合物分解,Pb、Z

24、n、Cu 等有用 组分沉淀于断裂破碎带等容矿空间,形成产状与其近乎一致的矿体。3.4找矿方向探讨放羊山铅锌矿与芦子园铅锌矿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共处保山镇康地块,距离相隔较 近,且均位于近 NS 向镇康复背斜与 NE 向南汀河断裂带的交汇区域,两个矿床的赋矿层位 都为上寒武统地层,矿体又均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大致平行产出。所不同的是,在芦子 园铅锌矿区,随着工作量投入的增加,矿区内发现了与成矿有关的矽卡岩化现象,随之,对 芦子园铅锌矿床的成因认识,也逐渐由沉积改造型7,11、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型9向更为接 近客观的矽卡岩型12转变。而放羊山铅锌矿床由于所投入的工作量较少,目前矿体深部基 本尚无工

25、程控制,从矿区已取得的成果来看,尚未发现矽卡岩化现象。但是,在放羊山矿区,205210随着矿体由地表向深部延伸,Cu 有变富的趋势,这预示着,矿床的形成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区找矿前景看好。结合区域重力、航磁、遥感影像资料及 1:20 万水系沉积 物地球化学测量和重砂测量成果,笔者认为,在放羊山矿区一定深度,有可能找到与芦子园 铅锌矿类似的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化体,矿区未来应注重在深部寻找矽卡岩型矿体。参考文献 (References)2152202252301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关 于 转 发 国 土 资 源 部 等 部 门 找 矿 突 破 战 略 行 动 纲 要 ( 2011

26、-2020 年 ) 的 通 知OL.2012-06-22. http:/ 张生辉. 云南三江地区铜铅锌金银综合信息矿产预测D. 长春: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2006.3 陶琰,胡瑞忠,朱飞霖,等.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成矿年龄及动力学背景分析J. 岩石学报,2010,26(6):1760-1772.4 李朋武,高锐,崔军文,等. 西藏和云南三江地区特提斯洋盆演化历史的古地磁分析J. 地球学报,2005,26(5):387-404.5 莫宣学,潘贵棠. 从特提斯到青藏高原形成:构造-岩浆时间的约束J.地学前缘,2006,13(6):43-51. 6 赵志芳,卢映祥,谢蕴宏,等. 镇康芦

27、子园地区遥感和 GIS 成矿预测示范研究J. 云南地质,2002,21(3):300-307.7 杨小峰,罗刚. 云南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控矿因素浅析J. 地质通报,2011,30(7):1137-1146.8 夏庆霖,陈永清,卢映祥,等. 云南芦子园铅锌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特征J. 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2005,30(2):177-186.9 董文伟,陈少玲.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 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10 顾影渠,钱天宏,叶之珊,等. 滇西镇康木厂 A 型花岗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J. 岩石矿物学杂志,1988,7(1):38-48.11 邓必方. 保山-镇康地区汞、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J. 云南地质,1995,14(4):355-364.12 杨玉龙,叶霖,程增涛,等. 保山镇康地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成因初探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31(4):5545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