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2596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德治思想浅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孔子德治思想浅析2003年第4期总第133期兰州学刊LanzhouxuekanNo.420o3Genera1.No.133?哲学研究?孑L子德治思想浅析王卫东(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摘要】在治国思想方面,孔子提出了德治思想.孔子认为,为政之方主要是进行道德教化,要正己正人.实行德治.必须提倡仁的思想,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形成仁这个无关不至的德性.孔子主张实行德治,反对单纯的刑罚.关键词】孔子;德治思想;道德教化;仁中圈分类号】13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03)04006703德治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孔子认为,为政之方主要是进行道德教化,道德教化要求

2、统治者首先要修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德治思想对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今天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历史上周人首先提出了敬德思想.周人认识到殷人是因为只相信天命,不知敬德而导致覆亡的.因此,认为天命有穷,提出敬德以济之.尚书?召诰: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就是说要用德来祈求永久的天命,尚书?君:天不可信,我道惟文王德延.说天不可信赖,周王朝是靠文王之德而获得永延天命.在尚书西周各篇中,处处充满着重德的文句,突出着德治的思想,炫耀祖宗的德业.如:尚书?康诰: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等等.周人强调了敬德,奉德,明德,用德等思想,企图用德来保住天命,周书日:皇天无亲,惟德是

3、辅.(左传?僖公五年)孔子继承西周德政思想,并强调了要进行道德教化,形成了自己的德治的思想.一,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孔子把政治和行政主要归结为道德教化.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意思是能够实行孝弟,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他人身上,这也就是为政了.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以叫为政呢?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4、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意思是为人孝弟而喜欢冒犯上级的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的从来没有.当政者应致力于孝弟这个根本的基础.作者筒介:王卫东(1960一)男,山东荣成市人,济南大学副校长,副教授.在道德教化中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的身教,也就是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孔子把如何为政主要归结为一个正字,认为为政就是要正己正人,而这两者中间,关键是在位的统治者首先正己,也就是统治者自己的道德修养.只要统治者注重道德修养,端正自己,就可以影响老百姓也都走上正道.相反,如果自己不正,也就不能正人.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

5、,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正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对于道德教化,统治者好像是风,老百姓好像是草,草始终跟着风的方向倒.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而对于如何正己正人,孔子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子路问如何行政,孔子说:先之劳之.(论语?子路)意思是自己给百姓带头,然后要求他们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无倦.意思是永远照这样做下去,不要懈怠.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假

6、如你不贪求太多的财货,就是奖励偷抢,他们也不会干.上好礼,别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别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意思是如果统治者用礼进行统治,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统治者讲义,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讲诚信,百姓就没有人不说真话;如果统治者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来投奔你.季康子问孔子,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互相勉励,应该如何?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就是说,当政者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人民对待你的政令也会严肃认真;当政者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人民也会对你尽心竭力;当政者举用好人兰州

7、学刊总第133期而且能帮助弱者,人民就会勤勉了.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意思是能够处处实现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五种品质,便是仁人了,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做更多的事,慈惠就能别人听你指挥.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使民免而无耻;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能使百姓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还认为,统治者若施以礼治,百姓就能够听从指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8、论语?宪问>)孔子主张以礼来处理君臣关系,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叶公问政,子日: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如果统治者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采取德化政策,那么不但本国人民服从,而且能使远方的人民来归附.这些都是正己正人的德化措施.孔子主张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人性情原本相近,只是后来的教育不同,才相距很远,认为后天的教育是主要的.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

9、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孔子虽然把足食和富之放在教之和民信之之前,但是在必不得已而去的时候,他认为民无信不立,宁可去食,不可去信.足见他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孔子还批评不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的做法,孔子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论语?尧日>),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在他看来,没有道德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统治.孔子主张重民,养民.子贡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孔子认

10、为,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至于仁,简直就是圣了.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马厩遭焚烧,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伤人没有,不问马的情况.说明了孔子对人的关心.孔子还主张应重视百姓的利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孔子主张统治者应爱惜民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意思是,治理国家,举事必敬慎,与民以诚信,节俭爱民,使民要节制,不妨夺农时.<论语?颜渊>还记载这样一件事,鲁国曾把按丘为单位征课的军赋改为按每户田亩征收,孔子不赞成,认为丘赋已经可以足用,不必按田纳赋增加百姓负担.他的门徒对此评论说:百姓

11、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君之足与不足,靠人民的足与不足来决定.孔子还提出要按道德的标准选拔贤才担任官吏.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任用贤才,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恶的人之上,是使百姓服从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孔子的弟子仲弓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意思是自己要带头,不要计较别人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仲弓又问:焉知贤才而举之?怎样去识别优秀人才并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回答说: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就是说提

12、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孔子的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问他:女得人焉尔乎?子游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从师徒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及子游都重视要用正直无私的人.孔子举贤的用人观,也是其德治思想的组成部分.孔子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为统治者所用.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他周游六国,向各国统治者游说自己的治国主张,但并不为各国统治者所采纳.于是,孔子便以全部精力向弟子传布,向社会传布.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学生,并建立起自己的儒学.孔子修订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六经,用以阐发

13、自己的思想,并教育学生.孔子的一生,主要精力用在教育上.他的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其教育内容以德行为主,而其教育的目的,则是为政.因此,他的教育活动,其实也是政治活动.孔子教导学生,主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才.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论语?颜渊)君子广泛学习文献,再用礼来加以约束,就不会背叛了.孔子之学不忘出仕,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与仕本属一道,学以学其道,仕以行其道,则学与仕,亦属一贯.孔子的儒学是以心性为基础的,以治平为目标的,一切学问必以政治治平大道为归宿.因此,孔子的教育思

14、想,也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一部分.二,实行德治.必须提倡仁孔子认为,实行德治,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为此,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学说,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道德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把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都当作是为仁之方(论语?雍也).他要求作为一个仁者,在消极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积极方面要己欲立而立人,第4期孔子德治思想浅析己欲达而达人.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为仁由己,强调自觉行仁.他认为仁并不难达到,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这种要求,内心有这种要求,并努力践履,就可以实现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15、矣.(论语?述而)有能一Et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孔子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强调对仁的自觉,要达到安之,乐之的地步,要甘受贫困,挫折甚至献出生命,而不是因为对自己有利才这样去做.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仁的思想体系,有两个基本内涵,即修己与安

16、人.子路问君子,子日:修己以敬.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无论是修己还是安人都离不开仁,修己实质就是求仁,安人实质则是行仁.在修己和安人二者之中,修己是本,安人是求仁而得仁之后的效用.因此,孔子思想从修己之道开始,心正而身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心不正,身不修,又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因此,仁,也就是道德修养,成为儒家治国的必由之路.此义为后世儒者孟子等进一步发挥,成为心性之学,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三,德治与行政,刑罚的关系孔子还提出了如何处理德治与行政,刑罚的关系的思想.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17、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只靠行政和刑罚的手段是不够的,用行政和刑罚来约束人们的行动,能使百姓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而施行德治,用礼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用道德教化人们,却可以起到行政和刑罚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上正道.孔子主张实行德治,反对单纯的刑罚.但对于刑杀,孔子也不是完全不讲.他曾经肯定了郑国尽杀崔符之盗的做法.孔子认为关键是应该把道德教化和刑罚结合起来.孔子提出了宽猛相济的主张.他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但孔子基本的思想还是重德轻刑.季

18、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孔子还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论语?子路)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可见他还是希望用道德教化来代替刑杀.孔子的理想目标是建立一个消除了残暴行为,没有刑杀,没有诉讼的社会.宽猛相济是根据当时社会现实而设想的一种过渡办法.在这两方面中,德教始终是基本的,刑杀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补充手段.孔子主张德治,所以对于战争持不大赞成的态度.卫灵公曾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末之学也.(论语?卫灵公)意思是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的

19、事情,从来没学习过.孔子这种对于战争的思想,也为后来儒家所继承和发挥.责任编辑:房先平(上接第108页)第四要树立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良好学风.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是辛苦的事情,不吃苦是学不到真本领的.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刻苦学习,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心和决心.第五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向书本学是学习,向实践学是学习,向他人学也是学习;正规院校学习是学习,自学也是学习.有条件去正规院校学习当然更好,没有条件就自己设法学习,只要学到了知识就是目的,提高了自己就是效果,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组织要尽可能为员工创造学习条

20、件,学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除了举办培训班外,还可以搞研讨会,读书会,以会代训,走出去请进来,竞赛等多种形式.要激活员工的学习热情,使之愿学,乐学,会学,爱学.第六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要从用人机制上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氛围.使那些努力学习的人通过学习得到好处,使胸无点墨的人感到难受和尴尬.创造一个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公平竞争局面,为那些努力学习,提高技能的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合理平台.从而激发大家努力学习的原动力.第七要把学习和业务经营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经营学习化,学习经营化,在经营中学习,在学习中经营.避免学习与经营两张皮.学以致用,使大家真正增长才干,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能力.责任编辑:杨劲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