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2624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论文大集合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以产业优势集聚的视角于璐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211189)E-mail: yulu_摘要: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中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从“工业型经济” 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同时,制造业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也依赖于营销、技术、 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只有两者协调互动,才能既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 力,又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水平。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这一主题下, 本文基于产业优势集聚的视角,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

2、性服务业两大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 析,提出推动两者互动发展促进产业优势集聚的相应战略性对策。 关键字:江苏省;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互动1. 引言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中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从“工业型经济” 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 最具活力的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制造业。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生产性服务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等问题,并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简单地 说,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其他商品或服务的

3、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现有研究有关生 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单向作用论和双向作用论,前者包括需求 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后者包括互动论、融合论。1其中,单向作用的两种观点过于片面, 融合的观点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 段,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呈现出互动的态势。江苏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实现先进制造业与 生产性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努力打造具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要求。2要成功实现从“江 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跨越,必须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聚合力。同时,制造业附加值和产 业竞争力也依赖于营销、技术、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

4、撑。只有两者协调互动, 才能既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水平,所以研究两者的 互动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依据江苏省现实条件,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先 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两者互动发展以促进产业优势集聚的 战略性对策。2. 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2.1 总体状况2006 年底江苏省 GDP 已达到 21645.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 为 7.1:56.6:36.3。从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制造业依然是江苏省的主 导产业,但服务业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

5、GDP 比重达到 36.6%,比上 年同期提高 0.8 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达到 31.5%,比上年 提高 1.5 个百分点,软件、物流、金融等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对 GDP 的贡献率达到 40.9%,- 6 -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收入的比重达 58.9%,提高 0.43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3近年来,江苏工业化进程加快,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目标是打造“先进 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时,江苏省也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 服务业面临着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2.2 存在问题尽管江苏省总体经济稳步增长,但是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

6、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 题,主要体现: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未达到良性互动 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不够。制造业发展能力的增强越来越依赖于研发、设计、销售等服务业环节,但是江苏省低端制造业比重较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相对较 小,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趋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中,由 于将信息、技术和思维等转化为生产力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充分发挥 出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力不足。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制造 业作基础。目前,江苏省制造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普遍比较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 不够密切,产业配套能力不强,这

7、些因素都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拓展和溢出功能的发 挥。2、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基础良好,其空间布局呈现不同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工业产业布局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是,集群还没有鲜明的 特色,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均衡,某些领域吸纳就业规模较小,总体发展处在较 低的水平,尚未形成明显的集群竞争优势。2.3 发展基础1、政策保障 近年来,江苏省在努力打造先进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并陆续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江苏省软件及信息产业发 展实施意见和江苏省关于鼓励和促进创新创业的若干政

8、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市场 准入、税收返还、规费减免、财政支持、价格调整、人才培养及规范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扶 持,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全省成立了服务业 领导小组,并且重点围绕生产服务业编制了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 商品交易市场等六个方面的规划,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基础条件 江苏省沿海、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产业布局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其中沿海地区临港工业发展迅速,海洋特色产业逐步形成;800 里黄金江岸的沿江基础产业经济已成全 省“半壁江山”;沿东陇海线加工产业带正成为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沿沪宁线产业带,已

9、成为江苏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域。四大产业带各有特色,加之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良,人 居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等有利因素,因此这些区域扮演着加强服务提供能力、引领 产业升级,增进技术与管理溢出、形成服务聚散中心,带动全局经济突破、促进社会全面繁 荣的核心地位和角色。全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推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全省重点围绕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服务业培育了多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这为江苏省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提供了坚实载体。3、资本投入 江苏省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各种资本纷纷流入主导优势产业与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10、。其中,2006 年服务业实际到帐外资 29.3 亿美元,同比 增长 35%,占全省实际到账外资的 16.8%,同比提高了 2.1 个百分点。另外,知识、技术、 人力资源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主体。全省有高等院校 119 所,信息产业相关专 业的大学生超过 20 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 3200 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300 多万人。科 教资源丰富,能产生较强的自我积累、自我强化的效应,为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提供了 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3. 江苏省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3.1 产业间的协调互动优化产业体系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把重点放在了产业内部的关联与合作上,波特(Port

11、er,1990)从 竞争优势的角度探讨了产业集聚,提出了经典的“钻石”体系模型,包括需求状况;要素条件; 支持性及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四个方面。4根据江苏省现实要求,全省的 整个“钻石”构架要成为一个系统,以增强区域竞争力。区域的竞争力来源于产业的竞争优势, 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能够有效的优化现有产业带的产业体系,使之成为有竞争优势 的产业集聚区。从需求状况方面讲,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互为基础,互有需求。一方面, 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先进制造业提供市场需求。微观上看,现代制造商基于成本-效益 因素的考虑,需要融入愈来愈多的市场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中间需求的扩

12、大成为生产 性服务业增长的源动力。另一方面,江苏省制造业的升级需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的 发展是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偏平化、收缩活动范围以集中于其更具效率的核心业务的 需要。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它使全省现有的制造业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和销售两端延伸, 大大地提高了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要素条件上讲,江苏是经济大省,现有的四大产业带已经初具雏形,生产性服务业得 到足够的重视,并迅速发展,为江苏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格 局提供了载体。此外,江苏的信息、人才、市场和文化等战略性生产要素非常丰富。通过生 产性服务业这一途径,这些要素被充分融入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

13、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 累和日益专业化、迂回性生产促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可以说,服务业将江苏 省的战略性生产要素优势与其产业优势联系在了一起,强强联合产生优势集聚效应,加快了 区域经济的增长。从支持性及相关产业方面来讲,江苏省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必须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降低了制造业服务投入成本、提 高了投入品质,也有利于制造业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制造业的 升级催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表明, 凡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其生产性服务业也比较兴旺。省内已出现了装备、医药、

14、加工、传 统运输等制造业,通过前向、后向关联,与金融、保险、医疗、科研、信息等服务业互动发 展的趋势,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开始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从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方面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作为工业企业内部研发、 设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分离出来的,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深化的结果。生产性服 务业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说生 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是制造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反应,也是企业面临多样化需求竞争环境下的 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江苏省建设先进世界制造业基地必须致力于制造企业组织结构的优 化,促使服

15、务部门由“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细化分工,提高市场化水平。3.2 产业互动促进优势集聚,提高产业竞争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定位的效应,有利于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 群的升级。5根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协 调互动必须立足江苏的比较优势,着力抓好符合江苏经济发展方向的重点产业的发展。首先,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使之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 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重要“标杆”,2007 年上半年,江苏省物流业主要指标均好于去年 同期,特别是物流需求系数和物流费用与 GDP 比率两个指标“一升一降”,显示出江苏物流 业

16、对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大。因此,要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也与制造业进一 步的互动发展,围绕江苏现有的四大产业带,以沿海沿江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大型批 发市场为依托,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类物流中心,建设一批与制造业发 展相配套的现代物流基地。物流基地的成立,可以集聚集群内的众多资源,利用先进技术手 段、信息平台以及管理方法改进制造业的物流模式,提高其生产效率。其次,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服务等服务业的融合。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应率 先走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要求全省应加快 制造业全方位的信息化,为信息服务业等开拓更广阔的

17、发展空间。电子信息产业是江苏省发 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应通过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将其与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科研服务等知 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实现自主化发展,重点培育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的信息产业集 群。再者,促进生物医药等产业与科技服务的融合。充分利用江苏省丰富的知识、技术、人 才等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生物技术的开发及转移,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领 域,重点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等重大疾病防治药物。以科技创新服务支 撑体系为主导,完善医药产业链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同时,加快建设泰州、 南京等地医药产业基地,通过科技服务加强与本地高校、研发院所的合作,优化医药

18、“产、 学、研、用”共享平台,促进医药产业优势集聚。总之,传统的基础重化工业通过与服务业的互动实现转型和升级,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制 造业通过服务业的互动提高产业竞争力;反之,制造业的增长拉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两者 的相互促进、循环发展使得各种战略性资源在不同的区域集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构成一条完整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价值链。3.3 产业互动催生新的产业孵化模式从宏观层面来看,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对于促进一个经济区域的所有产业融会 贯通为一个整体有着决定性意义。这种互动发展的格局要求区域经济内的个体从竞争走向合 作,与其他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依

19、存、共生呼应,共同对现有产业和产业链进行调适,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而这种产业互动发展不再仅仅是职能分工的互补,更是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价值链之间的互补。相应地,新兴产业的孵化模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企业孵化或产业孵化, 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全新孵化模式,即实现“企业孵化-产业孵化-价值链孵化”模式。“以企业孵化为基础、以产业孵化为导向的价值链管理模式”,是我国学者经过 5 年的理 论探索,在全国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孵化理念和完整模式,这一模式目前应经在部分沿海地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受到重视,并开始推广。6江苏省可以利用这一成果,结合本省的孵化资源、能力和条件,对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和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新兴服务

20、业集聚孵化模式。首 先,培育企业孵化器,使其站在产业的最高点和最前沿,促使在孵企业在不同产业链上集聚, 获得高效和长期的价值共享。其次,促进集群内产业孵化。多种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实现建立 规模经济的目标,体现产业集群的强大作用。最后,实现价值链孵化。价值链孵化是产业和 区域宏观经济之间的桥梁,在价值链孵化这一演化过程中,孵化器内外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 间会协调互补达成产业间的和谐,形成特定经济区域内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 结的共生体,这种互动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构成富有区域特色的综合竞争优势。拥有竞争 优势的产业集群更能吸引优势资源的加入,从而进一步提升集群的竞争力。4. 制造业与生产性

21、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建议实现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实质上是通过省内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共享、分 工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共赢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给出以下战略性举措。第一,区域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苏南要重点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致力于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苏中要抓住 沿江开发和江海联动开发的机遇,发展先进制造业与基础产业。苏北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充 分发挥后发优势,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通过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等方式,提升产业发 展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苏南、苏中、苏北产业互动发展。第二,实现多层次互动。在企

22、业层面,一方面要鼓励制造业企业借助服务业,发展产业 链附加值高的环节,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制造业非核心产业活动外置,形成独立的 服务企业。在产业层面,江苏应以制造业的国际资本转移带动服务业投资,依托与跨国公司 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并通过产业关联促进本省制造业的升级。同时,以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互动促进新兴产业的孵化,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培育各种特色集 群。在区域层面,围绕江苏省内现有的四大产业带,完善服务业支撑体系,打造完整、具有 较强竞争优势的综合产业集群。另外,还要鼓励不同类型集群进行联动,实现集群间协调共 赢。第三,以点带面、多点联动,增强产业集群辐射功能。按照

23、“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 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要求,以南京、苏锡常、 徐州三大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为载体,促进高端服务业在这些地区的集聚,提升其辐射能力, 同其他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消除体制性障碍,发挥 重点功能区的优势作用,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推动各种产业集群的互动,最终形成全 省以点带面、多点联动的产业网络发展格局,实现江苏的腾飞。参考文献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35-41 2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4邓

24、丽姝.制造业和服务业关系的理论探讨和相关实证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7,2:44-47 5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2006(5):36-446乐文.企业孵化-产业孵化-价值链孵化一个完整的孵化模式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8):34-36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of Jiangsu provinc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

25、ster advantagesYu LuSoutheast university (211189)AbstractAs two important composite parti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tiveservice industry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nomy,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

26、he developed countries economy has turned to service industry,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ws the collectivity trend that changes from industrial-based economy to service-based economy.At the same time, the manufacturing additional value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re also dependent on the produc

27、tive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the marketing, technology, modern logistics and finance ,etc.As long as the two industries are coordinate and interactive,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ping space 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can be expanded. Thi

28、s article bases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advantagesin the subje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tive services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 and then bring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advantage.Key words: Jiangsu;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ve services industr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