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三周年心得体会历史见证壮阔的征程,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阵厉奋发、勇毅前行。走过峥嵯岁月,历经风雨洗礼,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永葆赤子之心,砥砺复兴之志,千秋伟业气势如虹。回望100多年来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重大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开创了中国特色
2、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党的奋斗历程深刻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
3、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深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锚定既定奋斗目标,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成就事业,在敢闯敢干中开辟通途。新征程上,全党同志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激发创造活力,发扬斗争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坚定不移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
4、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
5、最终成败。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自觉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
6、界和平和发展的正义之路。沿着这条唯一正确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大江奔流向前,发展永不止步。回首百多年历史,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千秋伟业,百年序章,风华正茂。全党同志
7、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75年前,党中
8、央离开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2013年7月,党的生日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时代是出卷入,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考卷常新,本色依旧,“赶考”永远在路上。回望过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奋斗为笔,将一项项伟大成就写进史册。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来到红旗渠。总书记说,“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征程前后相
9、继,奋斗一脉相承。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回顾奋进历程,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
10、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给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我们党经历了从延安到北京,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不懈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深化认识、积累经验,收获的政治智慧。今年年初,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24年
11、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每次集中学习教育,都是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都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融汇于心,见之于行,将学习教育、检视整改贯穿始终,以更高标准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丰富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成果。历经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从当年的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坚持自我革命,是蕴藏其中的成功密码。历史的回响,现实的路标。年轻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让中国航天逐梦星辰的脚步迈得更加稳健;一百多万名河长、湖长积极履职,护佑一江清水向东流;数百万名驻村干部投身脱贫一线,让民亦劳止,之可小康”的千古吟唱得以实现唯有依靠人民、万众一心,才能拥有不断闯关夺隘的力量。一路攻坚克难,
12、自信迎考前行。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患难与共,凝聚起强大合力,形成了撼天动地的感人画卷。发表二。二四新年贺词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赶考”,清醒而坚定一一只要99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就一定能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2024年七一建党103周年学习心得体会“红船划破一湖波,风雨征途砥砺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乘风破浪,我们即将迎来第103个
13、党的生日。庆祝“七一”当“燃”伟大的青春之力,广大基层青年干部要摇曳“青春红船”,迎着“风”出发,义无反顾奔赴“基层山海”,把满腹才情”融入“泥土芬芳”,以青春之我在“有风的地方”让梦“摇曳”。一、逐“梦”原野“沐春风”,撑“一支竹篙”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勤学之貌”,定格于“诗和远方”。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勤学”是“理想灯塔”的“灯芯”,广大基层青年干部要以“学思”为起点,谨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劝学箴言”,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点书目作为“枕上书”“案头卷”,在“字斟句酌”中品尝“真理至味
14、坚持从书本找寻“根脉”、从群众中收获“芬芳”、从先锋模范中汲取“智慧”,将己之所学与广袤乡村的发展结合起来,让“个人梦想”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专业优势,在乡村文化创新、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砥砺深耕,不断夯实扎根基层的“理论根基”、提升赋能乡村振兴的“综合素质”,慢慢成长为可堪当大任的人才。二、点“绿”成金“战狂风”,踏“千重巨浪”将“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之貌”,留帧于“万顷碧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大基层青年干部具有系统的科技知识、先进的知识体系和前卫的创新思维,是乡村振兴朝着高质量方向深入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敢于突破“思维曲线”,在不断
15、自我跳出”中推动产业升级。要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锚定“农村产业升级”这个发力点,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投身到伟大的奋斗之中,在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中敢于“主动请缨”“揭榜挂帅”,以崭新的发展模式和创新的技术路径推动乡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确保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的发展曲线不断上扬;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远大征程上成为“先行者”,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铁杵成针的执着,带领广大农民走上产业升级的致富之路。三、为“民”践履“迎暖风”,唱“雏凤清音”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貌”,镌刻于“稻菽麦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
16、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不入基层,便无法深刻感知人民的可敬、可亲、可爱。广大基层青年干部要在心头将人民群众置顶,设为“特别关注”,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做到心系“民之所想”、服务“民之所盼”,以矢志奉献的无私精神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自己的“心头大事”,做到面对急难险重工作干在前、面对群众需求走在前,切实把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跟进、责任在一线落实,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融入为群众服务的点滴行动中,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
17、觉争当为民造福的“勤务员”。2024年七一建党103周年学习心得感悟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在惊涛骇浪中争渡向前、于深水险滩中破局开篇,不仅向人民、向时代交出了一份份彪炳史册的答卷,更锻造了自强不息、砥砺向前的精神、气节与风骨。第103个党的生日即将到来,广大党员干部,让我们共话“七一”,透过时光再溯过往,真正循“声”向前共鸣“奋斗之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担当投身新时代党的建设中去。一、共话可歌可泣的艰辛历程,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向前,坚定许党报国的志向共鸣“冲锋号”。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烟波浩渺,“小小红船”破浪起航,从此山河换了人间、人间有了希望。革命先辈以敢
18、为人先的魄力、以追逐理想的笃定,用身躯铸就保家卫国的城墙、用鲜血染红了通往梦想的道路,一路走来,既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觉醒,亦有纵横两万五千余里的坚韧,既有箪路蓝缕、自力更生的果敢,亦有乘风破浪、敢于突围的勇气可歌可泣的艰辛历程、奋斗过往应该烙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每当回想都能激起精神的伟力、思想的共鸣。广大党员干部当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向前,在深挖精神富矿、麻续红色血脉中燃起继续前行的力量,始终做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真正坚定许党报国的志向共鸣奋楫笃行的“冲锋号”。二、共话感动人心的榜样人物,循“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向前,挺膺为民担当的脊梁共鸣“奉献音”。“为人民而生,因
19、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温暖故事,到秋收起义中双向奔赴的“拥军水桶”,从家喻户晓的焦裕禄、孔繁森、王进喜,到如今接棒奋斗的黄大发、张桂梅、每一位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光阴流转、岁月不言,但人性的光辉永远闪耀、为民的情怀一路高燃。广大党员干部让我们共话感动人心的榜样人物,在追忆、怀念、看齐、学习中校准奋斗航向、淬炼担当精神,始终怀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价值追求,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牵挂于心、落实到地,真正循“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向前,在抵磨担当中共鸣“奉献音”。三、共话闪闪发光的美好未来,循“满眼生机转
20、化钧”的梦想向前,怀揣功成有我的追求共鸣“奋斗声”。“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走进新时代的飞跃突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矢志不渝、攻坚克难的精神与定力拼搏向前,不仅翻越了道道沟坎、闯过了次次难关,也创造了无数闪耀世间的人间奇迹,真真切切升腾起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日子。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党员干部当共话闪闪发光的美好未来,用心循“满眼生机转化钧”的梦想向前,始终抱持着“做好自己的事”的笃定与专注、拿出“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与坚韧,在伟大时代成就非凡业绩,真正怀揣
21、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追求共鸣“奋斗声”。2024年党员干部七一建党103周年学习心得体会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书写了中华民疑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103岁生日,广大党员干部要循“七一”印迹,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只有筑牢忠诚之魂、练就过硬本领、厚植为民情怀,才能走稳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一、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印迹”,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胆忠心”,走好许党报国的“忠诚路”。“红色江山
22、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历史不会忘记,在风雨如晦的年代,是革命先辈高擎信仰的火炬,义无反顾地踏上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回首漫漫长征路、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一批批英雄前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对党忠诚的不朽诗篇,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忠诚”镌刻在信仰中,始终抓住对党忠诚这个根本,永葆“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的鲜明本色,做到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走好“矢志不渝”的“忠诚路”。二、循“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实干印迹”,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作为”,走
23、好功成有我的“奋斗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百余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脐手服足、攻坚克难,在奋斗路上风雨兼程、斩关夺隘。不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还是在疫情防控工作,共产党员始终做表率、当先锋,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党的鲜红旗帜始终在干事创业一线高高飘扬。如今,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当做到力学笃行,让“奋斗力量”奔涌于怀,主动走上新时代的舞台和“战场”,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和果勇冲锋在前,积极揽起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担,以“功成必定有我”之心,服务大局、助力发展。要保持
24、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争做敢于斗争的奋进者、搏击者,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铸就新的辉煌。三、循“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印迹”,以“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公仆姿态”,走好人民至上的“为民路”。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中国共产党人笃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故事,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疫情面前团结人民群众共同战疫,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要摆正心态、摆正位置,自觉走进、融入到群众中去,坚持身子下沉、眼暗向下看、脚步朝下走,与群众“商”、领群众“干”、让群众“评”,以“滚石上山”的恒心和韧劲,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用“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绘就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