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分层练习基础巩固1.北宋时从越南弓I进,在我国东南地区推广的优质粮食作物是()A.占城稻B.小麦C.玉米D.土豆2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A.定窑B.汝窑C.景德镇D.哥窑3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北宋时期的()A.四川地区B.开封C.广州D.杭州4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5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A.唐朝末年B.北宋中期C.南宋时期D
2、元朝时期6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相对安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统治者重视南方经济发展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的是哪些地区?(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最终完成于何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能力提升1.北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C.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
3、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3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在行省制度下,经济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下列关于元朝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棉花种植得到推广,棉纺织业发展迅速B.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C.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D.以上都是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晚
4、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材料二:南宋临安城“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东京城商业繁荣的表现。(2)材料二反映了南宋临安城怎样的商业景象?(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东京城和南宋临安城商业繁荣的共同原因。拓展创新1 .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为了管理
5、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材料二: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元世祖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弓I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怎样的对外交往情况?(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对我们今天的启示。答案基础巩固1.A2C3A4.B5.C6C7.(1)苏州和湖州。(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统治者重视南方经济发展。能力提升1 A
6、2 D3 D4 .(1)人口稠密;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分不清,可随处开设商店;小商贩不限在特定市区,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交易时间不受限制,有夜市;城内有各种商业街道和店铺。(2)商业非常繁荣,店铺众多,商品丰富。(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繁荣奠定了基础;城市人口的增加,市场需求大;政府对商业的政策相对宽松;交通便利等。拓展创新1 .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城市经济繁荣等。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使得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方面,弓I进了优良品种,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手工业方面,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等取得显著成就,技术精湛,产品质量高。商业方面,城市商业繁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了纸币,海外贸易发达,与世界许多地区有贸易往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2 .(1)政府重视,设立市舶司管理;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农业、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2)元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吸弓I了众多外国商人、旅行家来到中国,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展示了元朝的繁荣和开放。(3)启示:要重视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要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