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3337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4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942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C卡收发卡机 标准 JT T 603-2004.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9 3 . 0 8 0 . 3 0 P 6 6 备案号 署 中 华 少 味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k标 准 J T / T 6 0 3 - 2 0 0 4 公路收费非接触式 I C卡收发卡机 C o n t a c t l e s s I C c a r d d i s t r i b u t o r a n d r e c e i v e r f o r h i g h w a y t o l l 2 0 0 4 - 1 1 - 0 2发布 2 0 0 5 - 0 2 -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部发布 J T / T 6 0 3 - 2 0 0 4

2、 目次 前言 , 3 4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一3 5 3 术语和定义 , , , 3 6 4 分类 , , , , , 4 , , , , , , 。 , , , , , , 1 , , , , 3 6 5 技术要求 , , 3 7 6 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7 检验规则 , , , 。 4 1 8 标志、 包装、 运输与 贮存 , , 一 4 2 J T / T 6 0 3 - 2 0 0 4 前言 本标准由 全国 交通工程设施( 公路)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2 2 3 )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所、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深圳市金最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石家庄优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省电 子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伟铭。 本标准参编

4、人员: 杨志达、 罗锦兴、 赵雪平、 陈杰、 韩西京、 陈叶、 卫邦、 李鹏林、 李忠、 刘勇。 J T / T 6 0 3 - 2 0 0 4 公路收费非接触式 I C卡收发卡机 1 范围 本 标准规定了 公路收费非接触式I C 卡收发卡机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 产品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 验规则、 产品的标识、 包 装、 运输与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收费非接触式 I C卡收发卡机产品。停车场、 地铁 、 轻轨等需要自动收、 发非接触 式 I C 卡的产品 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5、 的 修改单( 不包括 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1包装储运图示 标志( e q v I S O 7 8 0 : 1 9 9 7 ) G B / T 2 4 2 3 . 1电工电 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 低温试验方法 ( id t I E C 6 0 0 6 8 - 2 - 1 : 1 9 9 0 ) G B / T 2 4 2 3 . 2电工电 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第2 部分: 试验

6、方法试验B : 高温试验方法 ( id t I E C 6 0 0 6 8 - 2 - 2 : 1 9 7 4 ) G B / T 2 4 2 3 . 3电工电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e q v I E C 6 0 0 6 8 - 2 - 3 : 1 9 8 4 ) G B / T 7 4 2 3 . 1 0电工电 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R : 振动( 正弦) 试验方法 ( id t I E C 6 0 0 6 8 - 2 - 6 : 1 9 8 2 ) G B / T 2 4 2 3 . 1 7电工电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 a : 盐雾试

7、验方法( e q v I E C 6 0 0 6 8 - 2 - 1 1 : 1 9 8 1 ) G B / T 3 6 8 1塑料自 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 B / T 4 9 4 2 . 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e q v I E C 6 0 9 4 7 - 1 1 : 9 8 8 ) G B / T 5 0 8 0 . 7设 备可靠性试验、 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 案( i d t E E C 6 0 5 - 7 : 1 9 7 8 ) G B 8 8 9 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 类似 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 e q v E E C 6 0

8、 0 6 5 : 1 9 9 8 ) G B 9 2 5 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 骚扰限 值和测量方法( id t C I S P R 2 2 : 1 9 9 7 ) G B / T 1 7 6 2 6 . 2电 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d t I E C 6 1 0 0 0 - 4 - 2 : 1 9 9 5 ) G B / T 1 7 6 2 6 . 3电 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3 : 1 9 9 5 ) G B / T 1 7 6 2 6 . 4电 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 快速瞬变脉

9、冲群抗扰度试验 (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4 : 1 9 9 5 ) J T / T 4 5 2 . 1公路收费 非接触 式 I C 卡 第1 部分 物理特 性 J T / T 5 9 3 -2 0 (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指标及测试 方法 S J 3 2 1 3一般电 子产品运 输包装基本试验方法: 汽车运输试验 3 5 J T / 丁 6 0 3 - 2 0 0 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非接触式 I C卡 c o n t a c t le s s I C c a r d 以 封装在塑料卡基内的 集成电路芯片( I

10、 C ) 为信息载体, 并以近距离( 鉴1 0 C M ) 非接触( 无线通信) 方 式进行信息读写的卡。 3. 2 通行卡 p a s s i n g c a r d 在封闭 式收费系统的人口车道向 通过车辆 ( 收费公路使用者) 发放的记录 有人口收费站名 ( 编 号) 、 时间等人口 信息的非接触式I C 卡。 通行卡由车辆带到出口收费站后作为缴纳通行费的计费凭 证 。 3. 3 发卡机c a r d d i s t r i b u t o r 用于封闭式收费制式, 设在收费站人口车道处 , 读写非接触式 I C卡, 发放通行卡, 和收卡机一起对 通行卡的周转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机电装置。

11、3. 4 收卡机 c a r d r e ce iv e r 用于封闭式收费制式, 设于收费站出口车道处, 读写非接触式 I C卡, 回收和存放通行卡, 和发卡机 一起对通行卡的周转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机电装置。 发卡机和收卡机统称为卡机。 3 . 5 卡箱c a r d s l a c k e r 在收发卡过程中用于存放通行卡并能够批量地将通行卡在收卡机和发卡机之间周转的容器。卡箱 内置数据记忆单元、 通讯接口, 通过收卡机、 发卡机或其他专用设备, 可对通行卡周转情况进行管 理。 3 . 6 滞卡率 c a r d 一 a m m i n g r a t e 在发( 或收) 卡过程中, 一 定

12、数量的卡( 1 0 万张) 由于 发( 或收) 卡机的机械或电子故障使得卡被卡住 的比率。 4 分类 卡机由卡传动机构、 非接触式 I C卡读写器及天线、 卡箱及其驱动结构、 控制电路、 机壳、 通信接口、 状态显示及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 4 . 1 分类 按照应用环境的不同, 卡机可分为亭内型和亭外型两种; 按照功能的不同, 可分为可收可发、 只可收或只可发三种。 4. 2 型 号 产品型号如下: J T / T 6 0 3 - -2 0 0 4 一 下 K J巨二 巨二 匕 可 收 可 发 :SF;只 收 zs;只 发 :ZF 亭内型: N ; 亭外型按适用环境温度等级分为: WA, WB

13、 , WC , WD 卡机代号 生产企业代号 les 5 技术要求 5 . , 外观结构要求 5 . 1 . 1 卡机表面光滑、 平整、 美观、 涂层色泽均匀, 无锈蚀、 凹痕、 划伤、 裂缝和变形, 无裸露基体, 其理化 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5 . 1 . 2 卡机箱体设计应方 便检查、 维修与日 常维护。卡机箱体出线开孔位置、 大小应合适, 箱门开、 闭 灵活, 能防尘和防水流入。 箱内 接线整齐, 走线横平竖直, 符合视觉美学要求。 亭外型收发卡机还要求 出 线管与 箱体开孔要密闭良 好, 箱锁应采取防水与防锈措施, 箱门密封良 好。 5 . 1 . 3 卡箱具有较

14、高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精度, 长时间使用不变形。 5 . 1 . 4 铭牌上所有文字和符 号清晰、 正确、 牢固。 5 . 2 工作环境条件 5 . 2 . 1 工作环境温度 亭内型: 一 5 一+ 5 5 C ; 亭外型: A级: - 5 一十 5 5 9 0 ; B级: 一2 0 一+ 5 5 C; C 级: 一 4 0 一十 5 0 9 C ; D级: 一 5 5 一+ 4 5 C0 5 . 2 . 2 相对湿度: 不大于 9 5 % a o 5 . 2 . 3 大气压力: 8 6 k P a 一1 0 %P a a 5 . 2 . 4 电源电压: 交流2 2 0 x( 1 11 5 % a

15、 ) V, 频率: 5 0x ( 1 14%)13z. 5 . 3 功能要求 卡机能够完成自 检, 能根据上位机的命 令自 动地完成收卡或发卡、 读写卡、 计数( 增加/ 减少) 、 装人 卡箱等一系列动作, 并将卡机的操作结果和当前状态向上位机报告。 5 . 3 . 1 非接触式I C 卡数据读写功能 内 置非接触式I C 卡读写模块及天线, 可 对非接触式I C 卡进行读写。 5 . 3 . 2 显示功能 能够显示电 源及工作状态指示, 显示卡 箱状态和卡的数量。 5 . 3 . 3 卡机功能和要求 5 . 3 . 3 . 1 上位机可以 通过 命令控制卡机读写模块对身份卡、 公务卡等进行

16、 读写及处理。 5 . 3 . 3 . 2 卡机有下列处理功能: a ) 收卡机能将插人的通行卡收 到读写天线位置; b ) 收卡机可以 对停留在 读写位置的通行卡进行读写; 。 ) 收卡机可以将停留在读写位置的通行卡退出或收人卡箱; d ) 发卡机能将卡 箱内的通行卡收到读写天线位置; e ) 发卡机可以对停留 在读写位置的 通行卡进行读写; 3 7 J T/ T 6 0 3 - - 2 0 0 4 0 发卡机可以将停留 在读写位置的通行卡发出; 9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 更换卡箱; h ) 断电 能自 动保存卡数; 1) 卡机工作过程中, 应上报必要的信息。 5 . 3 . 3 .

17、3 变形的卡翘曲 高度小于卡标准厚度的 两倍时卡机能正常收或( 和) 发卡。 5 . 3 . 4 卡箱功能 a ) 卡箱内的卡按回收顺序整齐存放; b ) 卡箱内 应有可断电的 数据记忆存储单元, 以记录卡箱内卡数和卡箱的唯一I D 号, 并在任一台 卡机上均可读出。 5 . 3 . 5 自 检功能 a ) 上电过程中卡机自 检, 并向 上位机上报必 要信息; b ) 每次安装卡 箱后, 卡机自 动检测卡箱中卡数, 并向上位机上报并显示。 5 . 3 . 6 报警功能 卡箱中的卡已发完或将收满时有不同 声/ 光提示, 卡被卡住或读写错误时 有不同 声/ 光报警。 5 . 3 . 7 数据通讯接

18、口 卡机应采用计算机通用的通讯接口。 5 . 4 性能要求 5 . 4 . 1 卡收或发时间: 少于 3 s , 5 . 4 . 2 可接受外形尺寸符合 T / T 4 5 2 . 1 的规定。 5 . 4 . 3 滞卡率: 小于 1 / 2 00 0 0 , 5 . 4 . 4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 T B F ) 不少于5 0 0 0 h ;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M TIR ) 不大于0 . 5 h ; 使用寿命不少于 1 0 0 万张。 5 . 4 . 5 换卡箱时间: 少于3 0 s / 次。 5 . 4 . 6 噪声: 正常工作时小于 6 0 d B o 5 . 5 亭外型收发卡

19、机机箱防护等级 亭外型卡机的机箱符合I P 5 3 要求。 5 . 6 电气安全性能 产品的基本安全应符合G B 8 8 9 8中I 类设备的有关要求。 5 . 6 . 1 绝缘电阻: 产品的电源接线端子与卡机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 0 0 MZ a 5 . 6 . 2 介电强度: 接线端子与卡机外壳间应能承受有效值为 1 5 0 0 V , 5 0 11 z 交流电压, 持续 l n i n 无飞 弧、 无击穿现象。 5 . 6 . 3 安全接地: 产品应设安全保护接地端子, 并清楚注明“ 万 ” 标示。 接地端子与卡机机壳连接可 靠, 接地端子与机壳的接触电 阻应小于0 . 1 S 1

20、 . 5 . 7 电磁兼容要求 5 . 7 .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按6 . 8 . 1 对 操作人员正常使用卡机时可能接触的点和表面以 及用 户维修点进行静电放电 抗扰度试 验。对所确定的 放电 点采用接触放电, 试验电压为4 k V 。至少施加1 0 次单次放电, 放电之间间隔至少 i s 。产品的各种动作、 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常。 5 . 7 . 2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要求 按6 . 8 . 2 对正 常工作的卡机进行辐射电 磁场抗扰度试验, 对正常运行的卡机四 个侧面分别在发射 天线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位置进行试验, 发射场为 3 V / m 。产品的各种动作、 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 常

21、。 3 8 J T / T 6 0 3 - 2 0 0 4 5 . 7 . 3 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抗扰度要求 对卡机的电源端口、 信号和控制端口以及机箱的接地线按 6 . 8 . 3 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 验。将2 k V试验电压通过祸合/ 去祸网络施加到供电电源端 口和保护接地上 , 将 1 k V试验电压通过祸 合/ 去藕网络施加到输人输出信号和控制端口上, 施加试验电压五次, 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 1 m i n , 产品 的各种动作、 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常。 5 . 8 环境适应性能 5 . 8 . 1 亭外型卡机的 耐盐雾腐蚀性能 亭外型卡机产品的印刷电路板、 传动机构和外壳防

22、腐层及其支撑底板( 其他部件由供需双方协定) 按G B / T 2 4 2 3 . 1 7 的方法, 经过1 6 8 h 的试验后, 应无明 显锈蚀现象, 金属构件应无红色锈点, 印刷电 路板 经过2 4 h自然晾干后功能正常。 5 . 8 . 2 机械 环境适应性能 卡机通电工作时, 在振动频率 2 H z 一1 5 0 H z 的范围内按 G B / T 2 4 2 3 . 1 0的方法进行扫频试验。在 2 H z 一 9 H z 时按位移控制, 位移3 . 5 m m ; 9 H z 一 1 5 0 H z 是按加速度控制, 加速度为2 0 . / s 2 0 2 H z - 9 H z

23、 -1 5 0 H z 9 H - 2 H z 为一个循环, 扫频速率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 共经历 2 0 个循环后, 产品功能正常, 结构不受影 响, 零部件无松动。 5 . 8 . 3 耐候性能 产品的外壳防腐层及其支撑底板( 其他部件由供需双方协定) 按 6 . 9 . 6 经过两年自然曝晒试验或经 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累积能量达到3 . 5 x 1 0 2 Q / m 2 后, 产品 外观应无明显褪色、 粉化、 龟裂、 溶解、 锈蚀等 老化现象, 非金属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保留率应大于9 0 %. 6 试验方法 6 . , 试验条 件 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 可靠性试验外, 其他试验均在下述

24、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 2 5 士 1 0 C ; 相 对湿度: 5 0 %士 5 %; 大 气压力: 8 5 k P a 一 1 0 6 k P a o 6 . 2 外观结构检查 用目测法进行, 应符合5 . 1 0 6 . 3 功能试验 使产品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按“ 使用说明书” 中的 操作程序, 至少满足5 . 3 的要求。 6 . 4 性能试验 6 . 4 . 1 卡箱容量 卡箱应能装人厚度为 0 . 7 6 n m m、 不少于额定规格张数的通行卡。 6 . 4 . 2 滞卡率 滞卡率测试采用表面亚光质地的新卡进行, 卡厚 0 . 7 6 m m, 表面无污染 , 卡面平整无

25、翘曲变形。使卡 机连续进行收卡或发卡操作, 每次收或发卡到额定规格张数时更换卡箱。连续测试 1 0 万张, 卡被卡住 的次数不大于五次。 6 . 4 . 3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 T B F 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1 T I T 按 G B / T 5 0 8 0 . 7的规定进行, 应符合 5 . 4 . 4 0 6 . 4 . 4 卡收或发时间和 换卡箱时间 用精度为 0 . 1 级秒表进行测试, 应符合 5 . 4 . 1 和5 . 4 . 5 a 6 . 4 . 5噪声检测 使用声强计在与设备等高、 距设备 l m处测得, 在四个方向各测试一次, 平均后得出, 应符合 3 9 J T

26、/ T 6 0 3 - 2 0 0 4 5 . 4 . 6 0 6 . 5 电源适应性试验 用自 藕变压器或可调交流电源给卡机供电, 测试电压分别为1 8 7 V -2 0 0 V -2 2 0 V -2 5 3 V -2 2 0 V 2 0 O V -1 8 7 V 。 每调 整到一档电压并稳定后, 都分别开启和关闭卡机电源开关, 并检查逻辑和功能是否 正常。_ 6 . 6 亭外型卡机机箱Y v 壳防护要求试验按G B / T 4 9 4 2 . 2 有关试验方法进行。 6 . 7 电 气安全性能试验 6 . 7 . 1 绝缘电阻 用精度 1 . 0 级、 5 0 0 V的兆欧表在电源接线端

27、子与卡机机壳之间 测量, 应满足5 . 6 . 1 要求。 6 . 7 . 2 介电强度 用精度 1 . 0 级的耐电压测试仪在电源 接线端子与卡机机壳之间测量, 应满足5 . 6 . 2 要求。 6 . 7 . 3 接触电阻 用精度 0 . 5 级、 分辨力O . O M 的电阻表在卡机机壳顶部金属部位与安全保护接地端子之间测量, 应 满足 5 . 6 . 3 要求。 6 . 8 电磁兼容性试验 6 . 8 .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2 , 按照G B / T 1 7 6 2 6 . 2 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7 . 1 0 6 . 8 . 2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28、 确定试验等级2 , 按照G B / T 1 7 6 2 6 . 3 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7 . 2 0 6 . 8 . 3 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 3 , 按照 G B / T 1 7 6 2 6 . 4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7 . 3 0 6 . 9 环境适应性试验 6 . 9 . 1 耐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按G B / T 2 4 2 3 . 1 规定进行, 亭内型卡机在 一 5 条件下, 亭外型卡机在一5 C ( 一2 0 9 C , 一 4 0 -C , 一 5 5 9 0 ) 条件下, 产品应能正常启动、 运转, 应满足5 . 3和5

29、. 4 要求。 6 . 9 . 2 耐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按G B / T 2 4 2 3 . 2 规定进行, 亭内型卡 机在+ 5 5 条件下, 亭外型在十 5 5 C ( 十 5 5 0 C , + 5 0 9 C , + 4 5 9 C ) 条件下, 产品 应能正常启动、 运转, 应满足5 . 3 和5 . 4 要求。 6 . 9 . 3 耐湿热性能试验方法 按G B / T 2 4 2 3 . 3 规定进行, 在4 0 士 2 0 C , 相对湿度9 5 % 1 2 %条件下, 产品应能正常启动、 运转, 应 满足5 . 3和5 . 4 要求。 6 . 9 . 4 盐雾试验 按 G B

30、/ T 2 4 2 3 . 1 7 规定进行, 产品应满足5 . 8 . 1 要求。 6 . 9 . 5 耐机械振动性能试验方法 按 G B / T 2 4 2 3 . 1 0 规定进行, 产品应满足5 . 8 . 2 要求。 6 . 9 . 6 耐候性能试验方法 耐候性能可用自然曝晒试验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两种方法测验。 6 . 9 . 6 . 1 自然曝晒试验按照 G B / T 3 6 8 1 的规定进行。 6 . 9 . 6 . 2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按 T / T 5 9 3 -2 0 0 4 5 . 9 规定执行。 6 . 1 0 运输试验方法 按S J 3 2 1 3 规定进行,

31、产品结构不受影响, 零部件无松动, 产品的各种动作、 功能及运行逻辑应正 常。 4 0 J T / 下 印 3 - 2 以科 7 检验规则 7 . 1 一般规定 产品在定型时( 设计定型、 生产定型) 和生产过程中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并应符合各项规定 的要求。 7 . 2 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 . 3 出厂检验 7 . 3 . 1 产品出厂检 验由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表1 规定逐项进行检验, 合格后签发合格证, 方 可 出厂 。 7 . 3 . 2 出厂检验中, 若出现一项不合格, 则应返修, 返修后重新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 若仍不合格, 则 判为不合

32、格品。 7 . 4 型式检验 产品的型式检验一般由国家法定的质量监督机构组织进行。 7 . 4 . 1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试验: a )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 b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 工艺有较大改变 ,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 . 4 . 2 型 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 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三个完整的 标志 产品。 7 . 4 . 3 型式检验的项目及顺序按表 1 规定。 表1 卡机检验规则 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备注 1外观结构要求 5. 16. 2J了 2功能要求 5. 36

33、. 3JJ 3性能要求 5. 46. 4了0 4电源适应性 5. 2 . 46. 5JJ 5 机箱防护要求 5. 56. 6了0亭外型 6绝缘电阻 5. 6. 16 . 7. 1JJ 7介电强度5. 6. 2 6. 7. 2 J 召 8接触电阻 5. 6. 3 6. 7. 3 J J 9电磁兼容性 5. 7 6 . 8 J O 1 0耐低温性能 5. 2. 16. 9. 1JO 1 1耐高温性能 5. 2. 16. 9. 2JO 1 2耐湿热性能 5. 2. 26. 9 . 3JO 1 3耐盐雾腐蚀性能 5. 8. 16. 9 . 4丫O亭外型 J T / 下 6 0 3 - 2 0 0 4

34、表 1 ( 续 ) 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备注 1 4耐机械振动性能5. 8. 26 . 9 . 5了O 巧耐候性能5. 8. 36 . 9. 6丫O亭外型 1 6运输试验6. 1 0JO 注: J为检验项目, O为不检验项目。 7 . 4 . 4 型式检验中, 安全性能不合格时, 该次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若其他项 目出现不合格, 应在同一批 产品中 加倍抽取样品, 对 不合格项进行检验, 若仍不合格, 则该型式检验批产品 判为不合格。 8 标志、 包装、 运输与贮 存 8 . 1 产品标志 8 . 1 . 1 产品标志可采用铭牌或直接喷刷、 印 字等形式, 标志应清晰,

35、 易于识别且不易随自 然环境的变化 而褪色、 脱落。产品标识上应注明: a )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及商标; b )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及产地; c ) 输人额 定电 压、 频率; d ) 功耗 ; e ) 重量; f ) 产品编号; 9 ) 制造日期。 8 . 1 . 2 包装贮存标志应符 合 G B / T 1 9 1 的 有关规定, 应标有“ 注意防潮” 、 “ 小L 轻放” 等图案, 还应在收 发卡机产品包装箱上印刷如下内容: a )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及商标; b )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c ) 重量: x x x k g ; d ) 外形尺寸( m m ) : 长x 宽x 高

36、; e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f ) 产品 编号。 8 . 2 包装 8 . 2 . 1 外包装箱宜用木箱, 内部用瓦楞纸箱加聚氨醋泡沫塑 料缓冲, 包装应牢固 可靠, 能适应常用运输 工具运送 。 8 . 2 . 2 产品 包装箱内应随带如下文件: a ) 产品合格证; b ) 产品 使用说明书; 。 ) 装箱单; d ) 随机备用附件清单; e ) 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8 . 3 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 规运输工具运输, 运输过程应避免剧烈振动、 雨雪淋袭、 太阳曝晒、 接触腐蚀性 气体及机械损伤。 4 2 J T/ 丁8 0 3 -2 0 0 4 8 . 4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通风、 干燥、 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的 仓库中, 环境温度一 1 0 一 4 0 C , 相对湿度小于 9 0 %, 且周围 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强磁场作用。 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1 5 c m , 距离墙壁、 热源、 冷源、 窗口 或空气人口 至少5 0 c m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