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3359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6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425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9726-2001.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5 3 . 1 0 0 P9 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9 7 2 6 -2 0 0 1 路面铣刨机试验方法 R o a d mi l l i n g ma c h i n e -T e s t m e t h o d s 2 0 0 1 - 0 6 - 2 2发布2 0 0 1 - 1 0 - 0 1实施 中 国 机 械 工 业 联 合 会发 布 J B / T 9 7 2 6 - 2 0 0 1 目次 前言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1 2 引用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3 试验准备 , , 1 4 试验方法 、 , . . 2 5 试验结果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1 2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 测试记录表 1 3 J B / T 9 7 2 6 - 2 0 0 1 前言 本标准是对J B / T 9 7 2 6 -1

3、9 9 9 K 路面铣刨机 试验方法的 修订。 本标准与J B / T 9 7 2 6 -1 9 9 9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增加了 输送装置的回收带速度测定和回收率测定的内 容; 增加了密封性、 润滑油和液压油清洁度及油温测定的内 容; 取消了工作质量测定、重心位置测定、 转向 尺寸测 定的 具体方法和表 1的 “ 测量精度要求” 的叙述,均改为引用相关标准的规定; 爬坡能力测定中的 坡度角和 停车制动测定中的 坡度 角均改为1 5 %或最大 设计坡度; 噪声测定现提供声压级和声功率级两种测试方法; 取消了样机试验结束后的解体检查及相应的 规定; 方向盘的转动圈数和 操纵力及行程的

4、测试状态统一 规定为怠速状态; 工 业性试验的 试验时间改为2 0 0 h , 其中铣刨作业时间 改为不少于 1 0 0 h ; 增加附录A , 将原正文中的测量记录表均放人附录A中。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 标准自 实 施 之日 起代 替J B / T 9 7 2 6 -1 9 9 9 , 本标准由机械工 业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镇江华晨华通 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清、 吴春荣、崔六零、 朱志滨、 吴其友、 杨耀锡、 吴润才。 本标准于 1 9 8 8 年3 月1 0 日以Z B J 8

5、 5 0 0 8 -8 8 首次发布, 于1 9 9 9 年8 月标准号调整为J B / T 9 7 2 6 -1 9 9 9 , 本次为第一次 修订。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9 7 2 6 - 2 0 0 1 路面铣刨机试验方法 Ro a d mil l ing ma c h i n e -Te s t me t h o d s 代替 7 B / 1 9 7 2 6 -1 9 9 9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轮式路面铣刨机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 适用于轮式路面 铣刨机 ( 以 下简称铣刨机) . 履带式路面铣刨机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

6、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r 8 5 9 2 -2 0 0 1土方机械 轮胎式机器转向尺寸的测定 G B / r 1 6 7 1 0 .2 -1 9 9 6工程机械 定置试验条件下机外辐射噪声的 测定 G B / T 1 6 7 1 0 .3 -1 9 9 6工程机械 定置试验条件下司机位置处噪声的测定 G B / T 1 6 7 1 0 .4 -1 9 %工 程 机 械 动 态 试 验 条 件下 机 外 辐 射 噪 声的 测 定 G B /

7、 T 1 6 7 1 0 .5 -1 9 9 6工程机械 动态试验条件下司机位置处噪声的测定 J B / T 3 6 9 0 -1 9 9 9土方机械 整机及其工作装置和部件的 质量测量方法 J B / T 3 8 7 3 -1 9 9 9土方机械 重心位置测定方法 J B / T 7 6 9 0 -1 9 9 5工程机械 尺寸和性能的单位与测量精度 J G / T 6 9 -1 9 9 9液压油箱液样抽取法 1 G / T 7 0 -1 9 9 9油液中固体颗粒污物的显微镜计数法 3 试验准备 3 . 1 技术资料 a ) 铣刨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主要部件和备件目 录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资料;

8、b ) 试验铣刨机应有发动机、 主离合器、 变速箱、 液压泵及液压阀的台 架性能试验报告或产品合格 证 。 3 . 2 试验 样机 3 . 2 . 1 提供试验的 样机至少为 1 台。 先进 行整 机性能试验,然后投人工业性试验。 3 . 2 . 2 试验前, 样机应处于 正常工作状态。将样机的主 要性能参数 ( 设计值 填人附录A( 标准的附 录) 的表A l o 3 . 3 测量仪器及测量精度 3 . 3 . 1 测量仪器应按技术规范定期校准, 并经法定计量部门的认可。 在各项试验前应对仪器进行检定。 3 . 3 . 2 对各种直接测量参数. 若无特殊说明, 均取三 次测量平均值。 测量精

9、度 应符合 J B / T 7 6 9 0 的规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 0 0 1 - 0 6 - 2 2批准2 0 0 1 - 1 0 - 0 1实施 I J B / T 9 7 2 6 - 2 0 0 1 定。 3 . 4 试验场地 a ) 定置试验场地应为平坦的坚实地面。 在样机最大外形尺寸范围内. 地面各向坡度不应大于0 . 5 %, 平面度不大于3 m m / m z ; b ) 牵引、行驶、 行车制动试验场地应为平坦、 附着性能良 好的 地面, 纵向 坡度不大于 。 . 5 %, 横 向 坡度不大于2 %;试验道路的直线部分长度不应小于 l o o m ,宽 度不应小于被试样机宽

10、度的2 倍; 。 ) 转向试验场地应为压实或铺砌的 地面, 该地面 使轮胎具有良 好的附着力, 能清晰显示轮胎压痕, 且不因机器转弯而受到破坏。 试验场地应平坦,各向坡度不大于 3 %, 场地大小应能满足样机作全M 周运动; d ) 爬坡和坡道制动试验场地应为经充分压实的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坡道 ( 允许在坚实的土质 坡道上试验) , 坡度为 1 5 % 或最大设计坡度。坡道长度应超过整机长度的 3倍, 其中 测量区段前的坡 道应为样机长度的 1 .5 倍, 坡道宽 度大于样机宽度的2 倍。 4 试验 方法 4 . 1 . 1 主要几何尺寸测定 测定条件 : ) 样机为整机丁作质量,状态按图

11、 1 所示; 图 1 样机主要几何尺寸测定 b ) 试验场地按3 . 4 a ) 的要求。 4 . 1 . 2 仪器设备 l m直尺、 5 m钢卷尺、 线坠等。 J B / T 9 7 2 6- 2 0 01 4 . 1 . 3 测定方法 样机静止 停放在测量场地上, 转向轮 处在直线位置 ( 转向角为零) , 按图1 和表A 2的各项参数进 行测量并记录。 4 . 2 工作质量测定 4 . 2 . 1 测定条件 a )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b ) 发动机熄火,制动器放松 ; 。 ) 铣刨装置升至最高极限位置口 4 . 2 . 2 测定方法 按J B / T 3 6 9 0 的规定测定表A

12、3 中的 项目, 测量结果记人表A 3 , 4 . 3 轮胎接地比 压测定 4 . 3 . 1 测定条件按 4 . 1 . 1 0 4 . 3 . 2 用压印法测出各轮压痕面积和水平投影面积 ( 见图2) , 按式 ( 1 ) 、 式 ( 2) 确定轮胎接地比M. 测量和 计算结果记人表A 4 . , 、一 M g xA,” 二 M g xB,” ( 2) 式中: PI 平均压痕比 压. k P a ; P =-平均投影比压, k P a ; M - 整机工作质量, k g ; g 一 一 一 重力加速度, m / s z ; A - 所有轮胎凸起部分的压痕面 积之和, C M ; 刀 所有轮

13、胎凸起部分和凹 陷部分水平投影面积之和,c m 图2 轮胎压痕面积 4 . 4重心位置便吐 足 4 . 4 . 1 测定条件 测定条件按4 .2 . 1 的规定; 4 . 4 . 2 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按J B / T 3 8 7 3 的规定, 测量结果记人表A S . 4 . 5 操纵机构操纵力及行程的测定 4 . 5 . 1 测定条件 J B/ T 9 7 2 6 - 2 0 0 1 a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b ) 发动机转速为怠速状态。 4 . 5 . 2 仪器设备 测力计、 踏板力计、 卷尺、 直尺等。 4 . 5 . 3 测定方法 测力 计( 或 踏 板 力 计) 应 定点 在

14、操 纵杆 或 踏板 的 着 力 点 处。 测 定 时, 操纵 杆 或 踏板 从 起 始 位置以 正 常 操作 速 度均 匀 地 拉( 或 压) 向 终 点位 置, 读取 力的 最 大 值, 行 程为 测 定点 的 直线 移 动 距 离。 制 动 力和行程在行车制动 试验时同时进行测定。 测量结果记人表A 6 , 4 . 方向盘转动圈数测定 4 . 6 . 1 测定条件 a ) 样机发动机转速为怠速状态; b ) 样机不行驶。 4 . 6 . 2 测定方法 转动方向盘, 测定转向轮从直线行驶位置转至左 ( 或右) 极限位置的方向 盘转动的圈 数。测试结 果记人表A 7 , 4 . , 转向尺寸的

15、测定 4 . 7 . 1 测定条件 a )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b )铣刨装置升至最高位置; 。 ) 试验场地按3 .4 c ) 。 4 . , . 2 测定方法 样机的外侧轮胎通过直径和转弯直径按 G B / T 8 5 9 2 -2 0 0 1 中 7 . 1 和 7 .2的规定进行测定。 测试结 果记人表A S . 4 . 8 铣刨性能试验 4 . 8 . 1 铣刨装置非 作业工况试验 4 . 8 . 1 . 1 试验条件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4 . 8 . 1 . 2 仪器设备 卷尺、转速传感器、示波器 、秒表。 4 . 8 . 1 . 3 试验方法 : ) 在样机发动机处于标定转

16、速时, 测定铣刨鼓转速, 测试稳定时间不少于 l o s 。测试结果记人表 A9; b ) 测定铣刨鼓距地面最大提升高度和升降时间, 测试结果记人表A 9 ; 。 ) 把铣刨 鼓提升到最高极限位置时停机,l h 后测量升降液压缸的沉降 量, 测试结果记人表A 9 , 4 . 8 . 2 铣刨作业性能试验 4 . 8 . 2 . 1 试验条件 J BT I 9 7 2 6 - 2 0 0 1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4 . 8 . 2 . 2 仪器设备 应变仪、 示波器、 秒表、 力矩传感器、 集流环、 卷尺、 直尺、 流量表、 测速仪等。 4 . 8 . 2 . 3 试验方法 样机处于水平运行状

17、态, 发动机油门为最大供油位置. 以最低挡速度进人测试区, 分别以 不同铣 刨深度 ( 可根据样机最大铣刨深度的设计值, 均分为三或四个深度档次) 进行铣刨作业, 测出铣刨鼓 输人扭矩和铣刨鼓转速。铣刨 鼓为液压传动的样机, 则将行走速度调到能使样机在上述工况下稳定行 走的最高速度, 然后测出铣刨鼓驱动马 达的工作油压、 流量、 铣刨宽度、 铣刨深度、 铣刨距离、 铣刨 平整度和铣刨直线度, 并将测 试结果记人表A 1 0 , 各工况有效记录时间不少于2 0 s . 按式 ( 3) 和式 ( 4 )计算各丁况铣刨功率 ,测试结果记人表A1 0 , N _ M g nN = - . . . .

18、. . . . . . 9 5 5 0 ( 3) 一 。 一 6 0 r7yil7 式中: N 一一 铣刨功率, k W; M e一 铣 刨 鼓 输 人 轴 扭 矩 , N 。 n 铣 刨 鼓转 速. r / m i n ; P 一 一 铣 刨 鼓 马 达 工 作 压 力 , M P a ; 9 - - 马 达 通 过流 量, L / m in ; 1 7 y - 铣刨 液 压 马 达总 效 率; 刀 一 一铣刨鼓减速器总传动效率; 卜一铣刨鼓减速器传动比。 按式 ( 5 )和式 ( 6) 计算各工况下的生产率、小时作业油耗及燃油消耗率.并将结果记人表AI O e W = 生 x 3 6 0

19、0 T G. G .、 二- =x 3 6 0 0 T , 。 ( 5 ( 6) -甲 gw=Gw 式中:环 一生产率, m / h ; Y 所铣过路面的体积,。 , ; r - 一 一 铣刨时间, : ; G-l1 、 时作业油耗, g / h ; G y 耗油 量, g ; s w - p , 油消耗率, g / m , 4 . , 爬坡能力试验 4 . 9 . 1 试验条件 a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J B/ T 9 7 2 6 - 2 0 0 1 b ) 铣刨装置升至最高位置; 。 ) 天 气无雨, 风速不超过5 m / s ; d )试验场地按 3 .4 d ) o 4 . , .

20、 2 仪器设备 卷尺、 标杆、 角度仪、 秒表、风速仪等。 4 . , . 3 试验方法 4 . 9 . 3 . 1 样机以 稳定的最低速度接近爬坡起点后, 迅速将发动机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开始爬坡,直 到爬坡终了,记录 通过测试区的时间和 距离, 按式 ( 8 ) 计算爬坡速度, 测试结果记人表A l l , , , 一 , .6 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L , 爬 坡区 段 距 离, m ; t p 通 过 区 段 时间 , s ; 18 - 一平 均 坡度 角, ( 。 ); v ,6 爬 坡 速 度, k n

21、 o, 4 . , . 3 . 2 样机以低速最大油门爬坡, 中 途制动 停车1 0 : 以上, 然后重新起动爬坡. 将情况记人表A l l 。 4 . 1 0 坡道停车制动试验 样机在符合 3 .4 d ) 规定的试验场地上分别进行上坡、 下坡停车制动、 待完全制动后发动机熄火。 观察 】 O m i n 后,测定其下滑 距离, 测试结果记人表A 1 2 . 4 . ” 行车制动测定 4 . 1 1 . 1 试验条件 a )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 b ) 铣刨装置升至 最高位置; c )天气无雨,风速不超过 5 m / s ; d )试验场地按 3 .4 b) ; 。 ) 起始制动速度规定

22、为样机标定的最高车速。 4 . 1 1 . 2 仪器设备 五轮仪、 风速仪、 卷尺、 标杆等。 4 . 1 1 . 3 试验方法 a ) 当 样机稳定在起始制动速度时立即制动, 然后测量从发出 信号到完全停车所行驶的 距离, 并将 结果记人表A 1 3 o b ) 测定的起始制动速度应稳定在规定值的士1 0 % 范围内, 并按式 ( 9 ) 修正, 结果记人表A 1 3 , L 一 LS, (v zi (9 ) 式中: L . 一一修正后的制动停车距离,m ; L . 实 测制动停车 距离, m; 一规定起始制动车速, k m / h ; vl 试验时实测起始制动车速, k m / h o J

23、 B/ T 9 7 2 6 - 2 0 0 1 。 ) 按式 ( 1 0 )计算制动减速度值 (。) , .(l0) 并将结果记人表A 1 3 o v a = -,. 二 。 二 , - . “. 户. . . - - 2 5 . 9 几 式中:。 制 动 减 速 度. m/s. 4 . 1 2 行驶速度测定 4 . 1 2 . 1 试验条件 同4 . 1 1 . 1 的a) - d ) 。 4 . 1 2 . 2 仪器设备 五轮仪 、风速仪或秒表、卷尺、标杆等。 4 . 1 2 . 3 试验方法 a ) 测试时发动 机油门处于最大供油位置; b ) 待样机行驶速度平稳后, 进人5 0 m测试

24、路段,测定各挡速度, 往返各只次。 按式 ( 1 1 ) 计算实际车速. 结果记人表A 1 4 o L v m “ 一 J 力 “ 疏 . ./m in “ “ 、“ “ “ “ ” ” 式中: v m . . 最高实际车速, k m / h ; L 实际距离,m; t.,. 通过测量距离的平均时间, s o 4 . 1 3 牵引试验 4 . 1 3 . 1 试验条件 同4 . 1 1 . 1 的a ) - d ) , 试验环境温度为5 - 3 5 C . 4 . 1 3 . 2 仪器设备 负荷车、测力计、钢丝绳等。 4 . 1 3 . 3 试验方法 发动机在最大供油位置。样 机与作为制动设备

25、的 负荷车 之间通过测力计连接 ( 见图 3 ) 。负荷车的 牵引点高度应与样机挂钩高度一致,以保证牵引钢丝绳和样机纵轴线重合, 并与路面平行,目 测时应 无 明显歪斜 。 图3 牵引 试验 试验时依次固定各速挡位, 每次起步拖动负荷车后再逐渐 加载。负荷车应保证牵引力稳定. 其牵 J B/ T 9 7 2 6 - 2 0 0 1 引力的 平均值的波动不应大于 5 %。加载应由最小牵引力到最大牵引力分级进行, 在加载的过程中应 连续地同时记录下列各参数: 行驶时间和通过距离 ( 或速度) 、 燃油消耗、 发动机和驱动轮转速值, 取 5 5 以上的平均值。 试验应以 前进各挡往返方向 各测一次,

26、 试验结果按式 ( 1 2 ) 一 式 ( 1 7 ) 计算, 记人表A1 5 , 并绘出 牵引特性曲线。 a ) 平均行驶速度 、 = 3 .6 、 丛 . . . ,. X 1 2 ) t m 式中: 、 平均行驶速度, k m / h ; L . -驶过试验区 段的距离, m; t. - 驶过试验区 段的时间,S . b) 滚动半径 R = 兰 监. . . . . . . . . . 2 n n _ ( 1 3) 式中: n w试验区 段驱动轮转动圈数之和。 c ) 牵引功率 尸 _ 闷F v , . . . . . . . . . 3 6 0 0 ( 1 4) 式中: 尸 牵引功率,

27、 k W; 尸 - 一 幸 引力平均值, N 。 d) 燃油消耗量 ,_G ( Y , 一 J “ K 寸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式中: G .一一撰油消耗量,k g / h ; G 。 试验区 段燃油总消耗量, g ; t - - 驶过测试区段的时间,S . e ) 牵引油耗率 G. q l =x1 U 尸 ( 1 6) 式中: 4 ,-牵引油耗率, g / ( k W h ) o f ) 机械滑转率 S 纽一 , - - 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 . . . . . . . ( 1 7 ) 夕 o 式中:占 机械滑转率; v u 一根据试验时驱动轮转速推算出的无滑移时的理论车速,k m / h , 4 . “ 最大牵引力测定 4 . 1 4 . 1 试验条件 同4 . 1 3 . 1 0 4 . 1 4 . 2 仪器设备 J B月, 9 7 2 6 - 2 0 0 1 同4 . 1 3 . 2 . 屯“. 3 试验方法 样机发动机油门处于最大供油位置,以 最低挡速度起步 拖动负荷车,待速度稳定后, 负荷车开始 平稳地加载, 直到样机不能 行走, 此时测 取 3 s 内 牵引力的平均值作为最大牵引力。试验应在往返方向 各测 一

29、次, 取平均值并作为 最大牵引力, 结果记人表A 1 6 , 4 . 1 5 噪声测定 4 . 1 5 . 1 声压级法 4 . 1 5 . 1 . 1 试验条件 a ) 在声级计的 传声器和样机之间不应有人或其他障碍物, 传声器附近不应有影响声场的障碍物, 试验人员应在不影响声级计读数的地方观测 ; b )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发 动机油门 处于最大供油位置; 。 ) 天气无雨.风速不大于 3 m / s o 4 . 1 5 . 1. 2 测点位置 a ) 司机耳旁; b )距被测样机中心 7 .5 m的两侧,离地面高 1 .S m处。 4 . 1 5 . 1 . 3 仪器设备 声级计、

30、风速仪、 转速表、 卷尺等口 4 . 1 5 . 1 . 4 试验方法 a ) 用声级 ,”计权网络进行测定; b ) 测定背景噪声; 。 ) 分别测定样机的静态、 动态 ( 以 最高速度通过测试区和二分之一全深铣刨深度作业两种状态) 时各测点的 噪声, 将测试结果记人表A 1 7 , 4 . 1 5 . 2 声功率 级法 4 . 1 5 . 2 . 1 试验条件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发动机油门 处于最大供油位置。 试验 环境按 G B / 1 1 6 7 1 0 . 2 -1 9 9 6 第 5章 的规定。 4 . 巧. 2 . 2 试验方法 分别测定样机静态、 动态 ( 以 最高速度通过

31、测试区和二分之一全深铣刨深度铣刨作业两种状态) 时各测点的噪声。 按 G B / r 1 6 7 1 0 . 2 - 1 6 7 1 0 .5规定的 方法进行试验 ( 参照轮胎式推土机) , 将测试结果 记人表 1 8 , 4 : 1 6振 动 试验 测 定 4 . 1 6 . 1 试验条 件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 4 . 1 6 . 2 仪器设备 测振仪等。, 4 . 1 6 . 3 试验方法 发动机处在最大供油 位置, 在样机停车 ( 其他机构不作业) 以及低挡作业和高挡行驶状态, 分别 J B/ T 9 7 2 6 - 2 0 0 1 测量司 机处地板和司机座垫上的振功加速度和振功频率,

32、 作业铣刨深度可按全深和二分之一全深 进行, 结果记人表A 1 9 , 4 . 1 7 输送装置参数测定 4 . 1 7 . 1试 验 条 件 样机为 整机工作质量。 4 . 1 7 . 2 仪器设备 秒表、 卷尺等。 4 . 1 7 . 3 回 收带速度测定方法 开启带 操纵手柄至最大位置, 使带转动一 周以上开始测量, 测量带转动 5周所需时间,然后停止 带转动, 测量带长度, 按式 ( 1 8 ) 计算带运行速度, 数据记人表A 2 0 o v 、 一 5 L , r , (1 8) 式 中: V h 一 一 带 运行 速 度, m / s ; I , -带运行5 周所需时间, : ;

33、L h 带长 度, m . 4 . 1 7 . 4 回 收率测定方法 样机铣 刨沥青路面,铣刨深度为最大深度, 行走以工 作最大速度运行, 带式机开启到最大速度。 当 铣削 路面长度 5 m 以上,收料室充满物料, 带式机均匀输料时开始测量。测量路段为 1 O m ,测 量此路段所铣刨下并通过带式机的物料, 然后清扫此段地面所散落的物量. 按式 ( 1 9 ) 计算回收率。 数据记人表A 2 0 e 吓 o Q, Q , + Q, x1 0 0%(1 9) 式中 :刀 。 一一 回 收 率; 9 通 过 带的 物 料, k g ; 县 地 面 散落 的 物料, k g . 4 . 1 8 密封

34、性能检测 4 . 1 8 . 1 检测条件 样机为整机工作质量,对可能出现的渗漏部位在试验前擦拭干净。 4 . 1 8 . 2 仪 器设备 秒表、 卷尺、白纸等。 4 . 1 8 . 3 测 定方法 在样机连续工作 1 . 5 h 后停机熄火,并 立即进行密封性能检测。 a ) 检测齿轮箱、燃油箱、 发动机、 液压油 箱、 液压元件各油管接头、 油塞等部位, 静结合面手摸 无湿润、 动 结合面处目 测无油迹或流痕则为不渗油; 渗油 浸演面积不超过2 0 0 c m z 或有渗油但 1 0 m in 内 无油滴滴下为渗油,否则为漏油。将检测结果记人表A 2 1 ; b ) 水箱、 水管接头当 5

35、 m i n内 有水珠滴下, 则为漏水; 若 5 m in内无水珠滴下, 但渗水浸积面积 不超过2 0 0 c m = 为渗水. 超过2 0 0 c m 2 则为漏水。将检查结果记入表A 2 1 , 4 . 1 9 清洁度及油温检测 1 0 J E/ T 9 7 2 6 - 2 0 0 1 4 . 1 9 . 1 检测条件 样机为 整机工作质量, 连续工作 1 .5 h 后停机 熄火, 并立即进行检测。 4 . 竹. 2 润滑油的固 体污染清洁度和油温检测 4 . 1 9 . 2 . 1 仪器设备 精密天平 ( 感量 l m g ) 、 烘箱、 量杯 ( 容量 I O O O m L) 、滤网

36、 ( G F 1 W 0 . 1 2 5 / 0 .0 8 0 ) 、 汽车机油滤清 器、 玻璃棒、 温度计、轻质油 ( 汽油或煤油) I O O O m L 及丙酮若干等。 4 . 1 9 . 2 . 2 试验方法 a ) 用汽车机油滤清器将轻质 油过滤, 用过滤后的轻质油清洗滤网 和量杯. 滤网再经丙酮清洗后, 放人烘箱加温至( 1 1 0 十 5 ) 。保温0 . 5 h 后取出, 称其质量; b ) 从变速箱 减速箱、 分动箱) 的 放油口( 或进油口) 取出 S O O m L的润滑油存人量杯, 加人轻 质油稀释至 I O O O m L , 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用滤网 过滤; 再

37、用轻质油清洗量杯, 将清洗液用滤网过 滤; 用丙酮清洗量杯, 把清洗液用滤网过滤。再 将该滤网连同遗留物 ( 污染物) 一起再经丙酮清洗, 然后放人烘箱加温至 ( 1 1 0 + 5 ) , 保温 1 h后取出; 用精密天平称出 污染物和滤网的总质量. 并按式 ( 2 0 ) 计算出润 滑油的固 体污染清洁度: _ M, 一 Mp V x 1 0 0 0 ( 2 0) 式中:Y -固 体污染清洁度, m g / L ; 喊滤网与污染物的总质量, m g ; M a d网质量,m g ; 一 - 润滑油体积 ( 5 0 0 m L ) 。 m L , c ) 润滑油的油温在样机停机后用温度计或其

38、他测温仪器立即测定; d ) 各项测试结果记人表A 2 2 , 4 . 1 9 . 3 液压油的固体污染清洁度和油温检测 样机液压系统中 液压油的固体污染清洁度的 油样抽取按 J G / T 6 9 的规定进行; 按 J G / T 7 0的规定 进行检测。 液压油的油温用温度计或其他测温仪直接测量。 各项测试结果记人表A 2 3 , 4 . 2 0 工业性试验 样机经过较长时间的现场作业试验, 全面考核其可靠性、主要零件的 耐磨性、 性能指标的稳定性、 使用维护的方便性、司机操作的舒适性和使用生产率及燃油消 耗等。 工业性试验时间为2 0 0 h ,铣刨路面为中等破坏路面; 其铣刨作业时间不

39、应少于 1 0 0 h , 其中全深作 业时间 不应少于3 5 h ,大于二分之一全深的作业时间不应少于3 5 h , 4 . 2 0 . 1 试验方法 4 . 2 0 . 1 . 1 样机通过全面技术检查后正式投人试验. 一切操作规程、 维护保养均应严格遵守随机技术 文件规定。 峪 4 . 2 0 . 1 . 2 试验期间样机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详细记录试验期间每台样机的零部件损坏、 故障及各 种异常现象, 记录维修换件情况及其工时消耗等。对损坏零件应及时 进行技术分析和精密测量,并拍 J B/ T 9 7 2 6 - 2 0 0 1 照存档,故障情况记人表A 2 4 a 4 . 2 0

40、. 1 . 3 试验初期、中 期和末期, 在试验区有代表性的 路面上, 对样机进行班次作业性能测定, 测 定时间为一个班次,所用速度挡、 作业方法同正常试验情况一样。 测定样机的实际生产率和 耗油量, 按表 A 2 5 记录。 4 . 2 0 . 1 . 4 详细记录每台样机在 整个试验期间的 情况, 如作业场地自 然地理特性、 工作时间组成 ( 起 止时间、 故障停机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 、 作业量、 燃油及机油消耗量等,每班情况按表A 2 6 记录。 4 . 2 0 . 1 . 5 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后, 按表A 2 7 所列项目 对样机进行测定。 4 . 2 0 . 2 试验结果 4

41、 . 2 0 . 2 . 1 可靠性指标 a ) 平均无故障T作时间按式 ( 2 1 ) 计算: M T B F 一 互. . . . . . . . . . ( 2 1 ) n “ 式中: M T B F 平均无故障工 作时间。 h ; T O 一 总 作 业时 间, h ; n i -故障次数。 b) 有效度按式 ( 2 2) 计算: K 二 一 T o T o +几+兀 x 1 0 0 % 。 , ( 2 2) 式中: 犬 一 一 有效度; T x一 故 障 停 机 时 间 h ; T a 保 养时 间. h o 4 . 2 0 . 2 . 2 工业性试验期间的各项测试结果应按表 A 2

42、 4 一 表 A 2 7中 所列各参数记录, 凡同时 测量多次 的 均记录 算术平均值。 5 试验结果整理 试验结束后编写试验报告.内 容为: a ) 序言; b ) 性能试验条件和结果; c ) 工业性试验的条件和结果; d ) 结 论和建议; e ) 附录。 J E / T 9 72 6 - 2 0 0 1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测试记录表 表A 1 主 要性能 参数表 ( 设计值) 样机型号:出 厂 编 号 : 项目单位 设 计 值 整机_ L 二 作质量 k g 最大牵引力 N 行驶速度 前进 一挡 m/ min 二挡 三挡 k m/ h 四挡 后退 一挡 m/ min 二挡 二挡

43、 k m/ h 四挡 转向尺寸 外侧轮胎通过直径 左转向 m 右转向 转弯 Of .径 左转向 右转向 爬坡能力( 。 ) 最小离地间隙 m m 前轮直径 后轮直径 前 轮 距 后 轮 距 轴距 外形尺寸 最大长度 L , 最大宽度城 最大高度 H , 轮胎比压 k P a 发动机 型号 ffl i式 缸数一 缸径 x 行程m m 标定功率 ( 净功率) k W J B/ T 9 7 2 6 - 2 0 0 1 表 A1( 完 ) 项目 单位设 计 值 发动机 标定转速 r / mi n 燃油消耗率 g / ( k W h ) 启动方式 铣刨装置 最大铣刨宽度 m m 最大铣刨深度 铣刀尖轨迹

44、l径 铣刀数量个 7 _ 作转速 一挡 r / mi n 二挡 提升速度 m/ s 下降速度 最大提升高度m m 注:整机工作质量包括然油、 润滑油、 液压油、 冷却水、 司机( , s k g ) 和随机一 具的总质景。 样机型号和编号 测定地点: 表 A 2 主要几何尺寸测定记录表 测量日 期 : 试验人员: 狈 吐 量项目 单 位 测极值 备 注 l23 平均值 整机最大长度 ( 不加输送装置)乙 m m 整 机 最 大 长度( 加 输送 装 置)L , 轴 距L , 级 大 前 端前 轴 距 离乙 , 整机最大宽度拼 车 架 总 宽W , 前 轮 轮 距叱 后 轮 轮 距W , 铣刨最

45、大宽度巩 排气管高度H, 悦 刀 尖 离 地 高 度 车 架 水 平 位 W) H , 输送装赞最大高度H , 输送装登最小高度拭 输送装it摆动角0( ) J B / T 9 7 2 6 - 2 0 0 1 表 A 3 整机工作质量测定记录表 样机型号和编号: 测定地点: 测最日期: 试验人员: 测 定 位 置单位 测量值 备注 123平均值 前桥 k g I 后桥 左侧 右侧 整机 f 作质量 . 1 ) 当整机 1 二 作质星不能一次直 接测量时,轮式机器整书 L 作质量为前桥和后桥质量之和. 履带式机器整机1 几 作 质量为左侧和右侧之和。 表 A 4 轮胎接地比 压测定记录表 样机型号和编号: 测 定 地 点 : 测量日期: 试 验 人 员 : 整机 二 作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