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3366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7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567轮胎式装载机 试验方法 标准 JB T 3688.3-1998.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5 3 . 1 0 0 P9 7 JB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3 6 8 8 . 3 一 1 9 9 8 轮胎式装载机试验方法 W he el l o ade r s一 M e t hods o f t es t s 1 9 9 8 - 0 9 - 3 0 发布1 9 9 8 - 1 2 - 0 1 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 布 .J B/ T 3 6 8 8 . 3 -1 9 9 8 目次 前言 I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一I 3 试验前的准备 , 1 4 整机性能试验 “ 3 5 工业性试验 , 。 1 5 6 试验报告 2 0 J B

2、 /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前言 本标准是对J B 3 6 8 8 . 3 - 8 4 ( 轮胎式装载机 型式试验方法 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 J B 3 6 8 8 . 3 -8 4相比, 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为了与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协调、 统一, 本标准直接引用单项试验方法标准( 其均为采用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 : 将原标准第 1 章的一般规定改为本标准的第 3 章的试验前的准备. 并增加了抽样方法的规定; 司机视野测定的将划格法更改为圆周上的能见度; 增加了坡道极限值的测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同时代替J B 3 6 8 8 . 3 -8 4

3、 0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参加起草单位: 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徐州装载机 厂 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耀锡、 吴润才、 刘良臣、 赵灿明、 李锁云、 章二平、 李蔚苹、 胡浩 中华 人民 共 和 国机 械行 业 标准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9 轮胎式装载机试验方法 代 替 J B 3 6 8 8 . 3 一8 4 W h e e l l o a d e rs - M e t h o d s o f t e s t s 1范围 本标准规

4、定了轮胎式装载机的整机性能试验和工业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露天使用、 前端正向作业的轮胎式装载机( 以下简称装载机) , 其他类型的装载机也可 参照采用 。 弓! 用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 3 7 5 -8 6土方机械牵引力测试方法 G B 8 4 9 9 -8 7土方机械测定重心位置的方法 G B 8 5 3 2 -8 7轮胎式土方机械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 B 8 5 9 2 -8 8土方机械轮式车辆转向尺寸

5、的测定 G B 1 0 4 0 0 -8 9装载机的作用力和倾翻载荷的测量方法 G B 1 0 9 1 3 一8 9土方机械行驶速度的测定 GB / T 1 6 7 1 0 . 2 -1 9 9 6 工程机械定置试验条件下机外辐射噪声的测定 GB / T 1 6 7 1 0 . 3 -1 9 9 6工程机械定置试验条件下司机位置处噪声的测定 GB / T 1 6 7 1 0 . 4 -1 9 9 6工程机械动态试验条件下机外辐射噪声的测定 G B / T 1 6 7 1 0 . 5 -1 9 9 6 工程机 械动态试验条件下司机位 置处噪声 的测定 GB / T 1 6 9 3 7 . 2 -

6、1 9 9 7土方机械司机视野评定方法 J B 3 6 8 3 -8 4工程机械操纵的舒适区域与可及范围 J B / T 3 6 8 8 . 2 - 1 9 9 8轮 胎式装载机 技术条 件 J B 3 6 9 0 - 8 4工程 机械 整机及 其工作装置和部件的质量测量方法 J B / T 7 1 6 0 -9 3工程机械司机视野试验方法 J B / T 7 6 9 0 -1 9 9 5工程机械 尺寸和性能的单位与测量精度 J B / T 7 6 9 1 -1 9 9 5工程机械 机器液体系统作业的坡道极限值( 静态) 测试法 J B / T 8 1 1 3 - 9 5装载机 铲斗容量标定

7、J B / T 8 8 1 2 - 1 9 9 8装载机 术语 J B / T 5 1 1 4 7 - 9 4轮 胎式装 载机可靠性加 速试 验规范 J B / T 5 1 1 4 8 -9 4轮胎式装载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故障分类及评定 Z B J 8 5 0 0 6 一8 7工程机械测 宁工作装置动作时 间的试验方法 3 试验前的准备 3 . 1抽样 装载机的抽样方法按 J B / T 3 6 8 8 . 2 一1 9 9 8 中第 5 章的规定。 国家机械工业局 1 9 9 8 - 0 9 - 3 0 批准1 9 9 8 - 1 2 - 0 1 实施 1 J B/ T 3 6 8 8 .

8、 3一1 99 8 3 . 2 资料准备要求 装载机试验前至少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a )装载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主要部件及备件目录; b ) 试验样机主要部件和易损件的原始装配尺寸及调试记录; 。 ) 试验样机主要部件( 发动机、 变矩 器、 变速器、 驱动桥、 液压泵、 液压阀及液压 缸) 的合 格证或 性能 试验报告。 3 . 3 技术准备要求 装载机试验前至少应进行下列技术准备工作, 并按表 1 的内容记录: a ) 检查试验样机的外观涂装质量、 焊缝质量、 液压件密封情况、 滑动部位的润滑情况; b ) 检查试验样机各专用工具、 备件、 检测童具等是否齐全; 。 ) 检查测试仪器仪表

9、、 量具、 传感器等精度是否已按技术规范校准; d ) 试验样机应按装载机使用维护说明书和产品 技术规范核定发动机最高空载 转速、 液压系统安全 阀标定压力、 制动系统的操纵气压或油压; e ) 试验样机正式试验前应按装载机使用维护说明书和产品技术规范进行走合试验, 走合试验后按 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表 1 装载机试验前 检查记 录 样机型号:出厂编号: 生 产 厂:检查日期: 检查试验人员:记 录 员 检查项目检查结果 样 机 外 部 质t 外观涂装质量 焊 缝 质 盆 液 压 件 密 封 性 润滑状况 专用工具、 备件和t具情况 制动系统操作气压或油压 液压系统安全阀标定压力 发动机 最高

10、空载转速 标定功率/ 标定转速 型号 编号 生产厂 走 合 试 数 走合内容走合结果发现间题及排除方法 路面条件 望 平 运 行 运行里程 运行时间 铲 装 作 业 作业物料 作 业 t 作业时间 J B / T 3 6 8 8 . 3一1 9 9 8 3 . 4 试验场地要求 3 . 4 . 1 定置试验场地应为平坦、 水平、 硬实的沥青或混凝土铺砌面的场地 在装载机最大外型尺寸范围 内, 试验场地的各向坡度应不大于 。 . 5 0 0 , 平整度应不大于 3 mm / m e 3 . 4 . 2 爬坡能力试验场地应为平坦、 硬实的覆盖层, 坡度角为 2 0 0 左右, 坡底应有能获得规定行

11、驶速度 所需的加速距离, 坡道的最短长度应超过试验样机总长的 3 倍, 坡道上的测量区段应大于试验样机总长 的 1 . 5 倍 3 . 5 测量精度要求 无特殊要求说明的各种测量参数, 均取 3 次测量的平均值, 测量精度按J B / T 7 6 9 0的规定 4 整机性能试验 4 . 1 定置试验 4 . 1 . 1 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 4 . 1 . 1 . 1 仪器、 设备 钢尺、 卷尺、 角度计、 水平仪、 线坠、 轮胎压力表和标杆等。 4 . 1 . 1 . 2 测量方法 将试验样机安置在 3 . 4 . 1 的定置试验场地上, 其轮胎压力应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 并按图1 和表

12、 2 测量和记录。 4 . 1 . Z 铲斗容量的侧量 装载机的铲斗容量按J B / T 8 1 1 3 和表 3 的规定进行测量和记录 4 . L3 整机工作质量及质心的测量 4 . 1 . 3 . 1 测试条件 装载机按规定注满冷却液、 燃油、 润滑油、 液压油, 并包括工具、 备件、 一 名司 机( 7 5 k g ) 和其他附件, 轮胎压力应达到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 4 . 1 . 3 . 2 测试方法 装载机的前、 后车 架分别处于直线或左、 右最大偏转角等状态 按表4 、 表5 , J B 3 6 9 。 和G B 8 4 9 9 的 规定测量装载机各桥、 各轮胎的载荷及整机工作质

13、量和质心坐标。 测定时. 操纵杆应处于中位. 车轮应处 于松弛状态。 注:若前、 后桥载荷之和与整机工作质量有差异时, 应以整机工作质量为准. 误差按质量比例向前、 后桥分配。 4 . 1 . 4 坡道极限值的测定 装载机液体系统作业的坡道极限值的测试条件和方法按 J B / T 7 6 9 1 的规定 4 . 2 作用力的测定 4 . 2 . 1 掘起力、 提升能力 和倾翻载荷的测定 装载机的 掘起力、 提升能力和倾翻载荷的测试条件和方法按G B 1 0 4 0 。 的规定。 4 . 2 . 2 铲斗下插力的测定 4 . 2 . 2 . 1 测试条件 按 4 . 1 . 3 . 1 的规定。

14、 4 . 2 . 2 . 2 测试方法 先将装载机铲斗平放在基准地平面上, 然后转动转斗液压缸使前轮缓缓抬起, 直至前轮离地 1 0 - 2 0 mm时, 按表 6 和图2 测定。 记录铲斗切削刃处的下插力、 后轮静力半径和下插力作用点到后桥的距 离。 J B /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O工H r 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州 胜Jll 注:图中符号的定义见J B/ T 8 8 1 2 , 图 1 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示意图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表 2装载机几何参数记录表 项目单 位测量值 外形尺寸 主机 最大长度L1 mm 整机长度L 7

15、 主机最大总高度H1 主机最 大宽度WI 铲斗宽度WS 轴距L 3 轮距W3 后轴至铰接点的间距L 5 车体转角A1 左 ( 。 ) 右 离 地 间 隙H4 n l了n 运料位置高度H7 h a 悬 长 度L 4 最大提升时的铰轴高度H9 最大提升时的整机高度H1 0 最大切人角A6 ( 0 ) 副车架横向摆动角 卸载高度( 卸载角为4 5 。 时)H8 1 1】n 】 卸载距离( 卸载角为 4 5 。 时)L6 最大翻转角 运 料 位 置AS ( . ) 地 面 位 置A4 最大提升时A3 御载角A2 转弯半径R 1 n lln 机器外廓转弯半径R 2 铲斗在运料位置时的 转弯半径R 3 挖

16、掘深度H6 d B /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表 3 铲斗容量测量记录表 项目单 位 l23 平均值 铲斗标定面以下的内部横截面面积 n】 铲斗内侧宽度 11 1 铲斗中部切削刃口与背板上缘之间的距离 切削刃凸出高度 物料堆积高度 背 板 高 度 铲斗平装容量V S m J 堆尖部分体积VT 铲斗额定容量VR 表 4 质量及桥荷分配测定记录表 状态 整机工作重量 k g 后桥荷重 k N 右侧荷重 k N 荷 重 分 配 % 左 侧 荷 重 k N 前 桥 荷 直 k N 左 侧右 侧前 桥后 桥 车 架 直 线 位 置 空 载 运输 平 伸 最 高 满载 运 输 平伸

17、 最高 最 大 铰 接 偏 转 角 位 置 空 载 运输 平 伸 最 高 满 载 运输 平 伸 最 高 表 5 质心坐标测定记录表 状态 质心坐标 轮 胎 静 力 半径 mm 备注 XYm mZ 前轮后轮 空 载满载 空 载满 载空 载满 载左右左右 运输 平伸 最高 J B/ T 3 6 8 83一1 9 9 8 损 1 力计 图 2 表 6 铲斗下插力测定示意图 铲斗下插力测定记录表 下 插 力 k N 力作用中心至后桥距离 nl ll 】 后轮静力半径 mn l 备注 l 2 3 一 平均值 4 . 3 工作装置的动作时间测定 4 3 1 测试条件 按 4 . 1 . 3 . 1 的规定

18、 初始测定时, 液压系统的油温为 S O C士3 心。 4 3 2 提升时间的测定 先将铲斗从基准地平面向后翻转, 然后在铲斗内加载至额定载重量( 工作载荷) , 操纵提升液压缸使 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 按表 7 和 Z BJ 8 50 06 的规定测量铲斗提升时间, 同时测定铲斗铰销垂直提升高 度. 并计算铲斗提升速度。 表 7 工作装置动作时间测定记录表 项目 铲 斗 一 铰 销 高 度 1 1】 】n 移动距离 rr 】n 测 定 时 间 S 实恻速度 mm/ 5 备注 提升时间 斗内加额定载重量 下 降 时 间一 录一 空载 卸载时间 空载 4 . 3 . 3 卸载时间的测定 侧试时,

19、 提升铲斗至最高卸载位置, 启动转斗液压缸, 使空铲斗从最高位置转动到卸载位置, 按表 7 和 z BJ 85 o 06 的规定测量此过程的连续时间( 即为卸载时间) 。 4 . 3 4 下降时间的测定 测试时, 把空铲斗从最高位置下降到基准地平面, 按表 7 和 Z BJ 85 006的规定测量此过程的连续 J B /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时间, 同时测定铲斗铰销垂直下降高度, 并计算铲斗下降速度。 4 . 4 液压缸沉降量的测定 4 . 4 . 1 测试条件 按 4 . 1 . 3 . 1 的规定, 初始测定时, 液压系统的油温为 5 0 0C f3 0C, 4

20、. 4 . 2 静态测试法 铲斗后翻并承载额定载重量( 工作载荷) , 操纵提升液压缸使铲斗至最高位置, 发动机熄火, 操纵分 配阀处封闭位置。按表 8 项目每 1 5 m i n测量一次提升液压缸和转斗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伸长度, 测试 时间 为3 h 。 表 8 液压缸沉降量测定记录表 序 号 一 力 口载 一 itst 测定 时间 h 活塞杆伸出长度 刀 1刀1 小 时 沉 降 量 mm/ h 备注 提升液压缸转斗液压缸 左 右 左 右提 升液 压 缸转斗液压缸 1 2 4 . 5 司机视野的测定 装载机司机视野的测定按 J B / T 7 1 6 。 和G B / T 1 6 9 3 7

21、 . 2的规定。 4 . 6 操纵装置的布置及操纵力和行程的测定 4 . 6 . 1 测试条件 按 4 . 1 . 3 . 1 的规定, 操纵系统各部件按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整至正常状态。 4 . 6 . 2 仪器、 仪表 测力计、 压力计、 卷尺和钢尺等。 4 . 6 . 3 测定方法 装载机操纵装置的布置按J B 3 6 8 3 的规定绘制。 在操纵杆正常操纵时的中心位置用测力计或压力计测定操纵杆全行程中的最大操纵力, 同时用钢 尺或卷尺测定全行程的位移, 并按表 9 记录。 表 9 操纵装置操纵力测定记录表 序号 , 纵 装 置 名 称操纵方向 操纵力 N 行程 备注 cm 度 n

22、 1角 (。)度 1 2 4 . 7 噪声的测定 装载机噪声的 测定 按G B / T 1 6 7 1 0 . 2 1 6 7 1 0 . 5 的规定。 4 . 8 振动的测定 装载机在下列工况, 分别测定在司机座上和地板上的振动, 并按表 1 0记录: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a )发动机最高空转转速, 装载机制动静止; b ) 发动机怠速工况, 装载机制动静止; c ) 发动机最高转速, 装载机以最低档行驶; d ) 发动机最高转速, 装载机以最高档行驶。 表 1 0 振动测定记录表 测量工况 振 动 加速 度 rn/ 5 之 备注 地板座 椅 面 发动机最

23、高空转转速, 装载机制动静止 发动机怠速工况, 装载机制动静止 发动机最高转速, 装载机以最低档行驶 发动机最高转速, 装载机以最高档行驶 4 9 转向尺寸的测定 装载机转向 尺寸的 测定按G B 8 5 9 2 的规定。 4 . 1 0 轮胎接地比 压的 测定 4 . 1 0 . 1 测试条件 按 4 . 1 . 3 . 1 的规定, 轮胎胎面应无显著磨损, 铲斗处于运输位置, 空载. 车架分别为直线及最大偏转 状态 。 4 . 1 0 . 2 测试方法 在符合 3 . 4 . 1的试验场地上, 支起轮胎, 在与地面可能接触的轮胎表面上涂以墨汁或废机油, 并在 轮胎正下方铺上白纸, 放下轮胎

24、在白纸上压印。 然后再次支起轮胎. 取出白纸( 见图 3 ) , 测出各轮胎的压 痕面积和水平投影面积. 并按式( 1 ) 、 式( 2 ) 计算和表 1 1 记录。 G. Ql =后二 ( 1 ) 、F; , G. Q, 二云二 ( 2 ) 、。F;, 式中: Q 第 i 个轮胎压痕比压, 即单位压痕面积承受的轮胎载荷, MP a ; K ,E 第 i 个轮胎投影比压, 即由单位水平投影面积承受的轮胎载荷, MP a ; G ; 第, 个轮胎所承受的载荷, N; 式 第i 个轮胎花纹凸起部分的压痕面积, mm ; 兀: 第i 个轮胎凸起和凹陷两部分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m m 彝 图

25、 3 压痕( A) 和投影( B ) 面积示意图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表 n轮胎比压测定记录表 测 量 项 目 车架直线位置时车架最大铰接偏转角时 前轮后轮前轮后轮 左右左右左右左 右 轮胎承受载荷N 轮胎压痕面积mm2 轮胎投影面积mm2 压 痕比 压MP a 投 影比 压MN 4 . 1 1 制动性能的测定 装载机制动 性能的测定按G B 8 5 3 2 的规定。 4 . 1 2 行驶速度的测定 装载机行 驶速度的测定 按G B 1 0 9 1 3 的规定。 4 . 1 3 牵引性能的测定 装载机牵引 性能的测定 按G B 6 3 7 5 的 规定 4

26、. 1 4 操纵性试验 4 . 1 4 . 1 方向盘转动圈数的测定 在 4 . 1 . 3 . 1 的条件下, 发动机分别为怠速和最高空载转速, 车架处于直线状态, 转动方向盘. 记录车 架达到最大偏转角时方向盘转动的圈数( 包括空行程圈数) 。测定时左、 右各转动 3 次, 取平均值, 按式 ( 3 ) 和式( 4 ) 计算出方向盘每转一圈车架偏转的角度, 并将测定值和计算值记入表 1 2 左=0 左/ u 左 右 =B s / n 5 ( 3) ( 4 ) 氏人 式中: 0 ,左 方向盘左转 1周, 车架偏转的角度, ( 。 )/圈; 0 右 方向盘右转 1周, 车架偏转的角度, ( 。

27、 )/圈; 0 , 车架向左偏转的最大角度, ( “ ) ; B s 车架向右偏转的最大角度, ( ) ; n , 车架向左偏转最大角度时, 方向盘转动的总圈数, 圈; n s - 一 车架向右偏转最大角度时, 方向盘转动的总圈数, 圈。 表 1 2操纵性 测定记录表 发 动 机 工宁 兄 车架最大偏转角 ( 0 ) 方 向 盘 转 动 总 圈 数 备注 左一右I左 方向盘每转一周时 车架偏转角 ( 。 ) / 圈 怠速 标 定 转 速 4 . 1 4 . 2直线行驶性的主观评定 在通常行驶的道路上, 装载机以较高车速( 以最高车速的 8 0 0 0 -9 0 0 o ) 行驶, 由几名司机和

28、试验人 员轮流驾驶. 观察与体验方向盘有无摆振和不灵的感觉, 或其他异常现象。记录每公里行程内为保持直 线行驶时, 司机必须转动方向盘的平均次数, 即方向盘的转动频繁程度, 最后作出综合评价, 按表 1 3 记 录。 1 0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表 1 3 直线行驶性主观评定记录表 序 号 行 驶 距 离 k m 方向盘调整数 次 评价 1 2 4 . 1 5 爬坡能力的 测定 4 . 1 5 . 1 测试条件 装载机的条件按 4 . 1 . 3 . 1的要求, 试验场地按 3 . 4 . 2 的要求。 4 . 1 5 . 2 仪器、 仪表 卷尺、 标杆、

29、水平仪、 秒表、 风速仪和轮胎气压表。 4 . 1 5 . 3 测定方法 装载机挂最低档, 以最低速度接近爬坡起点, 然后迅速将发动机的供油手柄置于最大位置, 直至该 次试验终了( 见图 4 ) 。按表1 4 记录通过测定区段的爬坡时间和爬坡距离, 按式( 5 ) 计算爬坡消耗功率。 一 GL . s i n a 1 0 2 t 式中: N 爬坡消耗功率, k W; G整机工作质量, k g ; L爬坡区段距离, m; 通过测定区段的时间, 5 ; a 坡道的平均坡度, ( “ ) 。 图 4 爬坡试验示意图 表 1 4 爬坡能力测定记录表 序 号档位 坡 道 角 ( 平均值) ( 。 ) 测

30、量 距离 mm 整 机 工 作质量 k g 测定 时间 S 爬 坡 功 率 ( 平均值) kW 最 低 档 爬坡角 ( 0 ) 备注 1 2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当装载机的功率和附着力有潜力时, 在同一坡道上用较高档重复上述试验, 然后折算出装载机在最 低档能连续通过的最大坡度角 4 . 1 6 滑行试验 4 . 1 6 . 1 测试条件 装载机的条件按4 . 1 . 3 . 1 的 要求, 试验场 地应有平坦、 坚实的 沥青或混凝土的 铺砌平面。 试验时的 最大风速不得超过 2 m/ s , 4 . 1 6 . 2 仪器、 仪表 卷尺、 标杆、 水平仪、

31、秒表、 风速仪和轮胎气压表。 4 . 1 6 . 3测定方法 装载机在进入滑行测试区段时的行驶速度应平稳在 1 6 2 0 k m/ h ( 若最高车速低于该速度, 则以最 高稳定车速进入滑行区段) , 在进人滑行区段的瞬间, 迅速将变速器操纵手柄移到空档位置, 装载机即以 惯性直线滑行至自动停止。 在往返两个方向各测 3 次, 取平均值。 按表 1 5 记录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 按 式( 6 ) 计算减速度 u , 按式( 7 ) 计算滑行系数f, 按式( 8 ) 计算滚动阻力系数f 。 同时按轮胎转动的圈数与 滚动距离计算出滑行时的滚动半径。 S (tI 会 一 、 二 Sg tz 会 一

32、 六 ( 6 ) ) 。 。 。 。 ( 7 ) 一-a一9 a一- 尹 f=厂占 。 ( 8 ) 式 中: S - 一 滑 行 全 程 距 离, m ; t 滑行半程距离时所耗时间, s ; t i -滑行全程距离时所耗时间, 5 ; h 当 地重力加 速度 m / s ; d o 回转惯量换算系数 其值约为1 . 0 7 -1 . 0 8 表 巧滑行试验测定记录表 序号 挂空档前 车速 k m/ h 滑 行 距 离 丁1 】 测定时间 减 速 , 一 m/ s 一 滑行 阻力 系数 滚动 阻力 系数 滚 动 阻 力 k N 备 注 滑 行 半 程 S 滑 行全 程 ! 1 2 4 . 1

33、7运竹试验 4 . 1 7 . 1 试验条件 试验道 路应选择沥青、 砂土层、 圆 滑石、 卵石、 粘土等 不同路面连续行驶, 往 返总里程为3 0 0 k m 4 . 1 7 . 2 仪器、 仪表 温度计、 计时器、 转速表和油耗计。 4 . 1 7 . 3 测试方法 运行中要随时观察发动机、 传动、 行走系统各部件在长途行驶时的工作可靠性, 每 3 0 min测定一次 发动机的水箱和变矩器油温等温升情况, 每次测量时间不超过 5 m i n , 记录内容见表 1 6 . 4 . 1 8 技术经济指标的测试 4 . 1 8 . 1 测试条件 12 I B / T 3 6 8 8 . 3 一1

34、 9 9 8 装载机的条件按 4 . 1 . 3 . 1 的要求, 测试前应充分预热, 使水温、 油温达到规定值。测试期间, 装载机 应由熟练的驾驶员操纵 试验期间应配置数台自卸车以保证装载机无停顿地连续作业, 试验场地应宽阔, 作业方式采用穿梭 或回转或半回转( 见图 5 ) 。作业物料分别选取砂土、 料石和粘土等。 表 1 6 运行试验测定记录表 序号 12 iv i1 量 时 间 里程表读数 am c 度 发动机冷却液入 口 发 动 。 : 冷 却 液 : 、 。 一 发 动 机 油 底 壳 发动 机 进 气 管 路 变矩器油冷却器入口 变 速 器 壳 体 内 差速器壳体内 轮边减速器壳

35、体内 平均车速k m/ h 燃油消耗量k g / h 燃油消耗率g / ( k W h ) 备注 a ) 半回转式( - 3 0 - 6 0 ) b ) 回转式( a -9 0 0 ) 图 5 作业方式示意图 J B/ T 3 6 8 8 . 3一1 9 9 8 c )穿 梭式 图 5( 完) 4 . 1 8 . 2 试验方法 作业方式由驾驶员确定, 装载机在,4 . 1 8 . 1 条件下 连续作业 。 . 5 -1 h 所能完成的作业量。 作业量可 以在自卸车配合下直接称重确定, 也可通过作业物料的容积与容重折算确定 试验期间应测定下列项目: a ) 作业周期数; b )作业周期( 铲装、

36、 运输、 卸载和返回等工序, 见图 6 ) 的平均时间. 5 ; C )作业物料的容重和湿度; d ) 燃油消耗量。 A一铲装; A B , B C一运输; C -卸载; C B, B A一返回 图 6 作业周期与工序示意图 J B/ T 3 6 8 8 . 3 -1 9 9 8 4 . 1 8 . 3 技术经侨指 标的侧足 按4 . 1 8 . 2 和表1 7 的项目 测定技 术经 济指 标。 表1 7 作业性能测定记录表 序号 12 作业方式 档位 前进 后退 铲装 铲斗额定容量m, 实 际 铲 装 容 量mJ 铲 装 满 斗 系 数 作业周期 S 其中 铲装 运输 卸载 返回 每一作业周

37、期总时间 平均运输距离m 作业 周期 数 作 业 率 完 成 的 总 作 业 量t 每一作业周期平均作业量t 每小时作业率t / h 燃油 总 消 耗 量k g 小时消 耗量k g / h 消 耗 率g / ( k W h ) 4 . 1 8 . 4作业周期统计 按4 . 1 8 . 2 和表1 7 的项目 测定作业周期的统计。 4 . 1 8 . 5 铲装满斗系数的测定 对砂土、 粘土和料石等不同物料各铲装 1 0 次, 卸入特制的量箱。 测定过程中的铲装物料的延续时间 不得超过 4 . 1 8 . 4中同类物料统计数的平均铲装时间.铲装满斗系数按式( 9 ) 计算。 习 V ; K 1 0

38、 V R. ” 式中: K, 铲装满斗系数; V , 铲斗第 i 次实装容量, m ; V R 铲斗徽定容量( 按 4 . 1 . 2规定) , m , 5 工业性试验 5 . 1 考核项目 装载机采用现场作业条件的工业性试验, 具体考核下列项 目, 以评价装载机产品的质量指标: fl )可靠性指标; J B/ T 3 6 8 8 . 3 -1 9 9 8 b ) 使用生产率及燃油消 耗量; c ) 司机劳动条件; d ) 技术保养及维修条件; e ) 整机性能稳定性评定。 5 . 2 试验期限 装载机工业 性试验的连续时间, 根据可 靠性指 标、 特殊用 途和用户 提出 的具体要求由 制造厂

39、或质量 检验中 心确定。 一般情况的连 续作 业时间应不少于1 0 0 0 h , 5 . 3 作业方式 5 . 3 . 1 工业性试验的作业方式主要为 料堆 装载与土层剥离两部分, 其中料堆装载作业量一般占总试 验 时间的8 0 , 土层剥离作业占2 0 %。 物 料的 选择应与技术文件规定的产品主要用 途相符, 土层 剥离作业 则以中级土壤为主。作业前应测定物料的容重、 湿度、 松散系数或块度、 硬度等。 5 . 3 . 2 工业性试验亦可按J B / T 5 1 1 4 7 或J B / T 5 1 1 4 8 的规定进行。 5 . 4 仪器、 设备 各类零件尺寸精度的测量仪器、 计时器

40、、 油耗计、 转速表、 卷尺、 温度计、 湿度计和土壤N值计等。 5 . 5 试验步骤 5 . 5 . 1 装载机通过全面 技术检查后. 正式投入试验期间的一 切操作规程、 维护保养均严格按照有关技 术文件的规定。 5 . 5 . 2 试验期间装载机出现故障应及 时排除, 并按 表1 8 详细记录试验期间各故障相关零部件的损伤 和异常现象. 记录维修换件情况及工时 消耗等。对损 坏零部件应及时进行技术分析和精密测量. 并拍照 存档。 表 1 8 装载机工业性试验故障记录 样机型号:生 产 厂: 故障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祥机累计试验时间 h 当班作业方式 故阵零件实际使用时间 h 故 康 停

41、机 时 间 h 待料时间修理时间 故障内容 故障原因分析 采取措施及效果 5 . 5 . 3 在整个工业性试验期间的 初期、 中期和末 期. 在试 验地区 有代表性的作业工地, 对 装载机进行下 列 项目 的测定并按表1 9 记录: 。 ) 发动机性能; 1 6 J B / T 3 6 8 8 . 3 -1 9 9 8 b ) 工作装置的动作时间; c )最 高行驶速度 ; d ) 制动距离; e ) 使用生产率和平均燃油耗; f )掘起力和提升能力; 9 )最大牵引力。 表 1 9 装载机工业性试验的性能指标变化记录 测量项目 i IvJsn 卜 M f(AFhbHA Ti5D 遥kW “

42、fm 卜 ziw #S4i 一 r/m in 工 J v 件 试 睑 初 期 工业性试验中期 年月日 工业性试验末期 年月日年月日 FS N 发 动 机 性能 最低燃油消耗率g / ( h ) 最低空转转速 r / m i n 最高空转转速 工 作 装 置 动 作 时 间 提升 5 下降 卸载 最高行驶速度 k m/ h 制 动 距离 n 1 掘起力 k N 提升能力 k N 最大牵 引 力 k N 使 用 生 产 率m / h 平 均燃 油耗k g / h 5 . 5 . 4 在整个工业性试验期间, 每班应按表 2 。 详细记录装载机的作业工况、 作业量和燃油消耗量。 s . 5 . 5 全

43、部试验结束后应解体检查装载机, 并对下列项目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 a ) 工作装置各销轴和轴套的磨损量及技术状态; b )操纵机构各销轴的磨损量及技术状态; c )铲斗切削刃、 斗齿和轮胎等的磨损状况; d ) 齿轮、 传动轴磨损量及配合间隙状态; e ) 机架、 支承件的完好状态; f )各零部件的缺陷、 损坏状态及原因; 9 ) 紧固、 铆合及 焊接件的可 靠性; h ) 密封件的可靠性; i ) 液压缸、 液压泵、 操纵阀的磨损量及技术状态; 1 )装载机零部件的装配性和维修性; k 装载机专用工具、 备件及技术文件的完整性。 J B/ T 3 6 8 8 . 3 一1 9 9 8 表

44、20装载机工业性试验台班记录 项目 发动机机油温度 C 发 动 机 水 温 七 液 压 油 箱 温 度 C 班前 班后 一 篙 一 统 计 发动机空转时间h11味 保 养 时 间卜 一 样机空行时间h 特殊原因停机时间h 一 作 业 始 末 时 “ .,丈 二 石 二,r、,一, - - 一一川 _ 以 埠 泞 饥 州 川n一 辅 助工 作时间h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州 纯 修理 时间hl 其他时间h 纯 试验 时间h 。 一 业 统 计 作业方式 土壤或物料特征及容重t / m, 一平 均 运 距m 生 产 率t /h m , 小 完 成 作 业 它 . 量 容积m“ 燃 油 了 肖 耗 一 重 量t 每 吨 物 料 消 耗量k 罗 , 保 养 内容 及人数 I 故 障 情 况 及 其 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