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3404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8096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1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 YS T 587.1-2006.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KS 7 1 . 1 0 0 . 1 0 Q 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 S / T5 8 7 . 1 一2 0 0 6 炭阳极用缎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 1 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 C a l c i n ed cok e for P r e b a k e db l o c k s 一T e s t i n gm e t h o d s 一 P a rt l :D ete r 刃 “ i n a t i o no fashc o n t e n t 2 0 0 6 一 0 5 一 2 5 发布2 0 0 6 一 1 2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2、Y S / T5 8 7 . 1 一2 0 0 6 前言 Y S/T5 8 7 炭阳 极用缎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共有13部分: Y S / T5 8 7 . 1 第 1 部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Y S / T5 8 7 . 2 第 2 部分: 水分含量的测定; Y S / T5 8 7 . 3 第 3 部分: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Y S / T5 8 7 . 4 第4 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 Y S / T5 8 7 . 5 第5 部分: 微量元素的测定; Y S / T587 . 6 第6 部分: 粉末电阻率的 测定; Y S / T5 8 7 . 7 第7 部分: C O : 反应性的测定

3、; Y S / T5 8 7 . 8 第8 部分: 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Y S / T5 8 7 . 9 第9 部分: 真密度的测定; Y S / T5 8 7 . 10 第10部分: 体积密度的测定; Y S / T5 8 71 1 第11部分: 颜粒稳定性的测定; Y S / T5 8 7 . 12 第12部分: 粒度分布的测定; Y S / T5 8 7 . 13 第13部分: L c 值( 微晶尺寸) 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1 部分。 本部分参照 15 08 O 05: 1 9 8 4 铝生产用炭素材料生焦及锻后石抽焦灰分含量的测定 和 G B / T1 4 2 9 一1 9 8 5 炭

4、素材料灰分含量测定方法 起草。试样粒度基本按照G B / T1 4 2 9 一1 9 8 5 的要求, 灼烧温度确定为8 50士10; 增加了精密度。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张树朝、 郭永恒、 黄华、 赵广开。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负责解释。 Y S / T5 8 7 . 1 一2 0 0 6 炭阳极用锻后石油焦检测方法 第 1 部分灰分含t的测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炭阳极用缎后石油焦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炭阳极用缎后石油焦灰分含量的 测定。 测定范围( 质量分数

5、) : )。 . 10%。 2 方法原理 干燥的试样在8 50士 10下灼烧, 以 残余物( 即 灰分) 的质量计算灰分含量。 3 仪器 瓷方舟: 尺 寸不小于6 o m m X 2 5 m m X 1 6 m m 。 马弗炉: 温度控制在8 50士10。 烘箱: 温度控制在 n。 士5 分析天平: 感量。 . O 00 1 9 。 干燥器: 内装干燥剂. 月匀 : 一 3.凡 3 . 5 4 试样 将209 试样用研钵研磨( 研钵需用硬质材料如玛瑙、 碳化钨、 碳化硅) , 直至全部通过。 . 15m 。筛 子。将研好的样品放人烘箱(3. 3)中在n。 士5 烘千Z h , 贮存在干燥器中备

6、用。 5 步骤 5 . 1 试样 称取3 . 0 9 试样( 4 ) , 精确至0 . 0 0 0 1 9 。 5 . 2 测定次数 , 取其平均值。 : :. 平行地进行两次测定 侧定 3 0ml n , 5 . 3 2 将瓷方舟(3. 1)置于8 50士10的马弗炉(3. 2)中, 灼烧l h , 取出, 置于干燥器(3. 5 ) 中, 冷却 称量, 精确至。 . 。 。 。 1 9 。重复灼烧, 称至 恒量( 二 , ) 。 将试样(5 ”置于已 恒重的瓷方舟( 5 . 31)中均匀铺开, 称量, 精确至。 00 1 9 。 再将其放入马 弗炉(3 . 2)中, 在8 50士10灼烧3

7、h 。 取出置于干燥器(3. 5)中 冷却30 m in, 称量, 精确至。 . 0 001 9 。 反复灼烧至恒量( 。 : ) 。 6 测定结果的计算 按公式(1) 计算灰分的质量分数( %) : 毯恢分 = 望 色 二卫 胜xl o o(1) 式中: 。 。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Y S/T5 8 7 . 1 一2 0 0 6 仇 1 瓷方舟的 质量, 单位为克( 9); m : 灼烧后瓷方舟和残余物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检验结果为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7 精密度 7 . 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差值不大于。 . 02%。 7 . 2 允许差 不同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 差值不大于0 . 04%。 8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试样标识; b ) 本部分编号; c)检验结果: 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d)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e)本部分没有涉及的操作或者是可以选择的操作; f)测试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