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3484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7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323袖珍贯入仪试试验规程 标准 CECS 54-1993.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3 4 4第二部分施工工序工程检浏方法标准 侧 摩擦壁阻力 f ( k P a )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00 300 500 700 900 1100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jfizy,pR h 4 (kPa) 魔阻比 0 丰票 异丰率6 月 】 $ = 1 6 0 k P a 2 3 人= 6 .5 k p a 4 J 6 9 = 6 0 k p a 7 大= 2 .6 k P a 8 9 I n 4 c = 4 6 0 k P a 1 1 天= 2 .8 k P a 1 2 1 3 乳 = 2 3 0 k P a 1

2、4 人= 7 .9 k P a 1 5 1 6 1 J9 iff L199.95 g回 袋卫 锥 头 阻 力 * 口侧 璧 。 。 附图4 . 2 双桥探头静力触探曲 线 附加说明 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 :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 同济大学 : 上海勘察院 中 南勘察设计院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 宁夏自 治区建筑勘测 设计院 南京建筑工释学院 主要起草人: 王家钧 卢万燮 莫群欢 郭连菊 马玉林 俞载华 张跃芬 7 . 袖珍贯入仪试验规程 C E C S 5 4 : 9 3 1 总则 1 . 0 . 1 为正确使用袖珍贯人仪进行岩土工程及工程地质的勘察, 特制定本规程。 1 . 0 . 2 本规程适用

3、于原位或室内测定一般粘性土、 软土、 夯实土、 红粘土及黄土的液性指数 及粗估土的承载力。 对其它粘性土类, 可结合地区 经验参照本规程的附录。 1 . 0 . 3袖 珍 贯 人 仪 试 验 是 一 种简 易、 快 速的 原 位 或 室内 测 试 方 法, 但 不 能 取 代常 规土 工 原 位测试及室内试验。 2 一般规定 2 . 0 . 1 袖珍贯人仪的 贯入试验, 是在被测试土样表面将测头压人至规定深度, 测出测头单 位面积的贯人阻力( 尸 , ) 。 一、 地基承载力施工工序工程检测 1 3 4 5 2. 0. 2 2. 0. 3 测试的土样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描述定名。 根据土质的软硬程

4、度, 按表2 . 0 . 3 选取测头及不同测力范围的袖珍贯人仪。 测头类型及测力范围表2 . 0 . 3 土类侧 头 类 型测 力 布 用 2 0-4 0 N 0 -6 k g 士-土 软一硬 较一较 2 . 0. 4 2. 0. 5 贯人时应避开试样中的硬质包含物和有虫孔或裂隙的部位。 对袖珍贯人仪的精确度应定期进行率定。 3 仪器规程 3 . 0 . 1 袖珍贯人仪的 读数方式分标尺直读机械式和电 子数显式二种类型, 其 测力方式均通 过弹簧压缩大小计量, 弹簧弹性刚度的大小必须与土的贯人阻力大小相匹配。测头规格应 按表3 . 0 . 1 确定。 侧头 直径 d ( 二 ) 长度 L (

5、 】 他 n ) 测头底面积或 投影面积 A ( c m ) 形状 A B C 6. 2 1 3. 8 5. 3 6 6 6 1 0 0. 3 0 1 9 1 . 4 9 5 7 0 . 2 2 5 6 平头 平头 锥头、 锥度3 0 3 . 0 . 2 袖珍贯人仪弹簧的加工精度应符合国标G B 1 1 8 8 4 -8 9 一级精度标准的规定。经 4 x 1 0 8 次压缩试验后, 弹性系数k 值的变化应 g d s 一 t 时取 s 一 1 所对应的荷载为P o o c . 圆滑型P - 、 曲 线不存在尸 。 点。 D. 如载荷试验加荷至 破坏荷载, 则以 破坏荷载的 前一级荷载为P;

6、如试验未做到 破坏 荷载, 可用外插法推算。 E . P - : 曲线可采用图解法与最小二乘法进行校正, 使直线段通过坐标原点。 确定容许承载力 R A卜 比 例极限法 当尸 一 、 曲 线可确定比 例界限点尸 。 时, 直接用比 例界限点所对应的荷载( P o ) 作为地基 土的容许承载力 尸 。 R = P , ( 1 - 1 ) B. 极限荷载法 当P - 曲 线上的比 例界限 点出 现后, 土 很快达到 极限 破损, 即比 例界限 荷载P o 与极限 荷载P 。 接近时以P确定容许承载力仁 R : 其中 K 安全系 数, 一般取2 一 3 , ( 当P3 ) 取 最小值为地基承载力标准

7、值: 说明: 除强风化的情况外, 岩石地基不进行深宽修正, 标准值即为 设计值。强风化岩基当 基础宽度大于3 m或埋置深度大于0 . 5 m时, 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 B J 7 -8 9 ) 中第 5 . 1 . 3 条修正。 安全系数K对微风化岩及强风化岩, 取安全系数为3 ; 对中等风化岩需根据岩石的 裂隙发育情况确定。 ( 6 ) 土壤击实试验 土壤击实试验目的, 是模拟工地压实条件, 为确定土的最大干 土 质 量 密 度r d _及 最优 含 水 量W Y , 为 工程 设 计 提 件初 步的 压实 标准。 然后在工地 作碾压试验, 以 选定经济效果好的碾压参数( 如 碾压

8、机具重量、 铺土厚度、 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碾 压遍数和行驶 速 度 等) , 或 根 据工 地 条件, 对 试验所提供的 压实 标准作适当 的 修 改。 1 ) 仪器设备 南实处型击实仪 我国 常 用的 击实仪根据土方与 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 五的 规定采用南实处型击实仪( 见图1 - 7 ) . 南实击实 仪, 锤重2 . 5 k g , 锤底内 径5 c m , 落高4 6 c cn , 击实 筒直 径9 . 2 1 5 c m , 高1 5 c m , 容积1 0 0 0 .3 , 每 击功能3.383J/cm, 单 位冲 量0 . 0 3 9 , / c m 3 o 配套设备

9、 A. 天平: 称量2 0 0 9 , 感量0 . 0 1 g ; 称量2 0 0 0 9 , 感量1 9 0 阳 .9 = 7南 实 处 型 击 实 仪 1 -击实筒; 2 一护筒; 3 一导筒; 4 一击锤; 5 -底板 1 3 5 8第二部分施工工序工程检测方法标准 B . 台 称: 称量1 O k g , 感量5 g . c . 筛: 孔径5 r n m o D, 其它: 喷水设备、 碾土器、 盛土器、 推土器、 修土刀及保湿设备等。 2 ) 试验要点 土样采取 将用于回 填的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 或天然含水量低于塑限并可碾散过筛的土样) 从现 场采取1 5 - - 2 0 掩, 放在

10、橡皮板上用木碾或碾土器碾散, 再过5 m m筛; 拌匀备用。并把大于 5 n m m的颗粒称量, 计算出其占总土量的百分比。 试样制备 A. 测定土样已 有的含水量, 参照土的塑限, 估计一个最优含水量。 B . 至少预定两个大于, 两个小于预估最优含水量的不同含水量( 依次级差约2 %) , 按 下式计算相应的加水量: gw= 式中 g w 所需的 加水量( 9 ) ; 不 责1 . ) 。 1 ( w 一 。 , ( 1 - 5 ) 8 9 含水量为二 。 时土 样重( 9 ) ; 二 。 土样已有含水量( %) ; w 要求达到的含水量( %) 。 c . 称 取 土 样, 每 个 约2

11、 . 5 k g , 平铺 于 一 个 不吸 水的 平 板 上, 用 喷 水 设备往 土 样上 均匀 喷 洒预 定的 加水量, 充分 拌合 后装入塑料袋内, 或密闭的 盛样器内 浸润备 用。 浸润的 时间, 粘 土不得少于一昼夜; 亚粘土和轻亚枯土可酌情缩短, 但不应少于1 2 h . 击实与称量 A. 将击实仪放在坚实的 地面 上, 取制备好的 试样6 0 0 一 8 0 0 g ( 其量应使击实后试样略 大于筒高的1 / 3 ) 倒人筒内, 整平其表面, 并用圆木板稍加压紧, 然后进行击实。击实时, 击 锤应自由 铅直落下, 击数3 0 次; 2 0 次或1 5 次( 砂土和轻亚粘土2 0

12、 击, 粉质粘土和枯土3 0 击, 压实要求 较低的 场地平整缤土1 5 击) 。 落距4 6 c m , 锤迹必须均匀 分布于 上面。 再安 装 套 环, 把 土面 刨 毛。 重 复 上 述 步 骤 进 行 第 二 层 及 第三 层 击 实、 击 完 后 超出 击 实 筒的 余土 高 度 不 得 大 刊 Om m o卜 B . 用 修 土 刀 沿 套 环 内 壁 0 1 挖 后, 旋 转 并 取 下 套 环 。 齐 筒 顶 细 心 l 平 试 样, 拆 除 底 板, 如 试 样 底 面 超 出 何 外, 亦 应 削 平, 擦 净 筒 外 壁, 称 量 应 准 确 至1 g . c . 用 推

13、 土 器 推出 击实 筒内 试 样, 从 试 样中 心 处 取两 个 各约1 5 - - 3 0 g 土, 测 定其含 水量 计算至0 . 1 % , 其平均误差不得超过1 %0 D. 按上 述3 条步骤 进行预 定不同 含水量的 击卖 并 称量相应 试样及 测定含水量。 注: 如 土 盘 不 足 , 允 许 用 击 过 的 土 重 复 进 行 试 验, 但 尽 量 减 少 童 复 使 用 次 数, 并 在 记 录 表 中 注 明 。 易 被 击碎的脆性撅粒及高液限粘土不宜重复使用。 3 ) 计算及制图 干土质量密度计算 根据预定不同含水量的试样击实试验数据( 试样湿重及含水量) 换算为湿容重

14、 Y ( 湿重一1 0 0 0 ) 与含水量二,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出全部试样的干容重: 一、 地基承载力施工工序工程检测 1 3 5 9 Y d = Y 1 +O. O l w ( 1 - 6 ) 式中 Y d 干 土 质量密 度( g / c m 3 ) ; Y - 湿土 质量密 度( 9 / c m ) ; w含水量( %) 。 计 算 到O . O l g / c m a 绘制Y d 一 二曲 线, 见图1 - 8 . 灯T 生质量密度= 1 6 .7 最 优 含 水 量 皿2 %- I1 -1- 、 】 1 ! T -s F tt匕 黔I 勺L, 1 护锰心侧仲十 含水盈 ( %) 图

15、 1 - 8 Y d -w关系曲 线 适用范围与结果校正 本试验实用于粒径小于5 二 的土料。当土料中粒径大于5 二 的颗粒, 重量小于总土 重3 %时, 试验结果可直接采用。当大于5 m m的砾石重量在3 %- - 3 0 % 范围内时, 应按下式 计算校正最大干容重及最优含水量: Y 猛 1 0 0 尸一G 1 0 0 - P 十 Y - ( 1 - 7 ) 式中 式中 Y 耘一 校正后土 的最大干土质量密 度( g / c m 3 ) ; Y -粒径小于5 的土 样试 验所得的 最大干土 质量 密度( g / c m 3 ) ; G -粒径大于5 m m砾石的比重; P - 粒径大于5

16、m m颗粒含量占 总土重的 百分数( %) 计算至O . O l g / c m 3 a w 夸 = w y ( 1 一 0 . 0 1 一 P ) + 0 . 0 1 P . .人 二y - 一 校正后土的 最优含 水量( %); w Y粒径 小于5 m m的土 样试验 所得的 最优含水量( %) ; W A - 粒径大于5 m m颗粒的吸着含水量( %) 。 计算至0 . 1 %0 4 ) 击实试验记录 本试验采用记录表格如下( 见表1 - 5 ) ( 7 ) 黄土湿陷性试验 黄土是一种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大陆沉积物, 颜色为棕黄或淡黄。质 地均匀, 不含大颗粒( 大于0 .

17、2 5 m m的 颗粒) , 成分以 粉粒为主( 约占6 0 %- - 7 0 %) , 具有多孔 1 3 6 0第二部分施工工序工程检浏方法标准 性( 孔隙 度一般为4 0 %- - 5 0 %) , 孔隙肉 眼可见。 黄土无层理, 但具有垂直节理, 在天然条件 下, 能经常保持垂直边坡; 干燥时甚坚固, 遇水容易剥落。黄土按塑性指数分为三类, 如表 1 - 7 0 击实试验记录表 1 - 6 工程编号 土样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验仪器: 南实处型, 估计最优含水量: 土样类别: %, 风干含水量 每层击数: 土粒比重 试验点号I2345 干 容 重 筒+土重 H( 1 ) 筒重B( 2

18、) 湿 土 重8( 3 ) ( I ) 一 ( 2 ) 容重 B /c 宜 a ( 4 ) 干 容 重 B 人 ” 3( 5 ) (4 )l + w 含 水 t 盒号 盒+湿土重 H ( 1 ) 盒+干土重 B( 2 ) 盘重H( 3 ) 水重 H( 4 )( 1 ) 一( 2 ) 干 土 重 B ( 5 ) ( 2 ) 一( 3 ) 含 水 盈%( 6 )( 4 ) 一( 5 ) 平均含水t% 最 大干 容 重:9 /( 刀 沪最伪立 含水汤: %饱和度:% 大于5 m m 顺粒含t % 校正后最 大干容重 B 入 ” I3 校正后最 优含水t % 黄土按塑性指敬分类农1 - 7 序号分类名

19、称 塑性指数 I 黄土质枯砂土I 1 7 1 ) 室内压缩试验 试验方法 A. 单线法压缩试验 在同一取土点的同 一深度处, 至少取5 个环刀试样, 均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 分别加 至规定压力, 下沉稳定后, 浸水至湿陷稳定。 B. 双线法压缩试验 一、 地基承载力施工工序工程检测1 3 6 1 应在同 一取土点的同一深度处取2 个环刀试样, 一个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 另一个在 天然湿度下加第一级荷载, 下沉稳定后浸水, 至湿陷稳定。 一般情况下, 应采用单线法, 当取多个试样有困难时, 允许采用双线法。 试验步骤 A 用环刀切取原状试样数个, 切土时, 应使土样受压方向与天然土层方向一致

20、。各试 样间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 . 0 3 8 / c m 3 , 并测定试样含水量。 环刀的面积不应小于5 0 c 澎。 B . 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固结容器内, 套上护环, 放上透水石和加盖板。透水石应烘 干冷却备用, 试验时应使透水石的湿度接近试样的天然湿度。 C . 施加1 k P a 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接触, 并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至零 位。 D. 湿陷系数8 5 测定 a 试样在天然湿度下逐级加压至规定压力: 0 一2 0 0 k P a 之内, 每级压力增量为2 5 一 5 0 k P a ; 在2 0 0 k P a 以上, 每级压力增量为l 0 0 k P a

21、o 根据 湿陷性黄土地区 建筑规范 G B J 2 5 -9 0 第2 . 3 . 1 条规定, 自 基础底面( 初步勘察 时, 自 地面以下 1 . 5 m) 算起, l o m以内的土层规定压力采用2 0 0 k P a , t o m以下至非湿陷性土 层顶面, 应用其上覆土的 饱和自 重压力( 当大于3 0 0 k P a 时, 仍应用3 0 0 k P a ) 为规定压力, 该 条注解中指出: 当 基底压力大于3 0 0 k P a 时, 宜按实际压力测定的湿陷系数值判定黄土湿陷 性。 b 变形稳定标准为每小时变形量不大于O . O l m m / h , 记录加压变形值。 。 , 当

22、加荷至规定压力并稳定后浸水, 浸水宜用纯水。 d . 浸水变形的 稳定标准为每小时变形量不大于O . O l m m / h 。 记录浸水变形值。 。 . 计 算出 土 样 原 始高 度h o , 加 压至 规 定 荷载 稳 定 后的 高 度h 。 及浸 水 稳 定后的 高 度 h p . E . 自 重湿陷系 数S t s 测 定 a . 试样在天然湿度下采用快速分级加荷加压至试样上夜土的 饱和自 重压力在。 一 2 0 0 k P a 压力以内, 每级增量为5 0 k P a ; 在2 0 0 k P a 压力以上, 每级增量为1 0 0 k P a o b . 加荷最后一级下沉, 稳定标

23、准为每小时变形量不大于O . O l m m / h , 记录加压变形值。 。 . 加荷至最后一级并稳定后浸水, 浸水宜用纯水。 d . 浸水变形的 稳定标准为每小 时变形量不大于O . O l m m / h , 记录 浸水变形值。 。 . 计算出 土样 原始高度h o , 加压至试 样上覆土的 饱和自 重压力稳定后的 高度h 2 及浸 水 稳 定 后的 高 度h 2 . F . 湿陷起始压力P A 测定 a . 单线法与双线法 单线法: 用数个试样分别在不同压力下浸水, 测定在各不相同压力下的湿陷变形量。 双线法: 用两个 试样分别在天然状态及 饱和条件下作 压缩试验, 分别测定出 两 个

24、试样的 变形量, 利于两 个试样变形差, 计算出 各不相同 压力下的 湿陷变形量。 饱和条 件下的 压 缩试 样应在先加第一级荷载并稳定后再浸水至饱和。 1 3 6 2第二部分 施工工序工程检测方法标准 b , 取样应在同一取土点的同一深度。分级加荷在0 -1 5 0 k P a 压力以内, 每级增量为 2 5 - 5 0 k P a ; 在 1 5 0 k P a 压力以上, 每级增量为5 0 - - 1 0 0 k P a o 。 . 每级加荷后和浸水后下沉稳定标准均为每小时下沉量不大于O . O l m m / h o G. 溶滤变形测定 当 需要测定溶滤变形时, 将测定湿陷系数后的试样

25、继续用水渗透, 每隔2 h 测读变形一 次, 2 4 h 后每日 测读 1 - 3 次, 变形稳定标准为每三天不大于O . O l m m o H. 试验完毕, 吸掉容器中的水, 拆除仪器, 取出试样, 测定含水量。 资料整理 A. 湿陷性系数 a 。 计算f 根据 1 1 - 5 - 1 - 3 之 4 ) 1 h 一h 认 a = h o ( 1 - 8 ) 式中 h o 土样的原始高度( 二) ; h p 天 然 状 态 下 土 样, 加 压 至 规 定 压 力 并 稳 定 后的 高 度( c m ) , h p = h o 一 总 压 沉 量 h 协 浸 水稳 定 后的 高 度, c

26、m , h 书 = h p 一 浸 水 下 沉 量。 B 自 重湿陷系数6 2 升算I 根据1 1 - 5 - 1 - 3 之5 ) a 2 =h 2 一 h 2 h o ( 1 - 9 ) 式中 h o 土样的原始高度( c m ) ; h 2 天然状态下土样, 加压至覆土的 饱和自 重并稳定后的高度, c m, h 2 = h o 一 总压 沉量; h z 浸水稳 定后的 高度, c m , h z = h 2 一 浸 水下沉量。 成果应用与分析 A. 湿陷性的判定 当么 7 c m时 定为自 重湿陷 性黄土场 地; 。 . 当处 s 7 自 重湿陷性地基 7 3 5 1 A . 6 0

27、I V ( 严重)I V ( 很严重) 注: 当 总湿陷113 0 - 6 . 5 0 -, 7 0 - A , 33 0 -时, 可 判为H 级; A 总湿陷 It 5 0 c m A . 6 0 a n , 3 0 a n 6 z , 3 5 m 时, 可 判为皿 级。 D . 湿 陷起始压力P . , 的 确定 根 据室内 压缩试 验( 单线法或双线法) 绘制的a - p曲 线, 取5 9 = 0 . 0 1 5 所对应的压 力P 即为 湿陷 起始压力P , , 见图1 1 - 5 - 2 0 E . 溶滤变形系数S _ 的 计算 按下式计算: h 认 一h - a ,二 h o ( 1

28、 - 1 2 ) 式中 h a 土样的 原始高度( c m ) ; h 书 土 样 在 某 级压 力 下, 浸 水 湿陷 变 形 稳 定后的 高 度( c m ) ; 1 3 6 4第二部分施工工序工程检测方法标准 h ,V 土 样在某级压力下, 长期渗透而引 起的 溶滤变 形稳定后的 试样高度。 2 )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试坑浸水试验用于现 场实 测自 重湿陷 量“A 2 s , 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坑宜挖成圆形( 或方形) , 其直径( 或边长) 不应小于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 并不应 小于 l o m。试坑深度一般为5 0 0 c n m, 坑底铺5 0 一l 0 0 m m厚的砂或石子。 在试坑内不同 深度处, 设备沉降观测标点; 在试坑外设置地面沉降观测标点。沉降 观测精度为+ 0 . l r n m o 试坑内的水头高度, 应保持3 0 0 m m 。在浸水过程中, 应观测湿陷量、 耗水量、 浸湿范 围和地面裂缝。试验进行至湿陷稳定为止。其稳定标准为最后 5 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 l 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