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3504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6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848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标准 JT T 295-1995.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篷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交通行 业 标 准 J T / T 2 9 5 一1 9 9 5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R e p a i r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r u l e s f o r t h e q u a y s i d e c o n t a i n e r c r a n e 1 9 9 6 -0 4 -1 9 发布 1 9 9 6 一1 0 一0 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部3 V Ai 月 J言 为了 适应我国集装箱 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形势, 保持港口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障 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畅通, 为岸边集装箱起

2、重机的维修、 保养制订一项统一的技术规范, 以满足各集装箱 专用码头技术管理与维护部门的需要。 本标准根据目前我国港口机械修理技术的基本状况, 并参考德国 MA N公司企业标准、 日 本石川岛 播磨企 业标准及日 本J I S B -8 8 0 6 标准的相关内 容, 规定了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和验收的具体要求及 有关方法, 从而为全国各集装箱专用码头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依据。 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交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夭津港务局集装箱公司、 交通部 上 海 港

3、口 机械制 造厂、 广州港务局黄埔集装箱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桂寿平、 张家馄、 薛翎森、 陈紫云、 蔡锦龙。 目次 前言 1 范围 , , 。 ,. 1 2 引用标准 “ , 1 3 结构件和 零件的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专用零部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2 5 通用件 , , ” 6 6 液压元件 。 。 ” , 7 7 钢结构 “ “ “ 9 8 电气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9 机构装配与安装 ,. , , ,. ” ” .

5、. . 一 , , . , , . . . . . . . . 1 8 1 0 安全防护装置 ” ,. , , . . 。 . . . 一 , . . . . . . 1 9 n试车验收 ,. “ ,. . 2 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我国与有关国家( 组织) 起重机常用钢铁材料对照 2 1 中华 人民 共 和 国交 通 行业 标 准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J T / r 2 9 5 -1 9 9 5 Re p a i r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r u l e s f o r t h e q u a y s id e c o n t a i n e r c

6、 r a n e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岸 边集装箱起 重机( 以下简称起重机) 的修 理及其验收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装卸2 0 f t 及大于 2 0 f t 集装箱的起重机。 弓1 用标准 GB J 1 4 7 -9 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9 8 5 - 8 8 气焊、 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 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 B 9 8 6 - 8 8 埋弧焊焊缝坡口 的基本型式与 尺寸 G B 1 0 3 1 -8 3 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 G B 1 1 8 2 -1 1 8 4 一8 8 形状和位置公差 G B 1 2 2 8 -1 2 3 1 一9 1

7、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大六角螺母、 垫圈与技术条 件 G B 1 3 0 0 一7 7 焊接用钢丝 G B 1 8 0 1 一1 8 0 2 一7 9 公差与配合 G B 3 3 2 3 - 8 7 钢熔化焊对 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等 级 G B 5 1 1 7 一8 5 碳钢焊条 G B 5 1 1 8 一8 5 低合金钢焊条 G B 5 9 7 2 一8 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 检 验和报废实用 规范 G B 6 0 6 7 一8 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1 0 0 8 9 一8 8 圆柱蜗杆、 蜗轮精度 G B 1 0 0 9 5 一8 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G B 1 1

8、 3 4 5 -8 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 B 1 1 3 6 5 -8 9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G B / T 1 5 3 6 。 一 9 4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试验方法 G B / T 1 5 3 6 1 一 9 4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技术条件 G B 5 0 1 5 。 一9 1 电 气装 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 接试验标准 G B 5 0 1 6 8 一9 2 电 气装 置安装工程 电 缆线路 施工及 验收规 范 G B 5 0 1 7 0 -9 2 电 气装置安装工程 旋 转电机 施工及验收规 范 J T 5 0 1 4 -8 3 港口 装卸机械 通用件专用

9、件 与底盘修 理技 术条 件 J T 5 0 1 4 . 2 -8 3 港口 装卸机 械电气 设备修 理技术要求 J T 5 0 2 2 -8 6 港口 起重机轨 道安装技术 条件 J T 5 0 2 7 -8 9 港口起重机用钢丝绳使用技术条件 结构件和零件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 9 9 6 - 0 4 - 1 9 批准1 9 9 6 - 1 0 - 0 1 实施 J T/ T 2 9 5 一1 9 9 5 3 门金 属结构件和零件的 材料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 满足G B / T 1 5 3 6 1 的规定。 3 . 2 重要零部件、 结构件材料应检验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10、后方能使用。 3 . 3 我国与有关国家( 组织) 起重机常用钢铁材料对照见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 专 用零部件 4 . 1 钢丝绳 4 . 1 . 1 钢丝绳的报废( 更新) 必须符合 G B 5 9 7 2 与J T 5 0 2 7的规定。 4 . 1 . 2 起重机钢丝绳更换时, 应保证其型号、 直径、 公称抗拉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明。钢丝 绳直径与设计不符时, 首先应保证与设计有相等的总破断拉力, 而直径的上、 下差不得大于: 直径在 2 0 mm以下时为 l m m; 直径等于或大于 2 0 m m时为 1 . 5 0 m m, 4 . 2 卷筒 4 . 2 . 1 卷

11、筒出现裂纹时, 必须更换。 4 . 2 . 2 当卷筒绳槽磨损量超过 6 mm或钢丝绳在工作中经常跳槽而不能有秩序的排列时, 应重新车 槽, 但应保证加工后的卷筒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的8 0 。起升机构的两卷筒绳槽底部直径差应不大 于 l mm. 4 . 2 . 3 对出现单个气孔或砂眼的卷筒, 当气孔或砂眼的直径小于 6 m m, 深度小干该处壁厚名义尺寸 2 0 % 且绝对值不 超过4 m m, 在l 0 0 m m长 度上( 任意方向 ) 不 超过一 处, 在卷简全部工作面上的总数小 于 五处时, 可以不必焊补而继续使用。当缺陷经清理后, 其大小在表 1 所列范围内且在卷筒同一截面上的

12、长度为 l 0 0 m m 内不多于两处, 允许采取防裂和防变形措施的焊补, 焊补后可以不经热处理, 但要修平 焊补处 。 表 1 卷筒允许焊补缺陷条件 材质 卷筒直径 ( mm) 单个缺陷面积 ( c m ) 缺 陷 深 度总数量 铸铁、 球 墨 铸铁 ( 7 0 0 7 0 0 7 0 0 3 5 0 0 . 1 4 0 . 1 60. 1 8 4 . 1 1 - 2 . 4 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端面圆跳动和相对径向圆跳动量应小于表4中的规定数值。 4 . 1 2 制动器 4 . 1 2 . 1 制动器零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更换: 裂纹; 制动带或制动瓦磨擦垫片厚度磨损量达设计厚度的

13、4 0 %( 铆接) 或达设计厚度的 5 0 %( 胶接) ; 弹簧出现塑性变形; 销轴或 轴孔的磨损 达设计直径的1 0 a , 圆 度达0 . 2 0 m m , 4 . 1 2 . 2 铆接的制动带, 铆钉头应埋入带厚一半以上, 铆钉头中心离带边不小于1 5 m m, 4 . 1 2 . 3 修复或更换件安装后, 制动带与制动轮接触面积不得小于制动带工作面积的 7 5 , 各铰点应 转动灵活, 无卡阻现象 4 . 1 2 . 4 制动瓦轴线与制动轮轴线的同轴度应小于3 m m, 平行度应小于制动轮宽度的 1 / 1 0 0 0 , 4 : 1 2 . 5盘 式 制 动 轮 装配 后 应

14、保 证各 油 缸中 心 线 和 主 轴中 心线 平 行; 在 松 闸 状 态 下, 制 动 衬 垫 写 制 动 盘 的间隙为。 . 5 0 -l m m; 制动时, 制动 衬垫与制动盘 接触面积不 得小 于8 0 0 0 ; 制动衬垫中 心线应通过制动 盘中心, 偏差不得大于 2 mm, 制动衬垫外缘不可超过制动盘外缘, 应留 3 m m距离, 如图2 所示; 制动盘 端面圆跳动不得大干 。 . 1 5 m m 通用件 5 . 1 滚动轴承 5 . 1 . 1 轴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更换; 内、 外圈或滚动体工作面上出现磨损条 纹、 剥落、 坑痕、 凹陷、 刮痕、 裂纹、 过热退火; 保

15、持架出现缺口、 边缘损伤、 裂纹, 碰套, 漏铆、 铆偏、 铆松; 内、 外圈端面磨 损量大于。 . 3 0 m m ; 径向游隙因磨损至表 6 规定的数值; 滚动体有缺损或不足。 5 . 1 . 2 轴承修复或更换后不允许有锈蚀, 其表面 制 动 衬 垫 安 荔 单 位 :m m ) 粗糙度对配合表面应 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l . 6 K m, 对工作 表面 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0 . 8 p m, 表 6 轴承径向游隙极限数值 轴 承 内径 d 径向游隙 球轴承滚子轴承 3 0 - - 1 0 0 0 . 1 00 .1 2 1 0 0 - -1 5

16、00 . 1 2 0 . 1 5 1 5 0 - -2 0 0 0 . 1 50 . 2 0 5 . 1 . 3 轴承装配技术要求应符合J T 5 0 1 4 的有关规定。 5 . 1 . 4 轴承的代用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代用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应等于或高于原配轴承; J T / r 2 9 5 -1 9 9 5 代用轴承的允许极限转速应等于或高于原配轴承的实际工作转速; 代用轴承的精度等级应等于或高于原配轴承的精度等级; 代用轴承的类型、 结构型式、 系列以及内径、 外径应与原配轴承相同。 5 . 2 轴承座与油封 5 . 2 . 1 轴承座不得有明显变形、 缺陷或裂纹。 5 . 2 .

17、2 修复或更换的成对轴承座安装后, 其同心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转轴应能转动自如。 5 . 2 . 3 油封更换后, 应能有效地防尘和防渗漏。 5 . 2 . 4 轴承座上盖与座体修复合拢后, 间隙不得大于 0 . l o mm 5 . 3 轴 5 . 3 . , 传动轴出现表面裂纹且深度未超过设计直径的 2 %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裂纹扩展; 深度超过设 计直径的 2 %时, 必须更换。 5 . 3 . 2 轴的挠度达到以下规定时, 应更换: 轴的转速在 5 0 0 r / mi n 及以上, 每米长 0 . 1 5 mm, 全长 0 . 3 0 m m; 轴的转速低于 5 0 0 r / mi

18、 n , 每米长0 . 2 5 m m, 全长 0 . 5 0 mm. 5 . 3 . 3 轴出现扭转塑性变形时, 应更换。 5 . 3 . 4 轴表面出现横裂纹深度达到设计直径的5 %时, 必须更换。横裂纹深度小于设计直径的 5 写时, 允许修复。 5 . 3 . 5 修复或更换的轴应符合设计要求, 轴内润滑油孔应畅通。 5 . 4 销 5 . 4 . 1 销径磨损量 达到 设计直 径的2 写 时, 必须更换; 磨损量小于设计直径的2 %时, 允许 修复。 5 . 4 . 2 销工作配合面不得有裂纹或缺陷。 5 . 4 . 3 销出现塑性变形时, 应更换。 液压元件 轴向柱塞泵 1 轴向柱塞

19、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修复或更换: - 一 排油量不足, 执行机构动作迟缓; 压力不足或压力脉动较大; 噪声较大; 内部泄漏( 达到额定流量值的2 0 %) ; 66.16.1 外部泄漏; 液压泵发热; 变量机构失灵; 液压泵不转。 6 . 1 . 2 修复或更换的转子柱塞孔应与柱塞研配, 其圆度及圆柱度应不大于 。 . 0 0 5 mm, 孔的表面粗糙度 . _ 、,_ , _, _ _, H 7_ _ ,. 、 、 _ , 一 一 应 达 到 G B 1 0 3 中R a O . 4 p m ; 转 子 衬 套 与 配 流 轴 的 配 合 为G B 1 8 0 一 8 0 2 中 言,

20、转 子 孔 与 端 面 的 垂 直 度应不大于。 . O l m m; 轴向 柱塞泵 端面应进行研磨, 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O . 2 p m e 6 . 1 . 3 更换或修复的柱塞圆度及圆柱度应不大于。0 0 5 m m, 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 R a O . 2 p m, 柱塞圆头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O . 4 p m. 6 . 1 . 4 修复或更换的配流轴各配合处同 轴度应不大于。 . O l m m, 配流轴应与转子孔配磨, 其表面粗糙 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O . 2 1

21、e m; 配流盘平面应进行研磨, 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O . 2 1 m, 6 . 1 . 5 径 向 柱 塞 油 泵 的 定 子 环 修 复 或 更 换 后 与 滑 动 鼓 体 的 配 合 为 G B 1 8 0 1 - 1 8 0 2 中 斋 洒 端 面 的 平 行度应不大于 。 . 0 2 m m, 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应不大于 。 . 0 4 m m, 其各接触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 Ra O . 4 t m. 7 J T / T 2 9 5 -1 9 9 5 柱塞油泵的配合间隙见表 7 , 表 7 柱塞油泵配合间隙值 配 合 部 位配

22、合 间 隙 配油轴与转子衬套的间隙0. 0 3 - 0 . 0 6 配流盘与缸体端面之间( 轴向)0. 01 - - 0. 02 柱塞与缸体内孔 d 镇 1 20 . 01 - 0. 02 d ( 2 00 . 0 1 5 -0 . 0 3 d ( 3 50 . 02 - 0 . 0 4 注: d 柱塞直径 6 . 1 . 7 柱塞与其相配合的孔磨损后, 其间隙 超过表7 所列的规定值1 5 %时, 应重做柱塞并与孔进行配 研修复 6 . 1 . 8 变量控制阀的阀芯与阀孔的配合间隙为 0 . 0 1 -0 . 0 3 m m, 其配合间隙因磨损增大 1 5 %时, 应重 做阀芯并与阀孔进行配

23、研修复。 6 . 2 液 压缸 6 . 2 . 1 液压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修复或更换: 爬行; 冲击; 推力不足, 速度不够或逐渐下降, 工作不稳定; 外泄漏; 内泄漏; 声响与噪声。 6 . 2 . 2 修复或更换的缸体内 孔的圆度、 圆 柱度、 直线度应不大于。0 2 m m / m , 内 孔表面经研磨或琦磨 后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O . 8 p m或R a O . 2 p m , 6 . 2 . 3 修复或更换的活塞外圆的圆度、 圆柱度及活塞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应不大于活塞外径公差的一 半, 活塞外圆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6 . 2 . 4

24、修复或更换的缸盖用于配合的内孔和外圆的圆度、 圆柱度应不大于直径公差的一半, 内孔、 外圆 的 同轴度 应不 大于0 . 0 3 m m, 配合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3 . 2 p m, 6 . 2 . 5 液压缸的配合间隙见表 8 , 表 8 液 压缸配合 间隙值mm 名义直径 61 22 02 55 07 5 1 0 01 2 52 0 0 最小间隙 0 .0 0 2 50 . 0 0 5 00 . 0 0 7 50 . 0 1 2 5 0 . 0 2 0 00 . 0 2 5 00 . 0 3 2 00 . 0 4 3 00 . 0 5 0 0 最大间隙 0

25、. 0 1 2 50 . 0 1 7 50 . 0 2 3 5 0 . 0 3 2 50 . 0 4 5 00 . 0 5 7 50 . 0 6 4 50 . 0 8 3 00 . 1 0 0 0 注: 最小间隙值为正李 含 配合值, 最大间隙值为修理极限值 6 . 3 液压控制阀 6 . 3 . 1 液压控制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修复或更换; 异常振动与噪声; 泄漏 ; 换 向不灵或不换 向; 电磁铁过热或烧毁; 系统压力提不高或系统压力过大调整无效; 系统压力波动; 液控不灵。 2 液压控制阀的滑阀芯与阀孔的修理配合间隙见表 9 。 J T/ T 2 9 5 -1 9 9 5 表 9

26、滑阀芯与阀孔配合间隙值 配合部位d 7 MP a时, 试验压力为 1 . 2 5 P. 6 . 6 液压系统管路及接头出现损伤、 变形、 裂纹等缺陷, 应更换且在系统压力试验时不得有渗漏现象。 7 钢结构 7 . 1 钢结构件形状及位置允许偏差按表 1 0 规定, 不符合表 1 0 中规定的应修复或更换。 7 . 2 修复的杆件应平直, 杆件节点处连接必须可靠; 外伸悬臂的上挠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当小车质量与 表 1 0 基本焊接结构件形状及位置允许偏差mm 序号检查项目简图允许偏差 1 构 件 的 直 线 度 a ) 垂直方向 b ) 水平方向 a f 5 1 0 0 0 L b )f 15

27、 00 ;。 一 。 ,、 儡。 6 6 ;D , - D ,4 0 m m , 在任何温度下均需预热1 5 0 一2 0 0 C , 焊后保温缓冷。 7 . 9 修复后的钢结构焊缝质量检验分为三级, 各级检验项目、 数量应符合表 1 1 规定。 表 n焊缝质量检验要求 级 别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备注 1 外观检查 全部 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 超声波或x射线检查( 对接焊缝)全 部 若超声波检查后还需x射线复检时, 则抽 检长度取焊缝长度的 2 %, 至少应有一张 底片 z 外 观 检 查全 部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 超声波或x射线脸查( 对接焊缝) 全 部 3 外观检查全部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

28、寸 7 . 1 0 重要焊缝的探伤检验评定等级必须达到G B 3 3 2 3 中规定的1 1 级和G B 1 1 3 4 5 中规定的I 级。 7 . 1 1 重要焊缝的 焊接处应打上焊接者的代号印记。 7 . 1 2 高强度螺栓、 螺母、 垫圈出现损坏、 裂 纹时, 必须更换且应符合G B 1 2 2 8 1 2 3 1 的 有关规定。高强 度螺栓的更换, 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并符合设计要求 7 . 1 3 栏杆、 扶手、 走台、 人梯出 现损坏、 变形、 脱焊等缺陷应进行整形、 修补, 并应符合G B 6 0 6 7 的规定。 1 . 1 4 结构件修复或更换后的表面涂装应符合G B

29、/ T 1 5 3 6 1 的规定。 电气设备 8 . 1 交流电动机 8 . 1 . 1 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修复或更换: 机座与端盖出现裂纹; 电刷与刷握之间的间隙大于 0 . 2 0 mm, 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电 动机运 转时, 滑环与电 刷冒火 花, 滑环 表面有 烧痕、 麻点、 刷痕; 电 动机绝 缘件龟裂、 软化、 损伤、 焦化、 脱落; 电动机 各相绕组对机 壳和各相间 的绝缘电阻出现定子绝缘电阻小于。 . 5 0 M I 2 , 转子绝缘电阻 小于0 . 1 5 Md 2 ; 电 动机 通风系统出现故障, 风扇不能正常转动; 滑环与电刷磨损严重, 鼠 笼电动机的

30、笼条在槽内 松动或断裂, 鼠 笼端环断裂或脱焊, 伸出 端铁芯 拱起; 电 动机的振幅 大于 表1 2 中的 数值; 表 1 2 电动机振幅允许值 电 动机同步转速( r / m i n )振幅允许值( m m) 3 0 0 00 . 0 5 1 5 0 00 . 0 8 5 1 0 0 00 . 1 0 7 5 00 . 1 2 额定负 荷状态下, 电 动机各部位的温升在 环境温度为4 0 时, 超过 表 1 3 中的数据; J T / T 2 9 5 一1 9 9 5 表 1 3 电动机温升控制数据 绝缘等级A 级E 级B级F级 H 级 测 量 方 法 温 度 计 法 电 阻 法 温 度

31、计 法 电 阻 法 温 度 计 法 电 阻 法 温 度 计 法 电 阻 法 温 度 计 法 电 阻 法 电 机 部 位 定 子 绕 组5 56 06 57 57 08 08 51 0 01 0 51 2 5 转 子 绕 组 绕 线 式5 56 06 57 57 0 8。一 厂 85 100 1 0 51 2 5 鼠 笼 式 一 一 定 子 铁 芯 6 07 58 01 0 01 2 5 滑环 6 07 08 09 0 10040 滑动轴承 4 04 08 04 0 滚动轴承 5 55 58 0勺J 一在额定负荷状态下, 电动机转速不足或声响异常。 8 . 1 . 2 电动机修复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32、: 电动机各相绕组对机壳和各相间的绝缘电阻必须满足定子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 . 5 MS 2 , 转子绝 缘电阻不得小于0 . 1 5 Mn ; 转子与定子间 气隙应为。 . 2 5 -2 m m ; 绕线型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的电流应不大于其额定值的 9 0 “/ 0 ; 鼠笼型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的 电流应符合表 1 4 规定; 表 1 4 鼠笼型电动机空载电流数据% 乒 乏 0 . 1 2 5 k W 一 0 . 5 k W以下 2 k W 以 上l O k W 以上S O k W 以上 l o o k W 以下 l 27 0 - 9 54 5 - 7 04 0 5 53 0 - 4 52

33、33 51 8 - 3 0 48 0 - 9 66 5 - 8 54 5 - 6 03 5 - 5 52 5 - 4 02 0 - 3 0 68 5 - 9 87 0 - 9 05 0 - 6 53 5 - 6 53 0 - 4 5 一 2 2 - 3 3 89 0 - 9 87 5 - 9 05 0 - 7 03 7 - - 7 0 3 5 一 5 。一 2 5 - 3 5 往: 表中空载电流指三相平均值 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电压之差不得超过三相平均值的5 %; 滑环工作面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O . 8 -1 . 6 p m, 绝缘外部应绑扎正确. 涂封良好; 电刷

34、压力应达到( 1 . 5 2 . 5 ) X 1 0 4 P a , 各刷间的压力差不应超过其平衡值的 2 0 Y, 电刷应符合 设计要求。 8 . 1 . 3 电动机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 G B 5 0 1 7 。的规定。 8 . 1 . 4 电动机的滚动轴承在运行 1 0 0 0 .1 5 0 0 h后, 应加油一次, 2 5 0 0 - 3 0 0 0 h后. 应换油。 8 . 2 直流电动机 8 . 2 . 1 电动机出现 列情况之一时, 应修复或更换: 机座与端盖出现裂纹; 电 动机绝缘电 阻小干。 . 5 0 M f 2 ; 电动机通风系统出现故障, 电动机过热, 风扇不能正常转动;

35、 电动机换向器机械损伤或火花灼痕; 一A m 。荷 、 。转 速 。运 行 :IR S 下 , 。机 A r . 器 。大 于 1 2 、机 、N k t ll 级见 表1 5 ; J T/ T 2 9 5 一1 9 9 5 表 1 5 换向器火花等级 火花等级电刷 下 的 火 花 程 度换 向 器 及 电 刷 的 状 态说明 )1无 火 花 整流子上没有黑痕及电刷上没有灼痕可以连续运行 1 十 电刷边缘仅小部分有微弱 的点状火花或有非放电性的 红色小火花 1 专 电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有 轻 微 的 火 花 整流子上有黑痕出现, 但不发 展, 用汽油擦其表面即能除去, 同 时在电刷上有轻微的灼

36、痕 可 以连 续 运 行 一 2 一一 电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有 较强烈的火花 一 整流子上有黑痕出现, 用汽油 不能擦除, 同时电刷上有灼痕, 如 短时出现这一级火花, 换向器 卜 不出现灼痕, 电刷不致被烧焦或 损 坏 只允许在短时冲 击 负载及过载时 发 生 3 电刷 的 整 个 边 缘 有 强 烈 的 火 花 即 环 火 , 同 时 有 大 火 花 飞 出 整流子 卜的黑痕相当严重, 用 汽油不能擦除, 同时电刷上有灼 痕。如在这一火花等级下短时运 行, 则换向器上将出现灼痕, 同时 电刷将被烧焦或损坏 只允许在直接启 动或逆转时发生 在额定负荷状态下, 电动机各部位的温升超过表 16

37、中的数据; 表16电 动机温升控制数据 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 级H 级 一 测 量方 法 温 度 门法 电 阻 法 温 度 计法 电 阻 法 温 度 不 十 法 电 阻 法 温 度 计 法 电 阻 法 温 度 乡卞 法 电 阻 法 卜 5。6 06 57 57 08 08 51 0 01 0 51 2 5 电 机 部 位 电 枢 绕 组 励 磁 绕 组 换 向器6 O7 O8 O9 O1 0 0 铁芯6 07 58 01 0 01 2 5 5 55 55 55 55 5 滑动轴承 4 04 04 04 04 0 注: 环境温度为40 在额定负荷状态下, 电动机声响异常 8 . 2 . 2 电

38、动机修复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动机绕组绝缘电阻不 得小于。 , 50M 。 ; 一 转 子的轴向窜动 量应小于s m m; 电动机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气隙小于3 m m时, 气隙误差不超过 10%, 气隙大于或等于 3 m m 时, 气隙误差不超过 5 %; 整流子与绕组的焊接应良好, 无假焊、 漏焊、 夹碴、 烧穿、 熔瘤、 甩锡及过热变形等现象; 整流子 表面应清洁无污, 无机械损伤和火花灼痕; 1 4 J T/ T 2 9 5 -1 9 9 5 刷握中 心间的 距离应等于整流子的极距, 其允许误 差对等于或小于2 0 0 k W的电 动机不得大干 1 . 5 % - 2 %. 对大于 2

39、o o k W的电动机不得大于 。5 肠; 电 刷压力应达到( 1 . 5 0 - 2 . 5 0 ) X 1 0 0 P a , 各换向片间的 直流电 阻差值不得超过最小值的1 0 %; 电 动机换向器应光洁、 同心, 其粗糙度应达到G B 1 0 3 1 中R a 1 . 6 - 3 . 2 p m, 圆跳动不得 大干表 1 7 的规定, 倾斜度不得大于表 1 8 的规定; 表 1 7 换向器圆跳动允许值mi n 换向器直径 外圆跳动豁 2 5 1 - 5 5 0 0 . 03 55 1- 8 0 0) 8 0 1 0 . 0 4 0 _ 0 5 表 1 8 换向器倾斜度允许值 换 向 片

40、 长 度 允许倾斜 t , 时 (2)(3) 当 t z l m时 为0 . 4 0 m m , 9 . 1 . 3 滑轮端面对支承架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 2 mm, 9 门. 4 钢丝绳压板应按设计规定的数量压紧钢丝绳。 9 门. 5 轴承、 轴承座、 齿式联轴器安装时应涂上清洁的润滑油。 9 . 1 . 6 安装后的减速器应运转平稳, 底座联接处无松动。 9 . 1 . 7 减速器试车前应按设计规定加注润滑油, 试车时减速器不得有渗、 漏油现象。 9 . 1 . 8 各转动件应运转自如, 无碰、 擦现象。 9 . 2 俯仰机构 9 . 2 . 1 滑轮组中心对机架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l

41、 O mm, 9 . 2 . 2 机构装配与安装要求应符合 9 . 1 . 1 一9 . 1 . 8 规定 9 . 3 小车行走机构 9 . 3 . 1 小车的四个车轮踏面应处于同一平面, 其支承平面的最大不平度应符合G B / T1 5 3 6 1 的规定。 9 . 3 . 2 车轮水 平偏斜与 垂直 偏斜的 偏差值应符合G B / T 1 5 3 6 1 的规定。 9 . 3 . 3 同一侧轨道 r 相邻车轮的同位偏差值应符合G B / T 1 5 3 6 1 的规定。 9 . 3 . 4 车轮转动应灵活。 车轮装有圆锥滚子轴承时, 轴承内、 外圈间 允许有。 . 0 3 0 . 1 8

42、m m的轴向间 隙; 装有其它轴承时, 则不得有轴向间隙 9 . 4 大车行走机构 9 . 4 . 1 同一车架的两个车轮踏面中心相对车架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l m m, 见图 3 , 图 3 车轮踏面中心相对车架中心线偏差详图 9 . 4 . 2 同一行走台车同位差s ( 图4 所示) 不得大于表 2 5的规定。 表 2 5 车轮同位差S的允许值 同位差一 不同车架相邻的两个车轮S , 相邻车架的三个车轮8 ,不同车架三个以上车轮8 , 求 2 . 5G 4 g 图4 车轮同位差S详图 9 . 4 . 3 车轮水平偏斜与垂直偏斜的偏差值应符合 9 . 3 . 2 的规定。 9 . 4 . 4

43、 车轮行走应灵活自如, 无卡绊现象 安全防护装置 超负 荷限制器应有效、 可靠 符合G B 6 0 6 7 的 规定。 行程限位装置应有效、 可靠, 符合设计要求与G B 6 0 6 7 的 规定。 防风、 锚定装置应有效、 可靠, 符合设计要求与G B 6 0 6 7 的规定。 防撞、 防碰限制装置应有效、 可靠, 符合设计要求 ,J月咔 1010101010 J T / T 2 9 5 -1 9 9 5 1 0 . 5 起升机构、 俯仰机构的超速保护应可靠、 有效, 其工作电动机的超速保护应符合G B / T 7 5 3 6 1 的 规定。 飞 飞 试车验收 1 1 门起重机试车按G B

44、/ T 1 5 3 6 1 中产品的出厂试验规定进行。 1 1 . 2 起重机验收要求按本标准中的4 - 1 1 规定进行, 起重机的性能参数应达到设计的规定。 J T/ T 2 9 5 一1 9 9 5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墓 0 , 峨 夕 , , r 吧 婚 拓 日 荟 0 台 W 况 日 荟 0 7 W: 一 中 邀 概 中 纂一 国自 6己 w “ w 阅Y 毖暴 w w一 邑 中 军 缪 始 3;2 9; ; R R : : 由 骥 将 、 中 年 毖 w 闰 O ft份 ;i 一 U冬 U U U ): : 2 画 于 咖 军 把 修 口O 幻 . C O 仁 、 国 O今 今 今 令: ; : 留O; ; ; ; ; ; ; : 求 塞 作 摹 栖; ; ) 令 :; ; ; i l 中 邀 概 少 纂 口 瞬 代 口叼 创 明 亡心 杏 司 口 i C7 6 雯 霎0 逻 U p 逻 U O 芝 肠 U 巴 力 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