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3640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123车辆说明文件 第1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娄箐 标准 QC T 698.1-2004.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汽 车 行 业 标 准 OUT 6 9 8 . 1 -2 0 0 4 车 辆 说 明 文 件 部分: 车辆注册技术参数表 Ve h i c l e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 1 : V e h i c l e r e g i s t r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p a r a me t e r t a b l e 1Part 第 2 0 0 4 - 0 2 - 1 0发布 2 0 0 4 - 0 8 - 0 1 实施 虱 舅 芡 W 万 wr不 AX -5 欠A 鉴 寻 Z IM P发布 Q C / T

2、6 9 8 . 1 -2 0 0 4 目次 前言 1 范围 m 规范性引用文件 型式 . . . . . . t 1 一般要求 项目 要求 一 一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二 车辆类型 QC / T 6 9 8 . 1 -2 0 0 4 前言 Q C / T 6 9 8 -2 0 0 4 车辆说明文件 将分为若干部分, 本部分为Q C / T 6 9 8 -2 0 0 4 的第1 部分, 其 他部分将在今后陆续制定。 车辆制造企业可参照本部分规定的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为新生产的车辆产品编制随 车说明文件, 用以说明车辆产品注册技术参

3、数信息。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朱彤、 耿磊、 王玉林。 QC / T 6 9 8 . 1 -2 0 0 4 车 辆 说 明 文 件 第, 部分: 车辆注册技术参数表 1 范围 Q C / T 6 9 8 的 本部分规定了 用于新生产车 辆注 册用的 机动车 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应说明的 项 目和采用的格式。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及其底盘、 半挂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

4、通过Q C / T 6 9 8 的 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部分。 G B / T 7 8 8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n e q I S O 6 7 1 6 ; 1 9 8 3 ) G B / T 3 7 3 0 . 1 -2 0 0 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 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8 2 8 4 -2 0 0 0 快速响应矩阵码 3 型式 3 . 1

5、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应采用G B / T 7 8 8 规定的A系列规格纸张的A 4 幅面( 2 1 0 m m x 2 9 7 m m ) 。 3 . 2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的格式见附录A o 3 . 3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应选用白 底黑字, 字体应采用宋体, 字号应采用5 号字。 3 . 4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可采用防伪标记, 但应保证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项目 及内容清晰, 易于辨认, 条码易于识读。 4 一般要求 4 . , 车辆产品出厂时, 车辆制造企业应为每一个车辆产品随车配发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 表 。对于在底盘( 或整车) 基础上进行制

6、造的改装车产品, 车辆制造企业应为每一个改装车产品随 车配发底盘( 或整车) 和改装车产品的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 车辆制造企业应填写并印 制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 不需填写项目 应用“ /或“ 一” 占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中所列参数应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不得以区间数据或可选择项 20八0 今位4. QC / T 目描述 6 9 8 . 1 - 2 0 0 4 不得涂改。 5 项目要求 5 . 1 车辆制造企业名称 应完整填写车辆制造企业名称。例如: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四平专用汽车厂。 5 . 2 车辆类型 车辆类型应按照G B / T 3 7 3 0 . 1 -2

7、0 0 1 的规定进行填写。 例如: 乘用车、 货车、 半挂牵引车、 客车、 挂车、 专用车。 车辆类型也可按照附录B中表B . 1 和表B . 2 的规定填写。例如: 大型普通客车、 中型平板货车、 轻型厢式半挂车。 对于底盘产品, 车辆类型分为二类底盘、 三类底盘。 5 . 3 车辆品牌 车辆品牌填写格式为: 中英文车辆品牌( 中英文之间用“ /分隔) 或中文车辆品牌, 中文车辆品 牌必须填写, 后面应有“ 牌” 字, 英文车辆品牌可不填。 例如: 宝来牌/ B O R A 、 解放牌。 5 . 4 车辆型号 应完整 填写车辆型 号代码。 例如: 对于C A 1 0 4 7 E 1 ,2

8、型载货汽车需填写C A 1 0 4 7 E L 2 o 5 . 5 车身颜色 应填写描述车身颜色的汉字。对于单一颜色车辆, 车身颜色应按照白、 灰、 黄、 粉、 红、 紫、 绿、 蓝、 棕、 黑等归类填写; 对于多颜色车辆, 车身颜色应按照面积较大的三种颜色填写, 颜色为上下结构时, 从上向下填写, 颜色为前后结构时, 从前向后填写, 颜色与颜色之间加“ / ,;车身颜色中有装饰线、 装 饰条的, 不按照多颜色车辆填写。 二类底盘不需填写车身颜色。 5 . 6 底盘型号 应完整填写 底盘型 号代码。 例如: E Q 3 2 0 8 G J o 在整车基础上进行改装的车辆, 该项填写原整车型号。

9、 一次制造完成的车辆不需填写底盘型号。例如: 轿车、 承载式车身客车、 半挂车、 二类或三类底 盘、 部分货车。 5 . 7 车辆识别代号( V I N ) 应填写实际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 V I N ) o 5 . 8 发动机号 应填写车辆发动机的发动机号( 含发动机型号和发动机编号) 。 改装车、 半挂车不需填写发动机号。 5 . 9 发动机型号 应完整填写发动机型号代码。 半挂车、 改装车不需填写发动机型号。 5 . 1 0 燃料种类 燃料种类应按照车辆实际使用的燃料类型填写相应汉字, 燃料类型可分为汽油、 柴油、 混合油、 Q C / T 6 9 8 . 1 -2 0 0 4 天然气、

10、 液化石油气、 汽天双燃料、 汽液双燃料、 柴天双燃料、 柴液双燃料、 甲醇、 乙醇、 电、 太阳能等。 半挂车、 改装车不需填写燃料种类。 5 . 1 1 排放标准 应填写试验依据的 现行国家标准编号及年份, 格式为: G B标准号一年份。例如: G B 1 8 3 5 2 . 2 - 2 0 0 1 0 半挂车、 改装车产品不需填写排放标准。 5 . 1 2 排量( m L ) 和功率( k W) 应填写发动机的排量( 单位为m L ) 和功率( 单位为k W) 。 半挂车、 改装车不需填写排量或功率。 5 . 1 3 转向形式 应填写“ 方向盘” 。 半挂车、 改装车产品不需填写转向形式

11、。 5 . 1 4 轮距( 前 / 后) 按车轴的位置依次填写轮距, 中间用“ /分隔; 一线两轴的布置情况应按照“ 同线轴距 + 单轴轮 距” 的方式填写, 单位为m m o 改装车不需填写轮距。 5 . 1 5 轮胎数 应填写安装在车辆上的轮胎总数( 不包括备胎) 。 改装车不需填写轮胎数。 5 . 1 6 轮胎规格 前后轮胎的规格相同时, 只填写一个即可; 前后轮胎的规格不相同时, 应以“ 前轮轮胎型号/ 后轮 轮胎型号” 的型式填写。 改装车不需填写轮胎规格。 5 . 1 7 钢板弹簧片数 对于采用钢板弹簧的车辆, 应按照“ 前轴钢板弹簧片数/ 后轴钢板弹簧片数/ 第三轴钢板弹簧片 数

12、” 的型式填写单侧钢板弹簧片数, 非钢板弹簧用“ 一” 代替。采用主副簧钢板弹簧结构的车辆, 按 照“ 主簧片数+ 副簧片数” 的型式填写, 单位为片。 对于不采用钢板弹簧的车辆、 轿车、 改装车不需填写钢板弹簧片数。 5 . 1 8 轴距 应填写车辆的轴距, 对于多轴的车辆, 应分别填写相邻两轴之间的轴距, 之间用“ 十 ” 隔开, 单位 为 m mo 改装车不需填写轴距。 5 . 1 9 轴数 应填写车辆的轴数。 改装车不需填写轴数。 5 . 2 。 外廓尺寸( 长x 宽x 高) 应填写车辆的外廓尺寸, 单位为m m o 3 Q C / T 6 9 8 . 1 -2 0 0 4 三类底盘不

13、需填写高度。 5 . 2 1 货厢内 部尺寸( 长x 宽x 高) 具有货厢的车辆应填写车辆的货厢内部尺寸, 单位为mm, 轿车、 客车、 二类或三类底盘不需填写货厢内部尺寸。 5 . 2 2 总质量 应填写车辆的总质量, 单位为k g . 5 . 2 3 额定载质量 应填写额定载质量, 单位为k g . 轿车、 客车、 二类或三类底盘、 不用于装载货物的专用作业车不需填写额定载质量。 5 . 2 4 整备质量 应填写整车整备质量, 单位为k g a 5 . 2 5 载质量利用系数 应填写载质量利用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载 质 量 利 用 系 数 途 载 吟 霆 珊 黯 轿车、 客车、 半挂车

14、、 二类或三类底盘不需填写载质量利用系数。 5 . 2 6 准牵引总质量 当车辆具有牵引功能时, 应填写准牵引总质量, 单位为k g o 5 . 2 7 额定载客 应填写额定载客人数( 含驾驶员) , 单位为人。 载货车、 半挂车、 二类或三类底盘不需填写额定载客。 5 . 2 8 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总质量 牵引车及半挂车产品应填写鞍座最大允许总质量, 单位为k g . 5 . 2 9 驾驶室准乘人数 应按照“ 驾驶室前排准乘人数十 驾驶室其他排准乘人数” 的型式填写驾驶室准乘人数( 不含卧 铺核定人数) , 单位为人。 轿车、 客车、 半挂车、 三类底盘不需填写驾驶室准乘人数。 5 . 3

15、。 车辆生产日 期 应填写车辆的生产日 期, 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 0 0 3 年0 3 月0 3日 。 5 . 3 1 最高车速 应填写车辆的最高车速, 单位为k m / h . 5 . 3 2 二维条码 机动车注 册登记技术 参数表 中 使用的 二 维条码 应符合G B / T 1 8 2 8 4 -2 0 0 0 的 规定。 5 . 3 3 备注 对于罐式汽车, 应填写罐体有效容积; 对于仓栅式汽车, 应填写货厢底部至仓栅顶部高度; 若车 辆采用选装件时, 应在“ 备注” 中加以注明。 选装件的范围 举例如下: Q C / T 6 9 8 . 1 -2 0 0 4 车门和车窗的结构及数

16、量变化( 如后双开门、 单侧或双侧开门、 推拉式或整体式侧窗、 顶窗 等) ; 灯具、 后视镜的 型式变化; 顶置空调; 为专门 用途的车外显示器( 如专用车顶灯、 公共汽车路线指 示器等) ; 保险杠变化; 顶置行李架; 车后行李梯; 车顶导流罩; 货箱或罐体下面的工具箱; 外背负式备 胎; 车外装饰件的改变( 如贴花、 车身图形及文字、 标记、 轮眉、 散热器面罩款式、 扰流板) 等。 厢式车辆在厢体结构不变、 总质量相近的情况下, 其冷藏或保温装置的专用设施或选用材 料( 如铝板、 铁板、 玻璃钢板、 不锈钢板等) 的变化。 在同一型号的 定型二类底盘上改装的自 卸汽车, 其货箱的形状、

17、 车箱的倾斜方式、 倾斜机构 举升等结构形式的变动。 QC / T 6 9 8 .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A . 1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见表A . 1 o 表A . 1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表 1 . 车辆制造企业名称( 产 品合格章) 2 . 车辆类型 3 . 车辆品牌 4 . 车辆型号 5 . 车身颜色 6 . 底盘型号 7 . 车辆识别代号( V I N ) 8 , 发动机号 9 . 发动机型号 1 0 . 燃料种类 1 1 . 排放标准 1 2 .排量 ( m L ) 和功率 ( k W) 1 3 . 转向 形式 1 4 . 轮距( 前/ 后) (

18、 m m ) 巧. 轮胎数 1 6 . 轮胎规格1 7 钢板弹簧片数( 片) 1 8 . 轴距( m m ) 1 9 .轴数 2 0 . 外廓尺寸( 长x 宽x 高) ( m m ) 2 1 . 货厢内部尺寸( 长 x 宽x 高) ( m m ) 2 2 总质量( k g ) 2 3 . 额定载质量( k g ) 2 4 . 整备质量( k g )2 5 . 载质量利用系数 2 6 . 准牵引总质量( k g )2 7 . 额定载客( 人) 2 8 . 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 总质量( k g ) 2 9 . 驾驶室准乘人数( 人) 3 0 . 最高车速( k m / h )3 1 . 车辆生产日

19、 期 3 2 . 二维条码 备注 OU T 6 9 8 . 1 -2 0 0 4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车辆类型1 ) 日 . 1 车辆规格术语见表B . 1 , 车辆结构术语见表B . 2 o 表 B . 1 车辆规格术语 分类规格术语 说明 汽车 载客 大型 车长大于等于6 m或者乘坐人数大于等于2 0 人。乘坐人数可变的, 以上限 确定。 乘坐人数包括驾驶员( 下同) 中型车长小于6 m , 乘坐人数大于9 人且小于2 0 人 小型车长小于6 m , 乘坐人数小于等于9 人 微型车长小于等于3 . 5 m , 发动机气缸总排量小于等于1 L 载货 重型车长大于等于6 m或者总质量大于

20、等于1 2 0 0 0 k g 中型车长大于等于6 m , 总质量大于等于4 5 0 0 k g 且小于1 2 0 0 0 k g 轻型车长小于6 m , 总质量小于4 5 0 0 k g 微型车长小于等于3 . 5 m , 载质量小于 等于7 5 0 k g 半挂车 重型最大总质量大于等于1 2 0 0 0 k g 中型最大总质 量大于等于4 5 0 0 k g 且小于1 2 0 0 0 k g 轻型最大总质量小于4 5 0 0 k g 表B . 2 车辆结构术语 分类结构术语 说明 汽车载客 普通客车 车身为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 单层地板, 一厢或两厢式结构, 安装座椅的载 客汽车 双层客

21、车 车身为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 双层地板, 一厢或两厢式结构, 安装座椅的载 客汽车 臣 卜 铺客车 车身为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 单层地板, 一厢或两厢式结构, 安装卧铺的载 客汽车 铰接客车 车身为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 单层地板, 由铰接装置连接两个车厢且连通, 安装座椅的载客汽车 越野客车 车身结构为一厢或两厢式, 所有车轮能够同时驱动,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 通过角、 最小离地间隙等技术参数按照高通过性设计的载客汽车 轿车 车身结构为两厢式且乘坐人数不超过5 人, 或者车身结构为三厢式且乘坐 人数不超过7 人的载客汽车。 但同一型号车辆可增加乘坐人数的除外 1 ) 车辆类型分类是G

22、A 2 4 . 4 -2 0 0 1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机动车辆类型代码 规定的术语。 O UT 6 9 8 . 1 -2 0 0 4 表B . 2 【 续) 分类结构术语说明 汽车载货 载货部位的结构为栏板的载货汽车, 不包括具有自 动倾斜装置的载货汽车晋通货车 厢式货车载货部位的结构为封闭厢体且与驾驶室各自 独立的载货汽车 封闭货车 载货部位的结构为封闭厢体且与驾驶室联成一体, 车身结构为一厢式载货 汽车 罐式货车载货部位的 结构为封闭罐体的载货汽车 平板货车载货部位的地板为平板结构且无栏板的载货汽车 集装箱车载货部位为框架结构且无地板, 专门运输集装箱的载货汽车 自卸货车载货部位具有自

23、 动倾斜装置的载货汽车 特殊结构 货车 载货部位为特殊结构, 专门运输特定物品的载货汽车。如: 运输小轿车的 双层结构载货汽车, 运输活禽畜的多层结构载货汽车 其他 睡牵 ” !车 不具有载货结构, 专门 用于牵引半挂车的汽车 专项作业车 装置有专用设备或器具, 用于专项作业的汽车。 如洒水车、 吸污车、 水泥搅 拌车、 起重车、 医疗车等 电车 无轨电车以电动机驱动, 设有集电杆, 驾线供电的电车 有轨电车以电动机驱动, 设有集电杆, 驾线供电, 有轨道的电车 半挂车 隋 通 半 挂 车 载货部位为栏板结构的半挂车 障 式 半 挂 车 载货部位为封闭厢体结构的半挂车 瞬 式 半 挂 月 载货部位为封闭罐体结构的半挂车 卜 板 半 挂 车 载货部位的地板为平板结构且无栏板的半挂车 集装箱半 挂车 载货部位为框架结构且无地板, 专门运输集装箱的半挂车 自 卸半挂车载货部位具有自 动倾斜装置的半挂车 半挂车 特殊结构 半挂车 载货部位为特殊结构, 专门 运输特定物品的半挂车 注: 1 表B . 1 和表B . 2 分类栏不对应时, 不用说明车辆规格。 2 除微型轿车以外的 轿车在填写车辆类型时不用说明车辆规格。 3 半挂牵引车、 使用载货汽车底盘的专项作业车按照载货汽车的车辆规格说明; 使用载客汽车底 盘的专项作业车按照载客汽车的车辆规格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