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3720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3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420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标准 JB T 4271-1999.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J B / T 4 2 7 1 一 1 9 9 9 前言 本 标准 是根 据G B / T 7 5 5 旋 转电 机 一 定 额 和 性 能 i d t I E C 6 0 0 3 4 -1 ( 1 9 9 6 ) 、 G B / T 7 0 6 0 -1 9 9 4 船 用 旋 转电 机 基本 技 术 要 求沃I E C 6 0 0 9 2 - 3 0 1 ( 1 9 8 0 ) 设 奋 一 发电 机 和电 动 机) . 中 国 船 级 社 钢 质 海船人级与 建造 规范 ( 1 9 9 6 ) 和现行的国家及 行业 标准,对 J B 4 2 7 1 -8 6 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 机 技术

2、条件 进行修订的。编写 格式按G 1 3 / T 1 . 1 -1 9 9 3 和G B / T 1 . 3 -1 9 9 7 进行修订。 本 标准与原标准 J B 4 2 7 1 -8 6比 较, 删掉部分密集的功率等级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的条款。对倾 斜摇摆的规定、 稳态电压调整率计算公式、振动烈度限值、 环境温度和温升限值及接线盒内电气间隙 和爬电 距离最小值 作了修改。增 加了匝间冲 击耐电 压性能。 本 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代替J B 4 2 7 1 -8 6 0 本标准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马俊墉、唐树本。 本标准于

3、1 9 8 6年7月首次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汀4 2 7 1 一 1 9 9 9 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机 技术条件 S p e c i f i c a ti o n f o r t h r e e - p h a s e b r u s h l e s s g e n e r a t o r i n s h i p s 代替 J B 4 2 7 1 -8 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 0 H z ( 6 0 H z ) , 1 2 . 5 - 2 0 0 0 k V A船用三相交流无刷发电 机 ( 以 下简称发电机) 的型 式、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

4、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内 燃机或汽轮机驱动, 安装在船舶或海上石油平台电 站上的三相 交流无刷发电杜 及其励磁装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 包含的 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 引用而 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 标准的各 方应 探讨使用 下列 标准 最新 版本的可能 性。 G B 1 9 1 -1 9 %包装 储运图 示标志 G B / T 7 5 5旋转电机一定额和 性能 G B / T 9 9 7 -1 9 8 1电机结构安装型 式及代号 G B / T 1 0 2 9 -1 9 9 3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G B

5、 1 9 7 1 -1 9 8 0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 B / T 1 9 9 3 -1 9 9 3旋转电 机冷却方法 G B / T 2 4 2 3 . 4 -1 9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 验规程 试验D b :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 B / T 2 4 2 3 . 1 6 -1 9 9 0 电工电子产品 基本 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J :长 霉试验方法 G B / T 2 4 2 3 . 1 7 -1 9 9 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K a :盐雾试验方法 G B / T 2 8 2 9 -1 9 8 7周期检查计 数抽样程序和抽样表 ( 适用于生 产过程稳定性的

6、 检查) G B / T 4 7 7 2旋转电 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 G B / T 4 8 3 1 -1 9 8 4电 机产品 型号编制方法 G B / T 4 9 4 2 . 1 -1 9 8 5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 B / T 7 0 6 0 -1 9 9 4船用旋转电 机基本技术要求 G B 1 0 0 6 8中 心高为5 6 m m及以 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测 量、评定及限值 .G B 1 0 0 6 9 -1 9 8 8旋转电 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 值 G B / T 1 0 2 5 0 -1 9 8 8 船用电 气与电 子设备的电磁兼容 G B / T 1 2 3 5 1 -1

7、 9 9 0 热带型旋 转电 机环境技术要求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低压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总则 G B 1 4 7 1 1 -1 9 9 3中 小型 旋转电 机安全 通用要求 J B / T 4 1 5 9 -1 9 9 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国家机械工业局 1 9 9 9 - 0 8 - 0 6批准 2 0 0 0 - 0 1 - 0 1实施 J B / T 4 2 7 1 一 1 9 9 9 J B / T 5 7 9 3 -1 9 9 1 船用同 步发电机电 压调节装置技术条件 J B / T 5 8 1 0 -1 9 9 1 电 机磁极线

8、圈及磁场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J B / T 5 8 1 1 -1 9 9 1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 绝缘 试验规程 J B / T 9 6 1 5 . 1 -1 9 9 9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 绕组匝间绝 缘试 验方法 J B / T 9 6 1 5 .2 -1 9 9 9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 组匝间绝缘试 验限值 3 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3 , 1 额定功率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见表 t o 表 1 k VA1 2 . 51 5 2 0 2 5 3 03 7 . 55 0、 6 2 58 09 3 .7 51 1 2 . 5 k W1 01 21 6 2 02 43 04 05 06 47

9、 5 9 0 k V A1 5 01 8 7 . 52 5 0 3 1 2 .53 5 03 9 3 .7 54 4 3. 7 55 0 05 6 2 . 5 6 2 5 7 0 0 k W1 2 0 I S O 2 0 02 5 02 8 031 53 5 54 0 04 5 0 5 0 05 6 0 k VA7 8 7 . 5 8 8 7 .51 00 01 1 2 51 25 01 4 0 0 1 5 6 2 . 5 1 7 5 0 2 0 0 0 k W 6 3 07 1 08 0 09 0 01 0 0 01 1 2 01 2 5 0 1 4 0 01 6 00 3 .2 额定频率

10、5 0 Hz( 6 0 Hz) 。 注:( 6 0 H z )仅供出口产品选用 3 . 3 额定电压 额定电 压见表2 0 表 2 额定电压V3 9 0 , 4 0 0 4 5 0 6 0 0 . 6 9 0 额定频率Hz 5 0( 6 0) 5 0 , ( 6 0 ) 3 .4 额定转速 额定转速见表3 0 表 3 额定频率Hz 额 定 转 速r / m i n 5 0 1 5 0 01 0 0 07 5 0 6 0 05 0 0 ( 6 0 ) 1 8 0 0 . 1 2 0 09 0 0 7 2 0 劝 6 0 0 3S 3 . 6 3 . 7 额定功率因数 0 .8( 滞后 ) c 接

11、法 发电 机绕组接法为 三相三线制 ( Y) 或三相四线制 ( Y一) o 工作制 连续工作制 ( Si )o 发电机的 安装尺寸 及其 公差应符合G B / T 4 7 7 2 的规定。 0口, 3.2 J B/ T 4 2 7 1 一 1 9 9 9 3 . , 发电机轴伸键的尺寸及其公差应符合 G B / T 4 7 7 2的规定。 , 3 . 1 0 型号表示方法 发电机的型号编制应符合 G B / T 4 8 3 1 的有关规定 ( 引进产品型号表示方法除外 ) 。 4 要求 4 . 1发 电 机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要 求 , 并 按 照 经 规 定 程 序 批 准 的 图 样

12、 及 技 术 文 件 制 造 。 4 .2 在下列使用条件下,发电机应能正常工作。 4 . 2 . 1 环境温度: 当冷 却介质为空气时, 环 奄 温度为。 - 4 5 9 0( 自 动电 压调整器的环境温度为5 5 C ) o 当冷 却介质为水时, 则冷 却器的进水 温度为3 2 C o 4 . 2 . 2 空气相 对湿度为9 5 %, 并有凝露。 4 . 2 . 3 空气中 含有盐雾、油 雾、 霉菌 等。 4 . 2 . 4 倾斜摇摆 横摇2 2 . 5 0 ; 横倾 1 5 0 ( 应急发电机为2 2 . 5 0 ,半潜式、座底式海上石油平台用的应急发电机为2 5 0 ) ; 纵摇 7

13、.5 0 ( 应急发电机为 1 0 , ) ; 纵倾5 - ( 应急发电 机为,1 0 * ) o 4 .2 . 5 有船舶正常营运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的影响。 4 . 2 . 6 移动和固 定式海上石油平台 上装置的船用发电机还有二氧化硫和 硫化氢等化 学活性物的影响 4 . 3 材料要求 4 . 3 . 1 外 壳材料应 选用钢 质材料或抗拉强度小于1 9 6 M P a , 抗弯强度不小于3 9 2 M P a 的 铸铁材料。 4 .3 .2 转轴 材料应 符合下 列规定: a ) 转轴材料的 钢材化学成份应符合G B / T 7 0 6 0 的规定; b ) 转轴材料机械性能。 对于采用

14、碳钢、 碳锰 钢, 其抗拉强度不小于4 4 1 M P a ; 屈服点不小于2 1 1 MP a ; 试 样的伸长率( 纵 向) 应不小于2 4 %. 对于采用合金钢,其抗拉强度不小于 6 5 0 MP a ;屈服点不小于 4 5 0 MP a ;试样的伸长率 ( 纵向 ) 应不 小于1 7 % 0 4 . 3 .3 一 般应 采用滞燃、 耐潮、 耐霉、 低毒的 材料,移动和固定式海上石油 平台上装置的 发电机还应 用耐化学活性物腐蚀的材料。 4 .3 .4 所 采用的半导体元器件应尽量选用硅型材料, 并应 经过热老 化和电老化的筛选处理。 4 . 4结构要求 4 .4 . 1 发电机外 壳防

15、 护等级有 I P 2 2 , I P 2 3 , I P 4 4 三种,所 有电 机接线盒均为I P 5 4 。其定义及技术要求 应符合G B / T 4 9 4 2 . 1 的规定。 4 . 4 . 2 发电机安 装结构型 式为I M B 3 ; I M B 3 4 ; I M B 3 5 , 其定义按G B / T 9 9 7 的规定, 如用户有特殊要 求时, 可在订货合同中 另行规定。 4 . 4 . 3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I C O l 和 I C W3 7 A 7 1 型二种,其定义按C日 / T 1 9 9 3 的规定 J B月,4 2 7 1 一 1 9 9 9 4 . 4 .

16、4 绝缘等级: 发电姆采用B级或F 级绝缘。 4 . 4 .5 旋转方向规定从发电机轴伸端看为 顺时针方向。 根据用户 需要, 发电 机也可为逆时 针方向 转动: 4 . 4 . 6 轴承及润滑 4 . 4 . 6 . 1 发电 机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 轴承。滚动轴承应设置有效的加油孔及相应的排油道, 以保证轴 承良 好的润滑。滑动轴承在轴承壳上应 设置 温度 计或温度传感器, 并能直接或间接操作报警系 统。 4 . 4 . 6 .2 在 4 .2 .4规定的倾斜和摇摆状态下,轴承应能有效地连续润滑。并有防止润滑汕 ( 脂 ) 沿着电 机轴或别的通道流人或吸人电机内部的 措施。 4 .4 .6

17、.3 自 润 滑 的 滑 动 轴 承 应 在4 .2 .4 规 定 的 倾 斜 状 态 下 , 油 环 和 油 盘 乒 能 自 由 地 旋 转 , 不与 储 油 器 的 侧面或端面相擦或相 碰。油环的运动应无明显的不规则性, 并在结构上考虑到船舶或石油平台因 受到 纵 倾、横 摇或受到冲击时防止油环离 位的 措施。 4 . 4 .6 .4强制润滑的滑动轴承的油路系统与发电机接线盒在同一侧。 油路系统中应设置液流观察器和 节流阀。 4 . 4 .7 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应选用透气性好、滤清效率高,滞 燃的 材料。 过滤器的安装应便于 拆卸和洗涤。 4 . 4 . 8 空气冷却器 空气冷却器的冷

18、 却水管应采用导热性好, 耐腐蚀的 铜镍合金材料, 冷却管的排列应考虑清除管子 外部集尘的可能性,水室也应设置易更换的防电 腐蚀的锌阳 极。在冷却器故障时能发出报警停车或保 证水不流人电机内部。 4 . 4 .9 温度传感器 4 . 4 . 9 . 1 带空气 过滤器和海水冷却器的发电机, 应在定 子绕组、 滑动轴承、 海水冷却器进、 出风口处 设置温度 传感器。 4 . 4 . 9 .2 发电 机定子绕组上, 每相应至少设置两只埋人式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埋设在该相绕组 中预计的过热点处。 4 . 4 . 9 .3 海水冷却器进、 出风口 处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应能无 需拆卸冷 却器外壳组件便

19、可方便地更换。 4 . 4 . 1 0 空气加热器 发电机内应设置防止冷凝的空气加 热器, 除非合同中另有规定外, 至少装有二只外部供电 的2 2 0 V 单相加热 器, 加热器的总额定功率应 使电 机被加 温到机壳内的 温度比电 机所 处的 周围 温度高3- 6 K , 但不 致使附近的绝缘超过规定的温升限 值, 加热器的 安装要便于 检查或更换。 4 . 4 . 1 1 发电机机座应设置吊攀或 起吊孔。 4 . 4 . 1 2 接线盒 一般位于发电 机右侧 ( 从轴伸端看) o 如有特殊要求, 应在合同 中明确规定 4 . 4 . 1 3 所 有紧固 件应有可 靠的防 松装置。 装在电 机

20、上的相复励装置或自 动电压调整器应有减震措施。 4 . 4 . 1 4 发电 机的明显部位应留 有安放铭牌、 方向矢的地位。 4 . 4 . 1 5 接线盒内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最小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其测量方法和要求按 G B / r 1 4 0 4 8 . 1 的规定二 4 .4 . 1 6为 便 于 外 部 接 线 , 应 在 易 接 近 的 位 置 设 置 适 当 截 面 和 机 械 强 度 的 铜 接 线 柱 , 接 线 柱 和 接 线 板 之 问加以紧固,防止松动。并且接线柱之间应留有一定令间.以俪干握作,僻龟俪fa, a -14 11 和111 1 ! 及_ J B/ T 4

21、2 7 1 一 1 9 9 9 表 4 工作电压 ( 有效值 ) V 冲击试验 电压峰值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材料组别1Q a ) 污染等级 2. 3 . 4 污染等级 234 1 0 0及以下5 0 0 04. 01 . 42 . 23 . 8 1 0 1 - 2 5 06 0 0 05 . 52 . 54 . 080 2 51 - 5 0 07 0 0 06 . 7 55 . 08 . 01 6 5 0 1 - 6 9 08 0 0 08. 08 . 01 2. 52 0 4 . 4 . 1 7 发电机应具有接地导线装置,并用相应的符号或图形标志。接地导线端于应设置在接线

22、端子附 近。如有接线盒时, 则应置于接线盒内 。对额定输出超过 1 5 0 k V A的 发电机. 应在机座上另装一个 接 地端子。接地螺栓应为铜质,并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接地导线截面积和接地螺钉截面应相匹配。接地 导线的截面积应符合如下规定: a )相引线截面小于2 5 m m Z 时, 为相引线的相同 截面; b ) 相引线截面在2 5 - 5 0 m m 时, 为2 5 m m Z ; c )相引线截面超过5 0 m m Z 时, 为相引 线截面的一 半。 4 . 4 . 1 8 采用滑动轴承的发电 机应采取防止大轴电压的措施。 4 . 5 性能要求 4 . 5 . 1 起励 发电机及

23、其励磁装置应能可靠地自励,冷态起励电压应达到稳态电压调整率范围内的电压值。 4 . 5 . 2 电压整定范围 ( 认) 发电机的励磁装置应设置电压整定装置,该装置放在配电板上,空载时电压整定范围应不小于 . 9 5 % - 1 0 5 %额定电压。 4 .5 .3 稳 态 电 压 调 整 率( 6 j 发电 机及其励磁装置, 在原动机稳态调速率不大于 5 % 清况下,当 发电机三相对称负载自 空载到 额定负载之间的任一负载下, 且其功率因数 保持额定值时, 发电机的稳态电压调整率应不大于2 .5 % 。 稳态电压调整率按式 ( 1 ) 计算 : a. . . _ U ,e 、 一 U 2 U,

24、 y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式中: U - - U ,n i. 一负载 在空载到 额定 负载之间 变化时, 发电机端电压( 有效值) 的 最大和最小值, V ; U N 一 一 发电机额定电压, V o 注: 原动机稳态调速率应不大于5 %, 一般为2 % - 3 % 4 . 5 .4 瞬 态电 压调 整率 ( S a -) 发电 机及其励 磁装置, 在额定转速和额定电 压状态下空载运行时, 突加 (1 0 % 额定电 流、功率因 数 不 超过0 .4 ( 滞 后 ) 的 恒阻 抗三相

25、 对称负 载, 稳定后, 再突卸上述负载。当电 压跌落时, 其瞬态电压调 整率应不大于 1 5 %;当电 压上升时, 其瞬态电 压调整率应不大于 2 0 % 。而发电 机端电压 恢复到并保 持 在最终稳定电压的9 7 % - 1 0 3 %范围内所需的时间应不超过 1 .5 s . 瞬态电压调整率按式 ( 2) 和式 ( 3 ) 计算 : J B / T 4 2 7 1 一 1 9 9 9 A八 。Ud “ . n m 、 一 UN、 。 , _ 、 O . n . m 二x1 V U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 . . . . . . . . . . . l L) 一 公 一人 UN 8 - d ro pU d y n u m in 一U N UN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式中: U d y n u 二突 卸负 载后的最大瞬时电压 ( 峰值) , V ; 八 U d y n u m in 突加负载后的最小瞬时电压 ( 峰值) ,V ; UN 额定电压 ( 峰值 ) ,Vo 4 . 5 . 5 波 形 畸 变 额定功率在2 5

27、 k V A及以上者空载线电 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大于5 % 0 额定功率在2 5 WA及以 下者空载线电 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大于1 0 % 0 4 . 5 . 不对称负载 发电机在带载运行时, 任何一相均不大于额定值, 且各相电流的 差值不大于 1 5 % 额定电流时, 应 能长期工作, 其温升 按 4 . 5 . 1 4的规定。此时 线电压最大值 ( 最小值) 与三相线电压平均值之 差应不大 于 三 相 线 电 压 平 均 值 的 5 % 0 4 . 5 .7 超速 发电 机在空载情况下应能承受下 列规定的 超速,历时2 m i n , 而不发生 损坏 及有害变形。 a )汽轮 机驱

28、动时, 超速1 . 2 5 额定 转速; b ) 内 燃 机 驱动 时, 超 速1 .2 颊 定 转 速。 4 . 5 . 8 偶然过电 流 发 电 机 及 其 励 磁 装 置 在 热 态 下 , 应 能 承 受1 5 0 % 额 定 电 流 历 时2 m in 。 此 时 端 电 压 尽 可 能 维 持 在 额 定值, 功率因数为0 . 5 ( 滞后) , 不得发生损坏及有害变形。 4 . 5 . 9 过载 发电 机及其励 磁装置在热态下, 应能在 1 1 0 % 额定电流下运 行 1 b , 此时不考核电机温升, 但不得 发生损坏及有害变形。 4 . 5 . 1 0 突然短路电流 发电机在

29、空载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行, 且三相同时短路, 此时短 路电流的峰值应不大于额定 电流 峰值的1 5 倍或有效值的2 1 倍。 4 . 5 . 1 1 突 然 短 路 机 械强 度 发 曳 机 的 三 相 突 然 短 路 机 械 强 度 试 验 , 仅 在 订 货 时 用 户 提 出 明 确 要 求 的 情 况 下 才 进 行 。 如 无 其 他 规定, 试验应在空载、 额定电压下 进行, 短 路应历时3s , 试验后应不产生有害变形, 且能承受耐压试 验。 4 . 5 . 1 2 短路电流维持能力 发电机 及其励 磁装置在稳态短路上至少应能维持3 倍额定电流的短路电流, 历时z s o 4

30、 . 5 . 1 3 并联运行 发电机应能稳定地并联运 行, 作并联运行的各台发电机, 当负载在总额定负载的 2 0 9/ 1 0 0 % 范围 内变化时, 各发电 机实际承担的无功负载与总无功负载按各发电机定额比例分配值计算的无功分配差 J BI C 4 2 7 1 一1 9 9 9 度,应不大于下列数值中的较小值: a )最大发电机额定无功功率的f 1 0 % ; b ) 最小发电机额定无功功率的士 2 5 % 0 4 . 5 . 1 4 温升 4 .5 . 1 4 . 1 发电 机及其励磁装置在4 5 C 环境温度下额定运 行时, 其各部分温升 值应符合表5 的规定 4 . 5 . 1

31、4 .2 轴承温度应不大于如下规定值: a )滑动轴w为8 0 9 0 ( 油温不 高于6 5 0 C ) ; b ) 滚动 轴承为9 0 0 C o 4 .5 . 1 5 绝缘电阻 电 机绕组的冷态绝缘电 阻应不小于5 MS 2 , 热态绝缘电 阻应不小于2 Mfo 4 .5 . 1 6 耐电 压性能 发电 机及其励磁装置各绕组对地和绕组之间应能承受表 6 规定的耐电压试验, 历时 1 m i n 而不发 生击穿。 4 . 5 . 1 7 匝间冲击耐电 压性能 发电机绕组应进行匝间绝缘冲击耐电压试验。对散嵌绕组发电 机匝间绝缘冲击试验电压峰值按 J B / T 9 6 1 5 . 2 的规定

32、;成型 绕组发电机的匝间 绝缘冲 击试验电 压按J B / T 5 8 1 1 的规定; 发电机磁场绕组 匝间绝缘试验电压限值按J B / T 5 8 1 0 的规定。 表 SK 项号部件 名称 B 级F级 T h RETDT hRETD 1交流绕组 7 58 59 5 1 0 0 2 磁场绕组 ( 除项 3 外 ) 6 57 5 8 01 0 0 3 用直流励磁.绕组嵌人槽中的圆柱形转子 的磁场绕组 8 5 1 0 5 4永久短路的绝缘绕组 7 59 5 5 永久短路的无绝缘绕组.不与绕组接触的 铁芯及其他部件 这些部f 缘或其他t o 卜 的温升,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使其本身或邻近的绝 料有损

33、坏危险的数值出现。 6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他部件 7 5 9 5 7集电环 7 5 8 5 注 I 绕组温升限值的修正按 G 日 / T 7 5 5 规定 2 交流绕组用叠加法测量温升时,限值可比电阻法高 5 K 3 集电环温升只 限于用膨胀式温度计测得。温升限值只有在集电环采用了与限值相适应的 绝缘时才 是允许的, 但如集电环与绕组靠近, 则其温升应不超过邻近绕组所采用绝缘等级的限值。 4 T h 为温度计法,R为电阻法,E T D为埋置检温计法。 J B / T 4 2 7 1 一 1 9 9 9 项 号 表 6 部件名称 发电机电枢绕组及辅助绕组对机壳 发电机电枢绕组对辅助绕组 发电机励

34、磁绕组及励磁装置中与励磁绕组相连部分对机壳; 交流励磁机电枢绕组对机壳 与电枢绕组相连的励磁装置中对机壳及各相之间 交流励磁机励磁绕组对机壳 试验电压 ( 有效值) 1 0 0 0 V + 2 U N , 但最低为1 5 0 0 V 1 0 0 0 V + 2 U , , 但最低为1 5 0 0 V 1 0倍额定励磁电压,但最低为 1 5 0 0 V 0 0 0 V+2 0 0 0 V+2 U N . 但最低为1 5 0 0 V 倍励磁绕组电源电压,最低 立 4 . 5 . 1 8 电枢绕组中埋置的温度检测元件和热保护元件对各相绕组和机壳 半导休器件和电容器不作此项试验 耐 潮 试 验 为 1

35、 5 0 0 V 1 0 0 0 V + 2 U N . 但最低为1 5 0 0 V 发电机及其励磁装置应具有耐潮性能;经 5 5 9 0 , 6 周期交变湿热试验后,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4 . 5 . 1 8 . 1 电机绕组对机壳和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下列数值: a ) I P 2 2 , I P 2 3 的发电 机, 按式 ( 4 ) 确定 绝缘电阻; R = 2 x 一卫J 1 0 0 0 + 卫 1 0 0 按t 式确定的 绝缘电 阻值 低于0 .3 3 Mf b 时, 则按0 .3 3 Mf 考核。 b ) I P 4 4的发电机按式 ( 5 ) 确定绝缘电阻: R = 3 、

36、-二 1 1 0 0 0 + 二 1 0 0 ( 4) ( 5) 上两式中:P 一一发电机额定功率,k V A ( M ) ; U 发电机绕组的标称电压,V ; R 发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Mn。 4 . 5 . 1 8 . 2 发电 机绕组应能承受历时 1 -m i n 耐电 压试验, 不发生击穿, 试验电 压的有 效值为4 .5 . 1 6 中表 6规定试验电压的 8 5 %, 4 . 5 . 1 8 . 3 发电机及其励磁装置的 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外观应不低于 B / T 4 1 5 9中 规定的三级要 求。 4 . 5 . 1 8 . 4 发电机表面油漆外观不得低于J B / T 4

37、 1 5 9 -1 9 9 9中规定的三级要求。 4 . 5 . 1 8 . 5 油漆附着力测定应不低于 G B / T 1 2 3 5 1 -1 9 9 0 中附录A规定的三级要求: 4 . 5 . 1 9 防霉性能 发电机 及其励磁装置的绕组和绝缘材料应具有防霉能力, 经试验后, 应达到G B / T 2 4 2 3 . 1 6 规定的 二级要求。 4 . 5 . 2 0 耐盐雾性能 发电机及其励磁装置的金属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应具有耐盐雾性能,经试验后应符合表 7的规定 J B / T 4 2 7 1 一 1 9 9 9 表 7 底金属和镀层类别 试验持续时间,h合 格 标 准 钢镀T tr

38、S 9 6 未出现白色、灰黑色、棕色等腐蚀 物,未出现棕色或其他的腐蚀物 钢镀锌 4 8 钢镀装饰铬 4 8 铜及铜合金镀镍铬 9 6 未出现灰白色或绿色的腐蚀物 铜及铜合金镀镍 48 铜及铜合金镀银 2 4 铜及铜合金镀锡 4 8未出现灰黑色腐蚀物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48未出现 灰色 腐蚀物 4 . 5 . 2 1 倾斜 发电机的倾斜按 4 .2 .4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试验,试验后,轴承应不超过 4 . 5 . 1 4 . 2规定的允许极限 温 度 ,润 滑 油( 脂) 不 应 泄 漏 。 4 .5 . 2 2 1噪声 发电 机在空载稳定运 行时A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限值应不超过表8 的 规

39、定 表 8 额定转速r / m i n 、 1 5 0 0 , 1 8 0 01 0 0 0 . 1 2 0 0 9 0 0 及 又 下 冷却方式I CO l I CW 3 7I COlI C W 3 7I C O lI C W 3 7 防护型式I P 2 2 , I P 2 3 口 I P 4 4 I P 2 2 , I P 2 3 I P4 4I P 2 2 , I P 2 3I P 4 4 额定功率k VA 噪声限值d B ( A) 1 2 .5 - 2 09 18 88 4 2 5 - 3 09 491 8 7 3 7 . 5 - 5 09 7声 I 9 49 0 6 2 .5 - 9

40、 3 . 7 5 1 0 0 9 79 3 口 1 1 2 . 5 - 1 8 7 .51 0 31 0 0 9 7 2 5 0 - 5 0 01 0 61 0 2 1 0 31 0 09 99 8 5 6 2 .5 - - 1 0 0 01 0 8 1 0 41 0 61 0 31 0 11 0 0 t 1 1 2 5 - 2 0 0 01 0 91 0 51 0 8 1 0 51 0 31 0 2 4 . 5 .2 3 振动 发电 机在空载 状态 下测得的振动 烈度限值应不大于 表9 的规 定 安装方式 自由悬置冈 U 性安装 发电机中心高 H m m5 6 4 0 0H 4 0 0 振动

41、烈度有效值mm / s 1 . 82 . 83 S3 . 5 2 . 8 4 . 5 . 2 4 电磁兼容 发电机的电 磁兼容 要求和限 值应 不大于G B / T 1 0 2 5 0 的规定。 J B/ T 4 2 7 1 一 1 9 9 9 4 . 5 . 2 5 效率 B级绝缘、 5 0 H z 发电机的效率( ”) 指 标应符合 表 1 0 角规定。 F 级绝缘、6 0 H z 发电 机的效率指 标应由 企业标准 规定。 表 1 0 功率- 1 5 0 0 r /mi n 4极 1 0 0 0 r / m i n 6极 7 5 0 r/ min 8极 6 0 0 r / m i n 1

42、 0极 k VAk W 刀% 1 2 . 5 1 5 2 0 2 5 3 0 3 7 . 5 5 0 62 . 5 8 0 9 3. 7 5 fi1 2. 5 1 5 0 1 8 7. 5 25 0 31 2. 5 3 5 0 3 9 3 . 7 5 4 4 3 .7 5 5 0 0 5 6 2 . 5 , 62 5 7 0 0 7 8 7 . 5 8 8 7 . 5 1 0 0 0 1 1 2 5 1 2 5 0 1 4 0 0 1 5 6 2 .5 1 7 5 0 2 0 0 0 t o 1 2 1 6 20 2 4 3 0 40 5 0 6 4 75 9 0 1 2 0 1 5 0 2

43、0 0 2 5 0 2 8 0 3 1 5 3 5 5 4 0 0 4 5 0 5 0 0 5 6 0 6 3 0 7 1 0 8 0 0 9 0 0 1 0 0 0 1 1 2 0 1 2 5 0 1 4 0 0 1 6 0 0 8 4 8 4 . 5 8 5 8 5 . 5 8 6 8 6 . 5 8 7 8 7 . 5 8 8 8 . 4 8 9 8 9 . 5 9 0 . 5 9 1 . 2 9 1 . 5 91 . 5 9 2 9 2 . 5 9 3 9 3 9 3 . 5 9 3 . 5 9 3 . 5 9 3 . 5 9 4 9 4 9 4 . 5 9 4 . 5 9 4 . 7

44、 9 4 . 7 9 4 . 8 8 8 .5 8 8 . 5 8 9 8 9 . 5 9 0 9 0 . 2 9 0 . 5 9 1 9 1 9 1 .2 91 . 5 9 2 9 2 9 2 . 5 9 3 9 3 . 5 9 3 . 7 9 3 . 8 9 3 . 8 9 3 . 9 9 4 9 4 . 2 9 4 . 2 9 4 . 4 9 4 . 5 8 9 8 9. 5 9 0 9 0. 5 9 1 9 1 91 . 2 91 . 4 91 . 5 91 . 9 9 2 9 2A 92 . 6 92 . 8 9 3 93 . 4 93 . 6 93 . 8 93 . 9 9 4 9

45、 4 9 4. 2 9 4. 4 9 4, 5 9 2 9 2 . 2 9 1 . 5 9 2 . 5 9 2 . 7 9 2 . 9 9 3 . 2 9 3. 6 9 3 . 8 9 3 . 8 9 4 9 4 . 1 9 4. 1 9 4 . 2 9 4 . 5 9 4 . 5 9 4 . 7 9 4 . 8 发电机参量值的容差按表 1 1 的规定。 3 0 J B / T 4 2 7 1 一 1 9 9 9 表 1 1 序号 参量 容差 1 效率 (”) 6 2 . 5 k V A及以下发电机 6 2 .5 k A以上发电机 一1 5 % ( 1 一,) 一1 0 %( l 一”) 2突

46、然短路电流峰值 保证值的士 3 0 % 3稳态短路电流 保证值的土巧% 4 .6 机 械 外 观 质 量 一 4 .6 . 1 发电 机表面油漆应干燥完整, 无污损、 裂痕等现象, 发电 机装配应完整正确。 4 .6 . 2 发电 机运行时, 轴承应平稳轻快, 无停滞现象。 5 试验方法 除本标准作出规定者 外, 按G B / T 1 0 2 9 进行。 5 . 1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按G B / T 4 9 4 2 . 1 的 规定进行。 5 .2 耐潮性能试验 按G B / T 2 4 2 3 .4 规定进行。 5 .2 . 1 试 验严酷程度:高 温温度为5 5 9 0 ; 试验周期为6

47、 d ; 降温阶段相对湿度下限值为8 5 % 口 5 . 2 . 2 初始检测: 湿热试验前应在正常试验大气 条件F 放置2 4 h 以 后, 进行如下检测, 若有不符合要 求时应予停试。初始检测项目如下: a ) 外 观 检查: 电 机 表 面 油 漆 应 无 气 泡、 裂 纹、 剥 落等 现 象, 金 属铰 层 无 锈 蚀 现 象, 绝 缘 和塑 料件 外观正常; b ) 绝缘电阻检测: 使用符合G B / T 1 0 2 9 -1 9 9 3 中4 . 1 .2 规定的绝 缘电阻测试仪进 行测量。 5 .2 . 3 安装在 试验室 ( 箱) 内的 状态:电机在不包装、 不通电 “ 准备使

48、用” 状态和正常工作位置放 人 试 验 室( 箱 ) 内 。 放 人 前 , 应 将 整 流 管 拆 开 。产 5 .2 .4 最后检测: 湿热试验最后一个周期, 低温高温阶段保持 6 h 后进行最后检测, 应满足 4 . 5 . 1 8的 规定。测试时的温度为 2 5 t3 C,相对湿度为 9 5 %- 9 8 %0最后检测项 目如下: a ) 在试验室 箱) 内 进行电 机和励磁装置的 绕组绝缘电 阻和介电 性能试验; b ) 在电机 取出试验室 ( 箱) 外的 2 4 h内, 完成电 机表面油漆、电 镀件、 化学处理件、 绝缘和塑 料零部件及轴承润滑脂的检查; c ) 在电机取出试验室

49、( 箱) 外2 4 - 4 8 h 内, 完成电 机表面油漆附 着力 测定。 5 .3 防霉 试验 绕组和绝缘零部件材料的防霉试验按G B / T 2 4 2 3 . 1 6 进行, 经2 8 d 暴露结束后, 应满足4 . 5 . 1 9的 规定。 5 .4 耐 盐雾试验 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耐盐雾试验按G B / T 2 4 2 3 . 1 7 进行, 试验结果应满足4 .5 .2 0 的 规定。 5 .5 倾斜 J B I T 4 2 7 1 一 1 9 9 9 5 . 5 . 1 发 电 机 应 使其 轴 伸 与 水 平 成 卞 列 角 度 作空 载 额 定 转 速 运 转 试 验: 向上倾1 5 0 , 试到 轴承温度稳定为 止; 向下倾 1 5 0 ,试到轴承温度稳定为止。 5 . 5 .2 试验后应检查发电机轴承, 结果应符合4 . 5 . 2 1 的 规定。 5 . 6 电磁 兼容试验 按G B / T 1 0 2 5 0 的规定进行。 5 . 7 稳态电压调整率的测定 由稳态调速率不大于 5 %的原动机 ( 或模拟原动机调速特性的电动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