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63812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767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标准 CB 3769-1996.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 0 9 c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船 舶 行 业 标 准 C B 3 7 6 9 一 1 9 9 6 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规程 1 9 9 6 一 0 9 一 0 3 发布1 9 9 7 一 0 4 一 0 1 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 布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 船舶行 业标 准 C B 3 7 6 9 一1 9 9 6 分 类 号 : 00 9 船 舶 工 业 劳 动 卫 生 管 理 规 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工业劳动卫生管理的组织领导、 职责范围、 作业管理、 作业环境管理、 职业性健康 管理、 职业病管理、 劳动卫生信息及档案管理、 劳动卫生学评价、

2、劳动卫生健康教育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工业国有企事业单位、 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三资企业。 弓 I 用标 准 G B 5 7 4 8 -8 5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3 4 -7 9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3 6 -7 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TJ C B / T 3 7 4 5 -9 5 船舶工业职业危害综合评价分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1 9 8 9 年 1 0 月国务院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企事业单位生产环境尘、 毒、 物理因素布点监测原则 1 9 8 9 年5 月 中国 船舶工业总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工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1 9 8 7

3、年 8 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 1 9 9 1 年 1 月卫生部 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卫生部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1 9 8 7 年 1 1 月卫生部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1 9 8 4年 3 月卫生部 职业病报告办法 1 9 8 8年 8 月卫生部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业卫生工作年度考核标准)(试行) 1 9 9 6年 4 月中国船舶工 业总公 司 术语 3 . 1 劳动卫生 研究劳动条件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并识别、 评价和控制职业危害, 保护职工健康的一门科学。 3 . 2 劳动卫生管理 为实现劳动卫生目标而建立的系统工作

4、程序和方法。 13 职业危害因素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职工健康产生危害和影响的化学、 物理、 生物因素及其他不 良劳动条件。 3 . 4 作业管理 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 生产流程、 劳动组织、 劳动强度和个体防护实施劳动卫生监督。 3 . 5 作业环境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的机器设备、 工具、 原料、 材料、 职业危害因素及作业空间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 9 9 6 一 0 9 一 0 3 批准1 9 9 7 一 0 4 一 0 1实施 I C B 3 7 6 9 一1 9 9 6 的总称。 36 职业性健康管理 以识别和控制职业病为目标, 对从事有害作业的职

5、工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 治疗处理等方面 的管理。 3 - 7 劳动卫生健康教育 对生产管理人员及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劳动卫生知识和职业病防治对策的宣传和培训。 3 . 8 职业病 在劳动过程中, 由于职业危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 3 - 9 劳动卫生学评价 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 现状及其危害程度进行检测, 并对 检测数 据综合分析所作出的具有卫生学意义的评语和结论。 组织领导 1 劳动卫生管理由企、 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负责。 2 企、 事业单位应设专门机构或有专人管理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3 劳动卫生专职人员应列入生产管理人员编制,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6、应享受临床医务人员的权利和待 企、 事业单位工会对劳动卫生工作实施群众性监督。 企、 事业单位劳动卫生工作接受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购置劳动卫生仪器设备所需经费列入企、 事业单位安全技术措施费用; 职业性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 0月勺rU启卜U 、 职业病人( 含观察对象) 疗养、 劳动卫生检测所发生的费用列入生产成本。 4本本本遇车车4.断 5职贵范围 5 . 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劳动卫生工作的方针、 政策和法规。 5 - 2 制定本单位劳动卫生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5 . 3 建立劳动卫生和职业病档案及统计报告制度。 5 . 4 负责对有害作业现场进行系统测定、

7、 定期定点测定、 抽查测定和事故测定, 并对生产环境中的职业 危害因素进行卫生学评价。 5 - 5 进行就业前体检及定期职业性健康监护。 5 . 6 负责对职业病患者的治疗、 复查、 休养及参与劳动能力鉴定。 5 . 7 组织本单位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兼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 开展劳动卫生教育, 提高职工自我保 护意识。 5 . 8 执行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 三同时“(即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劳动卫生篇章的规定, 对工程项目的劳动卫生设施进行设计、 审查和竣工验收。 5 . 9 开展劳动条件分级工作, 掌握职业危害情况, 积极改善劳

8、动条件和完善劳动保护措施。 5 . 1 0 组织开展劳动卫生学调查研究。 5 . 1 1依法做好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6 作业管理 6 . 1 企、 事业单位应结合技术改造, 采取有效措施, 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浓度( 强度) 符合 T J 3 6及其他 相关国家标准。 6 . 2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必须执行“ 三同时” 。 6 . 3 凡从国外引进的在生产使用中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 应同时引进或由国内制造相应的防护设 CB 37 69 一 19 96 备。 6 . 4 遵守有害作业操作规程; 对有害作业坚持隔离操作、 密闭作业 ; 择优选用无毒或低毒原、 材料。 65 职工应按规

9、定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安全卫生防护用品。 6 . 6 按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的规定, 做好放射防护工作。 作业环境管理 了1 按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企事业单位生产环境尘、 毒、 物理因素布点监测原则 规定, 确定尘、 毒及 物理因素监测点。 了 - 2 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点定期监测制度, 监测周期按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工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规 定执行。 7 . 3 作业环境空气中职业危害因素测定方法分别按G B 5 7 4 8 , T J 3 6 及 卫生防疫工作规范 ( 劳动卫生 分册) 等规定执行。 7 . 4 定期开展劳动条件分级评价工作, 并按 C B / T 3 7

10、 4 5 规定进行综合评价和管理。 7 . 5 定期开展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效果评定, 确保其正常运行。 7 . 6 作业环境监测常用统计指标按公式( 1 ) 公式( 3 ) 计算。 测 定 率 一 黔 黯 蒙 X 10 0 00 ( 1 ) 测定点合格率 = 合格点数 实测点数 X 1 0 0 %(2 ) 超标倍 数 = 测定点实测浓度值 国家卫生标准浓度值 一1 (3 ) 8 职业性健康管理 8 . 1 对象 8 . 1 . 1 准备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及更换新的有害作业职工( 包括外包工) 。 8 . 1 . 2 已从事有害作业( 含脱离粉尘作业) 的职工。 8 . 1 . 3 职业病患者

11、和观察对象 8 - 2 类别 8 . 2 . , 就业前健康检查。 8 . 2 - 2 定期健康检查及职业病患者和观察对象的定期复查。 B - 2 . 3 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 8 . 3 内容和项目 根据职业接触有害因素的情况, 按 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规定的有关内容选择项目。 8 . 4 检查周期 按 卫生防疫工作规范 ( 劳动卫生分册) 规定执行。 8 . 5 要求 8 . 5 . 1 受检率应达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以下简称船舶总公司) 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指标。 8 . 5 . 2 建立健全从事接触有害因素作业人员及职业病患者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观察。 8 . 5 .

12、 3 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从事该有害作业。 8 . 6 健康监护 常用统计指标按公式( 4 ) 、 公式( 5 ) 计算。 受检率 二 受检人数 应检人数 X 1 0 0 %(4 ) C a 376 9一 19 96 检 出率 = 检出病例数 受检人数 x 1 0 0 % ” ” ” (s) 9 劳动卫生学评价 9 . 1 原则 依 据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劳动卫生法规与 标准, 对组织措施、 卫生技术 措施及卫生保健 措施等进行全 面评价; 阐明职业人群健康与接触有害因素浓度( 强度) 的关系。 9 . 2 内容与方法 9 . 2 . 1 对生产性基本建设工程项目 的卫生学评价, 按T J 3 4

13、, T J 3 6 规定进行。 9 . 2 . 2 对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进行劳动卫生学评价。 9 . 2 . 3 防尘、 防 毒设备和工业噪声、 微波、 个人防护用品的卫生学评价按 卫生防疫工作规范 ( 劳动卫 生分册) 规定执行。 1 0 职业病管理 1 0 . 1 职业病管理按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 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和 职业病报 告办法 规定执行。 1 0 . 2 职业病报告和个案调查按 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 规定执行。 1 0 . 3 职业病治疗及疗养管理按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执行。 1 0 . 4 职业病统计指

14、标按公式( 6 ) 公式( 9 ) 计算。 患 病 率 一 鲁一豁黯臀 x 1 00 % (6 ) 发病率 = 某时期内新发现病例数 某时期 内平均工人数 x 1 0 0 (7 ) 平均发病工龄 = 确诊为 I期( 或轻度)职业病时接触工龄总和 期( 或轻度) 病例数 ( 8 ) rx k * 一 慰i 1 E Oh 1/ 1 0 0 %一 一 一二 。 ) 月 之日U 3 V r 7 洲凡 7 四 口 J r r nJ 凡 入 1 1 劳动卫生信息及档案管理 1 1 . 1 执行船舶总公司劳动卫生档案规定, 指定专人管理。 1 1 . 2 实现劳动卫生档案微机管理, 逐步建立船舶工业劳动卫生

15、信息微机管理网络。 1 1 卜 3 劳动卫生统计年报制度按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工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 规定执行。 1 2 劳动卫生健康教育 1 2 . 1 劳动卫生健康教育包括对工人的 上岗 前教育、 定期教育和管理人员教育。 1 2 . 2 教育内容 e劳动卫生一般知识; b . 劳动卫生法规; c . 岗位主要有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 d . 岗位急性职业危害防护及自救互救知识; C s 3 7 6 9 一1 9 9 6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原理及其防护技术; 特种岗位劳动卫生健康教育。 已L 1 3 - 1 核 。 1 3 . 2 考核 企、 事业单位应将劳动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议事日 程, 建立奖惩办法 定期进行检查、 考 船舶总公司负责按 中国船舶工业总 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业卫生工作考核标准 对各企、 事业单位 劳动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船舶基础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 船舶工业总公司6 0 3 所归口 。 本标准由大连造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瑞玺、 毛宗数、 洪之明、 丁一心、 郑本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