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63929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667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标准 QB T 1741-2004.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9 7 . 1 8 0 分类号: Y 6 3 备案号: 1 5 1 2 0 - 2 0 0 5 q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轻 二 行 业 标 准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代替Q B / T 1 7 4 1 一1 9 9 3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E l e c t r o-t h e r mo s t a t f o r e l e c t r o t h e r ma l mo s q u i t o t a b l e t i n c e n s e 2 0 0 4 - 1 2 - 1 4发布 2 0 0 5 - 0 6 - 0 1 实施 中

2、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 / T 1 7 4 1 一2 0 0 4 H ii舌 本标准是对Q B / T 1 7 4 1 一1 9 9 3 驱、灭蚊药片用恒温电 加热器的修订。 本标准与Q B / T 1 7 4 1 - 1 9 9 3 相比 卞要变化如下: 调整更改了标准的名称,将名称改为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 降低了电加热器工作温度的偏差值,严于原标准。同时改进了测温方法,使其可操作性增强; 在电性能方面增加了 “ 非正常工作” ,“ 1 1 类电器结构” ,“ 标志和使用说明”项。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

3、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日用杂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温州市大欧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匝 斯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庄臣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榄菊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华力家庭品业 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彩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江化工厂。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和、樊德裕、陈大为、胡学敏、林炜、韦波、毛旭春、张国林、罗绪斌。 本标准于1 9 9 3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轩工行业标准Q B / T 1 7 4 1 -1 9 9 3 驱、 火蚊药片用 恒温电加热器 。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 1

4、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热片蚊香 用恒温电 加热器( 以下简称电 加热器) 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敏电阻或其他器件作为发热元件,与电热片蚊香配套使用的电加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1 0 0 2 -1 9 9 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 B

5、2 0 9 9 . 1 -1 9 9 6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 部分: 通用要求 ( e q v E E C 8 8 4 - 1 : 1 9 9 4 ) G B / T 2 4 2 3 . 8 -1 9 9 5 电 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 d :自 由 跌落 ( i d t I E C 6 8 - 2 - 3 2: 1 9 9 0) G B / T 2 8 2 8 . 1 - 2 0 0 3 计 数抽样检验程 序 第1 部 分: 按 接收 质量限( A Q L ) 检索的逐批检 验抽样计 划 G B / T 2 8 2 9 - 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

6、程序及表 (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 B 4 7 0 6 . 1 -1 9 9 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器的 安全第1 部分: 通用要求 ( e q v E E C 3 3 5 - 1 : 1 9 9 1 ) G B 5 2 9 6 . 1 -1 9 9 7 消费品使用说明 总则 G B 5 2 9 6 . 2 -1 9 9 9 消费品使用说明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工作温度 在充分发热条件下,电加热器传热板中央表面稳定温度。 3 . 2 测试角 能使被测样品处于无外界气流作用的装置。 4 要求 4 . 1 外观 4 .

7、1 . 1 外观应光洁、 无明显毛边、裂纹、 划痕,紧固件不应松动。 4 . 1 . 2 传热板表面应光滑、平整, 无锈迹。 4 . 1 . 3 各零部件应组装完 整,配合牢固。 4 . 1 . 4 电加热器应有电 源接通的指示装置。 4 . 2 电 加热器工作温度及偏差 电加热器工作温度及偏差为( 1 6 5 1 8 ) 0C( 特殊工作温度应在产品上明 示, 偏差仍为士8 0C ) o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4 . 3 电压波动特性 电源电压在额定电压士1 0 %范围内变动,应不影响正常使用,其温度变化值应符合 4 . 2的要求。 4 . 4 标志和说明 4 .

8、 4 . 1 电加热器应有如下标志: a ) 制造厂名; b ) 产品 名称; c ) 商标或识别标记; d ) 器具型号、规格; e ) 额定电压 ( V) 、额定频率 ( H z ) .额定输入功率 ( W) ; f ) 11 类 电 器 结 构 的 符 号 4 . 4 . 2使 用说 明( 书) 应随 器具 起 提 供, 以 保 证器 具能 安 全 使 用一 45 对触及带电 部件的防护 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 4 . 6 输 入 功 率 额 定 输 入 功 率 应不 大 于 l o w, 器 具 在 额定 电 压 且 正 常 工 作 温 度下 , 其 输

9、 入 功 率 对 其 笔定 输 入 功 率 的偏差应不大于+2 0 %. 47 发热 电 加热器外壳手握持部分的混升不 超过4 5 K ,外壳底部中 心对应支撑物面的温升不超过5 0 K . 4 . 8 泄漏电流 4 . 8 . 1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0 . 2 5 m A 4 . 8 . 2 潮态泄漏电流不大于0 . 2 5 m A o 4 . 9 电气强度 电 加 热 器 应 能 承 受 频 率 为5 0 H z 的 交 流 电 压 历 时1 m in 的 耐 压 试 验 , 不 发 生 击 穿 现 象 , 不 同 试 验 施 加的电压值如 卜 : a ) 冷态电气强度: 3 7

10、5 0 V ;_- b )工 作 温 度 下 的 电 气 强 度 , 3 7 5 0 V ; c ) 潮态电 气强度: 3 7 5 0 V . 4 . 1 0耐 久 性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施加 1 . 1 倍额定电压,试验后,应符合 4 . 2 , 4 . 7的要求,同时不应有影响正常 使用的明显变形或损坏。 4 . 1 1 非正常工作 器具的结构应就其可行消除非正常工作或误操作导致的火灾危险及有损安全或电击防护的机械性 损坏。 4 . 1 2 机械强度 4 . 1 2 . 1 跌落 电 加热器经自 由跌落试验后能正常 使用,器具无损坏并应符合4 . 9 的要 求。 4 . 1 2 . 2 冲击

11、 器具经 5 . 1 2 . 2试验后,仍能正常使用,并应符合 4 . 5 , 4 . 8 , 4 . 1 5的要求。 4 . 1 3 结构 产品应为1 1 类电器结构,并符合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第2 2章的有关要求。 4 . 1 4 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插头 4 . 1 4 . 1 电源线尺寸 对带有电 源线的电加热器, 其标称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0 . 5 m m 。 导线长度分为二种,带卷线盘的 QB / T 1 7 4 1 一2 0 0 4 长度为1 2 0 0 m m -2 0 0 0 m m; 不带卷线盘的长度为1 5 0 0 m m 2 0 0 0 m

12、 m( 电 源线长度若大于2 0 0 0 m m , 其标称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0 . 7 5 m m 2 ) o 4 . 1 4 . 2 电源线 电源线应符合 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中2 5 . 7的要求。 4 . 1 4 . 3 电 源线拉力 电源线应有防止从电加热器拉脱的固定装置,并能承受 3 0 N的拉力试验 2 5 次, 试验期间,电源线 不应损坏; 试验后, 电源线的纵向位移应不超过2 m m,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低于 4 . 1 5 规定的数值。 4 . 1 4 . 4 电源线抗弯曲 对 于没有卷线盘的电加热器应进行电源线抗弯曲试验。 电源线进入器具入

13、日处, 经受 1 万次的抗弯 曲试验,试验后绝缘体不能损坏,护套不脱落,铜芯线断股不应超过 1 0 %0 4 . 1 4 . 5 插头 插头选用应符合 ( 3 B 1 0 0 2 -1 9 9 6 和 G B 2 0 9 9 . 1 一1 9 9 6规定的不可重接插头。 4 . 1 5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电加热器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 以及带电部件与其他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 合表 1的规定。 表1单 位 为 毫 米 部位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 2. 02 . 0 带电部件与其他金属部件之间妻 8. 08 . 0 4 . 1 6 耐热 外壳要有足够的耐热性

14、, 4 . 1 7 防锈性 电加热器的上下电极片、 通过球压试验后,其压痕直径应不大于 2 mmo 传热板应具有足够的防锈能力。试验后零件表面应无生锈痕迹。 试验方 法 5 . 1 外观 用 目测和手感检查。 52 电 加热器工作温度及偏差 仪器名称: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测温仪。 测量范围:0 0C 2 0 0 0C,分辨率 0 . 1 0C 基本误差:1 5 0 C - 1 8 0 之间系统基本误差小于士10C. 测试条件:在环境温度 ( 2 3 12 ) 0C,相对湿度不大于 7 5 %的试验条件下,无外界气流的测试角内 进行 。 测试步骤: 先将器具通电3 0 m i n , 待温度

15、趋向稳定时, 将温度仪表的 热电偶端部的测温银圆 片表面 ( 图2 ) 置于被测试样传热板中央部位, 用耐高温塑料顶针顶住银圆片( 图1 ) 。 顶针尖端面积不大于1 m m z , 祛码质量为5 0 0 g .测量时, 测温仪表应连接好并接通电源和测温热电 偶, 将热电 偶冷端放在温度恒定 的贮水容器里,同时将精密水银温度计( 测量范围0 0C-5 0 0C, 最小刻度值 0 . I C) 插在同一贮水容器里, 待温度稳定后同时读取三个数值,测温仪P V窗口显示温度值、 测温仪 S P窗口显T 温度值以 及水银温 度计显示温度值。 此时电加热器工作温度可通过计算获得, 即前二项温度值之差再加

16、上水银温度计显示 温度值 QB / T 1 7 4 1 一2 0 0 4 1 一手柄;2 -耐高温塑料顶针( 热变温度)2 0 0 0C) ; 3 一电加热器;4 -测量架;5 -硅码 图 1 电热片蚊香用恒温电加热器测温仪示惫图 t 一 银 片( 沪 1 3 . O m m X O . 8 m m , 含 银 量 ) 9 0 % ) ; 2 一 接线 片 与 银 片 之间 用高 温 焊接 ; 3 - 塑 料 包 皮 ; 4 一电 偶和接线片点焊焊接: 5 - 热电偶( 线径护 0 . 3 m m) ; 6 一 黄铜接线片( m O . 1 g ) ; 7 - 塑料护套 图 2 测试银片结构图

17、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5 . 3 电压波动特性 在环境温度为( 2 3 士 2 ) C , 相对湿度不大于 7 5 ,无外界气流的 测试角内 进行, 调节电 压分别在 额定电压士1 0 %二个电压值上按 5 . 2要求的方法进行测试。 5 . 4 标志和说明 目测。 5 . 5 对触及带电 部件的防护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第8 章有关要求进行。 5 . 6 输入功率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1 0 . 1 的有关要求 进行。 5 . 7发热 施加1 . 1 5 倍额定输入功率, 通电6 h , 测量电

18、加热器外壳手握持部分表面及电加热器外壳底部温升 值,测试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第 1 1 章要求进行。 5 . 8 泄漏电流 5 . 8 . 1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 流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第 1 3 章有关要求进行。 测试电 压取额定值的1 . 0 6 倍。 5 . 8 . 2 潮态泄漏电流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1 5 . 3 和 1 6 . 2 的条件和方法进行。测 试电压取额定值的1 . 0 6 倍。 5 . 9 电气强度 5 . 9 . 1 冷态电 气强度 按G B 4 7 0 6 . 1

19、-1 9 9 8 中1 6 . 3 的 条件和方法进行。 试验置定电流为1 0 0 m A o 5 . 9 . 2 工作温度下的电 气强度 按 G B 4 7 0 6 . 1 -1 9 9 8中 1 3 . 3 有关方法进行。试验置定电流为 1 0 0 mA o 5 . 9 . 3 潮态电气强度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1 5 . 3 和 1 6 . 3 的 条件和方法进行。 试验置定电流为1 0 0 m A o 5 . 1 0 耐久性 施加1 . 1 倍额定电压,以 通电2 5 m i n ,断电5 m i n 的工作周期进行试验,共进行5 0 0 个周期。 5

20、 . 1 1 非正常工作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1 9 . 6 规定的 方法进行。 5 . 1 2 机械强度 5 . 1 2 . 1 跌落按G B / T 2 4 2 3 . 8 -1 9 9 5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选取高 度为5 0 0 m m, 正面、侧面跌落次数各 为二次。 5 . 1 2 . 2 冲击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第2 1 章规定的 方法进行。 5 . 1 3 结构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第2 2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5 . 1 4 电源连接与外部软线、 插头 5 . 1 4 . 1

21、电源线尺寸 长度用钢卷尺测量( 由电 源软线或护套进入器具的那一点至插头入口 处) ,电 源线截面积用外径千 分尺测量。 5 . 1 4 . 2电源线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2 5 . 7 的 有关方法检测。 5 . 1 4 . 3 电源线拉力 按 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中2 5 . 1 5的规定进行。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5 . 1 4 . 4 电 源线抗弯曲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2 5 . 1 4 的规定进行。 5 . 1 4 . 5 手 番 头 按G B 1 0 0

22、2 -1 9 9 6 , G B 2 0 9 9 . 1 一1 9 9 6 中有关规定进行。 5 . 1 5 爬电 距离和电气间隙 用 尺 ( 精度 0 . 0 2 m m) 进行测量。 5 . 1 6 耐热 按G B 4 7 0 6 . 1 一1 9 9 8 中3 0 . 1 的规定进行。 51 7 防锈性 把 卜; 电极片、 传热板放入四氯化碳或三氯乙烷溶液中浸泡 1 0 m i n , 以除掉所有的润滑油脂。 然后, 再 把 _ 下电极片、传热板放入温度为( 2 0 + 5 ) 0C ,质量浓度为 1 0 %的氯化钱水溶液里浸泡 1 0 m i n , 抖 去水滴之后不用揩 I , 把上

23、下电 极片、 传热板放入一 个具有饱和湿度、 温度为( 2 0 1 5 ) 的 箱子里1 0 m i n . 将其经 ( 1 0 0 士5 ) 0 C的加热箱中千燥 1 0 mi n之后,检查是否符合 4 . 1 7的要求 6 检验规则 6 . 1 产品 应经生 产厂质量检验部门 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 厂, 6 . 2 产品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 . 2 . 1 出 厂检验 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均应进行出厂 一 检验。出厂检验采用 G B / T i1= 常检查一 次抽样方案, 接收质量限A Q L值, A类为1 . 0 , B类为 合格分类见表 2 表 2 并附有使用说明和检验

24、合格证。 2 8 2 8 . 1 一2 0 0 3 特殊检查水平 S - -2的 6 . 5 , C类为 1 0 。出厂检验项 日 及不 序 号检验项卜 要求试验方法不合格分类 外 观 4 . 1 5 . 1 C 2 电加热器工作温度及偏差 4 . 2 5 . 2B 3 标志和说明 4 . 4 5 . 4A 4 电气强度 4. 95 . 9 A 6 . 2 . 2 型式 检验 6 . 2 . 2 . 1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 老产品转少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正式生 产后,如结构、 材料、工艺有较大改 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正常 生产后,对批

25、量产品进行抽样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 d ) 产品 停产半 年以 上, 恢复生 产时; e ) 出 厂 一检验结果与 卜 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 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 . 2 . 2 . 2 型式检验抽样为6个成品。 6 . 2 . 3 型式检验采用 G B / T 2 8 2 9 - 2 0 0 2 判别水平1 1 的 次 抽样方案, 其检验项目 、 不合格质量水平 R Q L值、样本大小及判定数组见表3 、 表4 。 型式检验出现一项不合格即 综合判定为不合格 ( 安全性能 指标在一个器具七 进行, 此器具应经受所有有关的 试验, 但4 . 1 3 ,

26、 4 . 1 . 4 , 4 . 1 7 试验可 在另 外单独的试 样上进行) 。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表 3 序号 、 -一 检验项目样本大小R Q L _判定数组 AcRe 1 标 志 和 说 明 _- 1 8 00 1 2 对 触 及 带 电 部 件 的 命 3输入功率 4 发热 5 泄漏电流 6电气强度 7 非正常工作 8 机械强度 9结构 1 0 电 源 连 接 和 外 部 4 练一 d J u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1 2耐热 1 3 防锈性 表 4 判定数组 序 号 样本大小 R Q L 外观 一L! +f1114 7 f1-a 臻 输、 贮 存 7

27、. 1 标志 7 . 1 . 1 产 品 应 有4 河l 所要 求 的 中 文 内 容。 7 . 1 . 2 产品包装盒应有如下中文标志。 a ) 产品名称及商标; b ) 产品型号; c ) 制造厂名称、地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d ) 制造日期或出厂批号; e ) 使用说明书 ( 使用说明的编写应符合G B 5 2 9 6 . 1 -1 9 9 7 和G B 5 2 9 6 . 2 -1 9 9 9 的规定) ; f ) 采用标准编号; Q B / T 1 7 4 1 一2 0 0 4 B ) 对带电 源线的产品应用文字明 确标明电 源线使用长度。 7 . 1 . 3 包装箱应有如下中 文标志。 a ) 制造厂名称; b ) 产品 名称、型号或代号; c ) 商标; d ) 产品 数量; e )毛重 ; f ) 包装箱外形尺寸:长X宽X高 ( c m x c mx c m ) ; 9 ) 注意事项:“ 小心轻放” 、“ 切勿受潮” 、“ 切勿重压”等文字或储运图示标志; h ) 出 厂日 期或批号。 7 . 2 运输、贮存 7 . 2 . 1 运输 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并应采取免于受潮的措施。 7 . 2 . 2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其周围应无腐蚀性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