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3937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531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标准 QB T 1927.11-1993.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Q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Q B / T 1 9 2 7 , 1 9 2 8 一9 3 制浆造纸设备能量平衡及 热 效 率 计 算 方 法 1 9 9 4 一0 1 一0 6 发布 1 9 9 4 一0 8 一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 T 1 9 2 7 . 1 1 一9 3 胶料制备系统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造纸企业中胶料制备能量平衡及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蒸汽加热胶料制备装置。 2 引用标准 QB / T 1 9 2 7 . 1 制浆造纸企业设备能量平衡计算方法通则 3

2、 能f平衡方框图 3 . 1 能量平衡方框图的边界 胶料制备体系是从进人熬胶锅的物料算起, 至熬胶结束止。 3 . 2 能量平衡图中符号的意义 Q, 每锅由蒸汽供给热量, k J ; Q, 每锅物料升温吸收热量, k J ; Q3 每锅物料熔化吸收热量, k J ; Qd 每锅冷凝水带出热量, k J ; Q, 每锅蒸发水吸收的热量, k J ; 中 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 9 9 4 - 0 1 一0 6 批准 1 9 9 4 -0 8 一0 1 实施 QB / T 1 9 2 7 . 1 1 一9 3 Q6 每锅其他各种热损失, k J , 4 能 且平衡的 计算 4 . 1 供给的总热量

3、Q c c , k J , 按( 1 ) 式计算 Q=Qt =G ( i 0 -i ) ( 1 ) 式中: G 耗汽量, k g ; i 0蒸汽热焙, k J / k g ; i 环境温度下水的热焙, k J / k g . 4 . 2 每锅熬胶总有效耗热量Qv x , k J , 按( 2 ) 式计算 Qr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4 . 2 . 1 每锅物料升温吸收的热量Q2 , k J , 按( 3 ) 式

4、计算 Q 2 一 艺G ; 。 】 A t; . . . . . . . . . . . ( 3 ) 1 林1 式中: G ;第 i 种物料重量, k g ; q 第i 种物料比热, k J / ( k g . K) ; A t 第i 种物料( 水也算其中一种物料) 在熬胶过程中最高温度和初始温度之差, 。 注: 摄氏温度t ( c) 之差等于热力学温度( K) 之差。 4 . 2 . 2 每锅物料熔化吸收热量Q, k J , 按( 4 ) 式计算 Q a 一 乙G C I . . . . . 。( 4 ) . =1 式中: C , 第i 种物料熔化热, k J / k g , 4 . 3 熬

5、胶过程中热损失 Q , k J , 按( 5 ) 式计算 Q.=Q4 +QS +Q6 。 ( 5 ) 4 . 3 . 1 冷凝水带出的热量 Q k J , 按( 6 ) 式计算 Q 、 二G ( i 一i ) ( 6 ) 式中: G 冷凝水量, k g ; i 冷凝水热焙, k J / k g , 4 . 3 . 2 蒸发水吸收的热量Q s , k J , 按( 7 ) 式计算 Q; 二G “ C ( 7 ) 式中: G -蒸发的水量, k g ; c 水汽化热, kJ/kg. 4 . 3 . 3 其他各种热损失Q6 , k J , 按( 8 ) 式计算 Q6 =Q, 一( Qz +Q., +

6、Qa +Q., ) ( 8 ) 系 统热效率计 算 按( 9 ) 式或( 1 0 ) 式计算 QV X ._ _ _ 刀 T. - F 于 一 入 1 V U为 . . . . . . . 。 . . 。 l J ) 、 吐 贾; QB/ T 1 9 2 7 . 1 1 -9 3 Q s . 、_ _ _ 、 = 以 一 万 于少 入 l u u 羚 、 吐Gc ( 1 0 ) 6 能f平衡表 序 号 输人能量输出能量 项目数 量 k 1 / 锅 百分数 % 项目数 量 k J / 锅 百分数 % 1 蒸汽供人热 2 物料升温吸收热 3 物料熔化吸收热 4 冷凝水带出热 5 蒸发水量带出热 6

7、 其他各种损失热 合计 1 0 0 合计 1 0 0 7能流图 Q : 1t . Q a 1 0 0 . 0 QB/ T 1 9 2 7 . 1 1 一9 3 附录 A 胶料制备系统能最平衡及热效率计算实例 ( 参考件) A l 有关计算数据 供人蒸汽量2 6 4 k g 供人蒸汽压力1 0 7 . 8 8 k P a 供人蒸汽热焙2 6 7 7 k J / k g 松 香重量1 5 0 k g 松香比热1 . 2 1 4 k J / ( k g “ K) 松 香熔化热1 6 7 . 4 7 2 k J / k g 碳 酸钠重量1 7 . 7 8 k g 碳 酸钠比热1 . 0 4 7 k J

8、 / ( k g “ K ) 水 重量1 5 0 k g 环境温度8 C 冷 凝水的热拾4 1 9 . 1 9 k J / k g 环 境温度下水的热焙 3 3 . 6 3 k J / k g 熬胶过程最高温度1 0 5 ,C 水汽化热2 2 4 5 . 5 k J / k g 蒸发水量1 2 0 k g A 2 供入蒸汽热最Q c c 计算 Q=Q, =2 6 4 X ( 2 6 7 7 一3 4 ) 二6 9 7 7 5 2 k J A 3 . 1 总有效耗热最Q - 计算 物料升温用热量 Q : 计算 Q , 一 艺C * 。 A t ; =1 5 0 X1 . 2 1 4 X( 1 0

9、 5 一8 ) +1 7 . 7 8X 1 . 0 4 7 X ( 1 0 5 一8) 十4 . 1 8 6 8 X ( 1 0 5 一8 ) =8 0 3 8 7 k J A 3 . 2 物料熔化用热量Q 3 计算 Q 3 =1 5 0 X1 6 7 . 4 7 2 =2 5 1 2 1 k J Qr x =Q, +Q3 =8 0 3 8 7 十2 5 1 2 1 =1 0 5 5 0 8 k J A 4 熬胶过程中 热损失Q , 计算 A 4 . 1 冷凝水带出热量 Q ; 计算 Q, =2 6 4 X ( 4 1 9 一3 4 ) =1 0 1 6 4 0 k J A 4 . 2 熬胶过

10、程中蒸发水量吸收热量Q , 计算 一84 一 QB/ T 1 9 2 7 . 1 1 一9 3 Q , =1 2 0 X2 2 4 6 =2 6 9 5 2 0 k J A 4 . 3 其他各种损失Q 。 计算 Q 6 =6 9 7 7 5 2 一8 0 3 8 7 一2 5 1 2 1 一1 0 1 6 4 0 一2 6 9 5 2 0 =2 2 1 0 8 4 k J Q=1 0 1 6 4 0 +2 6 9 5 2 0 +2 2 1 0 8 4 =5 9 2 2 4 4 k J A 5 系 统热效率Ti 的计算 7 =1 0 5 5 0 8 一6 9 7 7 5 2 X 1 0 0 %

11、=1 5 . 1 0 0 A 6 能A平 衡表 Ff 号 输人能量输出能量 项目数 量 k / 锅 百分数 % 项目数 量 k 1 / 锅 百分数 肠 1 蒸汽供人热 6 9 7 7 5 21 0 0 2 物料升温吸收热 8 0 3 8 71 1 . 5 3 物料熔化吸收热 2 5 1 2 13 6 4 冷 凝 水 带 出 热1 0 1 6 4 01 4 . 6 5 蒸发水量带出热 2 6 9 5 2 03 8 . 6 6 其他各种损失热 2 2 1 0 8 43 1 . 7 合计 6 9 7 7 5 21 0 0 合计6 9 7 7 5 21 0 0 A7 能流 图 Q 3 . 6 % Q, Q 1 A . 6 % Q , 3 8 . 6 % Q, 3 1 . 7 0/ 0 1 0 0 . 0 % 8 5 QB/ T 1 9 2 7 . 1 1 一9 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 标准化中心归口 。 本标准由民丰造纸厂、 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同忠、 金学伦、 刘江毅、 张少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