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63939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803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标准 QB T 1574-2005.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6 1 . 0 8 0 分类号: Y1 7 备案号: 1 6 3 9 9 - 2 0 0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轻 口 巨 行 业 标 准 Q B / T 1 5 7 4 一2 0 0 5 代替Q B / T 1 5 7 4 一1 9 9 2 工业用缝纫机 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I n d u s t r i a l s e w i n g m a c h i n e T w i n n e e d l e w i t h n e e d l e f e e d l o c k s t i t c h s e w i n g ma c h i n e h e a d 2

2、 0 0 5 - 0 7 - 2 6 发布2 0 0 6 - 0 1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 B / T 1 5 7 4 一2 0 0 5 o l1舀 本标准是对Q B / T 1 5 7 4 -1 9 9 2 工业用缝纫机高速双针平缝缝纫机机头的修订。 本标准与Q B / T 1 5 7 4 -1 9 9 2 相比,主要变化有: 将原标准名称改为 “ 工业用缝纫机 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对原标准的第2章 “ 引用文件”作了修改; 对原标准的 “ 基本参数”作了修改; 删除了缝纫性能中的 “ 缝料层潜移量”要求; 增加了 缝纫性能中的 “ 转角缝纫

3、” 要求及相应的 试验方法; 对运转性能中的“ 噪声声压级” 根据不同的 缝纫速度作了修改,当最高缝纫速度不大于3 5 0 0 针/ 分时, 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9 0 d B ( A ) ; 当 最高 缝纫 速度大于3 5 0 0 针/ 分时, 噪 声声 压级应不 大于9 2 d B ( A ) ; 由 于该产品采用上、下同步带传动结构, 将运转性能中的 “ 启动转矩” 由 不大于0 .6 N -m修改 为 不大于0 .8 N - m ; 对 “ 试验方法”中的内容作了修改; 在 “ 标志”中增加了产品标准编号标志; 检验规则按 G B / T2 8 2 8 . 1 -2 0 0 3 , G

4、B / T2 8 2 9 -2 0 0 2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工申贝 (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 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昌、周玉竺、孙树汉、邱卫明、张维青、陆坚勇。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 轻工行业标准Q B / T 1 5 7 4 -1 9 9 2 工业用缝纫机高 速双针平缝缝纫机机头。 QB / T 1 5 7 4 一2 0 0 5 工业用缝纫机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

5、双针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的分类与命名、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用薄料、中厚料、厚料或内衣料、牛仔布缝制服装、鞋帽、箱包等制品的双针针送料 平缝缝纫机机头。 本 标准也适用于缝制上述缝纫制品的具有针杆分离装置的针送料平缝缝纫机机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1 9 1 -2 0 0 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1 2 8 2 8 . 1 - 2 0 0 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 A Q L ) 检 索的 逐批检验 抽样计划 G B / T 2 8 2 9 -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G B / T 4 5 1 5 一1 9 8 4 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 B / T 6 8 3 5 一1 9 9 7 棉缝纫线 GB / T 6 8 3 6 一1 9 9 7 涤纶缝纫线 G B / T 8 9 4 9 一1 9 9 5 聚氨醋干法人造革 GB 9 9 6 9 . 1 -1 9 9 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7、总则 G B / T 1 6 4 6 9 -9 9 6 缝纫机包装 Q B / T 1 1 7 7 -1 9 9 1 工业缝纫机噪 声级的测试方法 Q B / T 1 1 7 8 -1 9 9 1 工业缝纫机 振动的测试方法 Q B / T 1 5 7 2 -1 9 9 2 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Q B / T 2 2 5 1 一1 9 9 6 缝纫机型号编制规则 Q B / T 2 2 5 2 -1 9 9 6 缝纫机机头启动转矩测试方法 Q B / T 2 2 5 6 -1 9 9 6 工业缝纫机 G C型高速平缝缝纫 机机头 Q B / T 2 5 0 5 -2 0 0 0 缝纫机

8、零件发黑技术条件 Q B / T 2 5 2 8 - 2 0 0 1 缝 纫 机涂 装 技 术 条 件 3 分类与命名 3 . 1 型式 本机系平板式机体, 采用连杆或滑杆挑线、 立式双旋梭勾 线、 针、 下复 合送料, 形成两行按G B / T 4 5 1 5 一1 9 8 4规定的 3 0 1 线迹。 3 . 2 基本参 数 基本参数见表t o QB/ T 1 5 7 4 一2 0 0 5 表 1 分类薄料中 厚 料厚料 最高缝速/( 针/ 分) 4 0 0 03 0 0 0 -4 0 0 03 0 0 0 最大线迹长度/ m m 3 4) 7 压脚提升高度/ m m 手提 3 637 膝

9、控扮 1 0 针间距/ 二优选 4 .8 , 6 .4 采用机针D P x 5 型 Nm 7 5 -Nm1 1 0 采用缝线 1 9 . 5 t e x x 3 -9 .5 t e x x 3棉缝纫线 ( 按G B / T6 8 3 5 -1 9 9 7 ) 或 1 9 . 7 t e x x 3 -9 . 8 te x x 3 涤纶缝纫线 ( 按G B / T 6 8 3 6 -19 9 7 ) 3 _ 2 型号表示方法 按Q B / T 2 2 5 1 一1 9 %的规定命名; 也可 按企业在全国 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备案登记的编制细则编制。 4 要求 4 . 1 外观质量 4 . 1 . 1

10、 涂装件表面质量应符合Q B / T 2 5 2 8 - 2 0 0 1 中的5 . 1 规定。 4 . 1 . 2 机头表面不应有锈斑、污渍,标牌应完整, 位置正 确, 无明显伤痕。 4 . 1 . 3 机头外露零部件及螺钉头部应无毛刺 4 . 1 . 4 电 镀件镀层表面 质量应符合Q B / T 1 5 7 2 一1 9 9 2 中6 . 1 . 1 规定。 4 . 1 . 5 发黑件表面质量应符合Q B / T 2 5 0 5 - 2 0 0 0 中3 . 1 规定。 4 . 2 机器性能 4 . 2 . 1 线迹长度、 缝线张力、压 脚压力等应均能调节。 4 . 2 . 2 压脚提升

11、后, 应起松线作用。 4 . 2 . 3 最大线迹长度应符合表 1 规定。 4 . 2 . 4 压脚提升高度应符合表 1 规定。 4 . 2 . 5 最大线迹长度时, 倒送扳手的 始动作用力 应不大于2 0 N , 按下后松开, 倒送扳手应能完全复位。 4 . 2 . 6 倒、顺缝纫线迹一 长 度应基木一致,其长度相对误差不大于 1 5 %0 4 . 3 缝纫性能 4 . 3 . 1 普通缝纫时不应断线、断针、跳针和浮线。 4 . 3 . 2 连续缝纫时不应断线、断针、跳针和浮线 4 . 3 . 3 层缝缝纫时不应断 线、断 针、跳针和浮线。 4 . 3 . 4 高低速缝纫时,线迹长度应基本一

12、致,其长度相对误差不大于 1 5 %0 4 . 3 . 5 具有针杆分离装置的 机头, 在转角缝纫时不应断线、 断针、 跳针和浮线;针杆离合机构分离、 复位动作应可靠 4 . 4 运转性能 4 . 4 . 1 运转噪声 a )最高缝纫速度时,应无异常杂声; b )噪声声压级 1 ) 当 最高 缝速不大 于3 5 0 0 针/ 分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9 0 d B ( A ) ; 2 ) 当 最高缝速大于3 5 0 0 针 / 分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9 2 d B ( A QB / T 1 5 7 4 一2 0 0 5 4 . 4 . 2 运转振动 振动位移值应不大于5 0 0 R mo 4

13、 . 4 . 3 启动转矩 启动转矩应不大于0 . 8 N - m 4 . 4 . 4 润滑 机头运转时,润滑系统的供油及回油应良好 4 . 4 . 5 密封 #1 L 头密封性能应良好,各结合而不应有渗油。 4 . 5 附件及备件 每台机头配备的附件与备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规定。 5试验方法 51 外观质量 在光照度为 ( 6 0 0 士 2 0 0 ) 1 x 光线F ,检验距离 为3 0 0 m m ,目 测判定。 52 机器性能 5 . 2 . 1 线迹长度、 缝线张力、压 脚压力的调节作用, 针杆离合机构分离、复 位动作均 在缝纫性能试验 时进行,调节检查均采用手感、目测法

14、判定 52 . 2 松线作用 放 厂 压脚扳手, 转动上轮 使挑线杆位于最高点, 按使 用说明书要求穿绕针线, 针线穿过挑线杆的穿 线孔后垂直悬 下,线端挂结质量为5 0 g 的祛码。 提升压脚并 锁住,在插线钉端拉动针线使祛码距离底板 平面约2 0 mm时打结固定之,用剪刀剪断插线钉和机头上过线勾之间的线段,祛码应能 自 行落下。 5 . 2 . 3 最大线迹长度 按表2 规定的 试验条 件进行缝纫,用精度示值不低于0 . 0 2 m m的游标卡尺在线缝上量出1 0 个连续 线迹的长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即为最大线迹长度。 5 . 2 . 4 压脚提升高 度 转动上轮, 将送料牙调节到低于针板

15、位置, 用压脚扳手抬起压脚或用膝提抬起压脚, 用压脚高度专 用量规或用6 m m, 7 mm, 1 0 mm量块插入压脚 卜 应能顺利通过 52 . 5 倒送扳手的 始动作用力和自 由复位 按Q B / T 2 2 5 6 -1 9 9 6 中5 . 2 . 3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5 . 2 . 6 倒、顺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 按表2 规定的试验条件和Q B / T 2 2 5 6 -1 9 9 6 中5 . 2 .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口 53 缝纫性能 5 . 3 . 1 试验前的准 备 a )试验前将机头外表擦净,清除针板、 送料牙、旋梭以及过线部分的污物, 加润滑油后,以 最高

16、 缝速的8 0 % 运转5 m in , 再按表2 规定的 试验条 件逐项试验; b )缝纫速度用非接触式测速仪测试,试验缝纫速度允差为一 1 %; c )每项试验前允许调节压脚压力、 缝线张力、线迹长度和送料牙高度并进行试缝, 但在正式 试验 时则不允许再调节 5 . 3 . 2 普通缝纫 缝纫长度l 0 0 0 m m,目测判定。 5 . 33 连续缝纫 将试料上下层前后错开重叠在一起, 首尾相 接缝固 ( 周 长2 0 0 0 m m ), 连续缝纫5 0 0 0 m m ,目 测脚 定 QB / T 1 5 7 4 一2 0 0 5 5 . 34层缝缝纫 将试料按图1 进行折叠缝固,缝

17、纫2 行,目测判定。 单 位 为 毫 米 2 , l 6 i 咬 l : 12 : 6 .U I r-I a i l 卜 l i I 2 8 巧0 二 5 01 0 0 5 0 I So o 图 1 535高低速 缝纫线迹长度相对误差 按 表2 规定的 试验条件和 Q B / T 2 2 5 6 -1 9 %中5 .3 .4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 . 3 . 6 转角缝纫 按表2 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分别分离左、右针杆,作转角缝纫各3 次,目测判定。 5 . 4 运转性能 5 . 4 . 1 运转噪声 a )最高缝速空载运转时,应无异常杂声,用耳听法判定; QB/ T 1 5 7 4

18、一2 0 0 5 b )噪声声压级按Q B / T 1 1 7 7 -1 9 9 1 中的规定进行试验,具 有针杆分离装置的机头, 左、 右针杆均 应处于不分离状态。 5 . 4 . 2 振动位移 振动位移值按Q B / T 1 1 7 8 一1 9 9 1 规定进行试验, 具有针杆 分离装置的机头,左、右针杆均应处于 不分离状态。 5 . 4 . 3 启动转矩 启动转矩按Q B / T 2 2 5 2 -1 9 % 的规定进行试验, 具有针杆分离装置的机头,左、右针杆均应处于 不分离状态。 5 . 4 . 4 润滑 按 Q B / T 2 2 5 6 -1 9 %中5 .4 .4 规定的 方

19、法进行试验。 5 . 4 . 5 密封 按 Q B / T 2 2 5 6 -1 9 9 6 中5 .4 . 5 规定的 方法进行试验。 5 . 5 .附 件与 备件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逐项点数检查,符合规定数。 6 检验规则 6 . 1 出厂条件 出厂产品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6 . 2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 . 2 . 1 出厂检验 产品交货时,收货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验收。 6 . 2 . 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需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应进行型式检验。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

20、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三个月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 . 2 . 3 不合格分类及检验分类 不合格分类及检验分类见表 3 0 6 . 3 出厂检验规则 6 . 3 . 1 样本的抽取 样本应从提交检查批中随机抽取 6 . 3 . 2 抽样方案及严格度 正常检验一次抽 样方案见表4 , 检验严格度的确定按G B / T 2 8 2 8 , 1 - 2 0 0 3 中的第9 章的 规定执行。 63 . 3 可接收性的确定 根据样本检查的结果,若在样本中 发现的A类的不合格品 数和 B

21、 , C类的不合格数, 分别不大于 对应的接收数 ( A c ) ,则判该检查批是可接收的。若在样本中发现的A类的不合格品数和B, C类的不 合格数有 一 类不小于对应的拒收数 ( R e ) ,则判该检查批是不可接收的。 6 . 3 . 4 不接收批的处置 不接收批的处置应按 G B / T 2 8 2 8 . 1 -2 0 0 3中的7 . 2 规定执行。 QB/ T 1 5 7 4 一2 0 0 5 表 3 序号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 不合格分类检验分类 ABC出 厂型 式 1外观质量 涂装件表面质量4. 7 . 1 5 注 J J J 机头表面质量 4 注 . 2JJ J 外露件表面质量

22、 4 . 1 . 3J J 4 J J J 电镀件表面质量 4 . 1 . 4 发黑件表面质量 4 . 1 . 54JV 2 机器性能 机构调节 4 . 2. 15 . 2. 1J J J 松线作用4 . 2. 2 5 .2 .2J V J 最大线迹长度4 . 2. 35 . 2 . 3梦J4 压脚提升高度 4 . 2. 45 . 2 . 4J J 倒送扳手始动力和自 由复位 4 . 2. 55 2. 5 JJ 倒、顺缝纫线迹 re 度 相对误差 4 . 2 石5 . 2 . 6J J 3 缝纫性能 普通缝纫 4 3 15 3 2 V v J 连续缝纫 4 . 3. 25 . 3 . 3JJJ

23、 层缝 缝 纫 4. 3 . 35. 3 . 4丫 JJ 高 低速缝纫线迹 长 度相对误差 4 .3 . 4 5. 3 . 5J J 转角缝纫 4. 3 . 55 . 3 . 6JJ 州 4 运转性能 噪声 异常杂声4 .4 . 1 a ) 5 .4 . 1 a )V V N 噪声声l+ . 级 4 4 1 b )5 .4 . 1 b )JJ 振动位移4. 4 . 25. 4 . 2 J J 启动转矩 4. 4 35. 4 . 34J 润滑 4. 4 . 45. 4 . 4丫VJ 密封4. 4 . 5 5. 4 . 5 习 V V 5 附件及备件 4 : 5 5 . 5 V44 6 . 4型式

24、检 验规则 6 . 4 . 1 样本的抽取 样本应从本周期制造的并经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批中抽取, 并要保证所得到的样本能代表本周 期的制造技术水平 6 . 4 . 2 抽样方案 型式粉骑的一次抽样 方案 见表 S a QB / T 1 5 7 4 一2 0 0 5 64 . 3 型式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根据样本检查的结果,若在样本中发现的 A类的不合格品数和 B , C类的不合格数,分别小大于 对应的合格判定数 ( A c ) ,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合格。若在样本中发现的A类的不合格品数和 B , C类 的不 、 合格数有一类不小于对应的不合格判定数 ( R e ) ,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

25、不合格。 6 . 4 . 4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 型式检验后的处置,按G 日 / T 2 8 2 9 - 2 0 0 2 中5 . 1 2 的 规定执行 表 4 检验水平 S- 2 抽样方案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 不合格类别 A BC 样本单位检验项 目 34 9 接收质量限 ( A Q L ) 4. 01 56 5 批 量样本量字码样木量A c ReAc ReAc Re 2 - 2 5 A 2 工 上 3 4 2 6 - 1 5 0 B3 0 11 256 1 51 - 1 2 0 0C5 个 2 37 8 注 1 :样本单位为每台缝纫机机头。 注 2 : A类的A c , R e 以不合格品计,

26、B, C 类的Ac , Re 以不合格数计 注3 :表中箭头的使用方法按G B / T 2 8 2 8 .1 -2 0 0 3 中的1 0 . 3 规定执行。 表 5 判别水平1 1 抽样方案一次抽样 不介格类别ABC 样本单位检验项目3 4 1 6 不合格 质量水平 ( R Q L ) 6 51 2 03 0 0 样本量 Ac ReAc ReAcRe 20 1 1 25 6 注1 :样本单位以每台缝纫机机头 注 2 : A类的Ac . R e以不合格品计,B. C类的A c . R e以小合格数计。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1 标志 7 . 1 . 1 机头上应有下列标志 a )产品型号 b )商标; c )制造商名称; d )制造日期或编号 QB / T 1 5 7 4一2 0 0 5 7 . 1 . 2 产品标准编号标志 产品包装物上应注明执行的标准编号。 7 . 1 . 3 外包装储运标志 按G B / T 1 9 1 - 2 0 0 0 的 规定,应有下列储运标志: a )防湿 : b )向上; c )小心轻放; d )堆码层数极限。 7 . 2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 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 B 9 9 6 9 . 1 一1 9 9 8 的规定。 7 . 3 包装、 运输、贮存 按G B / T 1 6 4 6 9 -1 9 9 6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