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4132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5 5 4 C H I N AT R O P J c A LM 】r D I C I N EV o 己8J v o 9S t I p t e m b e r2 0 0 8中国热带医学2 0 0 8 年第8 卷第9 期 A N C A 及A E C A 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 王忠1 ,刘炼庆1 ,凌宏忠2 ,杨俊明3 临床医学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 N c A ) 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A E c A ) 在结节性红斑发病中的作 用和意义。方法收集结节性红斑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 N c A 和A E c A ,并分型。 结果3 2 例结

2、节性红斑患者A N c A 阳性率为1 2 5 ,均为核周型A N c A ( P A N c A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 O 0 5 ) 。A E C A 阳性率为8 1 3 ,其中I g G A N c A 阳性率为7 1 9 ,I g M A E c A 阳性率5 3 1 ,与正 常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均P O 0 5 ) 。结论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A E c A 测定对该病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中图分类号:R 3 9 2 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 0 9 9 r 7 2 7

3、( 2 0 0 8 ) 9 1 5 5 4 0 2 V a I I 坨o f 辩r 岫a n 吐一m m 咖墟c y t o p I a s l l l i ca u t n b o d i 嚣a n d 删一v ,吲:l l l a re n d o t h 蒯c e 删b o d i 嚣i nm - a g n o s i so fe r y t h 蜘峪n o d 蚓l m W A N Gz h o n g ,删K 锄一q i n g ,u N GH o n g z h o n g ,e ta 1 ( M e i z h 伽M l i c i p a lH 0 s p i t a l 0

4、 fc h m r I i cD i 8 e 嬲e 8 ,M e i z l m u5 1 4 2 0 1 ,G u 鲫I g d o 唱,P R c l I i n a ) A 搬髓c t :O b j 枷他 T od i 8 c 哪8m ev a l 眦0 fd e t e c d o fs e m m m m 蚰t i n t r o p I l i lc ) r t o p l a s m i ca u t o 姐曲o d i e s ( A N - C A ) a n d 锄d v 眦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a l U 肌t i b o d i 幅( A E

5、 C A ) i l l 血ed i 咿啪i s0 fe r y t l l e mn o d o s 岫M 劬o d sS 锄p l 骼 f 妇e r y t l l e mn o d 0 8 岫p 砒i e n t s 舳dn 咖a lp e 叩l ew e c o U e c t e d ,t l l eA N C A 明dA E C Aw e I j e 山啾,删b yi n d i 比c ti 咖m I o n u o 他s c e n c e R e s u l t s1 1 圯p 0 8 i d v em t e0 fA N C Ai r I3 2e r j r t l l e

6、mn o d u mp a t i 钮协w 船1 2 5 。a l lB B r i A N C A 倘h o u t 8 鼍l o 试I l g8 i g n 访c 觚td i 虢掀l 8 舢p a t ot l l en o n n a lc o n h 幽( P 0 0 5 ) A E C Ap i t i v em t cw 8 1 3 ,I g G A N - C Ap i d v em t ew 鹪7 1 9 。I g M A E C Ap i d v em I ew 鹪5 3 1 ,6 1 1 0 丽I I g8 i g n i f i c a md i 圩e 托眦鹳c 伽p a

7、 r e dt on I a t0 f t h e 咖t r o l s ( P O 0 5 ) C b n d I l 蓟o nD e t e c t i o nt h e8 e 咖A E C Ai 8o f 岫v a l u ei nd i s c l o s i n gt h ev 鹊c 山rl e s i o 璐锄dt l l ec h 舭商鲳o ft h ed i 能蹴 K e yw o r d s :E r y t l l e mn o d o s 唧;A N C A ;A E C A 结节性红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组织病理以皮肤血 管炎和脂膜炎为表现,临床上以下肢疼痛性结节为

8、特征的皮肤 病。现已证明中性粒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 在炎症发病机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抗体( A N C A ) 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A E c A ) 与结节性红斑之 间的相关性也开始受到关注。现通过对3 2 例结节性红斑患者 血清进行了检测,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 N C A ) 及抗血 管内皮细胞抗体( A E C A ) 与结节性红斑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l 资料和方法 1 1 标本来源结节性红斑患者3 2 例均来自皮肤科门诊, 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诊断标准【l 】。男1 2 例( 3 7 5 ) ,女2 0

9、 例 ( 6 2 5 ) ,发病年龄l O 一7 0 岁,平均3 9 6 2 岁。病程平均1 1 个月。2 个月内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排除红斑狼疮引起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妊娠、哺乳期和严重系统性疾患的患 者。另选择3 3 例正常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 1 2 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采血2 m l ( 不抗凝) 离 心后备用。A N C A 及A E C A 试剂盒均购自欧盟实验免疫制品 公司北京代表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并分型。 将患者或正常人标本血清用O 0 1 m 彬Lp m 4 的磷酸缓冲液 ( P B s ) 1 :2 0 稀释后,吸取2 5 出加在中性粒细胞抗原片

10、和人脐 静脉内皮细胞底物上,3 7 孵育3 0 m i n ,P B S 冲洗3 次,浸泡不 少于1m i n ,分别加入2 0 一羊抗人I g G 、I g M 荧光标记抗体( 1 :5 稀释) 于抗原膜上,方法同前,孵育,冲洗,浸泡,加p 肿4 的缓 冲液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以试剂盒 提供的阳性和阴性血清作为对照。 1 3 结果判定中性粒细胞胞浆出现特异荧光者为C A N C A ,细胞核周围出现特异荧光者为P A N C A ,胞浆及核周 围无荧光者为阴性。肺泡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胞浆荧光及人脐 静脉内皮细胞胞浆出现点状荧光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 4 统计学处理采用

11、卡方检验。 作者单位:1 梅州市慢性病防治院,广东梅州5 1 4 0 2 l ;2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 1 0 0 0 0 ;3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广东 广州5 1 0 0 0 0 万方数据 中国热带医学2 0 0 8 年第8 卷第9 期 C H I N AT R O P I c A LM E D I c 盯v EV o L8N 0 9s 印f e m b e r2 0 0 81 5 5 5 2 结果 2 1 A N c A 检测结果3 2 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中4 例A N c A 阳 性,阳性率为1 2 5 ,均为P A N C A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 元显著性( P 0

12、 0 5 ) 。 2 2A E c A 检测结果3 2 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中2 6 例,A E C A 阳性,阳性率为8 1 3 ,其中1 9 G A E c A 阳性2 3 例( 7 1 9 ) , I 枷一A E C A 阳性1 7 例( 5 3 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 差异( P O 0 5 ) 。两种抗体间无相关性。 3 2 例结节性红斑患者A E c A 抗体阳性2 6 例,阴性6 例。A N c A 阳性4 例,阴性2 8 例。A E c A 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A N C A 的 阳性率( P 0 0 5 ) 。A N C A 阳性组与A N c A 阴性组比较,在临床表现

13、及实 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0 5 ) 。 A N C A 和A E C A 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生组比较,在实验室检 查方面结果显示:A E c A 抗体阳性组血沉较阴性组明显增快, 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0 5 ) 。 3 讨论 结节性红斑患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大小血管不同程度的 血管炎。主要为多核细胞及纤维蛋白沉积,血管周围有多核细 胞浸润,伴有核尘及红细胞渗出。最常见于药物及感染等引 起,此外有内在性的疾病,如冷冻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系 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引起本病。血管内皮 细胞通过合成和释放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调节血 管紧张度、

14、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等,如血管内皮细胞与效 应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磷脂酶如产生花生四烯酸,继而产 生前列腺素发挥作用忙】。目前在诊断方面还缺乏特异的免疫 学指标。8 0 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了A N C A 与A E C A 的研究, 发现多种抗体包含在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J 。 A N c A 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 身抗体谱,靶抗原包括蛋白酶3 ( P R 3 ) 、髓过氧化物酶( M P o ) 、 弹性蛋白酶( H E L ) 、乳铁蛋白( L F ) 、组织蛋白酶G ( G G ) 、溶菌 酶( L Y S ) 、杀菌膜通透性增高蛋白( B P I

15、) ,其中以抗P I i 3 和 M P 0 抗体研究较多。C A C A 主要靶抗原为胃蛋白酶3 ,而P 二A C A 主要为髓过氧过物酶( M P O ) 。M P 0 一A N C A 与微型多 血管炎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密切相关。近年来应用F 法,国内外已有部分皮肤血管炎患者的血清A N C A 抗体的检测 报道,A N C A 阳性率2 5 一6 0 【4 】。我们测定3 2 例结节性红 斑患者中,A N c A 阳性率为1 2 5 ,且均为P A N c A 。在结节 性红斑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方面,A N c A 阳性与阴性组 的病变严重程度、受累系统及范围无相关性。结果表

16、明A N c A 的检测与本病的发生发展不一致。 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 E c A 参与了多种血管炎性疾病的 发生,但对结节性红斑是非特异性的。有人发现A E C A 与免疫 排斥密切相关,与皮肌炎的疾病过程基本一致”6 J 。它是一组 针对血管内皮细胞( V E c ) 膜表面结构抗原的异质型抗体,以 I g G A E C A 阳性率最高【6 】。本文测定的结节性红斑中A E c A 阳性率8 1 3 ,我们测出I g G A E c A 阳性率7 1 9 ,I g M A E c A 为5 3 1 ,证实了A E c A 异质型抗体并支持以I g G A B C A 阳性率高的观点。研究

17、发现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内皮细胞 E 选择素表达并观察到A E C A 可能与黏附分子表达有关。说 明内皮细胞功能不正常在本病血管损害中起重要作用。A E c A 伴中性粒细胞机能亢进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血管损伤时内皮细 胞功能活跃以及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壁的聚集。本文发现A B C A 阳性的患者高于A E c A 阴性者,推测可能是在血管内皮细 胞损伤时A E C A 促进了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壁的聚集。A E C A 阳性患者血沉快于A E C A 阴性者,从血沉增快来看A E C A 与结 节性红斑病情活动有关。 本文检测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A N C A 与A E C A 无相关性, 可以说明二者免

18、疫应答不同,各有其相应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因样本量小,对于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及抗中性粒 细胞浆体在结节性红斑病的鉴别意义可能有影响,还需对各种 原因引起的结节性红斑病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 0 0 6 ,1 4 1 2 M i n 锄ik ,M n n k y E ,S h g e 4 G ,e ta 1 E 妇f e c t0 f e n d o t h e l i n J B i h 咖 P l l 蛐M 0 0 l 。1 9 9 5 ,4 9 ( 4 ) :1 0 5 l 1 0 5 6 3 s 绷

19、咿s O s ,D a v b el ( S ,P e 瑚肿W 8 k iM s A 咖棚n o p h i lc ”o p l 聃m i c 明t i b ( ,d i e 8 ( A N C A ) 删出e 瑁i nd i a g n i 8a n d 唧i t o I i r 唱8 y 8 t e n l i cv 8 8 - 伽l i t i 8 昀 J c l i nE 即I m 舢n D l ,1 9 9 l ,8 5 ( 6 ) :1 4 1 9 4 】T 柚E M ,c h 觚K E L 。s u l l i v 蚰K F ,e ta 1 A r n i n e u h 叩h nc y t 叩l 聃n i cm I t 锄t i b o d i :D i l a g n 0 8 t i u y8 p e c 访ci m I n e I r l 【哪 J 】c l i nE 印 I m m u n o l ,1 9 9 8 。4 7 :1 2 1 5 】于惠元,贾保祥,汪秀明等肾移植患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检测 及其与免疫排斥的关系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 9 髓;9 ( 4 ) :1 9 3 _ 1 9 5 6 周小勇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与小血管 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 分册,1 9 9 9 ,2 5 :1 5 收稿日期:2 0 0 8 0 5 一1 2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