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36493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课题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及单位宁国市津北小学 唐桂红教材分析基于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等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先教学五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二、三、四和六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都不是很了解因此,五的乘法口诀就采用老师引导学生随意编几句口诀,其余的几句由学生独立在本子上编写的方法,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们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

2、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能力目标: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认识“5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铺垫助学二、顺思导学三、应用促学四、梳理评学师:(课件演示)一颗星星有几个角?这是几个5?师:5+5+5+5+5用乘法怎样表示?1、教师引导教学“一五得五”2、教学口诀“二五一十”3、学生独

3、立编写其余三句口诀。4、观察对比,牢记口诀1、基本练习对口诀 做一做2、综合性练习小猴摘桃 送信3、提高性练习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你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5的乘法口诀?下课以后,你可以去找一找。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交流。生:连加。生2:用乘法。学生不停地举手背口诀。生一:因为一个五还是五,所以一乘五得五。生:二个五连加的和是一十。生:小组合作交流后全班汇报:生:一个因数都是5,另一个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也一个比一个多5。激起兴趣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4、自觉地运用到记忆口诀在活动中来,有效地记忆了口诀。加深学生对五的乘法口诀的理解。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25 53 535 54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次(星级评定)1、活动态度方面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2、知识技能方面A、查阅资料技能。B、实地观察记录能力。C、调查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A、运用工具能力。B、交往与表达能力。C、分析总结能力4、创新意识

5、和实践能力方面A、选题新颖、独特性。B、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C、活动方法的灵活性。D、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教学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本课我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1、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列出乘法算式,自己编出乘法口诀。2、以前多数学生会背乘法口诀,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这节课就要让学生在认识乘法的基础上编口诀,在编口诀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乘法,这一目标达成了。3、一些缺憾。就是在这节课上没有让学生反复读,以至学生在学习缺乏体验。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 、游戏性质的练习等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体验5的乘法口诀的得到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