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5256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8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测绘标准-CH 8012-1992 HJT 05解析测图仪1.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测 绘 行 业 标 准 H J T 0 5 解析测图仪 C H 8 0 1 2 一 9 2 A n a l y t i c a l p l o t t e r H J T 0 5 1 主题 内容与适用范 围 本标准规定 了 摄影测量仪器中5 p i m级解析测图仪的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及其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联机测图和数字测图的5 el m级通用型解析测图仪。 由模拟测图仪和立体坐标量测仪 改造而成的同级精度的解析测图仪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 B 7 9 3 0 1 , 5 0 0 , 1, 1 0 0 0 , 1, 2 0 0 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

2、量内业规范 G B 2 8 8 7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 B 1 1 8 5 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S J 2 3 4 7 微4 ? 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Z B Y 3 0 6 . 1 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统一规定第一部分J C -1 串行接口 Z B Y 0 0 3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Z B Y 0 0 2 仪器仪表运输、 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Z B N3 5 0 0 3 分辨力板 Z B Y 2 5 1 光学仪器防霉、 防雾、 防锈技术要求 Z B Y 2 5 0 光学仪器防霉、 防雾、 防锈试验方法 3 术语 3 . 1 解析测图仪a n a l y t i c

3、a l p l o t t e r 一种由计 一 算机实时计算和控制的立体测图仪器。通过解析计算并由伺服反馈系统实时控制像片坐 标车架运动, 建立地面点坐标( X . Y , Z ) 和左、 右像片 卜 对应点坐标( I T . , y . 、 二 。 、 V i ) 之问的动态数字投影 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行立体量测和立体侧图。 其图形数据可作为数字地图记录、 存贮、 处理或直接通过绘 图仪进行联机绘图。 3 . 2 实时循环程序和循环周期r e a l - t i m e l o o p p r o g r a m a n d l o o p c i r c l e 实时循环程序是解析测图

4、仪的内层核心程序, 一般用汇编语言编写它以一定时间间隔重复启动 依次完成模型坐标采集、 像片坐标计算及系统误差改正, 最后求得像片车架坐标并驱动车架运动, 实时 保证物像共轨的数字投影关系 实施一次循环的时间间隔称为循环周期根据人眼视觉反映速度一 般定为每秒钟5 0 次 3 . 3 可寻址分辨力 。 d d r e s s a b l e r e s o l u t i o n 计算机程序控制伺服系统的最小驱动距离。 4 产品分类 4 门基本参数 国家测绘局 1 9 9 2 - 1 2 一 0 1 批准 1 9 9 3 一 0 6 一 0 1 实施 C H 8 0 1 2 一 9 2 仪器的基

5、本参数见表1 表 1 舫名称_ _ L_ 夔11一 _数W 不小于 1 8 0放大率 + i o 量测系统分辨力与最小示值 像点位置量测中误差 不大于 2 不大丁 5 4 . 2 1 “品代号 像点位置量测中误差以u m为单位 测图仪 解析型 航空摄影测量 5 技术要求 5 门环境条件 5 . 1 门运输贮存环境条件 按 Z B Y0 0 2 分级规定, 选用高温+4 0 C, 低温-2 5 C, 抗连续冲击的性能应能适应三级公路长途运 输的环境条件。 5 . 1 . 2 使用环境条件 a . 室内通风、 防尘、 无腐蚀性气体; b . 温度( 2 0 士5 ) ( ; c . 相对湿度4 0

6、 % 7 5 %; d . 支承仪器的地面应坚固稳定, 远离振动源; e . 交流电( 2 2 。 士2 2 ) V, ( 5 0 士1 ) H z , 应配有不断电稳压电源; f . 仪器室应按G B 2 8 8 7 中“ 8 接地” 要求布设地线 5 . 2 观测系统 5 . 2 门目镜 5 . 21 . 1 目镜视度调节范围应达到一5 一十5 屈光度, 零位置有标记, 装定误差不大于0 . 5 屈光度 5 . 21 . 2 瞳距调节平稳, 无松动, 调节范围应达到5 5 7 5 mm C H 8 0 1 2 一 9 2 5 . 21 . 3 应具有斜视调节装置, 调节量不小于尸。 5 .

7、 2 门. 4 更换目镜改变观测系统放大率时, 其更换过程应简单方便, 定位可靠 5 . 2 . 2 旋像棱镜 5 . 2 . 2 . 1 旋像棱镜旋钮零位置应有标记 5 . 2 . 2 . 2 整个旋像范围内, 测标相对于目镜分划板十字中心的偏移量不大于。 dmm 5 . 2 . 3 连续变倍系统 5 . 2 . 3 门变倍运动的全过程平稳灵活, 无紧塞及隙动现象: 左、 右光路可单调, 亦可联调 5 . 2 . 3 . 2 整个变倍过程中 测标相对于目镜分划板十字中心的偏移量不大于。l m m; 当变换转动方向 时. 引起测标的抖动不大于。 . 03m m。 5 . 2 . 3 . 3 整

8、个变倍过程中, 测标相对于目镜分划板的视度变化不大于0 . 5 屈光度 5 . 2 , 4 光路转换棱镜 5 . 2 . 4 门转换旋钮在每一定位状态位置都应标明注记, 目 定位可靠 5 . 2 , 4 . 2 光路转换引起测标相对于目 镜分划板十字中心的偏移量不大于。 . l m rn 5 . 2 . 4 . 3 光路转换引起的视度变化不大于。 . 5 屈光度。 5 . 2 . 5 观测系统的放大率 5 . 25 . 1 固定放大率光路的实际放大率相对于标称值的误差不大于5 %; 连续变倍光路的放大率, 其低 端误差不大于5 %, 高端误差不大于2 环 5 . 2 , 5 . 2 固定放大率

9、左、 右光路的放大率差不大于 . 5 %。 5 . 26 左、 右光路出射光轴平行度 水平发散度不大于45 ; 水平会聚度不大于1 5 ; 5 . : ; 垂直发散度不大于10, 分辨力 仪器观测系统的分辨力见表2 。 表 2 光路类型 放 大 率 ( 倍 ) 一 分辨力 中心 边缘( 距中心。 . 7 o 7 视场直径处) 口 ( 拜 m)口 ( “ m) 固定放大率 l 87 . 0 7 1 0 . 0 l 65 . 61 7 9 4 一 连续变倍 51 2 。 6 1 ; . 8一 1 O7 . 0 7 1 0 . 0 艺O5 . 0 0 7 _ 0 7 表2 中。 为用最小分辨距表示的

10、分辨力。 以每毫米内线对数表示的分辨力按( 1)式计算: N=1 0 0 0 / Z J( 1 ) 式中: N- 一 以每毫米内线对数表示的分辨力, 线对/ m m; 。 用最小分辨距表示的分辨力, 拜 m。 5 . 2 . B 测标 5 . 2 . 8 . 1 测标外缘轮廓清晰、 光顺黑测标要求色泽深黑; 亮点测标要求亮度可调, 无光晕芒刺现象 5 . 2 . B . 2 左右测标直径差不大于10%, 测标圆度不大于测标 白径的1 5 %。 C H 8 0 1 ?9 2 5 . 2 . 8 . 3 置换测标改变测标大小, 其操作过程应简单方便, 定位可靠, 测标中心偏移量不大于小号测标 的半

11、径 5 . 2 . 9 视场 5 . 2 . 9 . 1 视场a径不小丁1 8 0 m-/ 放大率; 固定放大率光路的左、 右视场汽径差不大十。2 . , . , 5 . 2 - 9 . 2 视场照明均匀明亮, 亮度可调. 变化连续 5 . 2 - 9 . 3 视场清洁, 无明ti d . I “ , 粒、 污迹 5 - 2 - 1 0 像差 无明显畸变、 色差和像散。 5 . 3 机械系统 5 . 3 门全程范围内, 二 、 车架运行直线度不大于率m 5 . 3 . 2 a .车架的主、 副导轨水平度不大于1 0 “ 5 . 3 . 3 运行范围内 像片盘 f - . 表面水平度不大于2 0

12、 “ . 5 . 3 . 4 二与, 车架主导轨的垂直It误差不人于。 . 0 0 0 0 5 0 r o d 5 . 15 , . y 车架有效运行范围不小于2 3 6 m m 5 . 3 . 6 任何情况下手轮停位后、 自身偏转引起的读数变化不大于2 t m i 5 . 4 伺服系统 应采用闭环或半闭环控制伺服系统 5 . 4 门位置量测系统 5 . 4 门. 1 分辨力 A . 山丝杆加旋转型位置测量元件( 如光电盘、 圆光栅) 构成的半闭环伺服系统, 要求其量测系统的 分辨力 不低于2 ( 1 m . n . 由直线型位置测量兀件( 如直线光栅) 构成的闭环伺服系统, 要求其量测系统的

13、分辨力不低于 2 f m 5 . 4 . 12 不值误差 无论何种位置测量元件构成的何服系统, 要求全长累积误差不大于7 k m 每1 0 m m的误差不大于 3 户 m 5 . 4 . 2 可寻址分辨力 伺服系统的可寻 址分辨力不低于2 1 i m 5 . 4 , 3 定位误差 5 . 4 . 11 车架坐标零点定位误差不大丁2 , m 5 . 4 . 12 伺服系统定位R差不大于2 p m 5 . 4 . 4 驱动速度 5 . 4 . 4 门像片车架轴向最快运动速度不低于2 o mm/ _s 5 - 4 - 4 . 2 左、 右像片的x v车架, 四个轴向运动速度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 / 、

14、 低温 ( 一2 0 C士2 C) 试验。 C H 8 0 1 2一 9 2 试验后, 对仪器重新安装并作全面调整与校正, 所有调节部件位置归零. 然后进行其他C l 能试验 仍 能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6 . 1 . 2 使用环境条件 通过调压器将电源电压调至1 9 9 V和2 4 2 V. 检查仪器是否仍能正常 I - 作 在同电源线土离仪器2 n 远接上 5 0 0 W手电钻, 作启、 停操作 检查仪器状态是否受其干扰 6 . 2 观测系统 6 . 2 门目镜 6 . 2 . 1 . 飞 视度调节范围 试验L具: 视度计. 格值。 . 2 5 屈光度 试验方法: 视度计上视度调到零位, 对

15、准目镜出瞳. 转动目镜调焦. 使像片盘土网格影像清晰然后 依次将视度计上 视度调到4 - 5 和一5 屈光度, 转动目镜调焦 若能使网格影像清晰则1 1 镜调焦范围满足 要求, 同时检查零位标志偏差 6 . 2 门. 2 瞳距调节范围 试验工具: 游标卡 尺, 最小读数。O l m me 试验方法 用游标卡尺量测目镜某一部位的外径, 将瞳距依次调至最小和最大 I I I 游标 卡 尺量测左、 右目镜外测边缘( 对应部位) 之距离。 该距离减去目镜外径即为瞳距的调节范围 用双手调节瞳距, 手感 检验瞳距调节过程 6 . 2 . 1 . 3 斜视调节范围 试验工具; 光轴仪 试验方法: 将光轴仪对

16、准目 镜出瞳, 调节测标及分划板清晰; 转动斜视调节装置, 用分划尺测定测标 的偏离量 6 . 2 . 14 更换A镜. 手感检验操作过程和定位可靠性 6 . 2 . 2 旋像棱镜 6 . 2 . 2 门旋钮零位置 目视检验。安置旋钮至零位置, 顺时针转动X手轮, 侧标应沿基线方向向右移动- 6 . 2 . 2 . 2 旋像引起的测标偏移 试验工 具 专用检校目 镜, 视场中心有卯. 2 0 - m的小圆 试验方法: 左、 右光路分别检验。 将目 镜旋下, 装 卜 专用检校月镜, 移动测标至小圆中心, 在全程范阴 内转动旋像棱镜, 观察测标中心偏移轨迹是否超出小圆范围. 6 - 2 - 3 连

17、续变倍系统 6 . 2 . 3 . 1 变倍运动 手感检查。操作变倍系统往返全程运动以及左、 右光路的单调与连调 6 . 2 . 3 , 2 变倍引起的测标偏移 试验 具: 同622 . 2 . 试验方法: 左、 右光路分别检验。 将目镜旋下, 装 卜 专用检校目镜, 移动测标至小圆中心并调整清晰 由低端至高端再由高端至低端改变放大率, 检查测标中心的偏移量 6 . 2 . 13 变倍引起的视度变化 试验工具: 同6 . 2 . 1 . 1 . 试验方法 左、 右光路分别检验 将放大率置于高端, 目 镜视度旋至零位, 用视度计对准目镜出瞳. 调 节视度计使像片网格影像清晰, 记下视度值; 然后

18、逐步改变放大率. 调一节视度计使网格影像清晰并记 卜 视度值, 直至放大率低端。计算整个变倍过程中视度的变化V - 6 . 2 - 4 光路转换棱镜 6 . 2 - 4 . 1 转换状态标记 C H 8 0 1 2 - -9 2 目视检查。光路转换棱镜处十“ 止” 位时, 左目镜看左像片. 右目镜看右像片; 转换到“ 负” 位时, 则左 口镜看右像片, 右日镜看左像片 6 . 2 - 4 . 2 光路转换引起的测标偏移 试验工具: 同6 . 2 . 2 . 2 试验方法: 将左日镜旋 F, 装 卜 专用检校目镜, 使光路转换棱镜处于 正” 位 移动左测标至检校目镜 小圆中心; 然后将光路转换棱

19、镜处于“ 负 , 位, 检查右测标中心位置的偏移量依类同方法对右目镜光路 进行检查。 6 . 2 - 4 . 3 光路转换引起的视度变化 试验工具: 同6 . 2 . 1 . 1 。 试验方法 将光路转换棱镜置于“ 正 , 位, 左、 右目 镜旋至视度零位. 用视度计分别对准左、 右I 1 镜出 瞳. 调节视度计使测标影像清晰, 记下各自视度值. 然后将光路转换棱镜置于“ 负” 位. 再次用视度计测定 左、 右视度值; 计算左、 右目镜在光路转换前后的视度值之差 6 . 2 . 5 观测系统的放大率 6 . 2 . 5 . 1 放大率误差 试验工具: 玻璃分划尺, 格值。 . l m m. 分

20、划刻度0 -7 0 m m; 2 0 倍前置镜 试验力法: 左、 右光路分别检验对于固定放大率光路, 将玻璃分划尺分划面朝下置于承片玻璃 卜 并使分划通过视场中心, 用前置镜对准目镜出瞳, 使前置镜内的分划尺与玻璃分划尺方向一致并相吞 合, 调节分划清晰, 读取前置镜分划尺上两根分划线之问距夕 , , 同时读取这两根分划线所对应的玻璃分 划尺 _ 的间距 v . 按公式( 2 ) 计算放大率 1: . -些。 ( 2) 式中: 厂 一 前置镜物镜焦距, m m; 厂一一 实测放大率, 倍; 岁 前置镜分划尺 匕 两分划线间距.1 7 1 m ; v . v 在玻璃分划尺 L 所对应的距离, m

21、 m. 对于连续变倍光路, 则在放大率低端和高端按上法分别测定 根据放大率的实测值. 计算与标称值的相对误差 6 . 2 - 5 . 2 根据62 . 5 . 1 实测结果计算固定放大率光路左、 右放大率之差。 6 . 2 . 6 左、 右光路出射光轴的平行性 试验工具: 光轴仪 试验方法: 将光轴仪对准左、 右目镜出瞳. 调节测标及目镜分划板清晰; 将左测标对准目镜十字中 心, 在右目镜分划板上检查右测标偏离十字中心的方向和角度 6 . 2 . 7 分辨力 试验工具 A 4 , A5 分辨力板 试验方法: 对固定放大率光路, 将分辨力板正面朝下置于承片玻璃上, 将图案中相应的单元移至视 场中

22、心, 目 镜调焦使分辨力板影像清晰, 记下能同时看清4 个方间分划线的单元号将分辨力板移至视 场边缘( 0 . 7 0 7 视场半径处) , 不进行调焦, 记下能同时看清1 个方向分划线的单元号。 对于连续变倍光路, 在倍率高端( 2 。 倍) 调焦清晰后不再调焦, 依次在2 0 , 1 0 , 5 倍处测定其分辨力 根据z B N 3 5 0 6 3 表 1 查找单元号 对应的线条宽度a ( k m) 6 . 2 . 8 测标 6 . 2 . 8 . 1 测标成像质量 口 视检查测标成像质量; 眼睛稍作左右土下移动, 检查观测视差 6 . 2 8 . 2 测标直径 C H 8 0 1 2一9

23、 2 试验T具: 玻璃分划尺, 格值0 . l mm, 分划刻度。 一7 0 mm ; 高倍率检校目镜。 试验方法: 将玻璃分划尺置于承片玻璃上, 通过高倍率检校口镜检查测标的大小圆度通过在4个 等分方向( 夹角4 5) 上量测测标直径求得 6 . 28 . 3 测标置换 试验一 汇 _ 具: 同6 . 2 - 2 . 2 试验方法: 手感检验测标置换的操作过程, 并通过专用检校目镜检查置换前后测标中心位置的偏 移量。 6 . 2 . 9 视场 6 . 2 . 9 门视场直径 试验工具: 玻璃分划尺, 格值。l m m, 分划刻度0 7 0 m m 试验方法: 对于固定放大率光路, 将玻璃分划

24、尺置于承片玻璃上, 并使分划通过视场中心. 沿直径方 向读取视场边缘两端读数, 计算视场直径及左、 右视场直径差值 对于连续变倍光路, 应在倍率的低端和高端分别量测视场直径 6 . 2 . 9 . 2 视场照明 目视检查左、 右视场。 在最大范围内调节像片照明, 观察视场亮度的明暗变化。 对连续变倍光路, 要 在整个变倍范围内检查整个视场亮度的均匀性。 6 . 2 - 9 . 3 视场清洁 目视检查 6 . 2 . 1 0 像差 目视检查 。 6 . 3 机械系统 6 . 3 门车架运行的直线度 试验工具: 玻璃网格板, 尺寸2 3 0 m mX 2 3 0 m m, 网格间距l O m m,

25、 点位中误差不大于l u mo 试验方法: 在承片玻璃上放置网格板, 沿二方向定向后固定; 正反方向全程移动像片二车架, 用v手 轮测定测标偏离网格线的最大值。依类同方法对Y车架进行检查 6 . 3 . 2 车架导轨的水平度 试验工具: 2 0 “ 水准器。 试验方法: 将水准器置于二车架主、 副导轨的两端面上, 检查气泡偏移量, 依类同方法对y车架导轨 进行检查。 6 . 13 像片盘运行的水平度 试验工具: 2 0 水准器 试验方法: 将水准器分别沿二方向和Y方向置于承片玻璃上, 在二 、 Y 全程范围内移动像片车架, 观察 水准气泡的偏移量 6 . 3 . 4 二与y车架主导轨的垂直性误

26、差 通过2 5 点单片网格量测计算求得( 参见附录B ) 6 . 3 . 5 车架行程有效范围 分别驱动二 i. , Y i 、 二 ; “ Y a 像片车架作全程运动, 读取两端限位处的像片车架坐标, 计算其差值, 即为 有效运行范围 6 . 36 手轮停位偏转量 将手轮的手柄分别置于0 , 9 0 , 1 8 0 , 2 7 0 “ 的位置, 在手脱离手轮的瞬间. 观察实时显示的像片坐标该 数的变化量 64 伺服系统 6 . 4 . 1 位置量测系统 C H 8 0 1 2 一9 2 6 . 4 . 1 . 1 a. 辨力。 b. 6 - 4 - 1 . 2 分辨力 丝杆螺距除以旋转型位置

27、测量元件一圈的脉冲数, 再除以脉冲倍频数, 即为量测系统的分 直线型位置测量元件l mm的分划线数的倒数除以脉冲倍频数即为量测系统的分辨力 示值误差 试验 _ 具: 网格板, 同6 . 3 . 1 ; 高倍专用检校目镜。 试验方法: 将像片盘上的网格板沿网格线定向。 装 仁 检校目镜, 转动手轮以慢速驱动像片车架运动 分别在二 和y全程范围内以同一方向使测标精确切准每一网格点。 记下读数, 重复量测三次取平均值 若气次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3 K m, 则该组数据重测 最后根据每一网格线的读数平均值与 标准 网格即比较, 求得全长累积误差及每l O m m的误差 6 . 4 . 2 可寻址

28、分辨力 试验工具: 同6 , 3 . 1 试验方法 在承片玻璃上放置玻璃网格板, 并沿s或Y方向定向, 将测标对准某整数分划线, 运行程 序. 向伺服系统发送 1 X1 0 “ 个单议 当量, 检查像片车架实际运行的距离, 再除以1 X1 0即为可寻址分 辨力 6 . 4 . 3 定位误差 6 . 4 - 3 . 1 车架坐标零点定位误差 试验工具: 2 0 倍读数显微镜 试验方法: 启动仪器, 寻找车架坐标零点位置, 待车架停止后, 将读数显微镜置于仪器基座上 并使其 分划线与承片玻璃板上 卜 字精确对准; 重复启动五次, 依次读取承片玻璃板上十字的位移量, 取平均值, 计算五次读数中相对于

29、平均值的最大差值, 即为车架坐标零点定位误差 6 . 4 . 3 . 2 伺服系统定位误差 试验工具: 同6 . 3 . 1 试验方法: 在承片玻璃上放置网格板, 定向后用手轮使测标精确切准边缘网格线, 由程序驱动像片 车架移动2 0 0 m m, 使测标切准相应网格线, 求出切准前后的坐标差值; 依类同方法分别移动1 5 0 , 1 0 0 , 5 0 , 2 0 m m。 其中 最大的坐标差值即为伺服系统定位误差 6 - 4 . 4 驱动速度 6 . 4 . 4 门像片车架轴向最快运动速度 采用专用测试程序驱动像片车架以最快速度运动, 通过计算机内部时钟计时. 测定其往返速度 6 . 4

30、- 4 . 2 轴向速度的相对误差 根据6 . 4 - 4 . 1 所测结果. 求其速度平均值, 取最大互差与平均值之比即为轴向速度相对误差 6 . 5 计算机 对仪器所选用的计算机机型、 系统配置、 通用技术条件、 输人输出接口等按技术要求5 . 3 . 1 , 5 . 5 . 2 , 5 . 53 . 5 . 5 . 4 中 所列内容逐条检验 6 . 6 绘图仪 66 . 1 绘图性能 6 . 6 . 1 . 1 量测系统分辨力 a . 齿轮齿条传动或丝杆、 螺母传动加旋转型位置测量元件, 分辨力测定依照6 . 4 . 1 . 1 条。 所述方 法计算; b . 直线型位置测量元件, 分辨

31、力测定依照6 . 4 . 1 . 1 条b所述方法计算 6 , 6 . 1 . 2 可寻址分辨力 试验工具 三级线纹米尺, 格值。 . 2 m m, 分划刻度。 一1 0 0 0 m m 试验方法 启动绘图仪, 在绘图笔架上装上刺点针, 寻找一适当位置作为起始点, 落笔刺下该点, 运 C H 8 0 1 2 9 2 行程序, 向伺服系统发送1 x1 0 个单位当量, 待绘图车架运行停止后再落笔刺 卜 该点。 用线纹米尺量测 两点之间距, 除以1 x1 0 即为可寻址分辨力。 6 . 6 门. 3 零点定位误差 试验工具: 百分表 试验方法: 二 、 v 车架分别测定将百分表座固定在仪器基座 卜

32、 , 根据车架坐标的零点位置调节自分 表触杆方位使其沿车架运行方向. 固定百分表, 启动绘图仪, 寻找车架坐标零点位置. 车架运行停止后, 记下百分表读数, 重复启动五次 取读数平均值, 计算五次读数中相对于平均值的最大差值, 即为车架坐 标零点定位误差 6 . 6 . 1 . 4 动态误差 试验工具: 2 0 倍读数显微镜。 试验方法: 将5 0 0 mm X 6 0 0 mm的刻图膜固定于绘图桌面 卜, 装 卜 线宽为。2 mm的刻针。启动测试 程序, 移动绘图笔至刻图膜左下角, 设置原点, 分别选抒1 8 0 . 1 2 0 . 6 0 . 1 5 m m/ s 绘图速度在刻图膜上不同

33、位置刻绘专用检测图形。用读数显微镜检查直角拐弯处的过冲、 欠调即离以及圆图形的圆度 6 . 6 . 1 . 5 重复误差 试验工具: 2 0 倍读数显微镜。 试验方法 按6 . 6 . 1 . 4 试验方法以同一速度同一原点重复刻绘五次检验图形 用读数显微镜对 一 次( 6 . 6 . 1 . 4中) 和五次重复刻绘图形的线条宽度进行对比测定, 其加宽量即为 重复误差量测时应选择0 , 4 5 , 9 0 , 1 3 5 方向的直线线条以及圆弧线条进行测定 6 . 6 . 1 . 6 静态定位误差 试验工具: 同6 . 6 , 1 . 2 。 试验方法: 将刺点针装人绘图笔架, 选定起始点位置

34、, 按图1 所示的9 个点位贴上刻图膜, 启动程序, 依次展刺9个点. 用线纹米尺量测 9 点图形的边长及对角线 长 甲 申 州甲!卜!申 卜马1。申 下引|上 4 1 1 :白 敏 -4 0 ; 1 - 4 0 0 -: , = 3 0 0 - 图 1 6 . 6 . , . 7 最快绘 图速度 采用专用测试程序驱动绘图车架以最快速度运动 通过计算机内部时钟计时。 测定其速度 6 . 6 . 18 绘图头运动平面与绘图仪桌面的平行度 试验工具: 百分表。 试验方法: 将百分表安装在绘图笔架上, 并使表头触杆与绘图桌面相接触; 在有效绘图范围内移动 绘图车架, 在桌面板的支撑点处观察百 分表读

35、数的变化量 然后再移动到其他点位检查 6 . 6 . 1 . 9 有效绘图面积 试验工具: 2 m钢卷尺, 格值I m m 试验方法: 分别驱动X, Y绘图车架作全程运动. 通过绘图笔打点记下两端限位位置, 用钢卷尺量测 C H 8 0 1 2 一 9 2 两点间距离。 6 - 6 . 2 绘图工具 6 . 6 - 2 . 1 笔9 E 常数误差 试验止 _ 其: 对点显微镜 试验方法: 将对点显微镜装人1 号笔架, 对桌面上十字标记调焦并使其圆环中心精确对准十字中 心. 启动换笔程序移动2号笔架至同一点位, 将对点显微镜装入2 号笔架检查其IN 环中心偏移十字中心 的距离。 6 . 6 -

36、2 - 2 绘图工具的偏心误差 试验工具: 玻璃分划尺, 格值。 . l mm, 分划刻度。 -7 0 m m ; 2 。 倍读数显微镜 试验方法 将对点显微镜装入绘图笔架, 对桌面上玻璃分划尺调焦并使显微镜内圆环中心精确对准 某一分划。 依次转动对点显微镜处于。 , 9 0 , 1 8 0 , 2 7 0 0 的位置, 检查圆环中心相对于分划标记的偏移量。 其他绘图I 二 具采用类同方法, 在同一点位以四个方位打点, 然后用读数显微镜检查其偏心误差 6 , 6 . 3 手控盒( 选件) 6 . 6 . 3 门操作检查手控盒控制绘图笔的启、 停、 快动、 微动及选笔、 抬笔、 落笔功能。 6

37、. 6 . 3 . 2 对6 . 6 . 1 . 6 所展刺的9 点进行图面坐标数字化, 反求其边长及对角线长, 与6 . 6 . 1 . 6 所量测结 果比较 6 . 了 软件 6 . 7 门计算机软件 根据计算机厂家所提供的软件进行检验。 6 . 7 . 2 解析测图仪系统软件 按正规作业方式 对5 . 7 . 2 . 2的全部内容进行实际操作检验; 其中子程序库通过模拟调用进行检 杳, 同时查看S - 7 . 21 功能 对5 . 7 . 2 . 3 选配软件功能亦按类似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检验 6 . 8 仪器安全性能 6 - B 门仪器电气安全 6 . 8 门, 1 绝缘电阻 试验工具:

38、 兆欧表. 5 0 0 卿v, 准确度为1 . 0 级 试验方法: 电源插头不接电网, 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 用兆欧表在电源进线与仪器外壳之问施加 S O O V直流试验电压, 稳定5 。 后测量绝缘电阻 6 . B . 1 . 2 介电强度 试验工具: 电压试验装置, 产生的试验电压应为正弦波形, 其失真系数不超过 5 %, 频率为5 。 士 2 . 5 H z , 最大输出电源不小于5 m A, 试验方法: 电源插头不接人电网, 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 用电压试验装置在电源进线与仪器外壳 之间施加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应逐渐上升到1 5 0 0 V( 或1 0 0 0 V) , 并保持l

39、n u n ( 判定电流为i o m A ) , 然后平 稳下降到零, 检验是否出现飞弧和击穿 6 . 8 . 1 . 3 泄漏电流 试验工具: 泄漏电流试验装置。 试验方法: 仪器置于绝缘地板上, 电源插头插人泄漏电流试验装置, 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 将泄漏 电流试验装置的输出电压调至2 4 2 V, 在仪器外壳与电源进线之间测得泄漏电流; 再变化一下电源极性 重 复 测 量 一次, 取 乓 次中 的 最大 值, 即 为 泄 漏电 流 的 测 定 值 6 . 8 . 2 仪器各类接地按G B 2 8 8 7 中“ 8 接地” 要求检查。 6 . 8 . 3 对车架行程的三级限位应逸二 检查

40、其单个限位功能, 再对三级限位的相对位置即顺序性进行检 查在未建立软件限位的状态下检查电子限位和机械限位的功能, 然后检查软件限位功能 C H 8 0 1 2 一 9 2 6 . 9 操作性能 按.5 . ( 9 . 1 . 5 . 9 . 2 , 5 . 9 . 3 , 5 . 9 . 1 . 5 . 9 . 5 , 5 . 9 . 6 各项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检验。 用考机程序对仪器进行连续4 8 小时的测试口 6 . 1 0 仪器综合精度 6 . 1 0 门单片测量 试验工具: 同6 . 3 . 1 a 试验方法: 在网格板_ L 按标准图形( 图2 ) 标出2 5 个网格点。将网格板分划朝

41、下置于像片盘上固定 首先测定3 3 号点, 然后依次对2 5 个点进行往返量测。 计算公式按附录A, 记录格式及计算表格参考附录B 2 22 32 42 5 3 23 33 43 5 4 24 3几 44 5 5 25 35 45 5 a= S O n n n 图 2 对测量结果按 5 . 1 0 . 1 点像点位置量测中误差, 、 要求检查同一点重复量测误差、 往返量测值之差, 2 5 个点残差代数和及2 5 个 注: 1 ) m 为已对仪器系统误差作软件补偿改正后的测得值 6 . 1 0 . 2 立体量测 试验工其: 玻璃网格板2 块, 同6 . 3 . 1 , 试验方法: 在左、 右像片

42、盘上安放网格板, 按作业方式进行相对定向、 绝对定向, 依次量测2 5个点 ( 点位分布见图3 ) 的高程, 往、 返测取平均。 取点1 1 , 1 5 , 3 1 . 3 5 . 5 1 , 5 5 六点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起始高程面, 计算2 5 个点相对于起始高程面的不 符值4 ( 1 二1 . 2 . “ 5 . j =1 , 2 “ 二 5 ) 按公式( 3 ) 计算高程相对中误差M n : 1 m , 一H ( 3) 式中: i f 一 起始高程面的相对航高, c m; 么- 一 相对于起始高程面的 不符值, c m C H 8 0 1 2 一 9 2 1 3 大2+l ; 15+ l

43、4 2 3 + 2 2 2 5 + 2 4 1 3 2 3 3 + 4 2 3 4 35 + 4 4 4 3 + 5 2 4 5 + 5 4 1勺心 丁1引1|*T.少刊1 O mm: G =3 0 mm; c = 1 0 mm 图 3 6 . 1 1 外观 按5 . 1 1 . 1 , 5 . 1 1 . 2 , 5 . 1 1 . 3 要求作目 视检查。 6 . 1 2 防霉、 防雾、 防锈 按Z S Y 2 5 0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查。 7 检验规则 了 . 1 出厂检验 7 . 1 . , 生产厂检验部门必须对仪器逐台检验, 并填写完整的检验单, 质量全部合格方可出厂 7 . 1 .

44、2 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对项目5 . 2 , 5 . 3 , 5 . 4 , 5 . 5 , 5 . 6 , 5 . 8 , 5 . 9 , 5 . 1 0 , 5 . 1 1 进行全检 了 门. 3 判定规则 若7 . 1 . 2 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 则视为不合格品 了 . 2 型式检验 7 . 2 . 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产品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产品在结构设计、 材料、 工艺有重大变更时; c批量产品定期抽样检验, 两年一次; d . 产品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e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

45、. 2 . 2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合格品中随机提取, 每批不少干3 台 了 . 2 . 3 判定规则 按技术要求进行全检, 若有一项不合格, 则视为不合格品。被判为不合格品的仪器应退回生产车间 进行百分之百的返修、 调整、 检校, 重新提供时, 应按相应项目从严检查。如重检仍不合格则认为型式检 验不合格 C H 8 0 1 2 一 9 2 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8 . 1 标志 8 门. 1 仪器上应有以下标志: a . 制造厂名、 商标; b产品名称、 型号; c . 出1 编号: d制造日 期 8 . 1 . 2 包装箱上标志按Z B Y 0 0 3中有关规定执行 8 . 2

46、 包装 8 . 2 . 1 仪器检验合格后, 应按光机部件、 讨 一 算机、 电子部件分箱包装 机械运动部件格体装运时 应川 专 门设计的固定件进行固定。电子线路板在贮运过程中应用防静电袋封装 8 . 2 , 2 精密重要部件的包装箱应由内、 外箱组成, 并加防震设施 8 . 2 . 3 包装具体规定按Z B Y 0 0 3 执行 8 . 2 . 4 仪器随带文件 a . 产品合格证; h . 产品说明书, 包括使用、 安装、 检校手册, 程序员手册以及维修、 检验需要的光机电图件; c , 计算机厂家随机所带的操作系统和资料; d . 装箱单; “ 随机附件、 备件清单 8 . 3 运输和贮

47、存 集装箱运输. 库房贮存, 贮存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C H 8 0 1 2 一 9 2 附录A 2 5 点网格像点位置皿测中误差及仪器系统误差计算公式 ( 补充件) d z - . 二、石一八 . 一 s mK 八 1) d V , 二Y一儿一 , s t n , 侧 G =1 . 2 . . . . E 川-1 . 2 . 肋 v 二 一 、 刘 八2) 一以 一月, 一 一 幼 尤 乳dx)助 d .,一 d x 仁( A3) d v , = ( A八) 扩 二裕上dK( A5) N 1 = 尸一 了 d , ( A6) 一“ 一 ) dv a ( A7 ) N 3= 一 v d , 仪

48、 ( A8 ) N4一 d 冬 ( A9) a , 自盯 不计及仪器的准系统误差 d i s = aN3 十a , N4 5 0 ( 。 节 十“ 艺 ) ( A ( ) ) V V “ - - d x 口 +口Y口 一 d _ r “ 一阳洲 : ( , , N3 一a , N4 ) 2 5 5 0 ( a +a . ) ( Al l ) 一 士Iv V V 4 7 ( A1 2 计及仪器的准系统误差 d N 45o aa , ( 八1 3) 1 1二 二 二 N 35707 1 一 d( A1 4) * 一 N 1 - 5 0 + , ( 1 - c o s , ,)5 0 a . ( A

49、1 5 ) 几片 A 7 2 一5 0 x( 1 - 0 - ) ( A fi ) S O u v v , - E d , = 习 一 c l _ 仁 山 二 : +口“ 2 _ N1 2 一 A 2 : 十N 3 十 A 4 2 只5 0 ( A1 7) 1 3 7 C H 8 0 1 2 - s 2 阴 “= 十 V V 4 4 ( 八1 吕) 式中: x r , y r 网格点坐标量测值, u m; x y一 网格点坐标应有值, a r m ; a a网格点二 、 y 方向的间距, u m; d 石 、 、 d ,网格板原点安置误差, u m; K网格板定向误差, r a d ; K - 一 网格板定向误差的近似值( 二方向夹角) , r a d ; d K - - K , 的改正值 计及二和y方向) . r a 山 d K “ - - K ,、 的改正值( 只计及I方向) . r a d ; 几、 凡 x , , 方向计 量元件系统误差的改正系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