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5318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MPOUND 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章编号 1007-3949 (2006) 14-02-0103-04 实验研究 Compound 48/80 对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小鼠 颈总动脉套环诱导斑块的影响 唐雅玲,王双,杨永宗,许增祥,叶旭,孙玉慧,彭茜,彭旷 (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1)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Compound 48/80 对斑块的影响; 甲苯胺蓝染色法; 肥大细胞; 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小鼠; 颈总动脉套环术; 类胰蛋白酶 摘要 目的采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剂 Compound 48/80 作用于颈总动脉套环的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小鼠, 以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高 胆固醇饲料喂养, 行右颈总动脉套环术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 Compound 48/80 或 D-hank s。第 4 次 注射后 30 min, 安乐死, 取材。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脂质含量, 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类胰蛋白酶活性, 苏 木素伊红染色观察颈总动脉病理改变, 甲苯胺蓝肥大细胞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和巨噬细胞 特异性抗原在斑块内的表达。结果Compound 48/80 对血清脂质水平无明显影响。Compound 48/80 明显刺激肥大 细胞脱颗粒 (80.6% 17.8%比 13.5

3、% 4.1%, P 0. 05, 表 1) 。 401ISSN 1007-3949 Chin J Arterioscler,Vol 14,No 2 表 1. 各组血清脂质含量的比较 (x s,mmol/ L,n = 20) 分组TGTCHDLCLDLC 对照组1.30 0.3712.74 0.930.46 0.1212.02 0.91 实验组0.94 0.2211.74 3.560.53 0.0611.01 4.13 2.2Compound 48/80 对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小鼠 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 0. 36 0.10 u/ L 和 0.57

4、0.13 u/ L,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P 0.05) , Compound 48/80 增加载脂蛋白 E 基因敲 除小鼠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 2.3颈总动脉一般形态学检查结果 对照组、 实验组未套环侧颈总动脉内膜下均无 明显病理改变 (斑块面积均为 0) , 而两组套环侧颈总 动脉内膜下均有斑块形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斑块最 大横截面积分别为 8 600 2 800 m 2 和 58 500 7 500m2, 颈总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分别为 41% 12%和 81% 15% (P 0.05, 图 1) , Compound 48/80 增大斑块面积, 并使管腔狭窄程度加重。 图 1. 套环及 Co

5、mpound 48/80 对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的影响 ( 20)A 和 B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未套环侧颈总动脉,C 和 D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套环侧颈总动脉。 2.4Compound 48/80 对颈总动脉外膜肥大细胞脱颗 粒的影响 对照组和实验组套环侧颈总动脉外膜脱颗粒的 肥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3.5% 4.1% 和 80.6% 17.8% (P 0.01,图 2) 。 2.5Compound 48/80 对颈总动脉斑块内平滑肌细胞 和巨噬细胞数量的影响 对照组和实验组套环侧颈总动脉斑块内 SMA 积分光密度分别为 522 137 iu 和 1219 364 iu, Mac3 积分光密

6、度分别为 169 38 iu 和 426 133 iu (P 0. 05, 图 3) 。 图 2. Compound 48/80 对套环侧颈总动脉外膜肥大细胞脱颗 粒的影响 ( 100)A 为对照组, 未见肥大细胞脱落的颗粒; B 为 实验组, 可见肥大细胞脱落的颗粒。 图 3. Compound 48/80 对套环侧颈总动脉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影响 ( 20)A 和 B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套环侧颈总动 脉斑块内 S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可见胞浆内含有棕黄色颗粒的平滑肌细胞。C 和 D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套环侧颈总动脉斑块内 Mac3 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 可见胞浆内含有棕黄色颗粒的巨

7、噬细胞。 501CN 43-1262/ R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年第 14 卷第 2 期 3讨 论 肥大细胞是一种参与炎症免疫应答反应的炎症 细胞, 近年研究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灶的外膜 和内膜肥大细胞数量增多, 在主动脉背侧 (易形成动 脉粥样硬化病变) 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腹侧部分 (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提示肥大细胞与动脉 粥样硬化的早期形成密切相关, 他们认为肥大细胞释 放的介质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 载脂蛋白 E 基因敲除小鼠是动脉粥样硬化易感 动物, 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下出现了高脂高胆固 醇血症, 同时通过颈总动脉套上 0.3 mm 内径的硅胶

8、 管, 造成管腔狭窄, 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从而促进套 环侧颈总动脉斑块快速形成。 Compound 48/80 是肥大细胞脱颗粒剂, 它能刺激 肥大细胞产生胞吐作用, 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如组胺、 类胰蛋白酶、 胃促胰酶、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和少量 肝素蛋白多糖等物质, 作用于上述动物模型, 从而使 套环侧颈总动脉斑块最大横截面积、 颈总动脉最大狭 窄程度增加, 其机制主要归结于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和 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有资料表明, 肥大细胞脱颗 粒释放的胃促胰酶可促进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 紧张素, 而血管紧张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 而且, 在心血管疾病中, 血管紧张素生 成主

9、要来源于胃促胰酶转化途径, 而不是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的转化途径 8。因此, 应当用胃促胰酶抑制剂 (而不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以及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减小斑块面积。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多种趋化因子, 如巨噬细胞趋化 蛋白 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等。在趋化因子家族中, 巨噬细胞趋化蛋白 1、 巨 噬细胞炎性蛋白 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都属于 CC 型趋化因子, 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 使外周血单核 细胞迁入血管内膜, 转化为巨噬细胞, 构成动脉粥样 硬化早期的重要事件 9。巨噬细胞在斑块内聚集, 除 了直接增大斑块面积外, 其作为斑块内最主要

10、的炎性 细胞 (占斑块内炎性细胞的 80% 左右) , 分泌的多种 炎性介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更重要 的作用。由此可见, 肥大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在斑块内 聚集, 可通过炎症瀑布效应促进斑块的发展。 本研 究 应 用 肥 大 细 胞 脱 颗 粒 剂 Compound 48/80 证实, 肥大细胞可促进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增 殖、 巨噬细胞聚集, 增大斑块面积, 加重管腔狭窄程 度, 从而使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不断发展。因此, 应 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将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一 个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Kovanen PT.Role of mast cell in atherosclerosi

11、s J . Chem Immunol,1995, 62:132-170 2 Lehtonen-Smeds EM,Mayranpaa M,Lindsberg PJ,Soinne L,Saimanen E,Jarvi- nen AA,et al.Carotid plaque mast cells associate with atherogenic serum lipids, high grade carotid stenosis and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disease J .Cerebrovasc Dis,2005,19:291-301 3 Kelley J

12、L,Chi DS,Abou Auda W,Smith JK,Krishnaswamy G.The molecular role of mast cells in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Mol Med Today, 2000,6(8) :304-308 4 甘 露,刘录山,万载阳,万腊香,杨永宗 .肥大细胞对平滑肌源性泡沫 细胞型胶原和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 (5) :541-544 5 Von der Thusen Jan H,Van Berkel Theo JC,Biessen Erik AL.I

13、nduction of rapid atherogenesis by perivascular carotid collar placement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deficient mice J .Circulation,2001,103 (8) :1 164-170 6 Lavens SE,Proud D,Warner JA.A sensitive colorimetric assay for the release of tryptase from human lung m

14、ast cells in vitro J .J Immunol Methods,1993,166 (1) :93-102 7 郑智勇,吴文钰 .图像分析仪与定量诊断病理学 J . 诊断病理学杂 志,1996,4(3) :246-247 8 Akasu M,Urata H,Kinoshita A,Sasaguri M,Ideishi M,Arakawa K.Differ- ences in tissue angiotensin-forming pathways by species and organs in vitro J . Hypertension,1998,32:514-520 9 杨永宗,阮长耿,唐朝枢,范乐明,陈纪言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基础与临床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09-617 (此文编辑朱雯霞) 601ISSN 1007-3949 Chin J Arterioscler,Vol 14,N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