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65437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地方标准--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 DB34/T 6682007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2007- 01- 26 发布 2007- 01-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6682007 I 前 言 目前,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暂无国家及行业标准,为了规范我省蚕茧生产技术,提高蚕茧质量,特 制定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蚕桑服务站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 陈 斌 孔 琦 张 虹 李庆宝 孙怀珍 郑久坤 汪剑霞 本标准 2007 年 01 月 26 日首次发布。 标准分享网 w w

2、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DB34/T 6682007 2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小蚕共育术语和定义及配套设施、共育准备、补催青、收蚁、小蚕饲 养、小蚕发放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桑蚕小蚕共育的生产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

3、Y/T1026-200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小蚕共育小蚕共育 把一定数量蚕在小蚕期集中饲养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 分为联户共育和专业 (户) 共育。 3.2 少回育少回育 省力化养蚕法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每日给桑次数分为一回育、二回育、三回育。 3.3 日眠控制日眠控制 通过各龄饲育温度和湿度调节与收蚁、饷食时间的控制,达到“十日眠三眠,”的目的。 春期收蚁至 9 时结束,按照标准温湿度饲育,2 龄和 3 龄分别在第 4 日 16 时和第 7 日 20 时 左右饷食,1、2、3 眠在第 3、6、10 日日眠。夏秋期 9 日眠三

4、眠。 34 补催青补催青 由催青室领回的蚕种,距孵化收蚁需 1d 左右,此间继续进行遮光和合理的温湿度保护 的过程。 3.5 提青提青 由于蚕是群体饲育,个体间发育不可能完全一致,迟眠蚕(青头)和眠蚕须分开饲育, 把迟眠蚕提出的操作过程。 DB34/T 6682007 3 4 共育时间与规模共育时间与规模 4.1 共育规模共育规模 每个共育室(点)春季共育 50 盒100 盒种,夏秋季共育不超过 50 盒种。 4.2 共育时间共育时间 收蚁到 3 龄饷食或第二次给桑后。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共育时间(眠中不分蚕)。 5 共育准备及配套设施共育准备及配套设施 51 人员要求人员要求 管理和饲育人员

5、养蚕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受蚕农信赖。 5.2 共育室共育室 5.2.1 共育室选点共育室选点 远离有氟、硫等有害物体排出的化肥、农药、砖瓦、发电等厂矿;与经常施用农药的农 田、果园、烟草地保持一定距离;与大蚕室、蔟室相隔离 100m 以上,达不到的要适当隔离。 5.2.2 共育室建造共育室建造 共育室座北朝南,有对流窗,宜保温保湿、清洗消毒方便,同时配备贮桑室、调桑室、 附属室、水泥晒场、消毒池。 采用地火龙加温的共育室在地下设数条烟道,烟道经过蚕架下,逐渐通向烟箱,连接烟 囱,烟道上铺洁净的黄沙。 5.2.3 共育室规模共育室规模 根据共育量确定,50 盒蚕种需要饲育

6、室 50 ,贮桑室、调桑室 20 40 、清洁室 及附属室 15 。 5.3 蚕具蚕具 蚕具配备见表 1 表表 1 50 盒蚕种共育蚕具配备盒蚕种共育蚕具配备 名称 长 方 匾、箔 (1.15m 0.85m) 小蚕 网 蚕 架 园竹 (3m) 打 孔 保鲜膜 (1.2m 0.9m) 鹅 毛 温湿 计 桑 蒌 采 叶 筐 切 桑 板 切 桑 刀 秤 单位 个 片 片 根 片 根 个 个 个 片 把 台 数量 80120 250 20 360 200 10 35 10 10 2 2 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DB34/T 6682007 4 5.4

7、桑园桑园 5.4.1 立地条件与规模立地条件与规模 选择土层厚,肥力高,排水及通风性良好、靠近水源、便于排灌的地点,对周边环境与共 育室选点要求相同。共育 50 盒100 盒蚕种配备 6667 桑园。 5.4.2 桑品种与栽培密度桑品种与栽培密度 选用发芽势强、成熟早、成熟度齐、叶质充实桑品种,低干栽植,栽培密度 800 株/667 1200 株/667 。 5.4.3 施肥管理施肥管理 施底肥土杂肥 2000 /667 ,磷肥 50 /667 ,按配方施肥方法,年 667 施肥量氮 50 60 、磷(P2O5)20 25 ,钾(K2O)2530 ,氮磷钾的比例为 10:4:5。 5.5 蚕前

8、消毒蚕前消毒 在蚕种进入共育室前 7d10d 进行蚕前消毒。清理共育室 ,对墙壁、天花板及地面 和室外排水通道、饲育人员住宿、进出路段及蚕架、蚕匾(箔)等用具彻底清扫、清洗,除去 蚕具上附着物,刮尽污渍,在阳光下曝晒 2d3d。洗净后用消毒剂全面消毒,消毒剂种类 及使用方法按 NY/T102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采用地火龙加温的共育室在蚕前 15d 检修、试烧,排除不良气体后再消毒。 6 补催青补催青 共育室温度升至 21,蚕种入室后逐渐升至 25.5,湿度 85%90%。将卵倒出平铺在 垫有白纸的蚕匾里,铺成面积 30 40 ,蚕卵上面覆盖小红网后,遮光,进行黑暗保护, 到第二日或

9、第三日早晨收蚁。 7 小蚕饲育小蚕饲育 以薄膜覆盖三回育为标准。 7.1 收蚁收蚁 7.1.1 收蚁准备收蚁准备 准备好收蚁用具;采好收蚁用叶,每 100g 蚁量采叶 5 ,采回的桑叶选择整理,选出虫 口叶、老叶等不良叶,用消过毒的粗白布擦干净桑叶表面的水分及灰尘,切成与蚕体 2 倍长 的小方块待用;蚕室温度调节为 24,湿度 80%85%。 7.1.2 收蚁时间收蚁时间 DB34/T 6682007 5 收蚁春季在当日上午 8 时至 9 时、夏秋季在 7 时进行,收蚁前感光 2h3h,以日系品 种为母本的蚕种提前 1h2h 收蚁。 7.1.3 收蚁方法收蚁方法 网收法:蚁蚕不称量用此法。在原

10、卵面所盖网上,感光时再覆一只小红网,撒上小方块 桑叶,经过 10min15min,蚁蚕爬上后,提起上层网放在另一蚕匾中给桑,第 2 次给桑前 撒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给桑 2 次至 3 次后去网、定座。 棉纸吸引法:蚁蚕称量用此法。收蚁前称好棉纸重量记在纸角,收蚁时先将已称重的棉 纸覆在已出蚁的蚕卵上,再覆上一张未称重的棉纸,在棉纸上撒布一层桑叶,30min 左右待 蚁蚕爬附棉纸上后,除去上层棉纸,提起下层棉纸,连蚕带纸称量,计算蚁量,称量后移入 蚕匾给桑。 7.2 桑叶采贮桑叶采贮 采叶以叶色为主要依据,叶位作为参考。春期收蚁当天,用适熟偏嫩叶,叶色嫩绿带 黄。 1 龄用第 3 至 4 叶,

11、叶色浅浓嫩绿。2 龄用第 4 至 6 叶,叶色浓绿。3 龄用三眼叶(止 芯芽叶) ,叶色浓绿。夏秋期比春期下移 1 至 3 叶位。 桑叶贮藏控制在 12h 内,最多不超过 24h。 7.3 温湿度调节温湿度调节 饲育温湿度见表 2。 表表 2 小蚕饲育温度、湿度小蚕饲育温度、湿度 龄 期 目的温度 () 温度范围 () 目的湿度 (%) 湿度范围 (%) 1 龄 27.5 2728 90 9095 2 龄 27 2628 90 9095 3 龄 25 2526 80 8085 7.4 给桑给桑 7.4.1 扩座匀座扩座匀座 给桑前扩座和匀座。扩座面积见表 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12、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DB34/T 6682007 6 表表 3 小蚕期蚕座面积(小蚕期蚕座面积(10g 蚁量)蚁量) 龄 期 面积() 对前龄蚕增加倍数 收蚁当时 0.10.12 - 1 龄 0.85 7.0 2 龄 2.00 2.3 3 龄 4.20 2.2 7.4.2 时间和次数时间和次数 根据蚕的食欲,适时给桑,每日分早、中、晚 3 次,给桑时间相对固定。 7.4.3 切桑形式及给桑量切桑形式及给桑量 1 至 2 龄多采用正方形叶,大小以蚕的体长 1.5 倍至 2 倍见方为标准。切长条形叶, 宽度约等于蚕体长度,长度为蚕体的 5 倍至 6 倍。3 龄采用粗切桑饲育。 给

13、桑量见表 4. 表表 4 小蚕期给桑量(小蚕期给桑量(10g 蚁量)蚁量) 龄 期 春期量() 夏期量() 秋期量() 1 龄 1.0 0.8 0.8 2 龄 3.9 3.3 3.4 3 龄 14.8 12.5 14.5 7.5 蚕体蚕座消毒蚕体蚕座消毒 蚕体蚕座消毒剂种类及使用方法按 NY/T102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6 眠起处理眠起处理 分为眠前处理、眠中保护、饷食处理 3 个时期。 7.6.1 眠前处理眠前处理 1 龄蚕大部分蚕体皮呈炒米色,有 0.1个体将眠,2 龄蚕大部分蚕体色呈乳白,体皮 紧张发亮,有 0.5个体将眠,3 龄蚕体色转乳白,体皮紧张发亮,有 0.1的眠

14、蚕时加眠 网,就眠达到 50以上时止桑,止桑不易过早,饱食就眠,眠定后提青,淘汰弱小蚕。 7.6.2 眠中保护眠中保护 眠中温度比食桑时温度低 0.51.O。湿度:眠中前期(从止桑到发现起蚕)75% 80%,后期(从发现起蚕到饷食前)80%85%。眠中要防止过分干燥,避免震动及光线过强, 切忌偏光和风吹,保持安静。 DB34/T 6682007 7 7.6.3 饷食处理饷食处理 饷食适期主要依据蚕的头部色泽和食欲来决定。 起蚕头部呈灰白色时, 口器嫩尚无食欲, 不宜饷食。春蚕在全部脱皮后,见有 90%95起蚕头部呈淡褐色,夏秋蚕 80左右即应饷 食。饷食用桑要求新鲜,适熟偏嫩。给桑量控制为前龄盛食期一次用桑量的 80。注意日 眠控制。 7.6.4 除沙除沙 1 龄不除沙,2 龄起除、眠除各一次,3 龄起除、中除、眠除各一次。 8 发蚕发蚕 提前 1d 发出分蚕通知,蚕 3 龄饷食或第二次给桑后发蚕。联户共育收蚁前蚕种和小蚕 编号一致,减少偏差。 发蚕结束后,对共育室、蚕具、环境全面消毒,消毒方法与蚕前消毒相同。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