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5467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0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pdf.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2 7 . 1 0 0 P6 2 备案号:J 4 3 7 -2 0 0 5 D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P DL / T 5 22 5一2 0 05 2 2 0 k v - - 5 O O k v变电所通信 设 计 技 术 规 定 T e c h n i c a l r u l e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d e s i g n f o r 2 2 0 k V -5 0 0 k V s u b s t a t i o n 2 0 0 5 - 0 2 - 1 4发布 2 0 0 5 - 0 6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目次 前言, , 价 ” 4 - . . . 价一, 1 范围. , - 2 规范 性引用文件 - 价 3 总则 1 , , , , , - , - , , , , , , 一 4 通信设施及设计范围 价 一 4 . 1 系统调度通信 , - 4 .2 所内通信 - , 一 4 .3 与相关运行绘护管理部门的通信 , 一 4 .4 与当地市话局的通信 卜, , , , 一 4 .5 设计范围 , 。 价, 5 变电 所通信设计 , , , . 5 .1 电 力线载波通信 , , 价- , 一 , 5 2所内通信 , ,

3、 卜 , , 5 . 3 通信电源 , , , 价 5 . 4 接地 “ , 一 5 . 5 通信机房 , 4 , , ,一价 5 .6 设备安装 价 , , 条文说明 , 卜 , 1 1 , 卜 , 1 卜, . . . . . 2 , , , . . . . 3 , , , , 4 4 , , . . . . . 4 , 一 4 , , - . . . . . 4 , , - 4 , , , , . 二 5 : 乙U7 一, . . . 7 . 一,. 9 .913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 力部 关于确认 1 9 9 7年度电 力行业标准 制

4、、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综科教 【 1 9 9 8 2 8号)的安排制定 的。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编制过程中,起草组进行了广泛的调 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并对本标准的编制原则、编制深度等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 使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反映 现有的经济、技术水 平 。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总则、 通信设施及设计范围、 变电所通信设计、条文说明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 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必慧、王玉东、苏中华。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范围 1 . 0 . 1

5、本标准规定了变电所通信设施及其设计范围、 变电 所的 通 信设计等技术要求。 1 . 0 . 2 本标准适用于 2 2 0 k V - 5 0 0 k V新建变电所通信设计。对于 扩建、改建的2 2 0 k V - v 5 0 0 k V变电所通信设计可参照执行。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6、用于本标准。 D U T 5 2 1 8 2 2 0 k V - 5 0 0 k 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 L 5 0 2 5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 D L 5 4 8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 U T 6 2 0 交流电 气装置的过电 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 U T 6 2 1 交流电 气装置的接地 D U T 5 1 5 7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 计技 术规程 D U T 5 1 8 9 电力线 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3 总则 3 . 0 . 1 变电所通信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有 关电力工业发展的技术经

7、济政策, 做到技术上先进, 经济上合理, 确保电力通信安全、可靠、迅捷、畅通。 3 . 0 . 2 在变电所通信设计中,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定型产品, 无运行经验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采用。 3 . 0 . 3 变电 所通信设计, 应按变电所的规模容量、 调度体制和在 电网及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因地制宜地配置通信设备,并留有适 当余地 。 3 . 0 . 4 变电所按需要可设置如下通信设施: 1 系统调度通信。 2 所内通信。 3 与相关运行维护管理部门的通信。 4 与当地市话局的通信。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4 通信设施及设计范围 4 . 1 系 统 调 度 通 信 4

8、. 1 . 1 2 2 0 k V -5 0 0 k V变电 所与其电网调度机构之间 至少应具有 两个独立的 调度通信通道或两种通信方式。 4 . 1 . 2 系统调度通信方式应根据审定的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中的系统通信方案确定。 4 . 1 . 3 系统调度通信方式可以 是光缆通信、 微波通信、电力线载 波通信、卫星通信等。 4 . 1 . 4 系统调度 通信电 路应满足传输电力调度、 继电保护、安 全 自动装置、数据通信、调度自动化等业务的需要。 4 . 1 . 5 2 2 0 k V - 5 0 0 k V变电 所一般应装设数字调度程控交换机供 系统调度通信组网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 D

9、 L / T 5 1 5 7 , 4 . 2 所内通 4 . 2 . 1 所内 通信是指所区内 的行政通信, 通信网络的缆线设计。 信 包含交换设备和所区内 4 . 3 与相关运行维护管理部门的通信 4 . 3 . 1 变电 所应设立与相关运行维护管理部门( 供电 公司或超高 压局)的通信, 该通信应满足传输运行维护、生产行政、调度自 动化等业务的需要。 4 . 3 . 2诵信方式枯 因她 制官的原则洗择有终或干 线方式 4 . 4 与当地市话局的通信 4 . 4 . 1 变电所一般应设与当地市话局的通信。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4 . 5 设计范围 4 . 5 .

10、1 在4 . 1 - 4 . 4 所述通信中仅电力线载波和所内 通信属变电所 通信设计范围, 其余各种通信方式的设计, 应另列单项工程设计。 4 . 5 . 2 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专业与通信专业的设计分工界面, 以通信设备输入愉 出 端子 ( 或配线设备端子)为界。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5 变 电所通信设计 5 . 1 电力线载波通信 5 . 1 . 1 电力线载波通道和频率的安排必须综合考虑电话、远动、 高频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等通道的要求,并应统筹考虑原有通道 和新建通道所使用的频率,确保各通道之间的相互串扰不超过规 定值。当 通道之间的相互串 扰不能满足要求时

11、, 应按局部服从全 网、低电压服从高电压的原则进行调整。 5 . 1 . 2 为节约载波频谱资 源, 电力线载波机应尽量选择多功能复 用型设备,即电话、继电保护、远动复用机。 5 . 1 . 3 2 2 0 k V-5 0 0 k V 电力线载波通道的祸合方式。根据需要可 选择相一 地或相一 相祸合方式。 5 . 1 . 4 电力线载波通道信噪比 允许值、同 一电 力系统中电力线载 波通道重复使用相同频率的条件、 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4 k H z 带宽的噪声功率电 平的建议值等应符合D L / T 5 1 8 9 的规定。 5 . 2 所内通信 5 . 2 . 1 必要时,变电所内 可装2

12、 0 门 4 0 门行政交换机供所内通 信用。 如该站已设置了 系统调度程控交换机, 则此交换 机可兼作 所内行政交换机。 5 . 2 . 2 变电所屋外配电装置维护通信可设音频电 缆。 5 . 2 . 3 总配线架需装设保安设备, 其容量应按交换、 电力线载波、 光缆、微波和数据网络等设备端口 总容量的1 .5 倍配置。 5 . 2 . 4 主 控楼、 综合楼等建 筑物内的通信电缆宜采用暗 配线敷设 方式。 5 . 2 . 5 李 电所所区内通信 电给线路 敷设方式,应利 用申气 电纵构 DL / T 5 2 2 5一2 0 0 5 筑物敷设, 无电缆构筑物可利用时, 宜采用直埋或埋管方式敷

13、设。 5 . 2 . 6 所内 通信电 缆选择: 1 直埋敷设时,一般采用钢带恺装电缆。 2 室外电缆沟敷设时,一般采用钢带恺装电 缆。 3 室内短距离敷设时, 宜采用全塑屏蔽电缆, 不宜选用恺装 电缆。 5 . 3 通信电源 5 . 3 . 1 变电 所通信设备的电源 必须稳定可靠,以 保证通信畅通。 5 . 3 . 2 变电所内 通信所需 交流电 源, 应由 不同 所用电母线段的双 回路交流电源供电。 5 . 3 . 3 2 2 0 k V -5 0 0 k V变电所应装设通信专用直流电源系统。当 同 一条5 0 0 k V线路的2 套线路 保护都采用复用通道时, 通信设备 宜由2 套独立

14、直流电 源分别供电。 5 . 3 . 4 通信专用直流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应为直流一 4 8 V, 采用浮 充供电方式。 5 . 3 . 5 通信电源容量应按其设计年限内变电 所通信设备的总耗 电量配置。有人站的蓄电池组的单独供电时间不小于 3 h :无人值 班站的蓄电池组的单独供电时间不小于 8 h - 1 2 h ,蓄电池组数为 1 -2 组,当装设两组时,每组容量为总容量的 5 0 %. 5 . 3 . 6 直流馈电系统的全程最大压降不得大于2 V -3 V. 5 . 3 . 7 直流电源的脉动电压值应不大于2 . 0 m V ( 衡重) 。 5 . 4接地 5 . 4 . 1 变电所通信

15、的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设计,应符合DL / f 6 2 0 , D L T 6 2 1 和D L 5 4 8 的要求。当 变电 所内设有微波通信时, 还应 符合 D L 5 0 2 5的要求。 5 . 4 . 2 变电所通信设备的接地应按联合接地的原理设计,即通信 设备的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合用一组接地体( 即变电所总接地网) 。 DL / T 5 2 2 5一2 0 0 5 5 . 4 . 3 各通信机房内应设环形接地母线,并应就近两点以上 ( 含 两点)接至全所总接地网。环形接地母线一般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9 o m m 2 的铜排或1 2 0 m m 2 的 镀锌扁钢。 5 . 4 . 4 通

16、信机房内的交流电力线应有金属外皮或敷设在金属管 内。 5 . 4 . 5 通信设备各直流电源的正极 “ 十 ” ,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 备侧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应根据最大 故障电流确定, 一般为2 5 m m z - 9 5 M M Z ; 直流电 源负极“ 一 ” , 在 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加装压敏电阻。 直流馈电线应屏蔽, 屏蔽层两端接地。 5 . 4 . 6 结合滤波器接地端子、接地刀开关下端子和总接地网之间 必 须用截面不小于2 5 m m x 4 m m的 扁钢可靠连接。 它们之间的连 接方式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祸合电容器的低压端子对接地网不 开路 。

17、5 . 4 . 7 通信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应做保护接地: 1 载波机、 交换机等通信设备的金属机架。 2 配线架的金属骨架和金属保安器排等。 3 通信用交、直流电源屏、高频开关电源等金属机架。 音频电 缆和电 源电缆的金属外皮和屏蔽层。 处在同一接地网中的高频电缆的两端的金属外导体、 金属 41口 恺装与接地网应可靠电气连接。当不处于同一接地网时,一般仅 将载波机端的金属外导体、金属恺装与接地网可靠电气连接。 5 . 4 . 8 当变电所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R - 2 0 0 0 / 7 ( R为考 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f 2 ; 7 为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 电流,A )时,

18、对可能将接地网 的高电位引向 所外或将低电 位引 向所内的通信设施,应采取隔离措施,隔离措施的耐压水平应与 地电位升高值相适应。通信电缆中未用的线对应在终端配线架上 接 地。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5 . 5 通信机房 5 . 5 . 1 变电所通信房屋的位置除应满足所区总平面布置要求和 远离易燃、易爆、强烈震动、粉尘污染、汽水腐蚀、强电磁场、 背景噪声较大的地方外, 还应考虑维护管理方便及管线布置合理。 5 . 5 . 2 变电所通信生产用房应根据各变电所实际需要统一设置, 各房间面积按有关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通信站房屋面积标准执 行。当变电所通信站无人值班时,可不

19、设置值班室、检修室和办 公室。 5 . 5 . 3 变电 所通信生产 用房的防火等级、 地震烈 度按D L I F 5 2 1 8 -2 0 0 5执行。 5 . 5 . 4 通信机房应采用便于 清洁维护的室内 墙面 ( 如油漆或其他 涂料罩面) 和地面 ( 如水磨石、 木地板或防静电活动地板) ,门 窗 应密封防尘。载波机房或光缆通信机房无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宜设 电缆沟道,微波机房宜设电缆桥架。 5 . 5 . 5 通信机房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5 . 5 . 6 通信机房、通信电源室必须装设可靠的事故照明。 5 . 5 . 7通信设各房屋枯术要求 见表 5 . 5 .7 . 5 . 6 设备

20、安装 5 . 6 . 1 机房内的设备安装布置 1 合理利用机房面积,便于施工、维护方便和操作安全,有 利于发展扩建,注意整齐美观。 2 符合抗震加固要求,有利于自然采光。 3 同类设备宜相对集中,设备布置应有利于缩短架间布线。 5 . 6 . 2 线路阻 波器安装方式可采用悬挂、 支撑式, 优先采用悬挂 式。 5 . 6 . 3 结合滤波器应安装在祸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下 部,距地面高度以1 .3 m为宜。 DL / T 5 2 2 5一2 0 0 5 v 07 71 X, E4m 霆 聂 4M -M釜 聂 盖 纂 橄侧 4 0 侧长 婿 密侧 钾 r侧 侧 韶侧 护禺 物娜 州 盆

21、赛 K - J- r 密 仲七 甜遥 露于 拭椒 划禺 壁洲 布 7 Fk 刘滚 径 1 1: -, p 翻俐 粼抓 一r J 坦坦 矍 二 呈三 m m 舀三 m 罗 纂 琴 踢 窝 门 赛 留 竿 薰 8 留 眨 盗 8 留 眨 翅 8 留 硬 翩 侧 躺 友 毕 阵 芬 次 O 叱 卜 断 次 口 O( 卜 断 次 吕 卜 芬 欲 O 仪 卜 茵 汉 O 创 昌 卜 断 次 昆 Wd 。i ii 0i i 钾 裳 纂 盒 潺 二 嗽 月 孕 、 山 试 门引日月 、福 三 月J 耐 一 平 潺子 聋 午 瓷 众 暑 季 众 餐 不 假 拼 次 乙 II 岭 姗 次 占 魂 is 哥 9F

22、 哥 罐 姗 酬 创 旧 粥 长 侧 鑫 澳 照 司 伦彗 鬓 凳 馨 关 口 艇 娜 澳 * 扣 色彗 褥 限 麟 关 皿 货 霎 i %:v 令: : 关 皿 翻 呢 窦 然抓 益 露 褥 胭 IF 4 写 关 扭 娜 照抓 位 孟 4r 旧 r, 甥 关 扭 窦 澳 照 司 自誊 褥 隆 阵 恩 R e I ! 关 扣 纷 宾 担 阿 放 涸 t? 关 钾 ,盘 冲 盘 哪 翻, 毅 关 写 拐 4 1 游 餐 葵 担 翻 超 lu 做 书 II 傲 长 I F 嫂 书 娜 , 担 尽 R 登 到 笼 1 习 甘 逐 蛋 蛋 鑫 t 鑫 书 麒 妻 书 豁 姿 杯 除 姜 翼 已 宗宗军

23、霖三 tIX 他 他 他 辑 辅 辅 It 玛 螂 娜 衫 软 侧 姗 翻 侧 烈 密 枷 侧 形 擎 写 会 侧 渔 v 跨 中一一 一。 一 。 , 咱 揣哪耗塌嫂吸迎胭卜.的.旧报 1 0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5 . 6 . 4 线路阻波器、结合滤波器、祸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 器的安装设计由电气本体专业负责。 5 . 6 . 5 结合滤波器初级端子、祸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 低压端子和接地开关上端子之间必须用截面不小于 1 6 m m 2 裸铜 线可靠连接 ( 中间不准有接头) 。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5 2 2 0 k V

24、 - 5 0 0 k V变电所通信 设计 技术 规定 条文说明 DL / T 5 2 2 5一2 0 0 5 目次 一一 总则 . 一二, , . 一 通信设施及设计范围 变电所通信设计 一 内、4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3 总则 3 . 0 . 1 贯彻国 家基本建设方针和电 力工业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是 做到电力通信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迅捷、畅 通的保证。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4 通信设施及设计范围 4 . 1 . 1 是根据 D UP 5 2 1 8 ( 2 2 0 k V -5 0 0 k 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中第

25、7 . 1 2 . 3 条 “ 重要的变电 所至直接调 度该所的调度所间 至少 应 有两个独立的通信通道” 和参照 1 9 8 0年部颁发的 电力工业技术 管理法规 ( 试行) 中第4 . 1 2 . 5 条 “ . . . . . . 5 0 0千伏送变电系统必须 有两种独立的通信方式”制定的。 DL / T 5 2 2 5一2 0 0 5 5 变电所通信设计 5 . 1 . 4 D L / f 5 1 8 9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中,电力线 载波通道信噪比允许值、同一电力系统中电力线载波通道重复使 用相同频率的条件、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 4 k H z带宽的噪声 功率电平的建议值如

26、下: 电力线载波通道信噪比允许值: 1 话音通道)2 6 d B( 不良 天气条件下) 。 2 远动通道)1 6 d Bo 不同用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下的通道储备电平不应低于 4 d B。重要通道可取为9 d B,重冰区或严重污染区可取为 1 MBe 3 高频保护通道的允许最高工作频率应保证在正常条件下 接收机入口的功率电平不低于以下数值: 2 2 0 k V , 3 3 0 k V线路:1 5 d B m -1 6 d B m( 重冰区或严重污染 区可取为 1 9 d B m) o 5 0 0 k V线路:1 7 d B m-1 8 d B m ( 暂定) 。 传送保护的复用及交替复用电力线

27、载波机收信电平由具体产 品确定。 同一电力系统中, 电力线载波通道重复使用相同频率的条件: 1 可懂串 音防 卫度)5 5 d B o 2 不可懂串音防卫度)4 7 d Bo 3 远动串音防卫度)1 6 d Bo 4 远方保护专用机对来自其他相邻通道的干扰电平, 信号干 扰比不小于 1 MBo 5 仅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才发短暂信号的高频保护通道 对电力线载波通道的干扰影响可以不考虑。 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 4 k H z带宽的噪声功率电平的建议 DL / T 5 2 2 5一 2 0 0 5 值 2 2 0 k V:- 2 3 d B 3 3 0 k V:- 2 3 d B 5 0 0 k

28、 V:一 1 2 d B( 暂定) 不同频带宽度的噪声功率电平修正值为 B p n 一 , O lg 理 一)望 孕 d B 一4 ( k Hz ) 注:当现有运行的电力线载波通道有可靠的实测数据时,应采用实测 值。 5 . 2 . 1 - v 5 . 2 . 6 所内 交换机和缆线敷设的有关规定。 5 . 3 . 3 根据原国家电力公司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 重点要求中的2 0 . 1 .3 和有关单位的 实际 运行情况制定的 5 . 4 . 1 5 . 4 . 8 接地是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 重要措施之一, 设计 要逐项执行。 5 . 5 . 1 -5 . 5 . 8 参照有关通信设计规程和运行经验制定的。 5 . 6 . 1 - 5 . 6 . 5 参照有关规程规定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