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54723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8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电力标准-DL1023-2006T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1.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2 7 . 1 0 0 F 0 7 备案号:1 9 4 4 4 - 2 0 0 7 1 3 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u b s t a t i o n s i mu l a t o r 每 2 0 0 6 - 1 2 - 1 7 发布2 0 0 7 - 0 5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D L / T 1 0 2 3 一 2 0 0 6 目次 前

2、言 1 1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1 3 仿真机构成要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仿真机技术要求 , 。 。 。 3 5 性能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 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7 资料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变电站仿真系统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变电站仿真机典型故障、异常仿真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1 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变电站仿真机模型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1 4 附录D ( 规范性附录)变电站仿真机应用资料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附录E( 规范性附录)变电站仿真机开发资料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9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月 Ii舌 本标准是根据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 0 0 5年行业标准项目 计划的通知( 发改办工业【 2 0 0 5 1 7 3 9 号)的要求而制定的。 本标准为变电站全范围培训型仿真机的设计、开发和使用而制

8、定。对于其他类型的变电站仿真机, 其所涉及的内容本规范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本标准与 D L / T 1 0 2 2 -2 0 0 6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 、 ( D L / T 1 0 2 4 -2 0 0 6 水电仿真机技术规范 在编写体例上保持一致,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 、附录C 、附录D、附录E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云南电网公司电力教育中心、 齐齐哈尔电力培训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兵树、林昌年、顾

9、永昌、刘行谦、李洪波、马永光、张萍。 DL / T 1 0 2 3 一 2 0 0 6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培训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变电站仿真机的构成要素、基本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测 试及资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变电站仿真机的设计、开发和使用。变电站的设备、接线和运行因电压等级和在 电网中的地位的不同而不同,执行本标准应注意切合实际需要。 变电站仿真系统的分类参见附录A o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 1 模型Mo d e l 对真实世界过程、概念或系统的结构、行为等某些方面特性的理想化近似表达。 2 . 2 物理模型 P h y s i

10、 c a l Mo d e l 用物理相似的方法建立的模型。 2 . 3 数学模型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用数学符号和关系式表达的模型。 2 . 4 仿真S i mu l a t i o n 建立物理模型和/ 或建立数学模型, 使其与真实世界过程、 概念或系统在相同受控输入下的特性是相 像的。 2 . 5 仿真对象 S i m u l a t io n O b j e c t 被仿真的真实世界过程、概念或系统。 2 . 6 环境仿真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i mu l a t i o n 对自 然及人造环境的仿真。 2 . 7

11、 物理仿真 P h y s i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使用物理模型对仿真对象的仿真。 2 . 8 数 字仿 真 D i g i t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使用数字计算机和数学模型软件对仿真对象的仿真。 2 . 9 模拟 仿真 A n a l o g u e S i m u l a t i o n 使用模拟计算机和/ 或模拟电路对仿真对象的仿真。 D L / T 1 0 2 3一 2 0 0 6 2 . 1 0 逼真度F i d e l i t y 物理模型和/ 或数学模型与仿真对象在特征、特性方面的相似程度。 2 . 1 1 实时仿真R e

12、 a l - t i me S i mu l a t i o n 仿真过程中,在任一实际时间段内表达了仿真对象相同时间段的特性。 2 . 1 2 仿真系统 S i m u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利用仿真技术对仿真对象特征、特性或其他方面进行理想化近似表达的系统。 2 . 1 3 仿真机 S i m u l a t o r 以运行人员培训为目的,利用仿真技术对仿真对象特征、特性进行理想化近似表达的仿真系统 装置。 2 . 1 4 参考变电站R e f e r e n c e S u b s t a t io n 仿真针对的特定变电站。 2 . 1 5 仿 真计算 机 S

13、 i m u la t i o n C o m p u t e r 用于实施仿真的数字计算机。 2 . 1 6 培i 1 11 环境 T r a i n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受训人员接受培训时所处的环境。 2 . 1 7 盘台设备P a n e l a n d D e s k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仿真机或参考变电站的控制室中的盘台,包括盘台所安装的仪器仪表设备。 2 . 1 8 激励式仿真S t i m u l a t i o n 在仿真机中采用了与参考变电站相同的全部或部分实际设备的仿真方式。 2 . 1 9 外部参数

14、E x t e r n a l P a r a me t e r 参考变电站仿真范围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相关联的一组参数。 3 仿真机构成要素 3 . 1 仿真机硬件构成 3 . 1 . 1 培训环境 培训环境包括仿真控制室盘台设备和/ 或计算机控制系统操作员站、 屏幕显示装置, 仿真的参考变电 站通信系统、控制室声响、控制室照明、环境温度、天气状况、噪声等。 3 . 1 . 2 主计算机 主计算机指高性能数字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 用以完成参考变电站仿真模型的实时运算和仿真系统 功能的实现。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可以采用多台数字计算机完成主计算机功能。 3 . 1 . 3 教练员站 教练员站至少应包

15、括一台显示设备和操作设备,也可配置摄像机、打印机和其他的一些附加设备, 用于控制仿真机运行、实现培训功能、监视与评价受训人员操作。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3 . 1 . 4 学 员操 作站 学员操作站包括显示设备、操作设备和音响设备,也可设计成模拟屏盘的形式。学员操作站用于实 现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的仿真。 3 . 1 . 5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指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用J 屯 实现仿真系统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和交换。 3 . 1 . 6 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指由模拟、数字转换电路构成的设备,用于实现仿真计算机与盘台仪表设备系统的数 据转换和通信。

16、 3 . 2 仿真机软件 3 . 2 . 1 变电站及其相关电网模型软件 对参考变电站及其相关电网正常、W正常、事故和操作进行连续仿真的软件,iij 一 以正确反映参考 变电站及其相关电网的动态、静态特性。这里及以下所指相关电网是指与参考变电站直接相连的局域 电网。 3 . 2 . 2 学员操作站仿真软件 对参考变电站的 一 、二次设备、自动化系统显示、操作、巡视仿真的软件 3 . 2 . 3 教练员站软件 为教练员提供仿真机控制、培i) ll 支持和监视功能的软件。 3 . 2 . 4 仿真支撑软件 支持进行仿真模型软件和仿真应用软件的设计、 开发、 调试、 维护、 修改、 运行和数据库管理

17、的软件。 3 . 2 . 5 环境仿真软件 对参考变电站的控制室盘台设备、通信系统、噪声、灯光等效果进行仿真的软件。 3 . 2 . 6 操作系统 计算扫 L 操作系统及实用软件。 3 . 2 . 7 诊断和测试软件 毛要包括在线或离线诊断仿真装置硬件故障的诊断软件,提供帮助检查或维护系统和设备的诊断 程序。 3 . 3 工具与文档 3 . 3 . 1 工具 提供维护仿真机软、硬件必备的I _ 具。 3 . 3 . 2 文档 包括所有软件和硬件资料,以便于仿真机的运行、维护与升级。 仿真机技术要求 4 . 1 仿真范围要求 变电站仿真机的仿真范围应包括变电站一次设备、变电站二次设备、变电站自动

18、化系统、仿真变电 站相关电网。 4 . 1 . 1 变电站一次设备 主变压器及其辅助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设备、互感器、电容器、电抗器、阻波器、组合 电器 ( G I S ) 、母线、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避雷器、祸合电容器、站用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操作控 制机构。 4 . 1 . 2 变电站二次设备及自动化系统 控制屏、中央信号屏、保护及自 动装置屏、交直流屏、 “ 五防”系统、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 模拟屏 以及其他装置组屏等。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4 . 1 . 3 仿真变电站相关电网 仿真变电站相关电网可采用虚拟电网、简化电网和实际电网。无论采用哪一种类

19、型电网,都应正确 反映电网对变电站的作用和影响。 4 . 2 基本功能要求 4 . 2 . 1 设备显示 设备显示是变电站仿真机的基本功能, 用于监视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能够显示变电站各种设备的 运行参数、信号,并且显示的内容和方式与参考变电站基本一致。 4 . 2 . 2 设备操作 设备操作是变电站仿真机的基本功能,仿真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种可操作设备的操作,并且可以采用 多种操作方式 ( 如远方、就地、遥控等) ,操作后的结果与参考变电站一致。 4 . 2 . 3 设备巡视 设备巡视是变电站仿真机的基本功能,可以仿真参考变电站中各种设备的正常、异常情况,可以支 持受训人员对设备的巡视。 4 .

20、 2 . 4 故障、异常仿真 4 . 2 . 4 . 1 故障仿真 变电站仿真机应具有完整的故障仿真模型, 仿真机对故障的动态响应与参考变电站在故障时的动态 响应基本一致,或与运行经验以及工程分析得到的结果相符合,其差异不影响培训效果。仿真的故障应 包括可由仿真运算结果而自 然引发的故障、 受训人员误操作而发生的故障或教员设置的故障。 对于由操作员可以处理的参考变电站故障, 在仿真机上受训人员正确处理故障可使仿真变电站恢复到 正常状态, 也可能由于处理不当, 引起事故扩大, 与参考变电站反应一致或相像, 其差异不影响培训效果。 4 . 2 . 4 . 2 异常仿真 变电站仿真机应具有完整的异常

21、仿真模型,异常仿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运行中自然发生的, 如: 变压器过负荷、变压器油温超过允许值、电源消失等;另一种是需要设置的异常,如:变压器漏油、变 压器匝间轻微短路、电压互感器断线等。设备异常发生时,将引发相应告警信号,相应画面、监视仪表 反应和处理结果与参考变电站一致或相像,其差异不影响培训效果。 对于故障、异常仿真的要求参见附录B 口 4 . 3 培训环境仿真要求 4 . 3 . 1 控制室内屏盘仿真 对控制室内屏盘的仿真可以是真实设备,也可以是物理模型,还可以是用软件实现的多媒体模型。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屏盘,都要提供培训所必需的仪表、信号、光字、警报等便于受训人员监视; 用于受

22、训人员操作的控制开关、 切换开关、按钮、 连接片和熔断器等的操作方式应与实际一致。 仿真控 制室内屏盘在形状、颜色和功能上尽量与仿真对象保持一致,其差异不应影响培训效果。 4 . 3 . 2 一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仿真 仿真一次设备包括变电站一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操作机构,既可以是真实设备,也可以是物理模 型,还可以是软件实现的多媒体虚拟一次设备。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一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操作机构,其外观、运行状态、操作方式和功能尽量 与仿真对象保持一致,其差异不应影响培训效果。 4 . 3 . 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仿真 仿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是真实的变电站自 动化系统,也可以是仿真的变电站自

23、动化系统,其人 机界面和监视、控制功能尽量与仿真对象保持一致,其差异不应影响培训效果。 4 . 3 . 4 控制室环境仿真 仿真控制室环境要从实际出发,其中的设施布局尽量与参考变电站保持一致,教练员站的布置方式 不应干扰培训过程。 DL / T 1 0 2 3 一 2 0 0 6 4 . 4 教练员站培训功能要求 4 . 4 . , 初始运行方式 仿真机可以保存仿真变电站及其相关电网多个稳态运行方式的数据, 教员可根据需要选择任一运行 方式的数据作为仿真机运行的初始条件。教员启动仿真机时可以选择所需的运行方式进行培训。 仿真机 运行中,可以将任一时刻的运行状态存为初始条件,以供将来使用。 4

24、. 4 . 2 仿真机控制功能 a ) 恢复初态:可以返回到初始状态; b ) 事件记录:将仿真过程中的仿真操作和仿真过程中发生的报警等所有事件均按时间顺序记录, 记录的内容应满足对仿真培训效果分析的需要; c )超控:直接控制仿真机中的设备状态和监控数据; d ) 快存:在培训过程中可快速存储任一时刻的特定工况; e )培训监控:在培训中,可以监视学员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f )状态检查:检查仿真变电站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初始位置,对状态的正确与否予以提示。 4 . 4 . 3 故障与异常设置 在培训过程中,教练员应能方便地加入和解除仿真机己设计的仿真故障、异常。 4 . 4 . 4 相关电网操

25、作和外部参数设置 a )相关电网操作:在教练员站上可以对仿真变电站相关电网进行操作; b ) 外部参数设置:在教练员站上可以设置和更改如环境温度、天气状况、发电机组出力等外部 参数。 4 . 5 仿真机硬件要求 4 . 5 . 1 仿真控制盘台 见4 . 3 节提出的要求。 4 . 5 . 2 仿真计算机系统 仿真计算机系统包括仿真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外设。仿真计算机应是 3 2位及以上字长的通用计 算机, 其操作系统为商用操作系统。 网络设备应具有不低于1 0 0 M b / s 的数据通信能力, 并且应是符合工 业标准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仿真功能以及逼真度的条件下,仿真

26、计算机系统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 仿真计算机的 C P U负荷率在正常状态下任意 5分钟时间内小于 3 5 ,在任意 1 0秒时间内小 于 5 0 ; b ) 5 0 %以上的冗余内外存空间; c ) 网络负荷率在正常状态下任意5 分钟时间内小于3 5 ,在任意 1 0 秒时间内小于5 5 %. 4 . 5 . 3 输入输出接口系统 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应采用商业化的通用组件,其接口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并且能满足规范规定的 仿真性能指标。 4 . 6 仿真机软件技术要求 4 . 6 . 1 基本技术要求 除计算机操作系统、随机系统软件和输入输出接口中的软件外, 仿真系统所有软件均应使用计算机

27、高级语言或仿真语言编制。软件的开发应遵守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应有详细文档资料,具有可追溯 性和可维护性。 4 . 6 . 2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商用数据库系统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4 . 6 . 3 仿真支撑软件 a ) 具有支撑仿真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修改和调试功能: DL / T 1 0 2 3 一 2 0 0 6 b ) 具有支撑仿真应用软件的实时运行功能; c )具有支撑仿真应用的建模功能; d ) 具有仿真数据库管理功能; e )具有支撑仿真应用人机界面生成与管理功能。 4 . 6 . 4 模型软件 a )变电站模型软件主要仿真以下内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一次

28、设备及其辅助设 备,量测系统,控制及信号系统,站用直流系统,站用交流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 五 防”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仿真软件。变电站仿真软件的功能应满足本标准 4 . 2节提出的 要求。 b )电网模型软件应能止确反映变电站和电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电网仿真软件能实现以 下功能:倒闸操作、网络拓扑计算、潮流计算、机电暂态过程计算、故障计算和继电保护与自 动装置动作行为仿真。相关电网的继电保护和自 动装置可作适当简化。 c )变电站模型和电网模型应能接受所有的培训操作输入,并计算产生所有参考变电站和相关电网 中供监视、控制和其他用途的仿真计算数据输出。 d )变电站模) 0

29、和电网模型软件应使仿真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与参考变电站和相关电网相同或相 似。静态特性应满足 5 . 1节的精度要求,动态特性应满足 5 . 2节的要求。 模型技术要求参见附录 ca 4 . 6 . 5 学员操作站软件 学员操作站软件应能够实现仿真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显示、操作、巡视的功能。 4 . 6 . 6 教练员站软件 教练员站软件应具有变电站仿真机运行管理、培训控制、培训评估功能: 4 . 6 . 7 诊断测试软件 诊断测试软件应具有对变电仿真机盘台设各及输入输出接口的检查、诊断功能,为维护提供方便。 4 . 6 . 8 多媒体培训软件 ( 可选件) 多媒体培O) ll 软件采用多媒体

30、方式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原理、结构、图纸等进行讲解;多媒体培训 软件可以作为变电站仿真机的一个辅助组成部分。 5 性能指标 5 . 1 稳态运行指标 a )稳态运行时,仿真系统的计算稳定,潮流计算的收敛精度依据仿真范围、用途、实时性等要求的不同,变电站仿真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某一仿真系统可以据上述要 求不同归入不同的类别。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变电站仿真机典型故障、异常仿真要求 B . 1 基本要求 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变电站仿真机,对典型故障、异常仿真要求可以有所不同,对于常规变电站仿真 机不需要考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异常仿真口 变电

31、站仿真机应具有完整的故障、异常类型。典型故障的类型应包括由仿真运算结果而自然引发的 故障、受训人员误操作而发生的故障或教员设置的故障。典型异常的类型应包括教员设置的异常和仿真 变电站在运行中自 然发生的异常。故障、异常发生时,将引发相应告警信号,相应画面、监视仪表反应 和处理结果与参考变电站一致。 B . 2 变电站典型故障、异常 B . 2 . 1 断路器本体及其相关的故障、异常 1 ) 断路器拒动; 2 ) 断路器误动; 3 ) 断路器合在有故障的线路或母线上; 4 )断路器非全相; 5 )断路器辅助触点异常; 6 ) 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及异常; 7 ) 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及异常; 8 )

32、 断路器设备异常。 B . 2 . 2 隔离开关本体及其相关的故障、异常 1 ) 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2 )用隔离开关拉空载变压器励磁电流; 3 )用隔离开关拉高压长线空载电容电 流; 4 )用隔离开关拉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流; 5 ) 带接地设备合隔离开关; 6 ) 隔离开关分、合不到位; 7 ) 隔离开关辅助触点的异常; 8 )隔离开关设备异常; 9 )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故障及异常。 B . 2 . 3 接地设备本体及其相关的故障、异常 1 ) 带电合接地设备; 2 ) 接地设备本体异常。 B . 2 . 4 变压器本体及其相关故障、异常 1 ) 变压器油箱内故障,包括相间短路、接

33、地短路、匝间短路; 2 )变压器油箱外故障,包括套管和引出线上相间短路、接地短路 ( 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一侧) 、 接地 (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电网一侧) ; 3 ) 变压器过负荷; 4 ) 变压器油温过高;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5 ) 变压器油面降低; 6 ) 变压器过励磁; 7 ) 变压器调压机构的故障及异常; 8 )变压器冷却系统故障及异常; 9 )变压器差流端子切换错误导致的故障; 1 0 )变压器本体设备异常; 1 1 ) 变压器辅助设备异常。 B . 2 . 5 母线故障、异常 1 )母线短路; 2 )母线接地; 3 )母线设备异常。 B . 2 . 6

34、线路故障、异常 1 ) 短路; 2 ) 接地; 3 ) 断线; 4 ) 非有效接地系统的转换型故障; 5 )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不同相别两点接地; 6 )线路设备异常。 B . 2 . 7 电容器故障、异常 U 内部故障; 2 )外部故障; 3 ) 过电压; 4) 过电流; 5 ) 低电压; 6 ) 失压; 7 ) 电容器设备异常。 B . 2 . 8 电抗器故障、异常 1 ) 单相接地; 2 ) 相间短路; 3 )匝间短路: 4 )油浸式电抗器的油位下降; 5 )油浸式电抗器的油温过高; 6 ) 电抗器设备异常。 B . 2 . 9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故障 1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拒动; 2 )

35、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误动; 3 ) 自 动重合闸成功、不成功; 4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设备异常。 B . 2 . 1 0 其他装置 ( 如小电 流接地选线装置、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等)故障、异常 1 )装置运行故障、异常; 2 )装置设备异常。 B . 2 . 1 1 直流系统故障、异常 1 )整流装置故障; D L / T 1 0 2 3一 2 0 0 6 2 )直流系统监察装置故障; 3 )蓄电池故障; 4 )直流系统正、负极接地故障; 5 ) 直流系统失电; 6 ) 直流系统熔丝熔断; 7 )交流串入直流回路等。 B . 2 . 1 2 交流系统故障、异常 1 )站用变压器故障、异常

36、; 2 )交流系统短路、接地故障; 3 )交流系统失电; 4 )交流系统熔丝熔断; 5 ) 交流系统空气开关误跳; 6 ) 站用变压器设备异常。 B . 2 . 1 3 电 压回路故障、异常 1 )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断线; 2 )二次回路熔丝熔断; 3 ) 电压互感器切换回路故障; 4 ) 电压互感器设备异常。 B . 2 . 1 4 电流回路故障、异常 1 )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短路; 2 ) 电 流互感器设备异常。 B . 2 . 1 5 其他故障及异常 1 )保护死区发生的故障; 2 )保护重叠区发生的故障; 3 ) 全站失电; 4 ) 铁磁谐振。 B . 3 相关电网典型

37、故障、异常 B . 3 . 1 线路、母线、变压器等一次设备的接地、短路、断线故障; B . 3 . 2 断路器拒动; B . 3 . 3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拒动; B . 3 . 4 系统振荡; B. 3 . 5 系统解裂; B . 3 . 6 系统频率异常; B . 3 . 7 系统电压异常。 B .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典型故障、异常 B . 4 . 1 遥测系统故障; B . 4 . 2 遥信系统故障; B . 4 . 3 遥调系统故障; B . 4 . 4 遥控系统故障; B . 4 . 5 系统时钟异常; B . 4 . 6 变电站数据异常; D L / T 1 0 2 3 一 2

38、 0 0 6 7 变电站数据不刷新。 复合故障 以上各种故障异常情况可以 任意组合构成各种复杂故障。 月“.叹口 BB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附录C ( 规范性附录) 变电站仿真机模型技术要求 C . 1 基本要求 变电站仿真机的仿真模型应包括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模型、自动化系统模型和电网模型,并且要 满足以下要求: 1 )要能正确反映变电站和相关电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正确描述变电站在电网中的 地位,以保证变电站仿真的真实性。 2 )电力系统故障往往导致局部电网电压与频率不正常,所以电网和变电站模型应能用于一定的电 压与频率范围。 3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

39、的仿真范围应足够全面,以保证可以执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和设备巡视 的全部步骤。 4 )模型与算法应有良好的收敛性,尤其是在严重故障或大扰动情况下,应收敛于合理的解。 5 )模型与算法要有足够的实时响应速度。用于培训的仿真机,模型的实时响应速度至关重要。如 果模型的实时响应速度慢,就会影响仿真机的真实性。因此选择的模型与算法应尽可能快,使 仿真机有较好的实时性。 C . 2 变电站模型 变电站模型是指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设备模型,设备模型不但包括设备的电气特性,还应包括设 备外观布局、显示、动作特性和可操作性等。变电站模型是变电站仿真的基础,模型应足够详细,保证 仿真结果的真实性。主要应包括以下

40、设备模型: C . 2 . 1 一次设备 1 )变压器模型; 2 )断路器模型; 3 ) 隔离开关模型; 4 )接地设备模型; 5 )母线模型; 6 )线路模型; 7 )电容器模型; 8 )电抗器模型; 9 )站用变压器模型; 1 0 )接地变压器模型; n) 消弧线圈模型; 1 2 ) 避雷器模型; 1 3 ) 电 压互感器模型; 1 4 ) 电 流互感器模型; 巧)阻波器模型。 C . 2 . 2 二次设备 1 )站用直流系统模型; 2 ) 站用交流系统模型;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3 )量测系统模型; 4 )控制及信号系统; 5 ) 断路器操作机构模型; 6 )

41、 断路器控制系统模型: 7 ) 刀闸操作机构模型; 8 ) 变压器冷却系统模型; 9 ) “ 五防”系统模型; 1 0 ) 同期合闸装置模型; 1 1 ) 中央信号系统模型; 1 2 )继电保护装置模型; 1 3 ) 自动装置模型; 1 4 )故障录波器模型。 C . 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模型 C . 3 . 1 画面显示功能 1 )变电站主接线图的显示; 2 )实时数据的显示; 3 )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变位告警的显示; 4 )越限告警的显示; 5 ) 曲线及棒图的显小; 6 ) 事故推画面的显示。 C . 3 . 2 数据处理功能 l ) 实时数据的处理; 2 ) 事件顺序记录; 3 ) 断

42、路器及隔离开关变位的处理。 C. 3 . 3 控制功能 1 ) 断路器及部分隔离开关的合闸、分闸; 2 ) 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的升、降、急停。 C . 3 . 4 告警功能 l ) 音响告警; 2 )语音告警; 3 )汉字提示告警; 4 ) il l 面闪烁告警。 C . 3 . 5 告警、操作查阅功能 1 )遥信变位查阅; 2 ) S O E事件顺序查阅; 3 )遥测越限查阅; 4 )遥控、遥调查阅。 C . 3 . 6 报表及打印功能 1 ) 实时报表、日报表等及其打印; 2 ) 画面打印; 3 ) 曲线及棒图打印。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C. 4 电网模型

43、 电网模型包括如下模型: C . 4 . 1 网络模型: a ) 交流线路:采用 二型回路; b ) H V D C直流输电 线模型:应根据仿真要求建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模型。稳态模型只计及换 流器与控制系统的稳态特性,能模拟不同运行方式、控制模式下的运行状况; 。 ) 变压器模型:据需要采用TE型等值电路、T型等值电路或r型等值电路; d ) 电抗器模型:用一接地支路来模拟,其电抗值为正值; e ) 电容器模型:用一接地支路来模拟,其电抗值为负值; f ) 断路器模型:线路断路器、变压器断路器、发电机断路器、负荷断路器、母线或旁路断路器等; g )隔离开关模型: 母线隔离开关,线路隔离开关,

44、旁路隔离开关等; h )接地设备模型:断路器母线侧接地设备,断路器线路侧接地设备,线路接地设备,中性点接地 设备,母线接地设备等; i ) 网络拓扑模型:可以根据各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实际开合状态来判断各母线与线路的联通状 况,提供潮流计算所需的网络结构。 C . 4 . 2 电源模型: 发电机模型:提供从经典模型到五阶P a r k方程描述的发电机模型供用户选择。 C. 4 . 3 负荷模型:能反映电压和频率变化时对负荷的影响。 DL / T 1 0 2 3 一 2 0 0 6 附录D ( 规范性附录) 变电站仿真机应用资料要求 D. 1 教练员资料 教练员资料应充分满足教练员理解和掌握仿真机

45、的仿真功能和各种培训功能的使用。 1 仿真机用户手册。 仿真机用户手册应包括: a ) 仿真机概述; b )仿真变电站的主接线,一、二次设备配置等基本情况介绍; c ) 仿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介绍; d ) 仿真相关电网介绍; e ) 仿真变电站一次设备操作使用说明; f )仿真变电站二次设备操作使用说明; 9 )变电 站自 动化系统操作使用说明。 2 教练员手册。 教练员手册应包括: a )仿真机软硬件系统及功能的总体概述; b ) 仿真机系统配置和运行管理; c )教练员台各种功能使用说明; d ) 仿真机故障和异常的处理方法。 D . 2 软件资料 软件资料应满足用户软件技术人员对仿真机进

46、行软件维护和修改的需要。 D . 2 . 1 计算机厂家随机软件手册。 提供完整的相关软件手册。 D . 2 . 2 仿真机软件维护参考手册: a ) 软件系统配置说明书; b )仿真开发支撑系统说明书; c ) 建模环境及流程说明书。 D . 3 硬件资料 硬件资料应充分满足硬件维护人员维护、修改、查找硬件故障的需要。由于硬件配置方案存在较大 差别,凡方案涉及下列资料内容的,应按以下要求提供: D . 3 . 1 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料: a )计算机厂家随机硬件资料; b ) 网络连接图。 D. 3 . 2 计算机外围设备手册及使用说明书 ( 如打印机、投影仪等) 。 D . 3 . 3 I

47、/ O接口 系统硬件资料: a )接口系统布置图; b ) U O接口输入/ 输出清单。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D. 3 . 4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D. 3 . 5 D. 3 . 6 a ) b ) c ) d ) e ) D. 3 . 7 D. 3 . 8 D. 3 . 9 D. 3 . 1 0 盘台硬件资料: 盘面布置图; 盘台仪表清册; 盘台操作设备清册; 盘台指示设备清册; 盘台接线图; 端子排标识清单; 直流电源设备说明书; 直流电源系统接线图。 硬件系统诊断软件应用说明书。 配电系统资料: 控制室电源接线图; 配电柜布置及接线图; 控制室电源设备规范及材料清单; U P S说明书; 控制室电源布线图。 环境仿真设备资料。 备品备件清单。 维修工具清单。 硬件设备交付清单。 DL / T 1 0 2 3一 2 0 0 6 附录E ( 规范性附录) 变电站仿真机开发资料要求 E . 1 基本要求 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变电站仿真机,其建设所需要的资料有所不同,其资料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 不同,但基本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变电站资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资料、电网资料。对于常规变电站 仿真机,则不需要考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资料。 变电站资料 E. 2 . 2 E. 2 . 3 一次设备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