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5472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电力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F20 备案号 :7 8 0 0 -2 0 0 0 1 3 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7 4 0 一 2 0 0 0 e q v I E C 6 1 2 4 3 - 1 : 1 9 9 3 电 容 型 验 电 器 C a p a c i t i v e t y p e v o l t a g e d e t e c t o r s 2 叩0 一1 1 一 0 3发布 2 0 0 1 一 0 1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 布 DL 74 . 卜一2侧刃 前言 本标准的 5 . 1 , 5 . 2 , 5 . 3 , 6 . 2 ,

2、6 . 3为强制性的,其余条文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 力工业部综科教 1 9 9 8 2 8 号文下达的 任务制订的。 本标准等效采用 I E C 6 1 2 4 3 -1( 电容型验电器标准,并参照 ( B 1 3 3 9 8 -1 9 9 2 带电作业用绝缘杆 通用技术条件和 D I A 0 8 -1 9 9 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标准而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和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北京供电局、无锡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毅、丁荣、高迎君、翁旭、高建新、易辉、张丽华

3、。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DL 74 0- 2 00 0 I E C 前言 1 . I E C 关于技术问 题的正 式决议和 决定是由对其感兴趣的各国委员会提出而由 技术委员会准备的, 将尽可能表达国际上对所涉及的问题的一致意见。 2 . 这些决议或决定在国 际上推荐使用, 并能为各国家 委员会所接受。 3为 促进国际性合作, I E C 推荐版本与对应的国家标准之间的 任何分歧,应尽可能在后者中详细 地加以说明。 这些 标准由I E C 7 8 带电 作业工具技术委 员会准备, 本标准的版本以表中的文件为基础。 一 一止 AA 簇 O40UN . 二 C类 : 适用

4、于一定额定电压范围,但其范围较宽的验电器 当呱 .二3 U N 二时, 起动电 压 U sl 应满足以 下关系式 0 . 10U 卜, 毛 U ,蕊0 . 45 U N . 二 。 类: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 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 Ust值,并 作出在特 定场合应用的 说明。 5 . 2 . 1 . 2 验电器的起动电 压设定后, 用户不能随 便调整。 5 . 2 . 1 . 3 当验电器直接连接带电设备时, 验电 器应可连续显示。 5 . 2 . 1 . 4 当按照说明书使用验电器时, 邻近的带电部件或接地部件的存在不应影响验电器指示的正确性。 验电器在被测设备仅带有干扰电压时, 不应发出有

5、电信号, 干扰电场的存在不应影响显示的正确性。 5 . 2.2 清晰可辨 性 在正常的光照和背景噪声下,验电器在达到起动电压后应给出清晰易辨的显示。 5 . 2 . 2 . 1 视觉指 示 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 验电 器的 光显示信 号对于 正常操作者应是清晰可见的。 5 . 2 . 2 . 2 听觉指示 在正常的背景噪声下, 验电 器的 声音信号 对处于 正常 操作位 置的人员, 应是清晰可闻的。 5 . 2 . 3 指示器与 温度的 关系 验电器 按其使用的环境温度, 可分成三类: 低温型、常温型、 高温型。 各类验电器应在表1 相对应的温度范围内 正常工作, 在该气候条件范围内, 起动电

6、压的 变化不应超 过本标准6 . 1 . 1 规定气候条件下起动电压值的士 10%。 5 . 2 . 4频率响应 在额定频率变化土3 %的范围内验电器应能给出正确指示。 5 2 . 5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应小于 1 阮 5 . 2 . 6 内装电源耗尽指示 表 1 按气候分类 电源耗尽时应给出电源耗尽的显示或自动关 机。带有自检元件的验电器,可通过自检来判定电 源是否耗尽。 5 . 2.7 自 检元件 自 检元件无论是内装的还是外附的, 均应能检 测指示器的所有电路,包括电源和指示功能。如果 气候类型 气候条件范围 ( 操作和贮存) 温度 湿度 % 旧 氏 温型 ( D)一扔 一十5 52 0

7、一9 6 ,含 温型 ( c ) 一 一 2 5 一 + 5 5 一2 0 一 9 6 高温型 ( G ) 一 1 一 5 一+ 为 1 2一9 6 不能检测所有的电 路, 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清楚地申明, 并应保证这些未被自 检的电 路是高度可靠的。 表 2 绝缘 件 的 最 小 长度 最小有效绝缘 长度 LI n l l】 1 最小手柄 长度 L Z 】 I U】 1 接触电极最大裸 露长度L。 】 1】nl 额定电压 饰 卜 V 最小有效绝缘 长度Ll n皿】 1 最小手柄 长度 L Z n”1 】 接触电极最大裸 露长度L。 1 和 】 】 侧沙吧 口二曰 N k V l 0700一1 1

8、 5一4 0一1 1 0一13001 1 5闷 旧0 3 5一叭洲 1 1 5一8n2 2 0一2100一1 1 5 一月旧0 6 31 【 nll1 1 53 叨!330!3 2 洲 】1 1 5扔 O 注: 1 .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 压范围的 验电器, 其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由U N .,确定。 2 .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 验电 器, 其接触电极最大裸露长度由饰.二确定。 Di7创卜-2 00 0 5 . 2 . 8 对直流电压无响应 验电 器在直流电压下应无指示信号或只有瞬间的信号。 5 . 2 . , 额定工作时间 验电 器应能 在额定电压下, 连续无故障地工作5 m i n 以 上

9、。 5 . 3 电气绝缘要求 5 . 3 . 1 绝缘件的材料及尺寸要求 绝缘操作杆的 材料性能应符合G B 1 3 3 9 8 的 要求, 长度尺寸应符合表2 的 要求。参照图t o 5 . 3 . 2 防短接性能 验电 器在正常 操作时, 如同时触及带电和接地部件, 验电 器不应闪络和 击穿。 5 . 3 . 3 耐电火花性能 验电 器在正常验电时, 不应由于电火花的作用致使显示器毁坏或停止工作。 5 . 3 . 4 泄漏电流 通 过 绝 缘 补的 泄 漏 电 流 不 应 大 于0 . 5 m A o 5 . 4 机械强度要求 5 . 4 . 1 握着力和弯曲 度 江 士 二一仁 全 直七

10、短 岁 兰 钩 o(b) 图 1 验电器 ( a )包含绝缘杆的单件式验电器;( b 可组装绝缘杆的分离式验电器 1 一指示器 ( 任何类型); 2 一限度标志; 3 一绝缘件; 4 一护手;5 一手柄; 6 一接触电极延长段;7 一接触 电 极; 8 一连接器;h , 护手的高度; L 2 一手柄长度; L , 一绝缘件的长度; L e接触电极的延长段的 长度; L一验电器的总长度; A,一插人深度 ( 长度) 握着力不应超过 2 0 0 N。应尽量减小验电器自重造成的弯曲,在水平状态下测得的弯曲度不应超过 整体长度的1 0 %. 验电器的质量应减少到最小且具有所需的性能要求。 5 . 4

11、. 2 抗跌落性 验电器自l m的高度跌落在坚硬的地面上时,结构不应有损坏并应保持原有的功能和性能。 5 . 4 . 3 抗冲击性 指示器应具有抗冲击性能。 5 . 4 . 4 护手 护手直径应比绝缘杆直径大 4 0 m m,护手厚度最小为 2 0 m mo 6试验 6. 1概述 DL 7 40- 2 00 0 试验应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装 配完整的验电器上进行, 必要时包括加长接触电极。 6 . 1 . 1 气象条件 险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以下气象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为1 0 - 4 0 1 ; ; 相对湿度为4 5 9 6 - 7 5 %; 气压为 8 5 k P a -1 0 6 k

12、P a . 在进行试验之前,验电器应在上述气象条件下置放至少 4 h以上。 6 . 1 . 2湿试验 在进行电气试验之前, 每个试品 应用三氟三氯乙 烷清洁, 然后在空 气中干 燥 巧 m i n . 湿 试验所用水的平均电阻率为l 0 0 S Z m士 1 5 S 1 m; 平均淋雨率为1 . O m m / m i n -1 . 5 r n m / m i n . 6 . 1 . 3 试验方法 试 验用交流电源及测量装置应符合G B / 1 1 6 9 2 7 . 1 的有关规定。 最高的电压值应在加压开始后 l O s -2 0 。 内达到。 除特殊规定外 所有测试值允许士3 %的波动。

13、 验电器的各项试验应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雨雪型验电 器应增加淋雨试验。 如果验电器适用于一定的电压范围,对应于此电压范围的所有试验都应进行。试验电压应根据气象 条件进行校正。 6 . 2 功能试验 6 . 2 . 1 起动电压试验 6 . 2 . 1 . 1 试验布置 验电器的 试验布置见图2 .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 压范围的验电 器, 试验布置应对应于最高额定电压 ( U N 二) , 试验应在防 外界 电磁干扰的试验室里进行。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中不应放置任何其他物体。 当U N 3 5 k V , 此空间 范围为2 m以上。 试验回路连接如图3所示。 试验时,验电器的接触电极与试验电极相

14、接触,指示器近似地位于环形电极的中心线上 ( 水平轴 上 ) 。 试验电极的中心线与环形电极间的水平距离见表 3 . 表 3 电极间隔距离 ( 水平距离) UN k Va , 一 一 理O mm一 一 U N ,a .m ma o 1 01 0 0 3 0 0一 6 3 -1 1 0 6 5 01 仪0 3 54 3 0 3 0 0一一 8 5 01 0 0 0 注 : La 。 为带加长接触电 极的 验电器 ( 多用于变电所)的试验电 极与环形电 极之间的距离。 2 . a 。 为不带加长接触电极的验电器 ( 多用于线路)的试验电极与环形电极之间的距离。 6 . 2 . 1 . 2 起动电压

15、的测量 试验电极和环形电极的连接见图3 ( a ) . DL 7 引卜ee创叹娜 勺-!击造一. , 门 曰奋昌 .呢争 卜颐 .50卜 卜丁卜 一一 U Nk V 电极间隔距离 口 亡 n U m Hmm 1 一一L 上 一 , 引 外真份 O Dmm代 最 1OJ;dlmm 孟 051 0 04 3 0 1 5 0 05 5 06 0 6 6一1 1 0 2 2 0 - 3 3 0会 55 3 2 5 0 01 0 5 01 0 0 门口 .峨 极 。业韭 。.妇琴巨 试 验 电 U Nk V 电极间隔距离 a o mm Hmm 1_ _ 一 球直径 似 mnl军 1 03 5 3 1 5

16、 ( 旧5 5 06 0 6 6- - 1 1 0 2 2 0-33 0 1 1 洲 ) 02 5 001 0 5 01 0 0 一p ( b 图2 检测验电器功能的试验布置 ( b ) 巍 黯 , c 髯黯鑫 图3 功能检测的电路连接 ( a )起动电压的侧量;( b )同相干扰电场影响; ( c )反相干扰电场的影响 逐渐升高 试验电极上的电压,当 “ 电 压存在”的 指示信号出现时测量起动电压。 如果测出的 起动电压值在4 . 2 . 1 规定的 范围内, 认为 测试通过。 6 . 2 . 2 抗干扰性试验 试验布置与 6 . 2 . 1 相同。 6 . 2 . 2 . 1 同相干扰电场

17、的影响 试验回路图参照图3 ( b ) . 试验电 压应为 额定班压的0 . 4 倍或0 . 4 5 倍,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验电器,应按最高和最低 电压的 0 . 4 倍或 0 . 4 5倍进行试验。 如果验电器指示 “ 电压存在” ,则试验通过。 6 . 2 . 2 . 2 反相干扰电场的影响 试验回路按图3 ( c )所示连接。 试验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0 . 6 倍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验电器,应按最高电压的0 . 6倍进行 试验。如果 “ 电压存在”的显示不出现,则认为试验通过。 6 . 2 . 3 光显示信号的清晰可辨性试验 试验布置如图 4 所示。 DL 7 4C 卜-

18、 2口0 0 前挡 板 d , ( 大 值 1 0 0 0 ) 前 母排 母排截面6 0 x1 0 图 7 式 中 用于测试短路保护的母排试验布置 ( a )验电器位置的例子;( b )母排的 布置尺寸;( c )电路连接 电压。 在正负极性的直流电压下各进行一次试验。 如无 LO S 以上的连续显示信号出现,可认为试验通 过 。 6 . 2 . 1 0 额定电压试验 在 验电 器的接触电 极上施加额定电压并保持5 m i n , 如在该段时间内 显示器能正常工作且显示信号没有间断, 可认为试验通过。 6 . 3 电气试验 6 . 3 . 1 绝缘材料试验 绝缘杆的 材料性能试验应按G B 1

19、 3 3 9 8 -1 9 9 2 附录A 的要求进行。 6 . 3 . 2 工频耐压试验 绝缘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G B 1 3 3 9 8 第4 . 1 . 2 条的要 求,试验电压加在护手和限度标志间,对分体组装式验 电器,试验时可将指示器卸下,试验布置及试验方法见 G B 1 3 3 9 8第 5 . 2 . 2条。 6 . 3 . 3 防短路性能试验 6 . 3 . 3 . 1 非雨雪型验电器 试验电 压施加在图7 中 所示的 母线排上。 与额定电 压相对应的d l 的 尺寸, 见表4 , 心 的 尺寸 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d 2 = A , + d , + 2 0 0 ( d 2 ,

20、A , , d , 的 单位为二 ) A, 绝缘杆上的限 度标志至接触电极顶端的距离, 如图1 所示。 表4 防短路试验的窄点间隔 U N k V d, 窄点距禽非雨雪型 nU n d3 窄点距离雨雪型 】. 皿 n 备注 6 - 1 06 01 5 0 适用于所有系统的验电器 3 51 8 03 2 5 6 33 3 07 0 0 1 1 06 5 01 1 0 0 2 2 01 5 0 01 8 5 0 适用于接地故障系数1 . 4 的系统 33 01 9 1 M 2 5 0 0 试验电压为 1 . 2 倍额定电压。 对用于接地故障系统1 . 4的 HO W 以上系统的验电器,试验电压为

21、0 . 8 倍额定电压。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 验电 器, 则按最低和最高额定电压进行试验, 加压时, 后母排接高压, 前母排接地。 在窄点d , 处。 验电 器的接触电 极顶端紧触后母排, 相应部分搁放在前母排上,然后在保持接触电 极与后 母排接触的情况下, 将验电器由 狭处旋转到宽处 见图 7 ( a ) , 位置1 0 将验电器再次放置在窄处母排上,其接触电极顶端置于后母排上 ,相应部分搁放在前母排上,然后 DL 7 40 - 2侧刃 、 原地旋转式地逐渐向前推进, 直到限 度标志到达后母排处为 止 ( 见图7 , 位置2 ) 。 若整个过程中 没发生击穿,可认为试 验通过。 6 .

22、 3 . 3 . 2 雨雪型验电器 ( 1 ) 试验布置。如图8 所示。 在验电 器的 接触电极侧及 距该处为d 3 的手柄侧, 各用一宽为2 0 r n m的带状电 极缠绕 在绝级杆上。d 3 的尺 寸见表4 0 各导电带状电极用一外径最小为2 0 0 m m ,截面直径最 小为3 0 rn m的同 心环屏蔽,该同心环与带状电极相接, 在接 触电极侧的带状电极上施加交流电 压, 手柄侧的 带状电极接 地。 淋雨条件参照6 . 1 . 2 0 垂 直面 二 “ 、 4 5 , r|沪丫L 盆 雨 降 带 状 电姗 图8 户外型验电器的短路保护试验布置 验电器与垂直面成2 0 “ 士 5 0 倾

23、角放置, 接触电 极向下, 雨水以与垂直面成4 5 。 的角度降 下 ( 也就是与 验电器的夹角约为6 5 0 ) ,见图8 , 试验段内的 淋雨应力求均匀。 ( 2 )试验方法。先对验电器淋雨 3 tn i n ,然后在 l m i n内旋转 1 8 0 0 ,让接触电极朝上,再淋雨 2 mi n o 在淋雨状态下施加试验电 压并持续 l m in o 试验电 压为1 . 2 倍额定电 压,对于 在接地故障系数 1 . 4 的H O W 及以上系统中 使用的验电 器, 试 验电压为0 . 8 倍额定电压。 对于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验电器,应取以下试验电压: 如果上限电压不超过下限电压的2 倍

24、 ,取上限和下限电压进行试验。 如果上限电 压超过下限电压的2 倍, 取最高、中间和最低电压进行试验。 每对一段绝缘杆试验完毕后,带状电 极向握手部分移一段距离,但两电 极间总应保持同样的距离 d 3 , 且各试 验段间应重叠5 0 %. 逐段移动进行试验, 直到接地带状电 极与 接触电 极的距离为d 4 为止 d 4=Al +d 3 全部试验完成后,如果无击穿现象发生,可认为试验通过。 对于无加长接触电 极的 验电 器, 且A; 小于d 3 时, 试验只在与接触电 极距离为d 3 处进行, 但需增 做指示器外壳的绝缘试验q 6 . 3 . 4 抗电火花试验 仍采用图7 所示的 试验装置, 试

25、验电 压为1 . 2 倍额定电压, 后母排接高压, 前母排接地。 验电器置 于前母排上, 接触电 极渐渐接近后母排, 直至出现最大连续电 火花, 在此位置保持l m in 。 接触电极与 后母排保持连接, 显示器渐渐接近前母排直到出现最大电火花, 在此位置保持l m i n o 若试验中验电器无损坏,则试验通过。 6 . 3 . 5 泄漏电流试验 6 . 3 . 5 . 1 非雨雪型验电器的试验 用两个宽约2 0 m m的 带状电 极缠绕在验电 器的绝 缘杆上, 一个导电极在紧靠护手的 接触电 极侧,另 一个紧靠限度标志的手柄侧。 限度标志处的带状电极由一个同轴环屏蔽,环的外直径不少于 2 0

26、 0 n u n ,环的截面直径不少于 3 0 m m, 限度标志处的带状电 极连接到高压电 源上, 护手处的带状电极通过一个电流表与地相接, 试验 电压为 1 . 2倍额定电压。 对于仅用于接地故障系数1 . 4的 HO W 及以上系统的验电器,试验电压为 0 . s 倍额定电压,对于 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 验电 器, 按最高 额定电压进行 试验。 试验电压施加 l mi n 后测量泄漏电流。 DL 7 41 卜-2 00 0 如果泄漏电流不超过 0 . 5 mA,可认为试验通过。 6 . 3 . 5 . 2 雨雪型验电器的试验 淋雨条件参照 6 . 1 . 2 中的要求。 验电器与 垂直面

27、成2 0 + 5 0 的倾角, 接触电 极向下, 雨与垂直面成4 5 0 角 ( 也就是与 验电器的 夹角约 为6 5 0 ) , 见图8 , 被试段部分的降雨应尽可能保持均匀。 验电器应被淋湿 1 5 mi n ,然后在 l m i n内旋转 1 8 0 . 以使接触电极朝上,再继续淋雨 3 m i n o 在保持淋 雨的 状态下, 施加试验电压l m in 后测量泄漏电流。 验电 器在l m i n 内 被旋转回 初始位置 ( 也就是接触电极向下) , 继续淋湿3 m i n o 在淋雨状态下, 施加试验电 压l m i n 后测量 泄漏电流。 如果测得的最大泄漏电流不超过0 . 5 m

28、A,可认为测试通过。 6 . 3 . 6 验电器的指示器外壳绝缘试验 试验只对验电器加长接触电极与指示器总长之和大 于或等于7 0 m m的验电器进行。试验布置如图9 所示 。 亡 ZIe Ic u 图9 指示器外壳的绝缘强度的试验布置 交流试验电压施加在接触电极和导电带状电极间。 带状电 极宽约2 0 m m , 放置于图中。 1 处, 图中e 。 二 e t = e 2 =. . . = 5 0 m m , L表示有外绝缘层的加长接 触电极和指示器的总长度, 不包含裸露 的金属端头。 当距离L = e m , 仅只进行一次试验, 耐压持续l m i n o 根据验电器的 长度, 首次试验在

29、距离 ,ri = 7 0 二 段进行, 试验电 压为l O k V均方根值。 接着在。 o . 。 , ,e 2 , , 。 。 位置进行, 每次较前次 增加5 k V电 压。 例如: 在位置。 。 处 试验电压二 1 5 k V 在 位置 , 处试验电压= 2 0 k V 在 位置e : 处 试验电压二 2 5 k V 在位置。 。 处 试验电压= 1 0 + ( n + 1 ) 5 k V 最高试验电 压限 于 1 . 2 倍额定电 压, 当试验电压到达此值后不再增加。 作为附加试验,每两个相邻的带状电极之间施加 AV的试验电压。 如果试验电压无闪络发生,可认为试验通过。 6 . 4 机械

30、试验 6 . 4 . 1 外观及结构尺寸检查 6 . 4 . 1 . 1 外观检查 验电 器各部分的联接应牢固、 可靠, 指示器应密封完好, 表面应光滑、 平整, 指示器上的标志应完整。 绝缘杆内 外表面应清洁、 光滑, 无划痕及硬伤, 对照使用说明书检查验电器是否符合说明书中的 要求。 DI , 7 40 - 20 C 旧 6 . 4 . 1 . 2尺寸检查 检验验电器结构尺寸是否符合 4 . 4 . 2的要求。 6 . 4 . 2 握着力和弯曲度试验 用二个支撑架将验电 器置于 水平位置,前 支撑架置于离护环5 0 mm 的 握柄上, 后支撑架置于距手柄 末端5 0 mm处,两支撑架之间的

31、距离不应超过 l 0 0 0 nn m ( 见图 1 0 ) . 图 1 0 握着力测试 验电 器为组装式验电器时, 前端支撑架置于离 连 接件为L 1 + 5 0 mm 处,L 1 为绝缘杆的长度,后 支撑架置于距手柄末端 5 0 n u n 处,两支撑点的距离 不应超过 l 0 0 0 mm ,其试验布置见图 1 0 0 在 上述布置下, 在前支撑架处测得的握着力, 不应超过2 0 0 N.验电器由于自重而引起的弯曲,不 应 超过整体总长的1 0 %一1 5 9 6 , 其中总长小于5 m 绝缘杆的弯曲度不应超过整件总长度的 1 0 9 6 ;总长 5 m以上的绝缘杆的弯曲度不应超过整体总

32、长度的 巧%。 6 . 4 . 3 抗跌落试验 试验地面应为混凝土或钢板。试验平面应是光滑、坚硬和不易弯曲的。 试验自由 跌落高度为l m o 验电器应在水平位置和垂直 位置各跌落一 次, 成垂直 状态跌落时, 接 触电极应朝下。 如果验电器不出现机械性损坏,并保持其绝缘特性和验电功能,可认为试验通过。 6 . 4 . 4 抗冲 击性试验 冲击试验主要是考核指示器在遭受连续冲击后的结构可靠性。 试验方法参照附录 B 。对指示器的最易碎区域施加 5次冲击 ,同一位置只施加一次冲击。 如果验电器不出现机械性损坏,并保持其绝缘特性和验电功能,可认为试验通过。 6 . 4 . 5 气候环境试验 将指示

33、器及加长接触电 极放人人工气候室,气 候室的温度从环境温度降到与该验电器类型相对 应所需的低温, 也可将验电 器直 接放人已降到 所需温度的气 候室, 保持低温2 h o 然后从气候室中 取出 试品, 常温下放置巧 。、 将试品再次放人气候室,其温度以2 K / h 的速度增加,直到达到与验电器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最高温 ( 见表 1 ) ,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 0 %士 5 % 0 在此高温下保持 3 h ,在后 1 . 5 h相对湿度增为 9 60 0 将试品再移至室温下保持 2 h o 在试品从气候室中移出后,应在 5 min内进行试 验,允许对外部进行清揩,起动电压的测量应分别在 图1 1

34、中打 x 号的时刻进行,整个试验进行三次循环。 如果测得的起动电压的变化值不超过 6 . 2 . 1中所 测起动电压的+1 0 %,可认为测试通过。 6 . 4 . 6 标志的 耐久性试验 用沾水的布条在标志上持续擦 l m i n ,再用沾三氟 三氯乙烷 ( C F 2 C I C F C I2 )的 布条持续摩 擦 l m i n o 湿 度 5 0 / 0 湿度 9 6 1 % X 测 量 点 图 1 1 抗气候试验循环的曲线 如果标志仍然是清晰可读,标志没脱落,字迹不模糊,可认为试验通过。 7 检验规则 . 1 型式试验 DL 7 40 - 200 0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试验。

35、a )新产品投产前的定型鉴定。 b )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进时。 c )国家质检机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时。 型式检验所需的验电器数目不少于 3 个,每项试验均应在三个试品上进行,如试验中有一个以上的 试品没通过试验,则判定试验失败。如仅有一件试品不通过,允许再取三个验电器,重新进行试验,如 仍有一件没通过, 则判定该验电器不合格, 如三件试品全部通过试验, 则判定该验电 器合格。 型式试验项 目如附录A所示。 表5 抽样检验的抽样方案及判别规则 产品 数 量 抽 样 数 量试 验 通 讨的 不 合 格 品 允 许 教 试 脸 不 涌 讨 的 不 合 格 品介 许 教 不5 轰 一 5

36、01 20 0 一 卡 52 0 7 . 2 出厂试验 出厂检验项目如附录A所示, 7 . 3 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项目如附录A所示, 生产厂可根据用户要求,双方协商后适当增加检验项目。 抽样检验的样品数,接收或拒收的标准见表S o 8 标志、包装、贮存及运输 8 . 1 使用说明书的 要求 出 厂产品应附有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包括:类型说明、检 查说明、 维护、保管、 运输、 组装、 功能测试和使用。 8 . 2 标志 验电器上应有下列内容的标志: 标志符号见附录G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 额定频率 ( 或频率范围) ; 生产厂名和商标; 出厂编号; 生产年份; 适用气候类型:D ( 低

37、温型) 、C ( 常温型) 、G ( 高温型) ; 检验 日期。 产品标志的字体大小不应小于5号字,标志应具有持久性。 8 . 3 包装 验电器的包装箱 ( 袋)上应注明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每只验电器应附有产 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8 . 4 运输和贮存 验电器批量运输时应采用木质包装箱或硬纸外壳箱 ,包装的标志应清楚整齐,并注明 “ 切勿淋雨” 、 “ 切勿受潮” 、“ 小b轻放” 、“ 避免重压”等标志。 验电器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晒和无腐蚀、有害物质的场所保存。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试 验 类型 及 项 目 试验类型及项目见表A1 : 表 A 1 各

38、种试验项 目的选择 序号 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抽样试验 16.4. 1 外观尺寸及结构检查 甲甲 26.4.6标志的耐久性试验 丫 侧 36 . 4 . 2 握着力和弯曲度试验 了 丫 4 6 . 4 . 3 抗跌落试验 训 丫 5 6 . 4 . 4 抗冲击试验 甲 侧 6 6 . 4 . 5 气候环境试验 了 7 6 . 2 . 1 起动电压试验 训甲 86 . 3 . 1 绝缘材料试验 丫丫 96 . 3 . 2工频耐压试验 丫 丫 1 06 . 3 . 3防短路性能试验 了 了 1 16 . 3 . 4 抗电火花试验 丫 丫 1 2 6 . 35泄漏电流试验 侧 1 36 . 2

39、. 9对直流电压无响应试验 丫 1 4 6 . 2 . 1 0额定电压试验 侧 丫 1 56 . 2 . 8自检试验 丫 1 66 . 2 . 7 指示器内装电源的相关性试验 丫 1 76 . 2 . 6响应时间试验 丫 1 86 . 2 . 5 频率响应试验 丫 1 96 . 2 . 4 声音指示信号的清晰可辨性试验 侧 2 0 6 . 2 . 3 光显示信号的清晰可辨性试验 训 侧 2 1 6 . 2 . 2 抗干扰性试验 丫 训 2 26 . 3 . 6 指示器外壳的绝缘性能试验 丫 丫 注:“ v”表示必须做的试验项目,“ 一”表示不做的试验项目。 附录 B ( 标准的附录) 机 械

40、冲 击 测 试 摆锤法: 冲击测试采用摆锤法。摆锤固定在一个摆动臂的末端,可绕着一水平轴旋转 ( 见图B 1 ) 。锤子由于 重力的作用而在垂直平面内摆动。 锤子的臂是一根外径为 9 m m、内径为 8 二的钢管,顶部是一个有摆动轴的设备,它可以调整撞 击,摆锤的轴线总是与刚性框架的 支撑面 相垂直;一个1 . 5 吨的小锤固定在其底部, 且有l m的旋转半 径,当锤子从高处下落时,产生冲击力。 验电器的指示器应固定在刚性框架上 见图B I ( . ) I o 摆锤尺寸见图B l ( c )和图B l ( d ) o 一摆动 轴 钢 管外 0 9 内沪 吕 卜高度 图B l 冲击试验摆锤法 ( a )侧视图;( b 正视图;( c )锤子装配详图;( d )摆锤尺寸 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标志符号 标志符号见图 C L 卜 一王一 图c l 标志符号 z 一可以是1 6 . 2 5 -或4 0 - z。 一线条的最小宽度为1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