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5477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DL / T 8 3 4一2 0 0 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水和冷蒸汽对汽轮机造成损坏,提高运行安全、可靠性所涉及的设备和系统的 设计、安装、监测、试验及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汽轮机。 2 总则 2 . , 本标准建议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用于防止水和冷蒸汽对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造成的损坏。 2 . 2 为防止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对设备造成损坏,有关制造厂、电力设计院、安装调试和运行部门, 在对新装机组进行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时,建议按照本标准的要求执行:对己投运的机组进行防进 水系统改造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如制造厂另有要求, 应按制造厂的 规定执行; 对未涉及的 系统和 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本标准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 . 3 本标准中提出的运行建议是按照一般要求提出的。对不同机组,由于容量、结构、设备及系统的 设计与布置、自动化程度以及运行方式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规程,指导运行人员处理机组 正常启、停、稳定运行、负荷变动、锅炉灭火、汽轮机甩负荷和进水等情况。这些规定应包括有出现 如高水位报警,金属 温度急剧下降或蒸汽管道 振动等征兆时必须采取的 措施。 2 . 4 本标准建议的措施,涉及以下与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有关的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安装、监测、试 验及运行维修,这些

3、系统和设备包括: a )锅炉; b ) 过热蒸汽和再热蒸 汽的减温喷水装置: c )启动旁路系统、管道及疏水; d ) 主蒸汽系统、管 道及疏水; e )再热蒸汽 ( 冷、热段)管道及其疏水: f )汽轮机本体疏水; B )抽汽管道及其疏水; h )回热水加热器与除氧器; i ) 汽轮机汽封系统、管道及疏水装置; .l ) 锅炉给水泵汽轮机: k )疏水管、疏水联箱、疏水扩容器。 与汽轮机连通的任何接口,都可能由于连结设备、系统本身聚积的凝结水或外来水源的泄漏,造 成汽轮机进水或冷蒸汽。 3 设计、 施工、运行准则 3 . 1 设计准则 3 . 1 . 1 汽轮机及汽、水系统的设计、控制和运行

4、均应考虑对汽轮机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运行时,可能 造成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的系统和汽轮机本体的不正常积水。 DL I T 8 3 4 一2 0 0 3 3 . 1 . 2 机组应有完善的进水检测,检测装置应能通过温度或水位及其他检测方法,检测出 汽轮机内部 和外部的积水,特别是能及早检测和判断出可能进入汽缸的外部积水。 3 . 1 . 3 机组具有完善的疏水排放系统,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不仅能将储存在汽轮机和管道内的所有 疏水排除, 而且当发现不正常的积水时,能采用手动或最好采用自 动控制方式将 其隔离并排出。 3 . 1 . 4 为防止疏水阀的内漏而造成工质损失和减少设备的检修维护量,汽、水管

5、道的设计布置及走向 应综合考虑疏水点的设置,合理简化疏水系统。 3 . 1 . 5 机组具有完善的防进水保护系统, 对特别危险的水源,该处设备或该设备的任何一套保护或系 统单独发生故障时 ( 包括失电、失气信号故障) ,不致引起汽轮机发生进水事故。 3 . 1 . 6 防进水和冷蒸汽保护应与整个电 厂的仪 表监视、报警和控制系统相结合, 满足以 下要求: a ) 对汽轮机启动、停机和各种不同 运行工况,从盘车到满负荷,均应考虑防进水保护; b )任何情况下,能够手动或 自动请求保护动作,并在动作后,可由人工解除; c )可为运行人员提供各系统及设备连续的状态显示和汽轮机金属温度记录; d )在

6、控制、 监测系统中装有计算机的机组,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对汽轮机及管道上、下 温差、疏水 管壁温度进行显示、记录和报警。 3 . 1 . 7 防进水和冷蒸汽保护的有关疏水阀操作、监视、报警部分,宜集中于一专用装置或计算机一部 分组件,装于集控室,以便操作监视,并提供这些保护系统进行定期试验的方法及条件。 3 . 1 . 8 本体和管道疏水的疏水阀 推荐采用动力操作方式, 根据运行工况的需要可自 动打开或关闭,也 能在控制室远方操作,并在便于操作与检修的位置设置一手动截止阀,以备动力阀故障时使用。 3 . 1 . 9 疏水排放系 统应有设计施工图,如小管径管道的布置只给出布置示意图,则应在图 中给出

7、详细 的技术要求。 3 . 1 . 1 0 工程竣工之后,应 按照实际疏水排放系统提交竣工图纸。 3 . 2 安装准则 3 . 2 . 1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电 力设计院和相关制造厂的设计图 纸及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装正确, 疏水畅通。在施工中,如由 于现场具体情况,疏水点及管道布置需 要改动时, 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在管道保温和整组启动前,应对所有有关的防进水装置、管道疏水逐一进行检查和调试,并做好记录。 3 . 2 . 2 疏水管道的安装,应保证在各种不同 工况下都有朝着终点方向 具有连续的疏水坡度, 不应有低 位点或比排出 端接口标高还要低的管段。如果为满足管道热补偿要求,需设置补偿

8、管段, 则该管段应 位于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有坡度的平面内。 3 . 2 . 3 疏水阀的布置安装位置宜相对集中、排列整齐,以便于操作和检修维护。 3 . 3 运行准则 3 . 3 . 1 电厂根据机组制造厂的 要求和防止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系统的设计、控制方式,针对本厂具体 机组不同工况下,可能发生的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事故编制和实施一套具体的运行规程。规程中包括 防止汽轮机进水和冷蒸汽的措施、操作要领及防进水和冷蒸汽保护装置的试验等有关规定,每当有报 誓或迹象表明汽轮机已发生进水或有进水危险时,运行人员应按规程的规定处理. 3 . 3 . 2 运行人员经过汽轮机防 进水和冷蒸汽事故的定期培训后

9、,能熟练掌 握疏水排放系统及有关保护、 信号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操作要领;能熟练掌握正常启动、停机、负荷变动工况下,出现锅炉灭火、 汽温下降、汽轮机跳闸、高水位报警、 金属 温度剧降、蒸汽管道突 然振动等征兆时必须正 确判断并采 取的措施。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人员禁止上岗。 3 . 3 . 3 疏水排放系统的所有管道和设备已安装好,管道已保温。防进水保护的仪器仪表、报警和控制 系统经可靠性检查验收后,才允许汽轮机进行启动和运行。如发现异常现象,禁止启动汽轮机。 3 . 3 . 4 汽轮机任何一对进水检测热电 偶指示上、下缸金属温差超过规程规定的限值时,应先进行超限 值报警,可维持机组运行,但要迅

10、速找出水源进行隔离和处理。如果金属温差继续超限,达到对应事 DL/ T8 3 4一2 0 0 3 故停机值,应立即停机。 3 . 3 . 5 一个与可能引起汽轮机进水的水源有关的保护设备出现故障时, 把该水源与汽轮机隔离,并按 失 去该保护设备后的要求调整机组的 运行工况,并通知热工人员及时处理。 3 . 3 . 6 运行中处于热备用的系统 ( 设备、 疏水管) 经手动 ( 或自 动)切换之后,由 于汽缸至隔离阀前 的管道形成死区,要求开启组合型式疏水装置的手动旁路阀,进行连续疏水,使该死区的管道不积聚 凝结水。开启旁路时,通过截止阀调整排出的蒸汽量,尽可能地减少热量损失. 3 . 3 .

11、7 动力疏水阀前或后安装有手动截止阀时, 手动截止阀处于全开状态。 机组正常运行时,如动 力疏水阀出现故障或泄漏,可关闭手动截止阀。机组运行工况变化时,可按规程要求对该阀进行操 作。 3 . 3 . 8 停机后,检查各减温水阀门 是否关闭严密, 有关防进水保护系统的 报替、信号不得解除。停机 备用期间,认真监视凝汽器、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水位、汽缸金属温度变化及盘车等运 行设备的运转情况。 3 . 3 . 9 锅炉 水压试验, 如汽轮机侧无截止门, 则汽轮机主汽门 前的 管道上应加装临时堵板。 锅炉上水 找漏或进行水压试验,一般在机组冷态下进行。如在热态下进行,必须对可能造成汽轮机进

12、水的系统 进行彻底隔离,并保证电动主闸门或自动主汽门及其旁路阀门是严密的情况下进行。 3 . 3 . 1 0 按照制造、设计单位提供的方法及条件以 及本标准的 要求,对保护系统、 设备、 信号等进行定 期的试验和检查。 4 设计导则 4 . 1 锅炉 4 . 1 . 1 对汽包式锅炉的汽包设置可靠的水位计, 在汽包出 现高水 位和超高水位时报警。 4 . 1 . 2 在汽包出 现高水位时,能自 动减少给水流量 ( 如改 变给水泵的出口 流量或关小给水调节阀) 。 4 . 1 . 3 直流锅炉的 汽水分离器后采用两 套独立的防止汽轮机进水的系统。 可采用下述自 动防止汽水分 离器的水进入主蒸汽管

13、道方法中的任何两种: a )当出现高水位时,自 动报替并依次自 动打开所有汽水分离器的 疏水,包括到凝汽器的疏水系统 ( 典型系统如图 1 、图2所示,图中的各图例见附录 A) : 图1 扩容箱/ 分离器的典型布1 DL/ T8 3 4一2 0 0 3 图2 扩容箱/ 分离器的典型布1 b ) 当检测到汽水分离器出 现超高水位时,自 动报警并关闭分离器到主蒸汽系统的 截止阀( 见图1 ) ; c )当分离器出现超高水位时, ,自动报普并使所有给水泵跳闸或关闭截止阀以自动切断所有进入 分离器的水源 ( 见图2 ) 0 4 . 2 过热燕汽和再热燕汽减温器 4 . 2 . 1 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

14、减温器建议采用图3 所示的喷水系统。 4 . 2 . 2 减温器喷水调节阀应串联装设一个动力操作截止阀,同调节阀连锁,当调节阀开启信号出现时, 截止阀自动打开,并作为开启调节阀的一个条件。喷水调节阀和截止阀构成防止喷水进入主蒸汽系统 或冷段再热汽管道的两套保护。如系统中还装有手动截止阀,机组运行时应保持常开。 4 .2 . 3 在喷水调节阀和截止阀 之间 装设手动疏水阀,用以定期检查截止阀 泄漏情况。 4 . 2 . 4 如图3所示流量测量设各,用于指示进入喷水减温器的喷水流量。 圈3 典型减温器喷水系统 4 . 2 . 5 当主燃料跳闸 装置动作或汽轮机跳闸时, 控制系统应超越所有的手动和自

15、 动设定值并自 动关闭 DL / T 8 3 4一2 0 0 3 喷水调节阀和截止阀。 4 . 2 . 6 当负荷低于预先给定的最小蒸汽负荷以 及未 给出要求调节阀喷水信号的任何时刻,截止阀自 动 关闭,同时调节阀也关闭。在确认喷水对降低蒸汽温度己基本无效时,不应使用喷水自动调节。 4 . 2 . 7 为防止突然大量进水,喷水调节阀的 控制系统应 有良 好的控制性能。 4 . 2 . 8 截止阀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设置旁路。 4 . 3 启动旁路系统 4 . 3 . 1 启动旁路系统蒸汽入口 尽量靠近汽轮机主汽门 前。 4 . 3 . 2 机组正常 运行,旁路门关闭后,阀门 前、 后管道均处于

16、热备用 状态。 4 . 3 . 3 采用两级串联的旁路系统,I级旁路后至再热冷段的管理要求尽量短,尽可能不设置最低点。 若有最低点,应在管道的最低点设有疏水。且 级旁路门后的管道处于凝汽器的 压力之下。因此, 需装 设一段垂直高度大约 2 3 0 m m,标称直径最小值为 D N1 5 0的连接管,以供重力疏水。该段连接管应将 D N 1 5 0 管缩小到 最小 值为D N 5 0 标称直径的 管子,不必安装任何阀门, 直接连接到凝汽器。 4 . 3 . 4 旁路减温水调节阀应串联装设一 个动力操作的 截止阀, 该阀能 严密关闭,以 防止调节阀泄漏 而且具有备用功能,以便当调节阀需要关闭,或失

17、灵时将喷水关断。 4 . 3 . 5 开启减温水调节阀的 控制系统应设计成不仅能防止管道超温, 而且能防 止突 然大 量进水。 4 . 3 . 6 减温水调节阀和截止阀之间装设手动疏水阀,作为定期检验截止阀泄漏情况的手段。 4 . 4 主蒸汽管道 4 . 4 . 1 锅炉出口到汽轮机主汽门之间的主蒸汽管道,每个最低点处均设置疏水点。为简化疏水系统, 在确定 最低点位置时, 尽量靠近汽轮机一端。 在每一根主蒸汽管进主汽门 前的低位点,均设有疏水点, 若主蒸汽主管 末端分支在主蒸汽管道最低点, 则此处应设疏水点。 4 . 4 . 2 在汽轮机主汽门 上安装阀 座前疏水管,以便在启动前清除积水。 4

18、 . 4 . 3 不设启动旁路的机组, 需根据主蒸汽管道的布置和机组不同状态下的 启动对主蒸汽参数和启动 时间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疏水管径。 4 . 4 . 4 设有启动旁路的机组,疏水管径的设计宜采用 DN 5 0 。左右主汽门前疏水、阀座前疏水可以分 别采用合并形式。 合并点 之前的疏水管道应尽可能使阻 力一致。 4 . 4 . 5 主蒸汽管道上每一疏水管均串联装设两个阀门,至少应有一个由主控制室内控制装置进行动力 操作, 另一个阀门 采用手动操作,正常情况下,该阀门 均通过闭锁或其他方法使其保持开启状态。另 外,在每一疏水管上, 设计一个疏水 温度测点。 4 . 4 . 6 主蒸汽管道 疏水

19、,不应与锅炉的任何疏水管或联箱连接。 4 . 5 冷段再热管 道 4 5 , , 大量的汽轮机进水事故是因冷段再热管道有水所致。在设计这部分管道疏水和防进水保护时, 应综合考虑由于再热减温器、 利用冷段再热管抽汽供加热器、I 级启动旁路的减温器出现故障而导致 发生汽轮机进水的可能性。 4 . 5 . 2 由 于再热减温器、加热器、I 级启动旁路的 减温器出现故障时来水量较大,设计一疏水系统能 完全排除从上述水源进入冷段再热管道的水量不切合实际。因此,建议设计一个系统,既能向运行人 员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发现有水和采取隔离措施,又能排放一定的疏水量。根据具体机组冷段再热 管道的布置以及现场施工条

20、件, 推荐采用以下两 种疏水方式: a ) 在 靠 近 汽 轮 机 高 压 缸 排 汽口 的 每 根 冷 段再 热蒸 汽 管 道 低 位 点 管 道 底 部 安 装一 个 疏 水 罐( 见图 4 ) a 如果在冷段再热蒸汽管上有一个最低点不靠近高压缸排汽口,且又在减温器或加热器抽汽管的上游部 位,在该低位点应增设一个疏水罐,以加强保护作用。 b ) 在靠近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口 附近,设计安装一个直径不少于D N 2 0 0 , 长度不小于1 5 0 0 m m的疏 水筒 ( 见图 5 ) ,既能发现有水,又能及时疏水,且简化了系统。可将高压缸排汽管逆 I F 门后疏水、 I DL/ T8 3

21、4一2 0 0 3 级旁路减温减压器后疏水、 抽汽管道隔离阀前 ( 如该段抽汽从高压缸排汽逆止门 后接出)疏水合并之 后从疏水筒底部疏入筒体内。另外,从排汽管逆止门 后垂直或水平管段上部引出 一根汽平衡管接在筒 体顶部。 筒体顶部安装标高应低于所有接入筒内 疏水在管道上的 接口 标高。 疏水筒采用启动和连续组合型式疏水装置,并在该筒底部和顶部安装一支壁温测点。 冷 段中 间 再热 普 州 L S I _ _ _ _ _ _ _ J Imx* - 司 尸_倒 一 巍 礁一: .1: 图4 典型的冷段再热管道疏水罐系 统 ,1111, 一 。 一 r_俪 ) -一 图5 冷段再热管道疏水筒系统 4

22、 . 5 . 3 疏水 罐 ( 筒) 排水管径设计, 应按满足排放再热减温器、I 级旁路减温器及加热器泄漏时三者 之中最大一个的来水量计算。 每个疏水罐 或疏水筒均采 用动力操作 疏水阀。 4 . 5 . 4 每一 疏水罐或疏水筒至少设有两个水位开关。 第一水位 ( 高水位) 使控制室高水位报警装置报 警。第二水位 ( 超高水位) 将全开疏水阀,并 使主 控制 室报警装置 报警,以表明此阀已 全开。 4 . 5 . 5 疏水阀的 控制应具备下列特征: a )超高水位和筒壁上下出 现温差,如温差大于2 0 时, 动力操作疏 水阀自 动打开; b ) 能在主控制室 远方手动操作开启或关闭 ,在超高

23、水位情况下能超越手动关闭位置而自 动开启: DL / T 8 3 4 一2 0 0 3 c )在主控制室内有阀门开、关或阀位指示。 4 . 5 . 6 当冷段再热管上装有通向汽轮机中压缸的冷却用蒸汽管时,这根管道不应从水平布置的管段或 管道的最低点接出。在冷却蒸汽管隔离阀前后或隔离阀前后最低点,分别设置启动和连续的组合形式 疏水装置。 4 . 5 . 7 为了监测积水,可以 在高压缸排汽口的冷段再热垂直管上与冷段再热管最低点,分别装设一支 热电 偶,根据 这两支热电 偶的温差来判断管道中是否 有水存在。 4 . 6 热段再热燕汽管遭 4 . 6 . 1 热段再热蒸汽管道及其有关设备的疏水系统

24、设计要点和主蒸汽管道疏水系统相同。 4 . 6 . 2 在汽轮机启动前, 热段再热管处在接近凝汽器的 压力之下。因 此, 装设一段垂直长度约3 0 0 m m . 标称直径最小值为D N 1 5 0的 连接管 ( 简称连接管一) ,以便于重力疏水。 连接管在 D N 1 5 0后缩小到直 径最小值为D N 5 0 标称直径的管子 ( 简称连接管二) 。 在连接管二上应装设一个全启式动力操作疏水阀。该阀在控制室内设有全开位置指示器,并且应 由控制室操作。建议将此阀设置在靠近连接管一的位置上。 连接管二 通过上述疏水阀 连接到凝汽器或疏水扩容器。 4 . 6 . 3 不同机组所采用的中压联合汽门布

25、置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汽轮机制造厂在设计中压联合汽 门内及其附近的疏水时,宜与本标准的要求一致。 4 . 6 . 4 不设启动旁路的 机组疏水管径的 选择见4 .4 . 3 。 设有启动旁路的 机组,疏水管径的选择见4 .4 . 4 , 布置与主蒸汽管道相同。 4 . 7 汽轮机本体疏水 4 . 7 . 1 汽轮机设计应考虑防止汽轮机本体积水并对系统设计提出防止外部进水的具体要求。汽轮机制 造厂的设计和运行规范应包括防止外部进水损伤汽轮机。汽轮机制造厂在设计汽轮机时,宜与电力设 计院共同考虑疏水系统的设计。 4 . 7 . 2 汽轮机本体应设计必要的疏水点。 调节级后应在汽缸底部设置疏水点。

26、中 压缸排汽管如不从底 部引出,则在中 压缸排汽部分底部低位点设置疏水点。低压缸应设置有效的去湿装置,处于湿蒸汽区 的隔板上设集水槽,在相应的腔室或集水槽底部低位点设置连续疏水点,以防止低压缸喷水装置喷水 时可能聚集在排汽缸低位点的水由于倒流而冲击汽轮机末级叶片。低压缸疏水采用逐级疏水或排到抽 汽管。 4 . 7 . 3 汽轮机本体主要疏水点包括: a )主汽门阀 体疏水; b ) 主汽导汽管 疏水: c )调速汽门阀座前后疏水; d ) 高压缸调节级后疏水; e )高压缸内、外缸疏水; f ) 中压联合汽门 底疏水: 9 )中 压联合汽门后进汽管道疏水; h )中 压外缸疏 水; i )高、

27、中压缸平衡管疏水; j )中压缸排汽区 疏水: k ) 低压缸疏水。 4 . 7 . 4 在高压外缸、中 压外缸、高中 压缸排汽区、 低压缸应设疏水的部位, 如已设有抽汽口, 可以 不 再设置疏水点,可由相应部位抽汽管道第一个阀门前疏水取代。 4 . 7 . 5 上述汽轮机疏水,在任何工况下,压力相同的可以采用并联形式,总管直径宜为D N 5 0 e DL / T 8 3 4 一2 0 0 4 . 7 . 6 每根疏水管串 联装设两个阀门,一个由 主控制室内 控制装置进行动力操作;另一个阀门 采用手 动操作, 正常情况下, 该手动阀通过闭锁或其他方法使其保持开启状态。 4 . 7 . 7 如

28、有另外的蒸汽或疏水接到抽汽管道,则其接点 位置设在抽汽管的隔离阀 之后 ( 按汽流流出缸 体的方向) 。 4 . 7 . 8 汽轮机如有汽缸法兰加热装置、 汽缸夹层加热 或快速冷却装置,则应设置必要的疏水点。 4 . 7 . 9 各疏水管上的疏水阀由汽轮机制造厂确定,其形式和控制方式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4 . 7 . 1 0 在汽轮机的高 压缸和中压缸上应装设检测进水用的热电 偶。这些热电 偶沿轴向 分几个截面成对 地安装在外缸顶部和相应的底部,同时有温差大报警。 4 . 8 抽汽管 道及疏水 4 . 8 . 1 除布置在凝汽器喉部的抽汽管道外,用于高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的抽汽管道布置一个电动隔

29、离阀 和一个带辅助动力驱动的逆止门; 用于低压加热器的抽汽管道上布置一个电动隔离阀和自由摇摆式的 逆止阀 ( 可在隔离阀任意一侧) 。如某一段抽汽除向加热器或除氧器送汽外,还向 其他设备 ( 或系统) 送汽, 应在该分支管道上另装设一个电动隔离阀和一个逆止阀, 而隔离阀 和逆止阀 不应设 置旁路。 4 . 8 . 2 电 动隔离阀只能 用于防止汽轮机进水的一级保护。逆止阀 不能单独作为隔离阀使用,一般只用 于 快速动作,以限制抽汽管道的 倒流蒸汽造成汽轮 机超速,同 时作为防止汽轮机进水的二级保护。 隔离阀和逆止阀与保护系统应有连锁,当汽轮机跳闸、汽轮机超速、发电机跳闸、加热器 ( 或除 氧器

30、)超高水位时,自 动关闭。 4 . 8 . 3 抽汽管道上疏水点的设置根据管 道和阀门 布置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所有易积水的管段上、 U形管段底部处的阀门两侧和垂直管段上的阀门上方布置疏水点。 每根抽汽管道电动隔离阀前、逆止阀后以及隔离阀和逆止阀之间均设有疏水点,这些疏水管上安 装动力操作的疏水阀。隔离阀、逆止阀前后疏水不应采用并联方式。 4 . 8 . 4 每根疏水管均单独接到凝汽器或疏水扩容器,疏 水管道要有尽可能 大的坡度, 疏水点与疏水阀 之间标高差很小的疏水采用重力疏水。疏水管道上除了动力操作阀外,还申联装设一个隔离阀。作为 动力操作阀故障时的备用阀,在启动和正常运行期间,该隔离阀

31、应在开启状态。 4 . 8 . 5 在各抽汽管道逆止阀后第一个水平管段的顶部和相应位置的底部各设置一对温差热电偶,以监 测管内是否积水,温差大时在控制室报警。 4 . 9 回热加热器 4 . 9 . 1 一般来说,加热器可有以下三项独立的保护系统: a )正常水位控制的加热器汽侧 自 动疏水系统; b )由 高水位、 超高 水位控 制的事故放水和加热器汽侧隔离系统; c )由高 水位、超高水位控制的 事故放水和加热器水侧隔离系统。 为防 止加热器满水,水从抽汽系统进入汽 轮机, 每台加热器应具有两套独立的自 动保护装置,设 计可选用 4 .9 . 1 a ) , b ) 组成汽侧隔离系统。 也

32、可由4 . 9 . 1 a ) , c ) 组成水侧隔离系统。设计也可同时采 用4 .9 . 1 a ) , b ) , c )组成汽、水侧隔离系统,以形成 更可靠的防进水保护系统。 对于安 装在凝汽器喉部的加热器, 推荐采用水侧隔离系统。 4 . 9 . 2 推荐由自 动疏水和隔离系统以及抽汽侧隔离系统所组成的典型加热器汽侧隔离系统如图 6所 示。加热器上装设两个水位控制器L C , , L C x 和一个水位开关L S , 各自 的控制功能如下: a ) 加热器的正常水位调节由L C , 水位控制器控制疏水调节阀,将疏水正常排放至下一级加热器。 b )高水位时, 水位控制器 L C : 控

33、制事故疏水阀,事故疏水至某一容器,同时控制室内 报警。 带有 内置疏水冷却器的 加热器,可把事故疏水直接连接至内 置式疏水 冷却 器前的加热器壳体上。 c ) 超高水位时, L S超高水位开关控制关闭抽汽管道上的动力操作逆止阀、电动隔离阀以及上一 级加热器到这级加热器的 ( 逐级)疏水阀,同时控制室内报等。 DL/ T8 3 4一2 0 0 3 月卜;。1!11 图 6 加热器水位保护汽侧隔离系统 4 . 9 . 3 推荐由自动疏水和隔离系统以及加热器给水隔离系统所组成的典型加热器水侧隔离系统如图 7 所示。 加热器上装设两个水位控制器L C , , L C , 和一个水位开关L S , 各

34、自 的控制功能 如下: a )加热器正常水位调节和高水位调节与 4 . 9 .2 a ) , b )相同。 b ) 超高水位时, L S超高水位开关动作,控制室报誓,关闭加热器进出水给水管道上的电动隔离 阀,开启其给水旁路阀。 。 ) 如 果 给 水管 道上 的电 动 隔离 阀 装有 平 衡电 动 隔离 阀 两 侧压 差的 小 旁 路阀 , 则 该 小 旁 路 阀 亦 !1 采 用动力操作并和电动隔离阀采用相同的关闭信号,自动关闭。 1|1|1 t一一一 一, 勺卜。1111!L 图 7 加热器水位保护水侧隔离系统 4 . 9 . 4 加热器事故疏水管单独布置,不应合并为一路,推荐排入: a

35、)凝汽器; b )专用的疏水扩容器,其工质可回收或不回 收。 4 . 9 . 5 抽汽和给水 ( 包括给水旁路) 管道上的电 动隔离阀所要求的 动作速度, 取决于流至加热 器中的 额外增加水量及超高水位报警线和电动隔离阀之间的容积。计算额外增加水量应为下列两项水量的最 DL l T 8 3 4一2 0 0 3 大值: a )加热器水侧两根管子同时破裂 ( 四个断口)时流出的水量: b )相当于本级加热器水侧总流量1 0 %的 流量。 以 上两种情况, 都是假定加热器正常疏水或事故疏水能够排除来自 上一级加热器的 逐级疏水和本 级加热器的抽汽凝结水流量。在确定储水容积时,必须考虑加热器的布置情

36、况。 4 . 9 . 6 水位报警和加热器疏水管道的设计布置,能防止启动和正常运行中由 于水位波动而引 起的误动 作。用于水位控制的 信号管和阀门以及传感器的设计, 应保证在某一部件发生故障和误动作时,不会 导致所有的各套进水保护系统同时失去作用。 4 . 9 . 7 疏水阀 推荐采用气动薄膜调节阀、气关式、电磁阀控制,当电源、汽源及信号中 断时,阀门向 开启方向 动作。 4 . 1 0 除氧器 ( 混合式给水加热器) 4 . 1 0 . 1 除氧器由 于高位布置,它的满水将由 于落差高 而很快 进入汽轮机,因而它是最危险的进水源之 一。因 此除氧器水箱应设有溢流系统,在超高水位时, 控制打开

37、溢流截止阀并关闭抽汽隔离门和逆止 门。 宜采用两套独立的自 动保护装置,通常可由4 . 1 0 . 1 a ) 和b )项或4 . 1 0 . 1 a ) 和c ) 项组成: a ) 通往除氧器的 抽汽管道上的自 动隔离阀; b )除氧 器自 动放水系统; c )进入除氧器的所有水源管道上的自动截止阀。 自 动保护系统也可由4 . 1 0 . 1 a ) , b ) , c )项组成,以形成更可靠的防进水保护. 除氧器贮水箱上装设一个正常水位控制器和三个水位开关,即高水位、 超高水位和危急事故水位 开关。为防止由 水位波动引 起的 误动作, 贮水箱的水位信号宜从与水箱并联的专用水位指示箱接出。

38、 4 . 1 0 . 2 推 荐由4 . 1 0 . 1 a ) 和b )项组成的保护系统如图8 所示, 有如下 功能: a )贮水箱正常水位调 节由正常水位控制器 L C控制凝结 水管道上水位调节阀,正常水位还可和凝 汽器水位联合调节; b ) 水位升高到高水位线时,高水位开关 L S , 动作, 在控制室报普,并作为超高水位保护动作的逻 辑条件; 画 画 因 聆 图8 典型示愈图 DL/ T8 3 4一2 0 0 3 c ) 水位升高到超高水位线时,超高 水位开关 L S : 动作 ( 必须在高水位信号发出 后) , 在控制室报 警,并开启水箱上放水阀,同时关闭水位调节阀: d ) 水位

39、升高到事故水位线时,事故水位开 关 L S 3 动作,在控制室报警,并关闭 抽汽管道上电动隔 离阀,以防止除氧器满水通过抽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4 . 1 0 . 3 推荐由4 . 1 0 . 1 a ) 和c ) 项组成的 保护系统如图9 所示,有如下功能: a ) 正常水位调节L C 、高水位开关L S , , 事故水位开关L S 3 功能与4 . 1 0 . 2 a ) , b ) , d )相同。 b ) 水位升高到超高水位线时,超高水位开关 L S : 动作 ( 必须在高水位信号发出后) ,在控制室报 警,并关闭进入除氧器的 凝结水和来自高压加热器的逐级疏水管道上的截止阀。 给水泵再循

40、环和给水 泵平衡装置至除氧器的泄漏水仍应在开启位置。 W IN 回 聆 图 9 典型示意图 4 . 1 0 . 4 在上述两种组合的防满水保护系统中, 通往除氧器的抽汽管道上的自动隔离阀关闭 速度, 应满 足此阀关闭过程中,流入除氧器的水量不致超过事故水位线至抽汽管与除氧器连接处最低点之间的 可 用容积。流入除氧器的净水量是以来自低压给水加热器的凝结水量和从高压加热器来的逐级疏水量的 总和来计算。 4 . 1 0 . 5 贮水箱上溢水管接口 位置放置在贮水箱允许的 最低水位线以 上。 如果放水管装在给水泵的 进水 管上,还应有除氧器贮水箱的低水位保护。 超高水位除氧器放水,可排入凝汽器、定期排

41、污扩容器或厂外其他水箱。 4 . 1 1 汽 轮机轴封系统 4 . 1 1 . 1 除 轴封系统的 供汽管朝汽源 ( 主蒸汽、辅助蒸汽或冷 段再热蒸汽) 方向以一定的坡度倾斜布置 ( 见图1 0 )以外,每种汽源阀门 的入口 侧均设有连续疏水管。 4 . 1 1 . 2 汽轮机和轴封联箱之间的 轴封系统管 道倾 斜布置 ( 最小2 / 1 0 0 ) ,以 便重力疏水至联箱。如果 在 此段管道上有低位点,则在这些点上设置连续疏水,将疏水排至轴封冷却器、凝汽器或疏水扩容器。 轴封联箱最低点设一连续疏水排至凝汽器或疏水扩容器。 DL / T 8 3 4一2 0 0 3 4 . 1 1 . 3 汽

42、轮机到轴封冷却器的 排汽管道倾斜 布置 ( 最小2/ 1 0 0 ) ,以 便重力疏水至轴封冷却器。 如果排 汽管 道上有低位点, 则在该点设疏水管接至排汽管的 较低标高处,或者通过 U形密封管疏水至 集水箱 或大气中。 4 . 1 1 . 4 如果使用减温器喷水装置,则 采用动力操作的 截止阀,以防止 轴封系 统不投 入时水进入轴封联 箱。如 在辅助汽源上设有喷水减温器,则 设有汽水分离器,并在减温器上设疏水装置。 荃解万 脚封高压 汽封 . 分 TC L- -UFkY 公 一 。 主 蕊 汽 管来 汽 熟兮 - - 0 滋 流 辅助汽 滋来汽 .一-叫曰卜, 冷 段 再 热 管来 汽 至给

43、 水 加 热 粉 图1 0 主汽轮机 典型轴封供汽布置 4 . 1 1 . 5 到低压轴封和驱动给水泵汽轮机轴封的供汽管 道上若装有喷水减温器,则管道的布置使喷水不 进入轴封管道,并在喷水减温器之后应设有连续疏水装置。连续疏水装置应能排除减温水喷水阀全开 时喷入轴封管内的全部流量。 4 . 1 1 . 6 轴封汽源的连接位置在垂直管上或自 管道水平段的顶部接出。 4 . 1 1 . 7 轴封排汽或轴封联箱的 过量蒸汽排入低压加热器时,则排汽管道在抽汽管上的接口 布置在截止 阀之后。当汽轮机冲转之前, 加热器停运或低负荷下轴封排汽温度超过加热器所允许的 温度时,则将 该排汽切换到凝汽器或疏水扩容

44、器。 4 . 1 1 . 8 轴封汽源各管道、 轴封联箱均设 置温 度测点。 4 . 1 2 锅炉给水泵汽轮机 4 . 1 2 . 1 给水泵汽轮机的 热力系 统 ( 包括轴封、疏水、冷凝系统) 的防进水设计亦应符合第 3 章中的有 关规定, 且为尽量减少外界因 素和避免给水泵汽轮机相互之间以及与主汽轮机相互之间的运行工况不 同 相互干扰, 对给水泵汽轮 机运行的不利影响,这些系统的 设计应具有独立性。 4 . 1 2 . 2 供给水泵汽轮机的各路蒸汽管安装在高于汽源管 低位点之上适当的垂直管上或自 水平管段的顶 部接出。 4 . 1 2 . 3 在不同负荷下, 需相互 切换的汽源管道上装设逆

45、止阀 和隔离阀,以防止汽源切换之后,蒸汽从 一根管道旁路到另一根管道。 4 . 1 2 . 4 在逆止阀两侧应设疏水管,其位置可与管道上其他疏水管 位置 综合考虑。处于热备用的管道采 用启动和连续的组合型疏水装置。 4 . 1 2 . 5 供汽管上设有减温器的 汽源,应在减温器下游管 道上最低点装设 一个疏水罐。其安装形式和控 制功能见图4 e DL / T 8 3 4一2 0 0 3 4 . 1 2 . 6 给水泵汽轮机的疏水点与主汽轮机本体疏水点的设计原则基本一致。 4 . 1 2 . 7 给水泵汽轮机的 布置标高设计应考虑疏水畅通的要求。 特别是汽轮机本体的各点疏水及轴封供 汽系统疏水

46、排至疏水扩容器或凝汽器的 管道垂直高度能满足汽轮机停机后, 冲转前负压疏水的 要求。 4 . 1 3 疏水管、琉水联箱、 疏水扩容器 4 . 1 3 . 1 疏水系统应分为汽轮机本体和管道疏水两大类。汽轮机本体疏水范围如 4 . 7 . 3所述。除本体疏 水之外的疏水系统为管道疏水。 4 . 1 3 . 2 疏水管、接头和疏水阀的内径,应考虑在各种不同工况下都能排出需要排出的 最大水 量,且在 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小于 D N 2 0 。推荐对大于DN 2 0 0的蒸汽管道,疏水管不应小于 D N 5 0 :对小于 D N 2 0 0 的蒸汽管道,疏水管不应小于 D N 2 0 。且疏水阀 后管道

47、内 径应比阀 前管 道内径增大 1 2 级。任何疏水 管上不应设计逆止阀。 4 . 1 3 . 3 运行中 处于热备用的 系统、设备经手动或自 动切换之后,而与汽缸直接连通形成死区的管道, 应在管道最低点设置启动和连续的组合形式疏水装置 ( 见图1 2 ) 0 在各种不同工况下,处于负压状态的管道应采用重力疏水方式。 4 . 1 3 . 4 疏水排放及布置主要推荐以下两种方式: a ) 疏水管直接接入凝汽器或按 疏水类别和压力等级分 类接入联箱排至凝汽器; b )疏水管直接接入疏水扩容器或按疏水类别和压力等级分类接入联箱排至疏水扩容器,再通过疏 水扩容器向 凝汽器集中 疏水。 4 . 1 3

48、. 5 能级较高的疏水,设计直接或通过联箱排入凝汽器、扩容器或其他容器时,应依据最大工况时 疏水的能级来计算这些容器的强度和热力性能。必要时,设计应采用消能措施。 4 . 1 3 . 6 为简化系统和疏水阀 数量,不同疏水点的疏水管可合并使用,但合并后的 疏水管内 截面积应大 于或等于合并前各疏水管内截面积之和,同时亦应满足以下条件: a ) 同 一台 机 组; b )同一类型疏水; c )疏水管在被疏水的管道上的接口基本处于同一标高; d ) 被疏水的各管道在各种不同工况下都具有相同的压力。 4 . 1 3 . 7 排入同一疏水扩容器或布置在同一联箱上的疏水管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同 一台

49、 机组的疏水; b )同一类型的疏水; c )同 一压力等级。 4 . 1 3 . 8 汽轮机本体或管道疏水不应与给水加热器、射 汽抽气器、 轴封蒸汽冷却 器等容器来的连续 疏水 接在同一疏水联箱上。 4 . 1 3 . 9 安装在凝汽器壳体或 疏水扩容器上的联箱和疏水管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 每个联箱的内截面积应大于接至联箱各疏水管的内截面积之和的1 0 倍。 b )建议疏水管以 联箱中 心线成4 5 “的角度安装在联箱上,且 疏水管的排水口向 着凝汽器或疏水 扩 容器。同一联箱上的疏水管按压力等级、顺水流方向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c ) 联箱或疏水管安装在疏水扩容器或凝汽器所允许的 最高运行水位线以 上。联箱在凝汽器上的 安 装量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可采用图1 1 所示的直筒式或L形联箱, 其长度(1 0 0 0 m m o d )安装在凝汽器上的联箱出口 应设有挡 板,建议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