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5504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电力标准-DLT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1 3. 020. 40 P61 备案号 :J 3 7 牙一2 0 0 4O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P DL / T 5 1 9 6一 2 0 0 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 技术规程 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i n g f l u e g as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p l a n t s o f f o s s i l f u e l p o w e r p l a n t s 2 0 0 4 - 1 0 - 2 0 发布 2 0 0 5 - 0

2、4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I 1 范围 。 。 I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一2 3 一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一3 4 总平面布置 , 6 4 . 1 一般规定 6 4 .2 总平面布置 。 , , 。 , 6 4 3竖向布置 甲 “ - .,., 7 4 . 4 交通运输 。 8 4 .5 管线布置 。 9 5 吸收剂制备系统 , 。 。 。 , 1 0 6 烟气及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 - 1 2 6 .1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1 2 6 .2 烟气系统 1 3 7 副产物处置系统 。 巧 8 废水处理系统 , , 一 1 6 9 热工自动化 , 二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9 .1 热工自 动化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9 .2 控制方式及控制室 1 7 9 .3 热工检测 1 8 9 .4 热工保护 , , , , , 1 8 9 .5 热工顺序控制及联锁 一1 9 9 .6 热 工 模 拟 量 控 制 1 9 9 .7 热工报警.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9 .8 脱硫装置分散控制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t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9 .9 热工电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9 . 1 0 厂级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9 . 1 1 实验室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1 0 电气设备及系统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 0 . 1 供电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 0 .2 直流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2 3 1 0 .3 交流保安电源和交流不停电电源 ( UP S ) . . . . . . . . . . 2 3 1 0 . 4 二次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1 1 建筑结构及暖通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2 5 1 1 . 1 建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1 1 .2 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1 1 .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0、。 . . . . . . . . 2 7 条文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n il舀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 关于确认 1 9 9 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 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 电力 2 0 0 0 2 2号)安排制定的 随着我国 对火力发电厂S O , 排放 控制的日 益严格, 采用各种 烟气脱硫装置愈来愈普

11、遍,为了统一和规范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 装置的设计和建设标准,贯彻 “ 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 的基本方针,做到有章可循,结合近几年来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 装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和经验总结,特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劲夫、罗永禄、张永全、周明清、彭 勇、蒲皓、李承蓉、赵齐、叶丹琼、高元、孙卫民。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4 0 0 t / h及以上锅炉的烟气脱硫装置。

12、4 0 0 0 h以 下锅炉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设计可以参照执行。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J 8 7 工业企业噪声 控制设计规范 G B 8 9 7 8 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 G B 5 0 0 3 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 B 5 0 1 6 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 B

13、 5 0 2 2 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D L 5 0 0 火力 发电 厂设计技术规程 D L / T 5 0 2 9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 D L / T 5 0 3 5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 D L / T 5 0 4 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 规程 D L / T 5 1 2 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D L /T 5 1 3 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 L /T 5 1 5 3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 设计技术规定 DL / T 51 96 一2 0 04 3 一般规定 3 . 0 . 1脱硫工 艺的选 择应根 据锅

14、炉容量和 调峰 要求 、燃煤煤 质 ( 特别是折算硫分) 、二氧化硫控制规划和环评要求的脱硫效率、 脱硫工艺成熟程度、脱硫剂的供应条件、水源情况、脱硫副产物 和飞灰的综合利用条件、脱硫废水、废渣排放条件、厂址场地布 置条件等因素,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 . 0 . 2 脱硫工艺的选择一般可按照以下原则: 1 燃用含硫量 S a, - 2 % 煤的 机组、或大容量 机组 ( 2 0 0 MW 及以上)的电厂锅炉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时,宜优先采用石灰石一 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率应保证在 9 0 %以上。 2 燃用含 硫量S 2 %煤的中小电 厂锅炉 ( 2 0 0 M W 以 下) , 或是

15、剩余寿命低于 1 0年的老机组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时,在保证 达标排放,并满足S O Z 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且吸收剂来源和副产 物处置条件充分落实的情况下,宜优先采用半干法、干法或其他 费 用较低的成熟技术, 脱硫率应保证在7 5 %以 上。 3 燃用含硫量 S l % 煤的海滨电 厂,在海域环境影响 评 价取得国家有关部门审查通过,并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后, 可以采用海水法脱硫工艺:脱硫率宜保证在 9 0 %以上。 4 电子束法和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应在液氨的来源以及副 产物硫按的销售途径充分落实的前提下,经过全面技术经济比较 认为合理时,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后,可以采用电子束法 或氨水洗涤

16、法脱硫工艺。 脱硫率宜保证在9 0 %以 上。 5 脱硫装置的可用率应保证在 9 5 %以上。 3 . 0 . 3 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工况宜采用锅炉 B MC R、燃用设计 煤种下的烟气条件,校核工况采用锅炉 B MC R ,燃用校核煤种 下的烟气条件。己建电厂加装烟气脱硫装置时,宜根据实测烟气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参数确定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并充分考虑煤源 变化趋势。脱硫装置入口的烟气设计参数均应采用脱硫装置与主 机组烟道接口处的数据。 3 . 0 . 4 烟气脱硫装置的容量采用上述工况下的烟气量,不考虑 容量裕量。 3 . 0 . 5 由于主体工程设

17、计煤种中收到基硫分一般为平均值, 烟 气脱硫装置的入口S O a 浓度 ( 设计值和校核值) 应经调研, 考虑 燃煤实际采购情况和煤质变化趋势,选取其变化范围中的较高 值。 3 . 0 . 6 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煤质资料中应增加计算烟气中污染 物成分 如C l ( H C I ) . F ( H F ) 所需的分析内容。 3 . 0 . 7 脱硫前烟气中的S O z 含量根据公式 ( 3 .0 . 7 )计算: M so, = 2一 、 x (l一 100 )x(1一 100 100 (3.0.7) 式中: M s 0 2 一 脱 硫 前 烟 气中 的S 0 2 含 量, U h ; K -

18、燃煤中的含硫量燃烧后氧化成S 0 2 的份额; 凡 锅炉B M C R负荷时的燃煤量, U h ; 7 Is o , 除 尘 器 的 脱 硫 效 率, 见 表3 .0 . 7 ; 4 4 锅炉机 械未完全燃烧的 热损失,%; S . 燃料煤的收到基硫分,%。 注:对于煤粉炉 K = 0 . 8 5 -0 .9 o K 值主要体现了在燃烧过程中 成 S O S 的水平,建议在脱硫装置的设计中取用上限0 .9 . 氧 化 除尘器形式 叮502 % 表 3 . 0 . 7 除尘器的脱硫效率 干 式 除 尘 器 洗涤 式 水 膜 除 尘 器文 丘 里 水 膜 除 尘 器 DL / T 5 1 9 6一

19、2 0 0 4 3 . 0 . 8 烟气脱硫装置应能在锅炉最低稳燃负荷工况和 B MC R工 况之间的任何负荷持续安全运行。烟气脱硫装置的负荷变化速度 应与锅炉负荷变化率相适应。 3 . 0 . 9 脱硫装置所需电源、水源、气源、汽源宜尽量利用主体 工程设施。 3 . 0 . 1 0 装设脱硫装置后的烟囱选型、内衬材料以及出口直径和 高度等应根据脱硫工艺、出口温度、含湿量、环保要求以及运行 要求等因素确定。已建电厂加装脱硫装置时,应对现有烟囱进行 分析鉴定,确定是否需要改造或加强运行监测。 DL / T 51 9 6 一20 04 4 总 平 面 布 置 4 . 1 一般规定 4 . 1 .

20、1 脱硫设施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工艺流程合理,烟道短捷; 2 交通运输方便; 3 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公用设施; 4 合理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 5 节约用地,工程量少、运行费用低; 6 方便施工,有利维护检修; 7 符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要求。 4 . 1 . 2 技改工程应避免拆迁正在运行机组的生产建、构筑物和 地下管线。当不能避免时,必须采取合理的过渡措施。 4 . 1 . 3 脱硫吸收剂卸料及贮存场所宜布置在人流相对集中设施 区的常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4 . 2 总 平 面 布 置 4 . 2 . 1 脱硫装置应统一规划,不应影响电厂再扩建的条件。 4 . 2 . 2 烟气

21、脱硫吸收塔宜布置在烟囱附近, 浆液循环泵 ( 房) 应紧邻吸收塔布置。吸收剂制备及脱硫副产品处理场地宜在吸收 塔附近集中布置,或结合工艺流程和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4 . 2 . 3 海水脱硫,曝气池应靠近排水方向,并宜与循环水排水 沟位置相结合,曝气池排水应与循环水排水汇合后集中排放。 4 . 2 . 4 脱硫装置与主体工程不 同步建设而需要预留脱硫场地 时,宜预留在紧邻锅炉引风机后部烟道及烟囱的外侧区域。场地 大小应根据将来可能采用的脱硫工艺方案确定。在预留场地上不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应布置不便拆迁的设施。 4 . 2 . 5 石灰石一石膏湿法事故浆池或事故浆

22、液箱的位置选择宜 方便多套装置共用的需要。 4 . 2 . 6 增压风机、循环泵和氧化风机等设备可根据当 地气象条 件及设备状况等因素研究可否露天布置。当露天布置时应加装隔 音罩或预留加装隔音罩的位置。 4 . 2 . 7 脱硫废水处理间宜紧邻石膏脱水车间布置,并有利于废 水处理达标后与主体工程统一复用或排放。紧邻废水处理间的卸 酸、碱场地应选择在避开人流通行较多的偏僻地带。 4 . 2 . 8 石膏仓或石膏贮存间宜与石膏脱水车间紧邻布置,并应 设顺畅的汽车运输通道。石膏仓下面的净空高度不应低于4 . 5 m. 4 . 2 . 9 氨罐区应布置在通风条件良好、厂区边缘安全地带。防 火设计应满足

23、G B 5 0 1 6 0的要求。 4 . 2 . 1 0 电子束法脱硫及氨水洗涤法脱硫,应根据市场条件和厂 内场地条件设置适当的硫酸钱包装及存放场地。 4 .3 竖向布置 4 . 3 . 1 脱硫场地的标高应不受洪水危害。脱硫装置在主厂房区 环形道路内,防洪标准与主厂房区相同, 在主厂房区环形道路外, 防洪标准与其他场地相同。 4 . 3 . 2 脱硫装置主要设施宜与锅炉尾部烟道及烟囱零米高程相 同,并与其他相邻区域的场地高程相协调,并有利于交通联系、 场地排水和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 . 3 . 3 新建电厂,脱硫场地的平整及土石方平衡应由主体工程 统一考虑。技改工程,脱硫场地应力求土石方

24、自身平衡。场地平 整坡度视地形、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 0 . 5 %-2 . 0 %;困难地段 不小于 0 .3 %,但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3 .0 % o 4 . 3 . 4 建筑物室 内、外地坪高差,及特殊场地标高应符合下列 要求 :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有车辆出入的建筑物室内、外地坪高差, 一般为O . l 5 m - 0. 30m; 2 无 车辆出入的室内、 外高差 可大于0 . 3 0 m ; 易燃、可燃、易爆、腐蚀性液体贮存区地坪宜低于周围 道路标高。 4 . 3 . 5 当开挖工程量较大时,可采用阶梯布置方式,但台 阶高 差不宜超过 5 m,并设台阶间的连

25、接踏步。挡土墙高度 3 m 及以 上时,墙顶应设安全护栏。同一套脱硫装置宜布置在同一台阶场 地上。卸腐蚀性液体的场地宜设在较低处,且地坪应做防腐蚀处 理。 4 . 3 . 6 脱硫场地的排水方式宜与主体工程相统一。 4 . 4 交 通 运 输 4 . 4 . , 脱硫吸收剂及副产品的运输方式应根据地区交通运输现 状、 物流 方向和电 厂的交通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 较确定。 4 . 4 . 2 石灰石粉运输汽车应选择自卸密封罐车,石灰石块及石 膏运输汽车宜选择自卸车并有防止二次扬尘的措施,所需车辆应 依靠地方协作解决。 4 . 4 . 3 脱硫岛内宜设方便的道路与厂区道路形成路网, 道路类 型应与

26、主体工程一致。运输吸收剂及脱硫副产品的道路宽度宜为 6 . 0 m - 7 . O m, 转弯半径不小于 9 . 0 m, 用作一般消防、运行、维 护检修的道路宽 度宜为3 . 5 m或4 . 0 m ,转弯半径不小于7 . 0 m . 4 . 4 . 4 吸收剂及脱硫副产品汽车运输装卸停车位路段纵坡宜为 平坡,有困难时, 最大纵坡不应大于 1. 5 %o 4 . 4 . 5 石灰石块铁路运输时,一般宜选择装卸桥抓或缝式卸石 沟卸料。铁路线设置应根据每次进厂车辆数、既有铁路情况、场 地条件、线路布置形式和卸车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 4 . 4 . 6 石灰石块及石膏水路运输时,应根据工程条件,

27、利用卸 煤、除灰、大件码头或设专用码头。停靠船舶吨位、装卸料设各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5 吸收剂制备系统 5 . 0 . 1 吸收剂制备系统的 选择。 1 可供选择的 吸收剂制备系统方案有: 1 )由市场直接购买粒度符合要求的粉状成品,加水搅拌 制成石灰石浆液; 2 )由市场购买一定粒度要求的块状石灰石,经石灰石湿 式球磨机磨制成石灰石浆液; 3 )由 市场购买 块状石灰石, 经石灰石干式磨机磨制 成石 灰石粉,加水搅拌制成石灰石浆液。 2 吸收剂制备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吸收剂来源、投资、运行 成本及运输条件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 较后确定。当资源落实、 价格合理时,应优先

28、采用直接购买石灰石粉方案;当条件许可且 方案合理时,可由电厂自建湿磨吸收剂制备系统。当必须新建石 灰石加工粉厂时,应优先考虑区域性协作即集中建厂,且应根据 投资及管理方式、加工工艺、厂址位置、运输条件等因素进行综 合技术经济论证。 5 . 0 . 2 3 0 0 MW 及以 上机组厂内 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宜每两台 机 组合用一套。当规划容量明确时,也可多炉合用一套。对于一台 机组脱硫的吸收剂浆液制各系统宜配置一台磨机,并相应增大石 灰石浆液箱容量。2 0 0 MW 及以下机组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宜全 厂合用。 5 . 0 . 3 当采用石灰石块进厂方式时,根据原料供应和厂内布置 等条件,宜不设石

29、灰石破碎机。 5 . 0 . 4 当两台机组合用一套吸收剂浆液制备系统时,每套系统 宜设置两台石灰石湿式球磨机及石灰石浆液旋流分离器,单台设 备出力按设计工况下石灰石消耗量的 7 5 %选择,且不小于 5 0 1 0 DL/ T5 1 9 6一2 0 0 4 校核工况下的石灰石消耗量。对于多炉合用一套吸收剂浆液制备 系统时,宜设置 n + l台石灰石湿式球磨机及石灰石浆液旋流分离 器, n 台运行一台备用。 5 . 0 . 5 每套干磨吸收剂制备系统的容量宜不小于 1 5 0 %的设计工 况下石灰石消耗量,且不小于校核工况下的石灰石消耗量。磨机 的台数和容量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 .

30、0 . 6 湿式球磨机浆液制备系统的石灰石浆液箱容量宜不小于 设计工况下 6 h 1 0 h的石灰石浆液量,干式磨机浆液制备系统的 石灰石浆液箱容量宜不小于设计工况下4 h 的 石灰石浆液量。 5 . 0 . 7 每座吸收塔应设置两台石灰石浆液泵,一台运行,一台 备用一。 5 . 0 . 8 石灰石仓或石灰石粉仓的容量应根据市场运输情况和运 输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设计工况下 3 d的石灰石耗量。 5 . 0 . 9 吸收剂的制备贮运系统应有防止二次扬尘等污染的措 施。 5 . 0 . 1 0 浆液管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作介质对管道系统的腐蚀 与磨损,一般应选用衬胶、衬塑管道或玻璃钢管道。管道内

31、介质 流 速的选择既要考虑避免浆液沉淀,同时又要考虑管道的磨损和 压力损失尽可能小。 5 . 0 . 1 1 浆液管道上的阀门宜选用蝶阀,尽量少采用调节阀。阀 门的通流直径宜与管道一致。 5 . 0 . 1 2 浆液管道上应有排空和停运自 动冲洗的措施。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6 烟气及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6 . 1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6 . 1 . 1 吸收塔的数量应根据锅炉容量、吸收塔的容量和可靠性 等确定。3 0 0 MW 及以上机组宜一炉配一塔。2 0 0 MW 及以下机 组宜两炉配一塔。 6 . 1 . 2 脱硫装置 设计用进口 烟温应采用锅炉设计煤种 B M

32、C R工 况下从主机烟道进入脱硫装置接口处的运行烟气温度。新建机组 同期建设的烟气脱硫装置的短期运行温度一般为锅炉额定工况下 脱硫装置进口处运行烟气温度加5 0 C. 6 . 1 . 3 吸收塔应装设除雾器,在正常运行工况下除雾器出口烟 气中的雾滴浓度 ( 标准状态下)应不大于 7 5 m g / m 3 。除 雾器应设 置水冲洗装置。 6 . 1 . 4 当采用喷淋吸收塔时,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宜按照单元制 设置,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喷嘴。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按照单元制 设置时,应在仓库备有泵叶轮一套;按照母管制设置 ( 多台循环 泵出口浆液汇合后再分配至各层喷嘴)时,宜现场安装一台备用 泵。 6 .

33、 1 . 5 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的数量应能很好地适应锅炉部分负荷 运行工况,在吸收塔低负荷运行条件下有良好的经济性。 6 . 1 . 6 每座吸收塔应设置2台全容量或3台半容量的氧化风机, 其中 1台备用:或每两座吸收塔设置 3台全容量的氧化风机,2 台运行,1台备用。 6 . 1 . 7 脱硫装置应设置事故浆池或事故浆液箱,其数量应结合 各吸收塔脱硫工艺的方式、距离及布置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当 布置条件合适且采用相同的湿法工艺系统时,宜全厂合用一套。 1 2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事故浆池的容量宜不小于一座吸收塔最低运行液位时的浆池容 量。当设有石膏浆液抛弃系统时,事故

34、浆池的容量也可按照不小 于 5 0 0 m 设置。 6 . 1 . 8 所有贮存悬浮浆液的箱罐应有防腐措施并装设搅拌装 置 。 6 . 1 . 9 吸收塔外应设置供检修维护的平台和扶梯,塔内不应设 置固定式的检修平台 6 . 1 . 1 0 浆液管道的要求按照 5 .0 . 1 0 5 . 0 . 1 2 执行。 6 . 1 . 1 1 结合脱硫工艺布置要求,必要时吸收塔可设置电梯, 布 置条件允许时,可以两台吸收塔和脱硫控制室合用 1 台电梯。 6 . 2 烟气系统 6 . 2 . 1 脱硫增压风机宜装设在脱硫装置进口处,在综合技术经 济比较合理的情况下也可装设在脱硫装置出口处。当条件允许

35、时,也可与引风机合并设置 6 . 2 . 2 脱硫增压风机的型式、台数、风量和压头按下列要求选 择: 1 大容量吸收塔的脱硫增压风机宜选用静叶可调轴流式风 机或高效离心风机。当风机进 口烟气含尘量能满足风机要求,且 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2 3 0 0 M W 及以下机组每座吸收塔宜设置一台脱硫增压风 机,不设备用。对 6 0 O MW-9 0 O MW 机组,经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也可设置 2台增压风机。 3 脱硫增压风机的风量和压头按下列要求选择: 1 )脱硫增压风机的基本风量按吸收塔的设计工况下的烟 气量考虑。脱硫增压风机的风量裕量不低于 1 0 %, 另加不低

36、于 1 0 的温度裕量。 2 ) 脱硫增压风机的基本压头为脱硫装置本身的阻力及脱 硫装置进出口的压差之和。进出口压力由主体设计单 1 3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位负责提供。脱硫增压风机的压头裕量不低于 2 0 %. 6 . 2 . 3 烟气系统宜装设烟气换热器,设计工况下脱硫后烟囱入 口的烟气温度一般应达到 8 0 及以上排放。在满足环保要求 且 烟囱和烟道有完善的防腐和排水措施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 可不设烟气换热器。 6 . 2 . 4 烟气换热器可 以选择以热媒水为传热介质的管式换热器 或回转式换热器,当原烟气侧设置降温换热器有困难时,也可采 用在净烟气侧装设蒸

37、汽换热器。用于脱硫装置的回转式换热器漏 风率,一般不大于 1 %0 6 . 2 . 5 烟气换热器的受热面均应考虑防腐、防磨、防堵塞、防 沾污等措施,与脱硫后的烟气接触的壳体也应采取防腐,运行中 应加强维护管理。 6 . 2 . 6 烟气脱硫装置宜设置旁路烟道。脱硫装置进、出口和旁 路挡板门 ( 或插板门)应有良好的操作和密封性能。旁路挡板门 的开启时间应能满足脱硫装置故障不引起锅炉跳闸的要求。脱硫 装置烟道挡板宜采用带密封风的挡板门,旁路挡板门也可采用压 差控制不设密封风的单挡板门 6 . 2 . 7 烟气换热器前的原烟道可不采取防腐措施。烟气换热器 和吸收塔进口之间的烟道以及吸收塔出口和烟

38、气换热器之间的烟 道应采用鳞片树脂或衬胶防腐。烟气换热器出口和主机烟道接口 之间的烟道宜采用鳞片树脂或衬胶防腐。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7 副产物处置系统 7 . 0 . 1 脱硫工艺设计应尽量为脱硫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创造条 件, 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脱硫副产物可加工成建材产品,品 种及数量应根据可靠的市场调查结果确定。 7 . 0 . 2 若脱硫副产物暂无综合利用条件时,可经一级旋流浓缩 后输送至贮存场,也可经脱水后输送至贮存场,但宜与灰渣分别 堆放,留有今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并应采取防止副产物造成二 次污染的措施。 7 . 0 . 3 当采用相同的湿法脱硫工艺系统

39、时,3 0 0 M W 及以上机组 石膏脱水系统宜每两台机组合用一套。当规划容量明确时,也可 多炉合用一套。 对于一台机组脱硫的 石膏脱水系统宜配置 一台石 膏脱水机, 并相应增大石膏浆液箱容量。2 0 0 M W 及以下 机组可 全厂合用。 7 . 0 . 4 每套石膏脱水系统宜设置两台石膏脱水机, 单台设各出 力按设计工况下石膏 产量的 7 5 %选择,且不小于 5 0 % 校核工况 下的石膏产量。对于多炉合用一套石膏脱水系统时,宜设置 n + l 台石膏脱水机,n台运行一台备用。在具备水力输送系统的条件 下, 石膏脱水机也可根据综合利用条件先安装一台,并预留再上 一台所需位置,此时水力输

40、送系统的能力按全容量选择。 7 . 0 . 5 脱水后的石膏可在石膏筒仓内 堆放,也可堆放在石膏贮 存间内 。筒仓或贮存间的容量应根据石膏的运输方式确定,但不 小于 1 2 h 。石膏仓应采取防腐措施和防堵措施。在寒冷地区,石 膏仓应采取防冻措施。 7 . 0 . 6 浆液管道的要求按照 5 . 0 . 1 0 5 . 0 . 1 2 执行。 DL / T 51 96一20 04 8 废 水 处 理 系 统 8 . 0 . 1 脱硫废水处理方式应结合全厂水务管理、电 厂除灰方式 及排放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当发电厂采用干除灰系统时,脱硫 废水应经处理达到复用水水质要求后复用,也可经集中或单独处

41、理后达标排放;当发电厂采用水力除灰系统且灰水回收时,脱硫 废水可作为冲灰系统补充水排至灰场处理后不外排。 8 . 0 . 2 处理合格后的废水应根据水质、水量情况及用水要求, 按照全厂水务管理的统一规划综合利用或排放,处理后排放的废 水水质应满足G B 8 9 7 8 和建厂所在地区的有关污水排放标准。 8 . 0 . 3 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应根据废水水质、回用或排放水 质要求、设各和药品供应条件等选择,宜采用中和沉淀、混凝澄 清等去除水中重金属和悬浮物措施以及 p H调整措施,当脱硫废 水C O D超标时还应有降低 C O D的措施, 并应同时满足DL / 7r 5 0 4 6 的相关要求

42、。 8 . 0 . 4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出力按脱硫工艺废水排放量确定,系 统宜采用连续 自动运行,处理过程宜采用重力自流。泵类设备宜 设备用,废水箱应装设搅拌装置。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加药和污 泥脱水等辅助设备可视工程情况与电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合用。 8 . 0 . 5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设备、管道及阀门等应根据接触介 质情况选择防腐材质。 DL / T 5 1 9 6一2 0 0 4 9 热 工 自 动 化 9 . 1 热工自动化水平 烟气脱硫热工 自动化水平宜与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相 烟气脱硫系统应采用集中监控,实现脱硫装置启动 ,正 常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停机和事故处理。 9 . 1 .

43、 3 烟气脱硫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 ( DC S ),其功能包括数 据采集和处理 ( D A S )、 模拟量控制 ( M C S )、 顺序控制 ( S C S ) 及联锁保护、脱硫变压器和脱硫厂用电源系统 ( 交流 3 8 0 V . 6 0 0 0 V)监控。 9 . 1 . 4 随辅机设备本体成套提供及装设的检测仪表和执行装 置,应满足脱硫装置运行和热控整体自 动化水平与接口要求 9 . 1 . 5 脱硫装置在启、停 、运行及事故处理情况下均应不影响 机组正常运行。 9 . 2 控制方式及控制室 9 . 2 . 1 脱硫控制应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有条件的可将脱硫控制 与除尘、除灰控制集中在控制室内。 一般两炉设一个脱硫控制室; 当规划明确时,也可采用四台炉合设一个脱硫控制室。条件成熟 时,脱硫控制可纳入机组单元控制室。其中脱硫装置的控制可纳 入到机组的 D C S系统,公用部分 如: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工艺水系统,皮带脱水机系统等)的控制纳入到机组 D C S的公 用 控制网。己 建电 厂增设的脱硫装置宜采用独立控制室。 9 . 2 . 2 脱硫集中控制室均应以 操作员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