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5582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Z纺织标准-FZT 33002-2003 苎麻本色布.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F Z / T 3 3 0 0 2 -2 0 0 3 月 ii舀 本标准代替 F Z / T 3 3 0 0 2 -1 9 9 2 ( 竺麻坯布 。 本标准与F Z / T 3 3 0 0 2 -1 9 9 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去掉了原标准对竺麻本色布织造设备的限制,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调整了密度、 幅宽、 断裂强力等指标各品等的允许偏差, 密度取消上限偏差; 修改了各品等布面疵点每米允许评分数, 各品等加严 0 . 3分/ m; 对双纬、 破洞、 跳花、 经纬纱粗节、 双经、 箱路、 箱穿错、 针路等疵点的评分做了调整; 增加了大节、 小节疵点名称的说明; 增加了纬向一直条 1 楞2

2、 楞经缩波纹及经缩浪纹、 1 c m以下的并列跳纱、 单根断经、 经向一 直条并列跳纱及并断 、 异形纤维等疵点的评分规定 ; 取消了一等品允许一个评 1 0分的疵点存在的规定, 增加了布面疵点降等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竺麻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湖南省洞庭竺麻纺织印染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邓芝香、 蒋敏、 易友良、 赵雅丽、 徐卫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J 5 2 4 -1 9 8 2 , F Z / T 3 3 0 0

3、 2 - 1 9 9 2 0 F Z / T 3 3 0 0 2 -2 0 0 3 竺麻本色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竺麻纯纺本色布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竺麻长纤纯纺本色布的品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3 9 2 3 . 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 1 部分:

4、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 / T 4 6 6 6 机织物长度的测定 GB / T 4 6 6 7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 / T 4 6 6 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 / T 8 1 7 0 数值修约规则 3要求 3 . 1 分类 竺麻本色布按品种、 规格分类, 根据用户需要由生产部门制定。 3 . 2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目有织物组织、 幅宽、 密度、 断裂强力、 布面疵点五项 3 . 2 . 1 分等规定 3 . 2 . 1 . 1 竺麻本色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低于三等品的为等外品。 3 . 2 . 1 . 2 竺麻本色布的评等以匹为单位。织

5、物组织、 幅宽、 布面疵点按匹评等, 密度、 断裂强力按批评 等, 并以五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作为该匹布的品等 3 . 2 . 1 . 3 织物组织、 幅宽、 密度、 断裂强力分等规定见表 1 . 表 1 织物组织、 幅宽、 密度、 断裂强力分等规定 项目标准 允许偏差 优等品 一等品二等 品三等品 织物组织按设计规定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 幅宽/ c m按 产品规格 +2 . 0% 一1 . 0% +2 . 0 % 一1 . 0 % +2 . 5 % 一1 . 5 % 超过+2 . 5 % 超过一1 . 5 % 密度/ ( 根 门0 c m) 经纱 按 产品规格 一2 . 0%

6、一2 . 0 % 超过一2 . 。 % 一1 . 5 肠一1 . 5 % 超过一1 . 5 %纬纱 断裂强力/ N 经 向 按附录A断裂强力 计算公式计算 一1 0 . 0% 一1 0 . 0 %一1 5. 0 % 超过一1 5 . 0 % 一1 0 . 0 %一1 0 . 0 一1 5 . 0 % 超过一1 5 . 0 %纬 向 经、 纬纱密度因个别机台的箱号或纬密牙轮用错, 造成经、 纬纱密度不符合规定, 而生产的产品又能划分清楚, 可将这部 分产品剔除, 降等处理, 该批产品重新取样试验定等。如划分不清并超过标准允许偏差范围的作全批降等处理 FZ / T 3 3 0 0 2 -2 0 0

7、 3 3 . 2 . 1 . 4 布面疵点分等规定见表 2 , 表 2布面疵点评分限度 单位为分每米 品等 幅宽 1 1 0 c m 及以下1 1 0 rn, 以上一1 5 0 c m 1 5 0 c m以上一2 0 0-2 0 0 c m以上2 5 0 c m2 5 0 c m 以上 优 等品 0 . 40 . 50 . 60 . 70 . 8 一等 品0 . 50 . 60 . 70 . 80 . 9 二等 品 1 . 01 . 21 . 41 . 61 . 8 三等 品2 . 02 . 42 . 83 . 23 . 6 3 . 2 . 1 . 5 幅宽、 经纬纱密度必须保证成包后符合表

8、1的规定。 3 . 2 . 1 . 6 布面疵点评等规定 3 . 2 . 1 . 6 . 1 每匹布允许总评分按式( 1 ) . A= a X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式 中: A 每匹允许总评分, 单位为分每匹( 分/ 匹) ; a 每米允许评分数, 单位为分每米( 分/ m) ; L 匹长, 单位为米( m) . 计算至一位小数, 按G B / T 8 1 7 0 修约为整数。 3 . 2 . 1 . 6 . 2 一匹布中 所有疵点评分加 合累计超过 允许总

9、评分为降等品。 3 . 2 . 1 . 6 . 3 0 . 5 m内同名称疵点或连续性疵点评 1 0 分为降等品 3 . 2 . 1 . 6 . 4 0 . 5 m内半幅以上的不明显横档、 双纬加合满四条评 1 0分为降等品。 3 . 2 . 2 布面疵点的评分 3 . 2 . 2 . 1 布面疵点的检验 3 . 2 . 2 . 1 . 1 检验时布面上的照明光度为4 0 0 I x 士1 0 0 I x . 3 . 2 . 2 . 1 . 2 评分以布的正面为准, 平纹织物和山形斜纹织物以交接班印一面为正面, 斜纹织物中纱织 物以左斜( 气) 为正面, 线织物以右斜( 厂) 为正面。 3 .

10、 2 . 2 . 1 . 3 检验布面疵点时, 应将布平放在工作台上, 检验人员站在工作台旁, 眼睛与疵点相距约 6 0 c m左右, 以能清楚看出的为明显疵点。 3 . 2 . 2 . 2 布面疵点的评分 3 . 2 . 2 . 2 . 1 布面疵点的评分见表 3 表 3布面疵点评分 疵 点类别 评分 分数 1分3分5分1 0分 经、 纬纱粗节 小节 每个 大节 7 . 5 c m及以下,每个 7 . 5 c m以上一1 5-,每个 经向明显疵点/ 条2 . 5 c m及以下2 . 5 c m 以上一1 2 . 5 c m 1 2 . 5 c m 以上 一2 5 c m2 5 c m以上1

11、0 0 c m 纬向明显疵点/ 条2 . 5 c m及以下2 . 5 c m 以上 一1 2 . 5 c m1 2 . 5 c m以上一半幅半幅以上 横档 不明显半幅及以下半幅以上 明显半 幅及 以下半 幅以上 严重疵点 根 数 评 州 3根 一4根5根及以上 长 度 评 川 1 c m以下1 c m及 以上 严重疵点和长度评分发生矛盾时, 从严评分。 F Z / T 3 3 0 0 2 -2 0 0 3 3 . 2 . 2 . 2 . 2 1 m中累计评分最多评 1 0 分。 3 . 2 . 2 . 2 . 3 各类疵点的具体内容见附录B e 3 . 2 . 2 . 2 . 4 各种疵点名称

12、的说明见附录C , 3 . 2 . 2 . 3 疵点的量计规定 3 . 2 . 2 . 3 . 1 疵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量计。 3 . 2 . 2 . 3 . 2 经( 纬) 向疵点, 在纬( 经) 向宽度 1 c m及以内按一条评分, 宽度超过 1 c m的, 每 1 c m为一 条, 其不足 1 c m的按一条计。 3 . 2 . 2 . 3 . 3 经向明显疵点, 长度超过 1 m的, 其超过部分按表 3 再行评分。 3 . 2 . 2 . 3 . 4 在一条内断续发生的疵点, 在经( 纬) 向5 c m内有两个及以上的, 则按连续长度评分。 3 . 2 . 2 . 3 . 5

13、在一条内有两个及以上经( 纬) 向明显疵点( 包括不同名称的疵点) 断续发生( 间距在 5 c m 内) 时, 按程度重的全部量或分别量从轻评分。 3 . 2 . 2 . 3 . 6 共断或并列( 包括正反面) 是包括隔开 1根或2根好纱, 隔 3 根及以上好纱的, 不作共断或 并列 。 3 . 2 . 2 . 4 疵点评分的说明 3 . 2 . 2 . 4 . 1 下列疵点评分时, 区别明显与不明显的规定: 3 . 2 . 2 . 4 . 1 . 1 稀纬、 密路以叠起来看得清楚的为明显, 单层看得清楚、 叠起来看不清楚的为不明显。若 发生争议时, 以点根数加以区别。 a ) 稀纬: 经向1

14、 c m内少 2根纬纱的为明显。 b ) 密路: 经向。5 c m内纬密多 2 5 %及以上的为明显。 3 . 2 . 2 . 4 . 1 . 2 不明显稀纬和双纬混在一起的为明显稀纬。 3 . 2 . 2 . 4 . 1 . 3 拆痕达到标样的为明显, 达不到标样但能看得出的为不明显。 3 . 2 . 2 . 4 . 2 粗经、 粗纬、 经缩、 拆痕、 修正不良、 条干不匀、 云织、 油疵等八个疵点按标样评分。 3 . 2 . 2 . 5 下列疵点的评分起点和规定 3 . 2 . 2 . 5 . 1 距边 1 c m内的疵点不评分, 但破洞、 豁边、 拖纱、 锈渍、 烂边、 毛边、 0 .

15、5 c m以上的跳花要评 分, 如疵点延伸在距边 1 c m以外时应加合评分, 无梭织造布布边、 绞边的毛须伸出长度规定为 。 . 3 c m -0 . 8 c m, 超过规定长度时每米评 1 分, 绞边未起到绞边作用的经向长每 2 c m评 1 分。 3 . 2 . 2 . 5 . 2 0 . 2 c m及以下的断经、 松经、 跳纱、 沉纱、 纬缩( 包括起圈纬缩和松纬缩) 、 油经、 油纬、 油渍、 结头、 麻粒、 星跳不评分。 3 . 2 . 2 . 5 . 3 0 . 2 c m及以下不评分的小疵点, 密集在经纬向3 c mX3 c m内, 每三个评 1 分。 3 . 2 . 2 .

16、5 . 4 边撑疵、 纬缩 5 0 c m内每三个评 1 分。 3 . 2 . 2 . 5 . 5 布面拖纱长 1 c m及以上, 布边拖纱长 3 c m及以上的每一根评 1 分( 一进一出的作一根 计) 。 3 . 2 . 2 . 5 . 6 单根双纬5 c m及以上评 1 分, 经向长 1 c m内二梭双纬或连续双纬按纬向明显疵点评分。 3 . 2 . 2 . 5 . 7 0 . 3 c m以下杂物每个评 I 分, 0 . 3 c m及以上杂物每个评 1 0 分( 测量杂物粗度) 。 3 . 2 . 2 . 5 . 8 金属和瓷质杂物织人, 不论大小, 每个评 1 0 分, 异形纤维织人按

17、杂物评分。 3 . 2 . 2 . 5 . 9 纬向一直条经缩波纹 1 楞2楞的半幅以上评 1 分, 经缩浪纹 1 楞2 楞的半幅以上评 3分。 3 . 2 . 2 . 5 . 1 0 单根断经 1 c m -5 c m评 3分, 1 c m以下的并列跳纱每只评 1 分, 经向一直条并列跳纱 ( 5 c m内满 6梭) 、 并断 1 c m -5 c m评 5 分, 并断 5 c m以上评 1 0 分。 3 . 2 . 2 . 5 . 1 1 从边开始 7 . 5 c m以下的单根毛边不评分, 经向长 1 c m内满二根评 1 分。 3 . 2 . 2 . 5 . 1 2 1 c m及以下的经

18、缩浪纹评 3 分。 3 . 2 . 2 . 5 . 1 3 双经、 箱路、 箱穿错、 针路每米评 1 分。 3 . 2 . 2 . 5 . 1 4 双经、 箱路、 箱穿错最多评到三等为止。 F Z / T 3 3 0 0 2 - 2 0 0 3 3 . 2 . 2 . 5 . 1 5 经纬向共断 2 根的评 1 分。 3 . 2 . 2 . 5 . 1 6 线状百脚最多每条评 5 分。 3 . 2 . 2 . 6 加工坯中疵点的评分 3 . 2 . 2 . 6 . 1 水溃、 污渍、 流印、 不影响组织的浆斑不评分。 3 . 2 . 2 . 6 . 2 漂白坯中的双经、 箱路、 箱穿错不评分,

19、 深油疵加倍评分。 3 . 2 . 2 . 6 . 3 印花坯中的针路、 边撑疵、 双经、 箱路、 箱穿错、 浅油溃、 浅油经、 浅油纬、 分散性双纬、 不明显 的密路、 星跳、 条干不匀、 云织、 煤灰纱、 花经、 花纬不评分。 3 . 2 . 2 . 6 . 4 杂色坯加工不洗油的浅色油疵和油花纱不评分。 3 . 2 . 2 . 6 . 5 深色坯油疵、 油花纱、 煤灰纱、 不褪色色疵不洗不评分。 3 . 2 . 2 . 6 . 6 加工坯距布头5 c m内的疵点不评分( 但六大疵点必须开剪) 。 3 . 2 . 2 . 7 对疵点处理的规定 3 . 2 . 2 . 7 . 1 超过 1

20、c m的破洞、 豁边、 烂边、 稀弄、 不对接的轧梭、 2 c m 以上的跳花等疵点, 必须在织布 厂剪除 。 3 . 2 . 2 . 7 . 2 金属杂物织人, 必须在织布厂剔除。 3 . 2 . 2 . 7 . 3 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疵点, 应一律修好后出厂。 4 试 验方法 4 . 1 试验条件 4 . 1 . 1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 4 . 1 . 2 快速试验: 由于生产需要, 要求迅速检验产品的质量, 可采用快速试验方法。快速试验可在接近 车间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但试验地点的温湿度必须保持稳定。 4 . 2 试验周期 4 . 2 . 1 密度、 断裂强力以批

21、为单位, 每批试验一次, 以一次试验结果为准。质量稳定时, 可延长试验周 期, 但每周至少试验一次。如遇原料及工艺变动较大或降等, 应立即进行逐批检验, 直至连续三批不降 等后, 方可恢复原定试验周期 4 . 2 . 2 织物组织、 幅宽、 长度逐匹检验。 4 . 3 试 样 检验样布从每批本色布成包前的布匹中随机抽取, 取样数量不小于总匹数的0 . 5 %, 其绝对数不少 于 3 匹( 以一昼夜三班生产人库量为一批, 两班生产者单独成批, 临时单班生产者, 并人相邻批计算) 。 4 . 4 检验方法 4 . 4 . 1 断裂强力测定按GB / T 3 9 2 3 . 1 执行 4 . 4 .

22、 2 断裂强力按附录D竺麻本色布断裂强力回潮率修正系数表修正。 4 . 4 . 3 长度测定按GB / T 4 6 6 6执行。 4 . 4 . 4 幅宽测定按GB / T 4 6 6 7执行。 4 . 4 . 5 密度测定按GB / T 4 6 6 8执行。 5 检 验规则 5 . 1 交货验收 5 . 1 . 1 生产厂根据品质检验结果定等, 填写定等检验证书; 在交货时, 收货方应根据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验收。如因条件限制或认为不需要验收, 可不进行验收, 按照生产检验合格证标明的等别收货 5 . 1 . 2 验收检验抽取的样品, 必须是同品种、 同规格、 同一批号, 并限于收货单位未使用

23、的产品, 随机抽 取交付数量的 5 0 0 1 5 %, 绝对数不少于 1 0匹 5 . 1 . 3 验收部门发现问题时, 应及时通知生产单位, 按标准共同进行复验。 F Z/ T 3 3 0 0 2 -2 0 0 3 5 . 2复验 5 . 2 . 1 竺麻本色布在交货中, 收货方认为质量有异议时, 收付双方可会同协商处理或进行复验。 5 . 2 . 2 复验数量: 5 . 2 . 2 . 1 密度、 断裂强力等指标复验, 取总匹数的 。 . 5 0 0 , 绝对数不少于3匹。 5 . 2 . 2 . 2 幅宽、 布面疵点和长度, 取总匹数的 5 %-1 5 %, 总匹数不少于5 0匹。 5

24、 . 2 . 3 密度、 断裂强力中有一项不符品等, 则该检查批判为不符品等, 付货方应予全部调换或按品等差 价赔偿 。 5 . 2 . 4 外观疵点品等不符率在 5 %及以内, 按查出的实际匹数调换或按品等差价补偿, 不折合全部数 量计算, 不符品等率在 5 %以上, 按检验降等百分率折合全部数量计算, 调换或按品等差价补偿。 5 . 2 . 5 长度数量不符时, 多退少补。 5 . 2 . 5 . 1 复验缺匹、 缺段、 缺折幅( 米) 者, 按实际补偿, 不折合全批计算 5 . 2 . 5 . 2 复验总长度短于或长于规定长度时, 折合全部赔偿或折价。 5 . 2 . 5 . 3 复验以

25、一次为准, 一切费用由责任方负担。 5 . 3 本色布经加工造成印染成品质量问题的处理 5 . 3 . 1 金属杂物织入, 造成印染次布 3 0 匹以下者, 织厂负责其全部印染( 成品或半制品) 差价。3 0匹 以上者, 织厂最多负责 3 。匹。 5 . 3 . 2 错纤维经加工后, 造成印染布降等的, 印染厂在生产车间发现后, 应及时通知织厂, 由织厂负责 印染布降等的全部差价。如不及时通知织厂, 则由双方协商处理。 5 . 3 . 3 经向通匹条花, 凡条花不通过缝头的或条花位置不变, 首尾可以合并的, 由织厂负责印染布降等 差价 。 5 . 3 . 4 本色布经加工后, 由于印染疵点评分

26、已达降等, 虽有上列织疵, 织厂不再负责 6 标志、 包装、 运翰和贮存 6 . 1 标 志 6 . 1 .1 标 志要求 在每匹本色布的两端正面5 c m内, 应标明长度、 等别、 责任章, 要求标志明确; 清楚、 便于识别。 6 . 1 . 2包内标志 6 . 1 . 2 . 1 市销本色布要在每匹布的首端贴上说明书或盖说明书印记, 两端加盖梢印 6 . 1 . 2 . 2 市销本色布布头说明书见表 4 , 表 4布头说明书 注册商标 ( 厂名) 品名品等 经/ 纬纱线密度八e x实际长度/ m 经/ 纬密度/ ( 根/ 1 0 c m) 标准代号 幅宽/ c . 6 . 1 . 2 .

27、3 加工本色布每段布上布端 5 c m内, 加盖品等印记( 一等品可不盖印记) , 打在布上的印记, 应 用易于洗掉的染料。 6 . 1 . 2 . 4 加工本色布按加工类别的不同, 应标明漂白、 深色或印花等, 以示区别。 6 . 1 . 2 . 5 加工本色布每包布内要有拼件单( 段长记录单) , 必须注明厂名、 织物名称、 品种规格、 加工类 别、 品等、 段长、 段数、 拼件总长、 日期、 批号、 包号及拼件责任者印章。 6 . 1 . 3包外标志 6 . 1 . 3 . 1 平装包在包的两端刷哇, 内容见表5 . F Z / T 3 3 0 0 2 - 2 0 0 3 表 5布包两端

28、刷哇要求 ( 地区)( 厂名) 商标 品名 品种规格 标准代号 品等加工类别 段数段 总长度m 成包重量k g 成包日期年月日 6 . 1 . 3 . 2精装包根据用户要求刷暖 6 . 2包装 62 . 1 本色布的包装应保证产品品质不受损伤, 适于运输、 贮存。 6 . 2 . 2 每包成包重量不超过 9 0 k g , 成包总长度一般分为2 8 0 m, 3 0 0 m, 3 2 0 m, 3 6 0 m, 4 0 0 m, 4 8 0 m, 5 4 0 m及 6 0 0 m。布长的计量单位精确至。 . 1 m 6 . 2 . 3 本色布约定匹长为4 0 m, 每折幅为 I m, 每段布三

29、折, 不能三折的可以对折.每件布由同品种、 同品等的产品成包, 不允许不同品种不同品等的产品混合成包, 一品种生产结束时允许有 1 个2个混 等小包, 但应有特殊标志。 6 . 2 . 4 不同长度的布段允许拼件成包, 成包的总长 度按6 . 2 . 2 规定, 包内附有段长记录 单, 规定放在第 一匹折叠处中间靠包号的一端。一个拼件包内布的段数不超过规定联匹长度段数的1 5 0 ( 不足一段 者作一段处理) , 在拼件包内允许 1 0 m - 1 9 . 9 m及 5 m - 9 . 9 m的布各一段, 其余各段均需在 2 0 m 以上 。 6 , 2 . 5 凡联匹本色布加工后允许拼件的,

30、 可以实行假开剪, 但假开剪的疵点应是一处降等的、 评 5 分及 以上难以修复的疵点, 疵点长度不超过 。 . 5 m( 条干不匀以一只纬纱织的长度为限) 6 . 2 . 6 假开剪处数规定: 双联匹落布的允许两处; 三联匹落布的允许三处; 处与处之间相距不得短于 2 0 m, 距布头不得短于 1 0 m假开剪后的各段布均应为一等品。假开剪处用六根原纱线拴在疵点经向 中间距布边 1 c m以内的位置。将纱头露出布外 2 c m-3 c m。每处假开剪加放0 . 2 m o 6 . 2 . 7 布面应保持整洁, 除布端外, 应避免写字用于加工的本色布, 除假开剪标志外, 其他线、 纸标记 应拉

31、掉 6 . 2 . 8 本色布因油漆、 霉斑、 错纤维、 规律性错纬、 狭幅、 锈疵、 不合规格等疵点, 按规定评分降等后, 另 行成包, 并作标记。 6 , 2 . 9 零布的成包分别按以下规定进行, 一个品种结束后, 允许有 1 个一2 个零布混合小包 a ) 大零: 分别按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等外品成包, 布段长度在 1 0 m以上直至不足单匹长度; b ) 中零: 一等品段长为5 M-9 . 9 m( 累计评分限度不大于5 分) ; c ) 小零: 段长为 1 m-4 . 9 m( 不带人一处评 1 0分疵点) ; d ) 零疵: 段长为 0 . 2 m-0 . 9 m( 疵

32、点长度不受限制) 。 6 . 2 . 1 0 本色布的成包回潮率不高于 1 0 . 5 %, 超过此项标准时, 有关单位会同协商处理。 6 . 2 . 1 1 销售外地的本色布, 采用打包布打包, 包内衬牛皮纸或塑料薄膜, 应能保护产品的品质。包布 覆盖完整严密, 接缝处用 6 股麻线或牢度相当的代用品缝合, 缝包针距不得超过 5 c m, 然后用 4 道扎绳 捆扎( 宽幅布应相应增加绳捆道数) , 满足运输要求, 不得散包。 F Z / T 3 3 0 0 2 -2 0 0 3 6 . 3运输 运输中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坏, 安全稳妥。 6 . 4贮存 在本色布的贮存中, 必须保证产品质量

33、, 不得有霉腐变质等现象。 7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 可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 F Z / T 3 3 0 0 2 -2 0 0 3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断裂强力的标 准制定办法 A . 1 断裂强力标准计算公式 断裂强力标准按式( A. 1 ) 计算: Q= P d K t / 2又 1 0 0 式中 : Q织物断裂强力, 单位为牛( N ) ; P 单根纱线一等品断裂强度, 单位为厘牛每特( c N / t e x ) ; d 织物中纱线标准密度, 单位为根每 1 0 厘米( 根/ 1 0 c m) ; K 织物中纱线强力的利用系数; t 纱线特数, 单位为特( t e x )

34、 . (A. 1) A.2 A. 2 织物 中纱线强力的利用系数 织物中纱线强力的利用系数 K值见表A. l . 表 A . 1 强力利用系数 织物类 别 经向纬向 紧度/(%)利用系数 K紧度/(写)利用 系数 x 粗 特 3 7 一 5 5 1 . 1 7 - - - 1 . 2 63 5- 5 01 .1 0 - - - 1 . 2 5 中特 3 7 - 5 5 1 . 1 1 - 1 . 2 03 5 - 5 01 . 0 5. 1 . 2 0 细特3 7 - 5 51 . 0 8 一 1 . 1 73 5 - 5 01 . 0 5- 1 . 2 0 A . 2 . 2 织物紧度的查对

35、: a ) 织物紧度在表 A . 1 所列范围内时, K值按比例增减之; b ) 织物紧度小于表A. 1 所列范围时, 则按比例递减; c ) 若织物紧度大于表A. 1 所列范围时, 则选用表中最大 K值。 A . 2 . 3 竺麻织物粗特、 中特、 细特规定范围: a ) 粗特织物: 4 9 特及以上; b )中特织物 : 4 8特一2 5特 ; c )细特织物: 2 4特及以下 F Z / T 3 3 0 0 2 -2 0 0 3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各类疵点的具体内容 B . 1 经纬纱的粗节 大节、 小节。 B . 2经 向明显疵 点 粗经、 纱特用错、 综穿错、 箱穿错、 箱路

36、、 多股经、 双经、 并线松紧、 松经、 紧经、 吊经、 经缩波纹、 断经、 断疵、 沉纱、 星跳、 跳纱、 结头、 边撑疵、 针路、 烂边、 修整不良、 错纤维、 油经、 油溃、 锈经、 锈渍、 不褪色色 经、 不褪色色渍 、 水渍 、 污渍、 浆斑 、 流印、 油花纱 。 B . 3 纬向明显疵点 错纬、 条干不匀、 麻粒、 脱纬、 双纬、 百脚、 纬缩、 毛边、 云织、 杂物织人、 花纬、 油纬、 锈纬、 不褪色色纬、 宽狭幅。 B. 4横档 拆 痕 、 稀 纬、 密路 。 B. 5严重疵点 破洞、 豁边、 1 c m以上烂边、 跳花、 1 c m 以上经缩浪纹、 不对接轧梭、 经向 8

37、 c m整幅中1 0 个结头或 边撑疵、 金属瓷质杂物织人、 粗 。 . 3 c m的杂物织人、 影响组织的浆斑、 霉斑、 损伤布底的修整不良 B . 6说明 B . 6 . 1 经向疵点及纬向疵点中, 有些疵点是这二类共同的, 如: 跳纱、 经缩等, 在分类中只列人经向疵 点一类, 如在纬向出现时, 应按纬向疵点评分。 B . 6 . 2 如布面上出现上述未包括的疵点, 符合评分条件的按相似疵点评分 F Z/ T 3 3 0 0 2 -2 0 0 3 附录C ( 规范性附录) 疵点名称的说明 C . 1 破洞: 3 根及以上经、 纬纱共断或单断经、 纬纱, 或经纬纱起圈高出布面。 . 3 c

38、 m, 包括隔开 1 根 2根好纱 。 C . 2 豁边: 边组织内3 根及以上经、 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纱, 包括隔开1 根一2根好纱, 双边纱2 根作 1 根 计, 3 根及以上的有 1 根算 1 根。 C . 3 跳花: 3根及以上的经、 纬纱互相脱离组织, 包括隔开一个完全组织。 C . 4 烂边: 边组织内单断纬纱, 一处断3根的。 CS 修整不良: 布面被刮起毛、 起皱不平, 经、 纬纱交叉不匀或挑除疵点后残留的空隙。 C6 霉斑: 受潮后布面出现霉点。 C . 7 毛边: 由于边剪作用不良或其他原因, 使纬纱不正常被带人织物内。 C . 8 纬缩: 纬纱扭结织人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

39、包括经纱起圈及松纬缩三楞起算) 。 C . 9 边撑疵: 边撑或刺毛辊使织物纱线起毛或轧断。 C . 1 0 麻粒: 麻纤维扭结成的粒状疵点。 C . 1 1 粗节: 或称竹节, 纱线上短片段的粗节。 C . 1 2 小节: 长。 . 6 c m及以上, 4 c m以下, 粗为原纱直径的3 倍及以上的粗节。 C . 1 3 大节: 长4 c m及以上, 粗为原纱直径的 3 倍及以上, 或长0 . 6 c m以上, 4 c m以下, 粗为原纱直径 6 倍及以上所形成的粗节。 C . 1 4 星跳: 1 根一2 根经纱或纬纱跳过 2 根4 根形成星点状的。 C . 1 5跳纱 : 1根一2根经纱或

40、纬纱跳过 5根及 以上的 。 C . 1 6 断疵: 经纱断头、 纱尾织人布内。 C . 1 7 拖纱: 末剪去纱头, 拖在布面或布边上。 C . 1 8 杂物织人: 飞花、 回丝、 油花、 皮质、 木质等杂物织人布内。 C . 1 9 断经: 织物表面经纱断缺。 C . 2 0 沉纱: 由于提综装置不良, 造成经纱浮在布面。 C . 2 1 综穿错: 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综, 而造成布面组织错乱。 C . 2 2 粗经: 直径偏粗的经纱织人布内。 C . 2 3 吊经: 部分经纱在织物中张力过大 C . 2 4 紧经: 部分经纱捻度过大。 C . 2 5 松经: 部分经纱张力松弛织人布内。 C

41、. 2 6 并线松紧: 单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C . 2 7 双经: 单经织物中有 2 根经纱并列织人。 C . 2 8 箱路: 箱齿排列不匀, 使织物经向呈现稀密不匀的纹路。 C . 2 9 箱穿错: 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箱, 造成布面上经纱排列不匀。 C . 3 0 针路: 由于点啄式断纬自停装置针尖不良, 造成经向密集的针痕。 C . 3 1 经缩: 部分经纱受意外张力后松弛, 使织物表面呈现块状或条状的起伏不平( 三楞起算) 。 C . 3 2 拆痕: 拆布后布面上留下的起毛痕迹。 C . 3 3 双纬: 单纬织物一梭口内有 2 根纬纱织人布内。 C . 3 4 脱纬: 一梭口内有

42、3 根及以上的纬纱织人布内 C . 3 5 密路: 经向0 . 5 c m内纬密多 2 5 %以上。 1 0 FZ / T 3 3 0 0 2 -2 0 0 3 C . 3 6 稀纬: 最稀处 1 c m内少2根纬纱的 C . 3 7 条干不匀: 叠起来看前后都能与正常纱线划分得开的较差的纬纱条干 C . 3 8 云织: 纬纱密度段稀段密, 其稀密相间各两条及以上的。 C . 3 9 错纬: 直径偏粗、 偏细的纬纱, 紧捻、 松捻纱、 错纤维的纱织人布内。 C . 4 0 百脚: 斜纹或锻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内缺 1 根一2 根纬纱。 C . 4 1 水渍: 织物沾水后留下的痕迹。 C . 4 2 污渍: 织物沾污后留下的痕迹。 C . 4 3 流印: 打印装置不良造成的印痕。 C . 4 4 浆斑: 浆块附着布面影响织物组织。 C . 4 5 宽狭幅: 幅宽上下偏差超过标准规定。 F Z/ T 3 3 0 0 2 -2 0 0 3 附录D ( 规范性附录) 艺麻本 色布 断裂强力回潮 率修 正系数 表 D . 1 芒麻本 色布 断裂 强力回潮 率修正 系数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