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5624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A-T 485-2004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pdf.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 A / T 4 8 5 -2 0 0 4 前言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上海西派埃自 动化仪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龚标、 伦耀森、 秦煌麟、 蒋宇晨、 秦东炜、 丁正林、 张军 G A / T 4 8 5 -2 0 0 4 引言 国家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 G B 7 2 5 8 -1 9 9 7 ) 要求机动车的行车制动能保证机动车在各 种车速、 载荷及上、 下坡情况下, 驾驶员能有效控制车辆, 使其能安全、 迅速、 有效地减速和停车, 还要求 避免车辆发

2、生跑偏或甩尾掉头等现象, 制动性能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路试检验制动性能最能真实 反映机动车在路上行驶时的制动情况。 按G B 7 2 5 8 -1 9 9 7 规定: 当车辆经台架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时, 可用标准中规定的路试检 验进行复检, 并以满载路试的检验结果为准。另外, 部分难于上检测线进行制动检验的机动车( 如双后 桥驱动的车辆、 全时四轮驱动的轿车等) 以及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车辆的现场检验等都需采用路试。 目 前的路试检验设备有第五轮仪、 非接触式速度仪和减速度仪三种。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属于高精度的减速度类仪器, 具有携带方便、 安装快捷、 操作简单的特点, 能 准确分析车

3、辆的制动性能, 适合于机动车检测站的快速、 批量检测, 并适合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车辆的现 场检验。 为规范该类仪器的生产及检测, 特制定本标准。 G A / T 4 8 5 -2 0 0 4 便 携 式 制 动 性 能 测 试 仪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以下简称仪器) 的生产及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4、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4 2 3 . 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A: 低温( i d t I E C 6 0 0 6 8 - 2 - 1 : 1 9 9 0 ) G B / T 2 4 2 3 . 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B : 高温( i d t I E C 6 0 0 6 8 - 2 - 2 : 1 9 7 4 ) G B / T 2 4 2 3 . 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e q v I E C 6 8 -

5、 2 - 3 : 1 9 8 4 ) G B 7 2 5 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 B / T 1 7 6 2 6 . 3 -1 9 9 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id t I E C 6 1 0 0 0 - 4 - 3 : 1 9 9 5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便揽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t h e p o r t a b l e b r a k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e s t e r f o r v e h i c l e s 通过记录车辆制动过程中由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值的时

6、间历程, 计算出速度、 距离后, 可计 算得到符合G B 7 2 5 8 要求的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 D D ) 和制动协调时间, 用于判别机动车的制动 性能, 并可现场打印和进行数据通信的仪器。该类仪器也可进行加速性能、 瞬时加速度值、 加速度峰值、 坡度值和附着系数等测试。 3 . 2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 D D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 D D ) 按公式( 1 ) 计算: M FDD V h 一V e 2 5 . 9 2 ( S , 一S O ( m/ s 2 ) (1) 式中: V Q 车辆制动初速度, 单位为千米每小时( k m / h ) ; V b -0 .

7、8 V 。 车辆的速度, 单位为千米每小时( k m / h ) ; V , -0 . 1 V o 车辆的速度, 单位为千米每小时( k m / h ) ; S b 在速度V p 和V b 之间车辆驶过的距离, 单位为米( m) ; S e 在速度 V o 和V e 之间车辆驶过的距离, 单位为米( m ) , GA / T 4 8 5 -2 0 0 4 3 . 3 制动协调时间b r a k e c o o r d i n a t e d t i me 是指在急踩制动时, 从踏板开始动作至车辆减速度达到 G B 7 2 5 8 规定的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值 的7 5 %时所需的时间。 4 要

8、求 4 . 1 一般要求 4 . 1 . 1 组成 仪器为便携式, 由加速度传感器、 主机、 制动踏板触点开关及微型打印机等组成。全套仪器总质量 应不超过 1 0 k g , 4 . 1 . 2 外观 4 . 1 . 2 . 1 仪器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 平整, 不应有凹痕、 划伤、 裂缝、 变形等缺陷; 主机显示应清晰、 完 整, 不得有文字和符号缺损现象。 4 . 1 . 2 . 2 仪器上使用的文字、 图形、 标志应清晰、 规范、 耐久。显示屏、 打印输出、 操作说明、 铭牌、 标志 中的文字应使用中文, 根据需要也可以附有其他文字。 4 . 1 . 2 . 3 铭牌应标明制造商名称、

9、商标、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 生产日 期及出厂编号等。 4 . 2 基本功能 4 . 2 . 1 加速度值测量范围 加速度值测量范围 为一 1 9 . 6 2 m / s 2 -1 9 . 6 2 m / s . 4 . 2 . 2 显示分辨力 加速度: 0 . 0 1 M / “ , 2 ; 速度: 0 . 1 k m / h ; 时间: 0 . 0 1 s ; 距离: 0 . 1 m, 4 . 2 . 3 仪器供电方式 主机及打印机应自 带电源, 主机可连续使用时间应不少于5 h . 4 . 2 . 4 显示方式 液晶点阵中文显示。 42 . 5 测试状态

10、预设置及结果判定功能 仪器应能对日 期、 时间、 车牌号、 车辆类型、 满载或空载状态进行预设置, 并能按 G B 7 2 5 8 中规定的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MF D D ) , 汽车或汽车列车制动协调时间进行合格性判定。 4 . 2 . 6 测试数据存储、 打印、 通信功能 仪器应能对测试数据进行存储、 打印, 并可通过通讯接口与计算机通信; 可存储数据不少于5 0 组。 测试结果打印内容应包括: 车牌号、 车辆类型、 日期、 时间、 MF D D(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 制动 协调时间、 制动初速度、 制动距离、 合格性判定等。 4 . 3 数据保持 断电后, 主机内置时钟(

11、 日 期、 时间) 应正常运行, 各组测试数据不丢失或改变。 4 . 4 仪器准确度要求 4 . 4 . 1 基本误差限 一4 . 9 1 m / s 2 -4 . 9 1 m / s 2 时: 士0 . 1 m / s ; 其他量程时: 士2 . 。 %。 4 . 4 . 2 示值重复性误差 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 / 2 , 4 . 4 . 3 鉴别力闭 不超过0 . 0 5 m/s, 0 2 GA / T 4 8 5 -2 0 0 4 4 . 4 . 4 零位漂移 不 超过士 。 . 0 5 m / s . 45 电源电压适应性 当电源电压在标称电压值士 琵 环范围内变化时, 仪器

12、示值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 / 2 . 4 . 6 耐温度变化影响 当环境温度在O C - 4 0 范围内变化时, 温度平均每改变 1 0 C, 仪器示值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 绝对值的 1 / 2 . 4 . 7 电池欠压指示 当电池电压降至标称值的9 0 %以下时, 仪器应出现欠压指示。 4 . 8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等级为一级, 试验中及试验后仪器主机和传感器不应出现电气故障, 数 据显示、 记录功能应正常, 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或发生变化。 4 . 9 抗汽车点火干扰 按 5 . 1 4 对仪器进行抗汽车点火干扰测试。试验中及试验后, 仪器的显示功

13、能、 记录功能、 打印功能 应正常。 4 . 1 0 气候环境适应性 仪器放置在携带提箱内, 在承受高温、 低温、 湿热等各项气候环境试验后, 外观和基本误差限应分别 符合 4 . 1 . 2 . 1 和4 . 4 . 1 的要求。 4 . 1 1 运输环境适应性 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 试样进行定频振动试验, 试验后, 各部分零件不得有松动和损坏现象, 外观 和基本误差限应分别符合4 . 1 . 2 . 1 和4 . 4 . 1 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 . 1 试验条件 5 . 1 . 1 试验环境条件 5 . 1 . 1 . 1 参比试验大气条件 仪器的参比性能应在下述条件下试验: 温

14、度: 2 0 士2 0C; 相对湿度: 6 0 % - 7 0 % ; 大气压力: 8 6 k P a - 1 0 6 k P a . 5 . 1 . 1 . 2 一般试验大气条件 无需在参比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宜采用下述大气条件: 温度: 1 5 0C -3 5 0 C; 相对湿度: 4 5 %一7 5 %; 大气压力: 8 6 k P a -1 0 6 k P a . 每项试验期间, 允许的温度变化为不大于 1 0C / 1 0 m i n . 5 . 1 . 2 试验电源条件 试验电源电压的允差不得超过其标称值的士1 0 0 , 试验电源电压的纹波不得超过其标称值的士。 . 2

15、%. 5 . 2 试验设备 5 . 2 . 1 测试范围及准确度要求 静态加速度测试装置( 应用重力加速度的绝对标定法) : 测试范围: -9 . 8 1 m / x 2 - 9 . 8 1 m / s 离心式加速度测试装置( 应用离心加速度的标定法) : 测试范围: 一1 9 . 6 2 m / ,; -1 9 . 6 2 m / s GA / T 4 8 5 -2 0 0 4 测试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被检仪器基本误差限的 1 / 3 , 5 . 2 . 2 预热和预调 试验设备的预热时间应按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有关规定, 并在相应的试验大气条件下使之稳定, 预 调应在预热时间内进行, 在

16、每项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调整。 5 . 3 一般要求检查 对仪器的组成、 外观、 文字、 图形、 标志及铭牌进行人工目测检查, 应符合 4 . 1 . 2 要求; 用蘸有汽油 ( 不低于 9 0 号) 的干净棉布连续擦拭文字、 图形、 标志、 铭牌表面 1 5 s , 试验后仍应符合4 . 1 . 2 要求。 54 基本功能检查 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仪器, 对其功能逐项进行检查, 其基本功能应符合4 . 2 的规定。 5 . 5 数据保持检查 仪器接通电源, 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进行模拟制动性能和加速性能测试并将结果存储记录。断 电2h 后, 对原贮存数据进行检查, 应符合 4 . 3 的要求。

17、 56 基本误差限测试 基本误差的试验应在参比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但对于非仲裁试验, 在能正确判别仪器基本误差的 前提下, 本试验允许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5 . 6 . 1 静态加速度测试法 将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平面放在已调好的水平面上, 接通电源, 进行基本误差限测试, 此时制动仪 的理论加速度示值应为。0 0 m / s 2 , 改变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平面与水平面夹角, 使夹角分别为 3 0 0 , 4 5 0 , 6 0 0 , 9 0 0 , -3 0 0 , -4 5 0 , -6 0 0 , - 9 0 0 , 分别读取仪器对应的八个加速度示值, 重复测试三次, 取各点示

18、 值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 , 对应的理论示值。 。 为: 4 . 9 1 m / s , 6 . 9 4 m / s , 8 . 5 0 m / s , , 9 . 8 1 m / s 2 , - 4 . 9 1 m / s 2 , -6 . 9 4 m/s,-8.50 m / s 2 , -9 . 8 1 m 厦。 按公式( 2 ) 计算各试验点的基本误差( “ ) : A a=( a 一a b ) / a y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式中: “ 一 仪器在试验点上

19、的示值; a l, 仪器在试验点上的理论示值。 各试验点的基本误差限应符合4 . 4 . 1 的要求。 5 . 6 . 2 离心加速度测试法 将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平面放在旋转臂的水平面上, 敏感轴方向分别指向或背向旋转中心, 启动离 心式加速度测试装置, 在 1 8 , 1 . 2 5 g , 1 . 5 g , 1 , 7 5 g , 2 g 、 一1 g 、 一1 . 2 5 g 、 一1 . 5 g 、 一1 . 7 5 g 、 一2 g 测 试点上, 分别读取仪器对应的十个加速度示值, 重复测试三次, 取各点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a , 对应的 理论示值 a 。为: 9 . 8 1 m

20、/ s , 1 2 . 2 6 m / s 2 , 1 4 . 7 2 m / s , 1 7 . 1 7 m / s , 1 9 . 6 2 m / s 、 一9 . 8 1 m / s , , -1 2 . 2 6 m / s “ 、 - 1 4 , 7 2 m / s , 、 一1 7 . 1 7 m / s 、 一1 9 . 6 2 m / s 。按公式( 2 ) 计算各试验点的基本误差 ( A a ) 。各试验点的基本误差限应符合 4 . 4 . 1 的要求。 5 . 7 示值重复性误差测试 按 5 . 6 . 1 方法, 在9 0 。 和一9 0 0 测试点分别进行五次测试, 分别

21、计算五次示值的标准差作为对应测试 点的示值重复性误差, 应符合 4 . 4 . 2 的要求。 5 . 8 鉴别力阅测试 用离心式加速度测试装置, 先设定在 4 . 9 1 m / s 2 , 待仪器示值稳定后, 施加0 . 0 5 m / s “ 的激励量, 仪 器示值应有变化 5 . 9 零位漂移 将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平面放在已调好的水平面上, 开机后, 将仪器调整至零位, 观察 1 5 m i n , 并 每隔5 m i n 记录一次读数。取最大的偏离零位值为零位漂移值, 应符合 4 . 4 . 4 的要求。 5 . 1 0 电源电压适应性测试 G A / T 4 8 5 -2 0 0 4

22、 当仪器的电源电压在标称值的+1 5 %和一2 0 %变化时, 分别测量并计算仪器的示值变化, 应符合 4 . 5 的要求。 5 . 1 1 耐温度变化影响试验 将仪器( 主机和加速度传感器) 放人温度试验箱中, 使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平面处于水平位置, 开机 后, 在加速度测量方式下, 使加速度传感器敏感轴平面处于垂直位置, 待仪器显示稳定后读取该试验点 ( 理论值为9 . 8 1 m / s ) 的示值。关机后, 按不大于1 0C / m i n ( 不超过 5 m i n 时间的平均值) 的温度变化速 率逐渐升( 降) 温至4 0 和。 , 待温度稳定后保温2 h , 分别开机读取仪器的示

23、值, 计算出温度每变化 1 0 的示值变化, 应符合 4 . 6 的要求。 5 . 1 2 电池欠压指示试验 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先将电压调到仪器电源电压的标称值, 接通仪器电源, 然后缓慢降低稳 压电源输出电压, 读取仪器开始出现电池需重新充电指示时的电源电压值, 应符合4 . 7 的要求 5 . 1 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5 . 1 3 . 1 试验装置要求 试验用设备应符合 G B / T 1 7 6 2 6 . 3 -1 9 9 8 中第 6 章的要求。 5 . 1 3 . 2 试验方法 试验按G B / T 1 7 6 2 6 . 3 -1 9 9 8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24、, 试验等级为一级, 试验中及试验后试样应符合 4 . 8 的要求。 5 . 1 4 汽车点火千扰试验 试验设备要求: a ) 放电电极间距为 1 c m -1 . 5 c m; b ) 放电频率为 1 2 次/ s -2 0 0 次/ s ; c ) 放电电压为1 0 k V -2 0 W . 仪器主机与传感器连接后开机, 使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开启汽车点火干扰试验设备, 设置在6 0 次/ s 的放电频率, 将仪器主机与传感器放置于不受点火干扰的位置。然后连接制动踏板触点开关导线, 分别 使制动踏板触点开关和导线置于距放电电极中心 5 c m -1 0 c m处, 以 1 2 次/ s -

25、2 0 0 次/ , 的放电频率扫 频, 并进行制动性能测试, 观察仪器工作有无异常, 若有异常, 在异常频率点持续试验 5 m i n ; 若无异常 则在 6 0 次/ S 的放电频率上持续试验 1 0 m i n 。试验中检查仪器的功能, 应符合4 . 9 的要求。 5 . 1 5 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5 . 巧. 1 耐离温性能 试验装置应符合G B / T 2 4 2 3 . 2 的要求。 将仪器放置在携带提箱内, 放人高温试验箱中, 在 5 0 士2 的温度条件下保持 8h , 试验后, 在一 般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放置至少2 4 h , 进行外观检查和基本误差限测试, 试验结果应符合

26、4 . 1 0 的要求。 5 . 1 5 . 2 耐低温性能 试验装置应符合G B / T 2 4 2 3 . 1 的要求。 将仪器放置在携带提箱内, 放人低温试验箱中, 在一1 0 士2 的温度条件下保持 8h , 试验后, 在 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放置至少 2 4 h , 进行外观检查和基本误差限测试, 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4 . 1 0 的要求。 5 . 1 5 . 3 抗湿热性能 试验装置应符合G B / T 2 4 2 3 . 3 的要求。 将仪器放置在携带提箱内, 放人湿热试验箱中, 试验箱的温度为 4 0 士2 *C, 相对湿度为9 1 %一 9 5 , 并保持 4 8 h

27、, 试验后, 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放置至少 2 4 h , 进行外观检查和基本误差限测 试, 试验结果应符合4 . 1 0 的要求。 5 . 1 6 运输环境适应性试验 GA / T 4 8 5 2 0 0 4 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如下条件的定频振动试验: 频率 3 3 H z 、 加速度 7 0 m / s 、 振动时间上下 4h 、 左右 2 h 、 前后 2 h 。试验后, 检查外观和其基本误差限, 应符合4 . 1 1 要求。 6 检验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仪器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 . 2 型式检验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产品新设计试

28、生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 转产或转厂; c ) 停产后复产; d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 ) 正常生产时, 产量满5 0 0 台后, 应进行周期性检验; f ) 产品停产一年后, 恢复生产时; 9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h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仪器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1 ,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3台, 如果有一项 试验不符合要求, 允许加倍抽取样品复检, 复检仍不合格, 则判型式检验不合格。 表 1 型式检验及出厂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 目要求条款检验方法条款 需

29、检项目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1 组成 4 . 1 . 15 . 3 JJ 2 外观 4 . 1 . 25 . 3 JJ 3 基本功能 4 . 25 . 4 JJ 4 数据保持 4 . 35 . 5 JJ 5 仪 器 准 确 度 要 求 基本误差限 4 . 4 . 15 . 6 JJ 示值重复性误差 4 . 4 . 25 . 7 J丫 鉴别力闽 4 . 4 . 35 . 8 JJ 零位漂移4 . 4 . 4 5 . 9 J丫 6 电源电压适应性 4 . 55 . 1 0 J 7 耐温度变化影响 4 . 65 . 1 1了 8 电池欠压指示 4 . 75 . 1 2 JJ 9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30、4 . 85 . 1 3 J 1 0 抗汽车点火干扰 4 , 95 . 1 4 J 1 1 气候环境适应性 4 . 1 05 . 1 5 J 1 2 运输环境适应性 4 . 1 15 , 1 6 J 注: “ J” 为需要检验的项目。 6 . 3 出厂检验 每台仪器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仪器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t o GA / T 4 8 5 -2 0 0 4 7 标志、 标签、 包装运输和贮存 7 . 1 标志、 标签 7 . 1 . 1 产品的外包装应体现如下内容: a ) 产品的中文名称、 规格型号; b ) 制造商名称、 详细地址、 邮编、 电话

31、、 产品商标、 制造日 期、 制造地; c ) 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 7 . 1 . 2 主机外壳的适当位置上应有固定铭牌, 铭牌上标明: a ) 产品中文名称、 规格型号; b ) 制造商名称、 商标; c ) 主机可识别的惟一性编号; d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证书编号; e ) 制造日期。 7 . 1 . 7 . 2 7 . 3 3 产品合格证 每台出厂的仪器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检验合格证应有如下内容: a ) 产品中文名称、 型号; b ) 产品编号; c ) 制造商名称、 商标; d ) 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 e ) 出厂检验结论、 检验日 期; f ) 检验员标识。 包装运输 包装箱应符合防潮、 防尘、 防震及运输的要求。 单个包装箱内应有使用说明书、 保修卡、 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装箱单。 贮存 仪器应贮放在一1 0 0C - 5 0 0C, 相对湿度不大于8 5 %的通风室内, 且空气中不含有对仪器起腐蚀作 用的有害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