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菌种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5733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感染菌种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ICU感染菌种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U感染菌种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感染菌种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 记e ml o urn alofln t e g r a t edTradit io n 目C h i n ese and wes t ern Me di d ne2 008 J un, 1 7(1 6)2 5 3 9 表2 不同常见种类菌尿对尿红细胞测定结果的影响 红细胞数几 一 1 细菌 1 0 41 0 ,1 0 61 0 71 0 41 0 ,1 0 61 0 7 一“n 、, 种、心 要, 在繁殖过程中, 合成触酶、 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这些物质和酶在干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时, 都能使试带中的 过氧化氢茵香素或过氧化氢稀钻分解出游离氧, 后者使色源 呈

2、色而出现假阳性。本实验结果显示: 菌尿组 U R I S C A NS - 300 型尿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为阳性而隐血板法为阴性者占 总检测数的百分比为20. 5 %, 而非菌尿组的百分比为5 . 0 %; 同时又用培养细菌做成菌尿, 再用尿液分析仪进行试验测定 其红细胞, 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因此可以肯定, 菌尿对尿红细 胞测定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证实这一影响因素, 笔者进行了 下列2 项试验: 用常见的泌尿系感染的细菌, 配制成不同浓 度的细菌, 放置 巧 而n 后, 用 U R I S C A NS 一 3 0 0型尿液分析 仪测定其红细胞, 结果显示: 由于细菌种类不同, 对尿红细胞 测定

3、结果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具体结果见表 2 ) , 以假单胞菌 属最大, 细菌浓度为1 0 , L 一 即影响红细胞测定。将过氧化 酶配制成不同浓度, 再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进行实验, 结果显 示: 过氧化酶浓度为ZI U / m L时干化学法即呈阳性结果。因 此, 笔者认为菌尿是引起千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假阳性的原 因 之一; H ea n g 也有同 样的 报道。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U 兑0 2 0 是目前用于测定尿液有形 成分较先进的检测仪器, 尿沉渣进样、 染色、 稀释、 混匀、 图像 采集、 存储、 细胞识别、 排样、 清洗全过程完全自动化, 但细胞 染色时若尿液中细菌浓度超过一定的量,

4、 仪器将把大的或成 双 的细菌( 主要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误认为是尿红细胞。 本 大肠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假单胞菌属 2 0 1 5 0 2020550 试验结果显示, 在菌尿和非菌尿尿液中, 尿红细胞 U 兑0 2 0测 定)12个今L而镜检法12个乍L分别占总检测数的22. 5 %和5 . 5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尸 0 . 0 5 ) , 这就说明 细菌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红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作 用, Tsu k a hi 灯 a 2 也有相同的 报道。 总之, 菌尿不仅干扰干化学法测定尿细胞, 而且也影响全 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细胞测定。因此, 在实验中发现菌尿

5、 时, 最好使用显微镜检查法或者其他方法来加以分析鉴别, 以 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诊。 【 参考文献 1 H 已 切 以ML . F 公 哭 h erna t una d u e tohaCt una J . 户 J c hP a t 喊 2 L a bMed, To . 曲户 ra 1 9 9 5 , 1 1 9 : 7 1 7 一7 1 9 K. 】 )te n 刀 J n a t i o nof t he ai ter eS P O n 旧 l b lefo r J . S h o nilg aku , 1 9 9 0 , 2 3 : 7 7 3 一 7 7 6 收稿日 期 2 0 0 7

6、一1 1 一1 0 I C U感染菌种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张健倩 (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 南京2 100 0 1) 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IcU2006 年 3月一2 0 07 年9月感染的病原菌和扰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用A P I 细菌 鉴定系统对标本进行细菌分离 鉴定。绝果检出 致病徽生物驼3 株, 革兰阴性杆菌247 株占76. 5 %, 革兰阳性菌47 株占1 4 . 5 %, 真菌2 9 株占9 %。革兰阴性杆菌位于前3 位的菌株分别是祠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较以前明显上升, 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荀萄球菌。给论IcU患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衬药

7、 情况严重, I C U医生应坚 持监浏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合理应用杭生素。 【 关键词 感染;I C U ; 菌 种;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5 文献标识码I B 文章编号 1 0 0 8 一 8 8 4 9 ( 2 0 0 8 ) 1 6 一 2 5 3 9 一 0 2 近年来随着大批新型抗生素的不断问世, 以及各种临床 诊疗措施的应用, 使以往常见致病菌感染为主转变为条件致 病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日 益增加, 医院感染情况日 趋严重川。 而重症监护病房( I C U) 收治的患者病情均危重, 机体免疫功 能低下, 加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产生耐药菌的机会多, 严重 影响患

8、者的预后。因此笔者对本院2 0 0 6 年 3月一2 0 07 年 9 月从 ICU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 行了分析, 以便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 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菌株来源上述时期从本院ICU住院患者送检的深部 痰、 静脉置管、 血液、 胸腹水、 尿等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 23 株 ( 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相同菌株 1 周内视为同一株菌, 不重复 统计)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 P I 鉴定板条鉴定到种。 1 . 2 药敏实验方法采用 K一 B琼脂扩散法。实验方法及 判断标准均按照美国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 CC比) 2 0

9、0 5 年版规定进行。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 T O 卫5 9 2 2 、 铜 绿假单胞菌A T O 卫7 8 5 3 、 金黄色葡萄球菌A T C C 2 5 9 2 3 。药敏 纸片为O X O I D公司产品。 1 . 3 超广谱p 一 内酞胺酶( E S B 肠) 检侧 采用双纸片协同试 验初筛, N C C LS 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确证。 1 . 4 耐甲氧西林检侧采用苯哇西林和头抱西丁纸片扩散法。 万方数据 2 5 4 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 记 e rnl o 山 m 习ofl n 摊r a t edT ra di ti o n 目 C hi n , 朋 d w es t e

10、 r n M edid n e 2 0 0 8 J u n , 1 7 ( 1 6 ) 2 结果 2 . 1 细菌菌种分布从 I C U送检标本中共分离细菌3 2 3 株,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4 7 株, 革兰阳性球菌47 株, 真菌2 9 株。在革兰阴性杆菌中, 铜绿假单胞菌占第1 位, 其次为肺炎 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其次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 6 8 . 9 %。具体结果见表1 。 表 1 3 2 3 株病原菌种类及分布 病原菌种类菌株数构成比率/ %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苗 肺炎克雷伯菌 鲍受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1、金黄色葡萄球菌 真菌 其他 1 9 . 2 1 5 . 5 1 8 . 9 9 . 3 6 . 8 6 . 8 9 1 4. 5 6250613022222947 2 . 2 细菌耐药性分析 2 . 2 . 1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阿米卡星、 呱拉西林/ 他哇巴坦、 头抱呱酮/ 舒巴坦 耐药率较低, 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大肠 埃希菌中产E S B Ls的占5 0 %, 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 S B 肠的占 6 3 . 2 %, 产E S B Ls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尚未发现 耐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 不

12、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很低。主要革兰阴 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 表Z I C 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 物的耐药率% 病 原菌 种 类 偏 绿 假 单 饱 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大 肠 埃 希 菌 鲍 受 不 动 杆 苗 IPM M E M 布 AZS UFA KC IFF EPL E F C AZ CRO 447 7 5964 545 8 7 387 素较敏感, 阿米卡星虽然耐药率低, 但其毒性大, IcU医生一 般不用。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病房常可引起肺部感染, 目 前 已成为医院肺部严重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院ICU分 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

13、南、 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极低, 对 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非常高, 所以碳青霉烯类药成为其首选, 而 舒巴坦本身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效, 所以头抱呢酮/ 舒巴坦的耐 药率不高, 也可用于其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也很 严重, 由于其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 对多种坑生素耐药率高, 故对其做细菌药敏鉴定就显得尤其重要。 产E S B 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高, 与文献 【 3报道相似。这是因为 IcU患者之前均用过三代头抱菌 素, 而产E S B LS的细菌的出现是由于三代头抱菌素的应用诱 导产生, E S B 肠水解三代日 一 内酞胺环使其失活, 并对氨基糖 昔类和哇偌酮类交叉耐药, 且该耐药

14、性可通过质粒传播, 造成 感染播散。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 R - SA) 占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1%, 与文献【 3 报道相似。本 院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 对 MR SA 所致严重感染的经验治 疗应首选万古霉素。 真菌的检出率较高, 主要的致病性真菌为白色念珠菌、 热 带念珠菌。有调查表明真菌血症已成为I C U内危重病患者 死亡的重要原因。IcU患者因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导致菌群 失调, 真菌伺机大量繁殖, 故 I C U医生应重视真菌引起的二 重感染。 I C U病房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有 研究发现抗菌药物的轮换使用有助于消除耐药菌的耐药

15、 性。 所以Ic u医 生临床用药时应尽量以药敏实验结果为 指导, 轮换选用敏感的抗菌药, 在治疗期间还要经常监测细菌 的药敏情况, 以发现新的耐药菌株, 及时调整用药。 总之, 本院 ICU患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严 重, 医生应坚持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合理应用抗生素, 避 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针对本院 ICU的 情况, 应用碳青霉烯类和日 一内酞胺类甲一内酞酶抑 制剂复 合药治 疗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产E S B 肠大肠埃希菌、 肺 炎克雷伯菌效果较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万古 霉素。 参考文献 1 张要元. 细菌耐药趋势与抗感染治疗的若千问题【 J .

16、 中国医学 杂志, 2 0 0 1 , 8 1 ( 1 ) : 2 一 4 【 幻朱德妹, 汪复, 张要元. 2 0 0 4 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检侧【 J.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 005 , 5(4): 1 95一 2 0 0 【 3 胡江, 詹曦井.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 J l . 临床抽血与检验, 2 0 0 7 , 9 ( 1 ) : 3 7 一 3 5 【 4 孟甄, 金建玲, 刘玉庆, 等. 细菌耐药性的诱导与消除【 J. 中华 药理学通报, 2 0 0 3 , 1 9 ( 9 ) : 1 0 4 7 一1 0 5 0 收稿日 期1 2 0()7 一 1

17、1 一 1 0 口On, 目、曰月嘴户 4548 印肠 4439 ”邓 盯肠 场0 收8C 肠竹 应臼月声 日,U 收竹 对30 加拓 嗜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苗 502 765644 5翻5086 2 . 2 . 2 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占81. 8 %, 未发现万古霉家耐药株。 3 讨论 本院I C U为综合性的, 革兰阴性杆菌占医院感染病原菌 的7 6 . 5 %, 说明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医院I C U感染细菌中的 主要致病菌, 与文献 2报道相似,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 1 位, 其次为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这可能与患者基 础疾病较重, 免疫力低下有关, 再加上这些细菌可以在环境中 存在, 可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表2显示铜绿假单胞菌 对抗菌药物显示较高的耐药性, 这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 药机制有关, 而碳青霉烯类和带有日 一 内酞酶抑制剂的抗生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