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5835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7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 10099-200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pdf.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2 5. 1 4 0 . 2 0 K 6 4 备 家 号 : 1 5 6 6 7 - 2 0 0 5 谬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1 0 0 9 9 - 2 0 0 5 代替J B / T 1 0 0 9 9 -1 9 9 9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 D o u b l e i n s u l a t i o n g u i d e f o r e l e c t r i c t o o l s 2 0 0 5 - 0 3 - 1 9 发布2 0 0 5 - 0 9 -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2、 员 会 发布 J B/ T 1 0 0 9 9 -2 0 0 5 目次 月 日舀 . . . . . . . . . - . . . . . . . . . 一 l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规范 性引用文件. . - . .- . . . . 一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一 . . . . 4 一般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5 附 加绝缘. . , . . . . , . . . 5 . 1 定子附

3、加绝缘 . . . . . . . . . . 一, . . , 5 . 2 转子附加绝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加强绝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1 加强绝缘的应用 . . . . 6 . 2 加强绝缘结构 . . . . . . . . . . . . . . . 6 . 3 加强绝缘材料选用和工艺 . . . . . . . . . . . . . . . . . . 6 . 4 加强绝缘的检验.

4、 . . . . 6 . 5 换向器绝缘. . . . . . . . . . . . . . . 一 6 . 6 刷握绝 缘. . . . . . . . . . . . . . . . . . . . , 6 . 7 电 源开 关、无线电 干扰抑制器绝缘 . . . . . . . . .- . - . . . 一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塑料件的 公差和配合一 . . . .一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塑料件的形位公差. . . - . . - . 一 , 二 图 1转子轴绝缘. . . . . . . . . . . 一 图2转子 接 轴 绝 缘. . . . . . 一 图3 传动

5、件绝缘. . . . . . . . . . . . . . . . 图B . 1形 位 公 差 标 注 示例 一 .” ” 表A . 1 公差数值表 . . , 一 表A .2 常用塑料件公差等级 . . . . . . . . . . . . . . . . . . . 表 A . 3 推荐的关键部位的公差等级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工 工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I . . . , 一 , . - .一 . 一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二3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3 . , . . , , . , , . .一 , , . , 二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6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9 . . . . . 二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 . . .- 一 二 . . . . 一, . .- . . . .- . . , . , . - - . 一 二 . 1 0 . . .一 t . t . . 一 . . -. . - . .- . . . .- . . . . . 1 0 . . . . . .

8、 - . . . - . . , . . , 二 , .- . . . . . .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1 0 . . . . 一 , 二t . . . . . 一, . . . t, . . . . . . . . . . 1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二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二 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 1 . . . .二 . . 二 , . . . . . . . - . . . . . 1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t 2 J B/ T 1 0 0 9 9 -2 0 0 5 H 11青 双重绝缘是保证电动工具安全的重要手段。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是用于对电动工具双重绝缘的 结构设计、 材料选用、 制造工艺和 有关试验方法的指导性文件。该导则制定于 1 9 8 8 年, 后修订为J B / 1 1 0 0 9 9 -1 9 9 9

11、 ,但 技术内容上未作改动。 该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对稳定与提高我国电动工具质量、 确保使 用安全都曾发挥了 较大的 作用。 由于科技的发展, 新材料的 不断涌 现, 实施双重绝 缘的塑料选用及其工 艺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该标准已 不能反映与 适应我国电动工具行业的现状与要求, 故进行第二次修 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G B / T 1 . 1 -2 0 0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 A C / T C 6 8 )归口 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

12、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上海日 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锦良、叶铁华、袁红、黄国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 B/ Z 3 3 1 - 1 9 8 8 , J B/ 1 1 0 0 9 9 - 1 9 9 9 .T B / T 1 0 0 9 9 - 2 0 0 5 电动工具双重绝缘导则 范围 本标准涉及电动工具双重绝缘的 结构设计、材料 选用、 制造工艺和 相关试 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单相I I 类工具、单相 I 类工具的1 1 类结构,三相 1 1 类工具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13、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G B / T 1 1 8 2 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 定义、 符 号和图样表示法 ( G B / T 1 1 8 2 -1 9 9 6 , e q v I S O 1 1 0 1 : 1 9 9 6) G B /T 1 1 8 4 -1 9 9 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 e q v I S O 2 7 6 8 - 2 :

14、1 9 8 9 ) G B / T 2 9 0 0 .2 8 -1 9 9 4 电工术语电动工具 G B 1 3 9 6 0 -1 9 9 2 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 i d t I E C 6 1 0 2 9 - 1 : 1 9 9 2 ) G B 1 5 0 9 2 . 1 -2 0 0 3 器具开 关第1 部分: 通用要 求 ( I E C 6 1 0 5 8 - 1 : 2 0 0 0 , II ) T ) I E C 6 0 7 4 5 - 1 : 2 0 0 3 e d 3 . 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 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2

15、 9 0 0 . 2 8 中所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基本绝缘b a s i c i n s u l a t i o n 用于对带电 部分提供触电基本保护的 绝缘,但不必包括功能用途的 绝缘。 3 . 2 附加绝缘 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i n s u la t i o n 在基本绝缘之外所设置的独立绝缘。 3 . 3 双重绝缘d o u b l e i n s u l a t i o n 由 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 者组成的绝缘系统。 3 .4 加强绝缘rei n f o r c e d i n s u l a t i o n 提供防止触

16、电的保护程度与双重绝缘相当的 危险带电部分的绝缘。 3 . 5 全塑料外壳 f u l l - p l a s t i c e n c l o s u re 工具的 外壳全部采用塑料制 成。 3 .6 , 半 塑 料外 壳 s e m i - p l a s t i c e n c l o s u re 工具的 部分外壳由 塑料制成 ( 通常是机身、 后罩、 手柄) 。 3 .7 绝缘衬套i n s u l a t i o n s h e a t h J B/ T 1 0 0 9 9 -2 0 0 5 指不可触及金属零件与可触及零件或带电 零件之间所设置的绝缘件。 3 . 8 热固 性塑料 t

17、 h e r m o s e t t i n g p l a s ti c s 塑料加热或通过其他方法例如辐射、 催化等固化时, 变成基本不熔不溶产物的塑料。 3 . 9 热塑 性塑料 t h e r m o p l a s t i c s 在塑料整个特征温度范围内, 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反复冷却硬化, 且在软化状态采用模塑、 挤塑或二 次成型通过流动能反复模塑成制品的塑料。 3 . 1 0 工程塑料 e n g i n e e r in g p l a s ti c s 指可以 作为结构材 料, 能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 在 承受 机械 应力和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 境中 使用 的塑料。 3 . 1

18、 1 内应力 i n t e r n a l s t re s s 无外力存在下,因 加工、 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而在制品内 部形成的 应力。 3. 1 2 应力 开 裂 s t re s s c r a c k s 由 低于塑料短时机械强度的各种应力引 起的塑料内部或外部开裂。 3.1 3 蠕变 c re e p 因应力引 起的随时间而变化的 应变。 3 . 1 4 热 变 形 温 度 h e a t d e fl e c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u n d e r l o a d 塑料耐热性的一种度量, 是将塑料试样浸 在一种等速升温的传热介质中, 在简

19、支梁式的 静弯曲 负荷 作用下,测出试样弯曲变形达到规定值时的温度。 3. 1 5 塑料成型螺纹 p l a s t i c m o l d i n g s c re w 在塑料成型过程中 形成的 螺纹。螺纹形式可有 普通螺纹和特殊螺纹。 3 . 1 6 收缩各向 异性c o n s t r i c ti o n a n i s o t r o p y 塑料成型收缩率在各个方向 上不同。 3 . 1 7 轴绝缘 a x e s i n s u l a ti o n 在电动机转子轴与转子冲片间设置的绝缘。 3 . 1 8 接轴绝缘 c o n n e c t a x e s i n s u l

20、a ti o n 连接电动机转子轴铁心段与输出段的绝缘。 3 . 1 9 传 动 件 绝 缘 t r a n s m is s i o n p a r t i n s u l a t i o n 置于工具的传动元件上的绝缘 ( 如 全塑料或半塑料齿轮、绝缘转子轴等) 。 3.2 0 轴 绝缘 一 次 成 型 a x e s i n s u l a ti o n o n c e - m o l d i n g 将电动机转子轴与转子冲片置于模具中。由 压制塑料将其结合为一体,以 构成轴绝缘的 工艺方法。 J B / T 1 0 0 9 9 -2 0 0 5 3 . 2 1 轴绝缘二次成型 a x

21、e s i n s u l a t i o n t w i c e - m o l d i n g 将转子轴先行压注塑料绝缘层, 经车磨加工至规定尺寸 后再行压装转子 铁心, 以构成轴绝缘的工艺 方法。 3 . 2 2 传递模塑 p a s s m o l d i n g 热固 性塑料经过加热室进人加热模具的闭合模腔而成型的 模塑 方法。 3 . 2 3 注塑成型 i n j e c t i o n m o l d i n g 将热塑性或热固 性模塑料先在加热机筒中均匀塑化, 而后由 柱塞或移动螺杆推挤到闭合模具的 模 腔中成型的一种方法 4 一般要求 双重绝缘电 动工具的 绝缘 结构设 计、

22、 材料选用, 应满足电动工具安全I E C 6 0 7 4 5 - 1 : 2 0 0 3 e d 3 .2 和 G B 1 3 9 6 0 的规定。 5 附加绝缘 5 . 1 定子附加绝缘 5 . 1 . 1 定子附加绝缘的结 构形式 根据工具的 品种、规格及工作状况目 前有如下四 种形式: a ) 全塑料外壳: b ) 半塑料外壳: c ) 有金属骨架的全塑料外壳: d ) 绝缘衬套。 5 . 1 . 2 塑料选用 5 . 1 . 2 . 1 塑料外壳用作定子附加绝缘,其材料一般应采用优质工程塑料, 要求如下: a )高的机械强度及优良 的冲击韧性: b ) 高的耐热性,热变形温度 ( 1

23、 . 8 5 M P a 下)大于1 3 0 C; c ) 优良 的尺寸稳定性,良 好的 蠕变性和较小的线胀系 数; d ) 优良的 着色性,可根据工具要求染成美观均一的色彩; e )良 好的加工工艺性: f )良 好的电性能:体积电阻率大于 1 已 幼 c m ,击穿电压大于l O k V / m m , 表面耐漏电起痕性满足 I E C 6 0 7 4 5 - 1 : 2 0 0 3 e d 3 .2 中第2 9 章要求: 9 )良 好的 耐油、耐化学腐蚀性。 以 上各项要求, 可根据附加绝缘的 不同 结构形式, 塑料外壳的 不同 部位, 各有侧重,略 有差异。 5 . 1 . 2 . 2

24、 定子附加绝缘与手柄的 塑料材料如下: a ) 玻璃纤维增强聚酞 胺 ( G F - P A ) 玻璃纤维增强聚酞胺 ( 俗称增强尼龙) ,具有较高的刚性、 强度及热变 形温度和良 好的抗动态疲劳 .隆。 玻璃纤维增强聚酞胺品种有聚酞胺6 或6 6 ( 玻璃纤维含量3 0 % -3 5 % 为宜) , 以 增强聚酞 胺6 为主。 , b )聚 碳酸醋 ( P C ) 及其改性增强塑料 聚碳酸醋 ( P C ) 具有优异的冲 击韧 性和尺寸稳定性: 玻璃纤维增强聚 碳酸 醋 ( G F - P C ) ( 玻璃纤维 含量 1 0 % 一1 5 %) 具有更高的 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用于电动工具

25、外壳更为适宜。 c )增强聚丙烯 ( G F - P P ) J B / T 1 0 0 9 9 -2 0 0 5 聚 丙烯, 经改性再经玻璃纤维增强后综合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可用作电动工具外壳, 例如 用于 园林 类电动工具 ( 如割草机、电链锯等) 。 d) ABS A B S由丙烯睛、丁 二烯、苯乙烯三单体聚 合而 成, 综合性能良 好。改变三单体的 不同 配比可制 成 多种品级, 例如用于电池式工具外壳。 5 . 1 .3 塑料件的结构设计 5 . 1 .3 . 1 塑料外壳的 外形结构通常有筒形结构和对开式结构。 5 . 1 .3 .2 塑料外壳除应满足工具结构所需要的 形状、

26、尺寸、 精度、 外观等要求外,还应满足塑料特性、 成型工艺及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 要求。 a ) 塑料的刚性、 强度随温 度的升高有较大的 降低。因 此, 塑料的实 用强度及弹性模量要比 标准状 况下测得的值低。 b )塑 料具有较大的 收缩率, 其收缩率与制件的 壁厚、 形状复杂程度以及 成型工艺等因素有关。 设 计时, 制件结构断面形状力求对称。 在制件 设计上力求壁厚均匀, 制件的壁厚不宜太厚, 主壁厚一般为2 .5 m m -3 . 5 m m 。 制件的壁厚也 不宜太薄,制件的 最小壁厚约为 I m m 1 . 5 m m 。 棱角处呈圆弧过渡, 制件壁厚不宜太厚,为了提高制

27、件的刚性, 制件设计时可适当增设加强筋。 加强筋的 设置以 应与塑料成型时流动方向平行为好, 加强筋 的 厚度一 般为主 体壁厚的 ( 0 .4 - 0 .6 ) 倍, 加强筋与主壁连接处也需要用圆 弧过渡 c ) 塑料 模具设计及其质量要求。 对于同 轴度要求很高的塑料制件( 如电动机 外壳) 应尽量将关键部位( 后轴承室、 定子档与 前止口) 制作在 模具的同 侧, 并在同一型芯上,且断面呈对称形。 对制件尤其对收缩呈各向异性的增强塑料制件, 建议采用中心浇口, 且浇口位置选定需考虑到塑料 流动与 充模方式。 塑料溶接部设计应适当, 要设法把塑料溶接部设计在不影响强度及美观的部位。 聚碳酸

28、醋、 增强聚碳酸O R 、 增强聚酞 胺制件的 模具必须具备加热系统、 主型芯处尚 需具备冷 却系 统, 以 保证制件的外观与内 在质量。 5 . 1 . 3 . 3 塑料件联接、紧固以 及金属嵌件 a ) 塑料件的联接与紧固, 包括塑料件与塑料件、 塑料件与金属件之间联接与紧固,一 般都是采用 螺钉联接。 螺钉联接包括对穿螺钉和螺钉旋人螺纹中的联接。 对穿螺钉联接中螺母或螺钉头与塑料接触处 必须采用垫圈, 且垫圈 应尽可能选用得大一些,以 降低塑料件上的单位压力, 提高拧紧力。 螺 钉旋人螺纹中的形式有: 自攻螺钉: 螺钉旋人塑料成型螺纹; 螺钉旋人金属嵌件的 螺纹。 对 于聚碳酸醋、 聚

29、酞胺及其增强塑料允许采用自 攻螺钉。自 攻螺钉预留孔的直径, 一般等于螺钉中 径为宜。 采用自 攻螺钉紧固 有优良的工艺性, 但其经多次 拆装后联接的可靠性会下降。 b ) 工 具塑 料外壳某些部位 ( 如轴承室、 金属螺纹嵌件等) 需采用 金属嵌件的, 设计时必须考虑塑 料和 金属的线胀系数的 差异, 一般未增强塑料其线胀系数都比金属约大3 - 4 , 而玻璃纤维增强 塑料则与金属相接近。因 此采用纯聚碳酸醋做外壳最好不 要设置金属嵌件,以防由 于收 缩而产 生的 局部应力致使制件破裂, 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醋或增强聚 酞胺则可 设置 金属嵌件。 塑料外壳中设置金属嵌件时应注意: 金属嵌

30、件的材质选用应与 所用塑料的线胀系数相近, 依次为 沼 、 铜、 钢; 嵌件的形状及边角力求圆滑,与塑料接触表面应粗糙或有孔槽; 包容 嵌件的塑料层厚度应不小于 嵌件的壁厚。 J B门, 1 0 0 9 9 -2 0 0 5 在塑料成型时, 嵌件需加热至1 0 0 一1 5 0 C . 5 . 1 .4 塑料件的精度与尺寸公差 可采用附录 A的规定值 5 . 1 .5 塑料件的形位公差 可参照金属件的 形位公差标准, 根据经验进行选用。 附录B 为定子的外壳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5 . 1 .6 塑料件的成型加工 作为定子附加绝缘的 塑料 采用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的工艺条件, 可根据使用的 注

31、射机型号、规格、 塑料件的构型大小、壁厚、复杂程度以及选用的塑料品种与品级不同而定。 5 . 1 . 6 . 1 塑料注射机选型 a ) 成型工具外壳需用螺杆式注射机, 除要求料筒温度、注 射压力可随意 准确调节外,其注射速度 也可无级调节,注射机喷嘴 应有加热、 保温, 并附有模具加热、冷 却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b )塑料件的质量为注射机最大容量的 6 0 %-8 0 %为宜: c )注塑聚 碳酸醋制件应采用渐变式螺杆、 开启式喷嘴,注 塑聚酞 胺类制 件则应采用突变式螺杆、 自 锁式喷嘴: d )注塑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注射机, 其料筒和螺杆应经硬化处理或采用硬质耐磨抗 腐蚀钢材。 5 .

32、 1 .6 .2 聚碳酸醋注射成型工艺 a ) 原料预干燥 注塑成型前,塑料必须进行充分干燥, 严格控制其含湿量 ( 质量分数) 小于0 . 0 3 % . 采用普通鼓风干燥,一般控制为 1 2 0 0C , 4 h - - 8 h( 料层厚度不大于 2 0 n u n ) 。 干燥程度以 按 “ 对空 注射”时料流光洁无泡为准。加工过程中,料斗需用加热装置保温。 若采用除湿式干燥装置进行注射成型,则塑料原料可以无需预干燥。 b ) 成型工艺参数 料筒温度应尽可能高,以不发生塑料分解为原则, 一般为 2 4 0 0C - 2 9 0 0C , 但塑料在料筒中 不可 滞 留时间太长。 模具温度一

33、般为8 0 一1 0 0 0C ,以 保证外观及消除应力。 保压时间尽可能短些,而冷却时间尽可能长些,以利降低内应力及防止变形。 加料量根据制件大小略留 余量,保持约2 0 n m m 缓冲垫; 螺杆转速不宜太快, 5 0 r / m i n 士5 r / m i n e 背压适中 注射压力为5 % 左右。 c )后热处理 为降低聚碳酸醋 制件的内 应力,注 射成型后制件可进行后热处理, 温度为 1 1 0 一1 2 0 C ,时间为 2 h - 4 h . 5 . 1 . 6 . 3 玻璃纤维增强聚酞胺注射成型工艺 a ) 原料预干燥 玻璃纤维增强聚酞胺注塑加工前需进行预干燥。 为防聚酞胺氧

34、化变色,干燥温度应较低, 采用普通鼓风 烘箱时,一般为8 0 0C , 4 h - 6 h 即可。最好 采用真空干燥箱进行预干燥。 若采用除湿式干燥料斗进行注塑加工,则塑料原料无需预干燥。 b ) 注塑工艺 聚 酞胺属结晶性高聚物,有明显熔点, 故料筒温度略高其熔点即可,一般为 2 3 0 0C 2 7 0 0C( 聚 酞 胺6 型) 、 2 4 0 C -2 8 0 C( 聚酞胺6 6 型) 。 注射压力与注射速度尽量采用低压快速。 模具温度一般为 7 0 0C - 9 0 0C,以保证制件表面质量。 J B/ T 1 0 0 9 9 -2 0 0 5 c ) 后吸水处理 聚酞胺吸 水性较强

35、, 其含 水量的大小对其性能影响 很大。 吸 水后刚 性降 低而韧性大增, 为加速聚酞 胺制件在空气中自 然吸 水量, 可采用强制吸 水,即 将制件趁热放在6 0 热水中 浸泡, 时间 为每 I n 。厚 的制件浸泡I h - 2 h ,也 可用高热蒸汽蒸煮,否则制件在空气中 放置数天至数月才达到吸湿至 平衡。 5 . 1 . 7 塑料的着色 5 . 1 . 7 . 1 对着色剂的要求 对用作电 动工具外壳的聚 碳酸醋、 聚酞胺等塑料, 所用的 着色 剂要 求必须具有相当 高的耐热性, 且 对塑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着色剂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有: 一- 钦白 粉 ( 白 色) ;

36、 高色素炭黑 黑色) : 铬黄 ( 黄色) 。 注; 铬黄( P b C r 0 4 )因含有C r , P b 有害元素, 不推荐使用。 有机颜料有: 酞普蓝: 酞善绿; - 一芍 乞 光红; 荧光橙; 大分子红; 大分子黄。 5 . 1 . 7 . 2 配色原则 制件的色彩可用红、 黄、 蓝三原色根据不同配比配制而成。 5 . 1 . 7 . 3 制件的着色 用户可直接由 塑料供应商提供各种色彩的塑料, 无需自 行调色。 用户也可将按一定的比例将色 母料 与 塑料掺和 后注塑 加工, 色母的 用量一般是1 : 2 5 或 1 二 5 0 . 5 . 1 . 8 塑料件的质量要求 5 . 1

37、 . 8 . 1 制 件表面 应光洁而无缺损, 外壳的 显要部位应无较严重的凹 痕、 银丝和明 显的玻璃纤维外露。 浇口 溢边应修剪平整,不伤整体。 5 . 1 . 8 . 2 聚 碳酸醋 制件应有足够的耐应力开裂性。 通过采用C C 1 4 浸泡法 检验, 即以 在常温 ( 2 0 0C) 下浸泡在C C 甄 试剂中, 在无嵌件部位 I m in 不开 裂为合格。 5 . 1 .8 . 3 塑料制件 应有足够的 强度。通过I E C 6 0 7 4 5 - 1 : 2 0 0 3 e d 3 .2 的第2 0 章机械强度的试验检验。 5 .2 转子附加绝缘 5 .2 . 1 转子附 加绝缘结

38、构形 式 有如下三种: 转子轴绝 缘,如图I 所示: 转子接轴绝缘, 如图2 所示; 州 专 动件绝缘, 如图3 所示。 5 . 2 . 2 转子附 加绝缘的材料选用 转子附加绝缘的塑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a )良 好的 力学性能, 特别在高温 ( 1 3 0 以 下)仍具有较高的 机械强度和刚度: b ) 较高的耐热性, 热变形温度大于 1 8 0 0C ; J B/ T 1 0 09 9 -2 0 0 5 转 子 铁 心 A, c段轴绝缘为加强绝缘:s段一 一 轴绝缘为附加绝缘: D段轴绝缘和换向器绝缘组合绝缘为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 图 1 转子轴绝缘 绝缘层 图2 转子接轴绝缘 金 属 齿

39、 轮 金 属 齿 轮 花键绝缘套塑 料 轴 衬 绝 缘 齿 轮 A - A 嚼 钻 轴绝缘 图3 传动件绝缘 J B / T 1 0 0 9 9 - 2 0 0 5 c )与 金属 零件有较好的 结合力,其线胀系 数与金属相近; d ) 优良 的耐溶剂 性,在高温下能耐受芳香烃溶剂 ( 甲苯、 二甲 苯)的 侵蚀; e )良 好的 成型工艺性, 易于加工成型, 生产率高; f )良 好的电性能,体 积电阻率大于 1 0 Z s 2 c m, 介质强度大 于 1 O k V / n u n . 注:以玻璃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用作转子附加绝缘的塑料具有良好性能. 5 . 2 . 3 热固性增强塑料

40、的轴绝缘成型工艺 5 . 2 . 3 . 1 工艺流程 一次成型工艺: 转子轴清洗 冲片称重理齐预 热的转子 轴及冲片放人模具 合模压紧压人塑料 保压 脱模 二次成型工艺: 转子轴坯清洗 一 预热轴坯一 呕制塑 料车、 磨塑料绝缘层冲片称量、 理齐、 压装凸 5 . 2 .3 .2 材料选用及其工艺 a ) 玻璃纤维增强型环氧模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型环氧 模塑料用作轴绝缘, 有一次成型也有二次 成型。 该材料除具备了用 作转子附加 绝 缘 的良 好 性 能 外, 还 具 有 优良 的 耐 湿 性、 耐 酸 碱 性, 阻 燃 性 达U L V - 。 级 , 体 积电 阻 率 达1 0 “ n “

41、 c m 以上 以WH型环氧模塑料 ( 通过U L 认证) 为例, 其配方 及工艺如下: 配比: 环氧树脂2 0 份一2 5 份, 线性酚醛树脂 ( 固化剂) 1 0 份一1 2 份, 填料 ( C a S i 0 4 ) 4 0 份一 5 0 份, 玻璃纤维2 0 份一3 0 份,固 化促进剂 ( 胺类) 0 . 5 份一1 份, 颜料。 .5 份 工艺参数: 转子轴预热温 度与时间:1 6 0 一1 7 0 0C , 0 . 5 h . 模具温度:1 6 0 0C 1 7 0 -C; 压制压力: 约 1 5 M P a ; 保 压时 间: 2 m i n , b ) 玻璃纤维增强型不 饱和

42、聚醋模塑料 不饱和聚醋 ( U P ) 用玻璃纤维增强后俗称 “ 玻璃钢, , 耐弧性1 8 0 s , 阻燃性达U L V - 。 级, 用作轴 绝缘可以压制,也可以注塑成型。 工艺参数如下 ( 以注射成型为例) : 一料筒温度: 9 0 一1 1 0 0C ; 一膜 具温度:1 7 0 一1 9 0 ,C 1 固化时间:约3 0 s ; 注射压力: 约 8 0 M P a 1 0 0 M P a o 口 玻璃纤维增强型酚醛模塑料 玻璃 纤维增强型酚醛模塑料是我国最早用作轴绝缘的 材料,至 今仍被 部分采用。 一般是压制成型。 工艺 参数如下: 塑料预热: 9 0 士 5 0C , 2 m

43、i n 4 m i n ; 转子轴预热: 8 0 0C -9 0 0 C , 约3 0 m i n ; 压制温度与时间:1 6 0 一1 8 0 C , 8 m i n -1 O m i n , 一 一 压力:约 1 6 MP a ; - 一后固 化处理:1 6 0 一1 8 0 0 C , 约4 h . 5 . 2 . 4 热塑性增强塑料轴绝缘工艺 聚苯硫醚 ( P P S ) 属耐高温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 纯P P S 虽 强度一般, 但采用玻璃纤维 增强 后的 G F - P P S , 其性能明显提高。 拉伸强度1 5 0 M P a ,弯曲强度可达 2 0 0 M P a , 热变

44、形温度高达 2 6 0 0C ,阻 J B / T 1 0 0 9 9 -2 0 0 5 燃性也达到U L V - 。 级。 可采用注射成型, 通常制备多个芯盒, 将转子轴和转子冲 片置于芯盒内, 芯盒放人模具中注射 成 型,成型后取出芯盒,拿出制件,清除浇口、流道即可,且可一模多腔。 G F - P P S 属结晶型高聚物, 熔点较高,且熔体粘度较大, 故注射时料筒温度较高且压力较大, 一般 料筒温度为3 2 0 C -3 4 0 C ,注射压力为 1 0 0 M P a -1 2 O M P a o 注: C F - P P S用作轴绝缘是近两年发展的新工艺, 但考虑到热塑性塑料易 蠕变等

45、特性,采用尚 需慎重,暂以小功率 工具为宜。 5 . 2 . 5 绝缘套管套装工艺 绝缘套管是由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浇制而成, 其电 气、 力学性能较 好。 用它 套装在电机转子轴与硅 钢片之间作为轴绝缘。 5 . 2 . 5 . 1 工艺过程 a )先将电机转子冲片称量、理齐、叠压; b )再将绝缘套管压人铁心孔内 ( 过渡配合) ; C 最后将电 机转子轴压人套管内孔中 ( 过盈配合) 。 5 . 2 . 5 . 2 关键技术与要点 a )铁心、 绝缘套管和轴之间的压配合, 需选用适当的 公差; b ) 当绝缘套管压人铁心内 孔时,绝缘套管压人的 方向 应与冲片冲制时的冲 压方向 一致,以 避免冲 片毛刺戳人绝缘套管:在 将电机转子轴压人绝缘套管和 铁心的组件时, 轴与 套管应完全对准, 其要求轴与轴的前端有2 “ 一5 。 锥度的光滑过渡, 这有利于中心对准且防 止戳破绝 缘套管。 5 . 2 . 6 接轴绝缘工艺 5 . 2 . 6 . 1 工艺过程: 前后两半轴预热后放人模具 一合模、压注塑料一脱模。 5 . 2 . 6 . 2 塑料选用及其工艺: 塑料品种:玻璃纤维增强型酚醛模塑料: 工艺参数:前后半轴预热: 8 0 0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