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5862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0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T 88-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pdf.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HJ 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 J / T 8 8一 2 0 0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 C o d e f o r e n v i ron m e n t a l i m p a c t a s s e s s me n t o f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 h y d rop o w e r p roj e c t 2 0 0 3 一 0 3 一 2 8发布2 0 0 3 一 0 7 一 0 1 实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 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 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

2、响评价技术 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的公告 环发 2 0 0 3 1 7 号 为贯彻 中 华人民 共和国 环境保 护法 , 防治环境污 染,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保障 人体健康, 加强环境管理, 现批准 环境影响 评价 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并由我局与水利部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 编号如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 工程 ( 1 ) / 1 8 8 -2 0 0 3 ) 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 环境科学出 版社出 版,自2 0 0 3 年4 月1 日 起实施。 特此公告 。 2 0 0 3年 1 月2 1日 HI / T 8 8一 2 0 0 3 目次 前

3、言 , , I V 1 总则 , , 一1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 3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 , 2 4 环境影响识别 , , 3 5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4 6 对策措施 6 7 环境监测与管理 7 8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一8 9 公众参与 8 1 0 评价结论 , , , , 8 附录A 水利水电 工程环境影响 评价大纲编制内 容和 要求 9 附录B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 报告书编制 提纲 1 0 附录C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格式和要求 1 2 附录D 地表水水质影响预测方法 2 4 附录E 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3 1 H7 / T 8 8一

4、 2 0 0 3 o li青 为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编制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和标准。 确定工程分析对象、 环境调查内 容。 确定工程环境影响识别、 预测评价、 对策措施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是在对S D J 3 0 2 -8 8 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修 改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对结构进行调整。 按水利水电工程类型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增加对策措施、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的 技术内容。 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评价、流域环境影响分析内容

5、。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 1 ,1 / T 8 8一 2 0 0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 电工程 总则 1 . 1为规范水利水电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确定评价标准、 原则、 内容和方法,统一技术要求, 特制 定本规范。 1 . 2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行业的防洪、水电、灌溉、供水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其他 行业同类工程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1 . 3工程编制环 境影响 报告书 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 建设项目 环境 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确定。 1 .

6、 4环境影响报 告书 ( 表)编 制程序: 编制环 境影响报 告书, 应研究有关法规和工 程设计文件, 进行初步工程 分析和 环境现 状调查, 筛 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调查、评价工程影响地区环境现状,预测、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 对策措施 , 估算环境保护投资,给出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 境影响报 告表的编制程序可 适当简 化。 1 . 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环境 影响预 测和 评价、环 境保护 对策措 施、 环境监测与管 理、 投资 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

7、析、 环境风 险分析、公众参与和评价结论等。 1 . . 6 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水文、泥沙、局地气候、水环境、环境地质、土壤环境、陆生生物、水 生生物、生态完整性与敏 感生态环 境问题、 大气环境、 声环境、 固体废物、 人群健康、 景观和文物、 移民、 社会经济等环境要素及因子的评价。 1 . 7工程建设对流域造成较大 影响时, 应分析工程对流 域社会经济和 生态环境的影响。 1 . 8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可分为三级。 评价工作等级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环境特征, 按1 1 / 1 2 . 1 - 2 . 3 -9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1 u / 1 2 . 4 -1 9

8、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声环 境 、 1 - 1 / 1 1 9 -1 9 9 7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等规定 进行判定。 1 . 9 环境保护目标应包括环境保护敏感 目 标与保护区域应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或功能要求。 1 . 1 0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 . 1工程概况 2 . 1 . 1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内 容: a . 流域 ( 河段)规划; b . 工程地理位置; c . 工程任务、规 模与运行方式; d . 工程总 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e . 工程施工布置及进度; f . 淹没

9、、占 地与移民安置规划; 9 . 工程投资估算。 川 J T 8 8一 2 0 0 3 2 . 1 . 2流 域 ( 河 段) 规划, 应包 括本工程所在流 域的自 然 地理和 社会经济、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状况;说明工程在流域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标明工程所在位置的流域 ( 河 段)规划 示意图。 2 . 1 . 3工程地理位置, 应包括工程所在流域 ( 河段)位置、行政区划位置 ( 省、自 治区、 直辖市, 地区 ( 市) , 县 ( 市) 等) 、 交通位置、 经纬度位置等。 2 . 1 . 4工程任务和 规模, 应包括工程的防洪、 发电、 航运、 灌溉、 供水

10、、 水产、 旅游等任务, 说明 工程规模、工程运行方式。 2 . 1 . 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应包括工程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 规 模 及工程特 性指标, 给出工程平面布置图。 2 . 1 . 6工程施工布 置及进度, 应包括施工条件、 天然建筑材料、 施工导流、截流、主 体工程施工、 施工交通 及施工总体布 置、 施工总进度与工期, 给出施工总布置 示意图。 2 . 1 . 7 淹没与占地,应包括淹没处理范围、淹没和占地面积 、土地利用现状、人口及组成、工矿企 业、城镇和 专业项目 设 施等。移民安置规划, 应简述移民安置区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 移民安置

11、 方式、去向地点以及恢复和发展生产、安排生活措施等。 2 . 2 工程分析 2 . 2 . 1工程分析应符合以 下要求: a . 确定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对环境的 作用因素与影响源, 影响方式与范围, 污染物源强和排放 量、生态影响程度; b . 主要采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文件的数据和资料,以及类比工程的资料。 2 . 2 . 2工程分析应对下列作用因 素与影响源, 影响方式与范围, 污染物源强、排放量与生态影响程 度进行分析,确定环境保护 目 标与工程关系: a . 施工: 施工场地布置、 料场、渣场、 交通运输、 机械设备运行、 施工营地及人员活动等。 b . 淹没、占 地: 淹没、占

12、地范围,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 生物量变化等。 c . 移民安置:移民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与工矿企业迁建等。 d . 工程运行: 水资源分布改变, 水文、 泥沙情势变化、 建筑物阻隔等。 2 . 2 . 3工程分析可分为施工期和 运行期两个时 段。 2 . 2 . 4工程分析重点应为影响 强度大、 范围 广、 历时 长或涉 及敏感区的 作用因素和 影响 源。 2 . 3方案比 选与环境风险分析 2 . 3 . 1工程设计进行工程位置、 工程规模、工程施工及工程运行不同方案比 选, 应对不同方案进行 环境影响对比分析,从环境角度提出推荐方案。 2 . 3 . 2在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

13、由于自 然和人为原因可能产生的重大环境事故, 应分析环境风险 性质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3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3 . 1调查要求 3 . 1 . 1环境现状调查, 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 级,确定调查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3 . 1 . 2 环境现状调查,应收集现有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 3 . 1 . 3对重点环境要素应进行全面、 详细的调查。对水环境、 环境空气、 声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 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生态影响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和评价。 3 . 2 调查方法 3 . 2 . 1收集资料:应收集现有的各

14、种有关数据、分析报告及图件。 3 . 2 . 2 现场调查: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评价要求,应到实地对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和测试。 HU / T 8 8一 2 0 0 3 3 . 2 . 3 遥感遥测:大范围的环境现状调查可采用遥感、遥测等方法 3 . 3 调查范围 3 . 3 . 1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为工程影响区域,包括施工区、淹没区、移民安置区、水源区、输水沿 线区、受水区、工程上下游河段、湖泊、湿地、河口区等。 3 . 3 . 2各环境要素及因子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 结合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3 . 4 资料收集与调查内容 3 . 4 . 1地形地貌与地质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地形特

15、征、地貌类型;地层、岩性、水文地质与工 程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 地震烈度、 岩体稳定、 渗漏情况、 矿产资源等。 3 . 4 . 2气候与气象的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湿度、日照,风速、风向、 雾日、 无霜期和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等。 3 . 4 . 3水文、 泥沙调查应包括: 工程影响区水资源分布、 利用和保护, 工程所在河段集水面 积、水 位、流量、径流量,含沙量、输沙量等。 3 . 4 . 4水环境的调查应包括: 工程所在河段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 水质、 水温, 主要供水 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物类别,施用农药、化肥的种类及数量;地下水水质状况及

16、 污染源。 3 . 4 . 5大气环境调查应包括: 危害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环 境空气质量现 状。 3 . 4 . 6声环境调查应包括:工程影响区噪声源种类、噪声级水平和声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敏感 目 标的 调查应确定敏感目 标位置与噪声源的 距离。 3 . 4 . 7土壤调查应包括: 工程影响区土壤类型、 理化性质与结构、 分布及环境质量现状, 土壤潜育 化、沼泽化、盐碱化及相关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状况。 3 . 4 . 8 水土流失调查应包括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类型等。 3 . 4 . 9陆生生物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 工程影响区 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野生动物区系、 种类

17、及分布;珍稀动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 状况等; 受工程影响的自 然保护区的 类型、 级别、 范围 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 进行生态完 整性评价时,应调查自然系统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 3 . 4 . 1 0水生生物与生态现状调查应包括: 工程影响 水域浮游动 植物、 底栖生物、 水生高等植物的种 类、 数量、 分布; 鱼类区系组成、 种类、 产卵场; 珍稀水生生物种类、 种群规模、 生态习性、种群结 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别、范围与功能分区 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 3 . 4 . 1 1社会经济

18、现状调查应包括:人口,民族,国内生产总值,工、农、林、牧、副、渔业情况, 人均收人,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保护用地情况等。 3 . 4 . 1 2人群健康调查应包括:医 疗卫生条件,自 然疫源性疾病、虫 媒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 地方病 等。 3 . 4 . 1 3景观与文物调查应包括: 风景名胜区、自 然保护区、 疗养区、温泉等, 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 价值的建筑物、 遗址、 古墓葬、 古建筑、 石窟、 石刻等文物的保护级别、 位置及保护现状。 3 . 4 . 1 4根据当 地特殊情况和工程的特 殊性, 可确定相关的 其它调查内 容 3 . 5 环境现状评价 3 . 5 . 1应根据有关标准对水环

19、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3 . 5 . 2生态现状评价 应包括生态完整性评价、自 然资源状况与敏 感生态环境问 题评价。 3. 5. 3 牛态现状评价可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 环境影响识别 4 . 1影响识别内容 HJ / T 8 8一 2 0 0 3 4 . 1 . 1环境影响识别应全面列出可能受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识别工程对各环境要素及 因子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4 . 1 . 2影响 性质可分为 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直接影响与间 接影响、 暂时影响与累积影响、 局部影 响与区域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等。 4 . 1 . 3影响

20、程度可分为影响大、影响中等、影响小、无影响等。 4 . 1 . 4应根据受影响的 性质、 程度筛 选出 重点评价环境要素及因 子和一般评价环境要素及因子。 4 . 2 影响识别方法 4 . 2 . 1环境影响 识别可采 用专家评判法、 矩阵 法和 其它定性分析方法。 4 . 2 . 2专家评判法, 应由 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 专家采取评判、 记分等方法进行识别。 4 . 2 . 3矩阵 法应按行、 列排出 需进行识别与筛选的环境要素及因子, 工程对环境的作用因素、 影响 源,识别影响性质和程度。 5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5 . 1一般要求 5 . 1 . 1预测和评价原则: a . 客观 性原则

21、。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应客观、公正、 科学 地预 测和 评价。 b . 突出重点原则。重点环境要素及因子应进行详细、全面的预测和评价。 c . 实用性原则。预测方法应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5 . 1 . 2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范围,应根据工程影响范围和环境要素特性确定。 5 . 1 . 3环境影响评价制图 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图件内 容和比例尺应符合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 环境管理要求。 5 . 1 . 4环境要素及因 子必须根据有关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目 标进行评价。 对于尚无环境标准的环境 要素及因子 ,可用有无工程的变化对比、环境背景值 、阑值进行评价。 52 水文、泥沙 5 . 2

22、 . 1工程对区 域水资源时空分配有明显改变时, 应根据工程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评价对环境的 影响。 5 . 2 . 2工程建设因 拦蓄、 引水、 调水等改变河流、 湖泊水体天然性状, 应预测水文、 泥沙情势变化, 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5 . 2 . 3 水库工程应预测评价库区、坝下游及河口水位、流量、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5 . 2 . 4灌溉、 供水工程应预测评价水源区、 输水沿线区、调蓄水域和受水区水文、泥沙情势变化及 对环境的影响。多沙河流供水工程应预测评价泥沙淤积的环境影响。 5 . 2 . 5河道整治工程应预测评价工程兴建后河道流速、 流向 和泥沙冲淤变化对环境的影

23、响。 5 . 3 局地气候 5 . 3 . 1局地气候影响应预 测气温、 湿度、 风、降 水、 雾等变化。 5 . 3 . 2 工程对局地气候有较大影响,应评价对农业生态、航运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54 水环境 5 . 4 . 1水库工程应预测对库区 及坝下游水体稀释扩散能力、 水质、 水体富营养化和河口咸水人侵的 影 响。 5 . 4 . 2 梯级开发工程应预测对下一级工程水质的影响。 5 . 4 . 3 供水工程应预测对引水口、输水沿线、河渠交叉处、调蓄水体水质的影响。 5 . 4 . 4灌溉工程应预测对灌区 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灌区回 归水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 5 . 4 . 5移民 安

24、置应预测生产和生活废污水量、 主要污染物及对水质的影响。 5. 4. 6 工程旅 丁应预N 9 牛产和牛活房污水量 、卞要污染物及对7 k 质的影响 HJ / T 8 8一 2 0 0 3 5 . 4 . 7河湖整治、 清淤工程应预测底泥清运、 处置对水质的影响。 5 . 4 . 8 水温影响应预测水库水温结构、水温的垂向分布和下泄水温及对农作物、鱼类等的影响。 55 环境地质 5 . 5 . 1大型水库应分析诱发地震的 类型、 地震烈度。 5 . 5 . 2库岸和边坡稳定影响应预测滑坡、 崩塌等及对环境的影响。 5 . 5 . 3 水库渗漏、浸没影响应分析周围地质构造、地貌、地下水位、渗漏通

25、道,预测渗漏、浸没程 度及对环境的 影响。 5 . 5 . 4灌溉、 供水工程抽取地下水, 应分析对地下水位、 地面沉降的影响。 5 . 6土壤环境、 土地资源 5 . 6 . 1土壤环境影响应预测工程对土壤改良、 土 壤潜育化、 沼泽化、 次生盐碱化、 土 地沙化等的影响。 5 . 6 . 2工程淹没、占 地、 移民 安置应预测对土地资源及利用的影响。 5 . 6 . 3 河道整治、清淤工程应预测底泥堆放或利用对农田的影响。 5. 7 生态 5 . 7 . 1生态完整性影响应分析预测工程对区域自 然系统生物生产能力和 稳定 状况的 影响。 5 . 7 . 2陆生植物影响应预测对森林、 草原等

26、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 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 古 树名木种类及分布等的影响。 5 . 7 . 3陆生动物影响应预测对陆生动物、 珍稀濒危和特有动物种类及分布与栖息 地的 影响。 5 . 7 . 4 水生生物影响应预测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重要经济鱼类及其 它水生动物, 珍稀濒危、 特有水生生物种类及分布与栖息地的影响。 5 . 7 . 5湿地影响应预测对河滩、 湖滨、沼泽、 海涂等生态环境以及物种多样 性的 影响。 5 . 7 . 6 自 然保护区 影响应预测对保护对象、 保护范围及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 . 7 . 7水土流失影响应预测工程施工 扰动原地貌

27、、 损坏土地和植被、弃渣、损坏水土 保持设施和造 成水土流失的 类型、 分布、 流失总量及危害。 5 . 8大气环境、 声环境、固 体废物 5 . 8 . 1大气环境影响应预测施工产生的粉尘、 扬尘和机械与车辆燃油、生活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 环 境空气质量的 影响。 5 . 8 . 2声环境影响应预测施工机械运 行、砂石料加工、 爆破、机动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强度、 时间 及 对敏感 目 标的影响。 5 . 8 . 3 固 体废物影响应预测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 生产废料等对环境的 影响。 5 . 9人群健康 5 . 9 . 1应预测工程建设引起的自 然疫源性疾病、 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28、、 地方病等疾病流行对人 群健康的影响。 5 . 9 . 2 应预测传染病、地方病对移民和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 5 . 9 . 3 应预测传染病、地方病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5 . 1 0景观与文物 5 . 1 0 . 1景观 影响 应预 测对风景 名胜区、自 然 保护区、疗养区、 温泉等的 影响。 5 . 1 0 . 2文物影响 应预测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 遗址、纪念物、 古文化遗址、 古墓葬、古建筑、 石窟、石刻等的影响。 5 . 1 1移民 5 . 1 1 . 1应预测移民 环境容量和 移民 生产条件、 生活质量及环境状况,并 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移民环 境容量的合理性。 5 . 1

29、 1 . 2移民 安置对土地资源、陆生生物、水土流失、 人群健康等影响预测, 应符合本规范5 . 6 . 2 , 5 . 7 . 2 , 5 . 7 . 3 , 5 . 7 . 7 , 5 . 9 . 1 的规定。 F I d / T 8 8一 2 0 0 3 5 . 1 1 . 3 水库淹没涉及城镇、集镇、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应预测迁建对环境的影响。 5 . 1 1 . 4水库 淹没涉及交通道路、 通讯线 路等专业项目 设施, 应预测复、 改建对环境的影响。 5 . 1 2社会、 经济 5 . 1 2 . 1社会、 经济影响 应综合分析工 程对流 域、区 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作用和影响。

30、 5 . 1 2 . 2 防洪工程应分析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灾带来的污染扩散、生态破 坏、疾病流行等。 5 . 1 2 . 3水电 工程应分析提 供清洁能源、 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的 作用。 5 . 1 2 . 4灌溉 工程应分析对 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 提高 农业生产力的 作用。 5 . 1 2 . 5 供水工程应分析增加城市工业、生活用水,对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和影响。 5 . 1 3 预测方法 5 . 1 3 . 1一般要求 a . 应根据工程特性、环境状况,选用通用、成熟并能符合预测要求的方法 b . 可用量度值预测的 环境要素及因子, 应根据

31、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标准,采取定量的方 法;对难以用量度值预测的环境要素及因子可采取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c . 预测方法可采用类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机理分析法、 图解法、图形叠置法、专业判断法等。 5 . 1 3 . 2数学模型法, 应说明 计算条件、 公式、 参数、 数据、 模型的 修正和验证。数学模型 法适用于 能定量预测的水质、水温、大气环境、环境噪声、局地气候等环境要素及因子。 5 . 1 3 . 3 物理模型法,可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与原型相似模型进行试验,预测有关环境要素及因子的 影响。适用于无法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或对数学模型结果进行

32、验证。 5 . 1 3 . 4类比 分析法可根据已 建工程的 环境影响, 定性或定量地类比 分析拟建工程环境影响。选用类 比 工程应具有相似的自 然地理环境和相似的工程规模、特性和运行方式。 类比分析法可预测局地气 候、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人群健康等。 5 . 1 3 . 5景观生态学方法、 生态机理法可 适用于陆 生生物、 水生生物、 生态完整性评价。 5 . 1 3 . 6 采用图形叠置法可将地质、地貌、土壤、动物、植物、景观、文物等环境特征图与工程布置 图叠置,预测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5 . 1 3 . 7专业判断法可预测不易定量的文 物、 景观、 人群健康影响。 对策措施 6 .

33、 ,原则与要求 6 . 1 . 1应针对工程造 成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境保护目 标要求, 提出预防、 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科研、监测等对策措施。 6 . 1 . 2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选择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便于实施、 保护和改善 环境效果好的措施。 6 . 1 . 3对策措施应包括: 保护的对象、目 标, 措施的内容、 设施的规模及工艺、 实施部位和时间、 实施的保证措施、预期效果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估算 ( 概算)环境保护投资,并编制环境保护措施 布置图。 6 . 2分项对策措施 6 . 2 . 1水环境保护措施 a . 应根据水功能区划、 水

34、环境功能区划, 提出防止水污染, 治理污 染源的 措施。 b . 工程造成水环境容量减小, 并对社会经济有显著不利影响, 应提出减免和补 偿措施。 c . 下泄水温影响下游农业生产和鱼类繁殖、生长,应提出水温恢复措施。 】 U/ T 8 8一 2 0 0 3 d水库工程库底清 理应提出 水质 保护要求。 e . 水质管 理应包括管理 机构、 管理办 法及管理 规划 等。 6 . 2 . 2大气污染防 治措施: 应对生产、 生活设施和运输车辆等排放废气、 粉尘、 扬尘提出控制要求 和净化措施;制定环境空气监测计划、管理办法。 6 . 2 . 3环境噪声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开采、 土石方

35、开挖、 施工附属企业、 机械、 交通运 输车辆等释放的 噪声应提出 控制噪声要求; 对生活区、 办公区 布局提出 调整意见; 对敏感点采取设立 声屏障、隔音减噪等措施;制定噪声监控计划。 6 . 2 . 4施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应包括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 生产 废料处理处置 等。 6 . 2 . 5 生态保护措施 a . 珍稀、 濒危植物或其它有保护价值的植物受到不利影响, 应提出工程防护、 移栽、 引种繁殖 栽培、 种质库保存和管理等措施。 工程施工损坏植被, 应提出植被恢复与绿化措施。 b . 珍稀、 濒危陆生动物和有保护价值的陆生动物的 栖息地受到破坏或生境条件改变,应

36、提出预 留 迁徙通道或建立新栖息地等保护及管理措施。 c . 珍稀、 濒危水生生物和 有保护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种群、 数量、 栖息地、徊游通道受到不利影 响, 应提出 栖息地保护、 过鱼设施、 人工繁殖放流、 设立保护区等保护与管理措施。 d . 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 应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措施, 保护水土资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的 编制及防治措施技术的确定, 应按 S I - 2 0 4 -9 8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执 行。 对采取的 水土保持措施应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e . 工程运行造成下游水资源特别是生态用水减少时, 应提出减免和补偿措施。 f . 开展生

37、态监测。针对生态保护措施中的难点提出研 究项目 规划。 6 . 2 . 6土壤环 境保护措施 a . 工程引起土壤潜育化、 沼泽化、 盐渍化、 土地沙化, 应提出 工程、 生物和监测管理措 施。 b . 清淤底泥对土壤造成污染, 应采取工程、 生物、 监测与管理措 施。 6 . 2 . 7人群健 康保护措施应 包括卫生清 理、疾病预防、 治疗、 检疫、 疫情控制与管理, 病媒体的 杀 灭 及 其 孽 生 地 的 改 造, 饮 用 水 源 地 的 防 护 与 监 测, 生 活 垃 圾 及 粪 便 的 处 置 , 医 疗 保 健、 卫 生防 疫 机 构 的健全与完善等。 6 . 2 . 8文物保护

38、应采取防护、 加固、 避让、 迁移、 复制、 录相 保存、 发掘等 措施 629景观保护应提出补偿、防护和减免 措施。 6 . 2 . 1 0工程对取水设施等造成不利影响, 应提出补偿、 防护措施。 7 环境监测与管理 7 . 1 环境监测任务 7 . 1 . 1应监测 工程施工期和 运行期有关环 境要素 及因子的 动态变化,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7 . 1 . 2应对工 程有关突发 性环境事件进行 跟踪监测调查。 7 . 2 监测站点布设 7 . 2 . 1监测站、 点布 设应针 对施工期和运行期受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及因子设置。 监测站、点应具 有代表性, 并利用己有监测站、 点。 7 .

39、2 . 2监测站 基建规模和 仪器设备应根据所承担的 监测和管理任务确定。 7 . 3 监测技术要求 7 . 3 . 1监测范围 应与工程影响区 域相适应。 7 . 3 . 2监测调 查位置与 频率 应根据监测调查数据的代表性, 生态环境质量的 变化、特征和环境影响 评价要求确定。 7 . 3 . 3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 M / T 8 8一 2 0 0 3 7 . 3 . 4对监测成果应在原始 监测数据基础上进行审查、 校核、 综合分析后整理编印, 并提交管理部 门。 7 . 4环境管理 7 . 4 . 1环 境管 理应列为工程管

40、 理的 组成部 分, 并贯 穿工 程施工期与运行期。 7 . 4 . 2 环 境管 理的任务 应包 括: 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执行; 环境管理计划的 编制; 环境保护措施 的实 施管理; 提出工 程设计、 工 程环境监理、 工程招投标的 环境保护内 容及要求;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 价以 及环境保护 科研和 技术管理等。 7 . 4 . 3环境管 理体制及管理 机构和 人员设置应根据工程管理体制与环境管理任务确定。 7 . 4 . 4 大型工 程宜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 统。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8 . 1 . 1减免工程环境不利影响和 满足工程功能要求采取的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管理措施、 环境监测 及研究措施所需的投资, 以及对 难以 恢复、 保护的 环境影响 对象采取的 替代措施或给予合理补偿的投 资,应列人工程环境保护投资。 8 . 1 . 2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的 项目 应分为环境保护措施投资、 环境监测措施投资、仪器设备及安装投 资、 环境保护临时 措施投资和独 立费用等。 8 . 1 . 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应说明采用的费用标准和定额等的 编制 依据, 估算环境保护总投资并提出 分年度投资安排。 8 . 2环境影响 经济损益分析 8 . 2 . 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内 容应包括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分析和环境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