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6344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6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 3340-2005 插腿式叉车.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5 3 . 0 6 0 . J 83 J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3 3 4 0 - 2 0 0 5 代替J B / f 3 3 4 0 -1 9 9 9 插腿式叉车 S t r a dd l e t r uc k s 2 0 0 5 - 0 5 - 1 8 发布2 0 0 5 - 1 1 -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发布 J B/T 3 3 4 0 -2 0 0 5 目次 前言 . . . . 一 , .,. ,. , 二,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一 , ., 价一一一1 1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1 3 基本参数 . . . . . . . 一 , 一 , , .价, . . . 价 一 , . 价 . . . . .一 . 一 价 . .一. 一 , 1 4 技术要求. . . . . . . , 二 价 , . , , , , . .

3、. . . . . , . 二 , , . , , . 一2 4 . 1 基本要求 , 价 . ,价 , . , . , . . . . . . . . . . 2 4 .2 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的 制造允许范围, 一,一 , , . . , , . . . . 3 4 3 强度 , ., 价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4 4 . 4 使用性能. . . . . . . . . . . . , . . . . . 4 4 . 5 安全、环保. 二 二 二 二 . , . . . . . . . . . . . . 4 5 试验方

4、法 二 “二 . . . . 一 价 , 一, -. . , 一 , . . . 一, , . - . . . , . .- . -. 价 . . . 一一. . 4 5 . 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 价 二, ,., ., . . - - . ,一, 二 , . . . . . . . . . 4 5 . 2 一般试验条件 价“. . . . 二 , 二 ,. . . . . . .5 5 . 3 主 要结构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的 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检验规则, 二 , . 二 . . . . . . . . 一

5、 ,. 一 , , , -. 一 , . , . ,. . . . . . . . . . 1 3 7 标志、 运输和贮存. . . . . . “. 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S 质量保证期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1 4 J B / T 3 3 4 0 -2 0 0 5 前言 本标准是对J B / T 3 3 4 0 -1 9 9 9 插腿式叉车 基本参数的修订。 本标准与J B / 1 3 3 4 0 -1 9 9 9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6、 1 曾 加了第2 章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第4 章 “ 技术要求, 、 第5 章“ 试验方法” 、 第6 章“ 检验规则 ,、 第7 章 “ 标志、 运输和贮存, 、 第8 章 “ 质量保证期气 - - 领定 起 重量 单 位由“ t ” 改 为“ k g “ ; 型 号中 额 定 起重 量 代 号“ t ” 改 为 “ 1 0 0 k g “ ; 一- 型号中 增加了起升、 行走方式代 号; 型号中“ 改进代号: 按大写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表示” 改为 “ 改进代号” ; 取消了 “ 标记示例气 一一 额 定 起 重量 系 列由 1 5 0 0 k g 扩 展 为 3 0 0 0 k g

7、 ; 额 定 起 重 量系 列中 7 5 0 k g 改为 8 0 0 k g ; 一 一 揍斌 荷中 心距系列增加了4 5 0 m m ; 最大起升高度系列增加了1 5 0 0 m m, 2 0 0 0 r im , 3 1 5 0 n m m ; 一 一 嘟1 定电压增加了1 2 V , 7 2 V ; 一- 表1 中 取消了最大起升高度、 货叉长度与额定起重量及载荷中心距间的 配比 关系: 一 裱1 中 保留了参数Q , C , H, L 和U , 其他参数转人第4 章 “ 技术要求”中。 本标准代替J B / T 3 3 4 0 -1 9 9 9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8、本标准由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 所、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达力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正杰、 罗慧英、张家驯、 傅征、翁红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JB 3 3 4 ( 一1 9 8 3, J B / T 3 3 4 (一1 9 9 9. J B / f 3 3 4 0 -2 0 0 5 插腿式叉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起重量为5 0 0 k g - 3 0 0 0 k g 的 蓄电 池插腿式 叉车的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9、 检验规则、 标志、运输、 贮存和质量保证期。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行走电动起升、 手动 行走电动 起升的蓄电 池插腿式叉车( 插人式、 跨人式) 。 蓄电 池插腿式叉车( 以下简称叉车) 的操纵方式为步行操纵、 乘驾 式操纵 ( 坐式、 站式)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 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 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3 6 8 3 钢丝

10、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G B / T 5 1 4 2 前移式和插腿式叉 车稳定性试验 ( G B / T 5 1 4 2 -1 9 8 5 , i d t I S O 3 1 8 4 : 1 9 7 4 ) G B / r 5 1 4 3 乘驾式高 起升车辆 护顶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G B / T 5 1 4 3 -2 0 0 1 , i d t I S O 6 0 5 5 1 9 9 7 ) G B / T 5 1 8 2 叉车 货叉 技术要求和试验 ( G B /75 1 8 2 -1 9 9 6 , i d t I S O 2 3 3 0 : 1 9 9 5 ) G B

11、/ r 9 2 8 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 划格试验 ( G B f r 9 2 8 6 -1 9 9 8 , e q v I S O 2 4 0 9 : 1 9 9 2 , P a i n t s a n d v a rnis h e s - C u t t e s t ) G B 1 0 8 2 7 机动T - 业车辆 安全规范 ( G B 1 0 8 2 7 -1 9 9 9 , e q v I S O 3 6 9 1 : 1 9 8 0 ) G B / T 1 3 3 0 6标牌 G B / r 1 8 8 4 9 机动I业车辆 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 ( G B / T 1 8 8 4

12、 9 -2 0 0 2 , e q v I S O 6 2 9 2 : 1 9 9 6 , P o w e r e d i n d u s t r i a l t r u c k s a n d t r a c t o r s一 B r a k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 c o m p o n e n t s t r e n g t h ) 3 基本参数 3 . 1 叉车型号按类型、动力、额定起重量表示为: 改进代号 额 定 起 重 量 代 号: 用 阿 拉 伯 数 字 表 示, 单位 为1 0 0 k g 动力代号: D 一电动行走电动起升: S D 一手动

13、行走电 动起升 插腿式叉车代号 3 . 2 叉车的基本参数应符合图 1 和表 1 的规定。 J B / T 3 3 4 0 - 2 0 0 5 3 3 3 I 13 一 1 止 二二 E D 一一一 /一一一 一 / 短三三 即引 额定起重量Q k g5 0 0, 8 00 , 1 0 0 0 , 1 2 5 0, 1 5 0 0, 1 7 5 0, 2 00 0 , 2 5 0 0, 3 0 0 0 载荷中心距C 1 1 U】 1 4 0 0 , 4 5 0, 5 0 0, 6 0 0 最大起升高度H巧0 0, 2 0 0 0, 2 50 0, 2 7 0 0 . 3 0 0 0. 31 5

14、 0. 3 3 00 , 36 0 0 . 4 0 0 0, 4 5 0 0, 50 00 货叉长度L8 0 0 , 9 0 0, 1 0 0 0, 1 1 5 0, 1 20 0 额定电压UV 1 2 , 24 , 48、7 2 注: 表I 中 数值为优先选用数值。 4 技术要求 4 . 1 基本要求 4 . 1 . 1 电 动行走的 叉车应使用在平坦干燥、清洁的水泥地面 或水磨石地面。 4 . 1 .2 叉车应满足G B 1 0 8 2 7 中 规定的机动工业车 辆制造厂应遵守的安全规范规定。 4 . 1 .3 叉车的 稳定性: 4 . 1 . 3 . 1 电动行走叉车的稳定性应符合G B

15、 / T 5 1 4 2 的 规定。 4 . 1 . 3 . 2 手动行走叉车的稳定性内容见表2 0 J B/ T 3 3 40 -2 0 0 5 表2 试验项目平台倾斜度 % 备注 纵向堆垛稳定性 4满载 横向堆垛稳定性 6 满载 纵向向后堆垛稳定性 1 0无载 4 . 1 . 4 液压元件、电动 机、蓄电 池、车轮或轮胎等配套产品 应符合有关标准和 技术要求的规定, 并附 有产品 合格证。 4 . 1 . 5 叉车的 传动系统不应有异常响声。 4 . 1 . 6 护顶架应符合G B / T 5 1 4 3 的 规定。 4 . 1 . 7 叉车控制踏板和站人平台应有防滑措施。 4 . 1 .

16、 8 叉车的外露表面应光洁、 美观。 油漆应均匀, 不应有裂纹、 起皮、 流挂及起泡等缺陷。 按G B / T 9 2 8 6 的规定进行试验, 漆膜的附着力应不低于2 级质量要求。 4 . 1 . 9 叉车用制动器应符合G B / f 1 8 8 4 9 的规定。 4 . 1 . 1 0 电气系统控制部分应灵敏可靠。 4 . 1 . 1 1 新产品、转厂产品 及更新产品等在鉴定前应通过2 0 0 h 可靠性强化试验。 4 . 1 . 1 2 质心位置、 桥负荷应符合稳定性要求。 4 .2 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的制造允许范围 4 .2 . 1 叉车主要结构尺寸 ( 见图1 ) 的制造允许范围 应

17、符合表3 的规定。 裹3 结构尺寸允许范围 全长L ,士 ( 设计值) 1 % 全宽W 士 ( 设 计值” % 全高H, 士 ( 设计值) 1 % 货叉最大起升高度H)设计值 插腿高度h 士 ( 设计值) 1 % 离地间隙x ) ( 设计值) 9 5 % 轴距L ID士 ( 设计值) 1 % 轮距 前轮距 W , 士 ( 设计值) 2 % 后轮距W2 4 . 2 . 2 叉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允许范围应符合表4规定。 袭4 参数允许范围 最大起升速度 无载 士 ( 设计值)1 0 % 满 载 v ; 士 ( 设计值)1 0 % 最大运行速度 无载 乘驾v 2 土( 设计值) 1 0 % 步 行

18、 v , 6 . 0 k m/ h 满 载 , 互士 ( 设计值)1 0 % 满载 最 大 下 降 速 度 弓 6 0 0 m n V s 最小外侧转弯半径 士 ( 设计值) 5 % 满载最大爬坡度0 6)设计值 货叉自 然下滑 量 簇 1 0 0 mm/ I O mi n 质量 ( 无载) C a 士 ( 设计值)5 % .T B/ r 3 3 4 0 -2 0 0 5 4 .3 强度 4 .3 . 1 叉车 货叉的强度应符合G B / T 5 1 8 2 的规定。 4 .3 .2 起重链条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5 . 4 .3 .3 液压系统用高压油管应符合G B / T 3 6 8 3 的

19、规定。 4 .3 .4 叉车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 进行 1 .3 3 倍额定起重量超载试验后不应有永久性变形和损坏。 4 .4 使用性能 4 .4 . 1 叉车的 牵引杆拉力率应符合G B / T 1 8 8 4 9 的规 定; 叉车呈标准载荷状态在坡道上停车制动, 制动 坡度及手操纵力应符合G B /T 1 8 8 4 9 的 规定; 叉车用制动器操纵机构及其操纵力应符合G B / T 1 8 8 4 9 的 规定。 4 . 4 . 2 转向应轻便灵活,采用动力转向时, 作用在方向 盘上的 最大手操 纵力应不大于 2 5 N , 左右 转向 手操纵力相差不大于I O N . 4 . 4 .

20、 3 叉车经2 0 0 h 可靠性强化试验,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小于5 0 h 4 .4 . 4 叉车经可靠性强化试验后,主 要性能指标的变化值应符合表5 要求。 表5 性能指标名称试验前测量值试验后复测值的允差 满载起升速度变化值 v ; 士2 0 mm/ s 满载运行速度变化值v i 士l k m/ h 货叉自然下滑量变化值1 5 mm/ 1 0 mi n 4 .5 安全、环保 4 .5 . 1 叉 车总电 源应有钥匙开关装置。 4 .5 . 2 在超载2 5 % 作起升试验时, 载荷中心处货 叉上表面 离地 不大于3 0 0 m m。 或采用其他报警装置时, 该装置在超载2 5 %

21、时应报警 ( 全自 由起升叉车不检查该项: 出口 叉车无要求时不检查该项) 。 4 . 5 .3 叉车应装有操作者能方便切断总电 源的紧急断电装置。 电动机控制电 路应装有过电 流保护 装置。 4 . 5 .4 叉车的车外最大噪声值应不大于7 5 d B ( A ) a 4 . 5 .5 叉车应能爬上设计坡度, 且运行电动机电流不大于l m i n 工 作制时的电 动机电流。 4 .5 .6 叉车的起升电 动机、转向电 动机,其工作电 流应不大于电动机最大允许电流。 4 .5 .7 蓄电 池的 绝缘电 阻应不小于5 0 k Q , 其 余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冷 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3 M S

22、 2 。 叉 车所装用电 动机的绝缘等级不得低于F 级。 4 .5 . 8 叉车 上蓄电池金属盖板与蓄电池带电 部分之间 应有 3 0 m m以 上的空间。 如盖 板与蓄电池带电部 分之间具有绝缘 层时, 则其间隙至少应有l o m m 。 绝缘层必须牢固,以 免在正常使用时 发生绝缘 层脱落 或移动。 4 .5 . 9 叉车 整机密封性能良 好,在额定载荷的正常作业情况下,各部位应无泄漏现象。 4 .5 . 1 0 货叉架下降速度在任何情况下 ( 包括在液压管路系统出现破裂时)应不大于 6 0 0 m m / s o 5 试验方法 5 .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5 . 1 . 1 试验前, 生

23、产厂应向 试验单位提供下列技术资料,以 保证试验中对样机进行技术分析时使用: a ) 产品 使用维护说明书 ( 包括电动机使用说明书) ; b ) 零件目 录及主 要零部件生产厂一览表; c ) 产品出厂验收技术条件及出厂合格证。 5 . 1 .2 试验前应使叉车具备正常的技术状态,以保证试 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为保证安全及试验顺利 进行, 要尽力消除各种隐患,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 . 1 . 3 试验所用仪器、 设备,在试验前,均应按照规定的 期限进行校核或标定,其精度应符合要求。 J B/ T 3 3 4 0 -2 0 0 5 试验所用的备件及专用工具由生产厂自 备。 5 .2 一般试验

24、条件 对各项试验工作的共同 性试验条件做统一的规定, 以保证试验的重复可比 性, 便于对试验结 果进行 鉴定和评价。 5 .2 . , 叉车各总成、 部件、 附件及附属装置, 应按规定装备齐全, 并装在规定的 位置上。调整 状态应 符合该车 技术文件的规 定。 5 .2 .2 试验叉车使用的润滑油、 液压油应符合 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试验前, 叉车应按规定加足润滑油、 液压油。 蓄电池应符合有 关标准的 规定,电 压、 电解液密度、 电 解液液面高度应 符合有关规定, 并按照 使用说明书进行充电。 5 .2 .3 实 心轮胎应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5 .2 .4 叉车在性能试验前应充分预热

25、, 并符合下列条件: a )液压系统液压油箱油温4 0 0 C -5 0 0C b ) 蓄电 池电 解 液的 密度 ( 在2 5 时) 应不 小 于1 . 2 5 g / e m ; C 蓄电池组的工作电压应不小于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 5 . 2 . 5 规定状态: a ) 标准 无载状态: 按规定加足蓄电池液、 液 压油、 润滑油, 货叉保持水平其上表面离 地3 0 0 m m或 货叉的下表面到插腿上表面的距离不小于 1 5 0 m m; b ) 标准载荷状态: 在标准无载状态下, 货叉上装有试验载荷, 试验载荷重心相对于门架左右对称 的状态。 5 . 2 . 6 气候条件: a )气温为

26、一 5 0C-3 5 0C; b ) 风速不超过5 m / s ,有特殊要求的试 验项目 另行规定。 5 . 2 . 7 试验场地: a ) 试验场地: 平坦、干燥、 清洁的沥青路面 或水泥路面, 坡度不大于。 . 5 %, 面积应满足叉车 做全 圆周回转; b ) 直线试验道路: 平坦、 干燥、 清洁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 长度不小于l o o m, 宽度不小于3 m , 纵向坡度不大于0 . 5 % . 5 . 2 . 8 试验载荷: a ) 试验载荷为一个均质立方体, 其质量等于叉车额定起重量Q , 其误差为士1 % a , 边长等于2 倍载 荷中心距C ; b ) 为了 保证试验载荷的

27、 边长等于2 倍载荷中 心距, 允许 将试验载荷制成四 周为均 质、中间为空心 的立方体; c ) 辅助试验载荷为 1. 2 5 Q . 1 .3 3 Q , 其载荷中心距不变,并在满足试验要求的 前提下,不对其尺寸 做规定。 5 . 2 . 9 在整个试验期间,叉车应根据使用维护说明书或同类文件进行技术保养和维修, 并作好详细记录。 不得任意调整、更换零部件。 5 . 3 主要结构参数和技术特性参数的测定 5 .3 . , 外部尺寸的测定 5 . 3 . 1 . , 测量用具和量具 长度测量用具的分辨率不大于 l m m o 5 .3 . 1 .2 测量项目 未注明标准载 荷状态的项目, 均

28、按 “ 标准无载状态” 测量。 全长L 1 、全宽W、 全高H , ( 货叉不起升时) 、 作业时最大高度H Z .货叉最大起升高度H 标准 无 J B/ T 3 3 40 -2 0 0 5 载 和标准载 荷状态) 、 离地间隙x( 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 、 轴距L o 、 前轮距 W , 、 后轮距W z 、 货叉 长度L , 插腿高度h 、 插腿内侧间距叭、 插腿外侧间距姚、 货叉最大宽度讥、 货叉 最小宽度讯。 5 . 3 .2 质量参数测定 样机状态: 分别呈标准无载和 标准载荷状态。 设 精 5. 3. 2. 1 备:地中 衡。 度:不低于住3 %。 质量测定 试验方法: 叉车先

29、从 一个方向驶上地中 衡的中 部停稳后, 关闭电源, 制动器放松, 从地中 衡上 读取 读 数。 然后调转1 8 0 0 再测一次, 取平均值。 标 准 载 荷状 态 时, 乘 驾 式叉 车 在 驾 位 上 放 置6 5 k g 士 5 k g 沙 袋, 或 乘 坐 同 质 量的 驾 驶员 。 5 . 3 .2 . 2 桥负荷测定 试验方法: 叉车分别呈标准无载和标准载 荷状态 ( 标准载 荷状态时,在座位上放置6 5 k g 的沙袋或 乘坐同 质量的驾驶员) , 先从一个方向驶上秤台, 依次称出前桥、 后桥负荷。 测量时,只允许被测桥车 轮 停在秤台上, 并停在秤台中 心部位。 叉车 停稳

30、后, 关闭电源。 然后叉车调 转 1 8 0 0, 再测量一次, 取 平均值 桥 荷分配修正: G o = G f 介1 瑞 X 1 0 0 % a 二/ G o X 1 0 0 % G f - G Q / G,=Go r 式中: 瑞- 前、 后桥 桥 负 荷 测量 值 之 和, 单 位为k g ; 鲜- 9 0 桥桥负荷测量值, 单位为k g ; 一 一后 桥 桥负 荷 测 量 值, 单 位 为k g ; f前桥桥负荷分配百分数,% ; 广 一 后桥桥负荷分配百分数,% : G ; - - i前 桥桥负荷修正值,单位为k g ; G ,一后桥桥负荷修正值,单位为k g ; G o 一 一 质

31、 量测量值, 单位为k g . 5 .3 . 2 . 3 质心位置 试验方法: 叉车呈标准无载状态。 a ) 水平位置,质心距前轴中心线的 水平距离L o , 按下式汁 算: L o =L , ( G o 一 G r ) G o或 L o= 臀 式中: G !一刊贡 心距前轴中心线水平距离, 单位为M M ; L , - 一轴距, 单位为MM ; G 。 一 . 9)i量质量, 单位为k g ; G 一 标 准 无载 状 态 前 桥负 荷, 单位 为k g ; G , . 一标准 无 载 状态 后 桥 负 荷, 单 位 为k g . b ) 质心高度: 质心距停车地面的垂直距离H o 测定方法

32、: 先将叉车前轮置于 秤台上, 必要时垫上垫块, 以 后轮中心为吊点或以 牵引钩为吊 点吊 起 J B/ 1 3 3 4 0 -2 0 0 5 叉 车 后 部, 吊 索 要与 地面 垂 直, 使叉 车 的 纵 向 倾 角 为巧。 左 右, 测 量 前 桥 负 荷G f 按 下 式 计 算 质 心 高 度 坐标 H: H - G o L o - ( G o - G f ) L , G o t a n B +( G o - G f ) ( h - R f ) G o +R , 式中: H一 质心高度,单位为MM ; 与质心距前轴中心线水平距离,单位为mm L - 一 叉车水平状态时吊 点到 前轴中

33、心线水平距离, 单位为m m; h 一 叉车水平状态时吊点距地面的 垂直距离,单位为m m ; R f 叉车水平状态时前轮静力半径, 单位为MM ; G , - X车测量质量, 单位为k g ; 鲜- 一 . 叉车 纵 向 倾斜 后前 桥 桥 荷, 单位 为k g ; 0 -一一 叉 车纵向倾角,( “) 。 试验重复进行三次,取三次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 各次测量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 . 5 . 3 . 3 外观质量检查 叉车的 外露表面按4 . 1 . 8 的要求目 测检查。 漆膜的附着力按G B / T 9 2 8 6 的规定进行试验, 选取三处, 应不低于 2 级质量要求

34、。 5 .3 .4 装卸性能试验 5 . 3 . 4 . 1 超载试验 a ) 在液压油温4 0 C 一 5 0 时,货叉放置在最 低位置, 装载1 . 2 5 倍的额定载荷, 测量分配阀 全开时, 载荷中心处货叉上表面 离地的高度。 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b ) 叉车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 货叉起升到下述规定的起升高 度, 将 1 . 3 3 Q , 和1 . 3 3 Q 2 载荷分别放 在货叉上,门架垂直,保持 1 5 m i n 。 试验后不得有永久变形和损坏。 注 Q l在 标准载荷中 心距和 标准起升高度时的最大负荷; Q 2一在承载能力标牌上标明的最大起升高度下的最大负荷。 5 .3

35、 .4 . 2 最大起升速度测定 样机状态: 分别呈 标准无载和 标准载荷状态。 器具:点温计、密度计、 秒表、钳流表。 试验方法: 在液压油温4 0 C -5 0 时, 测定分配阀全开时试验载荷从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的 时间, 同时监测液压马达的电 流。用下式计算起升速度: H V - 丁 式中: v 一 一 - m大起升速 度, 单位为m m / s ; H - 满载 ( 无载)时起升的 行程,单位为m m ; t - - -R 寸 应H的起升时间, 单位为5 。 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5 . 3 .4 . 3 最大下降速度测定 样机状态: 5 . 3 .4 . 2 . 器具: 5 . 3 .

36、4 . 2 0 试验方法: 在液压油温4 0 0C - 5 0 时, 测定分配阀 全开时试验载荷从最高位置到最低位置的时间, 用下式计算最大下降速度: 7 B/ T 33 4 0 -2 0 0 5 。旦 式中: 飞 一一 撮 大下降速度,单位为m m / s ; 月 - 满载 ( 无载)时下降的 行程, 单位为m m; t - M应H的 下降时间, 单位为5 。 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5 . 3 .4 .4 货叉自然下滑量测定 样机状态: 呈标准载荷状态。 器具:点温计、秒表、钢直尺 试验方法:在液压油 温 4 0 C -5 0 时, 将试验载荷起升到 离地2 m( 起升高度 小于2 m的, 将

37、试验 载荷起升到最大高度) 高度, 关闭 分配阀, 经1 0 m i n 后,测量货叉下滑量。 测定两次取平均值。 5 .3 . 5 转向性能试验 5 . 3 . 5 . 1 原地转向力测定 样机状态: 呈标准无载状态。 器具: 点温计、 能耗仪 ( 钳流表) 、转向 性能 测试仪、测力计。 试验方法: a ) 方向 盘原地转向力 缓慢转动方向盘 ( 动力转向叉车启动转向电动机) ,转向轮由直线运行位置开始, 转到 最大转角 位 置, 在方向盘圆周转向 测定顺时针、 逆时针转动时的 操纵 力或测定转向力矩。 取最大转向 力为 原地转向 力。动力转向叉车同时记录 转向过程中 转向电动机工作电压、

38、电 流的变化情况。 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b ) 操作手柄原地转向 力 操作手柄 ( 与地面呈4 5 。角) 保持不动 ( 动力转向 叉车启动 转向电动机) , 缓慢转动 操作手柄, 转 向 轮由 直线运行位置开始, 转到最大转角位置。 测定操作手柄转向 操纵力, 左右两个方向各 进行一次, 取最大转向 力为 原地转向 力。 动力转向 叉车同时记录转向 过程中 转向电动 机工作电压、 电流的变 化情况。 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5 . 3 . 5 . 2 最小外侧转弯半径测定 样机状态:呈标准无载状态。 器具:钢卷尺、线坠。 试验方法: 叉车的 转向轮与叉车 纵轴线呈9 0 “ 角 ( 最大转角

39、达不到9 0 0的,以最大转角) 方向盘 或操作手柄 ( 与地面呈 4 5 。角) 保持不动,以 最小稳定运行速度分别向 前左、 前右、 后左、 后右各转 一圈,绘出车体最外侧的转弯半径轨迹, 取其最大 半径值。分别测定两次, 取平均值。 5 . 3 .6 最大运行速度测定 样机状态: 呈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 器具: 5 0 m钢卷尺、 秒表、 钳流表。 试验方法: 测量段为3 0 m ,并留 有足够长的加速距离, 测定又车以 最大 速度通过3 0 m测量段的时 间,同时测定叉车驶人测量段的电流。 用下式计算最大运行速度。 v = 3 .6 左 t 式中: 一最大运行速度, 单位为h n

40、/ l i ; 乙 一- 测量段的长度, 单位为m ; t - .叉车通过测量段的时间,单位为5 。 J B I T 3 3 4 0 -2 0 0 5 往返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5 .3 .7 制动性能试验 5 .3 . 7 . 1 牵引 杆拉力率测定 样机状态:呈标准载荷状态。 器具:电 子测力仪、 拉力传感器、 钢丝绳、牵引车。 试验方法:电动行走的叉车与拉力传感器、钢丝绳及牵引车串联, 钢丝绳应水平安装在离地面高 9 0 0 n m i 以内的位置上, 停车 制动器放松, 行车制动器制动, 且行车制 动器的操纵力符合G B / T 1 8 8 4 9 的 规定, 用牵引车以不大于 1 .

41、6 k m / h 的 速度均匀地牵引叉车, 用电子测力仪测定牵引 力。 测定三次, 取 平 均值。 用下式计算牵引杆拉力率: 八 G = F. X 1 0 0 % 9. 8G 式中: F ( G ) 一 牵弓 杆拉力率, %; F - 一实测牵引力,单位为N ; R车总质量 ( 为叉车无载质量与试验载荷质量之和) , 单位为k g - 5 . 3 . 7 .2 坡道停车制动试验 样机状态:呈标准载荷状态。 器具:钢卷尺、测力计、秒表。 试验方法: 以 符合G B / T 1 8 8 4 9 规定的 操作力实施停车制动 ( 断电制动和自 动 制动不测操纵力) , 停 在1 0 % 坡道 ( 设

42、计坡道小于1 0 % 时, 为设计坡道) 上, 停稳观察5 m i n 。 上坡和下坡方向 各进行一次 ( 三 支点车后轮驱动的只进行上坡方向) 。 5 .3 .8 最大 爬坡速度测定 一 一一 一 上 _ _ _ _J 图2 样机 状态:呈标准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 器具:钢卷尺、秒表、 钳流表。 试验方法:电动行走的叉车前轮中 心距坡道 ( 设计坡道) 底线 I m ,加速踏板踏到底,通过3 m预 测段, 进人不小于 8 m的 爬坡测量段 ( 设计 坡道) , 用秒表测定叉车通过测量段的时间, 用钳流表测定 叉车驶人测量段后的稳定电流 ( 见图2 ) 。 爬坡速度用下式计算: v = 3 .

43、 6 二 t 式中: 、 卜一 最大爬坡速度, 单位为k m / h : 乙 一一 叉车爬坡测量段的长度,单位为m : 卜 一- 汉 车通过测量段的时间,单位为5 。 J B门, 3 3 4 0 -2 0 0 5 5.3习能量 俏耗试验 试验仪器: 能耗仪、秒表。 试验方法:如图3 所示, 叉车 从原始 位置A沿路线1 前进, 从低货位B上装上试验载荷Q , 沿路 线 2 后退到位置 C ,再沿路线3 快速前进至终点D卸载,再沿路线4 快速 倒退回原始位置A , 完成半 个循环。 再按原相反方向沿路线4 快速前进到终点D , 装上试验载荷Q , 再沿路线3 快速退回 到位置C , 沿路线2 前

44、进到低货位B , 放下试验载荷, 再沿路线1 返回 原始位置A , 则完成一个循环( 行程约6 8 m) . D处起升2 / 3 最大起升高度, 连续运行三个循环。 蓄电 池可供用户工作时间用下式计算: T - K 0 三 至 竺: W 式中: T 一 一蓄电池可供用户工作时间, 单位为h ; K 一 一 叉车用户作业工作制系数2 .0- 3 .0 , 一般取3 .0 ; C 一 蓄电池5 h 放电率时的容量, 单位为A h ; ” 一. 三个循环过程的 耗电量, 单位为A h ; t - - -任 三 个循环过程的时间,单位为 5 。 4 毒 J幸 一刁 卜 . 份 . - 3 个 I十 2

45、 6 . 5 . 图3 5 . 3 . 1 0 噪声测定 5 .3 . 1 0 . , 除满足5 . 2 的试验条件外, 应满足以下条件: a ) 试验场地应平坦而空旷, 在测试中心以2 5 m为半径的范围内, 不应有大的 反射物, 如建筑物、 围墙等; b )试验跑道应有 2 0 m以上的平直、干燥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 c ) 环境噪声应比所测叉车噪声至少低 l O d B ( A ) ,并保证测量不被偶然的 其他声源所干扰; d )风速不大于 3 m / s ; e ) 声级计附近除测量者外,不应有其他人员,如不可缺少时, 则必须在测量者背后 5 .3 . 1 0 . 2 器具:声级计、

46、卷尺、 温度 计。 5 .3 . 1 0 . 3 试验方法: a )测 定叉车无载 最大运行时距车体左、右7 m处的 最大 噪声值; b ) 测定叉车满载最大速度起升时如图4 所示四 个测点的 最大噪声值: c ) 每点测定三次,每点测定 值偏差不大于2 d B ( A ) , 取平均 值。 5 .3 . 1 1 操纵性能 试验 样机状态:呈标准无载状态。 器具:推力计、拉力计、钢直尺等。 试验方法: 测定各种手柄的 空行程、 有效行程和 操纵力; 测定各种踏板的空 行程、 有效行程和操纵 力。 J B/ T 3 3 4 0 -2 0 0 5 图4 5 . 3 . 1 2 稳定性试验 按G B

47、 / T 5 1 4 2 规定进行。 5 . 3 . 1 3 油压试验 样机状态: 呈标准 无载和标准载荷状态。 器 具:油压表或传感器、 笔录仪等。 试验方法: a ) 测定满载最大起升速度时, 起升缸油压、 液压泵出口 油压; b )测定 1 . 2 5 倍额定载荷起升时,起升缸油压、液压泵出口油压; c ) 测定 无载时, 转向缸工作油压、 转向缸卸荷油压、 液压泵出口 油压。 5 . 3 . 1 4 标志标识及安全性检查 标志标识及安全性检查见表6 . 表6 项目 标牌 载荷曲线 安全标志 起吊标志 车架号 转向操纵 运行控制和制动控制 载荷移动控制 控制符号 动力系统及附件的要求 用

48、于起升和其他动作的装置 保护装置 电气系统 钥匙开关 断电装置 检查内容 按 G B 1 0 8 2 7 要求检查 J B / T 3 3 4 0 -2 0 0 5 5 . 3 . 1 5护项架安全 性试 验 按G B / T 5 1 4 3 规定进行。 5 . 3 . 1 6 2 0 0 h 可靠性强化试验 5 . 3 . 1 6 . , 试验方法: 如图3 所示,叉车从原始位置A沿路线 1 前进, 从低货位B上装上试验载荷Q “ 沿路线2 后退到 位置C , 再沿路线3 快速前进至 终点 D卸载, 再沿路线4 快速倒 退回原始位置A , 完成半个循环。 再 按原相反方向沿路线4 快速前进到终点D , 装上试验载荷Q , 再沿路线3 快速退回到位置C , 沿路线2 前进到低 货位B ,放下试验载荷, 再沿路线1 返回 原始位置A , 则完成一个循环 行程约6 8 m) . D处 起升到最大起升高度。 第 1 个循环装载 1 .0 Q载荷 第2 个循环装载 1 .0 Q载荷。 第3 个循环装载O Q 载荷。 完成以 上三个循环为一个循环组。 试验要求: 直线段以 快速运行, 每天连续工作S h 以上, 允许更换蓄电池。 除按产品说明书 进行保 养外, 不得 更换零部件, 主要关键件不得出 现损坏、 折断等严重故障, 电气、 液压系统不得出现失控 及 其他异常现象。 5 .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