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66445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一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教案 (系列1).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第 2 课时)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与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处理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2、通过理解并运用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 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

2、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讨论法、归纳法、总结法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mol 任何粒子的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目都相同,1mol 粒子的质量往往 不同。那么 1mol 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下面通过计算来证明。 投影 物质 物质的量 mol 质量 g 密度 gcm3 体积 cm3 Fe(固)17.8 Al(固)12.7 Pb(固)111.3 N2(固)11.026 H2(固)10.0808 O2(固)11.426 F2(固)11.3 Cl2(固)11.9 Ne(固)11.31 Ar(固)11.65 N2(液)10.805 H2(

3、液)10.0708 O2(液)11.14 F2(液)11.11 Cl2(液)11.557 Ne(液)11.204 Ar(液)11.402 H2O(液)11.0 H2SO4(液)11.83 温度 0C、压强 101 kPa 物质 物质的量 mol 质量 g 密度 gL1 体积 L N2(气)11.2505 H2(气)10.0899 O2(气)11.429 F2(气)11.695 Cl2(气)13.17 Ne(气)10.900 Ar(气)11.7839 CH4(气)10.714 NH3(气)11.315 SO2(气)12.860 CO2(气)11.977 空气(气)11.29 活动学生对数据进行分

4、组计算,然后进行归纳处理。 小结数据处理的方法:先将数据有序排列,再将数据进行对比异同,观察规律。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从中提炼并总结出决定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微观因素及主要因素。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模型或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 结论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决 定。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之间的距离。 小结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粒 子的大小,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

5、所以,1mol 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相同的。而气体物质 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决定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 压强(有何影响?) ,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 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近似相同的体积。反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 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讲解 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 没有意义。如果将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 Vm表示,单位为 L/mol,那么在 一定温度

6、和压强下,Vm是个常数,如果条件变化了,则 Vm亦随之改变。如在 0、101 kPa 时,Vm=22.4 L/mol;在 25、101 kPa 时,Vm=24.8 L/mol。 归纳归纳得出公式:气体体积 V= nVm 小结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小结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实物投 影仪展现学生小结出的不同知识网络,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在讨论和交流中再次展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补充习题 1、标准状况下,2.2 g CO2的体积是多少? 2、标准状况下 10g 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升?6.72L 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克? 3、现有 3.4 g H2S 和 0.1 mol HBr 气体。 (1)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 (2)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 (3)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大多少? (4)哪个所含 H 原子的物质的量多?多多少? (5)其中含 S 和 Br 各多少克? 4、标准状况下有(1)6.72LCH4 (2) 3.011023个 HCl 分子 (3)13.6gH2S,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关系从小 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物质的量_ B、体积_ C、质量_ D、氢原子数_ 5、N2、CO2、SO2三种气体的质量比为 7:11:16 时,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_;物质的量之比 为_;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_。 作业:P18 10 五、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