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7260-1994.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6495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7260-199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JBT7260-199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JBT7260-199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JBT7260-199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JBT7260-199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7260-199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7260-1994.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J8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7 2 6 0 一9 4 空气分离设备 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1 9 9 4 - 0 7 - 1 8 发布1 9 9 5 -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空气分离设 备 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里分级 J B/ T 7 2 6 0-9 4 1 主口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母材厚度不大于 2 0 m m , 材料为 铜及铜墓合金, 焊接方法为气焊、 红弧焊( 也可采用 电焊、 埋弧焊) 的熔化焊对接接头( 以 下简称焊缝) 的X射线 照相方法及

2、焊缝质量的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空气分离设备中钥制容器和铜制管道的对接焊缝。其他母材为钥或铜荃合金的熔化 焊对接接头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限制使用了 射线进行 透照 检验, 但在照相技术要求上必须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 2 引用标准 G B 3 3 2 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 质量分级 G B 4 7 9 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 B 5 6 1 8线型像质计 G B / T 1 2 6 0 5 钥管环缝烙化焊对接接头射线 进照 工艺和质 量分级 Z B 7 0 4 0 0 4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3 人员要求 3 . 1 从事射线照相检验人员, 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 颁发的并与 其工作相适

3、 应的 技术资格 证书; 同时, 亦需持有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射线安全操作资格证书. 3 . 2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 校正视力 不得低于1 1. 0 , 并要求距 离 4 0 0 m m处能读出高为。 . 5 m m, 间隔为0 . 5 m m的一组印 刷体 字母。 3 . 3 从事射线照 相人员应按照G B 4 7 9 2 的规定进行身体检查, 并符合要求。 4 表面要求 4 . 1 焊缝及热影 响区的表面质量( 包 括余高高度) 应经外 观检查合格。 表面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 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 或与之相混淆, 否则应加以 修整。 4 . 2 工件表面应当有永久性标记作

4、为对每张射线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 不适合打钢印标记时, 可采用 透照部位草图或其他有效方法标注。 5 射线照相技术要求 5 . 1 射线透照 方式 按射线撅、 工件和胶片之间的相互位里关系, 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照法、 环缝外透法、 环缝内 透法 ( 中心全周透照法) 、 环缝双壁单影法和环缝双壁双影法( 见图 1 ) . 机械工业部1 9 9 4 - 0 7 - 1 8 批准 1 9 9 5 - 0 7 - 0 1 实施 1 J B/ T 7 2 6 0-9 4 c fl?#A X 确S2X- 价 一 射 “ 丫 毅.通月法 环雌外进法 射纽板 环绝内透法 射统诬 射线瓜 环缝双里单形法 图

5、1 透照方式示惫图 环缝双璧双形法 5 . 2 焊缝透照厚度比称为K值。 环缝的K值不大于 1 . 1 1 纵缝的K值不大于 1 . 0 3 。 见式( 1 ) 及图 2 . 一 _T 入=; ; 干 1 式中: T母材厚度, mm; T 射线束斜向透照最大厚度, m m. 八 图 2 焊缝透照厚度比示意图 J B/ T 7 2 6 0 一9 4 5 . 3 工业射线胶片 工业射线胶片按银盐颗粒度大小分三种( 见表 表 1 一书布 嗒 注 1 ) , 推荐采用 胶片类型 反 J 2型胶片。 粒度 细一中-粗 高一中一低 5 . 4 增感屏 采用铅增感屏, 前屏厚度 。 . 0 3 -0 . 0

6、 5 m m, 后屏厚度应不小于 。 . 1 0 mm, 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 中应始终相互紧贴, 以改善照相图像质量。 5 二 5 透照厚度的确定 透照部位的透照厚度为母材厚度与实测余高之和。 如果实测余高有困难时, 可按表2 确定。 表 2 对接接头的透照厚度 透照方式母 材 厚 度焊缝余高透照厚度 单透 单透或双壁单影 双壁双影 单面 双面 单面( 附垫板) 单面 T + 2 T + 4 T+2 +Te T 十 T+ 2 注 母材厚度为名义厚度, 对接接头中母材厚度不同时, 取薄的厚度为母材厚度。 T 、 为垫板厚度. 5 . 6 像质计 5 _ 6 . 1 像质计选用 G B 5 6

7、 1 8规定的 R 1 0系列线型像质计, 材料为铜丝. 5 . 6 . 2 像质计应放在射线 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 铜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 直, 细丝置于外侧, 5 . 6 . 3 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像质计及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时, 像质计只能放在胶片侧的工件表面 上, 此时应通过对比试验, 使实际像质指数值达到规定的要求。 5 . 6 . 4 采用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的周向曝光技术时, 像质计应放在内壁, 每隔 9 0 。 放一个 。 5 . 7 标记及其放置 5 . 7 . 1 底片上必 须有透照年月日、 产品图号、 工件编号、 焊缝编号、 底片编号、 中 心标记、

8、搭接标记等, 这 些标记随同透照部位一起透照。 5 . 7 . 2 透照返修部位时, 应增加返修标记。 R 1 , R 2等表示返修次数。 5 . 7 . 3 当 像质计只能放在 胶片侧时, 应在像质计旁加“ F , 标记。 5 . 7 . 4 属于 扩探检查的 透照部 位, 应在底片 顺序号前加“ K ” 标记。 5 . 7 . 5 所有标记离焊缝边缘至 少 5 m m, 并 应与工件上的标记相符 5 . 8 重叠长度 在用分段透照方式对焊缝进行 1 0 0 % 透照时, 相邻两片的重叠长度应不小于 1 0 mm 5 . 9 射线能量的选择 在通常情况 下, 随着射线能量的减低, 射线照相图

9、像的对比 度就增加, 因此在曝光时间许可下, 应尽 量采用最低的射线能量, 不同透照厚度所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见图 3 . J B / T 7 2 6 0一9 4 透照厚度 40U3002502001501008060洲4030 卜潇旧任和健峨 图3 透照厚度和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 5 . 1 0 曝光参数 的选择 以曝光曲线和透照工艺为依据选择曝光规范。 为达到规定的底片黑度和防止用高电压所引起的不 良影响, 曝光量推荐选用不低于 1 5 mA“ m i n , 5 . n 射线照相等效系 数 在不同的管电压下, 铜与钢的等效系数见表 3 , 表 3 铜与钢射线照相等效系数的近似值 管电压k

10、 V 1 0 01 5 02 0 02 5 04 00 铜 1 . 51 . 61 . 4 黄铜1 . 41 . 31 . 3 钢 1 . 0 5 . 1 2 透照的几何条件 射线源至工件表面最小距离 L , 应不小于图 4的规定。 已丘有健留大创洲巨邵七H 已户7健留芍喇恒带半H圳十叱喊嫉名骤国代 任p补国城簇裂仲 图 ,I 确定焦点至工件趴离的诺模图 J B/ T 7 2 6 0一9 4 5 . 1 3 散射线的 屏蔽 在暗盒后面应放置厚度不小于 2 mm的铅板, 以屏蔽背散射线的影响。 检查背散射的方法应按 G B 3 3 2 3 中的规定。 5 . 1 4 胶片处理 胶片 的暗 室处理

11、应严格按照胶片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理。 药液应保持在良 好的状态中, 并注 意温度、 时间和抖动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胶片处理可参照 Z B J 0 4 0 0 4的有关规定 6 底片质A 6 . 1黑度 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 使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值均满足表 4的要求。 表 4 底片的黑度范围 射线种类底片黑度 刀( 包括灰雾度 DO 灰雾度 刀。 X射线 1 . 2 - 3 . 5( 0 . 3 6 2 底片灵敏度 底片上必须显示的最小铜丝直径, 其影像长度应不小于 1 0 m m. 透照厚度与相应的像质指数应符 合表 5 规定。 表 5 透照厚度与像质指数 透照厚度mm 要求达到的

12、像质指数铜丝直径mm ( 6 1 50 . 1 2 5 6 - 8 1 40 . 1 6 0 8 - 1 2 1 30 . 2 0 0 1 2 - 1 6 1 20 . 2 5 0 1 6 - 2 0 1 1 l 0 . 3 2 0 6 . 3 在底片有效评定范围内不允许存在的其他情况 药膜脱落及严重划伤; 妨碍缺陷评定的指纹痕迹, 静电感光, 影像重叠( 要求垂直透照的双壁单影法和双壁双影法除 a.阮 外) , 各种渍印和假像; c . 标记 显示 不全和位置不当 。 7 底片的 观察 7 . 1 底片应进行干燥处理, 处理后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定, 室内光线暗淡适中, 照明用光不得在底片

13、表面产生反射。 7 . 2 观 片灯 的亮 度和照明范围应可调节 , 底片的观察条件应符合表 6规定 。 J B/ T 7 2 叨 一9 4 表 6 底片观察条件 底片背景照明的最高允许亮度底片黑度 D 观片灯亮度 c d / mZ 3 0cd/ mz 1 . 03 0 0 1 . 51 0 0 0 2 . 03 0 00 2 。 51 00 00 1 0c d/ m: 3 . 0 1 0 0 00 3 . 5 3 00 0 0 焊缝质t分级 根据缺陷的性质和数量, 焊缝质量分为四级。 8 . 1 . 11 级焊缝内应无裂纹, 未熔合、 未焊透和条状夹渣。 8 . 1 . 2 , 、 , 级焊

14、缝内 应无裂纹、 未熔合、 未 焊透。 8 . 1 . 3 焊缝缺陷超过,级者为W级。 8 . 2 圆 形缺陷的分级 8 . 2 . 1 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 的缺陷定义为圆形缺陷, 其形状可以为圆形、 楠圆形或带有尾巴( 在测定 尺寸时应包括尾部) 等不规则的 形状, 包括气孔、 夹 渣和夹钨。 8 . 2 . 2 圆形缺陷用评定区进行评定, 评定区为 10 mm又10 m m。 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部位。 8 . 23 评定圆形缺陷时, 应将缺陷尺寸按表 7换算成缺陷点数。 表7 缺陷点数 换算 缺 陷 长 径m m。 . 5 一 11 一 : 2 一 3 3 一 、 4 一 6 。 一

15、 8 点教 8 . 2 . 4 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见表 8 . 表 8 母 材 厚 度 2 2 0 缺 陷 尺 寸 毛 0 . 5 8 . 2 . 5 圆形缺陷的评定区 框线要与 焊缝平行, 与框线外切的缺陷不划入评定区, 不计算点数。 与框线相 割的缺陷划入评定区, 计算点数. 8 . 2 . 圆形缺陷的分级见表 9 。 表 9 圆形缺陷的分级 飞 橇 季 壑乏 2 55 1 0 1 0 1 51 5 2 0 I2345 171 01 21 4 ,l 4 魢一 2 42 8 份 一缺陷点数大于t级者 一 注表中的数字是允许缺陷点数的上限 d B/ T 7 2 6 0 -9 4 8 . 2 .

16、 , 当母材厚度为 2 -3 mm时, 圆形缺陷长径大于 2 T/ 3时评为 N级, 当母材厚度大于 3 mm时, 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 T/ 2时评为 “ 级( T为母材厚度) 。 8 . 2 . 8 I 级焊缝和母材厚度等于或小于 5 m m的 I 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 在评定区内不得多 于 1 0个, 超过 1 0个下降一级处理。 8 . 3 条状夹渣的分级 8 . 3 . 1 长宽比 大于 3 的夹渣定义为条状夹渣。 8 . 3 . 2 条状夹渣的分级见表 1 0 , 表 1 0 条状夹渣的分级m m 质t等级单个条状夹渣长度条状夹渣总长 I T簇1 2 ; 4 1 2 5 -

17、-1 01 0- 1 5 1 5 2 0 l 5678 皿 1 01 21 41 6 , 1 52 02 42 8 N 大 于 ,级 者 B l . 2 圆形缺陷长径大于T / 2 时, 评为N 级。 B l . 3 等于或小于。 . 5 m m的圆 形缺陷不 计. B l . 4 1 级焊缝和母材厚度等于或小于 5 m m的I 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 在评定区内 不得多 于 1 0 个, 超过 1 0 个下降一级处理。 B 2 其他缺陷的评定 其他缺陷的评定按本标准正文.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 机械工业部杭州制氧 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邯郸制氧机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继伦、 郭桂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