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7416-1994.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6505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7416-199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JBT7416-199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JBT7416-199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JBT7416-199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JBT7416-199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7416-199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7416-1994.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 B / T 7 4 1 6 -9 4 数控坐标撞床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控坐标铿床制造和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台面宽度为2 0 0 - - 2 0 0 0 m m数控坐标惶床。 2 引用标准 G B 5 2 2 6 机床电气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G B 9 0 6 1 金属切削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 G B 1 0 9 3 1 数字控制机床 位置精度的评定方法 G B / T 1 4 6 6 。 数控坐标铿床 精度 J B n 3 9 9 7 机床灰铸件技术条件 Z B J 5 0 0 0 3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定 Z B J

2、5 0 0 0 4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的测定 Z B n J 5 0 0 0 8 . 1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Z B n J 5 0 0 0 8 . 3 金属切削机床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Z B n J 5 0 0 1 。 金属切削机床结合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 Z B J 5 0 0 1 6 金属切削机床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 一般要求 本标准是对G B 9 0 6 1 , Z B n J 5 0 0 0 8 . 1 , Z B n J 5 0 0 0 8 . 3 等标准的具体化和补充。 时. 必须同时对上述标准中未经本标准具体化的其余验收项目 进行检验。 4 附件和工具

3、 4 . 1 应随机供应下列附件和工具: a . 撞刀架 1 件; b . 精镬刀杆 1 套; c .变 径套1 套; d . 幢刀 1 套; e . 带指示表中心指示器 1 件; f . 钻夹头( 带锥柄) 1 件; 9 . 定位顶尖1 件; h . 主轴孔清洁棒 1 件; i . 划线规( 仅适用于小于或等于3 2 0 m m规格机床) 1 套; J . 安装、 调整用的工具辅具 1 套。 4 . 2 按协议供应下列特殊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 9 9 4 - 0 9 - 0 6批准 按本际准验收机床 1 9 9 5 - 0 7 - 0 1 实施 J B / T 7 4 1 6

4、 -9 4 水平转台; 万能转台; 万能镬刀架: 定 心显微镜; 心轴式中心指示器 弹簧中心冲; 弹簧夹头; 对刀仪。 乐b.心d.七tg.h. 5 安全、 卫生 5 . 1 机床的工作台、 主轴箱、 主轴套筒、 横梁升降运动应有限位保险装置。 5 . 2 按Z B J 5 0 0 0 4 的规定检验机床噪声。机床整机的噪声声压级不得超过7 5 d B ( A ) 。快速移动噪声 单独测量。 5 . 3 按本标准验收机床时, 必须同时对J B 4 1 3 9中未经本标准具体化的其余验收项目, 以及G B 5 2 2 6 和Z B J 5 0 0 1 6 等标准规定的验收项目 进行检验。 6 加

5、工和装配质t 6 . 1 单柱机床的床身、 立柱和滑座导轨, 双柱机床的床身和横梁进给运动导轨为重要导轨副, 应采用耐 磨铸铁、 镶钢导轨、 贴塑导轨、 滚动导轨或高( 中) 频感应淬火等耐磨措施。 6 . 2 滑( 滚) 动铸铁导轨工作面及工作台工作面均不得焊补, 其硬度值应符合J B n 3 9 9 7 的规定。 6 . 3 单柱机床的床身、 滑座、 工作台、 立柱、 主轴箱和双柱机床的床身、 工作台、 立柱、 横梁、 滑板、 主轴箱 为重要铸件, 必须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后分别进行时效处理。 64 下列结合面应按“ 重要固定结合面” 的要求考核: 单柱机床 a . 丝杠座、 螺母座与基体的

6、固定结合面; b . 各导轨的压板与基体的结合面。 双柱机床 a . 丝杠座、 螺母座与基体的固定结合面; b . 顶梁与立柱的结合面; c . 各导轨的压板与基体的结合面。 6 . 5 下列结合面应按“ 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 的要求考核: 单柱机床 a . 立柱与床身的结合面; b , 镶钢导轨与基体的结合面; c . 主轴箱与滑板的结合面; d . 立柱与导轨体的结合面。 双柱机床 a . 立柱与床身的结合面; b . 镶钢导轨与基体的结合面; c . 主轴箱与滑座的结合面。 6 . 6 重要定位销须做涂色法检查, 其接触长度不得低于工作长度的6 0 %, 并应分布在结合件接缝的 两侧。

7、重要定位销的连接部位指: J B / T 7 4 1 6 -9 4 单柱机床 a . 立柱与床身; b . 导轨体与立柱。 双柱机床 a . 立柱与床身; b . 主轴箱与滑板; c . 顶梁与立柱。 6 . 7 当工作台工作面为刮研面时, 还应用涂色法检查。在 2 5 m m X 2 5 mm内的点数, 工作台面宽度小 于4 5 0 m m的机床不得少于2 0 点; 工作台面宽度大于或等于4 5 0 m m的机床不得少于1 6 点。 6 . 8 按Z B J 5 0 0 0 3 的规定检验清洁度, 其中主轴箱、 变速箱、 液压油箱等部件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检 验, 其杂质、 污物不应超过表 1

8、 的规定。 表 1 卜 作 台 面 宽 度。 呱 6 3 0 卜 轴 箱 ( 包 括 主 轴 进 给 )部 件 ” 含 脏 物 重 量m g 镇1 5 0 0镇2 0 0 0 陈 。 箱 部 件 含 脏 物 重 量。 : 成1 2 0 0蕊1 5 0 0 卜 压 油 箱 内 液 压 油 所 含 脏 物m g / L 蕊2 5 0 7 机床的运转试验 7 . 1 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7 . 1 . 1 运动部件移动时应平稳、 灵活、 可靠。在低速范围内应无明显的爬行现象。 7 . 1 . 2 有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应依次在各级转速、 无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用低、 中、 高的转速, 从低至 高进行空运转

9、试验。各级转速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 m i n , 最高转速连续运转时间不得少于i h 。使主 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 其温升值不得超过2 0 - C ,测温点在前轴承区间的套筒外壁处。 7 . 1 . 3 主传动系统的空运转功率按设计规定进行考核。 7 . 2 机床的功能试验 7 . 2 . 1 手动功能试验 7 . 2 . 1 . 1 主轴连续进行不少于1 0 次的锁刀、 松刀的动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准确。 7 . 2 . 1 . 2 主轴在中速时, 连续进行 1 0次的正、 反转的起动、 停止( 包括制动) 操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1 . 3 有级变速

10、的主轴在各级转速、 无级变速的主轴至少应包括低、 中、 高在内的转速, 进行变速操 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1 . 4 对各直线运动轴线上的运动部件, 在中速连续进行各 1 0次的正、 负向的起动、 停止的操作试 验, 并选择适当的增量进给进行正、 负向的操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1 . 5 进给系统进行包括低、 中、 高进给速度和快速的1 0 种的变速操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1 . 6 机床各种指示灯、 控制按钮、 读带机和风扇等进行空运转操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1 . 7 对机床的安全、 保

11、险、 防护装置进行试验, 功能应可靠, 动作应灵活、 准确。 7 . 2 . 1 . 8 对机床所带的各附件进行试验, 工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2 自动功能试验( 可与 7 . 3 条连续空运转试验合并进行) J B / T 7 4 1 6 -9 4 7 . 2 . 2 . 1 主轴在中速时, 连续进行 1 0 次的正、 反转起动、 停止操作试验, 动作应可靠。 7 . 2 . 2 . 2 有级变速的主轴在各级转速、 无级变速的主轴至少应包括低、 中、 高的转速, 进行变速操作试 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2 . 3 各直线运动轴线上的运动部件, 在中等进给速度

12、连续进行正、 负向的起动、 停止和增童进给方 式的操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准确 7 . 2 . 2 . 4 对进给系统至少进行低、 中、 高进给速度和快速的变速操作试验. 动作应灵活、 可靠。 7 . 2 . 2 . 5 对机床的轴线联动、 定位、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等数控功能逐一进行试验, 其功能应可靠, 动作 应灵活、 准确。 7 . 3 连续空运转试验 连续空运转试验是在7 . 1 , 7 . 2 条试验之后, 精度检验之前进行 7 . 3 . 1 整机连续空运转无故障时间不少于3 2 h 7 . 3 . 2 连续空运转的整个程序中, 机床运转应正常、 平稳、 可靠, 不应发

13、生故障, 否则必须重新进行 运转。 7 . 3 . 3 连续空运转程序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a . 主轴包括低、 中、 高转速的运转, 其中高速运转时间一般不少于每个循环程序所用时间 的 1 0 %; b . 各轴线上的运动部件应包括低、 中、 高进给速度和快速的正、 负向运行, 运行应在接近全行程 范围内, 并可选任意点进行定位, 运行中不允许使用倍率开关; c . 各联动轴线的联动; d . 机床具有的基本功能和选择数控功能; e . 每个循环程序时间不大于 1 5 mi n ; f . 各循环程序间的暂停时间不得超过0 . 5 m i n . 8 机床的负荷试验 机床应进行下列负荷试验:

14、a . 机床承载最大工件重量的运转试验。在载荷均匀的情况下分别以最低、 最高进给速度和快速 运转。在最低进给速度运转时, 一般应在接近行程的两端和中间往复进行, 每处移动距离应不小于 2 0 mm。 在最高进给速度和快速运转时, 均应在全行程上进行, 分别往复一次和五次; b . 机床的最大钻孔试验; c . 机床的最大徨孔试验; d . 机床的最大铣削试验。 以上试验的条件和切削用量由设计规定 9 直线运动轴线最小设定单位试验 9 . 1 试验方法 先以快速将直线运动轴线上的运动部件向正( 或负) 向移动一定距离。停止后, 向同方向给出数个 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 再停止, 以此位置作为基准位

15、置, 每次给出一个, 共给出2 0 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 令, 向同方向移动, 测量各个指令的停止位置。从上述的最终位置, 继续向同方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 位的指令, 停止后, 向负( 或正) 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 约返回到上述的最终侧量位置, 这些正 J B / T 7 4 1 6 -9 4 向和负向的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的停止位置不作测量。然后从上述的最终位2开始, 每次给出一个, 共给出2 0 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 继续向负( 或正) 向移动, 测量各指令的停止位置。见图1 e 盆个级小设定 单 位指令的停止 位皿不作月t 0 0 .小设定草位 图 1 各直线运动轴线均须至少在

16、行程的中间及两端三个位置分别进行试验, 按9 . 2 条的规定计算误差, 以三个位置上的最大误差值作为该项的误差。 9 . 2 误差计算方法 9 . 2 . 1 最小设定单位误差 S . S , = L一m . 二 ” ” (1) 式中: 从一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的实际位移, mm; m 一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的理论位移, m m, 注: 实际位移的方向如与给出的方向相反, 其位移应为负值. 9 . 2 . 2景小 汾 宁鱼 价相 对 i -9善 S . 买 一 2 0 . 1_ 2 0 , ” X 1 0 0. . 二 . ” . ” . (2) 式 中 : 习L ; - 2 0 个 最 小 设

17、 定 单 位 指 令 的 实 际 位 移 的 总 和 , m m, 1 = 1 9 . 3 允差 S . : 根据机床的具体情况, 由制造厂在企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S b : 普通精度级机床不得超过2 5 %, 精密精度级机床不得超过2 0 %, 9 . 4 检验工具 激光干涉仪。 1 0 直线运动轴钱原点返回试验 1 0 . 1 试验方法 各直线运动轴线上的运动部件, 从行程上的任意点按相同的移动方向以快速进行 5 次返回原点 尸 。 J B / T 7 4 1 6 -9 4 的试验。测量每次实际位置P ;a 与原点理论位置P 。 的偏差.x ,o ( i =1 , 2 , . . . ,

18、5 ) , 见图2 , 宙 “ 2 各直线运动轴线至少在行程的中间及靠近两端的任意三个位置进行试验 按1 0 , 2 条的规定计算误 差, 以三个位置上的最大误差值作为该项的误差。 1 0 . 2 误差计算方法 各直线运动轴线中, 原点返回试验时的6 倍标准偏差的最大值, 即为原点返回误差。 即R , =6 5 。 . ( 3 ) 式中: R o 原点返回误差, m m; S - 一 原点返回时的标准偏差, m m, S o= 专 (x A 一 ; ” 、 。 一 音 s x ;. 1 0 . 3 允差 根据机床具体情况, 由制造厂在企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1 0 . 4 检验工具 激光干涉仪。

19、 ”机床的精度检验 ”. 1 机床的精度检验按G B 门 1 4 6 6 0 进行 1 1 . 2 精度标准中的G 1 0 , G ll项应在机床主轴中速运转达到稳定温度时进行检验, 在2 0 m i n内完成。 1 1 . 3 轴线定位精度只在负荷试验后进行检验, 机床工作精度检验在轴线定位精度检验合格后进行。 ” 4 具有轴线定位精度要求的移动部件, 测量夹紧前后的变动量, 其夹紧前读数值与夹紧 后读数值的 差值, 不应大于定位精度允差的1 / 6 , 不到0 . 0 0 1 m m按 。 . 0 0 1 m m计, 最大不得大于。 . 0 0 2 m m, 1 1 . 5 工作精度P 2 项检验时, 还应检验被锉孔表面的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 “ 最大允许值为 1 . 2 5 u 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昆明精密机床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昆明机床厂负责起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