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9073-1999.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6581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9073-199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JBT9073-199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JBT9073-199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JBT9073-199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JBT9073-199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9073-19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9073-1999.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7 1 . 1 00. 20 J 7 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T 9 0 7 3一1 9 9 9 空气分离设备用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C e n t r i f u g a l c ryo g e n i c l i q u i d p u mp s u s e d f o r a i r s e p a r a t i o n p l a n t s 1 9 9 9 - 0 7 - 1 2发布2 0 0 0 - 0 1 - 0 1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发 布 JB/ T 90 7 3一 1 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Z B J 7 6

2、0 0 4 -8 8 空气分离设备用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技术条件 和Z B J 7 6 0 0 5 -8 8 空气分离设备用离心式低温液体泵试验方法的合并与修订。 本标准与Z B J 7 6 0 0 4 -8 8 和Z B J 7 6 0 0 5 -8 8 相比, 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3 . 1 增加 “ 经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 样要求,其性能偏差按G B / T 3 2 1 6 -1 9 8 9 中的C 级规定” 。 取 消 原Z B J 7 6 0 0 4 表1 中 有 关 参 数系 列的 全 部内 容。 对原标准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代替Z B J 7 6 0 0 4

3、-8 8 , Z B J 7 6 0 0 5 -8 8 0 本标准由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童惠荣。 本标准于1 9 8 8 年6 月首次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 T 9 07 3-1 99 9 空气分离设备用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Ce n t r i f u g a l c r y o g e n ic l i q u i d p u mp s u s e d f o r a i r s e p a r a t i o n p l a n t s 代替 Z B J

4、7 6 0 0 4 -8 8 ZB 1 7 6 0 0 5 -8 8 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分离设备用离心式低温液体泵的 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 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空 气分离设备用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以下简称泵) o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 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1 6 9 9 -1 9 8 8优质碳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 G B / T 7 0 0 -1 9 8 8碳累结 构钢 G B / T 1 2 2 0

5、 -1 9 9 2不锈钢 棒 G B / T 1 5 2 7 -1 9 9 7铜及铜 合金拉制管 G B / T 2 0 4 1 -1 9 8 9黄铜板 G B / T 2 1 0 0 -1 9 8 0不 锈耐 酸 钢 铸件 技 术 条 件 G B / T 3 2 1 4 -1 9 9 1水泵流 量的 测定方法 G B / T 3 2 1 6 -1 9 8 9离心泵、 混流泵、 轴流泵和旋涡泵 试验方法 G B / T 3 2 8 0 -1 9 9 2不锈钢冷轧钢板 G B / r 4 2 3 7 -1 9 9 2不锈钢热轧钢板 G B / T 4 4 2 3 -1 9 9 2铜及铜合金拉制

6、棒 G B / T 5 6 1 2 -1 9 8 5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G B / P 9 4 3 8 -1 9 8 8铝合金铸件 技术条 件 G B / T 1 3 3 0 6 -1 9 9 1标牌 G B / T 1 3 8 0 8 -1 9 9 2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G B / T 1 3 3 8 4 -1 9 9 2机电 产品 包装通用 技术条件 G B / T 1 3 8 1 9 -1 9 9 2铜合金铸件 、 1 B / T 6 8 9 6 -1 9 9 3空气分离设备 表面清洁度 3 性能 3 . 1 泵在设计工况下的 流量、 扬程、 转速、 密封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要求, 其

7、性能偏差按G B / T 3 2 1 6 -1 9 8 9 中的C级规定。 国家机械工 业局 1 9 9 9 - 0 7 - 1 2批准 2 0 0 0 - 0 1 - 0 1实施 J B/ T 9 07 3- 1 999 3 . 2 泵制造厂应确定产品及变型产品的 允许工作范围, 并绘出性能曲线 ( 扬程、 轴功率与流量 关系曲 线 ) 。 3 . 3 泵在无气蚀条件下运转时, 在 轴承 上测得的均方根振动速度 V 1. . 值不应超过4 .5 m m / s , 与其对应 的峰值振幅按图 1 的规定。 日二又蜂男 33 63 01 -1 1 6 .81 5 入、ll 一l一ll厂 F厂曰

8、、 一 厂 厂门 一 一 卜 一 厂巨口 困L巨 巨 口 巨 巨 狱 一伙 一 一洲 盯 1 一 气 不气 冈 、 、 、 R 、 c 一队 O 、 、 2 0 2 5 3 0 4 0 5 0 6 0 8 0 1 0 0 一频率Hz 1 0 0 0 1 5 0 0 1 8 0 03 0 0 0 3 6 0 0 6 0 0 0 一转速月 r l 盯 1 川 图 1 峰值振幅 3 . 4 泵在工作状态下运转时的噪声 值不应超过表1 规定值。 表 1 噪声允许值 电机功率 尸 k W , 1 0 1 0 -3 0 3 0 - 4 0 噪声声压级 d B (A) ( 7 5-7 9 8 4 3 . 5

9、 与介质接触的 零、 部件油脂残留量应小于1 2 5 m g / m 2 , 其检查方法按1 B / T 6 8 9 6 的 规定。 3 . 6 泵易损件更换期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z 易损件更换期 易 损件名称I 叶轮密封环 机 械密封 静环 梳齿式密封套 叠片式密封盒滑动轴承 3 4 0 00 3 20 0 03 6 0 0 03 4 0 0 0 期 换h 更 JB/ T 907 3- 1 9 99 4 技术要求 4 . 1 泵应符合本标准的 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 样及技 术文 件制造。 4 . 2 泵的安装, 制造厂在使用维护说明书中 应详细说明。 4 . 3 泵的临界转速,

10、 在运行条件下转子的实际第一临界转速,至 少应高出 最大允许连续运行转速的 1 0% . 4 . 4 泵的旋转零件应进行静、动平衡试验。转速大于 3 0 0 0 r / min的单级泵转子、多级泵转子都应进行 动平衡试验, 其精度不低于图2 中G 6 .3 级的规定。 .峪1,呼 日沈 0Jq飞、 0 0 匆J黄白、写岩徽 3 0 5 1 0 0 2 3 4 5 1 0 0 0 2 3 4 5 1 0 0 0 0 2 3 4,1 0 0 0 0 0 转速n r/ m m 图2 允许偏心距 4 . 5 泵的 旋转零件和 静止零件之间, 应根据材料的 性质保留足 够的 运转间隙。 4 . 6 泵的

11、密封环、 轴承及轴承体端盖等 有相对运动并有可能摩擦的零件, 应考虑材料的匹 配和 选择, 使其在运转中不产生火花或咬住。 4 . 7 吸人管口和排出管口应设置波纹管补偿器。 J B/ T 90 73- 1 9 99 4 . 8 叶轮 4 . 8 . 1 叶 轮为封闭式、 半开式, 叶片的人口 端都应为圆 头。 4 . 8 . 2 叶 轮应固定牢靠,防止在 按指 定方向旋转时产生周向和轴向移动。 49 轴 4 . 9 . 1 轴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 保证泵的工作可靠, 其表面不应有裂纹、 压伤及其它缺陷。 4 . 9 . 2 轴上的螺纹旋向, 在轴旋 转时 应使螺母 处于拧紧状态。 轴应保

12、留中心孔。 4 . 1 0 轴承 4 . 1 0 . 1 轴承温度 轴承工作时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 5 0 C , 轴承最高温度不 得超过7 5 C . 4 , 1 0 . 2 轴承润滑 轴承采用润滑脂或润 滑油润滑。 润滑脂和润滑油应采用抗氧化性强而润滑性能又好的润滑脂和轴 承润滑油 。 4 . 1 0 . 3 制造厂应在使用维 护说明书中说明采用润滑剂的牌号和更换润滑剂次数。 4 . 1 0 . 4 轴承体或轴承应能防止灰尘进人和严格防止润滑剂外泄。 4 . 1 1 轴封 4 . 1 1 . 1 泵 设计允许采用以 下轴封选择方案: a ) 充气式迷宫密 封; b ) 机械密封。 4 .

13、 1 1 . 2 轴承合金层与密封外套应牢固贴 合, 不得有脱壳现象, 其表面不得有缩松、 气孔、 夹层等缺陷。 4 . 1 1 . 3 使用维护说明书中 应明确规定密封气体为常温、干 燥、 无油惰性气体或仪表空气。 4 . 1 2 泵的铸件质量 . 1 2 . 1 泵的铸件质量应符 合G B / T 2 1 0 0 , G B / T 9 4 3 8 , G B / T 1 3 8 1 9 的规 定。 4 . 1 2 . 2 铸件中尚可修补的缺陷, 允许用焊接或其它方法修补,但必须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 定, 并办理规定的修补手续。焊 接后, 必须进 行热处理, 以消除焊接应力。 4 . 1

14、 3 水压试验 承压零件均应进行在1 . 5 倍工作压力下的水压强度试验。 试验用常温清水、 压力持续5 m i n , 不得 渗漏。 4 . “ 装配基本要求 4 . 1 4 . 1 泵装配后转子转动 应灵活 平稳。 4 . “。 2 泵在装配前与介质接触的 零、 部件都必须严格去油、 脱脂。 4 . 1 5 材料选择 泵冷端零、 部件应选择具有良 好低温 性能的 材料。泵体、 叶轮、泵轴应进行低温冲击试 验。 4 . 1 5 . 1 材料成分和质量 材料的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热处理应符合 G B / T 6 9 9 , G B / T 7 0 0 , 、G B / r 1 2 2 0

15、, G B / T 1 5 2 7 , G B / T 2 0 4 1 ,G B / T 4 4 2 3 , G B / T 5 6 1 2 , G B / T 2 1 0 0 , G B / T 9 4 3 8 , G B / T 1 3 8 0 8 , GB / T 1 3 8 1 9的规定。 4 . 1 6 成套范围 泵的成套供货范围一般应包括 : JB/ T 9 07 3- 1 99 9 a ) 装配完整的 泵 ( 包括电动机) ; b ) 拆卸和 装配泵所需的专用工具; 。 ) 备件及易损件。 4 . ” 在用户遵守产品的 运输、 保管、 安装、 使用维护条件下, 产品 从制造厂发货

16、之日 起 1 8 个月内, 连续运转不超过1 2 个月, 产品确因 制造质量问题而不能正常运转或发生损坏时, 制造厂应无偿给予修 复或更换,不包括正常磨损的易损件。 5 试验方法 5 . 1 泵的 试验分型 式试验和出厂试验。 5 . 1 . 1 新产品 必须做型 式试 验。老产品在设计上有重大修改时也必须做型 式试验。 型式试验内容: a ) 常温运转试验; b ) 常温性能试验 ; c ) 低温运转试验。 5 . 2 批量生产的产品 按表3 抽样进行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内容: 低温运转试验。 表 3台 每批生产台数 抽 样台 数 6 1 0 5 . 3 常温试验 5 . 3 . 1 泵的常

17、温运转试验和常温性能试验的试验方法按 G B / T 3 2 1 6 的规定。 5 . 3 . 2 泵的 常温试验精度不 得低于G B / T 3 2 1 6 -1 9 8 9 中c级的 规定。 5 . 3 . 3 试验装置须经有关计量单位核准。 5 . 4 低温运转试验 5 . 4 . 1 厂内 试验 泵的低温试验应严格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试车规范进行。并在规定转速及工作范围内进行试验, 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O h o 5 . 4 . 2 现场试验 制造厂由于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在厂内进行试验时,应在用户处试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制造厂和 用户单位共同议定, 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 性能规 定。 5

18、. 5 参数测量和仪表精度 5 . 5 . 1 扬程测量计 算按式 ( I ) : 1 0 0 x 鱼 - P IH -. . . . . , . 川 Pg 式中:H泵的扬程,m; J B/ T 90 73一 1 99 9 P z 泵的出口 压力, MP a ; P l-泵的进口 压力, M P a ; P 低温液体密度, k g / m ; S自由 落体加速 度, m / S Z . 系统的 压力测量采用弹簧压力表。弹簧压力表 按泵的 扬程选用。指针的指示值应在压力表量程的 1 / 3 - 2 / 3 范围内, 精度不得低于1 . 5 级。 5 . 5 . 2 转速的 测量 转速的测量可用直

19、接显 示的数字仪表 测出测量时间内的 转数。 5 . 5 . 3 轴功率的测量 测量电 动机的 输人功率应在电动 机人线端测, 采 用只相功率表测定, 仪表精度不低于 0 .5级。 泵 的轴功率按式 ( 2 )计算: P . P8 . 77 . . , , ( 2 ) 式中: 只 泵的 轴功率, k W; P s : 一 电 机 输 人功 率, k W; 刀 m 。 一电机效率。 5 . 5 . 4 轴承温度的测试 5 . 5 . 5 振动和噪声的测试 振动和噪声的 测试按G B / T 3 2 1 6 -1 9 8 9 中附录E 的规定。 5 . 5 . 5 . 1 新产品或有重大设计修改的

20、 产品均应进行振动和噪声测试。 5 . 5 . 5 . 2 批量生产的产品应进行振动和噪声测试,产品抽样按表 3规定。 5 6 试 验报告 5 . 6 . 1新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内容 包括: a ) 试验前检查泵装配情况的资料; b ) 常温、 低温试验报告; c )常温试验记录,泵的性能曲线图; d ) 低温试验记录; e ) 试验结论。 5 . 6 . 2 出厂试验报告内 容包括: a ) 试验前检查泵装配情况的资料; b ) 低温试验报告; c ) 试验记录; d ) 试验用仪表校正记录; 。 ) 试验结论。 5 . 6 . 3 试验资料必须有试验者和检验人员签字。 检验规则 6 . 1

21、材料试验 JB/ T 90 73一 1 99 9 材料试验应符合 4 . 1 5 . 1 的规定。 6 . 2 检查 可以要求进行下列检查: a ) 装配以 前的 零件检查; b ) 忌油件油 脂残留量的检查; c ) 试验运转后的内部检查; d ) 安 装尺寸; e ) 辅助管路和其它附件; f ) 标牌内 容; 9 ) 外观检查。 63 最终检查 每台 泵须由制造厂技术检查部门按产品供货、 成套范围的正确性和装箱资料的 齐全性进行检查, 在发给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 . 1 标志 7 . 1 . 1 标牌 泵标牌应设置在明 显位置,尺寸 按G B / T

22、 1 3 3 0 6 的 规定, 标牌内 容包括: a ) 制造厂名称; b ) 泵的 名称及型号; c ) 泵的技术规范:流量,m / h ;扬程,m;转速,r /mi n ;配用电动机功率,k W; d ) 泵的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 7 . 1 . 2 旋转方向 泵的旋转方向,应在显著的位置上用经久明显的箭头表示。 , . 2 包装和运输 , . 2 . 1 泵在装箱前, 整机用聚乙烯塑料布包扎好。 , . 2 . 2 产品包装按 G B / T 1 3 3 8 4 的规定。 7 . 2 . 3 应采取措施避免在运输过 程中遭受损坏。 7 . 2 . 4 泵出 厂时应带下列技术文件, 并装在能防水、 防潮的文件袋内: a ) 产品合格证; b ) 产品使用 说明书( 包括性能曲线) ; c ) 产品急图; d ) 易损件图; e ) 交货技术条件; f ) 装箱清单。 , . 3 贮存 产品应放在库房或有遮盖的场所内,存放期间应经常做防锈、防霉、防潮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