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9395-2004.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66195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9395-20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JBT9395-20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JBT9395-200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JBT9395-200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JBT9395-200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BT9395-20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T9395-2004.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1 9 . 0 6 0 N 7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I T 9 3 9 5 -2 0 0 4 代替Z B N 7 5 0 0 2 -1 9 8 8 四球摩擦试验机技术条件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f o u r - b a l l f r i c t i o n t e s t i n g ma c h i n e s 2 0 0 4 - 1 0 - 2 0 发布2 0 0 5 - 0 4 - 0 1 实施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发 展 和 改革 委 员 会 发布 . ( B / T 9 3

2、9 5 -2 0 0 4 目次 月 U舀 . . . . . . . . t. . . . . . . . . . . I 范围t . 二 t . . . . . . . . . . . . . . . . 一 t . 一 2 规范性弓 用文件t . . . . . . . . . . . 3 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4 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5 检验方法. . . t . . 二 . . . . . . . . . . 6 检验规

3、则. . . . . . 、 . . . . . . 7标 志 与 包装.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符号与说明 . . . . . . . . . 二 表2 试验机级别和各项允许误差 表3 几何精度检查方法. . . . . t . . t . . . . . J B / T 9 3 9 5 -2 0 0 4 F 11吕 本标准是对Z B N 7 5 0 0 2 -1 9 8 8 四球极压抗磨损试验机 技术条件的修订 修订时对标准的结 构进行了 调整, 技术内 容做了 较大的修改,并对整个标准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与Z B N 7

4、 5 0 0 2 -1 9 8 8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右 第 1 章 “ 范围”中 将表征四 球摩擦试验机规格的最大试验力由 原来的8 k N扩大到 1 0 k N : 增加了引用标准的导语并增加引用了 行业标准J B / P 6 1 4 7 -1 9 9 2 : 一 - 习 曾 加了第 3 章 “ 符号与定义” : 根据试验力示值准确度, 将四球摩擦试验机分成 1 级和2 级; 修改了 “ 检验规则”和 “ 标志与包装” 两章的内容: 删除了Z B N 7 5 0 0 2 -1 9 8 8 的 “ 试验机的成套性和随机文件”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Z B N 7 5

5、0 0 2 -1 9 8 8 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秀英、刘福海、王学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N7 5 0 0 2 - 1 9 8 8 . I B 厂 19 3 9 5 一 2 0 0 4 四球摩擦试验机技术条件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四球摩擦试验机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与包装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 滑动摩擦形式在点接触压力下, 按G B 厅 最大容量为10kN的液压式四球摩擦试验机 ( 以下简称试验机

6、125 8 3 测定润滑剂承载、 抗磨损能力用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J 二 本标准 G B 厅3 0 8 滚动轴承 钢球 G B fr2 6ll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 B fr l 2 5 8 3 润滑剂极压性能测定法 ( 四 球法) JBfr6 1 47一1 9 92 试验机包装、 包装标志 储运 技术要求 3 符号 本标准

7、使用的符号与说明见表 1 表 1 符号与说明 符号单位 说明 b% 试验机力的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b 尹% 4 % Fc以下试验机力的满量程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b 二 % 试验机摩擦力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FN 标准测力仪进程指示的真实力值 Fc N 试验机力的最大容量 F.二 。 N 试验机力的指示装置同一测量点三次进程示值中的最大值 户 五 汕 N 一 试验机力的指示装置同一测量点三次进程示值中的最小值 万一 N 试验机力指示装置同一测量点三次进程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凡 N 卸除试验力后试验机指示装置的残余示值 - Fo 。一 一 N 规定时间内试验机力的零点漂移 f N 在每个测量点通过施加

8、不同质量的祛码产生的力值 抓 肥入 N 试验机摩擦力指示装置同一侧量点三次示值中的最大值 几山 N 试验机摩擦力指示装置同一测量点三次示值中的最小值 关 N 试验机摩擦力指示装置同 一测量点三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几 N 卸除摩擦力后试验机摩擦力指示装置的残余示值 痴 N 试验机摩擦力指示装置测量范围的最大容量 无 N 试验机力的零点相对误差 J B / T 9 3 9 5 -2 0 0 4 表1( 续 符号单位说明 f a N 规定时间内试验机摩擦力的零点漂移值 9 % 试验机力的示值相对误差 9 % 4 % F , 以下试验机力的满量程示值相对误差 9 m % 试 验 机 摩 擦 力 示 值

9、 相 对 误 差 之% 试验机力的零点漂移 Z % 摩擦力零点相对误差 Z m % 试验机摩擦力的零点漂移 4 技术要求 4 . 1 环境与工作条件 试验机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 室温 1 0 0C -3 5 范围内; b ) 相对湿度不大于8 0 %; c ) 周围无震动、 无腐蚀性介质和无较强电 磁场干扰的环境中; d )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压的11 0 % 以内 e ) 在稳固的基础上正确安装, 水平度为0 . 2 1 1 0 0 0 0 4 . 2 试验机的分级与力的各项允许误差 试验机根据表征其力的示值准确度的各项允许误差的指标分成 1 级和2 级两个级别 ( 见

10、表2 ) 试验机在最大容量的4 % 以下力的测量范围, 其满量程示值相对误差和满量程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的最大允许值见表2 试验机在最大容量的4 %以上力的测量范围, 其示值相对误差和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 值 见表 2 表 2 试验机级别和各项允许误差 城 试验机主轴与施力活塞上平面的垂直度应在0 .0 5 m m以内 4 . 7 试样与试样夹持装置 4 . 7 . 1 在试验过程中, 试验机主轴锥孔与弹簧夹头、 弹簧夹头与其内 部的钢球不应产生相对滑动 4 .7 .2 在试验过程中。固定在油盒内的三个钢球不应产生相对移动和滚动。 4 . 7 .3 在3 9 2 N或1 4 7 N的

11、试验力下,用规定的参考油运转3 0 m i n ,下面的三个钢球磨痕直径的平均 值与其中 任何一个钢球磨斑直径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0 .0 4 n u n 。 本条要求不适用于2 级试验机 4 . 8 计时显示控制装置 试验机应有计时显示控制装置, 应能按 “ m i n “ . “ s ” 进行切换, 计时应准确, 计时最大允 许误差为 测量值的+1 / 6 0 。当试验时间超过设定值时,主轴应立即停转并指示试验时间 4 . 9 主轴转速 试验机主轴转速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 1 0 r / m i n . 4 . 1 0 主轴转数 试验机应有主轴转数的控制及显示装置,当主轴转数超过设定值时,主

12、轴应自 动停转 4 . 1 1 油盒与加热装置 ( 本条要求不适用于2 级试验机) 4 . 1 1 . 1 油盒与加热装置应紧密接触,绝缘良 好,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 0 M S 2 4 . 1 1 .2 油盒温度从室温升至2 0 0 时的时间不应超过4 0 m i n , 油盒不应有渗油现象 4 . 1 1 .3 油盒温度在7 5 时, 保温 1 0 m i n , 其温度变动值应在1 2 以内。 4 . 1 2 安全装置 4 . 1 2 . 1 当试验力超过试验机测量范围最大容量的 2 % -1 0 % 时, 安全装置应立即启动, 使试验机自 动 停机并报警。 4 . 1 2 . 2 当摩

13、擦力超过设定值时, 安全装置应报警显示,主轴应自 动停转 4 . 1 2 . 3 当试样烧结时, 安全装置应立 即启动,主轴应自 动停转 4 . 1 3 噪声 试验机工作时,音响应正常,噪声声级不应大于7 5 d B ( A ) 4 . 1 4 精密度试验 试验机应按G B /T 1 2 5 8 3 的规定进行精密度试验。 4 . 1 5 耐运输颠簸性能 试验机及附件在包装条件下, 应能承受运输颠簸试验而无损坏 试验后, 试验机不经调修 不包括 操作程序准许的正常调整) 仍应全面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 . 1 6 试验机通用要求 J B/ T 9 3 9 5 - 2 0 0 4 试验机的通用要求

14、应符合G B / r 2 6 1 1 的有关规定 5 检验方法 5 . 1 检验条件 试验机应在4 . 1 规定的环境与工作条件下进行检验。 5 .2 检验用器具 检验时使用的仪器、工具包括: a )准确度为0 .3 级的标准测力仪或与其准确度相当的测力仪表或砧码: b )准确度为士1 r / m i n 的数字式转速表一只; c )准确度不低于10 . 0 1 m m的测量显微镜一台: d )声级计一台( A计权网络) ; e )分辨力为0 . 0 1 s 的秒表一只; f )绝缘电阻表一只: B )其他通用及专用检验工具 5 . 3 试样与试验用油样 a )试样为G B / r 3 0 8

15、 中规定的公称直径为 1 2 . 7 m m, 硬度为6 4 H R C - - 6 6 H R C的钢球 ( 试验机专 用标准钢球) ; b )试验用油样应选用符合G B / T 1 2 5 8 3 规定的 参考油样。 5 .4 试验机力的各项允许误差的检验 5 .4 . 1 试验机力的 各项允许误差使用0 . 3 级标准测力仪进行测量。 对于满量程示值相对误差和满量程示 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力的测量点为试验机力的最大容量的0 .4 % 和1 % 两点: 对于示值相对误差和示值重 复性相对误差, 力的测量点为试验机力的 最大容量的4 % , 1 0 % , 2 0 %, 4 0 %, 6 0

16、 % , 8 0 % 和1 0 0 % 各点 5 .4 .2 将标准测力仪安放在试验机上并对中,使试验机能沿其轴线施加力,对测力仪重复施加三次测 力仪测量范围的最大力值,卸除力后, 将试验机指示装置和标准测力仪分别调至零位,开始测量 5 .4 .3 对5 .4 . 1 的各测量点按进程进行三组测量, 并计算每一测量点力的平均值_ 测量时,以测力仪的 真实力值为准, 在试验机力指示装置上读数 5 .4 . 4 示值相对误差9 、 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 按公式 ( I ) 和公式 ( 2 ) 计算: F - 二x 1 0 0 % . . F ; _ 、 一 Fn , F x 1 0 0% - qb

17、 满 量程示值相对误差丫、 满量程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b 按公式 ( 3 ) 和公 式 ( 4 ) 计 算 , _F一 F F x1 0 0 % 汽、 、 一 只m ln F x 1 0 0 % , 5 . 5 试验机摩擦力各项允许误差的检查 5 . 5 . 1 在试验机上装好专用检具, 施加全部硅码三次至最大摩擦力, 卸除珐码后, 将摩擦力指示装置 调至零位,开始测量 5 . 5 . 2 摩擦力的测量点为试验机摩擦力测量范围最大容量的2 0 % , 4 0 %, 6 0 %, 8 0 % 和 1 0 0 % 各点 对 MY 9 3 9 5 -2 0 0 4 各测量点按进程进行三组测量并计算每一

18、测量点摩擦力的 平均值。 摩擦力示值相对误差4 .。 和 示值重复 性相对误差6 m 按公式 ( 5 ) 和公式 ( 6 ) 计算: 9m= f 止 兰x 1 0 0 % f 5) 创杳 了检 6 m=f . 二 一f m d , f X1 0 0% 5 .6 力的施加和测且系统的检查 5 . 6 . 1 启动试验机, 施加力至试验机最大容量, 使力的示值趋于稳定,在试验力保持 3 0 m i n内 4 . 4 . 1 、4 . 4 2。 5 . 6 . 2 目 钡 四 检查4 .4 . 3 , 4 .4 . 4 , 4 . 4 . 6 5 .6 . 3 鉴别力阑的检测: 在零试验力状态下。

19、施加0 .0 5 % F的力以 后, 指示装置要有可见的一个数字增量的变化 5 .6 . 4 试验机经规定时间预热后,使其处于良 好工作状态,调整好力指示装置的零位, 按规定时问检 查零点漂移, 其结果应满足4 .4 .7 的要求 零点漂移z 按公式 ( 7 ) 计算: Z = 鱼x 1 0 0 % . . . . . 7 户 。 5 . 6 . 5 启动试验机, 使试验机施力活塞静止于任一高度, 调整好力指示装置的零位, 施加试验力,然 后卸除, 使 施力活塞 静止于同 一高度上, 读取零点的 残余示值。 零点相对误差f按公式 ( 8 ) 讨 一算, 其 结果应满足4 .4 . 8 的要求。

20、 F. / - =-x 1 0 0 % 户 c 5 . 7 摩擦力测里装置的检测 5 . 7 . 1 观测检查 4 . 5 . 1 、4 . 5 . 2 , 4 . 5 .4 0 5 .7 .2 试验机经规定时间预热后, 使其处于良 好工作状态, 调整好摩擦力指示装置的零位, 按规定时 间检查摩擦力的零点漂移, 其结果应满足4 . 5 . 3 的要求。 摩擦力的零点漂移z m 按公式 ( 9 ) 计算: _f w、 , 。 n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m一 人 I UU 了 乙 f N 5 . 7 .3 摩擦力零点相对误差Z按公式 ( 1 0 )

21、计算, 其结果应满足4 .5 .5 的要求 Z o = 会 X 10 0 % 1 0) 5 .8 几何精度的检查 几何精度的检验项目、 检验工具和检验方法见表3 0 5 .9 试样与试样夹持装置的检查 5 .9 . 1 将试样装卡在夹持装置上按常规进行试验操作, 在试验过程中 观测检查4 . 7 . 1 . 4 . 7 . 2 5 .9 .2 在规定的试验力下,用5 .2 c ) 规定的测量显微镜检查4 . 7 . 3 5 . 1 0 计时显示控制装置的 检查 按要求用秒表测量并目 测检查, 其结果应满足4 . 8 的要求 5 . 1 1 主轴转速的检测 J B / T 9 3 9 5 - 2

22、 0 0 4 用5 . 2 b ) 规定的转速表测量主轴转速, 5 . 1 2 主轴转数控制装置的检验 按要求进行目 测检查,其结果应满足4 表 3 其结果应满足4 . 9 的要求 1 0的要求 几何精度检查方法 条 号简图检 验 项 目 m m 检 验 工 具检 验 方 法 5 . 8 . 1 l 主轴锥孔的径 向圆跳动 0 乃1 磁力表座千 分表 千分表测头垂直触及在主 轴锥 孔的锥面上使主轴缓慢转动.千 分表上读数的最大差值就是主轴 径向圆跳动量一琴 I 5 . 8 . 2 少 钢球的径向圆 跳动 0 . 0 1 5 磁力表座千 分表 千分表测头垂直触及在距钢球 最低点 2 5 m m

23、- 3 . 0 m m处, 使主 轴缓慢转动千分表上读数的最 大差值就是钢球的径向圆跳动童 5 . 8 . 3 笔 盯 r - 主轴与施力活 塞的同轴度 刃. 2 磁力表座千 分表 将千分表表架固定在主轴上, 使千分表的测头垂直触及活塞的 外圆表面上使主轴转动一周 测得对应点的读数差值在活塞 行程范围内测量两个截面 各截 面测得的读数差中的最大值即为 主轴与施力活塞的同轴度 . 5 . 8 4 舟 主轴与施力活 塞上平面的垂直 度 0 . 0 5 磁力表座千 分表 一 将千分表表架固定在主轴上, 使千分表的测头垂直触及活塞的 上表面上, 使主轴缓慢转动一周, 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主轴 与施

24、力活塞上平面的垂直度 一川 一 5 . 1 3 油盒与加热装置的检测- 一 5 . 1 3 . 1油 盒 与 加 热 装 置 间 的 绝 缘 电 阻 用5 .2 f ) 规 定 的 绝 缘 电 困 表 班 行 测 量 , 其 结 果 应 满 足 4 . 1 1 . 。 的 要求 5 . 1 3 . 2 接通加热器电源, 按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和观测检查, 其结果应满足4 . 1 1 . 2 和4 . 1 1. 3 的要求 5 . 1 4 安全装置的检查 5 . 1 4 . 1 启动试验机,在施加 1 0 2 % F c 1 1 0 % F c 试验力的范围内, 安全装置应满足4 . 1 2 . 的

25、要求 5 . 1 4 . 2 通过摩擦力预置烧结试验,观测检查4 . 1 2 .2 , 4 . 1 2 . 3 0 5 . 1 5 噪声的 检测 5 . 1 5 . 1 试验机的噪声使用5 . 2 d ) 规定的声级计测量。 测量时, 让试验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将声级计 的 传声器面向 声源水平放置。 距试验机 1 .0 m远, 距地面高度为1 . 5 m . 绕试验机四 周测量不少十六点, 各测量点测得的最大值作为试验机噪声, 测量结果应满足4 . 1 3 的 要求 5 . 1 5 .2 测量试验机噪声前, 应先测量背景 ( 环境) 噪声, 其值应比 试验机噪声声级至少低 1 0 d B

26、( A ) 6 J B / T 9 3 9 5 -2 0 0 4 若相差小于3 d B ( A ) , 则测量结果无效。 若相差3 d B ( A ) 一1 0 d B ( A ) 时, 应按声级计使用说明书对测试数 据进行处理 5 . 1 6 精密度试验的检查 按G B / T 1 2 5 8 3 的规定进行试验, 其结果应满足精密度试验的要求 5 . 1 7 耐运输颠簸性能的检查 将试验机在包装条件下, 装载到载重量不小于4 t 的载重汽车车厢后部, 以 不低于2 5 k m / h 的 速度 在三级公路的中级路面上进行 1 0 0 k m以上的运输试验, 试验后不经调修, 按本标准要求全

27、面进行检验, 其结果应满足4 . 巧的要求。 5 . 1 8 试验机通用要求的检查 4 . 1 6 按G B / r 2 6 1 1 的 相关要求进行测量或观测检查。 6. 1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6 . 1 . 1 出厂检验项目 为4 . 1 5 以 外的全部项目 , 取得合格证方能出厂。 6 . 1 .2 出厂检验主要项目的 实测数据应记人出厂合格证中 6 . 2 型式检验 6 .2 . 1 型式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对试验机进行全性能检验。 6 .2 .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产品正式生产后, 其结构设计、

28、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 要求时 6 . 3 判定规则 6 .3 . 1 对于出厂检验, 每台试验机出厂检验项目 的合格率达到1 0 0 % 方为合格 6 . 3 .2 对于型式检验, 当 批量不大于5 0 台时, 抽样两台, 若检验后样本中有一台不合格品, 则判定该 批产品为不合格批: 当批量大于5 0 台时, 抽样五台, 若检验后样本中出现两台或两台以 上的不合格品, 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 7 标志与包装 7 . , 标志 7 . 1 . 1 试验机应有铭牌, 其内容包括: a )名称 b )型号 c )出厂日 期 d )试验机力的最大容量: e )制造者名称。 7 . 1 .2 对于执行本标准的产品, 应在产品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上标明本标准编号 ( 代号、 顺序号、 年号) 和名称。 7 . 2 包装 7 .2 . 1 试验机的包装为防水、防潮、防锈复合防护包装 7 .2 . 2 试验机的包装应符合J B / 1 6 1 4 7 -1 9 9 2 中 4 .4 . 1 , 4 .4 . 2 , 4 . 4 .4 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