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6645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C 667-2004 水泥助磨剂.pdf.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备案 号: 1 4 5 8 3 - 2 0 0 4 ic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Ak 标 准 J C / T 6 6 7 一 2 0 0 4 代替J C / T 6 6 7 -1 9 9 7 水泥助磨剂 G r i n d i n g a i d s f o r u s e i n t h e ma n u f a c t u r e o f c e me n t 2 0 0 4 - 1 0 - 2 0 发布 2 0 0 5 - 0 4 - 0 1 实施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发 展和 改 革委 员 会发布 J C / T 6 6 7 - 2 0 0 4 A i l舀

2、本标准参考 A S T M C 4 6 5 -9 9 水硬性水泥生产用工艺外加剂 。 本标准代替J C / T 6 6 7 -1 9 9 7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 剂 。 本标准与J C / T 6 6 7 -1 9 9 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 一标准名称改为 水泥助磨剂( 1 9 9 7 版的第3 章:本版的3 . 1 ) : 将基准水泥、 基准混凝土名称改为比对水泥、 比对混凝土( 1 9 9 7 版的第3章; 本版的 3 . 1 , 3 . 2 ) ; 增加了助磨效果及相应的 试验方法( 本版的4 . 1 和附 录助; 将水泥胶砂水灰比比 对指标改为水泥胶砂流 动度比 对指标( 1

3、9 9 7 版的4 . 2 中表 1 ;本 版的5 . 2 中表 I ) ; 将水泥凝结时间比 对指标改 为差值不大于3 0 m i n 并结 论不 变( 1 9 9 7 版的4 . 2 条中1 ; 本版的 5 . 2中表 1 ) ; 增加了特种水泥应增加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 特性试验并试验结论不变的要求( 本版的5 . 2 中 表 1 ) ; 增加了各品种水泥强度试验龄期,除产品标准规定的外,还应至少增加一个比标准规定最长 龄期长三倍的龄期并不应短于一个月的要求( 本版的 5 . 2 中表 1 ) ; 比 对试验由 助磨剂与熟料、 石膏、 混合材磨制成水泥后进行试验改为将助磨剂直接加入水泥

4、中混合后或加入试 验用水中进 行试 验( 1 9 9 7 版的5 . 1 ,本版的4 . 2 ) ; 水泥强 度检验方法用G B / T 1 7 6 7 1 -1 9 9 9 水 泥胶砂强度检验( I S O 法) 代替G B / T 1 7 7 -1 9 8 5 水泥胶砂强 度检验方法( 1 9 9 7 版的6 . 2 . 2 , 本版的6 . 4 ) ; 取消了试验报告和评定准则( 1 9 9 7 版的第 7 , 8章) : 增加了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 本版的第 7 , 8 章) 。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 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

5、S A C / T C 1 8 4 ) 归口 。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中国建筑 材料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洛阳 万顺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颜碧 兰、 刘晨、 张大同、江丽 珍、肖 忠明、 宋立r r = 本标准于1 9 9 7 年首次 发布。本次为 第一次修订。 J C/ T 6 6 7 - 2 0 0 4 水泥助磨剂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 水泥助磨剂的术语和定义、 材料、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以 及包装、 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助磨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款通过本 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标准 的

6、条款。 凡 是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 修订 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 然而, 鼓励根 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 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G B 1 7 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 B 1 3 4 4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 灰质硅酸盐水泥及 粉煤灰硅酸 盐水泥 G B / T 1 3 4 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8 0 W n 筛筛析法) G B / T 1 3 4 6 水泥标准稠 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 性检验 方法( G B / T 1 3 4 6 -2 0

7、 0 1 , e q v I S O 9 5 9 7 : 1 9 8 9 ) G B / T 2 4 1 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 B / T 5 4 8 3 石膏和硬石膏( G B / T 5 4 8 3 -1 9 9 6 , e g v I S O 1 5 7 8 : 1 9 5 7 ) G B / T 8 0 7 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 G B 1 2 9 5 8 复合硅酸盐水泥 G B / T 1 4 6 8 4 建筑用砂 G B / T 1 4 6 8 5 建筑用卵石、碎石 G B / T 1 7 6 7 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 S O 法) ( G B

8、 / T 1 7 6 7 1 -1 9 9 9 , i d t I S O 6 7 9 : 1 9 8 9 ) G B / T 5 0 0 8 0 普通混凝土拌合 物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 G B / T 5 0 0 8 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 J C 6 0 0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J UT 6 0 3 水泥胶砂干缩试 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助磨剂 g r i n d i n g a i d 粉 磨 工 艺 外 加 剂 P r o c e s s i n g a d d i t i o n 在水泥粉磨时加入的 起助磨作用而又不损害 水泥性能

9、的外加剂,其加入量 应不超过水泥质量1 % e G B / T 4 1 3 1 -1 9 9 7 , 定义4 . 1 7 比对水泥 r e f e r e n c e c e m e n t 不掺 助磨剂的硅酸盐水泥、 普 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 灰质硅酸盐水 泥、 粉煤 灰硅酸 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以 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 他品 种水泥。 3 . 3 比对混凝土r e f e r e n c e c o n c r e t e J C/ T 6 6 7 - 2 0 0 4 按照本标准规定,不掺助磨剂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4 材料 4 . 1 比对水泥 4

10、. 1 . 1 当助磨剂将普遍用于通用水泥中时,应至少取五个不同厂生产的 1 0个通用水泥。 4 . 1 . 2 当 助磨剂将用于特种类型的水泥中时,应至少取两个不同厂生产的 四个水泥。 4 . 1 . 3 当 助磨剂将用于某一工厂时,应取该厂拟掺助磨剂生产的每个品种的水泥。 4 . 1 . 4 比 对水泥应符合G B 1 7 5 , G B 1 3 4 4 , G B 1 2 9 5 8 和J C 6 0 0以 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标 准 的要 求 。 4 . 2 掺助磨剂水泥 4 . 2 . 1 当 助磨剂为粉体时, 将推荐 掺量的 助磨剂与比 对水泥在混料器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试验

11、。 4 . 2 . 2 当 助磨剂为液体时, 将推荐 掺量的助磨剂 加入到试验用水中混合均匀, 再进行试验。 4 . 3 骨料 4 . 3 . 1 细骨料:符合G B / T 1 4 6 8 4 要求, 细度模数为2 . 3 - - 3 . 0 的中砂,颗粒级配为2 区。 4 . 3 . 2 粗骨料:符合G B / T 1 4 6 8 5 要求,为 5 - 2 0 的连续粒级。 4 . 3 . 3 全部试验应采用同一 批粗、 细骨料。 4 . 4 水 采用洁净的饮用水。 5 技术要求 5 . 1 助磨效果:粉磨相同时间,掺助磨剂磨制的水泥与不掺相比,比 表面积增加不小于 1 0 m / k g

12、 ,或 4 5 t i m 筛筛余减少不小于2 %0 5 . 2 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 影响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 试验项目 性能比对指标( 与比对水泥相比) 标准稠度需水量,% 绝对值之差不大于 1 . 0 水泥胶砂流动度 相对值不大于 1 0 5 %、不小于9 5 凝结时间 差值不大于3 0 m i n并结论不变 雷氏法沸煮安定性 结论不变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 所有龄期相对值不低于9 5 %, 胶砂 2 8天干缩率,% 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 . 0 2 5 a针对特种水泥应增加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特性试验,试验结论不变。 b 各 品 种 水 泥强 度龄 期 , 除 产品 标 准 规定 的

13、标 准 龄 期 外 , 还 应至 少 增 加 一 个 比 最 长 标 准 龄 期 长 三 倍 的 龄 期, 井 应 不短于一个月。 5 . 3 混凝土抗压强度: 掺助磨剂的水泥混 凝土 与比 对混凝土相比,3 天、 7 天、 2 8 天、 9 0 天所有龄期 相对值不低于 9 0 %0 试 验方法 助磨效果 按附录A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安定 性 按G B / T 1 3 4 6 进行。 6曰62 J C厅 6 6 7 -2 0 0 4 6 . 3 水泥胶砂流动度 除水泥胶砂制备按G B / T 1 7 6 7 矽卜 ,操作方法按G B / T 2 4 1 9

14、 进行。 6 . 4 水泥胶砂杭压强度 按G B / T 1 7 6 7 1 进行。 6 . 5 水泥胶砂干缩率 按J C / T 6 0 3 进行。 6 . 6 混凝土试验 6 . 6 . 1 试验环境及混凝土材料温度 试验环境及各种混凝土材料温度 均应保持在2 0 士 3 0C o 6 . 6 . 2 配合比 比对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以下规定: 水 泥 用 量: 3 0 7 k g / m 士 3 k g / m ; 用水量: 应使混凝土 坍落度达到6 5 m m 土1 0 m m ; 砂率:推荐试配值如下: 采用卵 石时砂率为4 0 %,采用碎 石时砂率为4 5 %. 注: 砂率指砂与骨料

15、总量的质量比。 6 . 6 . 3 混凝土搅拌 采用6 0 L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和量应不少于1 5L ,不大于4 5 L ,搅拌3 m i n ,出料后在铁板上至 少用铁锹来回拌合三次再进行试验。 6 . 6 . 4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 新拌混凝土试样的坍落度按G B / T 5 0 0 8 0 进行。 6 . 6 . 5 混凝土成型及试件数 6 . 6 . 5 . 1 试件数:每 种水泥每个龄期 至少应成型三块边长为 1 0 0 m m x 1 0 0 m m x 1 0 0 m m试件。 对每种 掺 有助磨剂的水泥和对应的比 对水泥应在不同的日 期拌制二 批混凝土, 但同 一批掺助磨剂

16、水泥和 对应的比 对水泥的混凝土拌制应在同一天完成。 6 . 6 . 5 . 2 试件成型、养护以及抗压强度试验按 G B / T 5 0 0 8 1 进行,并用振动台振实。但混凝土预养温度 为 2 0 0 C士3 0 C ,强度试验龄期按 3 天、7 天、2 8天、9 0 天进行。 7 检验规则 7 . 1 取样及编号 7 . 1 . 1 试样分点样和混合样。点样 是在一次生产的产品所取试样,混合样是三个或 更多的 点样等 量均 匀混合而取得的试样。 7 . 1 . 2 5 0 t 为一个取样编号,不足5 0 t 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 一编号的 产品必 须混合均匀。 7 . 1 . 3 每一

17、编号取样量不少于0 . 1 t 水泥所需要的助磨剂量。 7 . 1 . 4 每一编号取样的 试样应充分 混匀, 分为两等份。 一份按第5 章规定部分项目 进行试 验。 另一 份 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异议时送国家指定的 检验机关 进行复验或仲裁。 7 . 2 检验分类 7 . 2 . 1 出厂检验: 每编号 助磨剂检 验项目 为采用一种熟料和水泥 进行5 . 1 条的 助磨效果、5 . 2 表1 中 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 安定性、 标准 龄期强 度。 7 . 2 . 2 型式检验:型 式检验项目 包 括第5 章全部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 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 转产生

18、产的试制定型 鉴定; b ) 正式生 产后,如材料、 工艺有较大 改变, 可能 影响产品 性能时; c ) 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 ) 首次用于某水泥企业时: J C/ T 6 6 7 - 2 0 0 4 e ) 正常生产时,每三年检验一次: f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 进行 型式检验要求时. 73 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 第5 章相应要求,则判为合格品, 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 则判该编号 助磨剂为不合格品。 7 . 4 复验 复验以封存样进行。 如使用单位要求现场取样,应事先在合同中规定,并在生产和使用单位人员在 场的情况下于现场取平均样, 复验按型 式检验项目

19、 检验。 8 包装、标志 8 . 1 包装 粉状助磨剂应采用有塑料袋衬里的 编织袋,每袋重2 0 k g -5 0 k g , 液体助磨剂应采用塑料桶、金属 桶包装或槽车运输。 8 . 2 标志 所有包装袋和容器上应清楚表明: 产品名称、 型号、 净质量或体积( 包括 含量或浓度) 、 生产者名称 和地址、有效期。生产日期及出厂编号应在产品合格证上予以说明。 J C / T 6 6 7 - 2 0 0 4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助磨效果试验方法 人 . 1 A . 2 原理 通过比较粉磨相同时间掺与不掺助磨剂的P“ 工 型水泥的细度来评价助磨剂的助磨效果。 材料 A . 2 . 1 水泥熟

20、料 A . 2 . 1 . 1 当助磨剂将普遍用于通用水泥中时,应至少取五个不同厂生产的熟料。 A . 2 . 1 . 2 当助磨剂将用于特种类型的水泥中时,应至少取两个不同厂生产的熟料。 A . 2 . 1 . 3 当 助磨剂将用于某一工厂时, 应至少 用代表该厂生 产的 每种类型的水泥熟料。 A . 2 . 2 石膏 应符合G B / T 5 4 8 3 中规定的G 类或A 类二级 ( 含) 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 A . 3设备 标准试验磨: a ) 规格:CD 5 0 0 m m X (p 5 0 0 二; b ) 电机功率 1 . 5 k W , 转速4 8 r / m i n ; C

21、 ) 研磨体总载球量: 约 1 0 0 k g ; d ) 入磨物料粒度: 7 m m e ) 球配:c 1) 7 0 m m约 1 3 k g ; cD4 0 m m 约 1 1 k g ; (D6 0 m m约 2 0 k g ; Q D 2 5 m m X 3 0 m m 钢锻约 4 0 k g ; ( D 5 0 m m约 1 8 k g . A 4 试验方法 A . 4 . 1 将5 k g 水泥熟料在。5 0 0 m m X 5 0 0 m m 标准试验磨中与二水石膏一起磨细至比 表面积约3 5 0 M 2 / k g 11 0 m “ / k g , 记录粉磨时间T s , 并按

22、 G B / T 8 0 7 4 测定比 表面积或按 G B / T 1 3 4 5 测定 水泥细 度( 4 5 u m 筛筛余) 。 A . 4 . 2 再将5 k g 水泥熟料在。5 0 0 m m X 5 0 0 m m 标准试验磨中与二水石膏、 推荐掺量的助磨剂一起粉磨T s , 并按G B / T 8 0 7 4 测定比表面积或按G B / T 1 3 4 5 测定水泥细度( 4 5 u m 筛筛余) 。 A . 5 试验结果 比表面积的增加值按式( A . 1 ) 计算: A S = S z - S z 水泥熟料掺助磨剂磨制 T s 时间的水 泥比 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每公斤拭/

23、k g ) ; S , 水泥熟料不掺助磨剂磨制 T 、 时间的水 泥比 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每公 斤时/ k g ) , 水泥细度( 4 5 um 筛筛余) 的减少值按式( A . 2 ) 计算: A D = D , -D 2 ( A . 2 ) 式中: A D 一 一 水泥熟料掺与不掺助磨剂磨制相同时间水泥细度减少值,单位为百分比( %) : J O T 6 6 7 - 2 0 0 4 D .水泥熟料不掺助磨剂磨制T , 8 寸 间的水泥细度,单位为百分比( %) ; D ;水泥熟料掺助磨剂磨制T 、 时间的水泥细度,单位为百分比( %) 。 J C/ T 6 6 7 - 2 0 0 4 参考文献 G B / T 4 1 3 1 -1 9 9 7 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