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汇报(共7篇)目录篇一、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篇二、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经口.”.“.“.3篇三、学习贯彻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心得体会10篇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篇五、县纪委监委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口,匚报材料14篇六、镇关于乡村振兴考察心得体会18篇七、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心得体会20篇一、深入开展乡村掇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蚊治工作汇报自全县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召开以
2、来,路井镇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三个年”活动等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群众关切问题,分级分类整治突出问题,加强对乡村振兴领域各类惠农富民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聚焦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是维护群众利益、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实际行动。为切实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路井镇印发了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业务站办相关业务人员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确保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推
3、动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聚焦重点内容,全面对标整治。对标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防止返贫预警监测方面、政策落实方面和项目建设方面等乡村振兴领域重点整治内容,路井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县级会议精神并部署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标政策要求、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全面杳找乡村振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和作风不良的突出问题。134吨、回收废旧农膜56吨,全村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二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坚持政策扶持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科学规划、因户制宜、合理预算、群众参与的风貌改造思路。投资1172万元,对377户农村住宅开展风貌改造,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分类推进、稳步实施”的
4、原则,采取“政府投资、群众共建”等方式,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调查摸排、一户一册、建档立卡整村推进农村改厕革命。全村新建公厕1座,新建三格化粪池水冲式户厕241座。四是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坚持把绿化美化作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首要工作,以村组主干道、居民点和农户门前为重点,采取公共地段统一提供苗木,提升村庄绿化档次和水平。现已栽植果树1480棵,景观树1200棵,铺设人行道4.2公里,拓宽硬化路4.5公里,重新罩面0.8公里。五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把调动群众参与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落实镇村组干部包村包片包农户“三包”责任制,健全垃圾“户收、组集、村管、镇运”
5、的回收转运机制,坚持环境卫生星级查评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管约束作用。(四)文明乡风浸润人心。一是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村级体育活动室配齐体育器材,推进村民健身常态化。二是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晒家风、讲家风,传家规以及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农民道德素质大提升,以家风带作风、促社风、树新风,引导村民“明理知耻、崇德向善”。三是开展先进典型模范榜样评选活动,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让乡贤道德模范、创业代表走上讲堂,“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完善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矛盾调处、红白理事、“巾帼”家美等自治组织,大力倡导文明理事,实现民主治理
6、四是开展乡村移风易俗。宣传张贴移风易俗倡议书100余份,签订党员干部移风易俗承诺书63份,制作文化墙8副,1819平方米。(五)人才助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以人才引进为先行,激发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活力。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深入推进“10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培训一实训一就业方式,开展多类型多层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集中教育、专题讲座、实地观摩、现场指导等活动,进行各类技术技能培训I,为农户提供最直接、最直观的现身教育。目前已举办中药材种植、樱桃(早酥梨)栽培、马铃薯栽培等各类培训班10
7、场次200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0余户,家庭加工户5户,向种养产业、建筑行业输送劳动力120人次。二、存在的不足我村乡村振兴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乡村振兴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中,由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监督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立足职能职责,紧盯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精准施策,坚决纠治影响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以正风相纪新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X起,批评教
8、育帮助和处理X人,党纪政务处分X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纪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中央纪委关J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部署安排,及时传达学习全省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会议精神,加强对全县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各部室组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涉农单位骨干充实工作专班人员力量,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工作时限,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治理有力有序开展。县纪委党风室作为专项整治
9、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牵头货任部门,督促每个责任部门成立由分管领导、分管责任科室等为架构的专项整治专班,将整治的任务具体到责任岗位、责任人,全面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压实监督责任,印发专项整治跟进监督工作方案,相关部室通过参加会议、要求报送资料、协调督促开展监督检查履行“再监督”责任,组织常态化督查专班,负责专项整治全面督导检查工作。压实部门监督责任,把纪检监察、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占比能监督力量贯通融合,提前布局。县委巡察办启动乡村振兴巡察;县审计局启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审计;财政局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财务抽查检查工作。二、完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推动乡村振兴领域监督具体化、精准化
10、常态化一是清单化履责,提升整治质效。贯通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根据纪委、省纪委专项整治要求,将县委确定的*类*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纳入整治重点,聚焦研究部署、组织实施、问题杳摆、整改落实等关键环节,由相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家责任部门单位跟进监督。编制任务配档表,将专项整治工作细化分解为*类*项具体措施,每项措施均明确时间安排、费任单位,压紧压实责任,严格时间节点,推进整治工作落实落细。督促县农业农村局扛牢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全县所有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对使用情况据实登记、动态更新,严防资产流失。二是立体化监督,形成
11、整治合力。针对乡村振兴领域涉及范围广、层次多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类监督方式,凝聚工作合力,提升监督质效。探索实行联动监督模式,会同“两办”督杳室及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检杳,提升综合监督质效。做强基层监督,充分发挥镇街纪工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近距离监督优势,督促定期制定监督清单,“派单式”监督,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近距离监督优势,推动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立足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开展点穴式监督,对发现组织生活管理不规范、“三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等*个方面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推动基层监督效能不断提升。持续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优化“室组地”联动机制,推进“县、镇、
12、村”三级监督力量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村务监督路径,发挥镇村干部了解民情、发现线索的距离优势,延伸监督触角,形成上下贯通、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三、开展专项巡察,以巡促改促治,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全面体检”一是将涉农部门单位纳入巡察对象。县委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把涉农、涉民生项目的管理部门纳入重点巡察对象,以卜.看上查找部门决策部署问题,以上看下查找基层落实执行问题,从中发现落实乡村振兴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解决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性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对农业农村局、水务局、民政局、财政局的专项巡察和对*各镇街、*村(社区)的体巡察,发现并推动解
13、决了乡村振兴领域落实政策有偏差、村集体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人居环境整治不到位等*个问题。篇六、镇关于乡村振兴考察心存体会20*年12月13日、14日,我随*镇乡村振兴考察团,赴本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学习考察了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生态文化振兴等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一路轻车一路歌,跑遍了*县整个山区,因我县属大别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迟缓,在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却取得巨大成就,所到之处处处绿水青山,崭新的水泥公路,优美的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基地,充分感受到了山区乡镇经济发展之快,乡村建设之美和人文理念之先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
14、印象和启示,对下一步我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此次考察学习中我有以卜.几点心得: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组织领导作用。通过这次考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开展好党建工作,才能发挥核心带头作用。一是组织基层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建设搞得好的村级组织参观学习,把成功的经验带同,制定本村美丽乡村建设宏伟蓝图;二是组织基层干部学习法律、经济管理知识,牢固树立尊崇法律、依法办事的理念,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培养一支守法、敢担当、会干事、不出事的领头雁队伍;三是发挥好党管人才统揽作用,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引导本镇在外发展较好的能人志1返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5、二、坚持理念创新,开拓乡村振兴发展之路1、注重远景科学规划。要对全镇农村、社区进行深入调查,对历史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规划,分步分层次实施推动,面上展开与重点突破、典型带动相结合:不能千村一面,不能“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二镇区是一个乡镇首张明片,更应大手笔整治,建设靓丽风景线,加快对百年徽式老街升级改造力度,破茧成型,打造宜居宜商人居环境;加大对东湖公园景区建设,融合狮山泊水元素,打造居民休闲娱乐环境;加强对杨泗寺旅游景点建设,塑造旅游环境,彰显镇区山水人文“徽派”特色。2、注重坚持示范带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
16、理的试验示范,不盲目追求固定模式,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如创业村水产品养殖基地、桃铺村农家乐、新丰村墩上遗址等等,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片一片的推进,做大做强,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3、注重突出人居环境治理。要把人居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每月利用“党员活动日”,在镇区围绕占地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堆乱丢、乱贴乱画实施大力整治;在农村对村庄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只有人居环境得到治理,才能“筑巢引凤。吸引外来人员经商创业,投资办
17、厂。4、要注重加强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不搞千村一面,抢抓机遇,找准找稳可行性发展项目,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把产业培育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要利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依托镇工业园区,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壮大经济,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5、注重挖掘生态文化资源。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提升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杨泗寺、老街、墩上遗址、百年老樟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文艺队伍,利用好现有的文化大舞台,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
18、提升乡风文明程度。篇七、大力赘治乡村掇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心得体会乡村振兴领域涉及项目多,资金密集,风险点位多,易滋生腐败。纵观各地近期通报的相关案例,有的党员干部将村集体资金或专项补贴视作“私房钱”,利用职务便利挪用侵占,通过伪造签字、虚开发票等方式违规套取;有的滥用职权,随意插手重大工程项目,违规为私营企业提供帮助并收受巨额财物;有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中不正确履职、监管不力,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不良影响诸如此类问题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阻碍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强有力监督助
19、力乡村振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大政治使命。今年2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推动监督下沉,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见效。面对乡村振兴领域监督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拓展监督渠道,通过建好用好大数据监督平台、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等,精准有效发现问题,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作为脱贫攻坚的延续和深化,乡村振兴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严的基调
20、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严明纪律督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奋斗、真抓实干,以过硬作风嬴得群众信任和肯定,激励带动群众一起参与,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对觊觎乡村振兴“奶酪”的“蝇贪”“蚊腐”,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惩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看住国家资产、集体财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当前,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存量尚未清除,隐形变异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又时有发生。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及时纠治规划“翻烧饼”、乡村建设“一刀切”搞运动、盲目决策上项目等问题,严肃
21、查处利用工程建设搞利益输送、贪占挪用惠农资金等腐败案件,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把监督融入治理之中,创新监督方式、凝聚监督合力,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从各地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看,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手段”并不高明,之所以能够得手与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内控机制不全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把监督重心下沉到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农村,探索完善“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采取片区协作、交叉互查等方式组建专项检查组,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督促深化整治“村霸要坚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密切协调配合,发挥纪检监察、巡察、审计联
22、动监督作用,加强监督贯通协同。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动村级事项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阳光公开就跟进到哪里,督促基层权力规范运行。深化运用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念思路,系统治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中央纪委此前印发的关广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明确强调,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对新增问题线索严查速办、动态清零,加大线索存量处置力度,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营造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的同时,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对乡村振兴领域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函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加强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大力营造廉洁氛围,涵养清风正气,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担当作为、奋发进取。